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7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由一首现代诗歌、两篇叙事散文、两首古诗组成,透射着自然美和人性美。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是一首诗歌,描绘了植树造林对于改造荒山野岭,改善生态环境的巨大作用,表达了少年儿童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科学认识,抒发了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怀。只拣儿童多处行是一篇语言优美、情感纯真的散文,课文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生机勃勃的“赶春”的儿童和春天里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的花儿。早是一篇精美的游记,通过对三味书屋的陈设、腊梅花以及鲁迅书桌上“早”字的来历的描述,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古诗两首都是描写春天的诗。
2、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作品,诗人以探出墙外的红杏来渲染满园的春色,构思奇巧,耐人寻味。宿新市徐公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诗篇描绘的是幽静安逸的田园春光和儿童在菜花地边追逐黄蝶的生动场面,前两行写春天景色的特征,后两行写儿童的活动,诗篇洋溢着浓烈的乡村生活情趣,渗透着诗人对美丽的田园春色的赞美和对乡村儿童的喜爱之情。 二、学情分析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旨在让学生注意表达的方法,从读中学习;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画,观察时做到按照一定的顺序并能抓住重点,还要能根据事物的特点展开联想;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生能学会搜集、查阅相关资料和种种趣闻以及相关诗歌;能抓住关键句子,抓住学
3、习中的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首案编写 李俊芳 一、教学内容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是一首现代诗歌,它主要描绘了植树活动给荒山带来的巨变,表达了少年儿童以实际行动改造荒山野岭的决心。 全诗共有八个小节,分三个部分来写: 第一小节为第一部分,主要讲“我们”踏着春风向荒山野岭进军。 第二至七小节为第二部分,主要写了“我们”用双手为荒山披上绿装,使动物有了家园,让环境变得更加美丽。 第八小节为第三部分,主要写了“我们”踏着春风向荒山野岭进军,显
4、示出了“我们”要绿化祖国山山岭岭的决心和情怀。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九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两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 4.通过朗读、想象,感受植树前后的巨大变化,体会到植树带来的好处,和诗歌中的小朋友一起分享植树的快乐。 三、教学重点: 抓住植树前后的巨大变化,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想象等方法,感受到自然的和谐。 四、教法学法 本课主要运用了情感教学法,师生互动法,阅读法 五、教学过程: 课时目标: 学习生字;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一、导入: 1、春天来了,我
5、们久封的心门也随着这暖暖的春光被打开,总是希望能够出去走走、看看。大家能不能告诉我,如果出游,你会选择哪里? 2、大家说的地方不少,可是我们都可以用几个词语来概括它们的特点。(春色满院、桃红柳绿、姹紫嫣红、春意盎然)去这样的地方游玩,我们的心也醉了,那里的风是那样的柔、水是那样的清,那里的春光也格外明媚。让我们和一群植树的孩子一起出发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是学生能够初步感受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这又是一首诗歌,读诗歌的要求是什么?(除了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外,还要把诗歌的节奏读出来。) 2.自由读,教师巡视。 3.开火车读教师出示的词语,教师注意帮
