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黑水城汉文文献类化字辨析十则.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900690 上传时间:2024-06-1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4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水城汉文文献类化字辨析十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黑水城汉文文献类化字辨析十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黑水城汉文文献类化字辨析十则.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31西夏语言文字研究黑水城汉文文献类化字辨析十则刘贺邓章应 摘要:类化是汉语俗字产生的重要途径,由类化产生的新字与原字构成异体关系,由类化产生的新字即类化字,类化字研究是古今汉字研究的重要内容。黑水城汉文文献中存在着大量因类化产生的疑难俗字,多未被历代辞书收录,增加了文献整理与研究的难度,本文对文献中因类化产生的十则典型疑难俗字进行了考释。关键词:黑水城汉文文献;类化字;疑难俗字 对于类化字,学术界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对古文字与隶楷阶段的类化研究向来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张涌泉汉语俗字研究将类化作为俗字类型的重要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人们书写的时候,因受上下文或其他因素的影响,给本没有偏旁

2、的字加上偏旁,或者将偏旁变成与上下文或其他字一致,这就是文字学上所谓的类化。”毛远明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研究:“文字受自身形体或者相邻文字结构的影响,以及受使用环境中相关词汇语义的沾染,在思维类推作用下,产生的非理性形体类推,增加或者改变其中一个字的构件或偏旁,这种现象称文字类化,由类化产生的文字,称类化字。”郑贤章新集藏经音义随函录研究:“类化字是指人们在书写某字时,受到上下文用字、前后语境、自身形体构件或其他因素的心理暗示,使得该字在形体上变得与相关用字部分一致,这就是文字学上所指的类化,由此产生的字即类化字。”新集藏经音义随函录、敦煌文献、碑刻以及明清小说等文献类化字研究,为近代汉作者简介

3、:刘贺(1991),宁夏大学文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近代汉字与黑水城汉文文献俗字研究;邓章应(1977),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民族文字、比较文字学研究。关于古文字中的类化,详见刘钊古文字构形学(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年)第 95108 页,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88 年);关于隶楷阶段中楷书部件的类化研究,详见梁春胜楷书部件演变研究(线装书局,2012 年)第 273289 页。张涌泉:汉语俗字研究,商务印书馆,2010 年,第 62 页。毛远明: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研究,商务印书馆,2012 年,第 335 页。郑贤章:新集藏经音义随函录研究,湖南师

4、范大学出版社,2007 年,第 63 页。132132西夏学二二三年第一期总第二十六辑字类化字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研究思路和方法,黑水城汉文文献因其自身地域性、时代性及内容丰富性,具有其独特的语言文字学价值,为类化字研究提供了丰富语料,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黑水城汉文文献为研究对象,对文献中因类化产生的疑难俗字进行分析与考证。类化字的类型与其产生原因密切相关,在黑水城汉文文献类化现象中,受上下文影响而产生的类化字最为常见,如“”“”“”“”“”“”“”;其次,书写者在书写文字时常受到形音相近字、常用字影响,潜移默化影响到自身书写意识,从而产生新的类化字,如“”“”;有些类化字则经过了较

5、为复杂的变化过程而形成了疑难俗字,如“”。1.密教仪轨:“若正作时,用横死人发、血、骨、黑犬血、黑牛血、驼骨灰、草、尸林灰、走兔以此等种集,同为细末,将羊血为丸。”(俄五TK321:22:41-17)“”楷正作“”,当是“败”字受后文“草”字影响,在“败”字基础上类化增“艹”旁产生的类化字。“草”即“败草”,汉语大词典攴部:“败草:干枯或腐朽的草。唐罗隐酬高崇节诗:败草汤陵晚,衰槐楚寺寒。唐陈章腐草为萤赋:厌浥败草,霏微夜萤。”“败草”常烧成灰末作为药材,如唐孙思邈千金翼方卷七:“钟乳、通草各五分,云母贰两半,屋上败草贰把烧作灰,甘草壹两炙。”明王纶明医杂著卷六:“败草散:治痘疮、挝搔成疮,脓

