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 世界卫生组织在中国的国家合作战略世界卫生组织在中国的国家合作战略 2004-2008 战略优先事项战略优先事项 2 世界卫生组织驻中国代表处世界卫生组织驻中国代表处 3 世界卫生组织 2004 保留一切权利。 本书采用的名称和材料的陈述,包括地图和其它图示,无论如何不代表世界卫生组织对任何国家、领地、 城市、地区或当局的合法地位,或对其国境及边界划分表示的任何意见。地图上的点线代表大致的、各方 可能尚未达成一致的边境线。 对任何特定产品或商业企业的提及不含世界卫生组织比之其它同类产品或性质产品或企业对提及者有所偏 向。如非错误或省略,专有产品以斜体标明。 世界卫生组织不保证本出版物的信息完整无误,不为任何因使用本出版物而造成的损失承担责任。 世界卫生组织出版物可以从以下部门获得:Marketing and Dissemination,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 Avenue Appia, 1211 geneva 27, Switzerland (电话:+41 22 791 2476;传真:+41 22 791 4857;电子邮件: bookorders@who.int)。如要全部或部分复制世界卫生组织的出版物,无论其是否出于商业目的,应于上述 地址联系 Publications(传真:+41 22 791 4806;电子邮件:permissions@who.int)。索取世界卫生组织西 太平洋地区出版物或复制需求,联系 Pblications Offic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Regional Office for the Western Pacific, P.O. Box 2932, 1000, Manila, Philippines, 传真:+632 521 1036, 电子邮件: publications@wpro.who.int 4 前言前言 在 2002 年的第五十五届世界卫生大会上,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宣布了国家重点计 划。计划着力于加强针对国家工作的全球支持。计划的总的目的是提高 WHO 对各国卫 生和发展的贡献,使成员国自身获得能力,对全球和地区的公共卫生行动施加更多影 响。国家合作战略是将 WHO 的工作集中于国家优先事项的重要工具。国家合作战略将 以下三者集中到一起,即对于国家需求的现实评估,虑及共同需要的优先事项,和为国 家代表处制定中期(三到五年)战略优先领域。 5 目录目录 前言 2 1. 中国国家合作战略简介...........................................................................................5 2. 卫生与发展挑战.......................................................................................................6 3. 发展援助:援助流向、工具与协调: ..................................................................12 4. 现有的国家项目.....................................................................................................14 5. WHO 的团体政策框架:全球与区域方向..........................................................15 6. 未来三到五年中国的战略优先事项.....................................................................17 7. 