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 录第一章 总论1第二章 建设背景与市场分析5第三章 产品方案及设备方案10第四章 建设规模及建设条件14第五章 建设方案18第六章 建设用地分析25第七章 节能分析专篇26第八章 环境和生态环境影响分析36第九章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40第十章 经营管理42第十一章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44第十二章 工程招投标46第十三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48第十四章 财务评价51第十五章 社会影响分析57第十六章 结论61附表63第一章 总 论1.1项目名称、性质及承办单位1.1.1项目名称逆变器制造生产项目1.1.2项目性质新建1.1.3项目建设单位1.2项目概况1.2.1建设地点1.2.2建设规模及内
2、容建设规模:年可生产逆变器装机总容量达2GW。建设内容:本项目不新建建筑,占用六九硅业原有生产车间1100平方米,库房200平方米,办公及附属用房350平方米。拟购置气密测试仪、电网模拟器、功率分析仪、安规测试仪等设备。1.2.3建设期限本项目建设期从前期准备、立项,而后进入项目准备阶段、项目施工阶段、项目竣工验收阶段。计划开竣工日期为2014年7月到2014年11月,总工期为5个月。1.2.4资金结构和投资规模资金结构:项目总投资1113.63万元人民币。投资规模:项目总投资1113.63万元,由建设投资和铺底流动资金构成。其中建设投资共计174.84万元,铺底流动资金938.79万元。建设
3、投资包括建筑装修改造费45.5万元,设备购置及安装费96.58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6.87万元,基本预备费15.89万元。1.2.5资金筹措 项目所需资金共1113.63万元,资金筹措方式:自筹资金1113.63万元。1.3结论经测算,本项目总投资1113.63万元人民币。项目实施后预计年实现收入60000万元,本项目平均利润总额333.44万元,所得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为47.93,所得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36.45,均高于基准内部收益率。本项目为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中鼓励类:逆变控制系统开发制造,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市“十二五”发展规划。逆变电源是光伏系统最重要的平衡部件
4、,光伏发电市场发展带动逆变电源的需求大幅度上升。光伏发电今后的应用将以并网发电的形式为主,光伏并网逆变器总功率的市场需求则将等于甚至大于光伏系统的总装机功率,市场前景极为广阔。从建设条件方面看:项目厂址选择合理,主要原材料供应渠道稳定可靠,产品销售市场潜力巨大,工艺设备选择先进,能够在国内市场保持领先,配套设施齐全。从经济影响和社会影响分析来看,投资估算比较合理,资金来源可靠,资金回收稳定有效,具有较好的盈利能力,抗风险能力。因此项目的建设是可行。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指标单位数量备注一建设基础数据1租赁建筑面积16502年耗水量万m30.193年耗电量万KWh173.114建设期月
5、55劳动定员人120二财务数据1总投资(项目报批总投资)万元人民币1113.632固定资产投资万元人民币174.843铺底流动资金万元人民币938.794销售收入(正常生产年份)万元人民币600005销售税金及附加(正常生产年份)万元人民币2106增值税(正常生产年份)万元人民币21007总成本费用(正常生产年份)万元人民币57356.568利润总额(正常生产年份)万元人民币333.449所得税(正常生产年份)万元人民币83.3610税后利润(正常生产年份)万元人民币250.08三财务评价指标1利税总额万元人民币2643.442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前)%47.933财务净现值(所得税前)万元
6、人民币1926.184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前)年3.935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7.576总投资利润率%29.947盈亏平衡点%77.16第二章 建设背景与市场分析2.1编制依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实行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发改投资20042656号)和的通知(*省人民政府冀政200532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发布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的通知发改投资20071169号承办单位提供的相关基础资料2.2建设背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己成为全球第一大煤炭生产国,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尽管在未来510年,我国煤炭国内生产总量基木能够
