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宾刺五加养生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2960255 上传时间:2024-06-12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3.7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宾刺五加养生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新宾刺五加养生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新宾刺五加养生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新宾刺五加养生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新宾刺五加养生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目 录第一章 总论3第一节、项目概况3第二节、项目所在地概况4第三节、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7第四节、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范围8第五节、研究的过程8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8第一节、项目提出的背景8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0第三章 市场分析及营销方案11第一节、市场分析11第二节、销售策略和营销方案13第四章 项目场址及建设条件16第一节、项目场址16第二节、建设条件16第五章 原材料供应17第一节、项目所需主要原材料及数量17第二节、原材料供应方案18第六章 总平面布置及主要建构筑物18第一节、项目建设主要依据18第二节、总图布置19第三节、主要建(构)筑物19第四节、 厂区硬绿化和道路1

2、9第七章 产品方案和工艺流程20第一节、产品方案20第二节、加工工艺流程21第八章公用工程23第一节、供水23第二节、排水24第三节、采暖24第四节、供电25第五节、弱电工程27第六节、自控系统27第九章 节能篇28第一节、设计依据28第二节、主要设计原则29第三节、能耗计算29第四节、节能措施29第十章 环境影响评价30第一节、 编制依据及采用标准30第二节、场址环境概述31第三节、环境影响分析及对策31第十一章 消防专篇32第一节、编制依据32第二节、工程概述33第三节、总平面33第四节、项目消防措施33第十二章 招标专篇34第一节、项目招标目的34第二节、招标原则及招投标方案34第十三章

3、 组织机构及劳动定员37第十四章 项目的实施进度38第一节、项目实施进度38第二节、项目实施管理要点的提示38第十五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39第一节、投资范围及估算依据39第二节、投资估算39第三节、资金来源40第十六章 财务经济效益分析40第一节、评价参数40第二节、销售收入41第三节、销售税金及附加41第四节、生产成本和费用估算41第五节、盈利能力分析42第十七章 结论及建议43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新宾满族自治县罕王城刺五加养生茶项目项目负责人:李铁 建设地点:新宾县永陵镇老城新村赫图阿拉村河北261号2、项目建设单位:新宾满族自治县罕王城养生茶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

4、人:李 铁3、项目建设单位简况新宾满族自治县罕王城养生茶有限公司企业注册资金1000万元,注册号:210422003521486,目前主要进行项目筹建。4、项目地址:新宾县永陵镇老城新村赫图阿拉村河北261号5、 项目建设期限:三年6、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新建刺五加养生茶生产设施,年生产能力1000吨,其中珠茶300吨,速溶茶700吨。项目占地面积约36368.86平方米;新建生产车间、辅助车间、办公、营业场所等各类建筑总建筑面积36400;建设安装刺五加养生茶生产线设备,购置安装地源热泵(供暖设备),以及变电器(供电设施)等配套设施。7、总投资及资金来源:本项目总投资为:9890.00万元。

5、资金来源:建设单位自筹。8、项目主要经济指标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额备注1项目总投资万元9890.002正常年营业收入万元136000.003年均净利润总额万元9497.84 4年均增值税金及附加万元13628.795投资利润率%127.406投资利税率%152.987财务内部收益率%98.348投资回收期年2.25第二节、项目所在地概况一、新宾县概况新宾县隶属辽宁省抚顺市,东与吉林省通化市、柳河县搭界,南与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为邻,西与抚顺市相连,北与清原满族自治县毗壤,是长白山支脉的延伸部分。总面积4432平方公里,总人口30万人。共辖15个乡镇。县人民政府驻地新宾镇。改革开放30年来,新宾

6、县工业经济强势增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态势持续上扬,城乡建设日新月异,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质升级,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1、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新宾满族自治县位于辽宁省东部,介于东经124 15 56 125 27 46 之间和北纬41 14 1041 58 50 之间。东邻吉林省通化县,南靠本溪、桓仁、西和抚顺县接壤,北与清原、柳河毗连。东西长约100公里,南北宽约84公里,全县行政区域面积4287平方公里。新宾地处长白山脉边缘,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平均海拨498米,山地与丘陵面积占87.2%,是个“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山区县。境内有钢山、龙岗山、老秃顶和三块

