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共建“一带一路”:发展历程、主要成果与重要经验_周进.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89873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1.4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共建“一带一路”:发展历程、主要成果与重要经验_周进.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共建“一带一路”:发展历程、主要成果与重要经验_周进.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共建“一带一路”:发展历程、主要成果与重要经验_周进.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4 第 30 卷第 3 期2023 年 5 月Vol.30No.3May 2023当代中国史研究ContemporaryChinaHistoryStudies【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共建“一带一路”:发展历程、主要成果与重要经验周 进摘 要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伟大实践。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重点,从理念到蓝图,从方案到实践,从愿景到现实,从谋篇布局到精耕细作,已经发展成为惠及全球发展的重要国际公共产品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积

2、累了值得珍视的重要经验。关键词“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 主要成果 重要经验中图分类号K27;D8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952(2023)03-0004-17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全球性问题日益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时代课题,习近平深刻洞察人类前途命运以及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于 2013 年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已经发展成为惠及全球发展的重要国际公共产品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是中国在更高水平上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加强和亚欧非

3、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是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持续发展的长久大计。近年来,学界就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文明交流互鉴、面临的风险挑战以及与全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研究探讨。新时代新征程,全面系统地总结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年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果,揭示蕴涵的重要经验,对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深收稿日期2023-01-07作者简介周进,历史学博士,副研究员,当代中国研究所,100009。*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研究”(21ZDA074)的阶段性研究

4、成果。参见习近平谈“一带一路”,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8 年版,第 15、1013 页。相关代表性成果主要有: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进展、挑战与对策研究,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21 年版;刘诗琪等:“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 年版;欧阳康:全球治理变局中的“一带一路”,中国社会科学2018 年第 8 期;等等。5 共建“一带一路”:发展历程、主要成果与重要经验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历程自 2013 年提出至今,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从理念到蓝图,从方案到实践,从愿景到现实,从谋篇布局到精耕细作

5、,已经成为惠及全球发展的重要国际公共产品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其推进和发展历程主要可分为以下两个阶段:(一)谋篇布局,提出并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当今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世界经济复苏缓慢,逆全球化思潮上升,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威胁上升,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加强区域合作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必由之路。中国为共建“一带一路”夯基垒台、立柱架梁 2013 年 9 月和 10 月,习近平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即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国际社

6、会的高度关注和有关国家积极响应,成为备受世人瞩目的中国方案。习近平指出:“这是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我们要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根据国际和地区形势深刻变化以及中国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弘扬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提出的战略构想。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既是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体系、促进共同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方

7、案,也是深化区域合作、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中国主张,体现了中国对推动国际经济治理体系朝着公平、公正、合理方向发展的责任担当。2014 年 6 月,习近平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进一步阐释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共商、共建、共享”合作原则。11 月,习近平在“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东道主伙伴对话会上宣布,中国将出资 400 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产业合作和金融合作等与互联互通有关的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12 月,丝路基金在北京注册成立并正式运行。习近平谈“一带一路”,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8 年版,第 45 页。习近平谈“一带一路”

8、,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8 年版,第 35 页。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6 年版,第 212 页。6 当代中国史研究2023 年第 3 期2015 年是“一带一路”构想完成规划并启动实施之年。3 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构筑了共建“一带一路”的顶层设计框架,就时代背景、共建原则、框架思路、合作重点、合作机制等问题对“一带一路”倡议进行了阐释,为共建“一带一路”描绘了宏伟蓝图。此后,中国陆续发布共建“一带一路”发展规划、设想,或做出战略部署。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

9、公室先后于 2016 年 10 月、2017 年 5 月发布中欧班列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和共建“一带一路”:理念、实践与中国的贡献。其中,共建“一带一路”:理念、实践与中国的贡献对中国政府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理念、实践发展和做出的贡献做了系统阐述。2017 年 6 月发布的“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设想,是中国政府首次就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提出中国方案,也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之一。10 月召开的中共十九大,为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做出了战略部署,并将其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定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决心和信

10、心。2018 年 5 月,习近平在主持召开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发表重要讲话,进一步明确了共建“一带一路”的未来方向,强调“一带一路”建设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网络基本形成,合作领域不断拓展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经过数年的规划和实践推动,沿线各国更加看好中国发展前景,更加看重中国机遇,加强对华合作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2015 年,中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发展战略对接,在欧亚地区率先取得显著进展,同 20 多个国家签署相关合作协议。G2016 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得到 100 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支持和参与,沿线各国战略对接、

11、互联互通、产能合作硕果累累。同年 6 月,中国、俄罗斯、蒙古国三国元首共同见证签署了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这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首个多边合作规划纲要。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 王毅: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之年,人民日报2015 年 12 月 23 日。经国务院授权 三部委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中国政府网,http:/ 年 2 月 20 日。受权发布:共建“一带一路”:理念、实践与中国的贡献,“中国一带一路网”,https:/ 年 2 月 20 日。一带一路海上合作有了中国方案,人民日报2017 年 6 月 21 日。中国共产党章程,人民日报2017 年

12、 10 月 29 日。加强党中央对外事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努力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人民日报2018 年 5 月 16 日。G 王毅: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之年,人民日报2015 年 12 月 23 日。7 共建“一带一路”:发展历程、主要成果与重要经验称亚投行)开业运营,丝路基金正在开花结果,中国海合会、中以自贸区谈判持续迈进。2017 年,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伙伴不断拓展,合作网络基本形成。3 月,中国和新西兰两国政府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西兰政府关于加强“一带一路”倡议合作的安排备忘录,新西兰由此成为“第一个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倡议合作安排备忘录的发达国家”。5 月,我国成功