对国家代表处的借鉴意义.....................................................................................29 结论..............................................................................................................................32 参考文献......................................................................................................................32 6 缩略语缩略语 ADB 亚洲开发银行 AIDS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RV 抗逆转录病毒 AusAID 澳大利亚国际发展署 CCA 共同国别评估 CCDC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CCS 国家合作策略 CHD 儿童及青少年健康与发展 (西太平洋地区项目领域) CIDA 加拿大国际开发署 CSR 传染病监测与反应(西太平洋地区项目领域) DALY 残疾调整生命年 DOTS 直接督导下的短程化疗 DSB 外交人员服务局 DFID 英国国际开发署 ECP 外部合作与伙伴关系 (西太平洋地区项目领域) EHA 应急与人道主义行动 (西太平洋地区项目领域) EPI 扩大计划免疫 (西太平洋地区项目领域) FAO 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 GAVI 全球疫苗免疫联盟 GDP 国内生产总值 GFATM 全球抗击艾滋病、结核和疟疾基金 HIN 卫生信息与政策依据 (西太平洋地区项目领域) HIV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RD 卫生人力资源 (西太平洋地区项目领域) HRF 卫生系统发展与筹资(西太平洋地区项目领域) HSA 卫生形势分析 HSD 卫生系统发展 HSE 健康场所和环境 (西太平洋地区项目领域) 7 IBRD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属世界银行) ICC 机构间协调委员会 ICP 国家间项目 IDA 国际发展协会(世界银行) IEC 信息、教育与交流 ILO 国际劳工组织 IMCI 儿童疾病综合管理 JICA 日本协力事业团 MDGs 千年发展目标 MMR 孕产妇死亡率 MOH 卫生部 MVP 疟疾,其他虫媒和寄生虫疾病 (西太平洋地区项目领域) NCD 非传染病,包括精神卫生 (西太平洋地区项目领域) RMB 人民币 RPH 生殖卫生 (西太平洋地区项目领域) SARS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SAWS 国家安全生产总局 SEPA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SFDA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SIDA 瑞典国际发展署 STB 遏制结合与消灭麻风(西太平洋地区项目领域) STD 性传播疾病 STI 性传播感染 TDR 热带病研究项目 TFI 无烟倡议 (西太平洋地区项目领域) TRIPS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 UN 联合国 UNAIDS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 UNDAF 联合国发展援助框架 UNDP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8 UNICEF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UNIDO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 UNFPA 联合国人口基金 UNTGH 联合国卫生专题组 USD 美元 US HHS 美国健康与人类服务部 WHO 世界卫生组织 WPRO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办公室 WTO 世界贸易组织 9 1. 中国国家合作战略简介 自 WHO 于 1981 年在中国设代表处以来,中国经历了对卫生影响重大的深刻政治和 社会转型。中国占 WHO 西太平洋地区人口的 80%,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这对于 WHO 在国家级、地区级和全球的工作都有深刻的影响。 