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机制研究_高歌.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91387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81.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机制研究_高歌.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机制研究_高歌.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机制研究_高歌.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41 卷第 1 期科学管理研究Vol.41No.12023 年 2 月SCIENTIFICMANAGEMENTESEACHFeb.2023文章编号:1004115X(2023)01002708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机制研究*高歌(北京化工大学 经管学院,北京100029)摘要:绿色技术创新是实施国家创新战略的核心动力,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实践中,绿色技术创新在碳减排中效应显著,同时也在治理方案具体化、企业家主动推进以及社会公众积极参与方面存在问题。为科学构建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机制,建议政府在制度设计中探索针对产品的绿色技术创新、全力突破颠覆性绿色技术创新以及灵活实施政策组合;企业是绿色

2、技术创新主体,为有效激发企业家精神,建议进一步完善财政金融制度和培育企业社会责任;社会公众属于环境治理的重要主体,建议引导公众选择绿色消费,同时搭建大数据交互平台优化参与模式,推动公众及时主动参与。由此,各方合力多元共治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持续涌现。关键词:绿色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企业家精神;公众参与;碳减排中图分类号:F124.3文献标识码:ADOI:10.19445/ki.151103/g3.2023.01.004esearch on the Promotion Mechanism of 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GAO Ge(School of Economics

3、 and Management,Beijing University ofChemical Technology,Beijing 100029,China)Abstract: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 serves as the primary driving force in national innovation strategy and strongsupport in achieving the dual carbon goals.In practice,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 has played significantly

4、 role in carbonemission reduction.Meanwhile,there are current issues in specific environmental policy designing,entrepreneurship initia-tives stimulating and active public participation promoting.To build up promotion mechanism in 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effectively,government should create produ

5、ctbased 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 policy,stimulate disruptive 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 with great efforts,and design policy mixes flexibly.Since enterprises are the main body of green technologyinnovation developing,it is important to improve financial institution innovation and cultivate corp

6、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respectively to spur entrepreneurship efficiently.Public participation has played irreplaceable role in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In order to promote active public participation,it is necessary to guide consumers to participate in green consumptionactivities,and build a bi

7、g data interaction platform to optimize public participation modes.In this way,joint efforts wouldbe made to improve 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ntinuously and successfully.Key words: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Institutional Innovation;Entrepreneurship;Public Participation;CarbonEmission eduction1

8、引言当今世界正经历新一轮技术革命和能源革命,创新是世界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引擎,也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模式逐步从传统的以分工为特征的斯密式增长转向以创新为驱动的熊彼特式增长,技术创新是实现经济转型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二三五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必须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收稿日期:20221126基金项目: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项目(2022HW038)作者简介:高歌(1976),女,河南省郑州市人,博士,北京化工大学经管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环境经济学。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

9、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技术创新更是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核心动力。从时间上来看,目前距离 2030 年碳达峰的期限已不算久远,中国经济正步入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关键时点。传统产业升级和新旧产能转换是长期动态过程,仅依靠关停污染产业实现节能减排的做法难以支撑建设低碳社会的愿景,同时还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动态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保障“双碳”目标的落实1。因此,绿色技术创新成为动态减排实现能源转型的关键,以绿色低碳为主要内容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已然兴起,加快推动绿色技术创新是迎接新一轮工业革命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必然选择。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在

10、锐意创新,致力于推动绿色技术和清洁能源,追求环境友好型增长目标。中国政府已将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提上日程。2019 年 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发布关于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到 2022年,基本建成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是全方位多元化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更需要政府顶层设计,充分发挥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同时,建设低碳社会是全体公民共同的福祉,也是美好生活的组成部分以及全社会共同期盼的方向,公众参与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因此,为科学构建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机制,加快释放绿色技术创新在低碳转型中的关键作用,有必要围绕政府

