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津市都市总体规划(-)组图第一某些都市性质、都市职能及发展战略天津市都市总体规划(-)如下简称规划,拟定天津都市性质为:是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要逐渐建设成为国际港口都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都市。规划拟定天津都市职能为:(1)当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充分运用得天独厚滨海天然优势、特殊水陆交通枢纽地位、雄厚工业基本和科研力量,把天津建设成以高新技术产业和当代制造业为主当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2)国内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当代服务中心。构筑海陆空一体化交通网络,使天津成为连通国际和区域(华北、东北、西北、华东)客货运综合交通枢纽。综合运用枢纽型基本设施,优化物流基地
2、布局,哺育仓储、加工、运送、信息、服务互相融合当代物流业,使天津成为面向区域物流供应链中心节点,承担国内北方国际物流中心职能。加强金融、商贸、会展、科技、信息、文化教诲等服务业发展,使天津成为信息汇集,各类传媒业发达,商贸兴旺,科研、文化、医疗机构和人才集中区域性服务中心。(3)以近代史迹为特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都市。保持和发扬天津老式津派文化,强化以近代史迹为重要特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都市地位。(4)生态环境良好宜居都市。充分运用天津市山、河、湖、海共生,湿地众多等丰富自然资源,建立生态型都市,增强都市自然环境优美度、人工环境舒服度和优美度,提供良好人居环境,创造良好就业环境,使天
3、津成为市民和国内外旅居者共同拥有美好家园。规划拟定天津都市发展目的为:将天津建设成为技术先进、制造业发达、服务水平一流、综合竞争力强、对外开放度高、创业环境优越国内北方经济中心;适应全球一体化发展趋势、对外联系便捷、信息网络高效、辐射能力强国际港口都市;资源运用高效、安全体系完善、生态环境良好、宜人居住生态都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近代史迹特色突出、社会和谐、教诲文化科技发达文化名城。依照以上都市性质及职能,制定天津都市发展战略为:构筑高层次产业构造。积极发呈当代都市型农业和特色养殖业,逐渐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充分运用天津市雄厚产业基本,发挥资源、交通、科技人才和对外开放等优势,发展
4、壮大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建设当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完善自主研发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一批高水平技术研发中心和高科技公司孵育基地。大力发展金融、物流、旅游等当代服务业,增强都市综合服务功能。加快基本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海洋和港口优势,加快天津港和疏港通道建设,打造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加强天津机场与首都机场合伙,共同构建东北亚地区国际航空客货运枢纽。完善陆路交通体系,加快天津各功能区与周边都市基本设施建设衔接,努力构筑与周边地区紧密联系综合交通网络。推动物流网络化和信息化,加快建设当代化物流基地,建立国际贸易信息服务体系。加强区域合伙。积极推动环渤海地区在产业构造、生态建
5、设、环保、城乡空间与基本设施布局等方面协调发展。发挥天津港口、交通和当代服务业等优势,为环渤海地区扩大开放和产业转移提供通道和载体。进一步形成以京津冀为经济核心区、以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为两翼环渤海区域经济共同发展大格局。实行科教优先发展和人才战略。依托京津地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密集优势,发挥创新孵化器、公司研发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多层次科研创新体系和科技人才创新基地作用,加快哺育各类高素质人才,广泛吸引人才,为天津乃至整个环渤海地区发展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节约集约运用土地、水资源和能源。按照规划,充分运用不适当耕种盐碱地作为都市发展用地,加强对耕地
6、、湿地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节约用水,循环用水,加强环保和治理;节约用能,提高能源运用效率,建设节约型、环保型生态都市。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发展教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构筑社会防控、应急管理和都市安全保障体系,创造和谐、优美、安全人居环境。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建立城乡协调发展机制,发挥都市对农村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农村当代化建设。第二某些都市规模随着天津都市性质和职能拟定,天津将进入一种迅速发展时期,都市化进程会进一步加快,对人力资源和土地资源需求会大幅度增长。为严格控制人口和用地规模,保障天津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
