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青毽之舞》把“青州非遗”搬上舞台.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948788 上传时间:2024-06-11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1.6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毽之舞》把“青州非遗”搬上舞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青毽之舞》把“青州非遗”搬上舞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青毽之舞》把“青州非遗”搬上舞台.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76中国舞蹈学(第四辑)青毽之舞把“青州非遗”搬上舞台田开元一、我有一个多年的舞蹈梦青毽,指青州花毽。非遗,指非物质文化遗产。2003年,旨在全面保护中国非遗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正式启动。2011年,颁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2020年,国家颁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2011年,山东的青州花毽被评为国家级非遗。有报道认为:青州花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根”与“魂”。青州市,是山东省下辖县级市,由潍坊市代管。潍坊别称鸢都。鸢是隼形目鹰科动物,是一类小型猛禽的通称。风筝别称纸鸢,鸢都之名缘于此,潍坊风筝位列非遗。青州位于山东半岛中部,其南为沂蒙山区,其北为鲁

2、北平原及渤海。尚书记载了中国古九州“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并说:“海岱惟青州。”海,指渤海。岱,指泰山。古代青州,地处海岱之间,被誉为“三齐重镇,海岱都会”。青州有7000余年的发展史、5000余年的文明史,有12年国都、1065年省会、1606年府衙的历史。在1400多年的时间里,青州是山东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军事中心、文化中心。因此,青州是一个沿用三千年的古老地名,有博大作者简介:田开元,本名田波,男,四川旺苍人;中国民俗学会、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民族学学会等机构会员,绵阳师范学院中华传统文化学院特聘教授。277青毽之舞把“青州非遗”搬上舞台精深

3、的背景故事可供挖掘。我们有幸赶上一个好时代,非遗保护在中国已经扬帆出航,给中华复兴增添了一抹乡土气息。在苑利先生的首倡之下,经过20多年的努力,非遗学作为一门学科终于在2022年建立起来了,重要标志之一便是许多高等院校开了非遗学课程。目前,青州花毽基本上是单人单干为主、简单的群体活动为辅,缺乏大型且常规的团队活动,是否可以从毛主席的大兵团作战那里获得启示呢?同理,工业化对科技的集成化思维,尤其是集成电路的设计,对青毽之舞的创作也有启示。值此创意经济风起云涌的时代,青州儿女为何不勇敢地尝试一下呢?对于童年在踢毽子中度过的笔者来说,有一个多年的梦想,就是期望能创作出一部能代表咱们青州的舞蹈巨作,人

4、们穿上不同时代的衣服,让屋檐下、谷堆旁、广场上男女老少踢花毽的场面,从洪荒时代的远古,传承到夏商周秦汉隋唐元明清,传承到新中国。前人创造了辉煌,我们不仅要守住这份辉煌,还要通过创新,激活这份辉煌,让它们可持续地传承下去,以舞蹈史诗的方式为青州奉献一台大戏 青毽之舞。二、青毽之舞有个底线苑利先生说:“传承人的任务,就是要把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基因原汁原味地继承下来并传承下去。”并且,他提出了“原汁原味地保护非遗的三原则”:“一是,表现内容必须原汁原味;二是,表现形式必须原汁原味;三是,所用原料必须原汁原味。”a因此,无论青毽之舞今后如何改写,其核心都必须恪守“原汁原味”这个原则。青毽之舞有个必须坚守

5、的底线 原汁原味地展演非遗本身,而不是变汁变味地夹杂非遗文创。是否“原汁原味”地展演“青州非遗”,a苑利,顾军.非物质文化遗产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64.278中国舞蹈学(第四辑)是青毽之舞必须坚守的底线,是青毽之舞赖以长久的关键。只有这样的文化创意,才能坚守民族特色,让非遗保护走向良性循环的自我造血之路,让青毽之舞作为青州古城的保留节目轮番上演,代表青州到全国巡演,走出国门讲“中国故事”。所以,青毽之舞包含两大内容,一是原汁原味的青州非遗,二是可以改变的配套措施。比如脚本设计、舞蹈编排、舞台美术、服装道具、声光效果、舞剧音乐、背景音乐、旁白字幕、朗诵歌唱、投影影音等起烘托作用