中国的规模和多样性呈现了独特的挑战。国民收入正在提高。生育率处于下降。移 民大量涌入城市。虽然 80%的死亡由非传染病所致,传染病和营养不良在发展滞后地区 仍是重要的死亡原因,特别是在西部。为实现千年发展目标而取得的进步表明,过去二 十年中,中国在消除贫困、教育和卫生工作的正途上成就可观。然而,千年发展目标中 与艾滋病和结核作斗争的目标尚未达成,降低儿童死亡率、改善产妇保健的进展速度正 在减慢。新发传染病如 SARS 和禽流感,和象食品安全这样与卫生相关的商业问题,日 益重要。 在这之中,卫生工作的筹资环境是动态而复杂的。八十年代初开始的市场改革导致 了卫生服务筹资的地方化,直致最低的行政级别;同时也导致了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 区之间的巨大差异。卫生项目筹资广泛地依赖收取服务费用,阻碍了贫困人口获取基本 的预防性和治疗服务。虽然此种办法使得政府通过公众筹资的小幅增长满足了对卫生服 务的更多需求,但它也导致了对公共卫生和预防性服务的系统性投资不足,而这两者是 不会产生巨大市场利润的。 2003年的春天,SARS,由一种新型呼吸道病毒而导致的致命疾病,发端于中国南 方,波及世界范围内的各大城市,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后果。SARS 暴发的全球损失 约为 110亿美元。暴发引出的深刻政治、社会和经济后果形成了对政府的警醒之钟,随 着中央财政对公共卫生支持的加强,有迹象表明,中国公共卫生工作正在翻开新的篇 章, 现有的政治环境和承诺为重新解决卫生系统长期以来存在的薄弱环节创造了前所 未有的良机,使最高级别的政府部门致力于卫生系统改革。同样也需要宣教活动和强有 力合作伙伴关系的持续发展,来确保提供基本公共卫生产品一揽子的政治承诺。 10 中国的变革众多而迅速,对于 WHO 在中国的优先事项进行一个清晰的分析是恰逢 其时而必须的。国家合作战略勾勒出 WHO 中国代表处未来三到五年的战略优先事项, 以 2003 年发起的累接过程为基础。国家合作战略反映了世界卫生组织工作人员在国家、 地区和总部三级的工作。此外,国家合作战略还考虑了其他卫生相关的优先事项制定过 程,如 2003 年联合国进程报告的中国千年发展目标进程报告、联合国卫生与卫生合作伙 伴专题组卫生形势评估、及联合国发展援助框架。最后,中国和国际合作伙伴对于现有 资料的审慎回顾和开诚布公的讨论,在指引 CCS 的制定上是深有帮助的。 11 2. 卫生与发展挑战卫生与发展挑战 总揽 八十年代,中国发展的总体局面由迅速的社会发展和有限经济增长,而易为迅速经 济增长和有限的社会发展(见图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奠定的坚实教育\公共卫 生与性别平等基础,为八十年代早期实施后市场改革与经济自由政策所带来的飞速经济增 长铺平了道路。以年均 8-9%的增长速度,中国由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很可能 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成功。 图 1. 在中国按部门划分的 GDP增长与五岁以下婴幼儿死亡率,1952-2000 12 遗憾的是,过去二十年的迅速经济增长,在卫生投资上并未体现出来。作为 GDP 的 一部分,公共社会部门的花费实际上是在逐渐下降。对市场激励机制的过度以来,使服 务的提供发生了偏斜,造成了东西部之间、贫富之间、城乡之间在服务获得途径与卫生 产出上极大的不平等性。贫困及合格预防性与临床服务有限的可获得性,施于约两亿农 村贫困人口和一亿城市流动人口不成比例的、极大的卫生负担。总体上,约 85%的人口 没有卫生保险,卫生支出的增长部分很大程度上是由现金支付构成。与此同时,某些省 份的经济实力削弱了中央政府可能施加的控制,而有限的中央岁收就削减了在贫富不均 衡的省份之间进行财政再分配的可能。 工业扩张驱使流动人口进入城市。现约有 3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除了城市化以 外,中国同样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人口学变化,出生率在迅速下降,老龄人口数量大、 而且在不断增长。这些经济的、人口的和移民的转移对中国的总体卫生途径有着深刻的 影响。 卫生状况 总体说来,中国人民的寿命更长、也更加健康。