7、满足国内消费量,然而,原油和天然气的生产则不能满足需求,其中原油的缺口最大,特别是自1992年以来,中国石油进口剧增,年均增长率达到35%左右,我国己成为全球第三大石油进口国。另一方面,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也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作用,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环境压力。近年来,可再生能源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可再生能源己成为实现能源多样化、应付气候变化和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替代能源。尤其是近几年,随着国际石油价格的不断攀升以及京都协议书的生效,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得到世界很多国家的广泛关注,成为国际能源领域的热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预测研究,
8、在未来3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成本将大幅度下降,这些表明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成本将呈不断下降的趋势,更为其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创造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的研究与开发,今后将重点开发利用各种可再生能源。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和实施,太阳能光热利用、风力发电、生物质能高效利用和地热能的利用都得到重点发展。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我国在风力发电、海洋能潮汐发电以及太阳能利用等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这对于我国缓解能源枯竭速度,改善生态环境,走能源可持续发展道路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2.3市场分析1、太阳能应用潜力巨大,逆变电源需求将同步增长欧洲是目前世界上发展光伏最积极
9、的地区,根据欧盟年新修订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比例要达到20%,其中光伏装机要达到100GW,至2050年可再生能源比例要达到50%。美国也已启动太阳能先导计划,通过一系列政策推动,预计在2016年与常规能源达到一致。日本2009年1月13日重新启动家庭PV发电补贴制度。装机每kW补贴7万日元,经济产业省2009年11月宣布,将实施上网电价:以48日元/kWh(现用电电价约23日元/kWh)收购家庭光伏电力的剩余部分。除此以外,韩国、澳大利亚、印度、阿联酋等国家也已开始实施上网电价法,这些地区都将成为现实的光伏市场。2、光伏发电市场发展带动逆变电源的需求大幅度上升由于光伏发电的成本
10、相对于风力发电和生物质能发电要高出许多,所以此前光伏发电的市场应用规模比较有限,主要应用于特殊地区和场合的独立系统供电。但随着光伏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光伏产品的生产成本不断下降,许多国家对光伏电力上网发电实行补贴政策,拉动了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在最近的10年中,全球光伏系统的安装量大幅上升,10年累计安装量超过了23GW。更为重要的是,政策的驱动使光伏系统的成本下降速度大大加快,据许多机构预测,光伏发电很有可能在2020年前后就能实现“平价上网”。届时不需要政府的补贴,将会实现更快的增长,成为21世纪中叶最有希望的替代能源和本世纪末最有希望的主力能源。逆变电源是光伏系统最重要的平衡部件,光伏发
11、电市场发展带动逆变电源的需求大幅度上升。光伏发电今后的应用将以并网发电的形式为主,由于选配并网逆变电源的额定功率与光伏系统的装机功率(光伏组件标称功率的代数和)基本上是1:1,考虑到由于安装场地限制的逆变器高配和部分系统备用逆变器的需要。光伏并网逆变器总功率的市场需求则将等于甚至大于光伏系统的总装机功率,市场前景同样广阔。3、太阳能发电是解决落后地区用电难的有效手段我国的西部边远地区由于历史和地理原因,经济发展较为缓慢,许多地方至今仍没解决用电问题,然而这部分占全国国土面积2/3的地区,年均日照却在2200小时以上。其中,西藏、青海、新疆、甘肃、宁夏及内蒙古等地总辐射量和日照数为全国之最,特别