6、的元素,则可以精益求精、与时俱进、不断完善,从而让青毽之舞每隔几年就升级为新的版本,确保内容和形式都保持稳定性,对内更容易培养人才,对外更容易让观众记住,促进非遗保护与商业化经营的统一。非遗传承人负责把非遗本身原汁原味地保护好,对上做好继承,对下做好传承,巧妙地融入青毽之舞的舞蹈设计之中,让非遗成为舞蹈叙事的主打元素。这个舞蹈设计,从总体上讲如同编织一个大筐,让非遗传承人可以把原汁原味的非遗项目往里面一股脑儿地填充。实际上,这就是把生活以及对生活的憧憬搬上舞台,实现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因此,往这个大筐里装的,只能是原汁原味的非遗作品,绝不能混进文创或者准文创的新作品。这样做的目的是想尽力

7、为子孙后代保留传统文化的基因和血脉。青毽之舞的本质,不是青州花毽的非遗文创,而是青州花毽的非遗整合,是以青州花毽为主的舞蹈元素打造一台原汁原味地展演青州非遗的舞台大剧。诸多实践证实,非遗保护、非遗文创,确实是一对难以化解的矛盾,“鱼与熊掌不可兼得”,顾此必然失彼。三、青毽之舞剧本设计大型舞蹈的一切,从剧本开始。简言之,青毽之舞的创意,就是以踢毽子为主导内容,把包括青州非遗在内的青州文化一股脑儿地融入舞279青毽之舞把“青州非遗”搬上舞台蹈这种表演艺术,共同营造一场雄浑大气的视听盛宴。它是用青州花毽把其他的青州非遗串起来,把古往今来囊括其中,是中华通史的缩影。所以,它是一部以叙事舞蹈为主、抒情舞

8、蹈为辅的舞蹈史诗,共十二幕,每幕5分钟,合计60分钟。剧情简介:第一幕:得名青州。昆仑山上,女娲造人。泰山是昆仑余脉,古称“岱宗”,是五岳之首,代表东方。所以,泰山上的紫霞元君也掌管生育。尚书 山海经 遁甲开山图等古籍记载:洪水滔天,女娲第十九代孙大禹,下凡救世,治水之后,划分九州,其一便是青州,有“右有山河之固,左有负海之饶”之说,被誉为“三齐重镇,海岱都会”。第二幕:东夷故土。青州的先民,即最早的居民,是被中原华夏族称作“东夷”的一群人。7000多年前,青州就有了人类。后来形成了东夷文化,境内北辛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等遗址有270多处。夏商时期,青州先后为爽鸠氏、季则氏、逄伯陵氏所据

9、。西周初期,东夷部落的最后一个方国莱国被齐国所灭。第三幕:齐鲁大地。周初封吕尚为齐侯,青州归于齐。齐鲁文化,辉煌灿烂,诸子百家汇聚于稷下学宫。青州花毽,据说由两千多年前的蹴鞠演变而来。蹴,意为踩、踏、踢。传说鲁国有一蹴鞠爱好者,做了一个小球,内以羽毛填充,供儿子玩耍。这种玩具被称为“蹴毛丸”。由于“蹴毛丸”空心、有弹力,内装羽毛较为轻巧,很适合老人、幼儿玩耍,因而迅速发展,广为流传。在齐国(春秋战国时,青州隶属齐国)有一孩童,不小心将球踢破,羽毛露了出来,他急中生智,用一细线将破球从中间缠了一下,形成月牙葫芦状,上为羽毛、下有皮革为托,不想由于阻力增加,踢起来更加稳健。这就是毽子的原型。后来,

10、改成以公鸡花翎为主体的鸡毛毽。由唐到宋,鸡毛毽定型a。第四幕:秦汉隋唐。青州在秦汉隋唐有哪些可圈可点的人和事?a青州花毽:多姿婀娜 魅力独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https:/ 1155),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南北宋之交的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客居青州南阳河畔近20年,留下大量优美的词作。又如科举制度推行1300多年中,联捷三元者仅见17人,北宋的王曾是其中一个。王曾贬知青州,百姓乐其政,画其像而生祠之。赵秉忠官至尚书,明代只有他的殿试状元卷被完好地保存下来,现保存于山东省青州博物馆。明代礼部尚书冯琦,评价青州古城:“地控海邦,万里扫鲸鲵之浪;云开天府,千山当虎豹之

11、关。”明代吴斌的青州歌中写道:“青州高城雄九州,城门天上飞琼楼。羽林兵卫若熊虎,剑戟耀日寒光浮。”第六幕:龙颜大悦。青州花毽的基本技法,源于清代。“据花毽老艺人李贤臣介绍,清朝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青州建立满洲驻防旗城。当时,旗城一位王爷擅长踢花毽,并为皇上表演,皇上看后龙颜大悦。”a第七幕:雄鸡唱晓。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一雪国耻,建立新中国,青州也枯木逢春。第八幕:改革开放。站起来的青州百姓,开始富起来,古老的花毽文化又活跃在千家万户、大街小巷、学校单位,甚至走出了国门。第九幕:女承父业。青州花毽,经历了杨庆来(1864年生)、王玉德(1930年生)、李贤臣(1940年生