7、石四大山脉,其中钢山顶峰海拔1347米,素有“辽宁屋脊”之称;有苏子河、太子河、富尔江三大河流,其中苏子河由东向西,经九个乡镇入浑河,境内流长119公里,流域面积2230平方公里,占县域总面积的一半。新宾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春季雨水渐多,昼夜温差大;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气晴朗,秋霜重;冬季严寒、漫长。年均日照时数2266小时,年有效积温在2700左右,年平均气温4.7,最高35.9,最低40.5。无霜期约130天左右,最大冻土深度1.50米。2、县域主要自然资源全县行政区域土地面积428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园地、牧草地430万平方公里,约占10%;林地3650万平方公里,约占82

8、%。全县土质肥沃,山林茂密,林业资源丰富。森林覆被率67.7%,木材蓄积量2088万立方米。林种以用材林比重最大,占97.5%。但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仅占3.7%,绝大部分是幼龄林,近期可采伐量少,但后备资源丰富。境内矿产资源达33种,分布在144个矿点,但储量都不大,适于地方开采。煤储量3287万吨,主要分布在马架子、小四平、草盆、大东沟、东瓜岭等地,已开采11处,年产量20多万吨。有色金属包括金、银、方铅、锌、硫化铁、铜等6种。金矿以红升乡张家五道沟的沙金和一营子镇东韩家喇叭沟的脉金为最富集。铜矿储量256万吨,以下营子地区为最富集。黑色金属有磁铁、赤铁和镜铁3种,分布在46个矿点,储量

9、1560万吨,品位较高。非金属矿有石灰岩、花岗岩、大理石、磷灰石等12种,分布较广。石灰岩储量达1亿多吨,已部分开采用于水泥原料,全县年产水泥近10万吨。水利资源丰富。以苏子河、太子河、富尔江三大河流为骨干的1753条河流,河道总长6310公里,水资源总量14.5亿立方米,可利用量7.7亿立方米,已利用1.6亿立方米。有中小型水库29座,其中容量最大的红升水库库容3893万立方米。此外,药材、林蛙、山野菜、食用菌等特产,以及适于发展特种种植、养殖业和适于发展旅游业的山区环境,也是宝贵的自然资源。3、经济和社会发展201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24亿元,同比增长24%,是2007年的3.5倍

10、,年均递增28.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10亿元,同比增长33%,是2007年的5.9倍,年均递增42.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09亿元,同比增长30.1%,是2007年的3.3倍,年均递增27.3%;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9260元,同比增长16%,是2007年的2.3倍,年均递增18.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6510元,同比增长12%,是2007年的1.9倍,年均递增13.3%。二、永陵镇概况永陵镇位于东经128度18分,北纬41度43分。辽宁省东北部新宾满族自治县中部。是清王朝的发祥地,满族的故乡,拥有以世界文化遗产关外三陵之首清永陵和全国AAAA级景区清朝第一都城赫图阿拉

11、城为代表的丰富的人文自然景观,是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重点镇。全镇地域面积525.0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8万亩,山林面积达58万亩,辖24个行政村、龙岗、凤仪两个城镇社区,3个国营林场。全镇4.2万人口中,其中农业人口2.9万人,满族人口占75%,被誉为“中华满族第一镇”。永陵镇所辖3个社区居委会是:陵东、民主、红旗;所辖32个村委会分别是:西堡、团结、红旗、前进、蔬菜、后堡、后堡朝鲜族、头道砬子、错草、老城、老城朝鲜族、板桥子、二道河子、二道河子朝鲜族、金岗、色家、那家、李家沟台、白家堡子、腰堡、头道堡、嘉禾、驿马、五道堡、夏园、关家、大和睦、外和睦、四道沟、下房子、下房子朝鲜族、小夏园