12、是西藏西部地区,年太阳辐射量居世界第二,仅次于撒哈拉大沙漠。我国太阳能有109万兆瓦,即使只开发1%的太阳能,其装机容量就能超过3600兆瓦,如果将这些太阳能用于发电,则等于上万个三峡电厂发电量的总和。我国“十二五”实施的“光明工程”计划中,太阳能发电主要用于解决日照条件较好但缺乏燃料的偏远地区,如青海、西藏、新疆、甘肃等省生活用电问题。据报道,在我国边疆、沙漠、草原(即荒漠地区)建设光伏电站的计划早已启动,此项计划若完成,可在2020年前提供我国西北地区人均100W的电能,满足2300万人口生活用电的需求。随着光伏产业的发展,光伏发电正逐步向城市并网发电、光伏建筑集成方向快速发展,在未来10
13、-20年内,将出现越来越多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因此,在我国广阔的西部地区率先应用太阳能发电技术是解决该地区电力供给困难的有效手段之一。综上所诉,该项目的建设不仅可以促进我国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还可有效满足当前市场需求,促进我国低碳环保业及相关产业链快速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长远的意义。第三章 产品方案及设备方案3.1 产品方案、工艺技术、设备方案3.1.1项目产品方案确定原则1.市场需求:根据适应市场需求及其变化的原则,确定产品的品种、规格、数量。2.产业政策:产品方案应符合产业政策,并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较高的技术含量。3.环境条件:确定产品方
14、案应考虑环保要求和可能获得的环境含量以及环保治理设施的投资等因素。4.原辅材料的供应:考虑所采用的主要原辅料的可得性,以及数量质量的稳定性。5.技术装备:产品方案应与可能获得技术装备水平相适应。3.1.2规划设计产品方案该项目生产不同功率的逆变器,预计年可生产逆变器装机总容量达2GW。本项目计划总投资1113.63万人民币,主要进行租赁厂房的装修改造和生产设备的购置。3.1.3工艺流程3.2主要设备3.2.1主要设备方案选择的基本要求1主要设备方案与选定的建设规模、产品方案和技术方案相适应,满足项目投产后生产或使用的要求。2.主要设备之间、主要设备与辅助设备之间的能力相互配套。3.设备质量可靠
15、、性能成熟,能保证生产和产品质量稳定。4.在保证设备性能的前提下,力求经济合理。5.拟选的设备符合政府部门或者专门机构发布的记住标准要求。3.2.2主要设备选型及来源本项目作为生产加工项目,须配备相关的设备设施。本次设备的选择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按照高起点、高技术、高质量的原则进行,以达到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公司的后续发展能力,从质量上和产量上满足市场要求。项目设备选型根据生产规模及生产工艺要求,采用国内外先进生产设备,主要生产设备见附表。3.3主要原材料供应本项目为新能源开发利用,原材料主要为电子元器件等,所有原材料供应以市场购进为主,本公司
16、经过市场调研认为原材料供应完全能够保证,满足本项目生产需要。3.4主要能源供应水源:本项目水源由厂区供水管网供应,主要为生活生产用水,生产工艺只用少量水。年用水量0.19万吨。电:本项目生产生活用电由厂区原有电源供应,该电源能够满足生产生活所需电能。年用电量为173.11万kwh。第四章 建设规模及建设条件4.1建设规模4.1.1建设规模:根据市场调查预测,以及企业资金、外协条件的考虑,确定本项目的建设规模为年生产逆变器装机总容量2GW。4.1.2场址选择:4.1.3土地权属类别:4.1.4建设内容:本项目不新建建筑,占用六九硅业原有生产车间1100平方米,库房200平方米,办公及附属用房35
17、0平方米。拟购置气密测试仪、电网模拟器、功率分析仪、安规测试仪等设备。4.2建设条件4.2.1 自然地理条件*市是国务院批准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对外开放城市。位于*省中部,太行山北部东麓,冀中平原西部。属南温带亚湿润气候区,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气候凉爽,冬季寒冷少雪,四季分明。年均气温差距较大。最冷的一月平均气温-4.1。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26.6。*曾出现过的极端最低气温-22,极端最高气温43.3。年日照2500-2900小时。无霜期165-210天。年均降雨量566.6毫米左右,主要集中在7-8月,占年总降水量的60%左右。最大积雪深度0.23m,最大冻土深度0.55m。4.2.
18、2农业发展和经济概况*市自然资源丰富,农业经济特色明显。全市正建成7个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8个果品基地和8个牧渔基地,2010年产粮食526万吨、果品60万吨、肉类46万吨。雄县红小豆、满城草莓、易县磨盘柿、阜平大枣、顺平红富士苹果、曲阳鸭梨、唐县小尾寒羊、涞源虹鳟鱼等产品远近驰名。望都辣椒、安国中药材、留史皮毛、皮革及毛纺、顺平肠衣、白沟箱包、安新羽绒、容城服装、曲阳石雕、高阳纺织等,已形成一批企业和优势产业。2012年,*市全市生产总值完成2720.9亿元,年均增长11.8%。粮食总产突破600万吨,农业产业化率由41.9%提高到63.5%。工业增加值达到1259.4亿元、增长89.3%。