12、)、李红(1970年生)的陆续传承。2002年,李贤臣成立了青州市花毽协会,担任首届会长,他整合以东关a青州花毽:多姿婀娜 魅力独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https:/ 李贤臣与李红是父女关系,通过青州花毽,李红一步步加深了对父亲的敬重之情。最让李红感动的是,她父亲给青州花毽出了一本书,名字就叫青州花毽。在书中,李贤臣把花毽招式总结为一百零八式。李贤臣说,他给青州花毽取的这些招式名字,都跟青州文化有关。所以李贤臣要求李红在做节目时要去找到相应的名胜古迹,实景拍摄。比如说,拍摄“八方拜寿”这个招式,李红就带领团队到云门山上刻有红色大“寿”字的地方取景,并不经意间关注

13、起所取的景物背后的故事。当把青州花毽一百零八式都这样拍摄完后,李红对父亲的崇拜达到了顶点。李红从小就非常喜欢听故事,但没想到她父亲把青州文化挖得这么深,把花毽招式与青州文化对应得这么好。又比如,花毽招式里有一招叫“仰天山顶线”,李红当时不知道“顶线”是什么意思,当去实景拍摄时才知道,仰天山的溶洞里有一条平时看不见的直线,只有在某月某日时光线才能从外面垂直射进。作为青州花毽的非遗传承人,李红说跟她一起做非遗传承的人,都是在用生命传承,因为他们没有收入,他们在青州古街演出一天只有50块钱的补助,但是他们一直在坚持,从2013年坚持到现在,坚持了282中国舞蹈学(第四辑)十年a。第十幕:畅销海外。据

14、益都县志记载,19世纪青州民间编织工艺就已经很普遍。1900年由英籍传教士库尔德夫妇从意大利引进新的技艺、图样和原料来到青州,青州人宋传典等人将这些消化、吸收、改造和升华,培育为青州花边,并将花边连缀成套,因当时青州被称为“青州府”,故称为“青州府花边大套”。它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非遗文化,多次代表中国传统手工业在德国、中国香港和国家博物馆等现场表演,远销国外。第十一幕:青州古街。历史的舞台,将包括青州花毽在内的各种青州非遗聚集到青州古街上,让五湖四海的朋友零距离欣赏其美其妙。第十二幕:宏图大展。文化建设,不仅需要从祖先那里获得加持,还需要在做好继承的基础上,培养人才,开拓未来。四、关于舞蹈的国

15、内外启示广东潮汕的英歌舞,以古老的傩舞为基础,用水浒传故事编排舞蹈套路,已经传承了几百年,2006年被评为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在农村,英歌被群众看作是英雄的化身、吉祥的象征、驱邪的魔力,人们认为跳英歌舞是“好彩头”。2023年1月18日(腊月二十七)晚在齐鲁壹点播出的“2023第五届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端上春晚”中,由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服务中心选送的原创舞蹈作品故乡的花毽精彩亮相。舞蹈故乡的花毽取材于潍坊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青州花毽。舞蹈以青州花毽为道具,通过从剪纸中走出来的年画娃娃表现花毽的盘、磕、蹦、拐、内接、外落、跳踢等基本动作,并以此舞蹈语汇为主要动机进行发展;其中,静态舞姿参照

16、青州花毽特有的招式,在年画娃娃与花毽艺人默a2020年11月8日,山东电视台闪电秀场给青州花毽传承人李红做的访谈节目。283青毽之舞把“青州非遗”搬上舞台契十足的配合下,展示出青州花毽特有的技艺性和观赏性。a踢踏舞,根据不同舞曲的节奏来决定所跳快慢的程度,主要靠踢踏鞋发出“踢踢踏踏”的声音。爱尔兰的踢踏舞舞剧大河之舞,继承了爱尔兰民间舞蹈的精华,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被誉为爱尔兰国宝、世界顶级演出之一、国家元首首选观看经典演出、世界舞蹈的教科书。全球巡演21年来,大河之舞蝉联21年全球票房冠军。这些国内外舞蹈创作的成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传统文化如果能养活热爱它的人,传统文化就能活下去。如果是普