7、发展,天津市都市总体规划(-)(如下简称总体规划)综合分析和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对人口和用地规模进行合理布局,为我市实行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预留足够空间。人口规模是拟定都市用地规模和基本设施建设规模基本根据,科学合理地预测人口规模是编制都市总体规划和发挥都市规划控制作用前提条件。总体规划按照严格控制人口规模原则,通过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控制人口迅速增长。大力发展科教、文化、卫生、体育事业,不断提高人口综合素质,满足天津都市定位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对高素质人才需求,积极引导人口合理布局。常住人口控制在1350万人,城乡人口1210万人,城乡化水平达到90%。中心城区
8、和滨海新区核心区城乡人口规模为630万人。总体规划严格贯彻“十分爱惜、合理运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基本国策,按照拟定都市发展目的,在运用天津既有盐碱荒地资源基本上,综合考虑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都市性质、人口规模和生态环保建设需要,特别是滨海新区发展需要,提出要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原则,切实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彻底变化单纯依赖增长用地规模解决都市发展老式模式。总体规划科学拟定各级城乡建设用地原则,严格控制城乡用地规模,到全市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250 平方公里,全市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45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580平方公里,人均城乡建设用地为92平方米;新
9、城人均城乡建设用地控制在110平方米;其他城乡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20平方米。第三某些 滨海新区规划加快推动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是在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从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做出重要战略布置。加快推动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助于提高京津冀及环渤海地区国际竞争力,有助于实行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有助于摸索新时期区域发展新模式。因而,科学规划滨海新区发展建设,是本次天津市都市总体规划修编重点。滨海新区涉及塘沽、汉沽、大港三个行政区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天津港区以及东丽区、津南区某些区域,陆域总面积约为2270平方公里,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科技人才密集,产业基本雄
10、厚,交通通讯便捷,综合优势明显,在我市都市发展过程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通过十近年开发建设,已经具备了进一步加快发展条件和基本。天津市都市总体规划(-)(如下简称总体规划)将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共同作为都市重要发展地区,分工协作,各有侧重,共同承担都市综合职能。中心城区是都市行政文化中心、商贸服务中心,是滨海新区依托,是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近代史历史文化名城,具备综合性服务职能。中心城区以提高都市要素承载能力为主,为全市和新区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服务保障。按照国家总体发展战略规定,总体规划拟定滨海新区功能定位是: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努力建设成为国内北方对外开放门户、
11、高水平当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逐渐成为经济繁华、社会和谐、环境优美宜居生态型新城区。总体规划明确,以滨海新区核心区为中心,汉沽新城和大港新城为两翼组团式布局构造,依托京津塘高新技术产业带、天津港等,重点建设先进制造业产业区、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区、中心商务商业区、滨海化工区、海港物流区、临空产业区、海滨休闲旅游区等七个产业功能区,此外,结合建港造陆,科学论证,规划建设临港产业区;各城区与组团间用生态保护区和生态廊道隔离,构建宜居生态环境;加强基本设施建设,结合市域对外交通体系,构筑滨海新区“十横六纵”骨架路网,形成滨海新区与中心城区及周边地区以便快捷交通联系,努力
