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范进中举第1页1.经过前后对比了解分析范进和胡屠户形象。2.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严重毒害。3.学习鲜明对比手法和高度讽刺艺术。4.认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毒害,批判封建社会趋炎附势世风。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第2页作者介绍作者介绍吴敬梓,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朝最伟大小说家之一。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故乡安徽滁州全椒县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吴敬梓一生创作了大量诗歌、散文和史学研究著作,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不过,确立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出色地位,是他创作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第3页吴敬梓出身望族。曾祖父和祖父两代人“科
2、第仕宦多显者”,共有六名进士,其中榜眼、探花各一名。而其父吴霖起是康熙年间拔贡。吴敬梓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考取秀才,同年父亲病逝。因为不善于治理生计,他过着浪费浪子生活。雍正七年(1729),他应科举时,被斥责为“文章大好人大怪”,遭到欺侮。后愤懑离开故土,靠卖文和朋友接济为生。乾隆元年(1736年),吴敬梓参加博学鸿词科预试。安徽巡抚赵国麟正式荐举他入京廷试,但他“坚以疾笃辞”(顾云吴敬梓传),从此不再参加科举考试。至晚年,常处于饥寒交迫。这么个人经历,令他本人对考八股、开科举等利弊感受尤深。背景资料背景资料第4页而在时代背景上,清朝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三代,中国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生
3、产关系萌芽,社会表面繁荣掩盖不了封建社会腐朽,统治者镇压武装起义同时,采取大兴文字狱,考八股、开科举,提倡理学以统治思想等方法以牢笼士人,吴敬梓反对八股文、科举制,憎恶士子们醉心制艺,热衷功名利禄习尚。他把这些观点反应在儒林外史里,以讽刺手法,对丑恶事物进行深刻揭露。第5页儒林外史儒林外史 “儒林儒林”一词源出史记一词源出史记“儒林列传儒林列传”,是,是“儒者之林儒者之林”,指学术界等。儒林外史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指学术界等。儒林外史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功名富贵”不一样表现,首先真实地揭示人性被腐蚀过程和原不一样表现,首先真实地揭示人性被腐蚀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初吏治腐
4、败、科举弊端礼教虚伪等进行了深刻批因,从而对当初吏治腐败、科举弊端礼教虚伪等进行了深刻批判和嘲讽;首先热情地歌颂了少数人物以坚持自我方式所作对判和嘲讽;首先热情地歌颂了少数人物以坚持自我方式所作对于人性守护,从而寄寓了作者理想。于人性守护,从而寄寓了作者理想。作品塑造了许多经典人物,如周进、范进、马二先生、严监作品塑造了许多经典人物,如周进、范进、马二先生、严监生等等,在中国文学史上,尤其是讽刺小说中,这本书取得很生等等,在中国文学史上,尤其是讽刺小说中,这本书取得很高评价。高评价。儒林外史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计五十五儒林外史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计五十五回,课文节选第三
5、回后半回,原题是回,课文节选第三回后半回,原题是“周学通校士拔真才,胡周学通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闹捷报屠户行凶闹捷报”。知识链接知识链接第6页明清科举制度介绍 清代要求:凡参加正式科举考试之前必须加童试,童试参加者称儒童或童生(不论年纪大小),经过童试被录用入县学称秀才,也叫生员、相公,还叫进学入泮,游泮,这是得功名起点。正式科举考试分三级,即乡试、会试、殿试。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城举行一次,考试时间在秋季,又称秋闱,亦称大比。秀才才有资格参加乡试,考中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会试在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在京城礼部举行,又称春闱或礼闱。参加者是举人,考中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殿试由皇帝主持,贡士有资