17、通员工,可以只关注某件非遗本身的事;但作为一名干部,就需要学习国内外的舞蹈创作,把自己的工作所涉及的诸多非遗视为一种文化资源,思索一下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探索如何让非遗保护走上致富路。踢毽子本身,就有舞蹈成分在其中,如果再在诸多招式的基础上编排一些套路,那就更有舞蹈的味道。踢毽作为传统体育项目,讲究身形架步优美,心意相随,眼到脚到,灵巧多变,刚柔相济,动作优美,人随毽舞,毽随人转,既有武术的阳刚之气,也有舞蹈的柔美之姿,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观赏性。据说踢毽子有八项基本功,即平踢、蹲踢、蹦踢、拐踢、落踢、抹踢、砸踢、蹁踢。如果再经过单人踢、双人踢、多人踢、群舞、组舞、歌舞等形式的不同排列组合,编导

18、为一部大型舞蹈,就可以具有史诗性的叙事功能。青毽之舞比大河之舞更有先天优势、更有表现力。大河之舞的主打元素是一双腿和一双鞋,青毽之舞的主打元素除了一双腿、一双鞋,还有更灵动、更诗意、更具观赏性的道具 青州花毽。大河之舞的舞蹈叙事基本靠虚构,而青毽之舞则有上万年的“青州历史-中华历史”在背后做支撑,更有青州花毽以及其他的青a潍坊文化生态.非遗元素变身舞蹈:花毽踢进云上春晚EB/OL.https:/ 共同完成一个非遗保护的舞台叙事。挫琴是流传于3000 4000年以前的中国古老音乐艺术。清末民初,挫琴主要流行于青州及广饶一带,后一度失传。上世纪50年代初,人们无意中在青州发现了这个濒临绝响的艺术。

19、为什么是以青州花毽作为主打元素来设计舞蹈青毽之舞,而不是其他青州非遗来担此重任?因为,青州花毽是一种适合多人协作的群体运动,青州花毽是青州迄今为止唯一的国家级非遗;其他青州非遗不具备这种整合功能,难以有青州花毽那样悠久的历史积淀,难以让非遗传承人在舞蹈叙事中承担舞台主角,难以拥有编导适合室内演出大型舞台剧的舞蹈功能 男女老少,同台踢毽,毽飞人舞,不停变阵,再配以其他道具、其他元素、其他非遗、其他手法,整个舞台就会成为以舞蹈为主导的286中国舞蹈学(第四辑)艺术综合体。六、舞出青州百姓的中国梦青毽之舞属于典型的民间事,代表的是青州百姓;民间事最好交给民间办,其主角自然只能是民间人士里的非遗传承人

20、,而不是学院派人士,或者官员、学者、企业家等其他与“非遗传承”无直接关系的人。青州花毽队曾多次被邀请在中央电视台不同节目中做过专题表演,在2012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歌声与微笑老年活动大赛中荣获金奖。因此,建议青毽之舞第一版由李贤臣领衔编导、李红领衔主演,其他人以“舍小我而顾全大局”的态度,共同为了实现青毽之舞的成功推出而努力。非遗保护,求的是真;非遗文创,求的是美。把二者衔接起来,需要舞蹈编导的一颗求善之心。如何把真善美融入一部青毽之舞,是对舞蹈编导的考验。因此,青毽之舞需要对“青州花毽-青州文化”的诸多特色元素通过“舞蹈动作-舞蹈语言-以舞叙事-以舞达情”做一次高度集成化的艺术创新,将齐鲁大

21、地的“本土审美”以舞蹈的形式开发到极致,争取实现在以下领域实现多重统一:舞蹈艺术与非遗艺术、物质文化与非遗文化、非遗保护与艺术追求、青毽非遗与其他非遗、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文献保护与数码保护、传统手法与前沿科技、主流教育与民间教育、民间文化与庙堂文化、大众文化与小众文化、人才培养与分配就业、青州文化与中华文明、日常生活与礼乐教化、民间文化与庙堂文化、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青州名片与国家名片、创意经济与国际视野 青毽之舞 里面,有“山东手造”,有“海岱文化”,有“黄河大集”,有“诸子百家”,有“三皇五帝”,有“民族精神”通过这些统一,把北派花毽的大气豪爽张扬到极致,解决非遗保护往往难以致富的难题,