6、血淋漓,谓之斑烂。用屋烂草或盖墙烂草,多年者佳,取为末搽之,须多掺席上,任儿坐卧。”清吴仪洛成方切用卷十一上:“治痘疮湿烂方:或以败草敷之或以蚕茧入枯矾少许敷之。”“败草”与前后文中“驼骨灰”“尸林灰”等物皆为施仪所需之物,故“”即“败”字。2.医方:“芹子一两炒,回(茴)香二两炒,白芷少许,川芎一块子,熟油一斤半。”(俄四TK187:178:16-5)“”楷正作“”,当是“馬”受“芹”字影响而产生的增旁类化字。张如青俄藏黑水城佚名古方书辑校考释:“芹子:疑为走马芹(毒芹)之籽。毒芹性味辛,微甘,大温,有拔毒祛瘀之功。为马之俗写。”孙继民俄藏黑水城汉文非佛教文献整理与研究 “俄五”为俄藏黑水城

7、文献第五册简称,“TK321”表示文献编号,“22”表示页数,“4117”表示文献 41 页中的第 17 页。“中五”为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第五册简称,“俄敦十七”为俄藏敦煌文献第十七册简称。罗竹风: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1993 年,第 5 卷 462 页。唐孙思邈:千金翼方卷七,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年,第 112 页。明王纶:明医杂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 年,第 234 页。清吴仪洛:成方切用卷十一上,清乾隆硖川利济堂刻本,第 20 页。张如青:俄藏黑水城佚名古方书辑校考释,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 年第 4 期,第 17 页。133西夏语言文字研究录作“

8、”,注:“,同马。”古籍中亦常使用“马芹子”,宋唐慎微证类本草卷二十九:“马芹子:味甘辛温,无毒。主心腹胀满,下气消食。调味用之,香似橘皮,而无苦味。”明朱橚普济方卷一百九十三水病门:“治腹肿:野鸡不问雌雄一只,陈皮,茴香炒,生姜,马芹子炒,川椒炒。”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二十六:“集解:藏器曰莳萝生佛誓国,实如马芹子,辛香。珣曰广州记云:生波斯国,马芹子色黑而重,莳萝子色褐而轻,以此为别。”宋梁克家(淳熙)三山志卷四十一土俗类三:“马芹子:香似橘皮,花似芹花,子似防风,褊而大。”又汉语大字典艹部:“,篤的讹字。云笈七签卷九十七:通道苟淳篤,何不栖东峰。又卷一百二十一:疾方绵篤,不保旦夕。”字海艹

9、部:“,同篤。字见魏高庆碑。”盖“艹”“竹”形义相近易混,“篤”作“”。故“”当是“馬”受“芹”字影响而产生的增旁类化字,又与“篤”字俗字“”同形。3.杂物账:“(前缺)孛嵬,连袋,十月初三日付本人。(前缺)名呱呱,谷子、腰,限九月十五日。(前缺)贺遇由,黄褐一叚,八月十一日付本人。”(俄四TK299:387)“”楷正作“”,当是“绳”字受前字“腰”字影响产生的换旁俗字。俄藏黑水城汉文非佛教文献整理与研究录作“”,俄藏黑水城文献附录叙录录作“榖”。根据前后文多为杂物,如前文中“旧连袋”“连袋”,后文“黄褐”“铜瓶”“披毡”“韦皮”“铃杵”“铛”等,可知“腰”当为日常物品。汉 语 大 字 典 糸

10、 部 :“,同 绳 。广 韵 蒸 韵 :绳,俗 作 孙继民等: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年,第 392 页。宋唐慎微:证类本草(四库全书第 740 册),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1989 年,第 1070 页。原文作:“马芹子:味甘辛温,无毒。主心腹胀满,下气消食。调味用之,香似橘皮,而无苦味。唐本注云:生水泽傍,苗似鬼针、菾菜等,花青白色,子黄黑色,似防风子。唐本先附臣禹锡等瑾按蜀本图经云:花若芹花,子如防风子而偏大。尔雅云:茭,牛蕲。释曰:似芹,可食,菜也,而叶似鋭。一名牛蕲,一名马蕲。子入药用。孟铣云:和酱食,诸味食根及叶不堪食。卒心痛,子作末,醋服。日华