1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161.3亿元,是2007年的2.3倍。省重点项目数量连续五年全省前三,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6448亿元,是上个五年的3.1倍。财政收入完成311.3亿元,是2007年的2.6倍。民营经济增加值完成1848.4亿元、增长83%。4.2.3交通通讯*市位于太行山北部东麓,冀中平原西部。北纬3810-4000,东经11340-11620之间。北邻北京市和张家口市,东接廊坊市和沧州市,南与石家庄市和衡水市相连,西部与山西省接壤。市中心北距北京140公里,东距天津145公里,西南距石家庄125公里,直接可达首都机场、正定机场及天津、秦皇岛、黄骅等海港。京广铁路、京昆高速公路、1
20、07国道、京港澳高速公路、保津高速公路、滨保高速公路、保沧高速公路、张石高速公路使*拥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由京港澳高速、荣乌高速、京昆高速、保沧-保阜高速在*周边互通连接,形成高速外环。全市通讯畅达迅捷,移动通讯方面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及中国电信先后在*建设3G网络,成为全国首先开通3G网的10个城市之一,也成为同时拥有两个3G网的3个中国城市之一(另外两个为上海和无锡);电力充足;生活服务设施齐全,医疗保健机械完善,文化娱乐场所众多。4.2.4工程水文地质该建址地势平坦,地址条件单一,地下水位较深,一般在17米左右,场地为堆积作用所形成的山前倾斜平原区,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冲击物组成,沉积环境稳
21、定,宜作建筑场地。拟建场地属大清河水系冲洪地貌单元,地势平坦开阔,地层结构基本一致,工程地质条件较好,构造相对稳定,处于建筑抗震的有利地段,场址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场址土类型为中软场地土,属三类建筑场地。4.2.5抗震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市地震基础加速度值为0.10g(相当于基本烈度度)。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4.2.6公用设施社会依托条件本项目年用水量约0.19万吨。水源由厂区供水管网供应。电由厂区变压器供应,该电源能够满足生产所需电能,供应有保证。年用电量为173.11万kwh。4.2.7施工条件施工场地拟
22、建厂址地形开阔,交通便利,项目建设地点有空地可做为本期工程的施工场地,无须另外租用施工场地。施工道路施工能源施工用电可从附近低压线路直接引入;施工生产、生活用水均由厂区供水管网提供。施工用氧气、乙炔气由施工单位自备,分散供应,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安全。第五章 建设方案5.1指导思想1. 技术方案的选择应具有先进性:项目以制造逆变器为目的,主要用于太阳能利用,促进新能源的发展。2. 项目要采用先进的加工工艺,要求产品有更好的综合性能,更高的精度,更少的余量和更光洁的表面。3. 工程方案的选择应满足生产使用功能的要求。确定项目的工程内容、建筑面积和建筑结构时,应满足生产和使用的要求,分期建设的项目应
23、留有适当的发展余地。4. 工程方案应适应已选定的厂址(线路走向)。在已选定的厂址范围内,合理布置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地上、地下管网的位置,符合工程标准规范要求。建筑、构筑物的基础、结构和所采用的建筑材料,应符合技术标准规范要求,确保工程质量。5.2总图布置(一)总图布置原则(1)按照国家的方针政策,并结合场地现状,在满足工艺和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做到经济、合理,尽量减少建设投资,并考虑后期发展。(2)根据工艺及防火要求,合理布局,做到功能分区明确。(3)平面布置与工艺流程应衔接合理,满足生产工艺流程要求。(4)场区道路通畅,满足运输和消防需要,做到生产线路简介、流畅,避免人流和车流的交叉。(二)
24、总图布置该项目结合场地现有条件,根据有关规程、规范,进行规划布置。总平面布置力求规划合理,工艺流程顺畅、功能分区明确、布置紧凑、节约和多层布置形式,尽量减少厂区内辅助附属建筑物的数量。结合厂址地形,合理确定厂区竖向布置形式。厂区竖向布置综合考虑土石方工程量、土石方基本平衡、工艺流程顺畅、厂区交通方便等因素。该项目各建(构)筑物生产类别为丁、戊类,耐火等级为二级,各建(构)筑物之间设有8米宽的环行车道,便于火灾时消防车到达场内任一位置。在厂房周围留有一定场地做绿化用地,一方面点缀厂区的环境,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不同功能建筑之间的隔离带,起到人流导向的效果。道路两旁及边角空地都可以利用作绿化地带,增
25、加绿地覆盖带,形成一个优美的工作环境。5.3场内外运输本项目场外运输按铁路及公路运输考虑,场内主要依靠叉车及平板车。该项目车辆能满足生产运输需要。场外铁路及公路运输以购货单位自理运输为主,原材料以社会运输力量为主。5.4土建工程5.4.1建设内容:本项目不新建建筑,占用六九硅业原有生产车间1100平方米,库房200平方米,办公及附属用房350平方米。拟购置气密测试仪、电网模拟器、功率分析仪、安规测试仪等设备。5.4.2建(构)筑物设计依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实行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发改投资20042656号)和的通知(*省人民政府
