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
第五章 薪酬管理练习题
一、单选题
1、、薪酬市场调查是为了保证企业薪酬的( A )。
(A)外部公平 (B)内部公平
(C)个人公平 (D)结构公平
2、当企业需要对大量复杂的岗位进行薪酬调查时应考虑选择( B )的方式。
(A)委托调查 (B)调查问卷
(C)公开调查信息 (D)企业之间相互调查
3、薪酬水平一般的企业应注意( B)点处的薪酬水平。
(A)25% (B)50%
(C)75% (D)90%
4、美国劳工统计局每年都要举行三类薪酬方面的调查,这属于( C)。
(A)公司薪酬调查 (B)商业性薪酬调查
(C)政府薪酬调查 (D)专业性薪酬调查
5、( A )的薪酬调查方式更适合于有着良好的对外关系的企业。
A、企业之间相互调查。
B、问卷调查。
C、委托中介机构调查。
D、访谈调查。
6、在薪酬满意度调查中,首先要确定(C)
(A)调查目的 (B)调查方式
(C)调查对象 (D)调查内容
7、(D )表示的不同职系之间的相同相似岗位等级的比较和平衡。
(A)职组 (B)职门
(C)岗级 (D)岗等
8、工作岗位横向分类的程序包括:①职组的划分;②职门的划分;③职系的划分。排序正确的是(C)。
(A)②③①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③①②
9、( C )是指工作性质和特征相近的若干职组的集合。
A、职系。
B、职组。
C、职门。
D、职等。
10、薪酬级差反映了岗位之间的差别。一般来说,低级别岗位之间的薪酬级差比高级岗位之间的薪酬级差应该(B)。
(A)大一些 (B)小一些
(C)一样大 (D)无可比
11、( B )不属于以绩效为导向的薪酬结构。
(A)计件工资 (B)计时工资
(C)效益工资 (D)薪点工资
12、某公司的薪酬结构如下,这种结构属于( D )薪酬结构。
技术与培训水平 ——基础工资(48%)
职务(或岗位)价值 ——岗位工资(28%)
绩效(生产量、销售量)——绩效工资(24%)
(A)以绩效为导向的 (B)以工作为导向的
(C)以能力为导向的 (D)组合
13、在同一薪酬等级中,最高档次的薪酬水平与最低档次薪酬水平之间的薪酬差距称为( D )。
(A)薪酬等级档次 (B)薪酬级差
(C)薪酬比例关系 (D)薪酬浮动幅度
14、以下不属于岗位工资制的是(B)
(A)一岗一薪制 (B)技术工资制
(C)一岗多薪制 (D)薪点工资制
15、企业实行经营者年薪制的必备条件不包括(A)。
(A)完善的职业生涯管理制度
(B)明确的经营者业绩考核指标体系
(C)健全的经营者人才市场,完善的竞争机制
(D)健全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完善的群众监督机制
16、能够鼓励员工发展各项技能,提高业绩表现,增强参与意识的工资种类是( C )。
(A)能力工资 (B)提成工资
(C)技术工资 (D) 岗位工资制
17、企业效益提高,对全体员工给予等比例奖励的工资调整方法是( D )。
(A)物价性调整 (B)工龄性调整
(C)奖励性调整 (D)效益性调整
18、( C )是指各个相邻的工资等级浮动幅度在数值上的交叉程度。
(A)工资差距 (B)工资档次
(C)等级重叠 (D)浮动幅度
19、(D)是企业及其员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A)企业公积金 (B)企业年薪
(C)企业附加福利 (D)企业年金
20、企业年金适用于( D )。
(A)全体员工 (B)新进员工
(C)临时员工 (D)试用期满的员工
二、多选题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DE )。
(A)在确定薪酬调查的岗位时,应遵循岗位的可比性原则
(B)在确定薪酬调查的岗位时,要选择岗位名称与本企业相同的岗位
(C)在确定薪酬调查的岗位时,本企业的一半以上的岗位都要参与调查
(D)要选择工作职责,重要程度、复杂程度和本企业典型岗位相近的岗位
(E)非典型岗位的薪酬水平可根据和典型岗位在企业中的相对价值的比较来确定
2、从调查的组织者来看,正式薪酬调查可以分为(BDE )。
(A)企业薪酬调查 (B)商业性薪酬调查
(C)行业薪酬调查 (D)专业性薪酬调查
(E)政府薪酬调查
3、对薪酬调查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时,可以采取的方法有(ABCDE )。
(A)数据排列法 (B)频率分析法
(C)回归分析法 (D)离散分析法
(E)图表分析法
4、确定薪酬调查的范围,即确定(ACE)。
(A)被调查的岗位 (B)调查的目的
(C)调查的时间段 (D)调查的步骤
(E)被调查的企业
5、关于设计薪酬调查问卷说法正确的是(BCDE)。
(A)把相关的问题分散开来
(B)语言标准,问题简单明确
(C)充分考虑信息处理的简便性和正确性
(D)确保表格中的每个调查项目都是必要的
(E)先明确薪酬调查问卷要调查的内容,再设计调查表
6、常用的薪酬调查方式有(ABCE)。
A、企业之间相互调查。
B、问卷调查。
C、委托中介机构调查。
D、访谈调查。
E、采集社会公开信息。
7.薪酬满意度调查的内容包括员工对(ABCDE)的满意度。
A.薪酬水平
B.薪酬差距
C.薪酬发放形式
D.工作环境
E.薪酬决定因素
8、( BD )是按照特定的要素指标对岗位进行的纵向分级。
(A)职门 (B)岗级
(C)职组 (D)岗等
(E)职系
9、企业工资制度的类型主要包括(BCDE )。
(A)固定工资制 (B)组合工资制
(C)绩效工资制 (D)岗位工资制
(E)技能工资制
10、(ABE)属于绩效工资制。
(A)销售提成工资制 (B)计件工资制
(C)岗位技能工资制 (D)计时工资制
(E)佣金制
11、技能工资的种类包括( AB )。
(A)技术工资 (B)能力工资
(C)提成工资 (D)薪点工资
(E)效益工资
12、影响企业工资水平的外部因素包括( ACE ).