6、助学有困难的学生。 歌谣绿袍裸露煎熬寂寞松鼠叽叽支撑锨镐 4.齐读词语,注意读准字音,读好“裸露”(边音)“撑”(后鼻音)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错误。教育学生在同学读书的时候不要打断,有问题先用铅笔在书上轻轻地画上记号。 6.学生点评。 7.听了大家的读,我们把许多隐藏的“地雷”挖了出来。请大家再朗读课文,在读之前,想一想刚才的哪些问题是需要我们注意的。想好了再读,希望能够比刚才有一个提高。 8.有进步吗?把自己的进步告诉大家。由于时间关系,选择一个自然段,向大家展示。 9.指名读,评价。 (设计意图:检测预习效果。) 三、初步学习第一、第八自然段。 1.请一、二两组的同学读第一
7、自然段,三、四两组的同学读第八自然段,我来读课题。读完,你们发现了什么?(第一、第八自然段结构相似,前后呼应,有点题的作用) 2.想一想上学期学的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再读一读,想想有不同的地方吗? 3.从“荒山野岭”到“青山碧岭”,这仅仅是文字上的不同吗?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四、学习生字。 1.“谣、袍、裸、寞、叽”想一想他们有没有同胞兄弟?他们和他们的兄弟区别在哪里?把他们的特征记牢。 2.和学生共同书写“鼠”,帮助学生摆好间架结构。 3.描红。 4.写习字册 第二课时 一、整体感知: 1.上节课,我们找出了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荒山野岭”,一个是“青山碧岭”,你们说老师应该分别用什么样的
8、粉笔来书写这两个词呢? 2.看到“荒山野岭”,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那“青山碧岭”呢? 4.让我们打开书本,看看诗人用他手中的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怎样的“青山碧岭”画面吧! 二、学习三-七自然段: 1.自由读。告诉大家,我们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哪些场景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能不能通过你的朗读来告诉大家,或者是你的感动、或者是你的快乐! 3.学生朗读,教师、学生共同评价,教师点拨。 “煎熬” 什么是煎熬?如果你是裸露的山岩,你来诉说自己的痛苦吧。 “林涛” 什么像波涛一样上下翻涌?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把你感受到的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心中有图画,脑中放电影,
9、你就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了。 小鸟、松鼠、小兔、小猴 我来问问你:“小鸟,你为什么到这里搭窝筑巢?”“小松鼠,你快活得叫什么呢?”“小兔、小猴你们呢?”谁来读读,把这种快乐、安全、衣食无忧的感觉读出来,你们现在就是小鸟、松鼠、小兔、小猴的代言人。 “浑浊”“碧波”,“咆哮”“轻抚” 读一读这两对词语,给你怎样的感受? 4.诗人给我们描述的画面是多么美好呀!齐读。 (设计意图:提倡阅读教学,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学习。)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从“荒山野岭”到“青山碧岭”,是谁的功劳?一起读第二自然段。 2.锨、镐的声音是多么单调,可是为什么是“歌谣”? 3.齐读。 四、再次学习首尾自然段:
10、 1.“我们”因为什么而快乐? 2.春光特别喜欢“我们”,染绿了“我们”的双脚,“我们”以自己的行动让春光更加美丽! 五、朗读全诗: 1.齐读。 2.尝试背诵。 板书: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荒山野岭青山碧岭 裸露、煎熬林涛、动物的家 教学反思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是一首节奏欢快,朗朗上口的现代诗。主题明确,号召少年儿童参加植树造林活动,绿化祖国,美化我们的家园。教学中我尝试着从诗歌的特点入手,然后感受诗歌内容,品析诗歌主题。1.在反复诵读中了解诗歌特点:这首诗的前后呼应,诗的第一小节和最后一小节结构相似,就差了一个词语,“荒山野岭”成了“青山碧岭”。诗人的这一呼应非常巧妙,他把植树造林的前后不同就融
11、进这两个词语里,并且抓住这一前后呼应能够引起孩子读诗的兴趣,理解诗歌的主旨。春光为什么会染绿我们双脚?孩子在反复诵读中对“染”产生了浓厚兴趣。2.在想象场景中感受诗歌内容。.教学时我让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补充了少先队员植树造林的场景以及植树造林以后小动物们安宁幸福的生活。两处想象,孩子读活了诗歌的语言文字,读懂了植树造林给自然、人类带来的真切变化。说教在这里变成了体验,相信体验能产生冲动。 2 暖流 首案编写 李俊芳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暖流”的含义,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体会江主席对青年人的关怀和对祖