11、制度设计创新、企业主体自主创新、公众参与方式创新等三种维度协同发力,合力培育激发绿色技术创新的立体型网络,以创新促发展,致力于创新型国家建设,助力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本文内容安排如下:明确绿色技术、绿色技术创新与促进机制的涵义,揭示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促进机制的时代意义;梳理当前绿色技术创新在实践中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鉴于绿色技术创新在实现双碳目标中的关键作用,着重考察碳减排的绩效,分析政策设计、企业家行为和消费者参与等各层面中凸显的主要不足;基于上述问题构建绿色技术创新的培育机制,从细化环境制度创新保障企业主体利益、激发企业家精神实现主动减排和引导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等方面尝试提出可行

12、性建议。通过充分激发各相关主体的活力与创造力,推动绿色技术创新成果竞相涌现。最后提出研究展望。2绿色技术创新与促进机制的涵义2.1绿色技术与绿色技术创新20 世纪 80 年代,伴随经济增长引致的资源耗竭和生态破坏,绿色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范式进入人类的视野。为追求生产力提高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绿色技术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选择,在政府力量的推动下,企业已经积极开展了关于绿色技术的研发与实践。现有文献中存在多种关于绿色经济和绿色技术的概念,对于绿色技术创新的理解也见仁见智,在具体内容、范围和表述上有所侧重。关于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 中提出绿色技术是指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改善

13、生态,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兴技术。通常意义上,能够兼顾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面向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技术都属于绿色技术,都具有注重人和自然和谐共生、实现经济与环境相互平衡的功能属性。绿色技术创新将可持续发展与技术创新融为一体,将绿色技术应用在生产实践,减轻环境负担发展循环经济。学者围绕它从研发目的、设计理念、实践方式、应用范畴等角度进行阐释,概而言之,绿色技术创新通过将绿色产品与绿色工艺应用到技术研发与生产上,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采用绿色技术,获得经济、环境与社会三重收益2。绿色技术创新涵盖生态保护、节能减排、产品设计、工艺流程和回收利用等方面,属于立体化全周期

14、多维度的技术网络。伴随我国绿色经济体系建设日趋完善,绿色技术创新既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建设美好生活、追求双碳目标的有力支撑。2.2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促进机制的意义绿色技术创新的意义在于经济、生态和社会利益的均衡发展,关乎整个社会的公共福利,每个人均为利益相关者。因此,需要科学构建全面促进机制,充分激发政府、企业和公众等各方力量,基于政策设计、企业驱动和公众参与等层面发现问题思考对策。作为一项全方位多角度新视野的系统工程,激发绿色创新活力既需要从国家战略高度进行严谨的市场化治理方式探索,也有赖于企业这一创新主体突破传统利益考量勇于实践,更离不开消费者、社区、社会团体等从生产决策端到消费端

15、的全程参与。在政府层面,关于绿色生产和技术创新的环境政策法规已相继出台。目前政府已将绿色发展和双碳目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深入至具体生产生活方式。然而,现有政策设计大多基于产业或重点82科学管理研究第 41 卷行业的绿色发展层面考虑,比如碳减排、清洁生产和节能提效等措施,而针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市场化激励手段,以及基于产品或工艺创新的规章制度并不多见。在企业层面,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承担绿色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企业家是绿色技术创新的推动者和实践者。面对绿色技术创新中普遍存在的动力不足等现实困境,着力激发企业家精神,激励企业家群体勇于承担风险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成为推行技术创新特别是颠覆性技术创新

16、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公众层面,打造低碳社会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也是对人们追求美好生活愿望的积极回应,每个人都置身其中肩负其责,唤起公众参与无疑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应有之义。因而科学引导公众通过绿色消费等市场行为影响企业生产决策和技术开发,这是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促进机制的有机组成部分。由此,政府、企业、公众多元共治各司其职,共同促进创新资源要素自由涌动,为绿色技术创新的发展创造条件。3绿色技术创新实践中的碳减排效应和困境经过多年实践,绿色技术创新在促进碳减排、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经济利益等方面已经产生积极的效果。当然,也有研究显示,绿色技术创新在污染减排等方面的结果呈现出不确定性,其中原

