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二年级语文上30唐僧取经教案作业题冀教版.docx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2986344 上传时间:2024-06-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73.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语文上30唐僧取经教案作业题冀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二年级语文上30唐僧取经教案作业题冀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二年级语文上30唐僧取经教案作业题冀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二年级语文上30唐僧取经教案作业题冀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二年级语文上30唐僧取经教案作业题冀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30 唐僧取经 【教学目标】 1.“佛、源、印、遇、劝、漠、冒、险、死、谢、喝、忍、f、狂、奔、泪、历、终、达”19个字,会写“死、甘、真、热、直、泪、终、达”8个字。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玄奘不畏艰难、锲而不舍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人物的心里变化以及高尚的情操。 【教学难点】 了解玄奘西行取经的艰苦过程和传奇经历。 【教学素材】 1.有关唐僧取经资料 2.西游记简介 3.玄奘简介 4.西游记经典名句 5.西游记的作者和源流 6.敢问路在何方音乐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 1. “佛、源、印、遇、劝、漠、冒、险、死、谢、喝

2、、忍、f、狂、奔、泪、历、终、达”19个字,会写“死、甘、真、热、直、泪、终、达”8个字。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敢问路在何方音乐、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西游记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渲染气氛,引起回忆。(课件出示2) 2.音乐渐停,教师介绍唐朝和尚玄奘。(课件出示3)玄奘(公元602年664年)少年时就出家做了和尚,认真研究佛学,精通佛教经典。他发现翻译过的佛经错误很多,于是就决心到佛教发源地天竺(今印度半岛)去取经求学。 玄奘于唐贞观元年(627年),出发西行。他穿过一片沙漠,克服重重困难,整整走了一年,终于到达天竺。 玄奘在天

3、竺留学15年,游历了70多个国家。他的壮举感动了许多天竺人,有的国王还派人为他抄录经典,他也把当失传的佛经介绍给他们。他还学会了天竺的语言,参加那儿研究佛学的盛会,发表演讲。玄奘的博学,受到天竺人民的尊敬。 42岁时,玄奘带着650多部佛经回到长安,受到热烈欢迎。回国后,玄奘立即开始大规模的翻译佛经工作,前后翻译佛经74部,约1300多卷。 作为一名高僧,一位大翻译家,中印人民的友好使者,玄奘为中国文化的发展,为中外尤其是中国和印度之间的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课件,提出学习要求 (课件出示4) A.对照课文仔细听读,画出文中的生字、生词。 B.根据取经的原

4、因、经过、影响把课文分为三部分。 2.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课件出示5) 玄奘(zng)缉拿(j)高僧(sng) 3.指导读生字。 “佛、源、印、遇、劝、漠、冒、险、死、谢、喝、忍、f、狂、奔、泪、历、终、达” (课件出示6) 3.指导学生理解词语“茫茫大漠、挣扎、千辛万苦”的含义 生:茫茫大漠形容沙漠无边无际,非常广阔。 生:挣扎挣扎:竭力支撑或摆脱扎; “扎”:捆绑;缠束;拴;系。 生:千辛万苦形容非常辛苦。也形容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 4.默读课文,了解各个自然段的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1)取经原因。(1自然段) (2)取经经过。(2自然段) (3)取经影响。(3自然段)(课件出示7) 三

5、、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 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如,用连词的方法表述:干渴的“渴”。 用说句的方法表述:在“玄奘忍着干渴”这个句子中的“渴”。 注意运用扩词法读准多音字“劝”,劝说、相劝。 2.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课件出示8) 引导趣味识记:“谢、忍” 自由识记法:鼓励学生交流自己的识记方法。 3书写生字。(课件出示9:死、甘、真、热、直、泪、终、达) “真”是“直”下面加两笔。 “达”半包围结构,偏旁是是“辶”,第三笔是点。 4. 仿写,小组评价。 课外作业新设计 一、写出下列字的拼音。 源( )遇( ) 劝( )奔( ) 历( )喝( ) 渴( ) 终( ) 二、读拼音,写汉字。

