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错位与转码:动画视阙下泉州提线木偶戏的“偶性”表达_陈超淼.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93268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4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错位与转码:动画视阙下泉州提线木偶戏的“偶性”表达_陈超淼.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错位与转码:动画视阙下泉州提线木偶戏的“偶性”表达_陈超淼.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错位与转码:动画视阙下泉州提线木偶戏的“偶性”表达_陈超淼.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卷第期 年月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错位与转码:动画视阙下泉州提线木偶戏的“偶性”表达陈超淼(泉州师范学院 美术与设计学院,福建 泉州 )摘要:泉州传统提线木偶戏历经千年,至今仍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与其传承人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寻求与时俱进的创新是分不开的。随着数字影像技术在木偶剧舞美中的应用和普及,如何在数字动画中解决虚拟木偶的动态表现,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泉州传统提线木偶表演形态与迪士尼经典动画规律的分析比较,以动画的视角重新审视与把握这一传统木偶戏表演上所特有的“偶性”动态造型特点和规律,为现代木偶戏利用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创新,提供一种可行的基于传统木偶戏风格的数字动画表演设计思路。

2、关键词:泉州传统提线木偶;偶性;动画运动规律;表演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收稿日期:作者简介:陈超淼(),男,福建泉州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数字媒体艺术研究。基金项目: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一般项目()提线木偶,中国古代称为“悬丝傀儡”。唐末及五代时期,提线木偶已传入泉州。至宋代,与盛行于泉州地区的梨园戏及南音交流融合,逐渐完成其作为地方民间戏曲的程式化转变,形成泉州地区俗称的“嘉礼戏”。提线木偶戏在泉州传承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世纪 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文化艺术浪潮涌入,中外交流不断增多,地方传统文化的生存面临前所有未有的考验。在这一背

3、景下,泉州提线木偶剧团进行转变传统演出内容和形式的系列改革,他们在继承传统提线木偶表演艺术的基础上,借鉴西式歌剧舞台结构和欧洲同行的木偶艺术经验,设计出以天桥式立体舞台为载体,以提线木偶演出为主体,允许掌中木偶、杖头木偶、人偶同台,并配合声光电、烟雾等特效技术的新型木偶剧综合表演形式,创作了 火焰山 太极图 钦差大臣 等一批优秀剧目,由此被国际同行们誉为“世界一流的木偶艺术珍品”。近年来,随着全彩 动态大屏幕和高亮度投影技术等虚拟影像媒介的迅速发展,并在各种大型舞台美术设计推广普及,深刻影响着传统戏曲的创新与转型。从国内现有的实验性木偶、皮影剧的舞美中利用新媒体手段来看,数字动态影像大多只用于

4、渲染环境或情绪的变化。年 月,泉州提线木偶剧团新创作的大型提线木偶剧 小金刚传奇,首次用数字动画影像替换传统的幻灯片式的舞台背景,不仅扩大了舞台的纵深空间和视觉表达的可能性,同时还利用真实木偶与虚拟木偶互动转换的表演,大大增加了木偶神话剧角色冲突时的宏大场景的表现力。小金刚传奇 在以提线木偶为主兼容掌中木偶、杖头木偶等其他木偶形式形成优势互补的多元化演出的基础上,进一步尝试增加数字虚拟木偶角色,以弥补提线木偶在剧情表演中的一些局限。团队在设计过程中认识到,如何把握和表现虚拟提线木偶的动作表演,成为这台木偶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虽然在动画制作上应用的是常规的数字动画技术及流程,但如果动画只呈现

5、一般影视动画中的角色表演效果,很容易使创新脱离对象本身的艺术内涵和韵味,因此应找出这一传统木偶艺术表演中的动态造型特点和规律。一、泉州传统提线木偶表演的“偶性”众所周知,木偶本身并没有生命,是木偶艺人按照特定的故事进行操演,才具有某种假定性的生命DOI:10.16125/ki.1009-8224.2023.03.007形态。泉州提线木偶戏除了具有民族传统戏曲特点外,还有独具一格的木偶表演特点,艺人称之为“偶性”。“滑稽是木偶戏最基本的美学特征,滑稽感是由木偶的 偶性 决定的。”泉州传统提线木偶戏强调的“偶性”,是一种运用适于提线木偶自身表演艺术规律的思考,即清晰的意识到提线木偶必须完全依赖动作