6、格参加,考中称进士。殿试分三甲录用。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用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第7页1.1.生难字中举(zhnzhn)作揖(yy)商酌(zhuzhu)拙病(zhuzhu)相公(xinxin)带挈(qiqi)名讳(hu hu)桑梓(zz)啐在脸上(cucu)倒运(dodo)不省人事(xnxn)攥紧(zunzun)解元(jiji)腆着(tintin)检验预习检验预习第8页2.2.多音字 妥帖(ti(ti)挣扎(zhn)(zhn)帖 请帖(ti)(ti)挣 字帖(ti)(ti)挣钱(zhn)(zhn)第9页3.3.重
7、点词语唯唯连声:连连答应。唯唯,答应声音。拙病:难治病。不省人事:不明白人事;昏迷。不由分说:不容人分辩解释。进学:科举时代,童生应岁试、科试而考中入县学,称为进学,即文中所说中了相公。烂忠厚:过分忠厚。闯未来:闯来。将,助词,没有实义。第10页五更鼓:打五更时候(天亮以前)。旧时把一夜分作五更,每到一更就击鼓报时。权变:随机应变。果不其然:果然不出所料。作揖:拱手行礼。倒运:事情不顺利,倒霉。见外:当做外人对待。狗血喷头:形容骂很凶。商酌:商议斟酌。第11页课文朗诵课文朗诵点击以下列图标即可播放第12页1.速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整体感知整体感知 全文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l2段)
8、:写范进进学回家到中举前情况。第一层(1段):写范进进学回家,丈人胡屠户前来贺喜。第二层(2段):写范进向胡屠户借盘缠应乡试,遭到拒绝和辱骂。第二部分(311段):写范进中举后情景。第一层(35段):写范进中举后喜极而疯。第二层(69段):写胡屠户治疯。第三层(1011):张乡绅拜会和胡屠户受赠。第13页2.说说中举前、中举后各写了哪些事?用四字短语概括。屠户贺喜范进借钱范进发疯屠户治疯乡绅造访第14页3.胡屠户可笑在哪里?找出课文句子往返答,并归类。对范进称呼:“现世宝”“贤婿老爷”。对范进外貌描述:“尖嘴猴腮”“才学又高,品貌又好”贺礼:“一副大肠和一瓶酒”“七八斤肉,四五千钱。”动作:“
9、腆着肚子去了”,“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连斟两碗酒喝了,壮一壮胆”,“那手早颤起来”,“干思万谢,低着头,笑迷迷去了”。对女儿婚姻态度:“倒运”,“累了我多少”,“可怜可怜”女儿像有些福气第15页1.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对他态度发生了什么改变?课文用什么手法写出这些改变?表现胡屠户是一个什么样人?小说利用对比手法,利用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经过写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截然不一样两种态度,形成鲜明对比,使他前倨后恭、欺贫爱富、趋炎附势、嗜钱如命、庸俗自私经典市侩性格,跃然纸上。内容探究内容探究第16页2.课文是怎样描写范进喜极发疯过程?范进喜极发疯过程可分作四层。第一层写昏厥。用“看”“
10、念”“拍”“笑”写范进喜极动作,用“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写范进昏厥动作神态。语言描写中“噫写出惊喜过望心情,说“好了”是因几十年追求功名,一旦实现,富贵荣华滚滚而来。第二层写疯跑。用“爬将起来”“拍着手大笑”“飞跑”这些动作描写,写足了范进疯劲。用重复语言,写狂喜心情。第三层写跌倒。用富有讽刺性外貌描写,写范进一脚端在塘里丑态,“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水”,包含了极其强烈讽刺意味。第四层写疯走集上。“拍着笑着”动作描写,写尽范进疯态。第17页3.张乡绅张静斋是作者刻画一个次要人物,范进中举后,张乡绅为何来拜会,又送银又送房?他结交新贵,为是攀附范进宗师周学道和杨知县
11、,来巩固和扩大自己权势。第18页4.范进为何会发疯?这说明了什么问题?(1)社会原因:八股取士科举制度,是封建统治阶级用来禁锢人们思想,选拔驯顺爪牙,借以巩固封建统治主要工具。封建科举制度队知识分子毒害,这就是范进发疯真正原因。(2)个人原因:范进20岁开始应试,前后考过二十屡次,直到54岁才中了举人。几十年痴情追求,一旦功名到手惊喜得发了疯,这是有其必定性。说明范进灵魂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之深。从中举之后看,范进已开始成为封建社会新贵,他得到了他想要功名富贵,但他也马上表现出虚伪,圆滑世故性格,对胡屠户态度改变,与张静斋称兄道弟,这就表现他已被科举制度所腐蚀、所同化,同流合污。第19页5.范进