平均寿命期望值为 71 岁(世界卫生 组织,2002)。1990-2000 年,新生儿死亡率从 65 降至 31,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 61 降 至 40(UN,2003b)。除了环境卫生、艾滋病与结核控制以外,中国正稳步在到 2015 年 之前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道路上行进。但是,在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进展就显得比较缓慢 (见图 2、图 3)。新生儿与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被广泛地认作是评估基本卫生服务获得 途径的基本指标,而西部的死亡率数字远远高于东部。而东部的死亡率和工业化国家的 情况基本持平。大多数基本卫生指标呈现出相似的地理上的差别,比如,寿命期望值和 孕产妇死亡率的水平大体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似。如果不在欠发达地区加速进展,中 国有可能不能达到与卫生相关的几个千年发展目标。 图 2. 中国按地区划分的新生儿死亡率,1996-2002 13 图 3. 中国按省份划分的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000 14 中国的总体疾病负担呈现出发达国家的态势,80%的死亡由非传染病和意外伤害造 成(见图 4)。但是,国家级的平均数字标志着可观的地区差异,而传染病负担主要集中 于贫困地区的低龄儿童。 图 4. 中国按死亡原因及年龄组别估计的死亡率,2002 死亡与残疾调整生命年(DALYs)的主要导因如表 1 所示。脑血管疾病、慢性阻塞 性肺炎、心脏病占所有死亡的 40%左右。DALY 排名呈现出略有不同的态势,但仍然显 著地表现出非传染病的压倒地位。在传染病中,只有下呼吸道疾病、乙型肝炎(肺癌的 主要导因)感染与结核导致可观的死亡率和损失的死亡与残疾调整生命年。 图 1. 在中国死亡与残疾调整生命年 (DALYs)的领先导因,2002 在总死 亡数字 在总死 亡数字 15 排名 疾病或意外伤害 中所占 的百分 比 % 排名 疾病或意外伤害 中所占 的百分 比 % 1 脑血管疾病 18.1 1 脑血管疾病 7.3 2 慢性阻塞性肺病 14.1 2 单级抑郁症 6.3 3 缺血性心脏病 7.7 3 围产期疾病 5.6 4 胃癌 4.6 4 慢性阻塞性肺病 4.6 5 肝癌 1 3.6 5 道路交通事故 3.7 6 气管癌、支气管癌及肺癌 3.5 6 自伤 2.8 7 围产期疾病 3.0 7 下呼吸道感染 2.6 8 自伤 3.0 8 缺血性心脏病 2.6 9 下呼吸道疾病 3.0 9 与年龄相关的视力问题 2.5 10 结核 2.9 10 腹泻疾病 2.5 1 估计中国有 70%的肝癌死亡是有慢性乙型肝炎感染引起,病人常常是在童年早期就被感染 来源:卫生政策证据项目全球项目,WHO 这些趋势表明,中国卫生系统面临的重大挑战包括以可持续的和更平等的方式提高 对合格卫生服务的获得途径;加强公共卫生系统,提高预防性服务的获得途径;为卫生 政策的制定开发证据基础与能力,特别是在机构改革、筹资与管理领域。 卫生部门发展 虽然政府方面的承诺象是在不断增长,来纠正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不平等性,政治和 经济背景仍然十分复杂。卫生合作伙伴群组(联合国卫生专题组1)的卫生形势评估草案 最近分析了中国卫生系统发展的主要问题。报告提出,中国正向实现小康社会迈进,在 这样的社会中,全民共享经济与社会福利,那么经济与社会的平衡发展就至关重要。但 是,实现小康社会的时间框架和政府职责并未确定。虽然有一些特定的卫生挑战是与疾 病负担和公共卫生相关的,政府同样需要重新看待一系列与卫生有关的政策对卫生本身 的影响,比如经济改革、城市化、基础设施建设、劳动、企业与金融市场改革。 在有席卷之势的市场改革中包含公共卫生内容,使得对公共卫生服务的投资发生了 偏斜,偏向赢利最多的服务,而非最益于卫生福利的服务。对收取使用者费用的依赖为 公共卫生保健施加了市场价值,限制了政府管理重要的“公共产品”的能力与权威性。 1 卫生部是该群组的主要成员。 3 据估计,中国现有 840 000 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 80 000 例艾滋病患者(联合国, 2003)。 