12、把滨海新区建设成世界先进开放型、创新型、多功能型当代化经济新区、社会新区、生态新区和综合改革实验区。通过改革开放、科技创新、产业集聚、功能辐射,逐渐实现滨海新区定位,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提高整体技术水平和综合生产力,提高单位面积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率,实现人与自然、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增强区域服务功能,更好地带动天津发展,服务和带动环渤海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拟定,在滨海新区范畴内构建“一轴、一带、三城区”都市空间构造。“一轴”即沿海河和京津塘高速公路都市发展主轴;“一带”即东部滨海都市发展带;“三城区”即滨海新区核心区、汉沽新城和大港新城。滨海新区核心区,以科技研发转化为重点,大力
13、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当代制造业,增强为港口服务职能,积极发展商务、金融、物流、中介服务等当代服务业,提高都市综合功能,发展成为特色突出海滨都市。汉沽新城是东部滨海发展带北部重要节点。建设成为环渤海地区滨海旅游、休闲、度假基地;积极发展新兴海洋产业(涉及当代海洋渔业),逐渐成长为中档海滨都市。大港新城是东部滨海发展带南部重要节点,国家级石化基地。重点发展石油化工产业,建设成为当代化石油化工基地和原油、成品油集散中心;高等教诲及产业技术研发基地,努力建设生态可持续发展中档海滨都市。规划到,滨海新区常住人口规模为300万人,城乡人口规模为290万人,城乡建设用地规模510平方公里。其中,滨海新区核心区
14、规划面积270平方公里,城乡建设用地面积166平方公里。第四某些中心城区规划中心城区是指外环线绿化带以内地区,既有人口420万人,面积371平方公里。涉及和平区、河西区、南开区、河东区、河北区、红桥区,以及东丽区、津南区、西青区、北辰区某些行政区域,是都市行政文化中心、商贸服务中心,是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近代史历史文化名城,具备综合性服务职能。中心城区集中了全市大某些公共设施,是全市人口和城乡建设最密集地区,也是发挥对环渤海地区都市辐射功能重要地区。中心城区是滨海新区依托,中心城区与滨海新区之间关系是各有分工,各有侧重,互相补充,共同承担都市综合职能。天津市都市总体规划(-)(如下简称总体规划)
15、拟定,中心城区要按照“满足健康、有序迅速城乡化对空间发展需求;适应当前产业调节与将来发展;提高环境质量与景观面貌,提高都市品位;优化交通网络,构建高效率交通体系;完善都市基本设施和公共设施载体能力与服务水平;优化布局,恰当控制建设规模和土地开发强度;调节用地构造,注重均衡发展”原则,以提高都市综合服务水平,巩固提高创立国家环保模范都市成果、创立国家卫生都市和国家园林都市,改进就业、住房、出行状况,建设宜居生态都市为目的,以内涵挖潜为主,通过调节优化,实行旧城有机更新,疏解人口和交通压力,严格控制都市规模。继续实行海河综合开发改造。通过海河两岸综合开发改造,带动都市功能调节和布局完善,加强历史文
16、化名城保护,挖掘都市历史文化内涵,弘扬都市文化;创立当代都市滨水景观,提高都市文化品位和都市整体形象,增强都市竞争力、吸引力和辐射力。加快都市住宅建设。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原则,继续实行新区开发和旧区改建,加快经济合用房和社会保障房建设,提高人均住房面积;完善既有居住区配套设施,改进居住环境,提高居住质量。优化公共设施布局。整合各项公共服务设施资源,完善教诲、卫生、科技、文化、体育等设施布局,提高中心城区社会公共服务功能,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物质、文化需要。加强社会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建立防灾减灾、突发事件应急系统,完善信息、指挥体系和医疗救护网络,提高灾时应变能力和服务水
17、平,保障都市安全。调节工业、仓储用地布局。结合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和都市建设,继续实行工业战略东移;调节中心城区工业、仓储用地比例,在保存工业区和工业街坊内适度发展都市型工业。完善道路交通系统。加快迅速路和轨道交通系统建设,改造交通难点地区;优先发展迅速公交系统,加强停车场(库)配套建设,完毕铁路客运枢纽改造扩建,创立完善、迅速、便捷都市交通环境。加强环境建设。通过专项工程,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加快中心城区绿地系统建设,改造完善市级公共绿地,重点建设主干道、迅速路两侧绿化带和社区级绿地,形成“点、线、面”结合三级绿化体系。加快“城中村”改造。采用各种办法,改进就业与居住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提
18、高都市整体环境水平。到,中心城区规划面积371平方公里,人口控制在470万人。第五某些城乡体系规划城乡体系是指一定区域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备有机联系都市群体。城乡体系规划是政府协调区域内各城乡发展,保护和运用各类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综合安排基本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根据。制定和实行市域城乡体系规划是加强区域发展宏观调控、引导和协调区域城乡合理布局,增进各城区和小城乡协调发展,积极有序地推动城乡化前提和保障,是实现建设和谐社会目的基本规定。天津市都市总体规划(-)(如下简称总体规划)以实现城乡和区域统筹发展为目的,依照天津城乡人口和城乡发展特性,在“一轴两带三区”空间布局构造基本上,明确提出
