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七下历史《总结性专题知识清单》.docx

上传人:小****库 文档编号:2961743 上传时间:2024-06-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3.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下历史《总结性专题知识清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下历史《总结性专题知识清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1 加强君主专制或中央集权的措施(隋-清)朝代措施隋朝建立三省六部制唐朝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北宋军事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军队;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政治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在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频繁调动,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利;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利;在地方上设置转运使,将地方财赋收归中央。元朝忽必烈在中央,中书省管政务、枢密院管军事、御史台管监察。在地方,设行省明朝在地方,取消行中书省,设三司;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在中央,废丞相制度和

2、中书省,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设立锦衣卫、东厂实行八股取士清朝康熙设立南书房雍正军机处专题2隋朝至清朝发展经济的措施或经济发展的表现朝代措施或表现隋朝措施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表现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唐朝措施唐太宗减轻人们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武则天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唐玄宗发展经济,改革税制表现农业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曲辕犁和筒车;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手工业纺织业品种繁多,尤以丝质工艺水平最高;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造型精美

3、,色彩亮丽商业 商业十分繁荣,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大都市,长安是一座国际性大都会两宋措施北宋重农抑商的政策有所松动,政府鼓励海外贸易,采取奖励通商政策表现农业人口增加,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在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增长,南方农民培育的优良品种提高了水稻产量,水稻在北方得到推广,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南方各派普遍种植茶树;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区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手工业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棉纺织品种类较多。河北定窑、河南汝窑等地烧制的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北宋兴起的

4、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有很高的水平,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船坞;南宋制造的海船,规模宏大、设计科学,还配备了指南针商业开封和杭州是最大的商业城市:出现早市和夜市;乡镇出现了草市;城乡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朝廷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明朝表现农业引进了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手工业棉纺织业由南方推向北方,南北方涌现出一批棉纺织业基地。苏州是明代的丝

5、织业中心。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商业商品经济相当活跃。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还出现了商业城市和有名的商帮,如山西的晋商、安徽的徽商清朝表现农业清朝前期,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大片土地得到开垦;对黄河、淮河等大河以及大运河进行治理;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经济作物的种植有了较大发展,品种增加,种植面积扩大手工业清朝前期,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方面,品种繁多,产品精良;已经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等商业清朝前期商业发达,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出现了一批工商业市镇及商业大城市;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商帮专题3唐朝至清朝的民族

6、关系的发展时期概况 唐朝武力唐太宗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对西域的统治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发展与繁荣和亲文成公主入藏嫁给松赞干布、金城公主嫁给尺带丹珠册封唐玄宗册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设立机构唐朝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理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北宋宋辽宋真宗的澶州之战,宋军击退辽军,之后双方签订了“澶渊之盟”:辽军退兵,宋给辽岁币。此后,宋辽之间保持了较长事件的和平局面两宋与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关系有战有和。战是短暂的,和是长久的,是历史的主流宋夏元昊称帝,多次进攻北宋,北宋节节败退,但西夏损失很大。后来双方订立和约,

7、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北宋、金1127,金灭北宋南宋南宋、金金南下,后议和,南宋向金称臣,给金岁币,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元朝宋 与蒙古(元)112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民族交融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西域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清朝 西藏册封首领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册封另一位格鲁派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清朝一方面采取怀柔政策,另一方面,对破坏国家统一的分裂势力进行打击,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设置机构1727年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1751年,设噶厦颁布法律1793年,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规范了

8、西藏地方行政体制和法规西北边疆平定叛乱康熙帝三次率军亲征,打败噶尔丹,平定叛乱,稳定西北部边疆地区设置机构乾隆帝时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重返祖国1771年,西迁的蒙古族土尔扈特部,在首领渥巴锡的领导下,返回新疆专题4 对外关系的变化朝代概况备注唐朝日本日本派“遣唐使”来学习中国先进文化国力强盛是对外交流的基石鉴真六次东渡日本,传播中国文化新罗派留学生和使节来唐朝学习中文化,商人来经商,朝鲜半岛的音乐传入中国天竺贞观初年,玄奘西行天竺取经宋元陆路陆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修建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四通八达的驿站,元朝的陆路向

9、西可到波斯、阿拉伯及俄罗斯等国家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海路宋朝形成了多条航线。元朝,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明朝郑和下西洋1405年-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最远到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发展友好关系的同时又有战争关系戚继光抗倭戚继光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东南沿海的倭患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我过澳门的居住权清朝收复台湾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里收复台湾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抗击敌人入侵的同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抗击沙俄康熙年间,与俄国进行雅克萨之战,1689年中俄签订中国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闭关锁国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

10、对外贸易专题5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朝代概况备注唐朝诗歌题材丰富,风格多样,最著名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书法书法名家辈出,最著名的是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绘画绘画题材和类型广泛,著名的有阎立本、吴道子宋朝词风格多样、内容广泛。著名的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词是宋朝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史学司马光主持编写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元朝元曲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等,关汉卿是最优秀的杂剧作家,代表作是窦娥冤。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被誉为“元曲四大家”元朝戏剧空前发达明朝小说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市民文化结合起来。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是著名的长章回体小说小说、戏曲有了突出的发展书画书法家董

11、其昌,绘画名家徐渭戏剧著名戏剧家汤显祖,代表作牡丹亭清朝小说曹雪芹的红楼梦,又叫石头记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之一昆曲明朝万历末年,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前朝前期,发展到顶峰,洪晟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成为昆曲的代表作京剧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有被称为“京剧”或“京戏”专题6 科技发展成就 朝代发展状况备注宋元活字印刷术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元朝王祯发明转轮排字法;元朝中期,出现铜活字印刷印刷术、指南针、火药、造纸术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13世纪传入朝鲜,之后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经蒙古人的西征等途径传入欧洲指南针战国时制成

12、指南工具“司南”;宋代制成了罗盘;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欧洲,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火药唐朝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唐末,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明朝本草纲目李时珍著,一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占用重要地位没有创新突破,仅是继承总结天工开物宋应星著,对我过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

13、水平的科学技术,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农政全书徐光启著,明朝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现今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 启示认识类问题解答1、政治类问题:勤政爱民,任用人才;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要以民为本,实行仁政。 2、经济发展和改革类问题:改革要顺应历史潮流;改革是促进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要动力之一;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经济。3、民族关系类问题:加强民族团结,树立民族平等意识;反对民族分裂,维护国家统一和政治安定,才有利于各民族共同繁荣和国家的发展;各民族友好相处,互帮互助。4中外关系,对外交往类问题:开放有利于进步,闭关导致落后;国家之间和则两利,斗则俱损,要加强合作,互利共赢;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5、科技类问题: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国家要重视科技的发展,科技能够推动社会进步;科技兴国,提高创新能力。6、传统文化类:坚持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积极宣传民族传统文化;丰富传统文化的内涵,坚持发展创新,坚持与时俱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