26、冀政200532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发布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的通知发改投资2007116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发改环资20061864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承办单位提供的相关基础资料5.4.3设计原则 合理组织人流、物流和合理利用场地面积,既要满足生产工艺要求,使生产作业线路短捷,又要避免交叉往返运输。 场地布置既要保证地下各种管网的敷设要求,又要保证场区环保、绿化、防火、安全、卫生、通风等各项规范于规定的要求。 合理布局,处理企业近期与远期发展的关系,考虑长远规划、远近结合、功能区分明确、布置合理的要求。5.4.4地基基础本区地处
27、华北平原中部,地形平坦开阔,总的地势由北向东南略有倾斜,自然坡降1/50001/10000,地面高程在8.0m14.4m之间。根据区域地质资料,该建筑场地类别属III类,土质类型属中软土,为建筑抗震一般地段。场地稳定性良好,地基土可不考虑液化影响。场地无不良地质作用,地质状况可满足生产装置的需要,便于总图布置。5.4.5建(构)筑物结构1、建筑结构体系(1)租赁厂房采用简洁装修,建筑外墙均采用浅色外墙涂料。墙体材料采用多孔砖,外墙保温材料采用聚苯乙烯塑料保温板。配套设施为水、暖、电、消防齐全。做到外观统一美观。按照国家行业标准设计,所选用原料均为国家成熟产品,符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和标准。(2)
28、自然条件基本风压:0.4KN/基本雪压:0.35 KN/(3)基础数据和抗震设防标准建筑物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物设计使用年限:50年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丙类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市地震基础加速度值为0.10g(相当于基本烈度度)。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5.5公用工程5.5.1给排水工程给水:厂区用水主要为职工生活及生产用水,公司生活供水由厂区供水管网供水,水源由二级泵房水管接出DN100给水管供厂区自来水。所需用水量能满足公司生产要求。本项目水源由厂区供水管网供应,室内外消火栓连接厂区消防水池。供水方式如下图:
29、生活用水点给水引入管 厂区环状给水管网 室外消火栓 室内消火栓 消防水池 消防车取水 消防排水:本项目厂内排水主要包括生活用污水,采用雨污分流制,按厂区平面布置的排水系统汇聚的污水排入污水管道,生活粪便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污水管道。5.5.2供电方案该项目生产用电引自供电站,电力供应稳定充足,经计算,该项目每年耗电量为173.11万度。编制依据本项目设计与施工中应执行的有关电气规范: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201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2009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3-199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04建设单位所提供的建筑总图与用电
30、要求用电负荷分级本项目用电负荷中,根据国家标准,厂房设备、建筑及其余用电负荷应该按三级负荷考虑。供电电源根据现场供电条件,本项目用电电源由厂区变压器引入两路10KV供电电缆,配电电压为380/200V,配电方式为树干式相结合的供电方式。厂房配电与照明厂房动力线路及照明线路,直接引自配电室,厂房干线一般采用BLX型导线架空敷设。支线采用BV-500V型导线穿钢管埋地或沿楼板墙暗敷设,配电箱一般选用XL-2L型悬挂式或嵌墙式动力配电箱,厂房照明与动力电源分开,照明配电箱采用XRM-7型或暗装配电箱,照明线路采用架空敷设或穿钢管暗敷方式,照明灯具采用搪瓷配照型或广照型工厂灯或混合型灯具。电气安全10
31、KV高压电源引入处装避雷器,高于20米的建筑设防雷保护,防雷接地电阻不大于30,配电室及厂房四周设封闭式接地网。低压配电屏、厂房内配电箱及用电设备均需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20,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4,架空线路终点X,引入厂房及其它建筑的电源做零线重复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10。5.5.3通风厂房设置屋顶风机,进行机械通风。工序集中处理区设置局部机械通风。5.5.4通讯设置电话交换机等通讯设施,满足厂内及对外交流需要;建设闭路电视中央监控系统,用于对各要害部门或作业场地的监控和调度;新增计算机、打印机、传真机、移动电话、对讲机、管理软件等,为生产提供现代化手段。第六章 建设用地分析6.
