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大班科学区角材料投放及调整原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孩子们的科学探究应从身边的事物开始,引导孩子们关注周边生活环境中常见的事物,发现其中的有趣和奇妙,这有益于保持孩子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使他们从小就善于观测和发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科学领域指出:“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性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条件”。显然,幼儿科学活动,教师更注重的是创设提供让幼儿操作探索的环境,使幼儿能真正动手动脑。然而,由于幼儿的爱好、能力、需要等差异,科学活动是在集体教学中很难整齐划一的完毕,那么科学区角的建立有效的填补了集体科学活动中无法完毕的操作活动。科学区角
2、的建立给了幼儿一个自主探索、自我学习的空间,教师可以有效地实行个性化指导,使每一个幼儿在快乐、自由、合作的环境中进行科学探索。一、注重材料的引导性教师提供的各种材料要考虑到对幼儿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引导性事实上就是规定教师考虑幼儿的实际能力,考虑材料之间的关联,考虑材料所提供的线索对幼儿的启示,只有具有引导性的材料才干保证教育目的的实现。材料的引导性不是教师的语言指点,更不是教师代替幼儿操作,而是内化在材料中的“引路”线索。使材料具有引导性的关键是找到材料与活动预期结果间的关联,如玩具“灯泡亮了”,这是我园在省专家的领导下研发的玩具,我做了进一步完善为孩子提供了图示,让孩子通过观看图示,自主探
3、究、动手操作得出结论,第一页图示,幼儿通过实验探究出电池同方向摆放电路不会连同,电池要按照不同方向的摆放才会连通;第二页图示,幼儿通过不同线的连接方法,探究哪种连接方法小灯泡会亮,充足激发幼儿的爱好,使幼儿进行更多的尝试、发现;第三页图示,我设计了一个可反复使用的登记表我会导电吗,幼儿通过操作、探索出电路连接哪个物品会导电,然后做出记录,并挂在墙上,向其他幼儿介绍自己的发现。在活动中,我所投放的引导性材料就是示意图,每幅示意图都蕴含深刻的教育意义,通过材料的引导使幼儿之间发生互动,而教师并不需要语言的指点,幼儿只要按着内化在示意图中的“指路”线索进行操作即可。幼儿对于玩具的操作方法都是在与同伴
4、的讨论式互动、自我观测实践中得出的,并最终得以完毕活动,达成教师预期的结果。由此可见,材料的引导性对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成功与否是非常重要的。图示、登记表 幼儿活动过程中二、注重材料的探索性材料是幼儿探索和学习的桥梁,要让幼儿在短时间实现探索发现的过程,就必须为幼儿提供易于探索的材料,支持幼儿的探究,使幼儿通过操作积极获取多方面的经验。教师提供应幼儿的活动材料应不断引发幼儿思考“为什么”“怎么样”,不断促进幼儿从多个角度,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这也为促进幼儿进行连续不断地探索活动,进而为促进幼儿探索意识的萌发和初步发明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科学区角投放材料的性质应有别于其它区角的材料,要
5、具有探索性。假如不具有探索性就不能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很少幼儿会积极去探索。即使有人去玩也经常是坚持不久,往往是玩一会儿,觉得没意思就走开了。如我在科学区投放了玩具“扇一扇”,其中有纸片、铁钉等材料,让幼儿通过“扇”,发现哪些东西可以被扇起来。开始投放几天有人来玩,几天后就没人来玩,于是我进行反思,并询问部分幼儿后,了解到本来是这些材料探索性不强,材料提供较单一,不能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幼儿操作一会儿就会了,没有挑战性。明白因素后我及时调整材料,将材料进行改善,投放了更多实验的材料,如棉花、硬币、海绵、塑料花、曲别针等等。增设了一些新的问题,如曲别针要用小风力还是大风力才干被扇动,让幼儿一方面
6、猜测,然后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测,这样的探索才具有挑战性,更加容易激发幼儿探索的积极性。玩具:扇一扇三、注重材料的趣味性占地盘科学区的玩具材料投放不能注重了探索性而忽略了趣味性,一味的让孩子知道实验的现象,只是看起来美丽,但玩起来没意思,使孩子玩的没故意义。因此,教师制作的玩具,要平衡玩具中的“玩与教”的作用,真正的在游戏过程中快乐的学习。如“占地盘”,重要让幼儿练习10以内的加减运算。本来我只是写了一些题卡,幼儿作答,属于幼儿自己考自己的题,比较枯燥,幼儿不喜欢玩。后来我进行了调整,将这个玩具做成竞技性玩具,竞技双方每人持有一套数字卡册(双方的颜色不同),二人通过掷骰子的方式开展答题游戏,幼