17、因可以从政府治理、企业生产和消费者行为等角度进行分析。下文围绕双碳目标梳理绿色技术创新的碳减排效果,从实践中发现存在的问题。3.1绿色技术创新的碳减排效应在建设低碳社会背景下,碳减排是绿色技术创新的直接效果。绿色技术创新对碳减排的效果因能源消费结构、区域经济水平、企业自身性质等因素存在差异。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是降低碳排放强度的有效手段,对工业碳减排效果明显。在绿色技术开发与应用的支撑下,中国碳排放强度逐年下降。从经济发展 角度来看,碳减排效果需要以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作为依托,由于技术进步的碳减排效应通过降低能源结构碳强度和能源强度这两种间接指标来实现,因此,城镇化达到一定程度后,才能产生由产业集聚

18、带来的技术进步与外溢。所以,绿色技术创新效果较好的区域通常集中在东南沿海等经济较发达地区3。当区域内技术密集型行业达到一定规模时,自主技术创新对工业碳排放的减排作用更显著4。从城市经济发展角度来看,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促使企业淘汰落后与污染产能,且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和节能效应对碳排放产生间接驱动作用,表现出明显的城市碳减排效应5。从企业自身性质来看,不仅成熟企业,对于创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也显著影响了碳减排投资和碳减排费用,有助于增强其碳减排责任6。综上所述,伴随经济发展产业集中,绿色技术创新呈现出显著的环境效益。尽管如此,由技术进步所导致的能源效率提高有助于节约能耗,但能源消费的回弹效应(r

19、eboundeffect)也存在。技术进步能够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也会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因扩大产能而增加对能源的需求,即绿色技术进步引发的经济增长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能源消费回升7。这种反弹效应与碳减排效应同时发挥作用,使得绿色技术创新的实际效果取决于两方力量的对比,当能源消费技术进步抑制碳排放的效应大于增加碳排放的能源回弹效应时,净效应表现为碳排放减少,该结果在碳排放水平高的省份尤为明显8。也就是说,强化绿色技术创新的碳减排效应有助于抵消回弹效应。长期来看,经济增长将延续这种绿色技术创新的碳减排效应,同时能够提升企业的经济绩效,绿色技术创新行为可以兼顾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9。可见,推进绿色技术创新

20、实现节能减排需要综合考量不同情境中的实践效果,在满足条件的地区和企业中持续推进,同时也应研究现有问题聚焦关键变量。为此,有必要进一步分析绿色技术创新实践中的不足和原因。3.2绿色技术创新实践的困境面对绿色技术创新实践效果中呈现的异质性,为更有效的提出解决方案,应具体分析问题所在,包括政府实施针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制度创新需要细化,企业主动进行治理的内在动机有待激发,公众有效参与以及通过绿色消费倒逼企业开展绿色生产的促进作用有待提升等,以期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建议。3.2.1政策设计需聚焦绿色技术绿色技术属于公共产品,绿色技术创新实践存在市场失灵,因此政府需要采取强制措施推动绿色产品和工艺创新,通过顶

21、层设计改善创新绩效,成为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开发的制度保障。早在 2013 年 1 月,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发布 关于开展工业产品生态设计的指导意见,提出生态设计有利于绿色技术创新。目前我国已经颁布一系列相关环境规章制度,内容多体现在企业节能减排、清洁生产、污染控制、产品名录等层面,其中涉及产品、工艺等绿色技术创新的政策法规也偏重于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而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绿色科研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环境友好产品等规定散见在不同的政策文本中,有关技术创新投入、支持和保障等法律制度条文中缺92第 1 期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机制研究少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具体推进措施10。在激发绿色技术创新和保障企

22、业收益的激励机制方面,仍需探索有效的财政金融政策,促使企业主动减排,承担企业社会责任。针对单项环境政策工具如环境税在实施中产生的企业消极减排等现象,普遍的建议是采用政策组合,只是组合内容、方式、时机、程度、范围等细节需要继续探索。环境政策的针对性还体现在攻破颠覆性绿色技术创新。绿色技术创新很大程度取决于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创新,当前我国绿色技术原始创新积累较为薄弱,核心绿色技术资源相对稀缺,颠覆性绿色技术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尚待激励,关键技术创新供应链急需补齐。颠覆性绿色技术创新具有研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多、利益回收慢等特点,有赖于由政府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强化关键环