(A)市场因素 (B)所属行业
(C)生活费用 (D)企业规模
(E)物价水平
13、( ACE)属于组合工资结构。
A、岗位技能工资。
B、能力资格工资。
C、岗位效益工资。
D、技术等级工资。
E、薪点工资。
14、企业工资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CDE)。
(A)互动性原则 (B)等级化原则
(C)竞争性原则 (D)经济性原则
(E)合法性原则
15、关于宽带式工资结构说法正确的是(ABCDE )。
(A)有利于工作绩效促进 (B)支持扁平型组织结构
(C)有利于工作岗位变动 (D)能引导员工自我提高
(E)有利于管理人员的角色转变
16.工资调整的具体类型包括(ABDE )。
A.物价性调整 B.工龄性调整
C.定期性调整 D.效益性调整
E.考核性调整
17、在制定薪酬计划之前要收集的资料包括( ABCDE )。
(A)企业人力资源规划资料 (B)物价
(C)员工薪酬的基本资料 (D)市场薪酬水平
(E)国家薪酬和税收政策的变动资料
18、制定薪酬计划的方法包括( AB )。
(A)从下而上法 (B)从上而下法
(C)由内到外法 (D)零基预算法
(E)化整归零法
19、对制定薪酬计划的方法,表述不正确的是(ACE)。
(A)从上而下法不易控制总体的人工成本
(B)从下而上法不易控制总体的人工成本
(C)从上而下法有利于保证计划的准确性
(D)从下而上法有利于保证计划的可行性
(E)从上而下法有利于提高计划的可行性
20、企业年金基金是由( ABE )等项目组成的。
(A)员工个人缴费 (B)企业缴费
(C)保险机构缴费 (D)政府缴费
(E)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收益
三、技能题
1、对薪酬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有哪些?(14分)
评分标准
对薪酬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可采取以下方法:
①数据排列法; (2分)
②频率分析法; (2分)
③趋中趋势分析法,具体包括简单平均法、加权平均法、中位数法;(2分)
④离散分析法,具体包括百分位法、四分位法;(2分)
⑤回归分析法;(2分)
⑥图标分析法。(2分)
2、TC公司是一家典型的制造型企业,有刘某于2009年10月创建。刘某在创业之前在某国有大型企业工作16年,于是在TC公司成立之初便一手制定了公司的工资体系,前后经历了数次调整形成了现行的工资制度,工资水平于行业工资水平的50%处,核心技术、管理人员的公司水平接近同行工资水平的25%处,工资等级按行政别确定,共分48级,工资等级间的级差为50~80元。但现在员工对工资很不满意,屡屡出现迟到、早退、怠工的现象;专业技术、管理岗位人员流失严重。为此,刘某打算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尤其是工资制度进行一次全新变革。
请结合本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1)公司现行的工资体系存在哪些弊端?(6分)
(2)公司如确立新的工资体系,应按照什么的程序进行设计?(14分)
评分标准:
(1)现行工资体系存在的弊端:(每项2分,最高6分)
①对外缺乏竞争力。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的工资水平太低,导致人员流失率过高。 (2分)
②对员工缺乏激励性。工资等级过多,工资等级之间的级差小,对员工激励作用小。 (2分)
③对内缺乏公平性。工资等级按行政级别划分,忽略岗位差别和员工的实际贡献。 (2分)
④没有确立稳定有效的动态激励、约束、调整机制,工资调整的随意性较大。 (2分)
(2)确立新的工资体系,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设计:
①确定工资策略。 (2分)
②岗位评价与分类。(2分)
③工资市场调查。(2分)
④工资水平的确定。(2分)
⑤工资结构的确定。(2分)
⑥工资等级的确定。(2分)
⑦企业工资制度的实施与修正。(2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