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知识产权政策对制造业市场竞争力的影响.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947315 上传时间:2024-06-11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1.3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识产权政策对制造业市场竞争力的影响.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知识产权政策对制造业市场竞争力的影响.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知识产权政策对制造业市场竞争力的影响.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2 4年3月 第4 4卷 第2期D O I:1 0.1 5 8 9 6/j.x j t u s k x b.2 0 2 4 0 2 0 0 9【收稿日期】2 0 2 3-0 5-1 2。【修回日期】2 0 2 3-0 7-2 4。【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 9 A Z D 0 1 5)。【作者简介】杜传忠(1 9 6 5),男,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习近平.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最重要的内容E B/O L.(2 0 1 8-0 4-1 1)2 0 2 3-0 5-1 2.h t t p:

2、/i p.p e o p l e.c o m.c n/n 1/2 0 1 8/0 4 1 1/c 1 7 9 6 6 3-2 9 9 1 8 7 5 4.h t m l.这些年,我国制造业有哪些巨变?隐藏在这些数据中E B/O L.(2 0 2 2-0 7-2 6)2 0 2 3-0 5-1 2.h t t p s:/w w w.c h i n a n e w s.c o m.c n/c j/2 0 2 2/0 7-2 6/9 8 1 2 7 9 6.s h t m l.构建知识产权信用体系迫在眉睫E B/O L.(2 0 2 1-0 4-1 9)2 0 2 3-0 5-1 2.h t t p

3、 s:/m.g m w.c n/2 0 2 1-0 4/1 9/c o n t e n t_1 3 0 2 2 4 0 9 7 2.h t m.知识产权政策对制造业市场竞争力的影响杜传忠1,陈永昌21.南开大学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天津3 0 0 0 7 12.南开大学 经济学院,天津3 0 0 0 7 1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 S I D)【摘要】基于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的准实验,利用2 0 0 92 0 2 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的数据,结合三重差分模型考察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对制造行业的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作用。研究发现: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设立对不同制造行业的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具有

4、差异性,高技术行业的竞争力相较于传统行业得到进一步提升;对于低股权集中度、国有性质以及大规模等特征的制造业企业,其影响存在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能够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影响运营成本以及提高关键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不同制造行业市场竞争力出现差异性变化。据此提出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扶持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联盟等政策建议。【关键词】知识产权保护;市场竞争力;制造业;技术创新;关键核心技术;三重差分法【中图分类号】F 2 0 4;F 4 2 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0 0 8-2 4 5 X(2 0 2 4)0 2-0 0 9 1-1 3 知识产权保护

5、对于促进技术创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提高中国经济竞争力最大的激励”。中国正面临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艰巨任务,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更为重要和迫切。制造业是中国实体经济的核心和基础,而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从根本上依赖科技创新,由此,知识产权保护对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以及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不但能够激活制造企业的创新体系,而且能够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1,在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同时也成为支撑经济包容性增长的重要环节。虽然中国制造业的研发投入强度从2 0 1 2年的0.8 5%增至2 0

6、2 1年的1.5 4%,但是提升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技术创新能力却呈现出传统领跑、中端跟跑并跑,而高端以跟跑为主、领跑为辅的“前高后低的倾斜V型”态势2。同时,制造企业的创新过程中还存有知识产权泄露和创新成果权属不明双重风险叠加的现实问题3。相关统计数据表明,2 0 2 0年的中国知识产权一审刑事案件相比2 0 1 9年翻倍至约1万件,以制造业为主的相关刑事案件呈现增长趋势。郭彦彦等4的研究发现,知识产权诉讼抑制研发投入的同时也削弱了企业关键技术的创新动机,从而会掣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而,合理的知识产权行政制度是提升专利质量、激活企业自主创新与自我成长的重要保障。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完善

7、的知识产权保护是加速制造强国建设不可或缺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因此,研究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对制造行业的企业竞争力差异性影响,既有利于提出精准的产业政策,也有利于推进“中19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2 4年3月 第4 4卷 第2期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对于完善产业链现代化和提升价值链分工地位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一、文献综述企业市场竞争力反映企业盈利能力和抢占市场份额的能力,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企业的经营业绩、成长速度、市场表现以及创新研发等方面5。毛日昇6指出,优化劳动生产率、贸易化水平以及外商直接投资(F D I)等对制造业的市场竞争力具有正外部性,而且各制造行业