23、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保障能力,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双轮驱动。3.2.2企业减排动机尚待激励生态资源作为一种稀缺产品,内在的公共产品属性导致企业主动减排的成本较高。由于环境产权界定不够清晰、成本收益核算体系不够健全,绿色技术创新成果具有外溢性,创新企业难以阻止其它企业的“搭便车”行为,由此产生的负外部性抑制了企业进行绿色技术研发的动机。同时,在重污染行业中,企业作为污染排放的重点单位,通常产业规模较大、技术更新成本较高、研发周期较长,导致产业升级主要依靠扩大产能,这些因素都会导致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供给不足。作为经济人,在逐利目标的驱使下,企业即使采取清洁生产技术,有时也是迫于市场或监管压力的应

24、对之举。那么,绿色技术创新与经济利益之间是否存在兼容的可能?考虑到现代企业还应同时承担环境和社会责任,绿色技术创新能否为企业带来利润之外的环境利益和社会利益?如前所述,当企业主动采取治理行动并进行技术创新时,兼顾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并非只能是两难困境。当然,企业也会迫于消费者的需求压力或环境监管而被动采取绿色技术创新,研究发现,当企业分别采取主动和被动策略时,两者都会使企业减排的程度先下降后上升,从而产生的外部收益也是先减少后增加,只是当企业主动减排时,外部边际收益大于实施被动策略的企业11。可见,主动采取环境保护策略未必只能以牺牲经济利益为代价,同时还能够减少碳排放并产生良好的公众形象等社会收

25、益。然而阻碍企业主动减排的因素毕竟存在,因此,问题在于如何使企业乐于采取行动。3.2.3公众参与仍需推广公众参与是环境治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公众是绿色技术创新的受益人和参与人,对绿色生产起着重要的推进和监督作用,具体参与方式可以是从消费者角度倒逼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也可以借助大数据交互平台主动行使监督权。3.2.4绿色消费有待提升在市场需求端,消费者对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具有积极影响,大众对绿色产品和绿色技术的选择会倒逼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中国是一个消费大国,市场需求是拉动经济的重要动力。2021 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 65.4%,重新成为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12。调查显示

26、,多数公众已具备绿色消费意识。然而,绿色产品消费现状却不容乐观,绿色消费意识未能充分转化 为 市 场 有 效 需 求,这 种“态 度行 为 缺口”即绿色消费中知行不一的现象影响绿色消费的普及,从而出现绿色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内旋式收缩。究其原因,绿色产品本身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相比主动付费,消费者更倾向于采取免费搭便车的行为。绿色消费行为动机的缺失导致市场需求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倒逼作用不足,也使得绿色消费对可持续发展的支撑效果未能充分显现。3.2.5公众主动参与不足近年来,社会公众参与环境治理成为新的社会现象。公众关注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13,公众投诉则是直接推动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

27、14。在社会公众监督下,企业愿意主动采取增加绿色技术研发投入等措施,不仅能够回应公众的环保诉求,也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声望。社会公众在推进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的同时,也有效提升了企业的环境责任感和社会荣誉感。我国公众参与制度起步较晚,2022 年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 第五十三条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可是实践中缺乏具体可操作的参与方式。公众虽然可以通过听证会、访谈会等渠道与企业沟通,但由于事先缺少详细的调查和了解,导致被动参与多,主动参与少,参与的内容和深度不够,未能形成长效机制15。而且,目前常见的公众参与形式多表现在可持续消费方面,比如生

