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三农问题调研分析报告.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977279 上传时间:2024-06-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农问题调研分析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三农问题调研分析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三农问题调研分析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三农问题调研分析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三农问题调研分析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三农”问题调研汇报“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方面、协调、可连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全方面发展”,是我们党依据中国国情和顺应时代时尚提出科学发展观。“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事关中国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全方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大问题,也是党中央高度关注问题。我们必需从全方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确保国家长治久安高度,用科学发展观破解“三农”难题,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方面发展,城镇经济协调发展和农业可连续发展,切实维护广大农民利益。 一、坚持全方面发展,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全方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关键目标。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标成就,但在经济快速增加同时,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

2、一条腿长、一条腿短”问题还未得到有效处理,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社会援助体系覆盖面小、义务教育和公共卫生等公共服务相对滞后,使“三农”问题由单纯经济问题演变成经济和社会问题。所以,破解“三农”难题必需摒弃传统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坚持农村经济社会全方面发展,在加紧农村经济发展同时,将关键放在促进农村社会发展上,努力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由政府负担农村“文化教育、公共卫生和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公共产品供给责任,使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由依靠农民本身向以政府为主政策目标过渡,让农民能够分享经济发展结果。 1、明确各级政府提供公共产品责任。长久以来,农村公共产品关键靠农民本身处理。假如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推行

3、其提供农村公共物品服务职能,把农民从自我供给状态中解放出来,就会大大减轻农民负担,使农民将更多资源用于提升收入投资上来,由此产生收入效应、消费效应和就业效应,极大地化解“三农”问题。所以,必需依据公共产品供给特点,明确各级政府提供公共产品责任,合理界定中央和地方政府提供公共产品责任和范围:受益范围遍布全国公共产品,由中央政府提供;受益范围关键是地方公共产品,由对应层次地方政府提供;含有外溢性地方性公共产品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或各个受益地方政府共同提供。2、确立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关键。现在政府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关键应是:(1)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标准要参考当地

4、居民维持最低生活所需要基础支出来确定,并制订出对应实施细则,增强其可操作性。 (2)建立农村义务教育无偿制度。建立农村义务教育无偿制度关键是要增加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建立各级政府分担义务教育投入体系和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建立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监管机制,确保该拨经费立即足额到位和义务教育经费不被挪用、侵占。3、完善农村公共产品资金筹集制度。对于全国性公共产品,中央政府应本着公平标准无偿足额提供,或按经济情况经过转移支付形式对农村卫生防疫、基础教育、环境保护、计划生育等供给以支持,不应再向农民征收。地方政府提供一些公共产品含有很大正外部性,假如没有对应赔

5、偿,这些公共产品供给就会陷入不足境地。对于部分准公共产品能够采取政府和市场混合方法来提供,在明确产权前提下,主动引进民间资金和外资,根据“谁引进、谁收费”,“谁投资、谁收益”标准,大力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政府还应提供优惠政策,激励经济实体、个人和其它社会力量投资农村公共产品,推进多渠道、竞争性供给格局形成。二、坚持协调发展,改变城镇二元结构体制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基础标准。改革开放后,伴随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中国农村和城市经济发展快速,城镇联络显著增强,但受城镇二元结构体制影响,城镇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缓慢。城镇二元结构体制还存在,“三农”问题就无法从根本上得四处理。所以,破解“三农”难题

6、必需突破传统思维定势,坚持城镇协调发展,改变城镇二元结构体制,建立农业和工业、农村和城市、农民和市民之间良性互动和转换机制,实现城镇发展双赢。 1、农业和工业互动,推行以农民参与为主旨工业化路线。一是要用工业组织和生产方法不停对农业进行改造,引导和激励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境外资本等投入农业,改造农业传统生产方法,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农业由小生产向社会化大生产转变,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升农产品深加工水平,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市场综合竞争力。二是实施工业逐步反哺农业政策,引导工业企业强化品牌意识,培育名优产品,努力开发和生产优异适用农业生产资料,经过现代流通方法为农户和农业企业提供更便利服务