8、的资本深化、创新能力以及进口的差异性导致企业市场竞争力各不相同。因此,与本文相关的一支文献是市场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而且学者已从不同的经济学视角切入。一方面,从传统经济学角度发现,政府干预、资本市场开放等因素影响着企业的市场竞争力7-8;另一方面,从企业经济学的视角发现,产品的技术含量、营销方法和生产成本等方面使得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具有差异9-1 0。另外,有研究发现加成率作为企业商品价格与边际成本偏离程度的衡量指标,是企业要素需求的重要决定因素,其能否保持较高水平更是反映企业动态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1 1。另一支与本文相关的文献是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一方面,知识产权保护作为保障技术创

9、新的核心和关键,不仅具有修正创新的正外部性特征1 2,而且提高了企业盈利能力和市场定价权1 3;另一方面,知识产权保护通过约束企业间技术重复模仿和无效创新,既能有效纾解企业创新困境1 4,又能进一步提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1 5。吴佳晖等9发现知识产权使用越多的产品具有越强劲的市场竞争力,能够获得越多的市场份额。综上所述,知识产权保护不仅成为经营主体提高竞争力的适应性策略,而且成为企业增强外部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1 6。综合已有研究发现,一方面,现有文献分别从传统经济学和企业经济学的视角探析了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但鲜有文献关注创新背后的知识产权保护对制造业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另一方面,不少文献

10、关注到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并深入探析了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成长的技术复杂度、生产率和加成率以及市场份额的影响,但尚缺乏文献从不同的制造行业视角探析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市场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基于此,本文的边际贡献主要在于:(1)使用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作为外生冲击,探究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与不同制造行业的企业市场竞争力之间的关系,丰富了知识产权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关系的相关研究;(2)从知识产权制度供给视角,研究了政府制度供给对不同制造行业的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内在机理,通过改善市场融资约束、优化企业运营成本和提高企业关键技术创新能力三方面的作用,为如何打破行政藩篱、发挥资本市场功能、激活企业创新

11、活力提供了有益借鉴;(3)利用微观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知识产权政策对不同制造行业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影响,为进一步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有益启示。二、理论机制分析(一)知识产权政策与制造行业企业竞争力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加大了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通过优化政府行为、改善营商环境、鼓励制造企业研发,不仅为制造企业的研发创新提供沃土,也为制造企业竞争力拾柴添薪。一方面,示范城市建设加强了知识产权的管理和服务,即提高制造企业所拥有的知识产权专属收益权和市场价值,从而缓解制造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降低融资约束的同时又提高了企业的决策能力和资源利用率

12、1 7,进而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另一方面,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能够助力制造企业降低协作成本和管理成本,不仅提升了制造企业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传递效率,而且提高了制造企业向外寻求创新资源的意向,助力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此外,示范城市建设能够有效激活制造企业的研发投入规模和投入强度,提高制造企业的创新能力,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但制造行业的异质性及地方政府的政策绩效考核等都会影响示范城市建设对企业竞争力的作用效果,资源的倾向性、风险投资的偏好以及企业自身的治理水平也会因制造行业的不同而对企业的竞争力产生差异性影响。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H 1: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对不同制造行业的企业市

13、场竞争力的影响存在差异性。(二)知识产权政策、融资约束与制造行业竞争力差异知识产权示范政策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问题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根据信号理论,示范城市政策作为一项激励创新的政策设计,可以向潜在投资者传递有关创新的有利信息。一方面,强化的知识产权保护通过缓解资本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增进了风险投资者对区域内制造企业创新项目的了解程度,提升了投资预期,增强了企业融资能力,能够提升产品的质量竞争优势1 8。另一方面,完善的知识产权服务在加速风险投资集聚效应的同时引发金融行业的竞争效应,不但能够降低融资门槛,而且能够化解借贷市场中的“马太效应”,从而缓解制造企业相应的融资约束问题,有利于提高制造