12、。第三节、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1、建设单位委托编制可研报告的委托书;2、新宾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展规划(20112015年);3、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4、国家计委建设部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5、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数据和相关资料。第四节、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范围本报告主要研究该项目建设的可行性,通过方案的技术经济论证,科学合理地确定本项目的工程规模和工程方案,分析外部配套条件,合理安排建设工期和进度,落实资金来源和筹措方案,分析项目的社会效益,为项目的决策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和分析资料。主要内容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规模和内容、工程方案、产品方案和工艺流程、

13、项目投资估算等。第五节、研究的过程我中心接到任务后,成立了项目编制研究小组,着手进行项目的全面研究的准备工作。从熟悉资料现场踏勘调研整理分析与投资估算等阶段开始工作。主要的工作如下:1、首先了解新宾县经济发展规划;2、现场踏察及现有基础资料的收集;3、向有关部门了解地区经济发展产业政策;4、工程技术论证,工程量的计算与投资估算。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第一节、项目提出的背景1、我国扩大内需政策成为行业发展长期内生动力目前,我国已进入经济结构调整阶段,作为三驾马车之一的消费作用越来越凸显,通过扩大内需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已成为必然趋势,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把扩大消费需

14、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未来几年将进一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改善居民消费预期,促进消费结构的升级,释放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2、行业政策背景利好我国保健养生行业以具备了较完善的基础条件,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广阔的市场空间,完善的工业配套体系,国家历来重视该领域的发展,相关引导和鼓励性政策频频发布,为行业发展注入政策动力。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中,此类行业被列为鼓励类行业,在2009年由工业和信息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四部委汇通颁布的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创新指标体系目录中,支持要大力发展和支持本行业技术,以上政策对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各项政策直接或间接表

15、明了行业产品的重要性,行业企业将受益于以上政策。3、新宾地区环境资源优势为刺五加养生茶项目实施奠定了基础野生刺五加,五加科无加属,一种落叶灌木,又名五加参,生于山地林下及林缘,主要生长在我国东北地区。新宾县地处辽宁的东部山区,生态资源十分丰富,环境和温度适宜刺五加生长,历来是野生刺五加主要产地,民间早有食药刺五加的习惯。近年来,地区在人工栽培刺五加方面取得较大进步,部分农民已开始人工种植刺五加,得天独厚的环境资源和社会基础为新宾县实施刺五加养茶项目奠定了基础。综上所述,伴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新宾县丰富自然资源基础的背景下,为刺五加养生茶项目建设迎来了契机,提出了新宾满县罕王城刺五加养生茶项

16、目。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本项目的提出充分考虑了新宾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要求,属于鼓励类项目。项目的建设为新宾地区经济发展增添亮点和后劲,推进了地区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带领群众致富做贡献,给地区能带来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1、该项目的建设有利于造福一方百姓,刺五加茶产品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该产品的健康发展,对于高血压、失眠等慢性病患者的康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2、该项目符合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市场前景广阔,建设规模适中,技术成熟,符合环保要求,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由于刺五加药用价值越来

17、越被市场和人们认识,野生刺五加乱踩乱挖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野生刺五加数量大幅减少。项目建成后,配套建设刺五加种植基地,可以有效治理乱挖乱踩,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3、项目区具有优越的自然资源,良好的建设条件,并且符合新宾县委县政府“一县一业”的发展战略以及保护水源地的相关规划,项目实施后,能有效遏制竭泽而渔的做法,保护生态环境,逐步恢复野生资源,为保护东部山区生态环境和建立生态友好型社会做贡献。4、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一方面可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另方面,由于本项目所用刺五加原料为人工栽植,用量大,为保证项目生产所需,采取公司加农户方式扩大和推广种植。新宾县