6、维系“生命”。木偶表演“动作的语言化和语言的动作化”是这一传统木偶艺术的基本要求,因为木偶头没有可读的表情元素,肢体动作是木偶“生命”感表现的关键。但是,木偶再怎么摹仿人的表演,也只肖似于人,所以在漫长的艺术实践中,泉州提线木偶艺人从操演木偶摹拟人的戏曲程式化表演之外,还找到一条最能施展木偶艺术特性的绝活,即利用提线木偶的写意夸张、幽默滑稽的动作表演形态配上语言独白以“活化”木偶。木偶在台上的一顿一挫、一抑一扬、耸肩缩脖、摇头晃脑、滑稽可笑的步态等表演形态,始终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极具个性化的“偶性”表演,成为泉州提线木偶戏独特的审美特征,以至中国戏曲中典型的丑角行当之一的高甲戏“傀儡丑”

7、,便是从泉州提线木偶的表演形态中演化而成。在 世纪 年代的中国动画片 骄傲的将军 张飞审瓜 红军桥 一些角色的动画中,仍可窥见我国老一辈动画创作者对泉州提线木偶戏“偶性”表演形态的借鉴。几乎同个时期,以黄奕缺为代表的一批泉州木偶表演艺术家,围绕木偶的生命感和动作的生动性使木偶“活化”实验及表演技巧的研究,是在对“偶性”表现的充分继承和突破上取得的。二、迪士尼经典动画运动规律动画是包含了造型性和运动性的综合视听艺术。其最突出特性是“运动性”,即体现在“动作表演”上,这使之与戏剧及影视区分开来。年,迪士尼动画导演弗兰克托马斯和奥利约翰斯顿在 生命的幻想 迪士尼动画造型设计 一书中,第一次将迪士尼动

8、画师几十年创作实践的经验,整理成可供动画师在创作中遵循的 条基本的动画运动规律(下简称迪士尼运动规律),内容包括挤压与拉伸、预备动作、动作的跟随与重叠、慢进慢出、曲线运动、次要运动、演出设计、时间控制、夸张等。这些运动规律基于对客观物理运动规律的夸张表现,是一种中性的动画表演创作技巧,且不是一成不变的、刻板的程式化套路。其可增强动画角色夸张化、戏剧化的表演效果。日本动画就是在迪士尼运动规律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民族文化审美特色,进行合理的改进和突破,形成鲜明的日本动画风格。中国动画在成长初期也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迪士尼运动规律的有益经验。三、动画运动规律中的“偶性”泉州提线木偶表演由艺人同时操弄 条

9、柔软的悬丝,艺人不可能像定格动画师摆弄木偶一样百分百的控制木偶,而更像书法家书写一样,让人们观看时,既感受到似乎是悬丝的操弄,又像是木偶在表演。这正是木偶的“偶性”作用,即让木偶表演“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写意表现中自成一体。小沙弥下山 是泉州传统提线木偶戏的代表作之一,剧情短小精湛,采用人偶同台的开放形式演出,直接展示木偶戏生动诙谐的艺术特点和演师的操弄技巧。表演师全身心投入到木偶角色上,做到“人偶合一”,将“偶性”发挥到极致。从现代大众审美观角度看,戏中小沙弥滑稽可爱的表演具有一种卡通式的幽默感。迪士尼动画导演理查德威廉姆斯在谈及现代动画与木偶表演形态的联系时曾这样写道:“如果传统动画是绘画

10、的延伸,那么电脑动画可以视作木偶戏的延伸,即高科技的提线木偶。二者都要解决角色表演的动作、重量、节奏和认同的问题。”既然西方的动画与木偶具有内在的“基因”关系,那么源于东方的泉州传统提线木偶的“偶性”,是否与源于西方的动画运动规律也有相似之处?这种相似又是怎样呈现的?动画运动规律是动画表演的基础,笔者尝试以迪士尼动画运动规律作为切入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对 小沙弥下山 中小沙弥的“偶性”表演特点和规律进行分析,以解决上述的问题。(一)挤压与拉伸“挤压与拉伸”是迪士尼运动规律中最重要的一条。形体运动时,形状没有变化,动画显得十分的僵硬,那么形状在运动中如何变化才有意思呢?迪士尼动画师发现,是“挤压与