14、企业生产率,进而扩大产品市场份额1 8。另外,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内拥有配套的知识产权质押机构、专利转化中心、交易中心、专利保险等知识产权服务平台,既拓29h t t p:s k x b.x j t u.e d u.c n杜传忠,陈永昌 知识产权政策对制造业市场竞争力的影响宽了知识产权的融资渠道、降低了制造企业的融资成本,又加速了以专利为载体的知识要素高效流动,从而深化了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程度。值得注意的是,不同行业类型的融资能力存在差别。传统行业相较于高技术行业在融资能力方面存在一定劣势。传统行业的产品相对单一,新产品对于市场的冲击较为短暂,较低的资本回报率使得其外部融资受限。融资成本抬高了企业

15、的债务门槛,倒逼企业改变价格竞争策略,为了保持利润水平,企业甚至会制定以牺牲产品质量为代价的竞争策略1 8,导致企业市场份额的损失,从而削弱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基于逆向选择理论可知,低效的融资能力还会进一步降低企业的研发投入,不但会降低传统型企业对高端研发人才的吸引力,而且可能进一步陷入职工卸责、离职的困境。但不同行业类型的融资能力存在差异,传统行业相较于高技术行业在融资能力方面存在劣势。而高新技术制造业的产品拥有全球市场,高质量产品在提升企业商业信誉的同时降低了企业的融资难度,不但能够提高企业对风险投资的吸引能力,而且能够拓展企业的产品销售市场,从而相对提升高技术制造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一方

16、面,知识产权保护发挥融资效应提高了这类企业最优经营抉择的高效性,如是否提高中间品质量、新生产技术需求、创新研发选择以及固定资产投资等,从而消除决策的扭曲对企业生产率的抑制作用,进而激活企业的市场竞争;另一方面,示范城市政府的明确动机会影响辖区内的企业经营1 9,而且高技术行业更强的创新能力牵引力也拓展了多元化的融资方式,从而削弱融资约束对企业市场竞争力的负外部性。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H 2:企业融资约束会进一步影响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对不同制造行业的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作用。(三)知识产权政策、运营成本与制造行业竞争力差异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将知识产权体系建设纳入政府议程,将产权管理水

17、平和城市创新能力纳入考核标准,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首先,知识产权保护行政制度作为社会发展创新驱动战略的关键性手段,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的同时还以维系高效的市场运行效率夯实了企业的竞争基石。制度因素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C o s t i n o t2 0的理论模型指出,良好的地区制度环境能有效助力深化分工提升生产率,从而提高制造业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其次,政府知识产权监管能够弥补信息披露机制和技术评价体系的缺陷,缓解制造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避免“敲竹杠”式的低效投资2 1,从而降低企业不必要的协调成本支出,进而提高制造企业的资金利用率。最后,政府对

18、知识产权的引领建设加速生产低效和创新低能制造企业的淘汰率,促进资源要素合理流入高效的创新型企业,不但降低企业内部管理成本和外部要素搜寻成本,而且降低研发的试错成本和风险概率,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竞争潜力。然而,基于制造业的行业特征,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相对提高了低附加值、资源密集型传统行业的运营成本,一定程度上束缚了这些行业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一方面,中性代理人政府在落实知识产权保护时,不仅会考虑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的目标2 2,而且会考虑示范城市政府的考核绩效,从而在双重压力下存在优惠政策方针的偏向性。政府产业政策的倾向不但能够拉开传统行业与高新技术行业的企业交易成本减负差距,而且行政机关在执行企

19、业知识产权审核、评定和维权过程中的效率也存在一定偏差。同时,传统行业内拥有更为相近的技术水平,故传统行业企业保护知识产权需要的时间和资金成本相对高技术行业而言也更为昂贵。另一方面,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强化了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纠正技术、物质、知识等要素的资源错配,促进资源要素合理流入高效的高技术创新型企业2 3。因此,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不仅会增加传统行业的要素成本支出,还会增加市场中供给高质量产品的企业数目,从而弱化企业的产品竞争能力。另外,知识产权保护能够推进企业实现“技术轨道”的跃迁,从而强化企业研发、营销和管理等系统对高端人才的需求,进而倒逼企业优化人力资本结构。然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会提速高