12、中举,喜极而疯,那么中举到底是喜剧还是悲剧?范进中举,从一个人命运看,是于他有利,改变了他命运,不过透过范进看当初读书人,悲剧普遍存在,假如不能中举或中举后变成疯子、傻子,就是一场真正悲剧,表面看来是喜剧,本质看来是悲剧,从个人来看,把一生浪费在科举考场中,是范进人生悲剧,把知识分子束缚在科举制度框架内,扼杀他们独立人格和自由灵魂,是国家民族悲剧。第20页文中多处引人发笑,为何会有这么效果?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讽刺。本文最大特色在于它讽刺艺术。讽刺有各种表现形式:如对比、夸大、反语以及直接写实等。本文主要用了对比、夸大和细节描写直接写实三种。对比:范进中举前后在贫富、哀乐、荣辱等方面巨大改变,在
13、人物关系上是“冷”和“热”鲜明对比,以及范进本人从唯唯诺诺到圆滑世故改变。夸大:范进喜极而疯,胡屠户一巴掌竟然能治疯。写法探究写法探究第21页细节描写直接写实:白描式细节描写,如“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把拳头舒过来”。前后对比细节描写,如范进中举前,胡屠户离开范进家时“屠户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范进中举后,胡屠户离开范进家“说了一会,千恩万谢,低着头,笑迷迷地去了。”夸大性细节描写,如屠户打了一巴掌后,手掌弯不过来。对范进细节描写,卖鸡时和发疯时表现,让我们认识到封建科举制度下文人迂腐、病态和畸形心理。第22页1.速读课文,划出描写
14、范进相关内容,说说范进是一个怎样人?鉴赏评价鉴赏评价自私虚伪,热衷功名利禄,梦寐以求跻身于统治阶级行列。家中止粮,仍要去参加乡试,置老母和妻子挨饿于不顾,可见他急迫地艳羡功名富贵。第23页2.范进是本文着力刻画中心人物,试分析范进人物形象。范进是一个热衷功名下层知识分子,大半生穷困潦倒,到54岁才考进秀才。他中举之前,穷得揭不开锅,邻里没有一个借米周济他。他地位卑微,受人歧视,岳父能够任意辱骂他。他中了秀才,社会地位才有所改变,可是胡屠户对他态度依然十分粗野高傲,臭骂他,训斥他,他总是习惯“唯唯连声”,逆来顺受,甘受屈辱。范进中了举,情形就完全不一样了。几十年来贫困、屈辱一旦过去,梦寐以求功名
15、富贵一旦出现,政治、经济、社会地位一旦政变就使他惊喜得发了疯。那可憎可笑疯癫形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范进喜疯病被胡屠户一骂一打治好后,他回想疯中情景,别都“昏昏沉沉”记不得,唯独“记得是中第七名”。课文刻画了范进这个为功名利禄而神魂颠倒经典形象。第24页之前我们学习了鲁迅大师一篇文章孔乙己,那是一个充满笑声悲剧,控诉了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罪孽,反应了整个社会世态炎凉。今天我们又学习了范进中举,下面,让我们将范进中举与孔乙己作一个总体比较。拓展延伸拓展延伸第25页(1)人物和主题思想。范进与孔乙己同是读书人,一个到晚年底于中举而发疯,一个一直没有进学,潦倒而死。从思想性格方面来说,他们都热衷于功名,
16、迂腐可笑,疯不知为何而疯,死不知因谁而死,麻木不仁,可悲可怜。所以,这两篇文章从不一样角度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毒害,摧残他们精神,摧残他们肉体。第26页(2)作者态度和讽刺手法。范进中举和孔乙己都利用了讽刺手法,但又有区分。前者是对主人公(范进)尖锐嘲笑,那“抱着鸡,手里插了草标”形象,那“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水”丑态,刻画得入木三分;后者对孔乙己嘲讽,严厉而冷峻,却并不显露,那又脏又破长衫,那“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神情,描绘得那样淋漓尽致。为何有这么区分呢?吴敬梓对笔下人物是尖锐嘲笑,无情鞭挞,因为他痛恨封建科举制度;鲁迅对他笔下人物却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因为作者
17、希望他能从麻木中觉醒,方便拯救中华民族。由此可见,作品中人物形象,由作者对该形象态度所决定。第27页(3)表现手法。范进中举主要利用了强烈对比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主题思想;而孔乙己则选取人物一生中几个富有表现力片断,放在一个经典环境里,去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第28页小说以范进中举为中心事件,对范进中举前后境遇进行了对比刻画,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他和他周围人,尤其是对范进老丈人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和范进“中举后”不一样表现刻画,反应了当初中国人世态和人心,揭露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对读书人毒害。总总 结结第29页结构图示结构图示范进中举生活境况社会地位处世态度中举前中举后对比住茅草屋,吃小菜饭拿鸡蛋送白酒不知猪油味背斗米捉两只鸡饿了两三天胡屠户送肉送钱母亲饿得看不见张乡绅送银赠房众邻居不理会被丈人骂作“现世宝”众邻居口称“范老爷”丈人称“文曲星”“贤婿”“老爷”张乡绅拜会,称兄,联谊势利虚伪逢迎自如“癞蛤蟆”“尖嘴猴腮”甘受屈辱唯唯连声第30页谢谢观看谢谢观看第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