12、国古典文学的热爱和对青年人的关怀。 养成教育训练点: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重点词语。 教学重、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暖流”的含义,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体会江主席对青年人的关怀和对祖国古典文学的热爱和对青年人的关怀。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理清课文层次。 教学重点 读通课文,理清层次。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1读课题,谈谈对暖流的理解。 (查字典理解:两个义项一是本意,指一种自然现象;一是比喻义,比喻心中温暖的感觉。) 2寒冬里的南开大学涌动着一股暖流,这股暖流从何而来? 二、初读课文,
13、了解大意 1组织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度的句子多读几遍。 2巡回检查学生自读情况,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 3组织交流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组织开火车读。 (2)请同学们画出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同桌互相读一读。 联系上下文或者查字典理解生词。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把句子读通顺,教师相机正音。 4组织再默读课文,思考:想想课文主要写了怎样的一件事。 5组织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6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起因、经过、结果) (交谈前交谈中交谈后) 第一段:(1)江主席来南开大学看望师生员工,大家都很激动。 第二段:(2-6)江主席对年轻人关怀备至,
14、对古典文学十分热爱。 第三段:(7)同学们对江主席发自内心的敬佩。 三、指导写字 1出示全文生字,引导讨论:这么多生字中,你有什么巧妙的方法可以很快记住其中的哪几个? 2指导用钢笔描红。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暖流”的含义,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体会江主席对青年人的关怀和对祖国古典文学的热爱和对青年人的关怀。 养成教育训练点: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重点词语。 教学重、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暖流”的含义,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体会江主席对青年人的关怀和对祖国古典文学的热爱和对青年人的关怀。 教学过程 一、设置疑问,导入课文 1寒冬里的南开大
15、学涌动着一股暖流,这股暖流从何而来? 2再读课文,划出你能感受到“暖流”的词句。 二、交流对话 品读感悟 1交流感受“暖流”的语句。 2从这些划出的句子中,你觉得江主席怎么样?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细细体会。 平易近人:江主席来了,他满面春风,想同学们致意。和蔼兴致勃勃抑扬顿挫 对古典文学十分热爱:背滕王阁序、水调歌头 对年轻人的关心:江主席强调说:“优秀的文学作品应该熟读,重要的地方还应该背下来。” (练习朗读,感受江主席平易近人、关心青少年、知识丰富。) 3课文写了江主席平易近人,关心青年,热爱中国古典文学,但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刻画的。找出有关的词句读一
16、读,说说这样写的好处。(真实、自然、生动、形象) 4齐读最后一节。想一想,王辉为什么会打心眼里佩服江主席? 反复朗读王辉的话,体会其中的激动和敬佩之情。 三、总结全文。 1想一想,课题“暖流”是什么意思?(江主席对师生的关心、对年轻人的关怀,对古典文学的热爱,使大家产生了激动、兴奋、喜悦的情绪。) 2. 将课题“暖流”换一个试试,好不好?为什么? 3本文的那些词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反复拿来读一读。 板书设计: 暖 流 平易近人 关心青年 热爱古典文学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内容简单易懂,最出彩的环节是上完课文后,针对课文题目进行讨论,我问:“课文还可以换成什么题目?”有学生提出用“江主席来南