19、以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为主副中心,建立由主副中心、新城、中心镇和普通建制镇构成四级城乡体系,按照循序渐进,节约用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原则,因地制宜地稳步推动城乡化,逐渐变化城乡二元构造,提高城乡化水平。中心城区是都市发展主中心。以“巩固提高国家环保模范都市成果、积极创立国家卫生都市和国家园林都市,改进就业、住房、出行状况,建设宜居都市”为目的,实行海河综合开发改造,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加快都市住宅建设,优化公共设施布局,调节工业、仓储用地布局,完善道路交通系统,加强环境建设,加快“城中村”改造,调节都市功能布局与产业构造,提高金融、商贸、科教、信息、旅游等当代服务职能,恰当发展都市型工
20、业,突出都市文化特色,改进生活环境。规划到中心城区人口控制在470万人以内。滨海新区核心区是都市副中心。规划以科技研发转化为重点,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当代制造业,增强为港口服务职能;积极发展商务、金融、物流、中介服务等当代服务业,提高都市综合功能;加强塘沽城区、开发区、保税区港区之间协作,实行一体化发展。规划到滨海新区核心区人口规模为160万人。新城是天津都市发展轴带上重要节点,是各区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重要功能区,承担疏解中心城人口,汇集新产业、带动区域城乡发展任务。新城将按照中档都市原则进行建设,充分运用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带来机遇,优化产业布局,增进产业构造升级,增强发展动力,全面提高
21、竞争力,形成多级增长格局和各具特色当代化新城。规划建设11个新城,分别为蓟县、宝坻、武清、宁河、汉沽、西青、津南、静海、大港、京津和团泊新城。其中,汉沽新城和宁河新城要统一规划,实现基本设施共享,共同建设芦汉新城。中心镇。为变化天津当前小城乡分散发展、实力较弱局面,实现小城乡集中发展,总体规划将大寺、双港等30个发展基本好、区位条件优越、发展潜力大城乡拟定为中心镇。依照各中心镇不同条件,发展加工工业、交通运送、商品流通和社会化服务等,形成商贸型、交通型、旅游型等职能特色突出新型城乡。同步,加强中心镇基本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逐渐实现土地集约、产业集聚和人口集中,形成汇集效益和区域竞争优势。普通建
22、制镇。总体规划拟定普通建制镇重点发展为大都市服务劳动密集型工业和第三产业。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改进投资环境。推动农村城乡化,实行迁村并点,采用一定优惠政策,勉励山区、生态保护区、蓄滞洪区内人口逐渐向新城和中心镇转移。整顿农村建设用地,逐渐将农村建设用地转化为城乡建设用地、耕地、生态用地等,减少对农用土地、生态用地占用,切实保护耕地。第六某些市域空间布局规划天津市都市总体规划(-)在深化完善“一条扁担挑两头”空间布局构造基本上,结合近几年天津都市发呈现状和此后发展趋势,提出了“一轴两带三区”市域空间布局构造。“一轴”指由“武清新城?中心城区?滨海新区核心区”构成都市发展主轴。“两带”指由“宁河、汉
23、沽新城、滨海新区核心区、大港新城”构成东部滨海发展带和由“蓟县新城、宝坻新城、中心城区、静海新城”构成西部城乡发展带。“三区”指北部蓟县山地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区、中部“七里海、大黄堡洼”湿地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区、南部“团泊洼水库、北大港水库”湿地等三个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区。新市域空间布局构造,为天津长远发展提供了空间保障。一方面,明确将京津塘高速公路走廊作为都市重要发展方向,与北京都市总体规划拟定东部发展带对接,增进产业分工与协作。另一方面,将“两带”作为市域城乡集中发展建设地区,加快建设东部滨海发展带和西部城乡发展带,充分运用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之间盐碱荒地,发挥交通优势,积极推动城乡统
24、筹发展,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在发展轴和发展带交汇处重点建设滨海新区,加强环渤海地区内各类要素对接和流动,有助于环渤海区域经济协调。第三,在市域北部、中部和南部,规划三个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区,初次将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区作为我市空间布局构造一某些,协调都市建设与区域生态保护关系,创造良好生态环境,把宜居生态都市作为将来都市发展重点,划定空间管制区域,妥善解决好都市建设与区域生态保护关系,实现和谐发展。第七某些对外交通规划天津市都市总体规划(-)拟定天津对外交通发展目的是:“依托海、空两港,充分运用欧亚大陆桥桥头堡优势,积极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努力构筑与周边及“三北”地区紧密联系综合交