20、技术企业对前沿技术的融合以及高端人才的引进,同时增加传统行业企业沉没成本,形成高技术、高附加值制造企业的成本加成率变动高于传统行业的局面,进而高技术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得到更深层级的提升。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H 3: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通过影响企业运营成本推动不同制造行业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差异。(四)知识产权政策、关键技术创新能力与制造行业竞争力差异知识产权示范政策能够减少制造企业无效创新和重复模仿的机会主义行为,提高知识要素的收益率。企业增强的知识产出、吸收与溢出能力既有助于改变产品的技术构成及技术复杂度,又有助于提升关键技术突破的概率,还有助于企业利用关键技术创新能力助力企业拥有“经

21、济护城河”。一方面,示范城市政策会激活城市创新活力,改善创新要素结构布局且激活创新资源重组、聚合和流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在推动制造企业重新权衡创新风险与市场竞争利弊的同时,能够充分发挥39巴菲特提出的经济护城河概念是指企业抵御竞争对手对其攻击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如同保护城堡的护城河。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2 4年3月 第4 4卷 第2期集聚经济的雅各布斯外部性,进一步加速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进程。与此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不仅有助于企业完善“技术创新网络”,而且有助于推动上下游产业链的技术衔接,可以推动企业开放创新,从而加速企业的核心知识积累,进而通过自主创新的降本提质助力企业

22、的市场竞争力2 4。另一方面,知识产权配套管理和服务体系的建立能够进一步拓宽技术溢出效应与技术知识交流的合作渠道,打破“技术隔离”的同时推动区域前沿技术的进步,既有利于提高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效率,也有利于加速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此外,制造企业的有效技术研发也能够进一步增强员工的“干中学”能力,不仅获得了更高的企业加成率,也增强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故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动力。随着以知识产权为资源要素的市场营商环境愈加完善,关键技术创新能力成为企业获得战略优势的有力武器。但当技术进步逐渐收敛至较高水平时,存在技术溢出的“后发劣势”,即距离前沿越远的行业创新难度越大2 5。作为准前沿的高技术制造行

23、业,产品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而较低的成功率和突破性仍是其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根据创新获利理论,追赶技术前沿的高技术企业为保持技术领先优势,更倾向于突破组织边界而笼络外界创新资源,凭借自身创新能力或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的方式突破关键性技术,因此,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会将更多专用性研发资源长期吸引至全新的知识和领域。此外,虽然技术成熟的传统行业创新能力处于领跑位置2,但因其产品科技含量偏低,该行业企业更偏好于低成本、高实用型的最优研发抉择。而且传统行业较低的关键性技术需求会引致较低的资本边际收益,从而弱化企业创新激励效应,进而使得传统行业企业的竞争力变化与高技术企业之间存在差异。基于上述分析,

24、本文提出如下假设:H 4:企业的关键技术创新能力将会强化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对不同制造行业的企业竞争力的差异性影响。三、模型设定和变量选择(一)模型设定考虑到本文的关注重点在于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对制造企业竞争力的作用是否会因行业技术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因 此采用三重 差分模型(d i f f e r e n c e-i n-d i f f e r e n c e-i n-d i f f e r e n c e,D D D)方法识别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设立对行业层面的差异性影响。加之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设立是城市层面一个动态过程,本文采用行业、城市以及年份之间的联合固定效应方法,实现对三重差分中水平项和

25、双重交互项的完全控制。具体基准回归模型设定如下:m ui j y t=c1+1d i di j tg xy+1t r e a tjy e a rt+2t r e a tjg xy+3y e a rtg xy+Xi j yt+t+j y+yt+j t+i jyt(1)其中,m ui j y t为城市j内y行业的制造企业i在第t年的市场竞争力;d i di j t为企业i所在的城市j在第t年是否被批准成为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的虚拟变量:城市j在第t年成为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则市内企业赋值1,否则为0;t r e a tj表示知识产权示范政策选中的城市j则赋值1,否则为0;y e a rt表示城市成为知识产

26、权示范城市的当年及其之后的年份赋值1,否则为0;g xy为行业y是否为高技术行业企业,若是则赋值1,否则为0;1表示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设立对于不同行业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影响差异;Xi j y t为微观层面控制变量的集合。为进一步巩固政策评估的因果识别可靠性,引入城市、行业、年份的两两双联合固定效应。y t为行业与年份的联合固定效应,用于固定企业所属行业各年份对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不可观测影响;j y为城市与行业的联合固定效应,用于固定城市中行业变化对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不可观测影响;j t为城市与年份的联合固定效应,用于固定企业所在城市随时间变化对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不可观测影响;i j y t为误差项。在稳