32、1项目选址厂址所在地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革命历史古迹、水源保护区等国家规定的保护区域。经勘探不会压覆矿床和文物,不影响当地防洪排涝,不影响通航和军事设施。6.2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为认真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促进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优化配置,提高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的管理水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制定了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以下简称控制指标)。本控制指标是对一个工业项目(或单项工程)及其配套工程在土地利用上进行控制的指标,适用于新建工业项目,改建、扩建工业项目可参照执行。它是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建设用地预审和审批阶段核定工业项目用地规模的重要标准,是工
33、业企业和设计单位编制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简介和初步设计文件的重要依据。依据本控制指标,项目无新建建筑,占用已有厂房1100平方米,库房200平方米,办公及附属用房350平方米。项目用地规模合理,符合所属行业土地使用规划要求。第七章 节能分析专篇7.1设计依据1.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发改环资20042505号)2.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国家发改委、科技部2006年12月)3.国家鼓励发展的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环境保护技术(国家发改委2005年65号)4.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B/T15587-19955.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50264-19976.设备及管道保温保冷设计导则GB
34、/T15586-19957.节电措施经济效益计算与评价GB/T13471-19928.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9.节能措施经济效益计算与评价10.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11.*省节约能源条例12.*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省节约能源“十一五”专项规划的通知(冀发改环资2007538号)13.关于转发的通知(冀发改投资2007152号)14.*省用水定额(试行)(冀水资20023号)7.2项目能源消耗种类一、本项目主要能耗种类电力 :生产设备用电、办公生活用电;水 :生活、生产用水;二、能耗用量用电量:项目电源由厂区变压器供给,电力负荷计算如下:表
35、7-1 电力负荷表用电项目建筑面积( )用电指标(W/ )安装功率需要因数KX计算功率(KW)负荷等级(KW)办公及附属(照明)350155.250.73.68三级车间(照明)110020220.715.4三级库房(照明)2001020.71.4三级生产线设备10000.6600三级中央空调7000.4280三级总计算负荷PJS=900.48KW,变压器选型为S11-1200KVA一台其中:建筑负荷PJS=20.48kW,SJS=22.76KVA 设备负荷PJS=880kW,SJS=977.78KVA全年生产按用电按每天8小时,300天计算;采暖用电按8小时,108天计算,得出预计全年用电量为
36、173.11万kWh。用水量:项目用水由厂区供水管网供给。厂区用水主要为生产用水和消防用水等。采用生活、消防统一供给的给水系统,给水管网呈环状布置,埋地敷设,干管管径为DN100。表7-2 全厂用水量表序号名 称用水量标准年用水量(m)备 注1职工生活用水1.2m/人月1728项目定员120人2未预见及漏损172.8取上述水量的10%小计1900.83室内消防用水10L/s72火灾延续时间2h4室外消防用水10L/s72火灾延续时间2h由上表可知,一次消防总用水量144m3,其中室内消防用水量72m3,室外消防用水量72m3。全年生产按300天计算,预计年用水量约0.19万m3。表7-3 项目
37、主要能源和含耗能工质的品种及年需要量表序号主要能源及耗能工质名称计量单位年需要量其中备注购入量自产量其他实物标煤实物折算系数折标煤(t)实物实物实物折标煤折标煤折标煤1电KWhT173.111.229212.75212.752水wtT0.190.8570.160.16年总需要折标煤(t)212.91本项目全部能源消耗折合标准煤年用量为212.91吨/年。7.3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7.3.1电力供应现状,规划及预测分析项目所需电源全部由供电站提供,双路电源供电,供电稳定。负荷等级及供电要求:本项目的用电负荷中,主要用电设备包括各类生产设备、照明电源、消防电源。根据国家标准,消防电源、备用照