25、通体系,成为联系南北方、沟通东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同步,建设各种交通方式紧密衔接、迅速转换、通达腹地区域一体化当代交通网络,增进区域大型交通基本设施共享。”环绕发展目的,规划重点从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构筑区域一体化交通体系等方面提出了详细发展方略。为打造北方国际航运中心,规划将重点加大海港、空港和内河航运等三个方面建设。天津港作为天津最大比较优势和核心战略资源,对天津发展起着举足轻重作用。为进一步发挥天津港优势作用,增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总体规划提出了将天津港建设成为“当代化国际深水大港,面向东北亚、辐射中西亚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国内北方最大散货主干港,国际物流和资源配备枢纽港”发
26、展目的。到,天津港年货品吞吐量将达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万原则箱,步入世界一流大港行列;港区布局方面,实行“一港多区”布局,规划逐渐形成东疆、北疆、南疆、海河等重要港区,重点建设北疆港集装箱物流中心、东疆港区(含东疆保税港区),扩建南疆散货品流中心;重点建设深水泊位,加快25万吨级深水航道和30万吨级原油码头建设;同步,结合填海造陆工程,建设国际客运码头;加快京津冀区域口岸一体化进程,实现与内地重点都市口岸直通。在配套设施完善方面,通过完善区域干线交通运送网络,形成以高速公路直接进港为核心多方式、多层次综合集疏运网络,同步通过实行港城分离办法,缓和港城交通互相干扰,提高集疏港效率。随着天津港液
27、体散货不断增长,总体规划强调进一步加强管道运送能力,建设天津港与天津石化基地之间油气管廊,规划天津港、天津石化基地至北京、石家庄、保定、沧州、黄骅油气管廊。同步,为把天津建成国内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总体规划提出要将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建设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北方航空货运中心及东北亚航空货运集散地”。通过扩建滨海国际机场,提高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客货运吞吐能力,同步考虑远期发展,在京津都市发展主轴上武清河西务一带预留首都第二机场用地;通过将中心城区地铁2、4号线联系线延伸至滨海国际机场、建设贯通航站区迅速路联系线来改进机场集散交通环境,同步将京津城际铁路引入机场,以加强与首都机场联系。此外,以机场为依托,
28、大力发展与航空港相适应综合产业,建设特色航空城,推动航空经济发展。在内河航运方面,规划保持海河下游段通航功能,发展海河特色旅游客运,其她二级以上河道重点发展旅游通航,同步运用潮白新河、北运河、海河发展京津之间旅游通航。为把天津建设成为北方国际物流中心,总体规划提出要进一步发挥海陆空联港优势,综合运用枢纽型基本设施,优化物流基地布局,推动物流网络化和信息化,使天津成为面向区域物流供应链中心节点。重点建设东疆港、南疆港、航空港、天津港保税区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等5个国际物流区,在中心城区外围建设15个区域物流基地,同步,努力推动物流网络化和信息化,加快建设当代化国际贸易信息基地。环绕海、空两港,加
29、强铁路、公路建设,构筑区域一体化当代交通网络。在铁路方面,形成由高速铁路、城际铁路、普通铁路三个层次构成铁路网络。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作为区域迅速交通,提高天津区域客运交通枢纽地位,规划提出加快建设京沪、津秦等高速铁路及京津、津唐、津保城际铁路天津段。普通铁路则形成以港口为核心货运铁路网络;其中,重点建设直通西部、北部腹地铁路运送通道,形成欧亚大陆桥新通道,同步进一步完善市域铁路枢纽,强化枢纽环线功能,改造既有铁路设施,提高天津铁路枢纽综合运送能力。 在公路方面,形成由国家高速公路、区域高速公路、市域高速公路、普通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系统5个层次构成高效、快捷公路网络,保障都市职能发挥。其中,国家
30、及区域高速公路重点强化与北京联系,同步加强通往华北、西北、东北及沿海方向直通通道建设;市域高速公路则强调新城与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各新城之间高速互通;普通干线公路注重与市域空间布局结合;农村公路系统重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完善与干线公路相衔接、与新农村布局规划相配套网络建设。第八某些都市交通规划天津市都市总体规划(-)拟定天津都市交通发展目的是:发挥交通规划对都市规划引导作用,构筑沿都市重要发展轴和发展带复合交通走廊,优化都市道路网,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创造良好自行车和步行交通环境,构建各种交通方式转换便捷“快捷、高效、安全、绿色”当代化都市综合交通运送体系。环绕发展目的,本次规划重点从道路