6、 shng s r li zhng y do d三、比一比,组词语。 死( )真( )达( ) 比( )直( )这( ) 四、把故事讲给家长听。 答案: 一、yun y qun bn l h k zhng 二、生死 热泪 终于 到达 三、生死 比赛 真实 一直 到达 这里 四、略。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 1.理解不畏艰难、锲而不舍的精神。 2.体会西行取经的艰苦过程和传奇经历。教具准备 有关本课的资料,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词导入。(课件出示11) 出示生字:忍受 发源 热泪 到达 经历 遇险 清醒 狂奔 印度 佛教 坚持 终于 指名读。 二、再研读。 (一)指名读课文的第一部分,思考: 玄奘西行取

7、经的原因是什么?(课件出示12) 生:在研读佛经时,他发现以前翻译过来的佛经错误很多,就决定到佛教的起源地天竺去学习。 谁劝说玄奘不要去? 生:一位老人,还送给玄奘一匹马。(板书:老人劝阻) “太难走了”“又是又是”“千万别拿生命冒险哪!”说明了路途艰难。 指导朗读:“我立志去印度取经,就是死在路上也心甘情愿!”说明了玄奘取经的决心。读出玄奘的坚决语气。 (二)默读课文第二部分,感悟人物品质。 1.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取经过程中,玄奘遇到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对待的,从中你感到他拥有一种怎样的品质?(课件出示13) 生:沙漠非常热。 “玄奘忍着干渴,继续前进。他一直坚持了四五天,最后渴得昏倒在地。

8、”体会玄奘的执著精神。(板书:沙漠遇险) 你从“挣扎”中体会到了什么?(课件出示14) 生:玄奘他有着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 指导朗读:读出玄奘的坚定和看到清泉的兴奋的语气。 教师小结:玄奘克服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困难,越过雪山冰河,冲过暴风雪,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天竺求学,一切源于他心中坚定的信仰,与一生的追求对佛法的弘扬。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理解取经的意义。(课件出示15) 1.学习小组合作读最后一部分,玄奘西行取经有哪些影响?并从文中画出相关词句。(板书:到达印度) 2.师生合作交流。 (课件出示16)课件出示:(1.轰动长安2.成果巨大:翻译佛经,写大唐西域记3.神话流传:吴承

9、恩据此写成西游记) (四)自由读文,把自己认为最应该读出感情的句子做上标记。小组练读,并试着作出评价。 第一段,读出老人的极力劝阻和玄奘的坚定。 第二段,读出艰难,读出执着,读出情绪的变化。 第三段,感受玄奘的坚定信念和坚强的意志。 三、做总结。 你觉得唐僧是一个怎样的人? (板书:不畏艰险 锲而不舍) (课件出示17) 唐僧是一个有着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的人,有不畏艰难,锲而不舍的。 课外作业新设计 一、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老人 一( )马 一( )凉风 一( )清泉 一( )雪山 二、造句。 (1)是又是 。 (2)高兴 。 三、玄奘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 一、位 匹 阵 股 座

10、 二、 今天是妈妈的生日又是我的生日。 这次考试得了一百分,我真高兴。 三、玄奘是一个不畏艰险,做事锲而不舍的人。板书设计: 唐僧取经 老人劝阻沙漠遇险 不畏艰险 锲而不舍到达印度【教学反思】 1. 通过学生熟悉的故事主题曲做铺垫,学生能无所顾忌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还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其他的故事,为学生学习课文奠定了基础。 2. 识字是低年级学习的重中之重,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并交流自己的识记方法。我让学生自主学习找出不认识的字,合作探究、与他人互教互学、让学生选择自己能接受的方法去识记生字。先观察字的结构,然后再下笔。是学生写好字的基础。学生已经能够在田字本上很好的写字了,但是要求孩