11、子云:马芹,不时可食,子治卒心气痛,炒食,令人得睡。”明朱橚:普济方(四库全书第 753 册),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1989 年,第 389 页。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四库全书第 773 册),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1989 年,第 545 页。宋梁克家:(淳熙)三山志(四库全书第 484 册),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1989 年,第 590 页。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第二版九卷本),四川辞书出版社、崇文书局,2010 年,第 3475 页。冷玉龙:中华字海,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4 年,第 279 页。孙继民等:俄藏黑水城汉文非佛教文献整理与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年,第

12、 520 页。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俄藏黑水城文献附录第 6 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年,第 36 页。134134西夏学二二三年第一期总第二十六辑。”“”从糸从黾,又“黾”俗作“”,如龙龛手镜系部(高丽本)“绳”作“”,敦煌俗字典S.214燕子赋:“若欲据法科绳,实即不敢咋呀。”“绳”作“”。“绳”作“”,左部从“月”,或当是“绳”字受前文“腰”字影响,换“糸”旁为“月”旁,形成新的类化字,又如杂字:“汗衫、衬衣、坯袴、腰绳、束带、谷子。”(俄六2822:138:19-3)可知“腰绳”是百姓生活中常见的物品。4.文殊菩萨修行仪轨

13、:“专心想之,念咒不论多少,若疲时,放施食也。若放施食时,面前置一净器,入无损坏食,念遣魔变空一遍。”(俄二TK75:148:20-2)“”楷正作“”,当是“厭”字受前文“疲”字影响产生的类化俗字。说文厂部:“厭,于辄切。笮也。从厂猒声。一曰合也。”“厭”本从“厂”,文献中从“疒”,当是“厭”受前文“疲”字影响,发生偏旁类化,遂变从“疒”旁。又如碑别字新编十四画厭:“,魏皇甫驎墓志。”偏类碑别字厂部厭:“,魏皇甫驎墓志;,唐杜师廓墓志。”敦煌俗字典S.189老子道德经:“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厭。”“厭”作“”,“厭”字所从“厂”旁作“疒”。在黑水城汉文佛教文献中,施咒“疲厭”常作“疲倦”,如念一切

14、如来百字忏悔剂门仪轨:“然后诵百字咒至捺麻处,礼佛一拜诵至一百八遍为限。若疲倦时,善根逥向与一切有情,如此念咒时,眼见青衣比丘,或梦境中现。”(俄五A5.1:135:11-2)求佛眼母仪轨:“语中念咒一百八遍或千遍,若疲倦时,其花等拨在一处。”(俄五A13:136:11-5)“疲厭”当是供养人奉施之时,感觉疲惫厌倦,符合文义。5.弥勒真言:“眉际玉毫珂佩洁,顶上螺翠黛凝,内宫外院化迷徒。内宫外院化迷徒,昼时夜时谈真教我。今意业皈依礼,愿他心通遥证知,欲求亲近往天宫,志心称赞慈尊,号弥勒真言曰:唵梅底哩萨缚歌。”(俄五A8.1:192:23-5)“”楷正作“琗”,当是“旋”字受“螺”影响产生的增

15、旁类化字。俄藏黑水城汉文佛教文献释录作“璇螺”,不确。“琗螺”当是“旋螺”,汉语大词典:“旋螺:即螺旋。宋张抡绍兴内府古器评周虬纽钟:是器铭文,磨灭不可识,故作旋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第二版九卷本),四川辞书出版社、崇文书局,2010 年,第 3640 页。辽释行均编:龙龛手镜(高丽本),中华书局影印,1985 年,第 395 页。黄征:敦煌俗字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年,第 362 页。东汉许慎撰,宋徐铉校:说文解字,中华书局,2013 年,第 191 页。秦公:碑别字新编,文物出版社,1985 年,第 277 页。罗振玉,日北川博邦:偏类碑别字,雄山阁出版社,1975