31、系统、公共交通系统、停车设施等方面制定都市交通发展方略。优化中心都市道路网络,完善迅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级道路系统。中心城区形成以“两横、两纵、两环、两条联系线”迅速路网为主骨架环放式路网。在中心城区外环线外围地区,形成由环外迅速环路及20条放射状迅速路和高速公路联系线构成环外迅速路系统,作为中心城区与其外围城乡组团及中心城区外围各城乡组团之间联系迅速通道。在海河南侧规划中心城区至滨海新区津滨大道,与海滨大道相交,形成滨海新区“T”字形交通骨架。滨海新区核心区形成方格网状与自由式路网混合式路网构造;中心都市其他组团道路大某些为方格网状路网构造,规划各组团道路面积率不低于20%,道路网密
32、度不低于6公里/平方公里。中心都市公共交通由轨道交通、常规公交及出租车构成,规划形成以轨道和迅速公交为骨架,常规地面公交与其配合为主体,出租车等各种方式为补充,线网级别清晰、枢纽布局合理、换乘便捷一体化客运交通模式。都市轨道交通由地铁、轻轨、市郊铁路、有轨电车等各种形式构成,规划市域范畴轨道交通主通道总长度约980公里。规划中心城区由9条线形成环放式轨道交通线网构造,线网总长度235公里;中心城区及滨海新区核心区内轨道系统以大运量地铁系统为主、中运量快轨系统为辅。滨海新区核心区以地面轨道为主,作为市域轨道交通补充。中心都市各组团及新城之间规划形成16条轨道线;在武清预留北京主城区至首都第二机场
33、轨道线路,在京津之间北京中心城?通州?宝坻?京津新城?宁河新城密集城乡走廊上预留轨道交通通道。此外,规划进一步加大停车泊位建设力度。在轨道交通、对外交通站点等换乘枢纽配备相应规模停车场(库),提高停车设施使用效率;由中心城区外围至中心城区核心区采用逐渐减少泊位供应、逐渐提高停车收费办法,限制小汽车进入核心区;同步,进一步完善停车管理系统,按照都市智能交通系统框架,积极建立集收费管理、停车诱导服务等功能于一体智能化停车管理系统。第九某些市政基本设施规划天津市都市总体规划(-)明确,市政基本设施规划总体目的是:到,建成安全、高效当代化市政基本设施体系,重点做好水资源供应、能源供应、信息通讯安全,为
34、天津城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城乡供水工程规划。保障供水安全性、可靠性,实现区域联网供水。逐渐改造既有供水设施,配套建设新区供水设施,形成完善供水系统。合理布置水厂,在都市新建津滨水厂和临港工业区水厂,扩建凌庄水厂、塘沽新河水厂、塘沽新区水厂、开发区水厂、大港油田水厂、大港水厂和大港石化乙烯水厂等,在汉沽新城和滨海新区核心区各新建1座海水淡化厂。配合南水北调市内配套工程建设西河水源枢纽泵站、扩建宜兴埠水源枢纽泵站。中心城区实现水厂总供水能力569万立方米/日。都市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实行分质供水,生活用水必要达到国家饮用水水质原则。水质规定低工业用水、市政杂用水和生态用水,可
35、以运用低质水供水。城乡排水和污水回用规划。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逐渐改造既有合流制排水设施。完善建设高原则都市雨污水收集、排放、解决系统,建设污水解决回用工程。统一布置都市和各新城雨水系统以及河道排沥系统,完善雨水排水系统布局。中心城区新建咸阳路、北仓、双林、张贵庄等污水解决厂,扩建纪庄子、东丽污水解决厂。滨海新区核心区及其他新城和组团分别完善既有排水设施,按照排水系统建设相应污水解决厂。近郊新城因地制宜建设污水解决厂。实现雨、污水资源化,建设再生水管道系统。,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不低于98%,都市污水解决率达到98%,回用率达到50%?60%,管网覆盖率达到98%。电力工程规划。完善电网主网
36、构造,加强与周边地区电网联系,提高电网受电、供电能力和供电安全性、可靠性。新建大港二厂、北疆电厂、桃花寺电厂、东北郊热电厂、西南郊热电厂、南疆热电厂等热电厂,改扩建大港电厂、陈塘庄热电厂、杨柳青热电厂、军粮城热电厂、盘山电厂。建设完善区域500千伏主环网,新建东郊等8座500千伏变电站,改扩建吴庄、滨海500千伏变电站。新建500千伏西北直流换流站,将西北电力引入天津。远期建设1000千伏特高压变电站和西郊、汉沽500千伏变电站。燃气工程规划。全市以天然气作为都市燃气主导气源,煤制气和液化石油气为辅助气源。全市天然气年用气总量预测达到65.4亿立方米。中心城区与滨海新区居民燃气气化率达到98%
37、,近郊新城达到95%。建设南疆港液化天然气码头,建设南疆港、宝坻和小卞庄天然气门站,建设各区县天然气储、配气站及相应配套管网,完善高压供气管网。供热工程规划。改进都市供热构造,提高能源运用效率,改进大气环境质量。提高清洁能源在供热体系中比重,严格控制燃煤采暖锅炉建设,逐渐裁减小型燃煤锅炉。主城区扩建杨柳青热电厂、陈塘庄热电厂,新建东北郊热电厂、西南郊热电厂等。中心城区不再新建燃煤供热锅炉房,推广燃气供热,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90%。滨海新区热源以热电联产为主,集中锅炉房、工业余热、地热、天然气供热等热源为补充。保存大沽化热电厂、开发区热电厂、天津化工厂热电厂、大港石化热电厂,新建南疆热电厂等,将
38、天津碱厂热电厂易地重建,改扩建军粮城热电厂、大港电厂,滨海新区核心区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90%。其她新城和城乡组团,运用既有热电厂热源,发展区域型集中锅炉房,并因地制宜地发展各种形式清洁能源供热,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80%。合理布置热源和热网,各区域内热电厂间考虑热网联网,提高供热安全性、可靠性。环境卫生规划。生活垃圾解决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大力倡导垃圾源头分类,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袋装压缩和无害化综合解决,统一规划生活垃圾解决设施。在主城区与滨海新区范畴内新建4座垃圾综合解决场,解决能力总计为5400吨/日;规划扩建大港垃圾解决场,扩建规模达到600吨/日。生活垃圾无害化解决率达到