11、子认真并写规范。在会写字的同时,还要弄清形近字的字义。规范学生的书写习惯。同课异构创新教案 唐僧取经 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教学设想】 朗读教学从来都是难点。让学生会读、会背容易,而真正让学生读出感情就有一定困难了。这堂课读悟结合起来,情在读中悟,理在读中悟。激发学生感悟玄奘不畏艰难、锲而不舍得精神。图文结合,学生边读边悟理解感受玄奘不畏艰难,锲而不舍得精神。这样激发学生爱读、乐读,使学生乐于与人合作,乐于与人交流,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学习活动。 【教学过程】 一、升华情感。 出示课件说一说你所知道的有关唐玄奘的故事。 二、逐步深入 师:同学们,如果给你一次机会,你想不想向唐僧一样也去取经?取

12、经的过程是艰难地,要经历千难万险,你有没有信心? 板块一:学习第一段 先默读课文,找出你感悟最深,也就是理解最深刻的地方,再谈谈你的看法。 生自由发表意见,师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老人和唐僧两人的话,以及唐僧取经路上的艰难。 (1)唐僧去哪里取的经,这条路怎么样? (2)你从唐僧的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3)唐僧取经路上还会克服哪些困难? (4)你喜欢课文中的唐僧,还是喜欢西游记中的唐僧、 1.唐僧取经出发了,在边境要塞瓜州,他遇到了一位老人,他们之间说了些什么话呢?请同学们从文中快速地找出来。 汇报 老人说了什么? 从老人的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如果你是老人,你会用什么样的语气劝唐僧? 玄奘是怎样回答

13、的? 从玄奘的话中你又知道了什么? 如果你是玄奘,你会用什么样的语气来回答老人的劝说? 齐读唐僧的话。 这就是他取经的决心和坚定的信念。 2.老人听了,非常感动,就把一匹会认路的老马送给了他,玄奘谢过老人,骑上马进入了茫茫大沙漠。 板块二:学习第二段 (出示图片:沙漠) 瞧,这就是唐僧取经时经过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看到它,你想说什么? (大、无边)这就是茫茫的大沙漠啊!玄奘是怎样走过去的呢?请同学们看第二自然段。看看茫茫的大沙漠里,玄奘都遇到了哪些困难? 自学 汇报 玄奘在沙漠里遇到了哪些困难? 1.热 (“沙漠里真热呀!”你们知道吗?沙漠里夏天的温度特别高,有时候都能达到7080度。所以课文

14、中说“沙漠里”) 相机板书:热 2.玄奘在这里还遇到了哪些困难? 学生提到“渴”时,相机板书:渴 (火辣辣的太阳烤着大地,你又热又渴,多想喝口水啊!可是,也许他太紧张了,太着急了,一不小心,水袋落到地上,水全洒了,此时此刻,你心里是什么样的感觉?怀着你的心情读一读这两句话。) 面对这些困难,玄奘害怕了吗? 他是怎样做的? 相机板书:坚持 通过读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从一个“四五天”,你体会到了什么? 意志这样坚定,这样执著,他要去做什么?顺势带入唐僧的话。 带着你的理解,再来读唐僧的话。 指名读,齐读。 最后渴得昏倒在地。半夜,一阵凉风把他吹醒了,他挣扎着爬上马背。他为什么要“挣扎着”爬上马

15、背? 多么执著啊! 相机板书:执著 突然,老马狂奔了起来,什么是“狂奔”? 老马为什么要狂奔呢? 干渴了四五天,终于见到清泉了,此时玄奘的心情怎样? “直掉眼泪”是什么意思? (一个劲儿得掉眼泪) 高兴怎么还掉眼泪呢? 你怎样读这几句话? 我们和玄奘一起经历了这段沙漠之行,有艰辛,有执著,有开心,带着你的理解,你的心情,用心来读这一段吧! 自由读 指名读 3.茫茫大沙漠,困难重重,然而玄奘却坚强地闯过来了。因为他心里总想着一句话 再次出示玄奘的话,齐读 板块三:学习第三段 因为有这坚定的信念支撑着他,“经历了千辛万苦”(师感情朗读最后一段) 板书:高僧 出示玄奘图片 这就是玄奘,唐朝最有学问的