17、开”做题目,我让同学们对比讨论,用哪个好?为什么?学生说用“暖流”好,因为他可以体现出人物内心的情感,更含蓄、深刻一些。看来这些学生理解课文的水平提高了不少。 3 只拣儿童多处行 首案编写 李俊芳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至九自然段。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这句诗的意思。 体会本课比喻句的含义及其作用。 4.理解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感受到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 教学重点: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的意思。 教学难点:感受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
18、生机勃勃,那么令人快乐。 养成教育训练点: 培养学生从字里行间感受作者的对生活的真和美得追求,使心灵在学习过程中得以熏陶。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8个生字新词,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读课文,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情感,理清课文脉络。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课文录音相关的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简介作者 1.出示春景图:谈话:每年春天,我们都要去春游。谁能给大家描绘一下春游时的情景?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春天的文章。 2.板书课题:只拣儿童多处行 3.简介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作家
19、,她的作品大多书写童心的纯真和母爱的深挚,情真意切。 4.读题质疑: 二、学生自学课文,学习生字新词初读课文 1.明确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顺句子,圈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2.学习生字。 检查自学情况,指名读生字词。 3.学生质疑。 (1)联系上下文理解:座无隙地忸怩烂漫 查字典理解:成千盈百儿童不解春何在使出浑身解数 (2)多音字 解放 解数 押解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指名分段读文,思考: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画出表述作者行踪的词语。 2.交流画出的词语。颐和园门知春亭畔湖边玉澜堂 3.按作者游览路线,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2):我们迎
20、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赏春。 第二段(3-4):我们在知春亭畔和湖边看到许多儿童在热热闹闹地赶春。 第三段(5-8):我们在玉澜堂的院子里,与孩子们共赏开得正旺的海棠花。 第四段(9):我的感想,告诉人们春游时,“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4.练习有感情朗读。 四、课堂练习 1.写字指导。 2.学生描红,临写。 3.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一、二两自然段,理解课文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课文资料、及朗读课文录音等。 教学过程 一、过渡导入 1.提问:“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是什么意思?“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
21、处行”呢? 2.指名回答。 3.抓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提问:课文中写了哪些地方儿童多? 根据回答板书:颐和园门 知春亭畔 湖边 玉澜堂院里 4.过渡:现在我们就随着冰心奶奶一道去儿童多的地方“找春天”! 二、学习第一、二段 1.自由读第一、二段,画出表述描写“儿童多”的句子。 2.交流出示句子。 “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即出来,就像从一只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 3.说一说这句话应该扣住哪些关键词语来读,在下面画上记号。 成千盈百 闹嚷嚷 挤 飞涌出小天使 4.指名读然后齐读。 5.完成课后练习5第一小题:这句话用“魔术匣子”比喻什么
22、?“小天使”比喻谁?这样写你觉得怎样? 学生回答。 6.教师引读第二自然段。 三、学习第二段 1.这一段与第二段一样,也是些许多儿童在热热闹闹地赶春。我们应该怎样来学习呢? 2.学生按照上述步骤自学课文。 (1)自由读,画出表现“儿童多”的句子。 (2)交流画出的句子,并说说应该扣住哪些关键词语来读。 7.继续交流 出示句子: 我们本想在知春亭畔喝茶,哪知道知春亭畔已是座无隙地! 东一堆,西一堆,叽叽喳喳,也不知说些什么,笑些什么,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散发着太阳的香气息。 湖面无数坐满儿童的小船,在波浪上荡漾,一面一面鲜红的队旗,在东风里哗哗地响着。在转弯的地方,总和一群一群的孩子