27、健性检验中,本文将企业的个体固定效应引入模型,控制企业层面不随时间变化的因素对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影响,并在行业年份层面进行聚类标准误。(二)变量选择1.被解释变量参照唐浩丹等2 6的方法估算企业的加成率,并用其衡量市场竞争力:m ui y t=xi y t/xi y t(2)其中,xi y t是企业产出对中间品投入的弹性,i、y和t则分别表示企业、行业以及年份,xi y t=pxX/p Q代表此中间投入占企业总产出的比重。此外,本文利用会计法得到企业加成率,并以此作为替代指标验证文中结果的稳健性。2.解释变量借鉴闫昊生等2 7的做法,本文将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设立的虚拟变量(d i d)与高技术行业

28、企业的虚拟变量相乘得到交互项,并作为本文的核心解释变量(d d d)。交互项(d d d)的估计系数代表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设立对传统行业和高技术行业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差异性影响。因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的设立是通过逐年审批成立的,本文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官方文件,确定入选为试点和示范城市的年份,同时剔除了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4个直辖市的样本,其原因在于4个直辖市并非所有区域均入选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而其他城市则可认作整个城市入选,二者存在很大区别;本文样本中的普通地级市49h t t p:s k x b.x j t u.e d u.c n杜传忠,陈永昌 知识产权政策对制造业市场竞争力的影响与直辖市之间的

29、行政级别存在明显差别。在设置高技术行业企业(g x)虚拟变量时,依据 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分类(2 0 1 7)中行业代码的前两位认定医药制造,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信息化学品制造等行业为高技术行业,将剩余行业设为传统技术行业,并以此为依据划分企业所属行业,并分别赋值1和0。3.控制变量本文在企业层面控制了以下变量:微观层面的企业总负债率(t l),用上市企业的总负债占比总资产表示;企业上市年份(a g e),以当年的企业上市时长取对数表示;账面市值比(m b r),以企业的市值比上股东权益表示;现金流量(c f l o

30、w),用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占比总资产表示;企业规模(s i z e),以企业总资产的对数表示;企业净资产收益率(r o e),以企业净利润占比企业净资产表示;企业的应收类资产比率(t a g),以企业的应收资产占总资产表示;无形资产比重(i t a),以企业的无形资产总额占总资产表示;企业董事会规模(d s h),以企业董事会成员人数取对数。(三)数据来源本文选取2 0 0 92 0 2 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的财务数据以及地级市层面的数据匹配后作为研究样本。上市企业层面的数据主要来自中国经济金融研究(C S MA R)数据库、W i n d数据库和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 C E

31、 R)数据库,专利数据来自中国研究数据服务平台(C N R D S),城市层面的数据主要来自历年的 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因2 0 2 0年之后的数据受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影响有偏,故本文选取的样本区间截止到2 0 2 0年。本文的知识产权示范政策冲击采用了六批示范城市样本的制造企业进行分析。此外,还对企业数据做了以下处理:一是剔除S T、*S T和P T类的样本企业;二是考虑到对于政策效应研究的可靠性,剔除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四大直辖市的样本;三是剔除上市公司中非制造业企业的样本。为避免极端值的影响,本文对样本进行了两端1%的缩尾处理,最终得到2 3 2个城市1 9 1 8家上市公司的非平衡面板数

32、据1 5 7 7 0个样本。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表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变量全样本对照组(观测值数为79 1 5)实验组(观测值数为78 5 5)均值标准差均值标准差均值标准差m u1.1 5 10.0 0 21.1 4 60.0 0 11.1 5 60.0 0 1s a3.7 9 40.0 0 43.7 2 80.0 0 43.8 6 70.0 0 6c b0.7 2 40.0 0 10.7 3 50.0 0 20.7 1 10.0 0 2p a t1.2 8 80.0 0 91.0 2 90.0 1 11.6 0 70.0 1 5t l0.4 2 80.0 0 60.4 5 9