16、年,第 27 页。黄征:敦煌俗字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年,第 479 页。吴超、霍红霞:俄藏黑水城汉文佛教文献释录,学苑出版社,2018 年,第 811 页。135西夏语言文字研究螺之状。亦指螺旋状物。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瞳人语:(生)右睛起旋螺,百药无效。螺的一种。其螺壳作回旋状。”此处“琗螺”即指旋螺状发式,佛教文献中常见“螺”式发样,如弥勒真言:“志心归命礼兜率天宫主弥勒大慈尊,贝齿、莲(眸)、菓唇、螺发、年中居。”(俄五A8.1:190:23-1)弥勒真言:“志心皈命兜率天宫主,弥勒大慈尊,髻绞青螺,眉弯初月。”(俄五A8.1:191:23-3)。文献中亦见“旋螺”发式,如宋释居简

17、北磵诗集卷六:“千辐纹边着意深,龙门檀越谶重临。旋螺数发为公寿,卐字扪胸印此心。”清钱大昕潜研堂集诗集卷三吴越宫词十首:“一弹指顷愿心微,佛髻旋螺出禁闱。多谢君王亲合十,插天金塔榜黄妃。”清曾燠江西诗征卷八十国朝题史道邻阁部遗像:“请看前世旋螺发,换出新霜两鬓丝。公当蓼贼谋兵祸,半夜朱衣独危坐。神光照人贼骇窜,始信相公难得卧。”又汉语大字典虫部:“琗,(獲琗),见獲。”“獲琗,也称沙虱恙虫。恙螨科。种类甚多。幼虫体呈椭圆形,红色或黄色,有足三对;成虫长约五毫米,橙红色”“琗”常移位作上下结构“”,汉语大字典虫部:“,同琗。玉篇虫部:,獲。琗,同。”与文义不符。故“”当是“旋”字受“螺”影响的增

18、旁类化字,与表示“獲琗”义的“琗”字同形。6.黑色天母求修次第仪:“三,造人归敬声云云,集诸怖,令坏母二句是也。”(俄六315:127)“”当是“畏”字加旁俗字。“怖”即“怖畏”,如本尊禅定:“于日轮上想一青色吽字变成吉祥形噜葛,一面二臂三目,具严六印,身青黑色,展右拳左而立,右手持杵,左手持铃,足踏乌麻,怖畏而与亥母相抱。”(俄五A9.4:208:18-5)说性空之法:“何为有一类怖畏生死之人,如来直说性空之法及说契合性空之法,使令众生速离生死。”(俄六3185:162)皆作“怖畏”。“畏”作“”,当是受前文“怖”字影响,类化增加“忄”旁作“”字,“忄”旁两点笔常常连作横笔作“十”,与“亻”

19、旁形近而误,又“”旁讹作形近的“疋”旁,如大乘百法明门论:“四根本烦恼有六,五随烦恼有二十,六不定有四。”(俄五A38:375:34-33)“恼”作“”字形,大乘百法明门论:“三善十一者,一信、二精进、三惭、四愧、五无贪、六无嗔、七无痴”(俄五A38:375:34-33)中“愧”作“”罗竹风:汉语大词典第 6 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1993 年,1612 页。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第二版九卷本),四川辞书出版社、崇文书局,2010 年,第 3083、3066 页。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第二版九卷本),四川辞书出版社、崇文书局,2010 年,第 3083 页。13

20、6136西夏学二二三年第一期总第二十六辑字形,大黑求修并做法:“女云:“我在室内,若值阴雨生寒大时,须得我母怀抱,方令寒息彼。法师具大悲心,故将女依怀抱。”(俄六B59:42:36-2)“怀”作“”,又如新集藏经音义随函录卷七摩利支天经一卷:“其:上足革反,负财也,正作债。”“债”字从“忄”旁作“”字形。故“”字当是在“畏”字受前文“怖”影响产生的增旁俗字。7.六十四卦图謌:“谦谦君子,尊人自卑。褒多益寡,称物平施。利用谦,万事无违。”(俄五TK322.1:78:47-42)“”楷正作“”,当是“褒”字受前文“谦”字影响产生的加旁类化字。西夏写本六十四卦图謌研究录作“”字形,孙继民俄藏黑水城汉