11、拉伸”的弹性变形。它可以让画面中原本僵硬的形象变得生动活泼,能让观众感受到角色的生命力。泉州传统傀儡戏角色表演时,非常重视傀儡形体动作的“一顿一挫、一抑一扬”变化,使之呈现出挤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月图改良后的提线木偶躯干结构示意图压或拉伸的弹性效果。这是历代演师传承下来的一条使提线木偶变得活灵活现的重要技术。由于傀儡动作是靠悬丝的一松一提来操控,而且傀儡的胸、髋部位构造,在运动中本身就容易产生拉伸、折叠、扭转等运动变化。为了增强其躯干产生“挤压拉伸”的弹性效果,木偶艺人将其胸腔和髋部之间只用条稍长的布条连接,且胸腔是空心的(图)。由于采用这种木偶结构设置,躯干在随木偶连续做提膝落步的上下起伏运

12、动时,很自然地产生明显弹性运动。这种为了表演效果而做的独特设计,对于一位要同时操演近 条悬丝才能让木偶在戏台上活灵活现表演的艺人来说,是非常省力且有效的。图中,小沙弥有节奏的提肩张肘、随“走步”左右交替摇摆,头部伴随着摇摆而略带伸缩的前后“摆头晃脑”,再配上翘臀挑胸“三道弯”的体态,让木偶整体的动作形态呈现“挤压与拉伸”式的弹性运动尤为强烈,从而展现出“偶性”特有的滑稽感。图小沙弥表演中躯干产生“挤压拉伸”的动作变化(二)预备动作“预备动作”是指动画师在设计主要动作前,设计一个能让观众明确并产生期待的预备动作,即动作之前的蓄势。运用这一技法能让角色肢体表演的张力更为饱满,还可以减少角色肢体动作

13、的不足。自宋代以来,泉州传统提线木偶戏融入大量梨园戏的表演范式,但木偶的表演并不是生硬的模仿戏曲的人物表演动作,而是力求通过对姿态的典型化概括,并加以夸张。木偶所做的各种动作姿态比实际的戏曲动作更简练,运动的节奏变化更明显。泉州传统木偶戏表演十分讲究动作的“起落煞”,在传统线规中,每套表演程式从开始(起)起伏运动(落)终结(煞),这样一个完整的连续动作表演程序,历代传承艺人无不遵从。理查德威廉姆斯在讲动画规律中的“预备动作”时,引用卓别林的表演动作基本原理作阐释。即()告诉他们你要做什么;()然后去做;()告诉他们你已经做完 。泉州傀儡戏表演“起落煞”的“起”,就是强调“告诉他们你要做什么”,

14、即“预备动作”。图中,小沙弥站立、仰头看电闪雷鸣时,右手大臂曲肘夹起木偶,左手指向左前方,同时身体下蹲且重心移至右腿,左腿则往左前略抬起,胸腔往右后转,头往左前方看,预示着他要向左前方做“大圆场步”奔跑。图()中,木偶的“屈膝抬踏步”姿态是小沙弥准备奔跑的“起”势,可以理解为动画规律中的“预备动作”。第期陈超淼:错位与转码:动画视阙下泉州提线木偶戏的“偶性”表达图小沙弥奔跑时的姿势和动作(三)次要动作“次要动作”是动画师在设计角色的主要运动时,利用一些辅助动作以增强主体动作的目的性或情感的表达。例如,一个哀伤离去的人,在其转身之前用手擦拭一下自己的眼泪的表演细节,传统提线木偶表演通过“主体动作

15、”和“次要动作”组合完成。其中,“次要动作”更能凸显木偶“偶性”的特点。小沙弥因念经忘了词坐在地上冥思苦想的一段表演,“主体动作”为木偶盘腿坐在地上,头和腰配合台词和音乐的节奏上下摇摆;“次要动作”则是一会儿右手拿木鱼锤敲脑袋(图),一会儿抬起左手挠后脑勺(图),表现出小沙弥愚笨的滑稽形态。再如,小沙弥在跑下山时因路滑摔倒。其坐起身来,内心念道:“为什么我会倒?哦,对了!雨来路滑,我又跑脚后跟了。”木偶表演的“主体动作”是立身坐于地上,“次要动作”是双手配合着念出的每一句台词变化而做出动作(图)。此段表演在木偶无法具有表情变化的客观条件下,通过双手做出配合台词变化的“次要动作”,将角色内心活动