18、政府拟在县域乡镇自愿推广种植,形成新宾特色大产业,增加农民的收入,带动全县经济的发展。项目示范性强,经济效果明显,建成后,可带动项目区农民种植苗木增收致富,对于发展区域经济、增加就业、提高当地居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5、项目建成后,可以为新宾永陵旅游重镇又增添工业和茶文化旅游景点,增加地区就业人数,成为新宾地区经济发展的亮点。综上所述,本项目的提出上合国家政策的要求,下合民心、民愿,也符合抚顺新宾满族自治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项目具有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项目的建设对于改善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安置劳动力就业、对于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水源地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项目建设十分必要。

19、第三章 市场分析及营销方案第一节、市场分析1、刺五加茶目标市场及市场容量变化:刺五加茶是以刺五加为主要原料经过工艺加工成茶的天然保健品,型似茶,而有着强大保健药用功能,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长期饮用刺五加茶有如下功效:益智安神、健脾补肾、祛风湿、强筋骨、扶正固本。刺五加茶在满足饮茶习惯的同时,又能调节中枢神经、增强记忆力、抗疲劳、抗心肌缺血、扩张血管、降血压、降血糖、改善冠状动脉血液循环、抗辐射、有抗癌作用、明目健脑,是人人可饮用的上等饮料,更是高血压、冠心病、脑血栓患者的首选饮品,因而它的销售目标市场广阔,目标人群广泛,易为社会各界接受,可满足各类人群的消费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保健意

20、识的增强,人们对食品的消费也不仅仅局限于对其美味的追求,在味美的同时,食品是否保健安全、卫生、营养、健康也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因素,刺五加养生茶迎合了现代人的消费心理,市场需求容量逐年增长,据产经网站公布的刺五加类产品市场容量,呈逐年递增之势,市场份额扩大,表明市场需求旺盛。见下图。2、刺五加类产品近期价格走势据产经网站报道,随着人们对刺五加药用和保健作用认识的加深,近年来刺五加类产品广受追捧,价格稳步上涨。见刺五加类产品2004-2009年价格走势图3、市场评价综上分析,刺五加养生茶市场前景看好,目标市场广阔,目标人群广泛,只要项目生产和经营运作良好,应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第二节、

21、销售策略和营销方案一、 销售策略和销售方案:(一)、销售策略1、企业在全面了解市场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市场分析,把目标市场定位在国内大中城市,在这些城市设立分销处,把产品销往辐射地区。2、研究消费者心理和消费习惯,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制定科学产品策略,包括前期的品牌设计、产品包装以及投放市场的新品开发策略,是本企业的产品形成系列化、多品味、多风格,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3、在定价上综合考虑市场已有同类产品价格,以及生产成本和利润情况,采用了系列价格策略,即高品位、豪华包装的产品高价格;低品位一般包装的产品低价格。(二)、销售方案年销售刺五加养生茶750吨,品种为珠茶产品和速溶

22、茶。二、营销模式(一)、营销方案1、创品牌。主打辽宁东部山区天然绿色无公害产品的优势,大力宣传刺五加养生茶药用和保健作用;设计站稳辽宁市场份额基础上,公司加大宣传自身品牌,建立品牌效益;研制适销品种,提高科技投入;与国内大型卖场合作,加强同行业之间的合作和交流;采取以质取胜的营销策略,严格按照食品卫生管理要求组织生产,确保产品质量,争创行业一流。2、维护消费者利益为营销理念,最大限度满足客户需要。3、在全国大中城市建立营销网络,采取代理制、直销制、分销制、专卖店等营销模式,提供优质服务,有针对性开拓国内和国际市场。4、利用新闻娱乐及网络宣传,树立公司形象,扩大产品影响,利用国外友好关系,重点拓