16、高僧,面对他,你最想说什么?课件出示:西游记中的唐僧 他是谁? 课文中的唐僧与西游记中的唐僧,你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三、总结拓展 课文中中我们认识、了解了这位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高僧。沙漠里又热又渴,而他却一直在坚持,终于成为最有学问的高僧。因为他的心中永远记着“执著”!课件 资料暂存备课资料 1.唐僧取经 唐僧取经是历史上一件真实的事。大约距今一千三百多年前,即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年仅25岁的青年和尚玄奘带领一个弟子离开京城西安,只身到天竺(印度)游学。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过高昌国时,那里的居民非常推崇佛教,国王见他们是从大唐来的和尚,非常高兴,愿封他们为护

17、国法师,加上黄金百两、骏马千匹。弟子动摇了,最后留在了高昌国,而玄奘偷偷溜了出来向西逃去。不料被高昌国士兵截住。没想到他们是前来护送玄奘西去取经的。士兵送给玄奘一匹白马和一些文书,玄奘感激不已。他向王宫方向拜了几拜,就骑马西去了。玄奘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印度。他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多,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经学辩论会任主讲,受到了赞誉。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回到了长安,带回佛经657部。为防止经文被盗,玄奘在唐王的帮助下修筑了大雁塔,保存经文。他这次西天取经,前后十九年,行程几万里,是一次传奇式的万里长征,轰动一时。后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但这部书主要讲述了路上所

18、见各国的历史、地理及交通,没有什么故事。直到他的弟子慧立、彦琮撰写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则为玄奘的经历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从此,唐僧取经的故事便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会等,元杂剧有吴昌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无名氏的二郎神锁齐大圣等,这些都为西游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吴承恩也正是在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再创造,完成了这部令中华民族为之骄傲的文学巨著。西游记简介 泥猫供稿 2.西游记简介 西游记,一部规模宏伟、结构完整、用幻想形式来反映社会矛盾的巨著,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恩。 全书共一百回,分为三部分: 一至七回写孙悟空花果山称王和大闹天宫

19、; 八至十二回写取经的缘由和唐僧的身世; 十三至一百回,写唐僧师徒在取经途中所经历的八十一难。 这部带有童话色彩的神话小说,重点塑造了孙悟空这个大胆的、富有反抗性的神话英雄形象,他敢于反抗天宫、地府的统治者,能上天入地、呼风唤雨。他的言行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寄托了古代人民征服自然的理想。 3.玄奘简介玄奘(600-664年)是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佛经翻译家、旅行家。俗姓陈,名炜。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人。也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翻译家、旅行家、外交家、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他西行5万里,历时17年,到印度取真经,并穷一生译经1335卷。他的足迹遍布印度,影响远至日本、韩国以至

20、全世界。他的思想与精神如今已是中国、亚洲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 他是一个真理的朝圣者为孤身求法而西行。公元627年秋,唐贞观元年,28岁的玄奘法师混杂在逃难的灾民中间,悄悄的离开了长安,开始了孤身求法的西行历程。十七年中,玄奘备历艰辛,忍饥挨饿,越沙漠,度雪岭,顶风暴,斗盗贼,九死一生,从未考虑过回头。玄奘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去伪经,求真经,不至天竺,终不东归一步。” 西游记里有个和尚唐僧,他去“西天”,也就是今天的印度半岛去取经,带着他的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历尽艰辛经过“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取到了真经。故事里的唐僧,心地善良,却又有些糊涂,这是明朝吴承恩创作的小说故事,是

21、虚构的。其实在历史上,还真有这么一个去“西天”取经的唐僧。他的法号叫玄奘。 玄奘(公元602年664年)少年时就出家做了和尚,认真研究佛学,精通佛教经典。他发现翻译过的佛经错误很多,于是就决心到佛教发源地天竺(今印度半岛)去取经求学。 玄奘于唐贞观元年(627年),出发西行。他穿过一片沙漠,克服重重困难,整整走了一年,终于到达天竺。 玄奘在天竺留学15年,游历了70多个国家。他的壮举感动了许多天竺人,有的国王还派人为他抄录经典,他也把当失传的佛经介绍给他们。他还学会了天竺的语言,参加那儿研究佛学的盛会,发表演讲。玄奘的博学,受到天竺人民的尊敬。 42岁时,玄奘带着650多部佛经回到长安,受到热