16 到九十年代晚期,各地公共卫生部门从收取服务费用中所得岁入达到 60%(刘, 2004)。员工奖金同样也是部分地以各部门获得收入的数量为基础,因而提供预防性服 务的激励机制就较弱。与相关工作方的讨论表明,体制相关的局限干扰了通过各种卫生 技术项目实现有效的卫生产出。 此外,缺乏就卫生问题连贯一致的中央职责限制了公共卫生产品发放的有效性和效 率。至少十个部委级机构有显要的卫生权责(见专栏 1)。除各部委之外,主要的公共卫 生机构,如国家与各地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工程院(?)、中华医学会(?)、 和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都只是部分地获得公共资助,需要通过服务收费和产品销 售赢利,来获得运转资金。 其他监管主要工业部门的部位,如国防部、铁道部、煤炭部,都分别维持独立的临 床与公共卫生系统,不属卫生部管辖。卫生政策还受到国务院所属的国家发展与改革委 员会政策的重大影响。中华妇女联合会在社会动员与儿童和妇女卫生宣传工作上有重要 只能。尽管公认卫生职责分散,没有任何一个机构负责协调卫生活动,跨部门合作较 弱。 17 专栏 1:有卫生权责的部委级机构 卫生部 疾病控制、 卫生统计、 医政、农村卫生保险、 城市卫生、 妇幼卫生、应急 劳动与社会保障部 城市卫生保险与职业卫生 科技部 卫生研究 建设部 城市水与卫生 民政部 农村卫生安全与社区卫生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安全管理与食品、药品、生物制品的许可 国家环保总局 空气与水质量 国家计生委 计划生育与生殖卫生 国家质检总局 卫生监督、检疫与食品安全 国家安全生产总局 职业卫生 与卫生人力资源相关的问题包括技能质量和分配不均,总的来说,中央级缺乏人力 资源,而外围人力资源过量。(?) 重点卫生政策问题:变化的背景 2003年 SARS 暴发期间的政治失控很可能成为中国公共卫生改革的分水岭事件。 SARS 使得卫生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如此明显。再者,中国在暴发早期对疾病流行的反 应暴露了中国公共卫生体系的不足。从政府与主要发展机构的互动来看,很明显地,这 构成了纠正长期以来存在的体制问题的机遇。同样明显的是,即使其它机构作为筹资伙 伴参与近来,政府(特别是卫生部)期望从卫生组织寻求这一领域的建议与支持。卫生 组织在 SARS 期间提供的迅速有效的技术支持显然提升了卫生组织对卫生部的可信度, 同时也提升了卫生组织在卫生部门合作伙伴中的领导角色。在中国考虑改革卫生保健体 制的同时,卫生组织恰逢其位,可鼓励政府将公共卫生作为一揽子的“公共产品”来加 18 一考虑,向公民提供服务。这也正是卫生组织中国报告《中国的公共卫生抉择:从 SARS 中汲取教训》(世界卫生组织,2003)。 有迹象初步表明,从 SARS 得来的教训已经体制化,并将加速当下的公共卫生改 革。副总理仍然兼任卫生部长一职,已将农村卫生改革宣布为重点工作。SARS暴发期间 设立的代副部长一职与财政部和国务院关系密切。2004 年,财政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 会增拨款项 100 亿人民币(12亿美元),用以加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和公共卫生反应。 卫生部正在通过分析不同级别的资金需求,制定公共卫生机构的效绩标准。 卫生可能列入十一五(2006-2010)计划的重点发展领域,并得到更多的政治和财政 支持。但是,开发一个功能更强大的卫生系统,向全民提供基本的质量预防与临床服务 基本一揽子,特别是针对农村人口和城市贫困人口。这要求重大的结构性和财政改革, 包括中央向地方服务提供者的转贷,用以提供预防性与公共卫生服务。 19 3. 发展援助:援助流向、工具与协调发展援助:援助流向、工具与协调 从财政上总的来看,发展援助占达 3000 亿美元的国家公共卫生投资项目的一小部分 (小于 5%)。尽管如此,这种援助在中央投资中的份额比 5%就要高得多,因为公共投 资的大部分是来自当地政府。如此看来,这些资金就便于中央机构设定和实施政策及控 制项目。 在联合国机构中,卫生组织是卫生合作伙伴中的中心协调机构。卫生组织担任联合 国卫生专题组(UNTGH)的主席,及联合国艾滋病专题组的副主席,出席机构间协调委 员会(ICCs),也在为专门项目领域和全球基金活动设立的建议组中担任职务。