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VR动画中的叙事艺术设计审美性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948250 上传时间:2024-06-1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VR动画中的叙事艺术设计审美性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VR动画中的叙事艺术设计审美性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VR动画中的叙事艺术设计审美性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34人文科技1VR 动画叙事美学研究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意义尼尔波兹曼在其著作娱乐至死1中指出媒介环境影响思维方式,创作文化内容。新型数字媒介作为一种沉浸式传播媒介,相较于上一代媒介在交互性上的革新性升级,具备更强大的文化传播和创造能力。艺术作为一种情感或叙事表达方式,离不开物质媒介,新的创造媒介将极大地改变已有的审美范式,带来全新的审美体系,基于新的设计材料与技术,新型媒介将推动艺术风格的巨大变化。而苹果“AppleVisionPro”和华为“星闪”连接技术的发布,将数字媒介诸多形式中的虚拟现实融合技术推到时代的风口浪尖,“AppleVisionPro”代表相关软件生态的发展趋势,而以华为“星

2、闪”为代表的 5G 通信技术则为虚拟现实发展提供了硬件支持。随着技术的革新,依然不能忽视的是其内容的构建。VR 动画是 VR 影像类作品的代表,如何利用新的手段讲好故事,创作优秀的内容,成为当前 VR 动画必须研究的课题。未来学家雷库兹韦尔在其著作奇点临近2中描绘了这样一个未来,在 2045 年左右,人类文明将跨过一个奇点,他在书中描绘的这个未来世界,笔者认为与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形态十分相似,可以说不谋而合,而以元宇宙为代表的数字媒体技术便是这个交汇时代的先行者、指引标。VR 时代,新的技术条件产生新的要求,VR 动画在很多视觉效果和叙事策略的核心理念上与传统动画和影像有巨大的不同,这就需要对

3、 VR 动画的叙事美学展开全新的审美性研究。2VR 动画的叙事审美研究发展早在公元前 400 年,通过双眼视觉差异来产生立体效果的原理就被人们发现,可以说,人们对 VR 视觉效果展现的探究在很早就开始了。到了今天,随着技术的进步,如何用好的视效服务于故事主题,对影片本身的叙事美学呈现方式提出了新的考验。2.1现代艺术流派对 VR 叙事审美的影响如果从立体艺术的角度出发理解 VR 动画的叙事审美,立体主义通过将三维空间内各个角度的画面重叠在一起达到否定单一视角的目的,立体主义将物体的各个角度平等地表现出来,而 VR 动画的特点就在于将环境场景中的一切平等展现给观众,不再局限于一个单一呈现的画面镜

4、头,而是将立体主义的概念从二维画面延伸到空间整体,使观看者能够感同身受,身临其境,通过立体空间进行叙事成为 VR 动画的基本方式。法国达达主义代表人物马塞尔杜尚(Marcel VR 动画中的叙事艺术设计审美性研究姜植中(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201620)摘要:目的: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技术打破了人们与赛博空间之间屏幕的阻碍。近年来,技术突破让虚拟现实再次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作为 VR 技术的一种应用形式,VR 动画独特的叙事方式将给终端艺术作品带来全新的审美性迭代和艺术创作的范式转移。文章通过分析 VR 动画艺术叙事审美性伴随时代发展的新变化,探求其在主题选取、内容

5、创作、数字互动、沉浸式多感官体验等方向的叙事审美策略,以期为 VR 动画的制作和研究提供理论分析和指导。方法: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比较研究、跨学科研究等方法,了解 VR 动画叙事艺术设计的理论基础、发展历程、现状以及趋势,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分析其叙事艺术设计的特点、风格、技巧等,揭示其审美价值,结合美学、心理学、艺术学、传播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 VR 动画叙事艺术设计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综合性研究。结果:VR 动画的叙事艺术设计审美性研究结果表明,VR 动画的叙事艺术设计为观众带来了更加真实、自由和丰富的沉浸式体验。这种体验不仅能让观众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动画的故事情节和角色情

6、感,也能让他们深入理解和感受动画的主题和价值观。结论:VR 动画不同于传统动画,其独特的叙事审美是从画面叙事到空间叙事,许多经典文化 IP 将迎来再创造,传统的故事将迎来全新的观看视角,需要在深刻把握文化内核的基础上,分析 VR 技术给动画制作带来的创新性和革命性影响,以打造更加完美的 VR 观影体验。关键词:VR 技术;VR 动画;叙事美学;交互性中图分类号:J954;TP39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9436(2024)06-0134-03135第 37 卷第 6 期 2024 年 3 月Vol.37 No.6March 2024艺术科技Duchamp)提出了一种大众化的艺术

