1、2023年关于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专题学习研讨心得体会发言稿(两篇文)2023年关于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专题学习研讨心得体会发言稿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这是着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的重大论断和重要任务,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彰显了我们党鲜明的文化立场,进一步凸显了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的重要地位,把我们党对文化作用和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文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
2、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把文化自信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制度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一项根本制度,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推动我国文化建设正本清源、守正创新,推动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为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全新局面提供了强大正能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的她位不可替代,文化的作用更加凸显。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
3、素;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我们要从历史长河中看待文化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地位,在时代大潮中把握文化引领社会变革的重要作用,在全球风云中认识文化塑造综合国力的重要影响,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发挥文化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价值,把文化建设摆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思想引领力、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只有对自己的文化
4、有坚定信心,才能获得坚守正道的定力、砥砺前行的动力、变革创新的活力。坚定文化自信,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和充足的底气。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铸就了中华民族持久而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滋养着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是必须坚守的精神高她,是我们保持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础和坚强基石。我们的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于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来自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实践充分证明,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
5、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新的征程上,我们要更加自觉地增强文化自信,更加自觉她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坚定文化自信,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实现文化自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
6、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向前进。2023年关于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专题学习研讨心得体会发言稿3640字范文文化自信体现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和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的认知、认同和践行,以及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心。历史自觉主要体现为从历史的维度,站在历史活动实践主体的高度,深刻洞察和把握我们党、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使命,以高度的历史主动性牢牢掌握自己的前途命运,具体体现为深邃的历史情怀、深刻的历史观照、强烈的历史担当等。文化自信与历史自觉在历史的深度和文明的高度达到辩证统一,文化自信的树立离不开历史自觉,同时也要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把握历史主动。文化自信的背后,是
7、深厚的历史根基、高度的文明传承自觉、强烈的历史担当自觉。文化自信的历史根基文化自信来自对自身历史的正确认识、认知和认同,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奠定了根基。文化自信源于“古”而成于“今”,源于“古”即“源自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在长期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根本特征,也铸就了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五千多年的沧桑岁月,中华民族在连绵不断的历史中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闪耀
8、着永恒的光芒。如“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念;“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教育主张;“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的民本思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自强精神;“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清白之风;“荷利社稷,死生以之”的担当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情怀;“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公平意识;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辩证法思维;“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的实践精神;“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自省品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不断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是当代中国人身上肩负的重要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
9、日起,始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弘扬者和建设者。毛泽东提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坚实根基和突出优势,就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程。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今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仍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精神支撑,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文化自信的文
10、明渊源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可以探寻出文化自信的生成轨迹:从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中华文明的萌芽,到夏商周时期中华文明的初现,再到封建时代中华文明的逐渐成熟并引领世界文明潮流,辉煌中华文明历史积淀下形成的历史自觉赋予了我们无比强大的对中华文明的自信心。近代以来是中华文明蒙难蒙尘的时代,但是从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到百日维新、辛亥革命,再到新文化运动,从对西方文明器物和制度层面的学习,到对西方文化层面的借鉴,无数仁人志士以高度的历史自觉,为了中华文明的复兴进行了艰辛探索,也印证了兼收并蓄、开放包容的文明特质是中华文明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关键所在。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后,中
11、华文明的复兴有了真正的主心骨。中国共产党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带领历经磨难的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文化自信有了更加坚实的历史根基。从文明的延续性层面看,中华文明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出现文化断层的文明形态。古印度、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的文化都因为外族入侵而沉睡或覆灭,中华文明虽然经历了数千年的王朝更迭,内忧外患频仍,却从未中断过,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伟力。两千多年来,中国一直作为一个文明国家而存在,中华文明塑造了现在的中国。中华民族对自已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及未来,始终有着坚定的自信。近代以来,强烈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曾经在内心深处极大地激发了一代又一代爱
12、国志士深信中国不会亡、中华民族不会亡。抗日战争时期,即使敌我双方在经济、军事、政治组织能力和综合国力对比非常悬殊的条件下,我们仍然相信,最后的胜利是中国的。如今的中国是历史之中国的延续,如今的文明是历史之文明的传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漫长文明发展史中,中国人民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今天,在中外文明交流对话时,我们也依然保持对自身文明的自信和定力。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为人类探索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形成人类文明新形态,对人类文明作出更大的贡献。文化自信的历史担当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自觉。
13、近代以后,西方文明的蓬勃发展与中华文明的停滞不前形成鲜明对比,中华文明开始落后于西方。因此,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复兴中华文化,让历史上的中国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的历史重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诠释了中华文化复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互融通、内在一致。一方面,文化复兴是民族复兴的基础和前提。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基因与血脉,是一个民族历史的见证与传承,更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与未来。另一方面,文化是民族的文化,文化复兴代表了民族的重新崛起。文化复兴能够增强民族复兴的精神凝聚力、社会号召力、团结向心力、国际竞争力。因此,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文化自
14、信的一种历史担当,也是一种历史自觉的体现。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也可以说,中华文化复兴同样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担当引领人类文明进步潮流的历史自觉。从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的比较来看,中华文明素有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中华文明历来重视民族团结,由此形成一个和谐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中华文明是亚欧大陆东部兴起的原生文明,尊崇的是文明和平发展之路,具有内生性特征;西方文明随着大航海时代的来临而逐渐兴起,形成了西方文明与生俱来的对外扩张禀性,决定了西方外生性的文明发展之路。新时代的中国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引领,
15、擘画出了人类未来的美好愿景,这既是一种应对全球挑战的全新解决方案,也是一种立足自身、面向全球的新型文明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拥有了更好担当引领人类文明进步潮流的历史主动和历史自觉。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以高度的历史自觉推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要综合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高新科技,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赋能,使越来越多的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留下来”,更能“活起来”,还能“走出去”。要做好宣传工作,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研究成果在
16、全国进行普及推广,增强全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教育引导青少年将目光放在灿烂的中华文明上,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以高度的历史自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精准提炼、熔铸和重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时代精华,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要坚持与时俱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相契合,建立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讲明中国立场、讲清中华文明。要实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研究成果的有效利用和转化,全面、完整和精准地向中国人民讲好中华文明史,提升
17、全民族的文化自信心,充分发扬以史育人、以史铸魂的作用。以高度历史自觉弘扬中华文化的时代价值。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与“资本至上”“利益至上”形成鲜明对比,“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孤立主义”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和历史传承。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向世界展示出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智慧、中国担当,正是源于对中华文明的充分自信。抗疫精神与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进一步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也在抗疫进程中得到彰显和升华。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织下,需要我们更为深入地探源中华文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中华文明的根和魂,建立高度的历史自觉,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坚定中华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