28、活垃圾分类和二手商品转让等,而在参与生产决策方面,尽管公众对企业的碳减排、污染治理等行为具有监督职能,自身也愿意履行职责配合监管,然而受监管形式和监管费用所限,公众参与尚未真正发挥作用,其可能性和积极性有待发掘。因此,如何为公众提供更开放便捷的交互平台,唤醒公众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参与意识值得进一步研究。03科学管理研究第 41 卷4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机制构建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涉及社会、经济、环境、文化各领域的系统工程,单纯依靠技术驱动难以实现,需要构建政府、企业、公众三方主体共同参与的全面机制。其中,政府负责科学统筹和系统布局科技力量等战略创新要素,为企业提供绿色技术创新保障;企业作为绿色技

29、术创新主体,应充分发挥企业家精神培育企业社会责任,激励企业家自主创新;公众是企业实施绿色技术创新的关注者、参与者和监督者,消费者通过购买绿色产品和主动参与企业决策推动绿色技术进步。由此,通过发挥政府和市场两种资源配置方式,持续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准确定位绿色核心技术的突破方向,辨明绿色技术创新的关键逻辑。4.1精准政策定位,优化政策组合绿色技术的公共产品属性是抑制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制度创新通过准确定位和细化政策目标、保障企业利益以弥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不足。绿色技术自身特点决定了政府治理不可或缺的职能,尤其是颠覆性绿色技术创新的特点使得其研发更需要政府宏观调控。发达国家为激励绿色技

30、术创新均设计了完善务实的政策体系。根据现存问题,制度设计的出发点在于政府制定基于绿色产品和工艺的引导措施,强化关键环保技术产品自主创新,优化组合政策工具形成合力,共同激发企业自主创新意愿,保障企业创新收益。4.1.1基于产品的制度设计政府针对绿色技术创新设计基于产品和工艺的管理措施,明确企业研发方向,降低企业交易费用,实现内在驱动与外部拉动相结合。在引领和规范企业行为方面,为保证绿色技术创新理念具体落实,需将产业政策进行细化,结合行业绿色工艺名录、优先控制化学品名录、清洁生产技术推广、废弃物再利用技术和节能环保技术开发等政策法规,推动企业将绿色技术创新与生产工艺相结合,实现绿色技术需求定位,通

31、过相关技术标准、评估、交易和认证体系的建立,为绿色技术研发明确方向。在激励和保障企业行为方面,政府可以提供基于产品的税收优惠、担保、补贴、孵化等措施,一方面促使企业为获得减免税收福利,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减少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和各种污染物,另一方面通过降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融资成本和风险溢价,减轻企业因绿色技术研发引致的负外部性效应。4.1.2推动颠覆性绿色技术创新颠覆性技术创新是驱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颠覆性技术可以是对已有原理性技术的突破,也可以是交叉学科领域诞生的创新性技术16。颠覆性绿色技术创新可以理解为具有一系列全新的绿色技术性能特征和创新成本优势的技术创新模式17。随着科学发展,技术更

32、新换代进一步缩短了产品生命周期,渐进性绿色技术创新难以满足提升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位置的需求,颠覆性绿色技术创新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充分显现。而且,由于投资大、风险高、周期长等特征,颠覆性绿色技术创新更容易造成供给不足,需要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发挥作用。2022 年 7 月7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印发 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的通知,提出推动绿色低碳技术重大突破。通过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布局前沿颠覆性技术研究,推动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协作、上下游协同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政府着力协调科技创新多元主体,在创新投入机制上采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资源协同配置方式,引导

33、社会资源有序向基础性、前瞻性、突破性技术创新领域倾斜。4.1.3政策组合协同创新政策工具组合是畅通技术创新要素流通渠道、激发技术创新活力、优化技术创新生态的可行方案。经过多年实践探索,政府已构建较为完备的环境政策体系,各种政策工具设计理念各具特点。通常认为相对于命令控制型政策,市场激励型政策效果较明显,然而单项政策实施可能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产生负面影响,恰当的政策组合利用政策工具之间功能互补或许能够对此加以补偿。研究显示,当环境税收与政府补贴配合实施时,政府创新补贴的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抵偿环境税对绿色工艺创新产生的不利影响,有效提升企业研发投入,使企业的绿色技术向着深度创新推进18。政策