33、0.0 1 20.3 9 30.0 0 2a g e1.9 4 70.0 0 72.0 0 30.0 0 91.8 8 40.0 1 0m b r0.6 1 20.0 0 20.6 2 60.0 0 30.5 9 70.0 0 2c f l o w0.0 5 20.0 0 10.0 5 10.0 0 10.0 5 40.0 0 1s i z e2 1.9 4 10.0 0 92 1.8 9 90.0 1 32 1.9 8 50.0 1 3r o e0.0 7 60.0 4 00.0 9 50.0 8 00.0 5 50.0 0 4t a g0.2 2 10.0 0 10.1 4 20.0 0

34、10.1 7 30.0 0 1i t a0.0 4 70.0 0 10.0 5 10.0 0 10.0 4 30.0 0 1d s h2.0 9 00.0 0 42.1 8 30.0 0 41.9 8 70.0 0 7四、实证检验与分析(一)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对不同制造行业企业竞争力的差异影响为研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是否会因制造业行业的差异性而影响其行业内的企业竞争力变化,本文利用三重差分法分析假设1,即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对传统行业和高技术行业的企业竞争力是否存在差异性作用。表2汇报了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设立对传统行592 0 1 2年武汉、广州、深圳、成都、杭州、济南、青岛、哈尔滨、南

35、京、大连、西安、长沙、苏州、南通、镇江、郑州、洛阳、东营、烟台、福州、泉州、温州、芜湖;2 0 1 3年厦门、宁波、长春、东莞、无锡、株洲、泰州、潍坊、淄博、合肥、嘉兴、南阳、湖州、昌吉、新乡、贵阳、常熟、昆山;2 0 1 5年常州、安阳、宜昌、湘潭、攀枝花、佛山、中山、北京市朝阳区、南昌、江阴、丹阳、张家港;2 0 1 6年绵阳、惠州、德阳、北京市海淀区、上海市闵行区、天津市西青区、重庆市江北区、即墨、海门、宁国、义乌;2 0 1 8年马鞍山、汕头、石家庄、徐州、重庆市九龙坡区、沈阳;2 0 1 9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昆明、盐城、金华、南宁、珠海、天津市滨海新区。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6、2 0 2 4年3月 第4 4卷 第2期表2 三重差分基准回归结果变量m u(1)(2)(3)(4)d d d0.0 1 5*0.0 1 4*0.0 0 5*0.0 0 9*(0.0 0 7)(0.0 0 7)(0.0 0 3)(0.0 0 4)t r e a ty e a r-0.0 1 3*-0.0 1 4*-0.0 0 2(0.0 0 4)(0.0 0 4)(0.0 0 4)t r e a tg x-0.0 1 9*-0.0 1 7*(0.0 0 6)(0.0 0 4)t l-0.0 4 6*-0.0 6 9*-0.0 9 1*(0.0 0 6)(0.0 0 9)(0.0 1 1)a g

37、 e-0.0 1 3*-0.0 1 0*-0.0 1 2*(0.0 0 1)(0.0 0 2)(0.0 0 2)m b r-0.0 0 6-0.0 0 9*-0.0 0 7(0.0 0 5)(0.0 0 5)(0.0 0 5)c f l o w-0.0 8 3*-0.0 8 4*-0.0 9 6*(0.0 1 4)(0.0 1 5)(0.0 1 0)s i z e-0.0 2 1*-0.0 2 3*-0.0 2 3*(0.0 0 1)(0.0 0 1)(0.0 0 2)r o e-0.0 0 1*-0.0 0 1-0.0 0 1(0.0 0 1)(0.0 0 1)(0.0 0 1)t a g-

38、0.2 2 3*-0.2 0 7*-0.2 2 4*(0.0 1 5)(0.0 1 5)(0.0 1 6)i t a0.0 1 30.0 6 3*0.0 1 8(0.0 2 6)(0.0 2 8)(0.0 3 3)d s h-0.0 0 6-0.0 1 0*-0.0 1 0*(0.0 0 5)(0.0 0 4)(0.0 0 5)常数项1.1 6 1*1.7 2 4*1.7 7 3*1.8 0 2*(0.0 0 2)(0.0 2 5)(0.0 2 8)(0.0 3 2)年份固定是是是是行业年份是是是是城市行业否否是是城市年份否否否是调整的R20.2 0 30.3 2 30.5 9 00.5 8