其它联 合国机构和双边合作伙伴主要是集中于传染病控制和妇幼卫生领域。UNDP 和 ILO 分别 提供有限的环境卫生与职业卫生资金。合作伙伴对非传染病控制的支持同样是有限的。 专栏 2: 卫生组织在中国的联合国与双边卫生合作伙伴 UN 国家团队 UN 发展援助框架、UN 千年发展目标 UNDP 发展目标、共同国家评估、环境卫生、私营部门 FAO 食品安全、人畜共患病、 ILO 职业卫生与保险 UNAIDS 艾滋病工作的协调 UNICEF 妇幼卫生、营养、艾滋病 UNIDO 世界贸易组织、卫生与贸易事项、食品安全、烟草控制 UNFPA 生殖卫生、艾滋病 ADB 营养、监测、食品安全 AusAID 基础卫生保健、疫苗可预防疾病、艾滋病、农村卫生 CIDA 结核、新发传染病 DFID 结核、艾滋病、SARS、卫生系统 JICA 疫苗可预防疾病、结核、艾滋病 卢森堡 疫苗可预防疾病 新西兰 新发传染病、卫生系统发展 20 SIDA 艾滋病 US HHS 疫苗可预防疾病、艾滋病、新发传染病、监测、出生缺陷 World Bank 农村卫生、卫生系统发展、卫生促进、疫苗可预防疾病、结核 世界银行在中国开展卫生工作由来已久。但是,世行近年来的卫生工作面却缩减 了,因为中国不再符合取得特惠(IDA)贷款的条件。“混合”援助这一创新机制使得使 行得以继续开展一些卫生项目,即由另一个机构提供按揭支付。? 全球基金提供的款项啊大超过多边与双边机构提供的资金,在影响国家卫生议程上 有重要分量。2002 年,疫苗基金(3600 万美元)和政府(3600万美元)资助在常规免疫 项目中引进乙肝免疫。2002 年,全球基金批准出资 640万美元用于疟疾控制,480 万美 元用于结核控制。2003年,全球基金初步批准 980 万美元用于艾滋病预防与控制。2004 年,第四轮的 630 万美元艾滋病控制的全球基金申请和 560 万的结核控制资金申请获得 通过。 非政府机构,包括大专院校和基金会,在中国的地位稍微弱势一些,但仍有重要作 用,特别是在基层。 捐助机构的协调机制捐助机构的协调机制 报告表明,联合国卫生专题组(UNTGH)和联合国艾滋病专题组聚合了广泛的行为 体的兴趣,是有效的。UNTGH 参与了《卫生形势评估》的写作,这正是一个卫生合作伙 伴与政府之间的一个主要协调过程,将在 2004 年末定稿。2003 年,UNTGH得到扩充, 使许多从事卫生工作的非政府组织参与其中。卫生组织作为主席和秘书处发挥了重要作 用,而卫生部也是一个重要成员。制定《卫生形势评估》的过程培养了参与各方可贵的 合作精神。全球基金项目书的协作在扩大参与范围方面也有积极作用。这些新的协调机 制完善了传统论坛的作用,如特定项目的跨部门协调委员会。 21 4. 现有的国家项目现有的国家项目 卫生组织 2002-2003双年度用于中国工作计划的拨款达到 11 570 193 美元。但是,数 字低估了卫生组织在中国的总花费,因为国家间项目(ICP)和总部用于中国的资金并未 包括在国家预算内。所有来源的、按项目领域分配的资金见表 2。总体上,扩大计划免疫 和卫生系统发展占卫生组织在中国总花费的一半。 表 2. 卫生组织中国代表处按项目领域划分的总拨款,2002-2003 项目领域项目领域 金额金额 (美元美元) % 儿童及青少年健康与发展 (CHD) 344 746 3.0% 传染病监测与反应 (CSR) 782 684 6.8% 外部合作与伙伴关系 (ECP) 231 891 2.0% 应急与人道主义行动 (EHA) 35 084 0.3% 扩大计划免疫 (EPI) 3 310 817 28.6% 卫生信息与政策依据 (HIN) 224 875 1.9% 卫生人力资源 (HRD) 1 083 468 9.4% 卫生系统发展与筹资 (HRF) 2 458 963 21.3% 健康场所与环境 (HSE) 878 381 7.6% 性传播感染,包括艾滋病 (HSI) 312 416 2.7% 疟疾,其它虫媒与寄生虫疾病 (MVP) 289 342 2.5% 非传染病,包括精神卫生 (NCD) 355 410 3.1% 生殖健康 (RPH) 122 445 1.1% 遏制结核与消灭麻风 (STB) 1 012 203 8.7% 无烟倡议 (TFI) 127 468 1.1% 总计 (美元) 11 570 193 100.00% 来源: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2002-2003年行动计划 在这些款项中,6 653 494 美元 (58%)来自正规预算资金, 4 916 699美元 (42%) 来自 预算外资金。