22、把各种元素汇聚为“眼球经济”,把青州的丰厚资源整合到一个体现民族287青毽之舞把“青州非遗”搬上舞台精神的舞台大剧之中。如果走这样的路,民间文学类非遗包括神话、传说、故事、民谣等口传文化,都可以用舞蹈+舞台美术+声光+投影等形式,作为青州花毽的舞台背景来烘托气氛、交代场景,让舞台叙事具有电影蒙太奇的剪辑效果。如果走这样的路,便可激活所有的非遗项目,为青毽之舞所用,且多多益善、永不过时。如果走这样的路,便把非遗的“走市场”与“不能走市场”巧妙地兼容起来了,促进非遗传承人的抱团致富。从青毽之舞的舞蹈编导到舞蹈演出,通过计件计时、参股分红等方式给相关的机构或人士支付报酬,彻底改变传统的非遗保护方式往

23、往难以致富的窘境。对此,建议青州政府集中财力,以补贴或参股的方式重点扶持,打造一个文旅领域的青州名片。青毽之舞开发出来后,以赚取门票的方式来进行商业化经营,在青州古街上演,在国内外巡演。能让大多数非遗传承人勤劳致富的路子,最能让非遗活下去。青毽之舞将长年需要大量的男女老少本色演员,从而给年轻人在学了非遗之后的就业解决了后顾之忧,也让海内外的观众技痒难耐,很快爱上青州花毽;男女老少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通过青毽之舞从编导到演出的良性循环,将自动地融合为一个朝气蓬勃的团队,为一个既有情怀又能赚钱的文化品牌而扬长避短、协同作战。为保护知识产权,建议注册“青毽之舞”商标,为青毽之舞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24、打下基础,促进青州非遗产业链的形成,促进青州创意产业的发展。青毽之舞是以青州花毽为主打元素的艺术创作,整合上万年从未中断的中华文明背景下的青州文化,让青州非遗实现造血式活态传承,让更多的人走向情怀满满的致富路,为青州留下一个高附加值的民族品牌。因此,青毽之舞寄寓着礼乐教化,本质上是用舞蹈来表达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如今,青州已经积攒了足够的非遗、财力、人力和政策,也有足够的思想境界,只需要给自己一个机会,打造一个类似大河之舞的国礼级节目,推出青毽之舞这部舞蹈杰作,舞出青州百姓的中国梦。358中国舞蹈学(第四辑)Abstract: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scientif

25、ic and technological phenomena of dance teaching,dance creation and performance in modern dance education,and reflects on the integration of dance art and modern technology while maintaining the carrier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of dance in the revolution that crosses the boundary of dance and

26、 science.Key words:Modern technology;dance carrier;dance art青毽之舞把“青州非遗”搬上舞台田开元摘要:2011年,青州花毽入选国家级非遗。目前,青州花毽存在诸多问题:传播方式单一,传承人青黄不接,没有固定的场地和人员编排,缺乏足以致富的保护模式。如何通过资源整合让古老的众多非遗文化焕发青春?如何让非遗传承人在坚守情怀的同时能够勤劳致富?如何把青州古街零碎展演的“非遗大集”升级为一台“非遗大戏”在国内外巡演?如何通过非遗舞出青州百姓的中国梦?为此,我倡议编导一部大型舞剧 青毽之舞。关键词:青州花毽;舞蹈编导;资源整合;非遗保护;原汁原味

27、Dance of the Qingzhou Huajian Moves“Qingzhou Intangible Heritage”onto the StageTian Kaiyuan(Chinese Folk Literature and Art Association)Abstract:In 2011,the Qingzhou Huajian was selected as the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At present,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Qingzhou Huajian:single mo

28、de of transmission,lack of young inheritors,359内容摘要与关键词no fixed site and personnel arrangement,lack of protection mode of making someone rich.How to rejuvenate the ancient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rough resource integration?How to make inheritors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become rich

29、 while sticking to their feelings?How to upgrade the“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ollection”staged in Qingzhou ancient streets into a“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drama”to tour at home and abroad?How to achieve the Chinese Dream of Qingzhou people through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To this end,I

30、propose to write and direct a largescale dance drama Dance of the Qingzhou Huajian.Key words:Qingzhou Huajian;choreographer;resource integration;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original flavor热贡地区藏族乐舞评述刘亚雄摘要:热贡地区作为河湟流域中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发展地区,其乐舞文化具有多元视角,如大量的可取文本素材和在唐卡中的符号显现。本文着眼热贡地区藏族乐舞的发展,通过人本视角、文本视角、热贡艺术视角,在立足舞蹈本体论的本质上参考民族学研究基础理论探索艺术创作维度,对热贡地区藏族文化、信仰、艺术等方面显现出的乐舞文化进行梳理与美的探索,盼为藏族乐舞的文化发展提出可鉴之思。关键词:热贡地区;乐舞;多元化;文化展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