39、4观测值数1 57 7 01 55 7 61 50 9 81 42 8 8注:1.*、*和*分别表示1%、5%和1 0%的显著性水平。2.()内为聚类到行业年份的稳健标准误。业和高技术行业企业竞争力影响的基准回归结果,从中可以发现,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设立的政策对不同行业间企业竞争力的作用存在明显差异。表2第(1)列仅控制了年份固定效应和行业年份的联合固定效应,未加入任何控制变量,其回归结果在5%的水平下显著为正。第(2)列在第(1)列的基础上加入了企业层面的控制变量,估计系数仍在5%的水平下显著为正。因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设立的政策冲击基于城市层面,第(3)列检验了年份、行业年份和城市行业固定效应的

40、基准回归,而关键解释变量d d d的估计系数在1 0%的水平下显著为正。当同时控制城市、年份、行业的两两联合固定效应时,表2第(4)列的回归系数通过了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故表2的回归结果表明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对制造业中高技术行业的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作用高于传统行业,验证了假设1的可信性,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对不同制造行业的企业竞争力存在差异性影响。这可能是因为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设立后,政府加强了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提高了城市整体的创新质量,同时也会激活制造企业技术研发的投入和技术升级的速度,从而推进制造企业创新专利的“提质增量”。并且,由于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府面临考核压力以及市场竞争效应,

41、会使得资源倾向于具有创新潜在优势的行业,还会营造公平透明的市场营商环境,极大提升相关企业对创新资源和风险投资的吸收能力。同时,高技术制造行业对于关键核心技术的掌控能力更强,企业可以通过产品获取竞争优势并稳固市场地位,即研发投入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相对于领跑的传统制造行业来说,马歇尔外部性的规模效应以及雅各布斯外部性的知识溢出和共享效应加速了高技术行业企业新产品、新工艺的呈现,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定价能力,进而使得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对高技术行业的企业竞争力作用高于传统行业。(二)企业异质性分析从增强创新主体知识产权竞争力方面看,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有利于激活城市的创新驱动力,充分发挥知识产

42、权的正外部性,以专利的“提质增量”升级提速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度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将知识产权建设纳入考核体系,不同城市的制造业受到政府帮扶力度将会有所区别,各企业的创新能力也会出现差异,这些能够通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差异性反映出来。因此,本文考察了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对传统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企业市场竞争力差异性影响,从企业自身特征等角度分别分析政策效果的差异性。1.企业股权集中度异质性借鉴柳光强等2 8的方法,以上市企业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来衡量股权集中度,通过数据中两类行业股权集中度的中位数进行分组,高于中位数则为高股权集中度组,反之则为低股权集中度组。同时,进一步考察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

43、对于各制造行业中不同股权集中度的企业竞争力是否产生异质性影响。从表3第(1)(2)列的估计结果发现,高股权集中度的传统行业与高技术行业的企业市场竞争力未出现差异;而对于低股权集中度69h t t p:s k x b.x j t u.e d u.c n杜传忠,陈永昌 知识产权政策对制造业市场竞争力的影响的企业,传统行业的企业市场竞争力变化明显低于高技术行业。这可能是因为高股权集中度会降低企业的决策效率和公司治理效率2 8,在提高的“技术模仿”成本和管理成本作用下,抵消了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提高带来的技术优势。但低股权集中度的制造企业保障了中小股东的发言权和利益,降低了大股东追逐利益的理性人特征,从而

44、通过削弱企业中个人“侵占效应”推进企业研发战略,进而扩大了高技术企业相对传统行业的创新竞争优势。而且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能够吸引更多的优质项目和研发机构,同时高技术行业相对于传统行业在技术创新、吸收和转化方面更具优势,使得其技术水平的提升速度更快,因此会拉大不同行业间企业的竞争能力差距。2.企业所有制异质性本文根据企业所有权属性将样本划分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进一步考察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设立对于不同所有制的传统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市场竞争力的影响是否存在异质性效应。表3第(3)(4)列的估计结果表明,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城市内传统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因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设立而发生显著变化,并呈现