每年用于中国的正规预算为 6 653 494美元,居西太平洋各国与地区之首。 按项目领域划分的正规预算拨款如表 3所示。2002-2003年卫生系统发展与筹资得到的正 规预算是各项目中最高的(2 025 045美元,或总拨款的 30.4%)。 表 3. 卫生组织中国代表处按项目划分的正规预算拨款,2002-2003 22 项目领域 金额 (美元) % 儿童及青少年健康与发展 (CHD) 245 3903.7% 传染病监测与反应 (CSR) 555 2768.4% 外部合作与伙伴关系 (ECP) 231 8913.5% 应急与人道主义行动 (EHA) 35 0840.5% 扩大计划免疫 (EPI) 139 0092.1% 卫生信息与政策依据 (HIN) 224 8753.4% 卫生人力资源,包括奖研金 (HRD) 1 083 46816.3% 卫生系统发展与筹资 (HRF) 2 025 04530.4% 健康场所与环境 (HSE) 871 75713.1% 性传播感染,包括艾滋病 (HSI) 157 0312.4% 疟疾,其它虫媒与寄生虫疾病 (MVP) 282 3024.2% 非传染病,包括精神卫生 (NCD) 355 4105.3% 生殖健康 (RPH) 122 4451.8% 遏制结核与消灭麻风 (STB) 197 0433.0% 无烟倡议 (TFI) 127 4681.9% 总计 (美元) 6 653 494100.00% 来源: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2002-2003年行动计划 按项目分配的预算外资金款项如表 4 所示。预算外资金占全部中国国家预算行动计 划总额的一半以上。预算外资金集中于选定的传染病项目,64.5% 的资金用于扩大计划 免疫(3 171 808 美元),16.6% 的资金用于遏制结核与消灭麻风(815 160)。 表 4. 卫生组织中国代表处按项目领域划分的预算外资金分配,2002-2003 项目领域项目领域 金额金额 (美元美元) % 儿童及青少年健康与发展 (CHD) 99 3562.02% 传染病监测与反应 (CSR) 227 4084.63% 扩大计划免疫 (EPI) 3 171 80864.51% 卫生系统发展与筹资 (HRF) 433 9188.83% 健康场所与环境 (HSE) 6 6240.13% 性传播感染,包括艾滋病 (HSI) 155 3853.16% 疟疾,其它虫媒与寄生虫疾病 (MVP) 7 0400.14% 遏制结核与消灭麻风 (STB) 815 16016.58% 总计 (美元) 4 916 699100.00% 来源: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2002-2003年行动计划 23 以现有的卫生组织在中国的项目规划程序,卫生组织与卫生部合作,战略性地将正 规预算分配至重点项目的能力是有限的。正规预算通常由卫生部进行分配,并无全面的 战略框架、预期结果与指标、或是对筹资计划书的审核。资金分配到范围广泛的机构, 并不是总能以协调的方式、或是强调国家卫生重点的方式来使用资金。这种特别的正规 预算分配方法施加很大的工作量,也局限了对公共卫生的影响力。 预算外资金构成了一些传染病项目资金的大部,如 EPI 和 TB。鉴于筹资建议书是在 与卫生组织工作人员的合作下拟议和制定的,这些资金的使用可能会更具策略性。预算 外资金的水平与卫生组织在中国的专业人员的存在数量紧密相关。专业人员在资源动员 上起到重要作用。 卫生组织现有长期及短期员工 48人。其中包括长期专业工作人员七人、短期专业人 员五人、分配至各项目领域的国家员工十一人、提供办公室支持工作的一般性服务人员 二十人(秘书、翻译、财务、供给、旅行、司机、清洁工)、澳大利亚青年大使一人、 联合国志愿者两人、实习生两人。在七位专业人员中,只有两人(22%)是由卫生组织 代表预算酬付的,其他人大都由预算外资金支持。 目前,国家员工分为三个范畴:由外交人员服务局(DSB)借调,由卫生部或计生 委借调、或直接雇佣。DSB已经同意所有借调的员工可以转为直接雇佣模式;但是,卫 生部尚未同意对从卫生部借调的员工的状态作任何更改(国家项目助理)。 因为许多项目得到支持扩大,一般性服务人员的数量增加以提高项目管理,办公室 人员配备在过去五年几乎翻了三番。特别是 CSR、HIV/AIDS、TB、EPI 和 HSD 项目。 因为人员扩编很大程度上是由专用的预算外资金推动的,资金不足的项目仍然缺少人 力。