21、文非佛教文献整理与研究作“謙讓”。前文“褒多益寡”中“褒”作“”。宋邵雍梦林玄解卷二十七梦禳:“判曰:谦者,退也。谦而受益,满而受亏,谦谦君子,尊人自卑,利用谦逊,万事无违。”皆表示“谦虚、恭顺”义。“谦”即“谦褒”,当是“褒”字受前文“谦”字影响类化增旁俗字。“利用谦”当是分别代指“谦谦君子,尊人自卑”及“裒多益寡,称物平施”,以达到“万事无违”的目的。褒多益寡,清臧琳经义杂记卷二十四:“象:君子以裒多益寡。释文裒,蒲侯反。郑荀董蜀才作捊,云:取也,字书作掊,广雅云:掊减,王弼注:多者用谦以为裒,少者用谦以为益,随物而与,施不失平。正义曰:尔雅释诂云:裒,聚也。于先多者,其物虽多,未得积聚,

22、以谦故益其物更多而积聚,故云:多者用谦以为裒也。少者用谦以为益者,其物先少,今既用谦而更增益,故云用谦以为益也。”“裒多”即谦尊而光也,多者用谦,随物而与,施与寡,不失平也。“裒”与“谦”义相互相通,故当作“谦裒”。故“”当是受“谦”字影响,类化增加“言”旁作“”。8.阿剌不花口粮文卷:“甘肃行省所委官并本路(后缺)分拣到迤北散置(后缺)。”(中二M10216F116:W594:315)“”楷正作“”,当是“閧”字受常用“洪”字类化影响而形成的繁化俗字。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录作“哄”,黑城出土文书(汉文文书卷)钱粮类 五代可洪:新集藏经音义随函录(中华大藏经第 59 册),中华书局

23、,19841996 年,第 804 页。连劭名:西夏写本六十四卦图歌研究,西部考古第 5 辑,2011 年,第 374 页。孙继民等:俄藏黑水城汉文非佛教文献整理与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年,第 580 页。宋邵雍:梦林玄解(续修四库全书第 1064 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2002 年,第 295 页。清臧琳:经义杂记(续修四库全书第 172 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2002 年,第 232 页。孙继民等: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年,202 页。137西夏语言文字研究阿剌不花口粮文卷录作“哄”。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其他文献中亦有“

24、迤北閧散”,如军人哈迷失不花文书残件:“(前缺)迤北军马閧散(后缺)。”(中二M1028484HY1采:W85/2755:384)“閧”作“”,阿剌不花口粮文卷4-1:“(前缺)等将实有迤北閧散人口(后缺)。”(中二M10217F116:W574:316)“閧”作“”,阿剌不花口粮文卷4-1:“取状人阿里嵬,右阿里嵬等人各年壮无病(后缺)察歹位下迤北閧散前来。”(中二M10218F116:W83:320)“閧”作“”。“”字上部“乛”当是“门”字之俗,如太平兴国六年法进于澄净师受戒文:“中三者,慈恩云:二八部闻敬喜往生。四众八部先不犯戒,亦不造恶。罪轻微者,闻名心喜。”(俄敦四181.1:20

25、6:8-2)“闻”作“”,失林婚书案卷4-1:“上到官,当厅对问过所状,今来失林除备细词(后缺)。”(中四M10668F116:W71B:879)“问”作“”,至正元年八月初四日小张雇身契:“立雇身文字人小张,今为身闲别无营生,自愿雇与古二处作杂色,酒店内使唤。”(中六M10974F38:W1:1243)“闲”作“”。“”字下部从“洪”,“閧”从“共”,或当是受音近“洪”字影响繁化。“閧散”含义或作“一哄而散”,汉语大字典门部:“閧,同鬨。玉篇斗部:閧,鬭也。古今韵会举要送韵:閧,毛氏曰,当作鬨。从斗从共。”宋宗泽乞回銮疏广如猬毛起,如蜂閧聚。”汉语大字典斗部:“鬨,战斗;争斗。说文斗部:鬨,