34、工具结合的手段可以灵活多样,比如渐进提高环境税征收和专项补贴标准,依然能够实现帕累托改进19。当然,实际操作中需要在政策实施区域、管理力度、治理方式和标准制定上进行科学评估以保证实施效果。4.2激发企业家精神,培育社会企业家企业家是创新驱动的重要生力军,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灵魂。企业家对技术创新的认知有助于形成企业家精神,进而在整个技术创新过程中承担倡导、激励、协调和组织实施的关键角色20。企业家精神也有利于技术创新扩散,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1,对低碳技术创新的影响也较为显著22。培育和弘扬企业家精神能够提高企业家开发前沿技术的热情和动力,充分显现企业家的创新本能。作为一种内在驱动

35、,企业家精神发挥作用13第 1 期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机制研究离不开有利的外部环境。对于绿色技术创新,在激发企业家精神方面,建议通过建设良好的营商环境特别是优化金融政策以激发企业家主动创新。如果说金融政策优惠保障了企业家的经济利益,社会地位提升则实现了企业家的社会收益。尽管绿色技术创新产生负外部性却有助于提升企业社会形象,社会荣誉成为企业家的价值补偿。因此,通过培养社会企业责任,唤起企业家的环境责任感,有助于企业家感知来自社会的认同和尊重,进而提高绿色技术创新的积极性。4.2.1改善营商环境,优化金融政策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大潮中已经涌现出数量众多的企业家,然而自主创新精神尚存在差距,不少企业

36、采取模仿战略,而缺少在自主研发、特别是前沿颠覆性技术创新上倾力投入。创新经济学家威廉鲍莫尔将企业家群体划分为模仿型企业家和创新型企业家,模仿型企业家在现实中很常见,也能够创造利润,而只有创新型企业家才能与经济的跨越性增长相关联23。绿色技术创新所需要激发的正是创新型企业家精神。作为政府治理创新,营商环境优化能够培育企业家精神的形成,其中政务环境和金融制度对企业家精神的推动效应更为显著。正如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政府成功发起财政革命和金融改革,通过减少资金流通限制和降低资金使用成本有效激发了企业家精神,为随后的长期经济增长铺平了道路。研究显示,宽容友好的营商环境可以通过企业家精神这一要素促进技

37、术创新。营商环境中的资金供给要素和制度供给要素更多通过激发企业家精神促进技术创新,企业家精神在营商环境与技术创新之间起着显著的中介作用24。因此,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打通营商环境、企业家精神、绿色技术创新之间的作用机制,有利于弘扬企业家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创新创业氛围。财政金融制度创新是营商环境改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绿色技术创新,由于其公共产品属性,企业的部分创新收益将来源于国家政策补偿,如贴息、专项补贴、税收减免等。因此,在金融政策方面,为缓解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融资问题,政府可引导金融资金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主体流动,或建立涵盖绿色技术创新不同阶段的系统化、多层级的金融政策体系,设立专门针对“双

38、碳”目标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为绿色技术创新参与主体企业提供贴息、免息与低息贷款等福利25。财政政策方面,政府借助研发补贴等措施对绿色核心技术给予资金支持,保障企业因绿色技术创新获得政策红利,尽量补偿企业因技术溢出而额外负担的成本,以鼓励企业家勇于承担创新风险,在绿色技术开发中更加积极主动。4.2.2营造社会氛围,唤醒社会责任进入低碳时代,企业家职能不止于赢取经济利润,更应履行公民义务、关注环境质量、承担社会责任。当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其社会角色能够突破传统企业家的定位,实现市场主体角色与生态环境使命的双元融合,成为社会企业家,具备社会企业家精神。社会企业家精神起源于非营利性组织,信奉“人与星球

39、高于赢利”,更关注社会需求,坚持社会和环境利益优先。衡量社会企业家成功与否的标准更多在于他们能够为人类社会带来多少福祉,而不仅仅是可以获得多少投资回报。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认为,生态环境退化等社会弊病的最佳解决途径就是最大限度释放企业家的创造力26。当社会企业家精神充分释放时,其内含的环境责任和减排担当将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2022 年 7 月,生态环境部发布“十四五”环境健康工作规划,倡导企业增强履行社会责任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在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公众健康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实践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家秉承社会企业家精神履行社会责任,对进行绿色技术创新产生显著正向影响27。社会环境责任是企业