23、撞个满怀,他们匆匆地说了声“对不起”,又匆匆地往前跑。 (3)反复朗读这些句子,读中感悟。 体会儿童的朝气蓬勃,充满活力。 (4)学生畅谈体会。 四、小结 刚才,我们随着冰心奶奶一道去颐和园寻找春天,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情景呢?(颐和园门口儿童多,知春亭畔儿童多,湖面儿童多,湖边儿童多)可能是儿童欢快活泼的身影把春天遮住了吧,我们暂时还没有找到春天。春天到底在哪里呢?让我们下节课到玉澜堂去看看。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第三、四自然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的气息与儿童的旺盛生命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至九自然段。 教
24、学准备 教学课件、课文朗读录音 教学过程 一、过渡 这节课,我们继续寻找春天。 二、学习第三第四段。 1.自由读第5自然段,提问:你们找到春天了吗?春天在哪里? 2.指名回答:春天在玉澜堂的院落里,在玉澜堂庭院的几棵大海棠树上。 春天是什么样子? 出示句子,学生圈出关键词语,反复朗读。 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一亮,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 谈谈你感受到了什么? 交流:花多、春天的生机勃勃 3.完成课文后的练习5(2):这句话中用“喷花的飞泉”比喻什么?这使你觉得怎么样? 4.学生交流。 5.教师范读第6自然段。 学
25、生圈出关键词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6.指名尝试背诵。 7.指名读第7自然段。分角色读。 8.教师范读第8自然段。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9.提问:“朋友,春天在哪里呢?”你有没有新的发现? 指名回答:春天在儿童多的地方!春天在儿童身上! 教师引读课文。 10.齐读第四段。 ()进行句式变换,理解句意。 ()出示句子: 当你春游时,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你能把句子换个说法,不改变原意吗? 学生练习,并且读句子. 11.完成课后练习5(3):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 12.学生讨论交流。 (儿童在春光明媚、热闹的地方玩,有儿童的地方往往是春色最浓的地
26、方。儿童本身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就像春天般美好。) 13.练习背诵第79自然段。 三、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79自然段。 2.默写词语。 板书设计 只拣儿童多处行 颐和园门 知春亭畔 湖面湖边儿童多处就是春 玉澜堂 (花儿儿童) 教后反思 只拣儿童多处行这篇课文是冰心写的一篇散文,课文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生机勃勃的“赶春”的儿童和春天里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的花儿。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生机,令人感到十分快乐。教学完本课后,静心反思,有以下几点: 一、抓住突破口,落实重点,分散难点。 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后,我就紧抓课文的题目展开深入的教学“找找文中哪些句子表现了儿童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27、重点学习第1自然段,通过圈画一些关键词体会颐和园门口的儿童多。再理解这个比喻句中的“大魔术匣子”指什么?“小天使”又比喻什么?在此基础上,说说这样写的好处突出了孩子的活泼可爱、朝气蓬勃。最后进行赏读品味。 2. 出示自学要求,按照同样的学习方法自学第24自然段,可同桌交流补充。集体交流。围绕“你找到了哪些描写儿童多的句子?课文中的儿童是一群怎样的儿童呢?”两个问题展开。逐一出示表现儿童多的句子,理解、品悟、朗读。 3. 重点学习第5、6自然段,引导学生欣赏海棠花的美,理解“喷花的飞泉”比喻“密密层层的海棠花”的妙。再结合第8自然段作者的感叹,找出花儿和儿童的共同点。 4. 回归全文,理解“为什