7、儿根据骰子上的表情图及文字提醒,开展答题活动,幼儿可在四块答题板中挑选自己喜欢的加减算式,并在自己的数字卡册中找到对的的数字进行粘贴。当游戏结束时,比较红蓝双方谁贴的更多,多者为胜。在玩具中增添了情境,这样大大增强玩具的趣味性,这样就能使他们更乐意操作,乐意学习,让孩子在充满趣味的探索中得到锻炼和发展,使孩子能快乐地走进发明的科学殿堂。幼儿正在游戏四、注重培养幼儿的记录能力在科学活动中,我们发现幼儿对瞬息万变的科学现象有观测的爱好,乐于发现和探究,而对需要连续观测才有所发现的现象,观测爱好不浓,有效记录的能力也不强。面对问题,引发我们思考如下问题:我们究竟要引导幼儿记录什么?如何有效记录?大班
8、幼儿能凭借自己的观测和理解力,可以记录,但记录内容缺少目的性,记录形式比较单一,交流和分享的意识比较薄弱,这些问题反映出大班幼儿有效记录的能力有待提高。设计适合大班幼儿操作的科学实验,让他们在自我的探究和操作中发现问题,能将操作结果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记录。1.记录的素材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水平,引导他们记录自己熟悉的事物。鼓励幼儿大胆地用简朴图画记录自己所观测和探究的事物。图画是孩子们非常喜欢和熟悉的形式,每个孩子的图画都表现了他们不同的内心感受。鼓励幼儿大胆的用自己的图画来记录自己所观测到的事物与现象。2.教师提供应孩子简朴的符号,大班幼儿对符号有着自己的独特的认知,不仅是为了引导孩子做简朴
9、的记录,更是为了激发幼儿发明自己独特的符号去自主记录的意识。3.提供不同材料,丰富记录方式。科学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各有特点,因而记录方式要力求多样化。教师可以通过提供不同的工具、材料来拓展孩子的记录方式。大班幼儿的记录可以采用各类粘贴、照片、绘画、符号等方式进行,还可以配上简朴的文字及表格。具体用哪种形式,应根据本班幼儿的动手能力、记录的内容、玩具材料来拟定。我们要根据科学活动的内容提供不同材料,让孩子选择适宜的方式进行记录,不断丰富孩子的记录方式。通过有效互动,幼儿潜移默化地学习科学记录的方法。教师根据记录中反映出的信息,了解幼儿科学探究的情况,帮助幼儿梳理思绪、提高经验,使幼儿在交流记录中
10、的新发现成为促进幼儿连续观测活动的动力,体验发现的乐趣。 粘贴类登记表 文字符号类登记表 绘画类登记表 第一天 第四天在提供材料中要考虑到幼儿自身的能力不同,使活动材料难易度上体现出层次性。在适合幼儿的发展水平基础上,考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使不同层次的幼儿可以选择到适合于自己的材料及方法进行操作、探索,有效地促进每一个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材料投放要由浅入深,要适合幼儿“最近发展区”,使幼儿可以探究。如玩具“分一分”,它重要是让幼儿练习圆、正方形、长方形的二等分、四等分、八等分,我本来的设计方案是让幼儿将设计好的拼版摆在对的的位置,最后让幼儿数一数用了几块同样的拼版拼成了一个圆。这样
11、的方案比较枯燥,幼儿不喜欢玩。后来我进行了调整:增添了色子、分分板和小熊头像等,幼儿通过抛色子为小熊等分饼,色子抛到几,就为小熊等分几只饼,能力强的幼儿可认为小熊等分长方形的饼干,能力弱的小朋友可认为小熊等分圆形饼干。分一分实践中我们发现,科学区材料的难易限度会影响幼儿的积极探索精神和发明力的发展。假如材料过于简朴,幼儿不久获得结果,便失去了探究的动力;假如材料过于难,幼儿就会不知所措,探究爱好不高。因此在材料投放时,我们必须注意材料的层次性,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六、注重与主题活动相结合,实行本阶段教育目的教师应根据本班幼儿的基本发展水平拟定阶段性的教育目的,并配合集中教育
12、活动的进度拟订科学区的具体教育目的,安排活动内容,适时增长、丰富、调整操作材料,这样才干使幼儿真正受益。如大班三四月份的教育重点为10以内的加减运算,我在同一教育目的下制作不同的玩具,如分解组合箱、超市购物、捡10分等玩具,幼儿们非常喜欢,参与性很高。 捡10分大班的孩子爱学、好问,有极强的求知欲望,他们已经不能满足于老师教给他们固定的道理,而是更希望自己去尝试、探索、操作,通过与伙伴之间的讨论,提出疑问,最终得出实验结果,并且他们有了初步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所以我们在区域投放的每一个材料都要专心思考、精心设计,从而激发幼儿的结识爱好和探索欲望,让幼儿带着任务在情景、竞争中完毕本年龄段的教育目的。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像春雨同样,滋润我们的幼苗,为幼儿发明探究的优质空间,使孩子在快乐的科学活动中,体验并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知识,为幼儿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注入无穷动力。我们应当更加重视科学区材料的设计与投放,让它为幼儿探索能力的发展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专心庇护与培植幼儿对周边事物和现象及互相关系的好奇心、结识爱好和探究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