例如,非传染病就暂时没有全职专业人员。更多现有和计划中的人员编制见第七 章,对国家办公室的借鉴意义。 想在职场和商战中如鱼得水吗? 想在职场和商战中如鱼得水吗? 超过 12 万笔 超过 12 万笔 管理资料下载管理资料下载 企业管理资料、管理制度、管理表格、推行方 案、视频教材、行业报告、创业计划、学习课 件、英语教材、商务资源、企业信息化方案 (SAP,CRM,ERP..)、培训教材、演示演示文稿、 咨询报告、 电子书籍、 企划方案、 投资金融….. 提升管理能力的快捷方式 大量管理资 料下载 您好: 资料搜索网--庆祝突破百万名会员, 加入金牌会员空前优惠, 管理光盘赠送!! 12 万笔资料下载! 请把握时机加入 谢谢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管理资料光盘 珍贵经典的管理资料, 至少节省您 5 年时间 经理人光盘 美容行业大全光盘 模具经理大全光盘 电子电路电子书大全( PCB 行业光盘大全 连锁行业光盘大全 英语学习光盘(三) 制鞋行业光盘大全 英语学习光盘(二) 现场班组长管理大全光盘 设备管理大全光盘 电信行业大全光盘 WM5 软件及电子小说大全光盘 财务课程教材学习光盘 工程管理光盘 室内设计装修光盘 采购经理大全光盘 行业光盘 分类光盘 实用工具光盘 学习光盘 GPS 软件大全 A-手机用 儿童学习光盘大全 GPS 软件大全 A-PPC 用 英语学习光盘(一) 家电行业管理大全 酒店行业管理大全 服装企业管理大全 物流企业管理大全 房地产企业管理大全 汽车维修大全光盘 财务经理大全光盘 生产经理大全光盘 品质经理大全光盘 管理制度大全光盘 管理表格大全光盘 人力資源經理大全光盘 营销經理大全光盘 24 5: 卫生组织的共同政策框架:全球与地区的方向卫生组织的共同政策框架:全球与地区的方向 卫生组织的共同策略框架 卫生组织的使命,如宪章中所言,是求各民族获致卫生之最高可能水平。过去十年 中,国际卫生的显著发展中涌现了几大挑战,包括对贫穷和不良健康的关系,宏观经济 政策、卫生、与投资于卫生的重要性;卫生系统更大的复杂性;“保卫卫生”作为人道 主义行动的一部分的更大的重要性;及对联合国领导性期待更多的世界。卫生组织制定 了共同政策框架,指导组织在不断变化的全球环境中作出回应,使卫生组织能够对世界 卫生作出最大可能的贡献。 政策框架继续反映全球所有人共享健康政策中阐述的价值与原则,于 1998年的世界 卫生大会上进行重申,强调: • 以人类发展、人道主义行动和人权为背景,采取更加广泛的卫生策略,特别以卫生 和消除贫困的联系为重点; • 通过管理研究、知识与专业技能的产生和应用,在建立更广泛的国家与国际在卫生 政策、策略与标准一致意见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 引发更有效的行动来改善健康,并通过审慎地协调伙伴关系和催生其他方面的行动 减少卫生产出的不平等性; • 创造一个组织文化,鼓励战略性考虑、全球影响、迅速行动、创造性沟通与革新。 卫生组织的目标与重点 组织承诺推动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现,其中大多数直接或间接与卫生相关。随着艾滋 病逐渐成为全球的优先工作重点,卫生组织同样强有力地承诺实现三五目标——在 2005 年底之前为三百万艾滋病患者提供抗逆转录病毒药物(ARV)治疗。中国是西太区三五 倡议的重点国家。 除了这些战略性方向外,卫生组织同样制定了 2004-2005 双年度的具体重点,以如下 标准为基础:通过运用现有的成本有效的技术(特别是有证据显示贫困人口健康可以受 25 益的技术),显著降低疾病负担的潜力;对用于降低疾病负担的新信息、技术策略或产 品的迫切需要。具体重点是疟疾、艾滋病、结核;妇幼卫生、精神卫生、烟草控制、非 传染病、食品安全、血液安全和卫生系统。考虑到这些重点,2006年及以后的总体工作 项目正在制定之中。 卫生组织的总体目标是建设健康人口与社区,与抗击不良健康。为了取得这些目 标,为卫生组织的工作领域设定了以下四个彼此关联的战略方向: • 降低过度的死亡率、患病率和残疾,特别是在贫困群体和边缘群体中; • 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和削减环境的、经济的、社会的和行为的人类健康风险因素; • 发展平等地提高卫生铲除的卫生系统,向人们的合法要求作出资金公平的回应; • 在卫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