28、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一定能找到春天?” 以“作者为什么说只拣儿童多处行?”为突破口,引导学生自由读书感悟,既落实了教学重点,又为下文攻克难点作了很好的铺垫。 另外不足之处是找不到“只拣儿童多处行”的感觉。虽然课文上完了,但我丝毫感觉不到儿童的活泼可爱、朝气蓬勃,或许是学生朗读还不够充分,自己的语言魅力不够吧,还须努力。 4、早 首案编写 李俊芳 一、教学内容: 早是一篇精美的游记散文,记述了作者参观“三味书屋”的经过及引发的感想。但文章又决非仅向读者介绍“三味书屋”这一游览去处,其极力渗透的是对鲁迅先生高尚品格的褒扬与赞叹,以“早”字为题便是作者创作意图的佐证。在中国的现代文学史上,鲁迅不光
29、是位文学巨匠,其身上还蕴藏着深邃的精神内涵,彰显着令人折服的人格魅力。作者吴伯箫恬淡的文字把一间朴素的书塾、一段熟知的佳话、一种伟大的精神轻盈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已足以激起他们去认识这位伟人的欲望。 二、教学目标: 1.正确地朗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并能理解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并能试背描写梅花的句子。 2.通过阅读、思考,能联系上下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写梅花,能按顺序对照插图介绍三味书屋的陈设。 3.在阅读中感受鲁迅先生那种“为革命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一生”的伟大精神,树立起珍惜时间的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根据顺序借助插图,初
30、步理清文章脉络,说出“三味书屋”陈设。 四、教法学法: 讨论法、演示讲解法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参观书屋 1.深冬,在这酿雪的天气,我们跟随吴伯箫先生来到绍兴,过一道石桥踏进黑油竹门,来到三味书屋,游览这样一处景点。看着书上的图,看看三味书屋里有什么? 设计意图:这个教学环节使学生对鲁迅与三味书屋充满好奇,从而对这篇课文充满 兴趣。旨在让学生充分的云读课文,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把握课文内容。 2.生看图后交流,教师随机按学生的发言顺序板书: 八仙桌椅子匾牌一幅画先生的座位学生书桌鲁迅书桌 3.设问:假如现在你要把三味书屋介绍给别人,按照黑板上的顺序介绍,同学
31、们觉得合适吗?为什么?(很乱,没顺序) 4.指导:介绍一个处所的摆设或陈设首先要有条理,有顺序,有重点,要让别人听明白室内都有哪些东西,分别摆在什么地方的,哪样陈设特别能引起你的注意(文中重点写的部分),读读课文后试试看,你能做到吗? 生自由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介绍三味书屋陈设的,同桌同学互相演示一下。 5.交流: 按方位顺序介绍:南墙上东面正中画前面东北角上。(重点介绍了鲁迅的书桌及因此而引起的联想) 教师引读:书屋朝西南墙上东面正中画前面东北角上用过的一张 6.过渡:作者在这段中除了重点写三味书屋的陈设,还写了哪些内容?(作者闻到的和想到的) 二、欣赏梅花 1.过渡:这股令作者无限欣喜
32、的纯净疏淡的清香是不是腊梅的香味呢?让我们跟随作者去看个究竟。默读课文,画出课文中写梅花的句子。 2.赏读: 师:根据同学们所画的句子可以看出课文有两处写梅花的句子,读一读,品一品,同时思考这两处可以调换吗?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片断一: 还没进门,迎面先扑来一阵清香。那清香纯净疏淡,像是桂花香,又像是兰花香。 片断二: 迈进后园,腊梅开得正盛,几乎满树都是花。那花白里透黄,黄里透绿,花瓣润泽透明,像琥珀或玉石雕成的,很有点冰清玉洁的韵致。 3.交流: 品味作者的表达智慧。(学生抓住“白里透黄、黄里透绿、润泽透明、像琥珀、冰清玉洁”等关键词句品味。) 思考两处写梅花的句子可不可以调换,揣摩课文表
33、达顺序:第一处由花香引出书香,第二处由梅花引出“早”的故事,不可调换 三、将书屋、梅花和鲁迅“早”的故事协同起来 1.同学们,吴伯箫此次游览三味书屋的最大感受都集中在一个字,那就是“早”字。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文章哪几段写了“早”的故事? 2.用自己的话说说鲁迅“早”的故事,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学生交流话题:鲁迅从小就严格要求自己,虽然是不得已才迟到的,但他还是牢记老师的教导,树立了时时早、事事早的信念,并为此奋斗了一生 3.读到这可能会有一种感觉,你觉得这个“早”字与写梅花有联系吗? 学生交流话题:一借梅花的冰清玉洁来形容鲁迅的品德高尚;二借梅花的开花早说明鲁迅为了革命事业时时走在时间的前
34、面 4.同学们,“早”字是鲁迅学习的精神所在,一个小小的“早”字,代表的是一个信念,一种精神,一生的奋斗目标。 出示: 要珍惜清晨,要珍惜春天,要学梅花,做“东风第一枝”。 讨论话题:这句话的文字背后好像话中有话,吴伯箫先生好像在表达着什么?似乎在暗示着什么?会读书的人就能感悟到其中的弦外之音,你能吗?试试看,同桌同学讨论一下。 交流: (l)这里的“清晨”“春天”指的是什么?(生命中最美好的光阴) (2)吴伯箫先生好像在表达着什么?暗示着什么?(要学梅花,学鲁迅,珍惜时间,时时早,事事早) (3)此时你最想说的是什么?(大家自由谈) 5.小结:是的,鲁迅就是这样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了一生,最