23、展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国家市场。(二)、营销模式1、建立一支专业化、知识化、年轻化的营销队伍,强化岗位培训;采取分区域、分工分片开拓市场。2、建立专卖店与网上交易相结合的销售网络。设专卖店、形象专柜,以点带面,逐步覆盖市场。使产品打入大型连锁超市,大卖场、卫生食品专卖店、宾馆等,方便消费者购买。同时建立企业网站,通过网上购物中心来了解和认识企业产品,扩大知名度。3、拓展国际市场,重点放在日本、韩国、东南亚国家。三、市场风险分析(一)、项目产品市场风险因素分析1、刺五加人工栽植生长缓慢特性、刺五加养生茶的兴起导致同行业对资源的抢占。2、项目产品起步阶段缺乏市场竞争力带来的风险。3、原材料的价格必然

24、上涨,导致企业的成本提高。(二)、防范和降低风险对策1、企业要有前瞻的思想,做好长远打算,预先加强原材料的生产控制。2、通过市场调研,不断研发适合大众消费的新品,巩固既有市场,不断开拓新市场。3、增强品牌意识,建立品牌效应。4、发展系列产品,增强企业应对市场变化能力。第四章 项目场址及建设条件 第一节、项目场址本项目场址位于新宾永陵镇老城新区,赫图阿拉村河北261号,秀水灵地,交通便利(沈通线在本项目南侧入口穿过),位置优越。项目总占地面积36368.86平方米。第二节、建设条件一、自然条件1、气象场区平均海拔492米,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地面坡度38,沟壑密度0.38千米/平方千米。气候属

25、北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侯。春季多风少雨,风速较小,有时出现雷雨、冰雹、大风、多雷阵雨天气,秋季凉爽,冬季严寒,多西北风。年平均气温为零上3.6摄氏度,霜期持续时间较长,全年无霜期平均为145天。年降雨量在700-800mm,地面冻结深度为1.4-1.6米。2、水文地质概况本项目所在地位主要出露地层为第四系冲积层,自上而下主要发育地层有耕植土、亚粘土、细砂、中粗砂、砺质花岗。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地区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二、公用配套条件本项目场址位于新宾永陵镇内,永陵镇是新宾重要的经济和旅游重镇,基础设施较为完善。项目场址交通便利,附近有较完善供电、通讯等基础配套设施,可为本项目配套服务。第五章 原材

26、料供应第一节、项目所需主要原材料及数量根据项目产品方案中的产品刺五加养生茶主要原料为刺五加,刺五加为我国传统药材之一,系东北三省道地药材,蕴藏量据全国之首。上世纪50年代之前,刺五加市场用量很少,不超过百吨,是个“小三类品种”,不为市场所重视。进入21世纪后,市场峰回路转,刺五加药用价值及用途被充分开发和利用,引起药厂、药企、药商和药农的密切关注,因此需求量逐年增长,价格连年上涨。刺五加应用范围拓宽,不但药用,还进入多个领域,并大量出口,2009年-2010年需求量(估算)已突破4000吨大关,已成为药材市场上的主打品种之一。随着刺五加药用和保健作用被人们认识,特别是2004年之后东北三省各地

27、大规模地进行开矿、修路、建房、毁林、开荒、修渠、放牧等多种人类活动,毁掉了大片刺五加林地,部分产区已经绝迹,东北三省产量连年锐减。但国内外医药市场大量需求,产不足需,导致价格暴涨,于是,在利益的驱动下,产区广大群众一哄而起,成群结队开赴产区狂砍乱挖,如此年复一年,循环不已,造成野生资源日趋枯竭。又由于刺五加实生苗生长缓慢,需要7-8年才能采收,人工栽培需3-4年才可采收。见效慢,风险大,农民栽植热情不高,据市场调查表明,东北三省野生刺五加产量只有700-800吨左右,再加上其它产区的产量,全国至多在2000-3000吨左右,与市场5000吨的需求相比缺口高达2000吨左右。因此,项目筹划时一定

