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CT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948258 上传时间:2024-06-1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7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CT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CT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CT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58 医学影像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4月 第8卷第7期 CT 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刘怀玉(商河县沙河镇卫生院放射科 山东 济南 251600)【摘要】目的:探讨 CT 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商河县沙河镇卫生院 2023 年 2 月12 月收治的 90 例疑似多发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在入院后均行 CT 检查,以临床最终结果为依据,分析 CT 检查结果及其诊断效能(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结果:CT 检查病灶数量、病灶直径、检查时间分别为(2.620.75)个、(11.712.85)mm、(7.822.45)min。CT 对直径 10 mm病灶的检

2、出率为 38.89%,对直径 10 mm 病灶的检出率为 47.78%。CT 检查结果显示 90 例患者中共检出 236 个病灶,其中位于基底节区的最多,共 132 个(55.93%)。CT 诊断多发性脑梗死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 95.12%(78/82)、100.00%(8/8)、95.56%(86/90),Kappa 值=0.776,与临床最终结果一致性较高。结论:CT 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的诊断中,其诊断效能较高,考虑到 CT 的经济性好、检查效率高,首选 CT 作为多发性脑梗死的诊断方式临床可行。【关键词】计算机断层扫描;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价值【中图分类号】R445.3 【文献

3、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07(2024)07-0158-03多发性脑梗死即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在临床较为多见。我国每年脑梗死新发病例约为 110 万,统计显示多发性脑梗死多发生基底节区,由于存在多个病灶区,因而除常见偏瘫、肢体功能障碍外,还可能发痴呆1。多发性脑梗死患者一般为老年人,且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多种基础疾病。在基础疾病和多发脑梗死的共同作用下,患者的预后较差,因此及早完成诊断、及早接受治疗对患者有更好的意义。有关研究表明,对于多发性脑梗死需要及时完成鉴别诊断,否则延迟治疗会增加脑血管性痴呆的发生风险,不利于患者预后,显著增加家庭照料负担2。鉴于此,临床十分重视

4、多发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在所有诊断方式中,影像学是脑梗死主要的诊断方式。计算机断层扫描(CT)具有成像质量高、扫描速度快等优势,是临床各类疾病诊断的重要方式3。CT 在多发性脑梗的诊断中也具有较高的价值,但过去受早期 CT 分辨率限制,对于面积 1 cm2的病灶成像质量不佳4;加之受到颅骨的影响,与颅骨重叠容易产生伪影,这导致既往 CT 在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发挥的价值有限5。近年来随着 CT 的不断发展,其分辨率也在不断提升,使得 CT 在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提升。分辨率提升最大的作用是提升微小病灶的检出率。本次研究选取商河县沙河镇卫生院 2023 年 2 月12 月收治的 90 例疑似多

5、发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 CT 的诊断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商河县沙河镇卫生院 2023 年 2 月12 月收治的90例疑似多发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9例,女 41 例;年龄 60 86 岁,平均(72.154.16)岁。纳入标准:(1)患者及家属同意加入研究,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2)存在多发性脑梗死的临床表现、体征,包括活动障碍、语言障碍、精神萎靡等;(3)入院后接受 CT 检查。排除标准:(1)存在凝血系统、免疫系统、呼吸系统等功能障碍;(2)既往有颅脑手术史、脑梗史、外伤史;(3)存在其他严重疾病,如恶性肿瘤等。1.2 方法CT 检查:设备使用西门子

6、16 排 32 层 SOMATOM go.now,检查过程中患者采取头先进仰卧位,身体头-足方向的长轴与检查床长轴平行,患者头颅正中矢状面与CT数据采集平面垂直相交,听眦线与检查床平面垂直,并以此作为基线调整患者的头颅位置并固定。此体位为标准的颅脑 CT 横断位扫描摆位。扫描参数设定:管电压 80 130 kV,管电流 13 400 smart mAs,层厚、层间距 5 mm,窗位 35 HU,窗宽 95 HU,基线 OM 线实施扫查和重建。阅片诊断时选取病灶显示最清晰的图层对梗死灶数量、大小、位置、形态等进行观察。由 2 名具有主治医师职称的医生双盲独立完成阅片,意见不一致时协商决定。1.3

7、 观察指标(1)记录CT在疑似患者中病灶检出数量、病灶直径、检查时间;(2)记录 CT 对不同直径病灶的检出情况;(3)记录 CT 对梗死病灶位置的诊断结果;(4)依据患者的临床最终诊断结果,计算 CT 在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其中诊断为多发性病灶视为阳性,非多发性脑梗死病灶、非脑梗死均视为阴性。159医学影像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4月 第8卷第7期 1.4 统计学方法选取 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均值 标准差(x-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率(%)表示,采用2检验;一致性应用 Kappa 检验,K