7、理念:艺术可以是任何物品,任何人也都可以成为艺术家。这种理念对 VR 的空间一体化叙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人都是艺术家”在 VR 空间成为一种可能,通过不同观影视野下的差异性理解,每个人在 VR 视角下都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叙事美学。同时,VR 动画的叙事场景搭建将环境艺术的理论发挥到了极致,VR动画通过场景中散落的叙事物体去构建作品所要表达的叙事脉络。2.2技术视角下的 VR 动画叙事美学技术和艺术在人类历史上长期处于不可分割的状态,正如包豪斯创始人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Gropius)所认为的那样:一个艺术家首先是一个熟练的技术工人,而VR动画作为计算机动画的发展状态,更是展

8、现出技术与艺术结合的双重属性。一个好的作品在有好的故事情节的同时,往往需要通过好的视觉效果来体现,通过技术赋予艺术表现以生命力。但随着技术和设备的普及,一个好的作品、大众喜欢的作品,其本身的焦点依然在其内容本身,它传达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刘金鹏在VR 动画短片故事化叙事的体验性优势及局限中指出,VR 与动画短片的结合是大势所趋,两者的结合可以使人们获得更为真实的体验,实现进入另外世界的梦想3。由于 VR 动画展现的是一个完整的环境,所以场景的搭建相较于传统动画往往更难。传统动画只需要集中于画面所呈现的内容,但 VR 动画给完整场景的搭建和展示要求带来了新的挑战,完整场景的构建不仅要保证每一个细

9、节客观现实,还要体现作品设计的美学要求,这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但 AI辅助绘图的发展,可能给 VR 动画场景的搭建带来革命性的提升。音频是交互的一部分,为了达到真实性的叙事美学目的,VR 动画的空间叙事特性对声音提出了新的要求。音效在传统电影中是赋予画面灵魂的存在,不但起到烘托氛围的作用,还从某个角度填补画面信息的空白,补充信息量,让观众更加沉浸其中。好的音效制作者可以将音效与剧情完美搭配,从而创作出传世经典。音效在 VR 动画叙事美学设计中有更大的发挥空间,通过设置合适的音效,可以集中观众发散的注意力,从而达到叙事目的。3VR 动画的叙事美学设计3.1VR 动画的空间叙事设计美学及

10、主题的多元化近年来,国产动画迎来井喷式发展,无论是白蛇:缘起的江南爱情,还是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反抗精神,都展现出动画创作者在选取传统动画题材时,对主题把握的多元化,很大程度上超脱了传统文艺题材叙事作品中的伦理教化主题。这种进步打破了过去固有的社会教化功能,转而传达出更多真、善、美的人文思考,由于 VR 动画的场景叙事特点,这种叙事主题的多元化被大大增强了4。要想理解这种叙事主题的多元化,就要从 VR 动画的镜头特点出发。VR 动画与传统动画最大的不同在于镜头画面上的差异,VR 影像可以 360 度展示场景。那么这种全景镜头对于叙事性有什么帮助呢?传统三维动画内容是完全由导演或制作人员给定的,在制

11、作过程中,只需要关注镜头内的部分就可以,或者说只需要关注主角发生了什么就可以,不同的镜头观看视野实际上决定了不同叙事表现主题。传统动画只能提供一种镜头表现,VR 动画却能提供无数种画面镜头表现,每一个镜头都可以单独诉说一个故事,增减场景中的元素、改变颜色风格就可以续写不同的故事主题,同时更大的镜头画面将展现出更强的人文表现力。这是从画面叙事到空间叙事的转变。在我国早期动画,如大闹天宫中,许多场景的设计仅仅是为了凸显主体的一种审美标志,一定程度上交代时间、地点,并表现出影片的审美特点,即俗称的“背景板”。就叙事审美而言,单一依靠画面主体的动作、语言、情绪来传达故事,是真正的二维动画,缺乏空间纵深

12、;但 VR 则能展现更多普通人的视野,这给了叙事更多的可能性,甚至能展现更多的主旨、更大环境的变化,以 VR 沉浸式动画的形式让观众沉浸其中。3.2VR 动画中传统美术资源的互文性再阐释近几年,国产动画电影广泛地将经典 IP 作为一种形象符号进行互文性重构,借用其外在形式和故事框架进行新的主题叙事,对其思想内核进行再阐释。这样改编的成功之处在于既立足于本身的民族风格,保留了属于民族性的审美意识,又将随着时代变迁所改变的环境、文化、道德、习惯、语言心理和生活方式等纳入其中,从而完成对传统美术资源的跨时代、136人文科技跨媒介重构。通过这种方式,对于传统 IP 的解读不再局限于儒道文化和民俗伦理,