22、烈欢迎。回国后,玄奘立即开始大规模的翻译佛经工作,前后翻译佛经74部,约1300多卷。 作为一名高僧,一位大翻译家,中印人民的友好使者,玄奘为中国文化的发展,为中外尤其是中国和印度之间的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4.西游记经典名句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 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 人逢喜事精神爽,闷上心来磕睡多。 神无定位事难成(没有决心就不能成大事) 只管走路,莫要多心。 不看僧面看佛面。 操心怎似存心好,争气不如忍气高。 人心生一念,天地尽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 要知山下路,须问去来人。 不

23、信直中直,需防仁不仁。 有缘洗净忧疑病,绝念无私心自宁。 人在屋檐下,怎敢不低头。 5.西游记的作者及源流 西游记虽然是一部捏造出来的小说,但也并非完全没有根据,从西游记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知道,它是以唐朝贞观年间玄奘至天竺取经的史实加以想象而成。其中由玄奘口述,弟子辩护记录的大唐西域计,和另外一位弟子所著之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均为西游记重要的参考数据。唐贞观十九年(公元六四五),玄奘自印度带回佛教经典六百五十七部。这不仅是中国佛教史上的大事,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伟大成就。此一壮举,使佛学多年争论不休的问题得到解答,也使得佛教界得以在中国境内发扬光大。因此引起不少读书人的兴趣,再加上宋元话本兴盛

24、,使得玄奘取经的故事得以发挥。 南宋时期刊印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记录了许多寺院俗讲的取经故事,在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西游记主要的结构及人物已大致完成。除了偷仙桃的猴行者之外,更出现了狮子林、鬼母子国、女人国等故事。取经诗话虽然已经具有西游记的雏型,却还谈不上什么文学价值。直到元末明初,西游记平话的出现,取经故事才算接近完成。现存最早的百回本西游记,是刊于明万历二十年的金陵世德堂本,其后还有万历三十一年的杨闽齐刊本,以及崇祯年间的李卓君评本。但上述刊本都无述及玄奘的身世,使其所历经的八十一难少了前四难。直到康熙年间,汪象旭、黄周星才在第九回加入了陈光蕊赴任逢灾,江流儿复仇报本。 根据推论,西游记

25、是由一位位大的文学家作最后的整理工作。至于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是谁,一般都认为是吴承恩。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山阴人。善诗文,有秦少游之风,又擅长谐剧,着杂剧几种,名震一时。吴承恩曾参加科考,但屡试不中,四十多岁才补为贡生。晚年归居乡里,贫老以终。着有射阳先生传。一般认为,西游记应是吴承恩晚年的作品。虽然各种刻本都没署名作者,但由西游记的结构观之,绝对经过一位伟大文学家之手,并以其丰富的想象力与深厚的学问整理而成,吴承恩是较为大众所接受的通说。 练习: 1.看拼音,写汉字。 d s zhn qng yn r y zh ( ) ( ) ( ) ( ) 2.比一比组词。 劝( )脸( )源( )渴( ) 功( )险( )愿( )喝( ) 3.选字填空 丰 风 今年又是一个( )收年。 一阵秋( )吹来,真是凉爽极了。 4.想一想,画线字是什么意思 (1)经过十几年的学习,他成了最有学问的高僧。( ) 学问高 个子高 (2)玄奘高兴得直掉眼泪。( ) 一个劲儿的 跟“弯”相反 参考答案: 1.生死 热泪 终于 到达 2.劝说 功劳 脸面 危险 发源地 愿意 口渴 喝水 3. 丰 风 4. (1)(2) 20 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