40、参与绿色技术创新的内在调节动力,环境责任水平越高,企业越有可能开展更深层次的绿色创新28。企业开展绿色技术创新对强化企业环境和社会责任也有正向传导作用,二者相辅相成。弘扬社会企业家精神强化社会环境责任,不仅能够促进绿色技术创新,而且能够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社会声誉,一定程度上弥补市场失灵,从而引导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行为进入良性的内生演化路径。事实上,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尊重企业家的社会氛围同样有助于激发企业家精神,培育社会企业家。研究显示,社会地位能够正向引导企业家履责意愿,对企业社会责任披露、环境治理责任分别产生显著的促进效应,进而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最终提升企业经济绩效29。当企业家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

41、感知时,更能够意识到个体与社会情境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也就更愿意在认知与行为上自我约束,探寻个体行为与社会秩序之间的平衡点,明确企业行为边界追求社会认可,从而实现社会认同下的自我完善和行为强化。因此,在整个社会营造尊重社会企业家崇尚社会企业家精神的良好氛围,有益于增进社会企业家的环境责任和减排担当,使之乐于开展绿色技术创新。4.3倡导绿色消费,鼓励公众参与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中,不仅需要财政金融等23科学管理研究第 41 卷正式制度,也需要公众参与、社会文化等非正式制度。联合国亚太经济社会委员会认为“参与(partic-ipation)”是善治(good governance)的关键基石,位列善

42、治的八个主要特点之首。发达国家经验显示,公众参与具有补偿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功能,能够强化政策和企业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实践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参与方式上,公众可以通过绿色购买等市场行为优化消费者选择,也可以通过社会组织和环境监督等途径改善企业行为,减少绿色产品本身所产生的信息不对称现象。面对公众在绿色技术创新中主动参与较少和参与意愿较低等情况,可以通过引导消费需求和降低参与成本等手段优化参与模式改善参与体验。4.3.1绿色消费倒逼绿色生产企业和消费者都是市场主体,来自消费者的需求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决策,绿色产品有效需求不足制约着绿色技术创新的推广。随着低碳生活的观念日渐深入人心,公众对

43、绿色产品的认知程度和接纳意愿日益增长,通过加入到市场的生产、交换、消费循环中来参与公共治理,进而倒逼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研究显示,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利益是驱动企业采取绿色技术创新策略的重要因素,绿色消费产生的心理满足成为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的直接动力30。当消费者选择环境友好产品时,企业会对市场信号作出积极反应,专注于研发绿色技术,为减少碳排放和污染物实施一系列治理措施。因此提升消费者的生态环境观念和社会责任意识有助于企业转变生产方式,采用清洁生产和环境友好技术,选择低碳策略31。目前,消费者对市场中绿色产品的选择依然有提升空间,尽管具有消费意愿,绿色消费依然动力不足,即存在消费者的态度行为缺

44、口。考虑到消费者对自身利益的关注,可以通过政府补贴、消费券等方式增加消费者购买绿色产品的收益和效用,抵偿消费者购买绿色产品的溢价风险。同时借助示范效应,营造绿色消费社区氛围,推动形成绿色消费群体规范,引导个体对参照群体的行为进行模仿32。当居民对绿色产品的联合购买增加时,也可以一定程度上修复绿色消费的态度行为缺口,影响绿色消费偏好,倒逼企业主动践行绿色技术创新。4.3.2优化公众参与模式推进全民参与属于环境治理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当公众参与绿色技术创新时,能够对企业行为产生显著的监督效应,激发企业自身的减排担当,主动开展清洁生产等活动。当公众关注和公众举报增加时,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行为的演化速度会