16、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图小沙弥坐在地上拿木鱼锤敲脑袋的动作图小沙弥坐在地上挠后脑勺的动作图小沙弥双手配合台词做各种动作(四)动作的跟随动画规律的动作“跟随”是指角色运动时,身体一个部位先作动作,产生动能后,带动其他部位跟着动,最后连贯完成。这条规律体现迪士尼动画强调对自然规律的再现。提线木偶通过悬丝操弄木偶,木偶自然产生跟随动作,最后形成的“颤抖”“摇头晃脑”等效果,这就是泉州传统提线木偶的“偶性”特点。例如,小沙弥奔跑下山的表演,主要应用基本线规中的“四连线”,表演者只用手指夹住“手腕线”“双脚线”等根悬丝进行操弄,其余的悬丝则任其跟随着勾牌的上下左右拖拽运动,而这些悬丝相应的木偶关节便会产生

17、“颤抖”,这就使木偶动作更为生动。再如,“摇头晃脑”是泉州传统提线木偶表演的标志性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月动作之一。其原本是木偶头跟随着身体的上下、旋转等运动时任其自然产生的。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木偶艺人为了更好地发挥木偶“摇头晃脑”的动作特点,在木偶头上设置“头钉线”,线的末端系在勾牌手柄末端。表演时,只需手执勾牌就可以让木偶头跟随身体运动,这样就可控制摇晃的方向、弧度和速度,增强木偶表演时“跟随”动作的艺术能动性。(五)时间控制 动作的节奏动画设计师通过控制角色动作速度的快慢节奏,表达出角色的兴奋、紧张、高兴等情绪。中国戏曲的节奏感一般体现在动作的“联断”“快慢”“静止”“劲头”“分寸”等与

18、音乐或对白的有机结合上。动画片 大闹天宫 对此已经有比较成功的借鉴和应用。泉州传统提线木偶戏表演动作节奏的体现,既有源于传统戏曲的程式化,又有源于生活的动作。表演时,木偶艺人大多靠手指拨弄悬丝,用的力道很短类似于“分寸劲”,传递到木偶动作上便体现出非常明显的抑扬顿挫感,这就是动画技法说的“”。例如,小沙弥下山 中,小沙弥听到打雷声做出昂头望天的姿势,以及做出准备奔跑的姿势(静止的),紧接着便抱着木鱼奔跑起来(快),跑场半圈后又停下来,演师随即唱出表现小沙弥心理活动的台词,唱一句做出一个动作姿势(慢、静止);唱完后,小沙弥开步继续奔跑(快)。再如,小沙弥念经时突然忘了词,先是低头苦想(静),然后

19、突然快速的挺直身体、拉长脖子,随即又缩回(),紧接着唱出台词“哦!想起来了,想起来了”(静);唱词结束即抱起木鱼摇头晃脑地念起经(动)。这段动静、急缓交替抑扬顿挫感十足的表演,利用木偶夸张化的动作节奏变化配合音乐唱词,恰到好处地表现出小沙弥的内心活动。(六)演出设计与吸引力“演出设计”和“吸引力”是指动画师根据故事角色设定和剧情,设计出一系列的角色表演动作。表演时,要将情绪等信息传递给观众并感染他们。泉州提线木偶表演时,为了凸显其“偶性”,特别注重角色的“演出设计”。()不同的角色应有符合各自特点动作的形态。如 小沙弥下山,小沙弥表演动作时,耸肩翘臀、四肢动作夸张又滑稽,完全就是一个顽皮的胖小

20、丑;戏猴 中,小猴子弓腰、曲臂、曲腿,四肢动作不停且灵活多变,全然是只“真猴”;钟馗醉酒 中,钟馗动作缓慢、威武,即使醉成烂泥,动作也不失所应具有的神仙庄严姿态。()角色通过动作表现不同情绪的变化。例如,同样是躲雨赶路下山,种不同的情境,小沙弥表现种不同的动作和步态。第一段(图),小沙弥一只手指向前方,另一只手抱着木鱼,用“螃蟹步”的形式快步走圆场,表现出信心十足找地方躲雨。第二段(图),小沙弥两肘张开,两手置于身体两侧做小摆动,身体稍往后靠,采用高抬腿碎步的步态,表现出小沙弥没有找到一处可以躲雨的地方,内心十分焦急。第三段(图),小沙弥双手将木鱼举在头顶,翘起臀、垫着脚尖,用小碎步的步态,快