26、鬭也。喧闹。也作哄。”汉语大词典:“一哄而散:在一片吵闹声中散去。亦表示突然、混乱地散去。”明一统志卷六十六:“散毛宣抚司本朝洪武四年,改为散毛沿边宣抚司。二十三年,因洞蛮作乱,发兵剿捕,军民閧散后,招服。”故“”“”皆是“閧”字俗字。9.显密十二因缘庆赞中围法事仪轨:“次师顶,先求请五方仏各归本倍(位),念十二因缘真言或吉祥偈。”(俄五TK328:114:7-5)“”楷正作“”,当是“灌”字类化俗字。张涌泉汉语俗字研究:“由于受习语或相关因素的影响,有时人们在写甲字时却会受到乙字的类化,尽管乙字在特定的上下文里并没有出现,我们把这种类化称之为受潜意识影响的类化。”“”当是受到常用字“歡”影

27、俄孟列夫著,王克孝译:黑城出土汉文遗书叙录,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 年,第 117 页。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第二版九卷本),四川辞书出版社、崇文书局,2010 年,第 4372 页。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第二版九卷本),四川辞书出版社、崇文书局,2010 年,第 4891 页。罗竹风: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1993 年,第 1 卷 56 页。明李贤、彭时等纂修:明一统志(四库全书第 473 册),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1989 年,第 405 页。张涌泉:汉语俗字研究,商务印书馆,2010 年,第 68 页。138138西夏学二二三年第一期总第二十六辑响

28、,在“灌”后增“欠”旁。敦煌俗字典S.6659太上洞玄宝灵妙经众篇序章:“月宫散花,日精灌津。”“灌”作“”,当是“灌”受“观”影响增“见”旁。故“”当是“灌”字类化俗字。10.金刚亥母禅定:“所成拳左翘右如作舞势,死尸日轮上立,肌肤柔软,色相圆满,具于九相。初身三相者,一窈窕,二勇捷,三暴恶。次语三想(相)者,一向笑,二呵恨希希,三吞噉频频。后意三相,一慈悲,二证湛,三稀有,是名九相。”(俄五A19:257:4-1)“”楷正作“”,当是表拟声词,“”即“”,后两点为省文符号。寿定仪:“一向笑曷曷,二呵恨唏唏,三吞噉频频。”(俄六.No.274.4:278:8-6)“”对应作“曷曷”,“希希”

29、对应作“唏唏”。在黑水城汉文佛经文献中,亦用“喝”表示拟声词,如大黑根本命呪:“彼中大黑乌眼处,吽字中出于大黑。其身肥矬而肚,诵喝喝声施怖畏。”(俄四TK262:332:11-4)大黑求修并作法:“卷舌眉竖具威势,宝与毒蛇庄严身。骷髅为冠严额上,诵喝喝声我赞礼。”(俄六B59:58:36-34右)皆作“喝喝”。亦使用“喝”作为无实义的译音用字,如慈乌大黑要门:“共施食咒:唵磨诃割啰也,丁悉麻曼布咃依打麻慓喝喝喝兮。”(俄五A7:182:18-5)慈乌大黑要门:“食咒:唵磨诃葛辢折萨罗,磨诃割啰吽罢,帝厮曼布车布咃依怛麻慓喝喝喝号。”(俄五A7:182:18-4)又“曷”中古匣声曷韵,“喝”晓声曷韵,两字声近韵同,当是通用表示拟声。故“”字表示拟声词,与“曷曷”“喝喝”相对应,当是“曷”“喝”受常用“渴”字类化影响,在“喝”字的基础上增加“氵”旁作“”,无实义。(责任编辑:段玉泉)黄征:敦煌俗字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年,第 138 页。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增订本),商务印书馆,2010 年,第 27、2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