39、95%以上。各新城和城乡按照环境卫生规定建设适度规模垃圾无害化解决设施。针对不同类型垃圾采用相应解决办法。公厕建设以一、二类为主,总数达到国标规定;粪便纳入都市污水解决系统,无害化解决率达到100%。信息化建设。完善数字化、宽带化、综合化信息基本设施,加快信息产业发展,信息容量、技术层次和服务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建设信息网络互换中心和接入服务中心,实现与周边地区特别是环渤海地区城际互联、信息集散,形成区域性网络互换中心和信息集散中心。加快信息传媒业发展,推动广播电视数字化工作。邮政网络建设。完善邮政实物传递网和邮政综合信息网络。建设、完善邮政局、所等设施,补充、调节和优化服务网点,形成布局合理、
40、技术先进、功能齐全、迅捷以便邮政网络体系。第十某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天津是国内历史文化名城,孕育了丰富历史文化底蕴,形成了“近代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天津”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努力创造丰富多彩和具备天津特色都市景观,建设特色旅游都市,对增进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备重要意义。规划遵循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整体格局和风貌特性、保护历史遗存原真性原则,按照保护都市风貌、体现地方特色规定,妥善解决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都市建设关系,保护历史文化资源,挖掘都市历史文化内涵,继承和发扬都市历史文脉,提高都市文化品质。天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涉及物质形态保护和非物质形态保护两个方面内容。在物质形态
41、保护方面,按照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和文物古迹三个层次,建立保护体系,提出相应保护方略。规划将中心城区中历史城区、蓟县县城、杨柳青镇、葛沽镇和盘山风景名胜区、蓟县黄崖关古长城保护区等作为重点保护内容。为保护天津历史城区独特整体历史风貌,在中心城区历史城区内,划定9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和5片历史文化风貌区,占历史城区总面积14%。规划历史文化保护区9片:一宫花园历史文化保护区、估衣街历史文化保护区、赤峰道历史文化保护区、中心花园历史文化保护区、劝业场历史文化保护区、承德道历史文化保护区、解放北路历史文化保护区、五大道历史文化保护区、鞍山道历史文化保护区,总面积357公顷。 规划共划定5片历史文化风貌
42、保护区: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古文化街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海河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解放南路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泰安道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保护面积为494.8公顷。规划针对14片保护区特点与现状问题,从天津河湖水系、路网格局、都市轮廓与建筑高度控制、街道对景保护以及整体空间环保办法等方面,规定完整保护历史文化保护区整体空间格局与风貌,并对历史城区提出保护与控制规定。同步,对6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8处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850余处历史风貌建筑也提出了保护原则。在非物质形态保护方面,保护重点是以杨柳青年画、“泥人张”彩塑、“风筝魏”风筝为代表民间工艺,以评剧为代表地方戏曲,以大鼓、时调、相
43、声为代表地方曲艺,以狗不理、桂发祥、耳朵眼、利顺德、起士林、老美华等为代表老式商业老字号等。同步,规划强调要保护历史上工艺作坊、历史典故发生地和老式地名等,继承和繁华古文化街、估衣街、和平路等天津商业街区老式商业文化。第十一某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形势下党中央作出一项重大战略布置,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的必然规定,是贯彻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重大举措,是变化国内农村落背面貌主线途径,是系统解决“三农”问题有效办法。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助于缩小城乡差别、增进农村全面发展,有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助于实现农村当代化和天津整体当代化。天津市都市总体规划(-)贯