13、摆脱一定的说教意味,而是与时代特点、时代精神相融合5。这种将文化符号作为互文性指代,以其为素材制作新叙事架构的代表作当数电影头号玩家。2018 年,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科幻冒险电影,其主要展现的是从 BertietheBrain(已知最早可运行的电脑游戏)以来,以电子游戏、CG、动画、电影为代表的流行文化的概览与总结,包括对未来元宇宙的前瞻。电影通过各种虚拟形象来作为特定文化的符号化解读,通过勾起不同年龄观众的怀旧物恋想象,达到一种文化重构的目的。这样看来,尽管传统文化资源体系庞大、数量繁多,为当下VR动画艺术叙事创作提供了良好的宝库,并且具有浓厚的中国风味、中国特色,但复杂纷乱的场景环境更需

14、要深入理解已有 IP 形象,将其融入场景叙事中,以已有的 IP 为核心,在新的媒介形态上重新建构故事内核,形成一个新的叙事世界。3.3VR 动画的交互叙事设计美学及跨媒介传播VR 动画的兼容与交互特性使其可以在多终端传播,在 PC 和移动端上,通过下载 SteamVR 或在特定的网站,它呈现了 VR 动画在空间叙事上的优势,这大大拓展了 VR 动画的受众群体。随着观影人数的增加,如何随着媒介受众的转变提供适时的叙事美学内容成了新的考验。随着数字媒介的发展,很多传统故事获得跨媒介的阐释空间。从传统的戏剧、小说、歌剧到漫画、电影、游戏,从时间维度来看,传统动画电影在有限的一到两个小时内,将角色塑造

15、和叙事结构呈现给观众,而电视动画虽然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时间上的限制,但其由于巨量的篇幅和对现实传播平台因素的考量,常常面临剧情难以发展、制作成本有限的困境。而 VR 动画凭借多终端沉浸式的特性,大大拓展了观影体验在时间维度上的纵深6。游戏赛博朋克 2077中有一种独特的游戏玩法设计,名为“超梦”,它可以将人的一段记忆制成一段沉浸式影像。与传统 VR 动画不同的是,其摄像头位置可以根据需求在一定空间内自由移动,甚至可以操控播放速率和播放顺序,这在 VR 动画原有的强沉浸感、高真实度和高自由度的基础上再上一层楼,VR 动画相较于传统动画的优势也正在于此。保罗莱文森的“媒介进化论”指出:每一代媒介都是

16、在上一代的基础上改进的,同时会利用上一代媒介发明下一代媒介,所以媒介进化的速度随着计算速度的提高越来越快。沉浸式媒介相较于上一代媒介,最大的特色与优势在于交互性的升级,这种交互性的升级往往会带来媒介叙事的非线性化,但当人们投入非线性叙事的“去中心化”叙事结构中时,人往往可以透过表层事件看到其故事内核。相对来说,传统动画的非线性叙事构筑要复杂得多,其要通过镜头的反复拼接,最终达到满意的效果。而在VR动画中,非线性往往可以通过增强交互性来实现。4结语VR 动画不同于传统动画,其独特的叙事方式、真实的人物角色、细致的场景建造、搭配恰当的音效和有趣的用户交互等因素,共同构成其特有的魅力,并使其发生技术

17、性的审美变化。这种审美变化是从画面叙事到空间叙事的,影片创作的艺术设计不仅集中于主体,而是变为群像式,这促进了整个叙事设计的立体化。同时,许多经典文化 IP 将迎来再创造,传统的故事将迎来全新的观看视角。如何重新审视本土民族美学资源,以进行现代化改造,并实现多渠道传播,满足人们发展变化的审美追求,成为 VR 时代传统文化资源重构探索的重大课题。对 VR 技术在动画制作中的叙事性美学设计进行审美性研究,分析 VR技术给动画制作所带来的创新性和革命性影响,可以打造更加完美的 VR 观影体验。参考文献:1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 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67.2 库兹韦尔.奇点临近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1-35.3 刘金鹏.VR 动画短片故事化叙事的体验性优势及局限J.人文天下,2020(14):24-31.4 何流.新时代国产动画电影叙事美学的创新策略J.现代视听,2021(9):18-21.5 潘万里.接续与重塑“中国动画学派”的叙事美学 J.电影新作,2020(1):100-105.6 欧阳帆.VR 动画特性带来的创作可能及其叙事方法研究 J.艺术教育,2020(5):128-132.作者简介:姜植中(2000),男,山东烟台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数媒与影像数字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