38、明(即事故照明)、疏散照明部分应该按一级负荷考虑,其它用电设备按三级负荷考虑。7.3.2供水现状本项目生产、生活用水由园区供水管网供给,供水能力可达到57立方米/小时,水压0.3Mpa,水质负荷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GB5749-2006),能满足生产生活水质、水量、水压要求。7.3.3项目用能源品种选择的合理性、可行性、供应可靠性分析本项目主要能耗是水、电。从项目所在地的水力、电力现状和规划建设看,项目建成后能源供应有保障,因此项目能源供应是可靠、可行的。7.4节能措施本项目节能方案符合国家有关建设标准,技术标准和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中的节能要求,主要节能措施有:7.4.1新工艺、新设备采取的
39、节能措施及其节能效果该项目的厂房在设计中从工艺原则的制定,到设备的选用,都充分注意了节能效果。在厂房布置上尽量使路线顺畅,减少迂回运输;简化物流,减少物料运输环节,节省运输量的能耗。同时尽量考虑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减少废品,提高产品寿命,从而减少了因多出废品所消耗的能源,也为社会节材,创造间接节能效果。设备的维护保养。设备的正常运行是降低能耗的重要基础,在日常工作中,加强设备的检验,将设备责任到人。认真贯彻落实企业长期以来总结出的行之有效的设备管理制度,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按规定进行清灰、加油、润滑、紧固等工作,降低设备故障率。严格按计划检修,减少因设备不正常而造成
40、的临时停产检修现象,防止重要耗能设备的频繁开、停而造成能耗的升高。7.4.2变电系统的节能措施1、配电系统的节能措施:配电系统电压的确定:选用较高的配电电压接入负荷中心。用电设备的设备容量在10KV以下,采用380/220V供电;特殊情况采用10KV供电,对于大容量用电设备采用10KV供电。合理选择线路路径:负荷线路尽量短,以降低线路损耗。2、在高压开关柜和低压开关柜内采用节能高效分断能力高的断路器,保证电力的正常运行,减少停电事故。3、生产设备均选用国内节能产品,对负荷变化较大的电机采用变频调速,使其实际功率与负荷相适应,达到降低能耗,提高工作品质的作用。7.4.3其他节能措施1、所有用水器
41、具都应选用节水型产品,严格控制各用水点的水压和水量,安装计量仪表,避免管网跑、滴、漏和流速过大或静压过高而造成水资源浪费。2、加强废水回收利用。厂房清洗回收水用于绿化用水等。3、加大雨水利用。雨水通过雨水管网收集到消防水池,用于平时浇洒道路及绿化用,节约清水用量。4、办公楼全部安装节能光源,严禁采用非节能产品的照明。5、建立健全节能管理制度,加强节能管理。7.4.6建筑节能根据*省节约能源“十一五”专项规划要求。新建建筑严格执行节能设计标准。采用高效保温材料复合的外墙和屋面等一系列技术措施,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1、建筑围护结构隔热水平: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屋顶0.6;外墙0.55;地板0.5。2
42、、墙体节能措施:采用新型节能墙体材料;在外墙内侧粘贴或砌筑块状保温材料(如膨胀珍珠岩板、EPS板和XPS板等),并在表面做保护层(如粉刷石膏或聚合物水泥砂浆等);在外墙内侧拼装CRC聚苯复合板或石膏聚苯复合板,表面刮腻子,也可以在外墙内侧抹保温砂浆。3、屋面节能措施屋面保温可采用板材、块材或整体现喷聚氨酯保温层,屋面结构可采用架空、蓄水、种植等隔热层。保温屋面的天沟、檐沟,铺设保温层,天沟、檐沟、檐口与屋面交接处,由挑檐的保温屋面保温层的铺设延伸到墙内,其伸入的长度为墙厚的1/2。、门窗的节能措施采用双玻璃中空节能门窗,提高门窗的气密性能,门窗的面板缝隙采取良好的密封措施。玻璃或非透明面板四周
43、采用弹性好、耐久的密封条密封或注密封胶密封。门窗密封性指标:不低于国标建筑外窗空气渗透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7107)规定的级水平,相当于窗户每米缝长的空气渗透量:QL2.5m/(m.h)。5、其他技术成熟,效果显著的节能技术和产品,应用各种塑料PVC管材;给水系统利用定压定量节能泵等。7.5节水全面节水是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是关系到我国实现资源利用、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战备任务。7.5.1节水原则与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规定“国家实行计划用水,厉行节约用水”。1993年国家实行取水许可证制度,从此结束无序取水的历史,标志我国水资源管理进入法制化阶段。2002年5月国家计委和
44、水利部颁布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方法实行更加严格的水资源政策,要求项目建设必须充分评估水资源的承受能力和合理使用水资源。7.5.2节水措施全面节水是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是关系到我国实现资源利用、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战备任务。项目主要节水措施:1、供水系统采用合理的供水系统,充分利用水压,设减压或调压设施。2、合理配置水表等计量装置建筑物的引入管、公用建筑物需计量的水管均设置水表。水表的选择、安装均应符合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有关条款的要求。3、节水器具、仪表(1)采用节水器材、器具既节水又节能。(2)水嘴(水龙头)、便器及便器系统、便器冲洗阀等产品。如座便器采用耗水小于6升的节水型座便器,每次冲水可节约1-3升,大大减少水源的浪费。(3)公共卫生间的洗手盆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