8、appa 值 0.75 表示一致性良好;0.4 0.75 表示一致性尚可;0.4则表示一致性较差。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CT 检查病灶检出数量、病灶直径及检查时间CT 检查病灶数量为(2.620.75)个、病灶直径为(11.712.85)mm、检查时间为(7.822.45)min。2.2 CT 对不同直径病灶检查情况CT 对直径 10 mm 病灶的检出率为 38.89%,对直径 10 mm 病灶的检出率为 47.78%。见表 1。表 1 CT 检查对不同直径病灶的检查结果 n(%)检查方法例数直径 10 mm直径 10 mm合计CT9035(38.89)43(47

9、.78)78(86.67)2.3 CT 检查梗死病灶位置差异对比CT 检查结果显示 90 例患者中共检出 236 个病灶,其中位于基底节区的最多,共 132 个(55.93%);其次是脑室旁,占比达到 19.07%;再次为额叶,占比达到13.56%。见表 2。表 2 CT 检查梗死病灶位置差异对比 n(%)检查方法例数基底节区脑室旁额叶颞叶其他CT236 132(55.93)45(19.07)32(13.56)12(5.08)15(6.36)2.4 CT 检查多发性脑梗死的诊断效能CT 诊断多发性脑梗死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5.12%(78/82)、100.00%(8/8)、95.5

10、6%(86/90),Kappa 值=0.776,与临床最终结果一致性较高。见表 3。表 3 CT 检查多发性脑梗死的结果与临床最终结果比较单位:例CT 检查临床最终结果合计阳性阴性阳性78078阴性 4812合计828903 讨论急性脑梗死对中老年人群的生命健康会造成极大的威胁和危害,尤其是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患者,由于预后更差,更应该重视急性脑梗死的预防6-7。导致急性脑梗死发病的直接原因是脑动脉出现不同程度的梗死甚至是闭塞,有的患者只是一支脑血管出现梗死,而有的患者则是出现数支梗死的血管,并导致数个梗死灶的出现8-9。脑组织对血、氧的需求量大,一旦出现缺血、缺氧,则其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开始坏死

11、,而多个病灶的患者,神经细胞损伤程度更大,预后更差10-11。有关报道指出,在缺血、缺氧状态下脑细胞会在 4 6 min 内出现坏死,而多个梗死病灶的患者由于梗死面积更大,细胞损伤、凋亡的速度更快,因此需要及早判定患者的病情,帮助患者尽可能取得更理想的结局12。在多发性脑梗死的诊断中以影像学方法为主,其中又以 CT 和 MRI 为主要的诊断方式。CT 是一种临床应用极为普遍的诊断方式,其诊断价值也已经得到广泛认可13。其成像的基本原理是利用 X 线束进行扫描成像,是影像学常见检查方式。既往 CT 在成像质量方面不如 MRI,尤其是软组织成像质量方面,但随着 CT 的不断发展,这一劣势正在逐渐消

12、失。由于 CT 当前仍处于快速迭代的时期,因而不同时期的 CT 在图像质量、效率等方面有显著的差异14。本次研究使用的 CT 检查设备是西门子 16 排 32 层 SOMATOM go.now,不属于最新的仪器,但在国内有较高的使用率。结果显示 CT检查病灶数量与临床最终结果接近,也能够检出直径较小的病灶,说明随着 CT 技术的不断发展,CT 相较MRI 在微小病灶诊断中的劣势不断降低,基本不会对检查结果造成显著的影响。本文结果显示 CT 的检查时间为(7.822.45)min,而当前主流 MRI 的检查时间在20 30 min,因此 CT 具有检查效率更高的优势。CT 检查速度快,可快速完成

13、多个层面的扫查;而 MRI 检查速度较慢,且检查失败风险更高,因而许多患者还需二次乃至多次检查,这导致 MRI 检查时间相较 CT 检查存在明显的劣势15。且由于 MRI 仪器设备昂贵,加之检查效率低,因此经济性也不如 CT。国内 CT 普通扫查价格在 200 元以内,而 MRI 的价格远高于 CT,这使得 CT 具有更高的性价比。研 究 中 CT 对 直 径 10 mm 病 灶 的 检 出 率 为38.89%,对直径 10 mm 病灶的检出率为 47.78%,再次说明在检查效能方面,CT 在小病灶的检查中也能够满足需要,因此可满足多发性脑梗死的诊断需要。尤其是近年来 CT 的发展,发现直径小