45、明显提升33。当前公众参与通常是基于消费者视角,公众未能真正参与企业生产和管理决策环节。因此,建议通过畅通消费者与企业的信息沟通渠道,设计具体可行的参与平台和机制,降低参与成本实现更广泛的公众参与,包括非营利组织、地方社区、利益群体代表以及有能力参与的公民等,将参与模式从绿色技术创新的减排和治理效果等下游阶段回溯到生产决策的上游阶段。当消费者参与企业生产决策时,可以设立参与获得激励机制,通过对相关事项参与的反馈,使公众获得对参与过程本身以及参与结果的收益,以此提升公众参与的满意度和获得感34。数字时代,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的优势,可以从公众、企业和政府角度搭建立体化信息交互平台,优化参与路径引导参

46、与行为。从公众角度,实现参与的前提是及时、准确的获取所需信息,通过开发消费者与企业共享的技术创新信息平台,辅之以传统的听证会、座谈会、环境信访、热线电话等方式,拓宽参与渠道,促进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互联互通,使得双方能够高效传递真实的诉求。例如,以环境信访为代表的公众参与有助于提升聚焦于生产工艺的设备改造与升级的绿色工艺创新35。从企业角度,应加强环境责任履行意识,通过环境信息强制性披露切实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和治理参与权,同时制定环保计划、加强环境宣传、组织环境培训,着力塑造绿色企业形象,以增进社会公众对企业环境知责履责情况的了解。从政府角度,可以采取设立社会监督平台和企业环境信息窗口等方式,

47、协助公众第一时间获取企业环境信息了解治理行动,降低公众监督成本,鼓励公众配合推广绿色技术创新。这样,公众参与的程度也能够及时反馈给政府,便于政府随时根据实践效果进行调整,形成互动机制。5研究展望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变量,也是实施国家创新战略的核心驱动。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绿色技术创新需要政府统筹规划、企业家勇于实践、社会公众乐于参与,携手构建多元共治型促进机制。当然,在完善绿色技术创新的机制设计时,各方主体之间仍然需要畅通彼此合作的路径,破解绿色技术创新制度的分散化与碎片化,建立个体利益、群体利益和公共利益的连接转化机制,探索如何超越个体利益视野局限,找到与公共利益的具体衔接点

48、。比如,政府治理与企业战略相结合,通过政策企业家将绿色技术创新的实施计划融入制度创新,提出具体行动方案;企业为履行环境责任,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主动对接公众参与平台;社会公众为有效参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可以设立公众参33第 1 期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机制研究与的“社会企业”或者成立参与者联盟等,在多元主体之间信息共享分工合作,这些问题值得后续研究持续探索。参考文献:1 谭显春,郭雯,樊杰,等.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框架与技术创新政策研究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2,37(4):435443.2 姚珺,李华晶,商迪.绿色技术创新研究评述与实践启示 J.生态经济,2020,(8):4956.3 殷贺,

49、王为东,王露,等.低碳技术进步如何抑制碳排放?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 J.管理现代化,2020,(5):9094.4 刘朝,王梓林,原慈佳.结构视域下自主技术创新对工业碳排放的影响及趋势预测 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2,32(7):1221.5 古惠冬,杨维光,陈文捷.绿色技术创新对城市碳减排的效应研究 J.学术探索,2022,(3):120132.6 周键,刘阳.制度嵌入、绿色技术创新与创业企业碳减排J.中 国 人 口 资 源 与 环 境,2021,31(6):90101.7 李强,魏巍,徐康宁.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对能源消费回弹效应的估算 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10):6

50、467.8 徐德义,马瑞阳,朱永光.技术进步能抑制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吗?基于面板分位数模型的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0,40(16):2512599 汪明月,李颖明,王子彤.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绩效传导及政府市场规制的调节作用研究J.管理学报,2022,(7):10261037.10 何佩佩.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内在悖论的制度破解 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0,(2):119123.11 袁文融,杨震宁.主动还是被动:企业环保战略与绿色技术创新 J.技术经济,2020,(7):2734.12 “十四五”商务发展开局良好 EB/OL.(20220209)202209 10.https:/ 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