7、。三是整合城市工业和农村工业发展战略,城市工业首先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其次要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农村转移和扩散;乡镇工业要充足发挥本身优势,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攻方向,以农产品加工业为发展关键,主动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直接带动农民增加收入。2、农村和城市互动,建立城镇合理流动市场配置资源机制。一是要根据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现代市场体系要求,加紧发展和培育城镇一体化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建立健全城镇统一市场网络。二是要充足发挥城市集聚效应和辐射功效,使之在区域发展中起到中坚作用,经过城市市场引导和带动农村市场发展,提升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和农业市场化程度,大力培育多种以农民为主体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8、并激励和引导城市工商经济组织向农村延伸和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组织化程度提升。三是要依据目前城镇发展不平衡情况,调整城镇发展政策,政府要在财政、金融、产业政策上更多考虑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实现农村和城市互动,保持农村和城市协调发展。3、农民向市民转换,推行以吸纳农民为关键内容城市化战略。只有实现大多数农民向市民转换,使之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进入城市定居,并在城市中取得稳定职业和收入,才能从根本上处理这部分农民脱贫致富问题;只有大部分农村剩下劳动力已转移到城市中,留在土地上农民才有可能实现农业集约经营和规模经营,农业才有可能成为现代化产业;也只有将大部分农村剩下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中,农民才能完全融入

9、市场经济大潮中,从根本上摆脱传统小农经济束缚,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有巩固基础。从农民向市民转换出发,推行以吸纳农民为关键内容城市化战略,以城市化促进农民市民化,要求城市化应重视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选择农村城市化道路,应根据比较优势标准,依据不一样区位、资源条件、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科学计划,中等城市和相关键发展小城市(镇)有机结合起来。三、坚持可连续发展,建立农业保护和支持体系可连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根本表现。科学发展观把实现可连续发展作为发展根本准则,强调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可连续发展能力不停增强,从而实现人和自然友好,推进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

10、富裕、生态良好文明发展道路。1、调整农业发展战略,合理开发利用环境,全方面保护农业可连续发展能力。(1)尊重自然和经济有序发展规律。农业系统是生产、经济、生态三者统一,正是经过人类对原有农田环境改良,良种、化肥、浇灌、机械、农药等外部投入,才能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系统生产力及其连续性,增加经济效益。(2)坚持集约化和连续性协同。农业集约化和连续性关系是双向、互为反馈,农业行为可能破坏环境,也能够改善环境。要探索出一条既高产优质(即集约)又有良好资源环境生态(连续化)发展道路。这就要求我们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农业集约化和连续性协同,发展集约可连续农业。(3)要千方百计地保护耕地资源。耕地是农业生产

11、最基础空间,它多少及优劣直接关系到农业能否实现可连续发展。所以,必需十分珍爱和合理利用土地,千方百计地保护耕地资源。2、增加财政资金投入,支持农业可连续发展能力建设。一是要认真落实落实农业法,确保各级财政每十二个月对农业总投入增加幅度高于财政常常性收入增加幅度,提升农业财政支出占整个财政总支出比重,各级财政每十二个月应从新增财力中拿出一定份额用于农业。二是要主动开展招商引资,吸引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外商资本投向农业领域;经过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增加农业信贷投放,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广大农民增加投入;完善以工补农、以商促农、反哺农业机制,吸引工业资本、商业资本和其它生产要素向农业流动;增加农

12、业贷款财政贴息,扩大支持农业生产贴息范围,以政策优惠激励社会资金投向农业。三是逐步将以改善农民基础生产条件和生活质量为关键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级政府基础建设投资范围,关键支持节水浇灌、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水电、农村沼气、草场围栏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投入,以提升农业可连续发展能力。3、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建立农村服务体系,为农业可连续发展提供保障。一是改革土地征用制度,对国家关键工程、公益性事业建设用地,能够经过国家征用耕地路径取得土地使用权,但要大幅度提升土地赔偿费、安置费标准,为失地农民提供能够参与失业、医疗、养老保险费用,处理农民长久生活问题;二是探索建立农业保险服务体系,国家应激励现有商业保险企业开展农业保险业务或建立政策性保险机构;支持农民和农业经营组织建立为农民生产服务互助保险合作组织。三是深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促进小额信贷等扶贫信贷发展,发挥多种类型小额信贷贷款额度小、期限短、手续简单、方便易行优势,为贫困农民提供信贷服务。4月6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报告/总结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