45、出高技术行业领先于传统行业的特点。但在民营企业之间,加强的知识产权保护未使得不同制造行业间的企业竞争力发生差异性变化。这可能是因为地方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联系更为密切,资源也会更多地向国有企业倾斜,而且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的政府考核和科技强国建设加强了创新资源的流动性,加速国有高技术企业的资源流入和竞争力的极大提升。而国有性质的传统行业企业较为平缓的经营目的和激励机制使得企业创新动机不足、效率较低,因此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使得国有传统行业和高技术行业的企业竞争力呈现差异变化。虽然强化的知识产权保护缓解了非国有企业市场竞争的扭曲效应,提高了企业对资源的吸收能力,并推动专用性投资和生产研发的效率,而

46、且能够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但是资本市场对于民营企业的资本回报率仍处于保守状态,而政府对于此类性质企业的关注度也相对有限。另外,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在得到进一步激活的背景下虽加速了产品创新,但市场的激烈竞争环境抑制了传统行业与高技术行业的民营企业市场定价能力,故两类制造企业竞争力的变化幅度仍一致。3.企业规模异质性本文参考朱巧玲等2 9的做法,依据企业上市板块的特征将样本划分为大规模企业和中小规模企业。表3第(5)(6)列的估计结果表明,在大规模企业样本中,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城市政策对传统行业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影响低于高技术行业。这可能是因为在各类行业中的大规模企业既拥有相对丰富的专用性投资,又比较

47、重视知识产权保护。虽然中国企业的专利创新仍存在着“量高质低”、关键技术“空心化”等问题,但是大规模的高技术制造企业因自身持续性的知识积累而具有较强的发明专利研发能力,故拥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与此相对的传统制造业的大规模企业,其行业内企业创新的滞后性以及产品和工艺的趋同性使得市场竞争力下降。因此,相对于传统行业,规模较大的高技术企业拥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然而,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因示范城市设立而得到进一步加强,市场不仅可以化解资本市场与企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缓解企业融资难度,而且处于领先地位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也为区域技术进步奠定基础,知识溢出效应能够缩小区域内制造企业间的技术差距。因此,各制造行业

48、的中小规模企业在有机会获得更多谈判力和价格控制力的同时,能够保障企业的资本边际收益,从而使得传统行业与高技术行业之间的企业竞争力无明显差异的相对变化。表3 异质性检验估计结果变量(1)(2)(3)(4)(5)(6)高股权集中度低股权集中度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大规模中小规模d d d0.0 0 70.0 1 4*0.0 1 6*0.0 0 80.0 2 1*0.0 0 5(0.0 0 7)(0.0 0 9)(0.0 0 9)(0.0 0 5)(0.0 0 7)(0.0 0 6)常数项1.7 9 2*1.7 4 5*1.5 1 6*1.8 3 9*1.6 9 5*1.8 7 2*(0.0 5 1)(0

49、.0 5 6)(0.1 2 3)(0.0 3 9)(0.0 6 1)(0.0 4 5)调整的R20.6 0 80.5 7 0 0.5 6 8 0.5 9 40.5 5 2 0.6 4 9观测值数71 3 371 5 5 53 3 3 89 5 565 1 2 77 7 6注:1.*和*分别表示1%和1 0%的显著性水平。2.同时控制了年份、行业年份、城市年份、城市行业的固定效应,控制变量估计结果留存备索。3.()内为聚类到行业年份的稳健标准误。在此将主板企业纳入大规模企业范畴,将中小板、创业板的企业定义为中小规模企业范畴。79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2 4年3月 第4 4卷 第2

50、期(三)实现机制分析前述结果发现,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设立使得传统企业市场竞争力低于高技术企业,下面由理论分析出发,从融资约束、运营成本、关键技术创新能力三个视角切入,进一步探析知识产示范城市的设立对于不同制造行业企业竞争力的差异性影响机制。结合式(1),本文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对路径进行检验,具体设定如下:m ei j y t=c2+2d i di j tg xy+iz+Xi y t+t+i y+yt+i t+i jyt(3)m ui j y t=c3+3d i di j tg xy+m ei jy t+iz+Xi y t+t+i y+yt+i t+i jyt(4)其中,m ei j y t表示中介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