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医心理学论文.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903898 上传时间:2024-06-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心理学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医心理学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医心理学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医心理学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医心理学论文物质五脏与精神五脏姓名:韦依林学号:P101212208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专业班级:2010级广告2班通过几周的学习,在老师的精彩讲评下,对中医的心理学有了一定的理解。以前总是觉得中医玄之又玄,很神秘。现在觉得中医也是有它的一整套的完整的理论体系的。如果能学通这套理论,就能在某种程度上理解中医。中医不仅仅是简单的经验的积累,他也有自己内在的规律和道理。而学中医的过程也正是学习中国古典文化和汉民族哲学思想的一个很好的途径。现在的医学界,有些问题,中医能解决,西医就解决不了。说明了中医是有他的神奇之处的,尽管他内在蕴含的有些东西我们还不能很透彻地理解,但是他的神奇的疗效已经说明了一切

2、,比一切解释更有力。以下就说说我对中医心理学中的物质五脏和精神五脏的认识。中医学的突出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它把人体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强调形与神的统一性,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内外统一性,因而完整、活体、动态地看待具有情感思维的人及其疾病的反应状态,所以重视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中医理论体系中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这些心理学思想贯穿了中医的整体观思想,突出体现了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是建立在脏腑功能基础之上的;同时人的心理活动有个体差异性,必然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在皇帝内经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与素问五运行大论均指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

3、忧伤肺”,“恐伤肾”。素问举痛论中用气机紊乱阐述了情志致病机理,即“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思则气结”、“惊则气乱”。由此可知,研究物质五脏与精神五脏对于判断疾病有重要的意义。素问 灵兰秘典论记载:“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素问 调经论说:“心藏神。” 人体脏腑、气血在心的这种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影响下,进行统一协调的生理生活。如心有了病变,失却神明统率的作用,其它脏腑的生理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心,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开窍于舌。心主血脉,推动血液运行,面部血脉十分丰富又相对表浅,故面色明暗润枯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心主血脉的功能。不论肤色深浅,健康人的面色应透出

4、红润的血色,同时,心静神安,面有光华,声圆音亮。红为血液充盈,润为血脉畅达,或黄中透红或白黑透红或黑里透红。若心气不足,心血亏损,面部供血不足,皮肤得不到滋养,面色就会苍白无华,甚至枯槁;心气专职虚,血不上荣,则面色虚浮光白;血行不畅,则面色青紫,枯槁少泽。心血不足则面色不华,心气不足则面色晄白,心血瘀阻则面色瘀暗,心火血热则面红或易生疮疡。神的活动以心血为物质基础,心血充足则人的神志清晰,精神充沛,感觉灵敏;心血不足则进精神衰退、健忘、多梦、失眠、恍惚、惊悸;心火血热则心烦不安、多梦、失眠。肝,其华在爪,其充在筋,开窍于目。肝的生理功能是主疏泄,主藏血,能调畅全身气机,肝与指(趾)甲、眼睛、

5、筋脉等有密切关系。肝主条达,疏泄情志,心明眼亮,指甲荣华,心平气和,血气旺。肝气郁结,七情不畅则使人郁郁不乐、愁眉苦脸或烦躁易怒,影响面部容貌。肝血不足,面部皮肤缺少血液滋养,则面色无华,暗淡无光,两眼干涩,视物不清。肝失疏泄则月经不调,常可继发月经前后损美性变化,烦躁易怒、月经疹、痤疮、黄褐斑等。肝藏血,肾藏精,精血互化互生,故曰“肝肾同源”。肝肾精血对形体肌肤毛发起着濡润作用,并维持阴阳平衡。肝肾不足是人体衰老的主要原因,可见形容憔悴苍老,面色晦暗、发毛脱落、听力下降、视物昏花、腰膝酸软、体态不灵活等;肝胆湿热熏蒸可见带状疱疹,面如蒙垢不洁,面色黄染;若肝血充盈,两目光泽有神,毛发光滑有,

6、精神十足。肝属木,肝病面色青,肝与青,黄,赤,白,黑五色相合,肝色青。凡面色青紫着病在肝。脾,其华在唇,其充在肌,开窍于口。脾主运化水湿,参与水液代谢,它与美容作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对五脏六腑、全身健康的深刻影响,全身肌肉的营养要依靠脾输布和化生营养物质来供养;其次,脾和形体肥瘦、肌肉虚实、肌肤弹性、面色唇色直接有关。长期的脾胃功能失调均回有损美性改变。如脾胃积滞化可见皮肤油腻粗糙、形体肥硕、皮肤容易过敏等;如脾胃虚,生化乏源则可见皮肤干枯、面色萎黄、精神萎靡、四肢乏力,肌肉松驰下垂,口唇色淡无华。脾气脾胃功能正常则唇色红润泽丽,身强体健,肌肉中满,精神焕发。脾属土,主肌肉,四肢,司运化,主统

7、血。在液为痰。脾病面色黄:脾与青,黄.白,黑五色相合,脾色黄。凡面色微黄着病在脾。肺,其华在毛,其充在皮,开窍于鼻。肺的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人体通过肺的宣发、肃降,把气血精微物质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全身肌肤的毛窍之中,起滋润营养作用。肺气充沛,则人的毛发、皮肤得到温养而润泽,精力旺盛,皮肤光滑,人不虚胖,不易感冒,嗅觉灵敏,人不忧愁,若肺功能失常日久,则肌肤干燥、面容憔悴而苍白。肾,其华在发,其充在骨,开窍于耳及前后二阴,为水脏,有蒸化和调节废液的排泄,以维持体内水液正常的代谢的功能。肾中精气的生理性消长盛衰是人体生长壮老已的内在根据。精是人体的基本物质,能化生肾气,温煦五脏,使五脏功能正常,气

8、血旺盛。当肾充盈、肾气旺盛时,气血旺盛、容貌不衰,肾气旺,人耳聪目明,消化吸收旺盛,精力充沛,颈直肌亮,心定神安。当肾气不足时,肾之本色(黑色)上泛于面,使人面部发黑、肤色转暗。肾气亏损,使五脏化生气血的功能失调,使面色黧黑,皮肤松弛,产生皱纹,缺乏光泽,头发发白稀疏脱落,丧失人体外在之美。综上所述,人的物质五脏与精神五脏既相互独立有紧密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心、肝、脾、肺、肾有专门的五金与五色与其相适应,通过观察日常的饮食习惯,兴趣爱好,和思维方式就可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当人的心神、肝魂、肺魄、脾志、肾情与物质“心、肝、脾、肺、肾”不能协调时候,人就要通过做梦、穿着同样颜色的衣服来改善我们的精神五脏,使机体尽可能处于最佳的状态。当人的情绪变差或存在不良的生活方式时,就会伤及精神五脏,进而使我们的物质五脏产生与机体不适应,发生冲突,伤害自身健康。因此,中医心理学的观点不仅在于治标,更强调养本,养于内,调于内,治于内,美于外。有句谚语说得好“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医与心理一个是古老的东方文明,一个是近代的西方先进知识,他们之间的相互借鉴本身就非常有创造性。中医会焕发出新的生机,心理学也将更加富有中国特色。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