35、后终于成为大文豪,一生写了许多优秀的作品,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希望同学们也能像鲁迅先生那样,勇做“东风第一枝”! 四、总结拓展 1.这篇课文还可以用什么作课题?(访问三味书屋、东风第一枝)为什么以“早”为题目呢? 2.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五、作业(任选一题作答) 1.学习第3自然段的写法,写一个你熟悉的处所。 2.你能从梅花、荷花、粉笔、小草等事物中选择一个描写来赞美一个人吗? 教学反思 早一文通过对三味书屋陈设的介绍、蜡梅花的赞美以及鲁迅书桌上“早”字来历的讲述,教育人们要珍惜时间,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 当学生充分读熟课文,理清脉络之后,我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作者先
36、是写梅花,后又笔锋一转谈及鲁迅,这两者有联系吗?作者又是怎样将这两者联系起来的呢?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很快发现了其中的联系,那便是一个“早”字,并回想起了上节课的借物喻人的写法。 课文第三部分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学时先让学生找出描写梅花的段落认真阅读,从读中品味文味,然后交流蜡梅的特点:有同学想到描写海棠花的场面,用自己学习的内容解决问题,其教学效果好。感觉多给学生以立体的学习空间,必能产生共鸣的东西,我们尽可能拿来,这样学生的学习会更多一些快乐与充实。 5. 古诗两首 首案编写:李俊芳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说说古诗的大概意思。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37、课文和背诵诗句。 体会感情:体验作者的创作过程,感受诗文的意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 2.通过思索、想象诗中所描写的环境、心情,反复吟诵、回味,理解诗 人的言外之意、意外之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 一 课 时 学习游园不值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导入新课 1酱禾斓搅耍春姑娘迈着轻轻地脚步走来了,一场春雨过后现在正是万物 复苏的季节。同学们,你们眼中的春天、亲身感受到的春天,或者是在古诗中 看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学生畅所欲言,尽情说说。 2浇沂究翁猓邯渴前。春天的景色太
38、美了,引得人们常乘着春光到处游览。 有一位诗人,他也乘着春光去游园,他又看到了怎样的景色呢?琳饩褪俏颐墙 天要学习的古诗板书课题坑卧安恢怠齐读课题。 3轿颐强吻白髁嗽埃作者是谁呀?联阂渡芪酞 4绞钩洹鍪疽渡芪套柿稀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浇馐题 诗人叶绍翁在河卧蔼华嘉颐且黄鹄赐魄猛魄 “不值” ,颊飧觥爸怠钡囊馑季褪仟合嘤霆弧恰安恢怠蹦兀开 2阶远寥诗 学们,叶绍翁在游园的时候没有遇到主人,那么他在不遇中又遇到了 些什么呢?让我们先自己读读这首诗,再说一说。 出示 游园不值阂渡芪酞 应怜屐齿印苍苔夹】鄄耢榫貌豢。 春色满圆关不住家恢红杏出墙来。 学生自读,要求:慷磷甲忠簦注意诗句的停顿。
39、3教崾灸讯恋淖知 首诗里有三个字老师认为比较难读好。吉联哄臁楠 你们说古代的“屐”和“扉”就是咱们今天的什么呀?联 “屐”是鞋子肌办椤笔敲弄 名读诗。 4揭皇资就是一个故事,要想把这个故事讲清楚明白,就必须理解诗意。 想一想,我们以前学习古诗都有哪些方法来帮助理解的。 助注释 查工具书 联系上下句 看插图 互相交流 下面老师就给你们5分钟时间,用你熟悉的方法来弄清诗意,快快行动起 来吧。小组交流 三、结合插图,品读、理解诗意。 1饺班交流读懂的句子 出示插图和诗句俊居屐齿印苍苔夹】鄄耢榫貌豢。】 生根据句子谈自己的理解。 重点理解“扣”什么意思。联 话选扒谩贝进去读甲龆作演示继寤帷扒谩 与“扣
40、”的不同之处骸翱邸钡牧勘冉锨岐枷缘美衩勃 点理解“怜”喊惜 叶绍翁最初写这首诗的时候用的是“嫌”即进去读一读,体会不同。河谩傲”拉近与主人距离,说明不光主人爱惜,其实叶绍翁同样爱惜。凰以这“应”可以理解为:应该。 训练朗读。憾脸觥扒崆帷钡母芯酢“久”的时间、读出爱惜的感觉。 廖什么主人和诗人都如此爱惜这苍苔?联喊苍苔其实是爱春色。 会诗人此时心情。喊迨椋邯渴落 再读诗的前两句。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两句的意思吗?联 大概是园主人爱惜青苔,怕前来赏园的人的木底鞋把青苔踩坏。我轻轻地敲着柴门,己镁靡裁挥腥死纯。 正当诗人有点失望的时候,猛一抬头,看到什么了?联邯 于是情不自禁地吟出了下面两句诗 【春