21、速地走圆场,表现大雨下来了,他没有找到躲雨地方还得继续往山下跑,又怕滑倒,只能小心翼翼用“脚尖走步”的方式下山。()表演动作姿态的“剪影”设计是动画规律“演出设计”最常提及的方法。提线木偶体积小,又穿着袖口宽松的戏服,如果表演动作不注意肢体的姿态造型,台下观众只看到木偶晃来晃去,木偶四肢与躯干动作含混不清,所以泉州传统提线木偶表演时,非常重视木偶动作的“剪影”效果,即“两肘位始终要张开”。木偶传承人林文荣师傅教徒弟时,反复要求“头一抬、肘一张,精神就出来了”,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再如(图),小沙弥左手伸直指向前方,右手张肘抱起木鱼,采用“螃蟹步”在身体左右两侧交替走步,这样四肢都在身体两侧充分地

22、展开,“剪影”造型很清楚地将角色动作意图和情绪等信息传达给观众。图小沙弥手指前方,图小沙弥两肘抬起外撑,图小沙弥双手举木鱼,脚走“螃蟹步”脚走“小碎步”垫脚尖走“小碎步”第期陈超淼:错位与转码:动画视阙下泉州提线木偶戏的“偶性”表达(七)夸张图 小沙弥走路姿态与动画片对照表演动作的“夸张”化是动画的绝活之一。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提线木偶与西方动画在表演形态上的“夸张”是不尽相同的。客观上讲,木偶不可能取代真人表演的灵活性和生命形式。但是,泉州提线木偶艺人在漫长的实践中摸索出一套使木偶“活化”的表演技巧 和 程 式,让 木 偶 发 挥 出 自 己 独 特 的“偶 性”。年,动画片 三个和尚 是

23、“中国学派”探索本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动画创作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年,笔者从学于马克宣时,老师曾提及当年为创作 三个和尚,剧组专程到访泉州,作为原画主创的他对泉州提线木偶戏的印象特别深刻。在个和尚的出场动画中,不难观察到木偶戏的身影。如图 中小和尚和小沙弥出场的小碎步,图 中小和尚出场时被乌龟绊倒和小沙弥摔倒时的瞬间及坐姿,图 中胖和尚出场奔跑至河边同小沙弥跑步定势时的形态。当然,小沙弥下山 中,小沙弥夸张化的表演“绝活”还有很多,如“翘臀走路”表现他的滑稽丑态,“单腿颤膝台右腿”表现他自鸣得意,“耸肩缩颈晃脑袋(笑肩)”表现他思想活动后的窃喜,“颠簸线”线规操弄木偶表现他慌乱急促的步态和心态等

24、。可见,泉州提线木偶表演动作的“夸张”化是木偶获得生命感的源泉,是其“偶性”发挥的使然。图 小沙弥摔倒瞬间及坐起时的姿态与动画片对照图 小沙弥奔跑定势与动画片对照迪士尼动画的其他规律,比如提线木偶通过操弄悬丝以牵动木偶关节运动的物理作用,动作具有“曲线运功”和“慢入慢出”特征,无需用表演强化。而“立体感”“顺画法和定点画法”,则是针对二维动画的绘制方法提出的。这些与本文所探讨的泉州提线木偶表演独特的“偶性”艺术规律特征相关度不大,在此不作赘述。四、结语近年来,应用数字科技驱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文化产业的热点,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思路源自时代大趋势与艺术创新动力。

25、随着日新月异的数字影像技术对传统木偶剧创作及舞美设计影响的深入,正确把握和活用传统文化的内容,是借助数字技术创新表现的落脚点。通过比较分析不难看出,泉州传统提线木偶戏的表演形态与迪士尼动画运动规律有着许多异曲同工之处。因此,重新审视和把握传统木偶戏表演特有的不拘于戏曲程式的“偶性”动态造型特点和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月规律,不仅可以为现代木偶剧利用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创新提供一种可行的基于传统木偶戏风格的数字动画表演的设计思路,同时对现代木偶传承人在表演艺术上的创新也具有启发意义。参考文献:陈世明从泉州提线木偶谈中国木偶艺术的民族性文艺理论与批评,():黄少龙泉州傀儡艺术概述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张玲玲中国动画与“傀儡丑”当代电影,():张鼎日本动画的运动规律与动作风格分析北京电影学院学报,():李毅动画 大闹天宫 角色表演与造型中的“民族化”构成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美 理查德威廉姆斯原动画基础教程动画人的生存手册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唐红平透过水印木刻视觉语言探索水墨动画创新装饰,():“”(,):,“”,:;(责任编辑南方)(上接第 页),(,):,“”,:;(责任编辑南方)第期陈超淼:错位与转码:动画视阙下泉州提线木偶戏的“偶性”表达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