44、彻“工业反哺农业,都市支持农村”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规定,以统筹城乡规划和产业布局、统筹城乡基本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为原则,以示范小城乡建设为突破口,提出要整顿村庄居民点,整合土地资源,提高土地使用效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推动城乡化,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天津市都市总体规划(-)提出要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地制宜地稳步推动城乡化,逐渐变化城乡二元构造,积极创立文明生态村,提高公共设施和基本设施服务水平,推动产业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乡集中,增进城乡统筹发展。规划提出加强农村居民点整合,将分散农村居
45、民点逐渐集中,并采用一定优惠政策勉励山区、生态保护区、蓄滞洪区内人口逐渐向新城和中心镇转移。要积极摸索建设新农村发展模式。一是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将现状在城乡规划范畴内村庄纳入城乡建设范畴,统筹规划建设,在编制镇村规划体系时不再单独考虑。二是中心村发展模式。选取条件较好、发展潜力比较大村庄作为中心村,迁并村庄,集中建设新农村。三是村庄整治发展模式。保存因各种因素不适当迁并村庄,针对存在问题进行综合整治,逐渐改进生产、生活环境。第十二某些生态环境建设保护规划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不断改进人居环境是世界都市发展共同趋势。天津作为向国际化迈进大都市,充分发挥天津山、河、湖、海、平原共生特点和优势,不断加
46、强生态环保与建设,积极构建区域一体化生态网络,创立良好生态都市环境,增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实现都市定位必然选取。天津具备良好生态环境。天津位于“九河下梢”、“河海要冲”,“山河湖海平原”协调共生,湿地众多。流经天津市域一级河道有19条,二级河道79条,总长度达到1095.1公里和1363.4公里。全市现状湿地总面积1717.8平方公里,其中河湖水面1055.1平方公里,近海湿地580.9平方公里,共有湿地生物资源1000各种。全市既有山地面积651平方公里,林地面积365.83平方公里。天津尚有相称丰富自然景观资源,蓟县中上元古界自然保护区、古海岸与湿地自然保护区、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天
47、津盘山风景名胜自然保护区等9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164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13.8%。特别是从开始,天津实行了创立国家环保模范都市工程,通过全市各方面近年努力,所有创模指标都达到国标,被命名为国家环保模范都市,极大地提高了天津环境质量,为构建环境和谐型社会奠定了基本。天津市都市总体规划(-)依照天津市基本和特点,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都市目的。强调要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原则,妥善解决好都市建设与生态环保关系,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制定保护办法和开发方略,在满足都市发展空间需要同步,创造良好生态环境和宜人居住环境,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天津市都市总体规划(-)明确要进一步加强京津冀地区生态环
48、境建设和流域综合治理,建立区域生态保护网络,以北部蓟县山地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区、中部“七里海?大黄堡洼”湿地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区与南部“团泊洼水库?北大港水库”湿地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区为主体,以海河生态廊道和滨海生态廊道为骨架,以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为重点,以重要河流、道路沿线绿色通道为脉络,形成城乡一体生态体系。重点实行蓟县北部山林自然封育恢复自然植被,建设连接河北、北京防风固沙林,加快建设海岸盐生林保护带,完善公路河道防护林网。搞好大黄堡洼生态湿地规划建设,加不不大于桥水库周边生态环境建设,形成绿色生态屏障。天津市都市总体规划(-)将市域划分为禁止建设区、控制建设区、适当建设区、协调建设
49、区等四类管制区。其中将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地下水源核心区、重要行洪通道、风景区核心景区等作为禁止建设区。在该范畴内实行最严格控制规定,禁止各类都市建设活动,有筹划进行生态修复和保护。通过实行空间区划与管制制度,进一步协调都市建设与生态环保建设关系,优化市域空间布局,引导各项建设,控制和改进区域环境。第十三某些产业布局规划依照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规定,以构筑高层次产业构造,完善自主创新体系为宗旨,强调发挥天津在高新技术、海洋、港口以及加工制造等方面比较优势,创造天津优势产业和集聚效应,形成以京津冀为经济核心,以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为两翼环渤海区域经济共同发展一体化格局。天津市都市总体规划(-)提出产业发展战略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