41、色满园关不住家恢红杏出墙来。】 生根据句子谈自己的理解。 点理解“关、出” 骸肮亍彼得鞴氐媒簦红杏能出更显示其生命力之旺盛。宦园春色关在里面, 但一枝红杏却偏偏出来了。颊庖弧俺觥毙枰什么? 指导朗读“一枝红杏出墙来”。憾脸隽俊脸鱿不丁 2秸箍想象、朗读感悟 学们,这一枝探出墙的红杏让诗人想到的其实是:捍荷满园 觉得这墙内会是怎样一种景象?联貉生交流 荒苡眉父龃视锢纯湟幌麓禾斓拿谰奥穑开 3狡肺妒句 味一下,这首诗好在哪儿了? 练朗读“春色满园关不住家恢红杏出墙来”,读出生机。 发学生想象:汲鍪荆邯恳恢红杏 怀銮嚼础 是啊,外面多么精彩,外面同样春意盎然。浩攵痢按荷满园关不住家恢 红杏出墙来”怀
42、鍪就肌 从填字中你感受到什么?联旱贸觯邯咳魏涡律的事物都是无法阻挡的,它总会冲破阻力向前发展的。 4脚淅掷仕小华情感。 这么有品味的好诗,该怎样读,才能读出里面的味道呢? 自由读配乐指名读配乐齐读。 富有情感的背一背。 四、拓展、小结。 1秸饴园的春色,如果被其他诗人看到了肯定又会吟出许多优美的诗章 等闲识得东风面纪蜃锨熳苁谴骸!朱熹 碧玉装成一树高 春眠不觉晓 好雨知时节 万条垂下绿丝绦。 处处闻啼鸟。 当春乃发生。 不知细叶谁裁出 夜来风雨声 随风潜入夜 二月春风似剪刀。 花落知多少。 润物细无声。 贺知章 孟浩然 杜甫 2浇裉煺饨诳危我们收获不小,了解了诗人,读懂了诗句,还明白了古诗 中
43、蕴含着的哲理。古诗浩如烟海,博大精深,只有通过背诵这些如“红杏”般 的古诗,在感受古代文化的“满园春色”的同时,让我们的心灵也像诗一样的 美。 作业设计 1礁据游园不值编一个故事或以文包诗的形式写一写。 2皆啊端扌率行旃店。 板书设计 游园不值阂渡芪酞 应怜屐匠萦讲蕴夹】鄄耢楠骄貌豢。毫 春色满圆关讲蛔家恢红杏出角嚼础喊 第 二 课 时 学习宿新市徐公店 教学与实践活动过程: 一、揭题、释题、了解作者 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描写春景的古诗:痢队搅、绝句、春晓,颊庑攀 都从不同侧面、角度向我们展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和美丽。今天,我们再学习 一首有关描写春景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
44、浇馐题 看到这个题目,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裂生交流。 宿抗夜、住宿。新市康孛 。公抗糯对男子的尊称涸谛率行招斓娜 开的客店里过夜 2.介绍诗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的。他一生为官清廉,为奸相所害,被罢官闲居十五年。他的诗大量吸收民间语言,描述细腻,形象鲜明,平易自然。因为他长期居住农村,对农村的田园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写自然景物也就更加真切感人,别有风趣。作者住在新市徐公店时见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3.以前学习古诗理解诗句时常用哪些方法联孩俳柚注释 查工具书 联系上下句 看插图 互相交流唤裉煲灿谜庵址椒理解这首诗。范读、 配乐齐读 4.小组自学,初读理解。要求 自渎
45、古诗,读准字音。 不理解的字、词划出讨论,初步理解每句诗意。 思考:渴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丽。 三、导读古诗,感受诗意。 1教崾惊俊袄椤琛钡男捶 2街该读,检查读的情况。出示诗句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际魍坊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碟挤扇氩嘶薮啊 3.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提出来,家黄鹛致邸涣鳌冀淌适敝傅肌 【篱落疏疏一径深际魍坊落未成阴。】 学生根据句子谈自己的理解。 重点理解“疏疏肯琛瞠可钤丁 什么没形成树荫?联阂蛭叶子未长大弧庖坏悖伎杉这一天天气怎样? 豪鋈盏笨眨地面上有斑驳的树影,星星点点的光斑。 同桌对说这两句诗意指句说齐读这两句憾嗝教宄鍪净面 指导朗
46、读 篱落/疏疏/一径/深际魍/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碟挤扇氩嘶薮啊! 学生根据句子谈自己的理解。 重点理解“走颗堋弊擢靠炫堋 住哪些景?涟迨椋邯慷童、黄蝶、菜花 多媒体出示后两句画面,指导朗读。 4.你喜欢这首诗的那句?廖什么?裂生交流 这两句写儿童捕蝶的情景。“跑、寻”这叫动态描写。喊迨椋憾童奔跑、 扑蝶读来使我们倍感亲切、耳目一新。 5.再读,读出后两句的喜爱之情。 自由读全诗,体会诗人心情。 检查,指名读全诗。计攵痢 板书:肯舶 四、补充重点赏析继寤崆楦小 1绞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呢?联憾嗝教宄鍪惊 填空渴中通过 华 华 华 徽庑榫袄此得魇仟 患窘 的景色急泶锪俗髡叩莫 恍那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