28、对此有对应方案。2、合理确定采购数量保证本项目正常生产根据生产周期生产批量、采购运输条件等计算原料的经常储备量,同时还要要考虑保险储备量和季节储备量。采购时要注意刺五加干鲜这算比,一般10斤鲜刺五加能加工制作出1斤刺五加茶,甚至如制作好品相茶这一比例更高。第二节、原材料供应方案针对目前刺五加市场需求旺盛,供求缺口较大的问题,制订如下原料供应方案:1、在新宾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新宾县县域和清原县的30多个乡镇开展人工栽植刺五加,计划种植面积5万亩,每亩产量400斤。如能达产预期每年大致出产干刺五加1000吨左右,能够满足项目生产需要。2、稳定采购价格,做到采购价格稳中有升,公司采取公司加农户的

29、模式,切实保护农户栽植的积极性,目前初步收购鲜刺五加定价为8-15元斤,远比农民种地获取的收入要高。3、采取政策鼓励农民多种多产,对于种植面积大、产量高的农户,除正常获取收益外,公司适时给与奖励。通过上述方案和措施,能够保证刺五加原材料的生产需求供应。第六章 总平面布置及主要建构筑物第一节、项目建设主要依据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3、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二节、总图布置本项目占地面积。主要建筑设施及分布情况如下:干鲜特产交易市场及沿街网点分布

30、在厂区的西南部;制茶车间位于整个厂区的中西部;满乡生态酒楼及皇家茶楼位于厂区南部;禅茶疗养生态庄园位于厂区东部;茶加工厂位于厂区中南部;冷库位于厂区中北部;污水处理厂位于厂区西部;酒窖、酒博物馆及酒加工厂位于厂区西北角;员工宿舍位于东西两座茶加工厂房中间,能源中心位于厂区的北部中央(含地源热泵房、变压配电房、锅炉房等)。详见总平面布置图。第三节、主要建(构)筑物本项目设计总建筑面积为36400,包括满乡生态酒楼、皇家茶楼、禅茶疗养生态庄园、茶加工厂、冷库、能源中心(含地源热泵房、锅炉、变压配电房等)。详见总用地经济技术指标表。第四节、 厂区硬绿化和道路本建设项目厂区内场地采用绿化和硬化地面,厂

31、区道路全部水泥铺装,厂区南侧有东西两个出入口。厂区内绿化面积12729。道路广场面积9500。总用地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序号项目单位数值1规划用地36368.862总建筑面积36400.003满乡生态酒楼12000皇家茶楼3200茶加工厂房6000冷库6000禅茶疗养生态庄园8000能源中心12004容积率/1.05建筑密度%45%6绿化率%35%第七章 产品方案和工艺流程 第一节、产品方案1、产品名称中文名称:刺五加养生茶。主要成分:野生或种植刺五加。主要用途:刺五加茶含有多种甙,其中部分甙与人参甙有相识的生理活性,具有抗疲劳作用,是饮之有益的保健饮品。刺五加别名刺拐棒、五加参、刺五甲、五加皮等

3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刺五加为五加科五加皮中的一个药用种,原为东北三省民间草药,在20世纪60-70年代新开发药用品种,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为主产区,总产量约占全国总量的80%左右,其余分布在河北、山西、陕西等地,产量很少。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刺五加药用保健作用认识的加深,刺五加市场广受追捧,供需缺口较大,野生刺五加产量大幅减少。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刺五加含有多种五加甙、多糖等活性成分,具有抗衰老、抗疲劳(实践表明刺五加带的抗疲劳作用比人参还强)、抗癌和调节神经、内分泌、心血管功能,提高机体对物理、化学等有害刺激的抵抗力等药理作用。在神经衰弱、失眠、高血压病、冠心病、脑梗塞、脑动脉硬化、更年期

33、综合症、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以及肿瘤等疾患治疗中,都有一定疗效。2、产品规模本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刺五加茶1000吨。产品包括珠茶产品300吨和速溶茶产品700吨。第二节、加工工艺流程一、加工生产过程依照的有关标准1、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T276220052、茶水分测定GBT83042002;3、茶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GBT831120024、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JJT107020055、符合食品包装卫生标准GB9683-88二、工艺过程概述刺五加茶生产工艺过程主要是茶原料分类整理萎调高温杀青干燥造型包装储藏。1、原料分类整理选择形态整齐美观、不带叶柄、无斑点、无虫害、有光泽的叶片。