14、于 3 mm 病灶的检出率显著增加,降低了在微小病灶方面的漏诊风险16。为进一步分析 CT 的价值,研究还分析了 CT 检查定位病灶的差异,160 医学影像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4月 第8卷第7期 结果显示:CT 检出位于基底节区的病灶最多,共 132 个(55.93%);其次是脑室旁,占比达到 19.07%;再次为额叶,占比达到 13.56%,说明多发脑梗死主要发生在基底节区,需要加强该位置的扫查17。研究结果显示 CT诊断多发性脑梗死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5.12%(78/82)、100.00%(8/8)、95.56%(86/90),Kappa 值=0.776,与临床最终

15、结果一致性较高。提示 CT在多发性脑梗死的诊断中,其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较高,可满足临床诊断多发脑梗死的需求。之所以能够取得较高的诊断效能,在于检查图像分辨率提升,还与临床总结了脑梗死的 CT 征象相关。有学者总结了 CT在脑梗死病灶扫查中的征象,主要包括:致密动脉征、豆状核、岛带征等,结合这些 CT 征能够更为准确、快捷地完成脑梗死病灶的判断18。相信随着 CT 技术的不断发展,CT 的诊断效能也会不断提升,在多发脑梗死的诊断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综上所述,CT 检查能够满足多发性脑梗死的诊断要求,有较高的灵敏性、特异性,加之诊断效率更高,更适合作为初诊方式。本次研究不足在于未能与其他诊

16、断方式进行对比,故在后续研究中将对比 CT 检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的结果,获得更为客观的研究结果。【参考文献】1 柴蓉静,龚万庆,鄢广平,等.对比 MRI 与 CT 对诊断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的有效性 J.中国 CT 和 MRI 杂志,2022,20(1):13-15.2 厉青,徐元,倪健强,等.CT 和 MRI 诊断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的价值 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1,41(8):1589-1591.3 张磊,李卓,吉桂赟,等.MRI 与 CT 检查对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诊断价值、预后及满意度的影响 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1,21(13):2535-2538.4 黄竞远,李瑞峰,沈杉杉.磁共振

17、常规序列结合加权弥散成像与CT 扫描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J.中国医学装备,2023,20(11):36-40.5 曹红举,贾兆刚,孙丽娜.不同 CT 灌注参数对急性脑梗死诊断及预后判断 J.中国 CT 和 MRI 杂志,2022,20(12):9-11.6 王亚萍,张莉红,陈文君.CT、MRI 检查路径在腔隙性脑梗死中的临床诊断价值对比 J.中国 CT 和 MRI 杂志,2022,20(12):19-20.7 陈育锋,程影,祁良.老年脑梗死颅内动脉狭窄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CT 血管成像影像特征及诊断价值比较分析 J.中国医药导报,2022,19(10):151-154.8 邵红峦

18、,宋娜,李青菊.多层螺旋 CT 联合核磁共振用于诊断脑梗死合并脑出血的可行性及有效性分析 J.生命科学仪器,2022,20(z1):2.9 陈蝶,陈红,吴晶晶,等.颈部血管超声、CT 血管成像及磁共振血管造影诊断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的研究 J.中国医学装备,2023,20(4):52-55.10 邓靖,张鹤龄,王源江,等.双源 CT 颅脑灌注成像联合 FGF21诊断脑梗死严重程度中的价值分析 J.影像科学与光化学,2022,40(6):1444-1448.11 刘国芬,李志钊,郭炜,等.SOMATOM Force 双源 CT 颅脑灌注联合 sdLDL-C、MOTS-c 在急性脑梗死中的诊断

19、价值 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2,32(19):91-96.12 骆栋梁,张维春.双源 CT 低剂量与高剂量 CTP 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中国医疗设备,2022,37(11):103-106,150.13 冯宗英,汪俊林,贺泳钦.CT 灌注成像联合血清 UCH-L1、CYR61 对急性脑梗死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 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3,21(24):4635-4639.14 秦霜,戴才文,王根强,等.CT 灌注成像联合血清 D-D、MMP-9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研究 J.中国 CT和 MRI 杂志,2023,21(6):24-27.

20、15 WANG R X,SHAO Y J,YANG X J,et al.The effect of Tianjiang Xueshuantong Wan pills on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after thrombolysis in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J.Explore,2023,19(1):48-51.16 张三妮,韩淑辉.血清 TRAF6、sTLT-1 和血管生成素样蛋白 8 对急性脑梗死出血性转化的预测效能分析 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23,52(11):1009-1014.17 张事达,钱伟军,李立,等.3.0T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用于急性脑梗死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J.中国 CT 和 MRI 杂志,2023,21(3):33-34.18 王绘锋,王俊杰,闫静.CTA 联合 CTP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康复的预测临床价值 J.医学影像学杂志,2023,33(3):516-5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