34、2、萎调采取工艺措施,使刺五加叶子水分减少10%左右,叶子下垂并失去光泽,手捏有弹性即可。3、高温杀青鉴于刺五加鲜叶是纸质叶子,杀青温度为200-220,因叶片的水分大量蒸发,使叶子柔软,散发出刺五加固有的香味,以利于成型。杀青设备采用10吨蒸汽锅炉。4、干燥造型干燥造型要根据不同造型而干燥时间不同,首次干燥温度为150-180。5、包装与储藏当刺五加茶烘干至含水量为10%左右时,要及时进行摊凉,随后即复火,待含水量烘干至6%-7%时,结束干燥。凉却后选择干燥、避光、阴凉的地方包装入库,最好在零下3左右储藏。三、主要设备刺五加养生茶项目生产所用主要设备见下表:主要设备明细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

35、1微波烘干生产线条5 2包装机组套5 3巴士杀菌机组套5 4颗粒粉碎机组套5 5珠茶自动成型机台100 6冷库保温、设备60007地源热泵机组套2单台制热功率为1242KW8变电设施台1单台变压器容量3000KVA9锅炉台110吨生物质燃料锅炉第八章公用工程第一节、供水1、设计依据(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3)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4)室外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设计范围建筑红线内的室内外给排水设计3、鉴于项目区地下水质符合饮用标准,项目区采用自备水井供水。新打自来水井8眼,厂区

36、内管道直径DN100和DN200给水干管组成给水管网。供水管线采取直埋方式敷设,距地面1.5米。本项目用DN200管道全长1000m,DN100管道全长2000m。4、水源地保护区范围控制在半径为100-300米,范围内不得随意建设其它有影响地下水环境建(构)筑物和有污染物质的设施。5、用水量计算办公生活用水为50L/人d,年使用天数300天,职工人数360人,年办公用水量为5400 m3。厂房用水为10m3/d,年使用天数300天,厂房年用水量为3000 m3。绿化其他性用水230m3(面积38207,按1.0L/ .次,绿化用水每年6次计算),未预见性用水量按10%计。项目估算年用水量94

37、93 m3,平均每日用水量31.64 m3。第二节、排水1、项目内主要建筑所排污水经化粪池收集后,污水径流排入工厂污水处理厂。建设10个12立方米化粪池。本项目排水管线采取直埋方式敷设,DN500的污水管道全长1000m,DN 300的污水管道全长2000m。平均每日排水量25.31m3吨。2、雨水由厂区主要干道设置的雨水汇集井汇集后排入污水排放管线内,铺设DN600管线800米、DN400管线2000米。第三节、采暖1、 设计依据(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2)容积式冷水(热泵)机组(JB/T4329-1997);(3)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

38、66-2005);(4)采暖与卫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42-82);(5)制冷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66-84);(6)空气调节系统经济运行(GB/T17981-2000);(7)民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技术措施。2、 供热能力本项目采暖采用地源热泵系统,厂区建筑供热面积合计30400m2。(1)制热负荷确定:供热负荷按80W/计算,则办公楼及厂房地源热泵取暖供热总负荷约为2432KW。(2)主要制热设备配置地源热泵系统选用采用两台地源热泵主机,每台热泵主机制热功率:1242KW,能效比COP按4.0计算,耗能功率为313KW。(3)年耗电量计算冬季运行159天,每天运行5小时

39、,有功功率负荷系数0.75;需求系数0.9。31320.915950.75=33.6(万KWh)第四节、供电1、设计依据(1)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3)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4)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92(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8)业主提供的设计要求和用电资料;2、设计范围 10/0.4kv变配电系统 拟建建筑的变配电设计、照明设计、防雷和接地设计拟建建筑的配电线

40、路和照明设计3、用电负荷计算考虑到照明负荷按单位面积法估算,动力设备负荷按实际安装容量计算。负荷计算采用需要系数法。4、供电 负荷等级除应急照明为二级负荷(采用自带电源的应急照明灯),其余负荷均为三级负荷。 电源及电压根据整个工程电负荷规模及特征,10kv电源引自场区外线路。电源引入场区内变配电室变压后,再向各建筑引出。5、配电与照明场区内配电采用树干式。配电线路选用YJV-0.6/1型电力电缆跨柱穿钢管明敷设,支线选用ZR-BV500型绝缘导线穿钢管埋地暗敷。6、设备接地建筑内所有正常不带电的电气设备外壳及金属管构件、电缆铠装等均需可靠接地。建筑内的电气设备接地与防雷接地共用同一接地网,该综

41、合接地系统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大于1。该工程配电系统采用TN-C-S接地型式,即工作零线N与保护接地PE线从变压器分开后,严禁二者再次混接。所有正常不带电的电气设备外壳与金属管构件均应与PE线相连。本项目变配电线路全长2000米,采取直埋方式敷设;加工厂房面积合计36400,用电指标按50W/计算,用电负荷1820KW,有功功率1638KW;取暖设备负荷626KW,有功功率563.4KW;则本项目总有功功率为2201.4KW,视在负荷为2446KVA,选择容量为3000KVA的SCB11干式变压器1台。7、耗电量计算厂房、办公及生活用电量163824000.75=294.84(万KWh)供暖设备用

42、电量31320.915950.75=33.6(万KWh)全厂用电量合计294.84+33.6=328.44(万KWh)全厂用电量合计为328.44万KWh。第五节、弱电工程项目区内通信、广播电视和宽带网络系统由镇中心铺设线路接入点,各线路铺设2公里。第六节、自控系统本项目个别位置如各主要生产车间、职能部门、出入口大门等设置报警装置,信号引至监控室。第九章 节能篇第一节、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3、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的通知(发改环资2008704号);4、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5、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

43、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0062787号);6、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7、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节油节电工作的通知(国发200823号);8、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发改环资20042505号);9、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67-2006);10、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B/T 15587-1995);11、公共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DB21/T1899-2011);12、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编制通则(GB/T 12723-2008);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第二节、主要设计原则1、贯彻执行国家有

44、关节能设计的法令法规。2、项目为新建项目,应该选择先进、高效的工艺和设备,以提高环保效率,降低能耗和成本。3、节能设计必须满足生产工艺、使用功能、外部环境条件、消防、安全防护的要求。4、建筑设施整体布置应该紧凑,减少能源损耗。第三节、能耗计算本项目建成后,能源种类和年消耗量如下表。能源种类和年消耗数量表序号能源种类单位年耗量折标系数吨标煤tce备注1电万kwh328.440.1229kgce/(kwh)403.65当量值2生物质颗粒吨20000.6 kgce/ kg12003水T94930.0857kgce/t0.81合计1604.46注:折标系数引自综合能耗技术通则(GB/T2589-200

45、8)本项目年综合能源消耗1604.46吨标准煤。第四节、节能措施节能主要包括车辆运行中油料消耗和施工设备选型,要采用节能型的新技术、新工艺及新设备。本项目为考虑能源的节约和合理利用,采取如下技术方案和技术措施。1、项目建设中合理进行施工调配,保证施工设备高效连续。2、投产运行后选用先进、高效、节能设备,加强对设备的管护和维修;合理规划,尽量汽车槽车缩短运输线路距离,达到节约投资的目的;加强节能方面的管理,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跑、冒 滴、漏现象。采取以上节能措施后,可达到国家节能规定的要求,符合节约能源的总方针,能源利用率将得到提高。第十章 环境影响评价第一节、 编制依据及采用标准1、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3)MJ/T19-199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