13、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29 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等领导人出席,来自 140 多个国家、80 多个国际组织的 1600 多名代表参会,形成 5 大类、76 大项、279 项具体成果,编织起以亚欧大陆为中心,辐射各大陆、连接各大洋的合作网络。作为此次论坛的重要成果之一,中国与格鲁吉亚正式签署自贸协定。这是我国与欧亚地区国家签署的第一个自贸协定,也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我国启动并达成的第一个自贸协定。11 月,巴拿马成为拉美和加勒比地区首个同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倡议合作谅解备忘录的国家。12 月,中国、老挝、沙特、塞尔维亚、泰国、土耳其和阿联酋等国家代表在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共同

14、发起“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倡议,致力于实现互联互通的“数字丝绸之路”,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此后,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伙伴网络持续延展。2018 年 6 月 4 日,安提瓜和巴布达成为东加勒比地区首个同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国家。G21 日,巴布亚新几内亚成为太平洋岛国地区首个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建设谅解备忘录的国家。7月 21 日,塞内加尔成为西非第一个同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国家。共建“一带一路”的国际共识日益扩大,合作机制更趋丰富 自 2015 年 3 月中国政府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来,共

15、建“一带一路”倡议得到越来越多国际组织的认同,并被多次写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文件,成为重要国际共识,带动合作机制从双边到多边的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攻坚开拓之年,人民日报2016 年 12 月 22 日。李克强总理对新西兰进行正式访问成果清单,人民日报2017 年 3 月 29 日;通关便利,中新贸易往来更高效,人民日报2017 年 7 月 5 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进展、贡献与展望,人民日报2019 年 4 月 23 日。中国与格鲁吉亚实质性结束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人民日报2016 年 10 月 6 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清单,人民日报2017 年 5 月 16 日。中华

16、人民共和国和巴拿马共和国联合声明,人民日报2017 年 11 月 18 日;推进务实合作 实现互利共赢,人民日报2019 年 5 月 24 日。多国共同发起“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倡议,光明日报2017 年 12 月 4 日。G “中企给我们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人民日报2019 年 7 月 5 日。习近平会见巴布亚新几内亚总理奥尼尔,人民日报2018 年 6 月 22 日。开创中塞关系更加美好的明天,人民日报2018 年 7 月 23 日。8 当代中国史研究2023 年第 3 期联合国是最具普遍性、代表性、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2016 年 3 月,联合国安理会决议首次纳入“一带一路”倡

17、议,呼吁各方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等区域互联互通及经济合作。9 月,中国政府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签署关于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这是中国政府与国际组织签署的第一份政府间共建一带一路的谅解备忘录,是国际组织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一大创新”。11 月,第 71 届联合国大会 193 个会员国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决议明确欢迎“一带一路”重要倡议,呼吁国际社会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安全保障环境。这是联合国大会首次在决议中载入“一带一路”倡议。2017年 9 月,第 71 届联合国大会将“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写入“联合国与全球经济治理”决议。世界卫生组

18、织是卫生领域影响最大的联合国专门机构,在全球卫生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17 年 1 月,习近平在日内瓦访问世界卫生组织并会见陈冯富珍总干事,与其共同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世界卫生组织关于“一带一路”卫生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等协议的签署。20132018 年,中国从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到谋篇布局,取得明显成效,一批具有标志性的早期成果开始显现,不仅大幅提升了我国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推动我国开放空间从沿海、沿江向内陆、沿边延伸,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新格局,也极大推动了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二)精耕细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2018 年 8 月,习近平出

19、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五周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一带一路”建设要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转入精耕细作的“工笔画”,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要在项目建设、开拓市场、金融保障、教科文卫体等领域交流、规范企业投资经营行为、防范境外风险等方面下功夫,更好造福沿线国家人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G这标志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由夯基垒台、立柱架梁阶段,习近平会见第 71 届联合国大会主席汤姆森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人民日报2017年 1 月 19 日。刘结一:中国理念彰显蓬勃生命力,人民日报2017 年 9 月 28 日。中国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签署关于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

20、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 ,中国政府网,http:/ 2 月 13 日。刘结一:“一带一路”唱响联合国舞台,人民日报2016 年 12 月 8 日。中方愿与国际社会一道积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人民日报2017 年 9 月 14 日。习近平访问世界卫生组织并会见陈冯富珍总干事,人民日报2017 年 1 月 19 日。G 坚持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造福人民,人民日报2018 年 8 月 28 日。9 共建“一带一路”:发展历程、主要成果与重要经验正式向精耕细作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进一步明确高质量发展目标,坚定发展信心 面对新形势、立足新阶段,中国适时发布了共建

21、“一带一路”的进展总结和展望报告。2019 年 4 月,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进展、贡献与展望报告。该报告系统总结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取得的成果,并提出了将“一带一路”建设“成为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廉洁之路,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的愿景展望。作为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最高规格的国际合作平台,2019 年 4 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国宣布了一系列新的对外开放重大举措,提出构建全球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开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新阶段。包括中国在

22、内 38 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等领导人以及联合国秘书长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共 40 位领导人出席圆桌峰会,来自 150 个国家、92 个国际组织的 6000 余名外宾参加了论坛。此次峰会奏响了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主旋律,取得了六个方面的重大成果:一是确立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目标,指明合作方向;二是构建全球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推动联动发展;三是取得丰硕务实成果,体现互利共赢;四是搭建地方及工商界对接新平台,拓展合作机遇;五是完善“一带一路”合作架构,打造支撑体系;六是发挥元首外交引领作用,深化双边关系。在这次论坛筹备和举办期间,各方达成了 283 项务实成果,与会企业家签署了总金额为 640

23、多亿美元的项目合作协议,体现出“一带一路”带来的巨大商机。2020 年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成为近百年来人类遭遇的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性大流行疾病,对全世界而言是一次严重的危机和严峻的考验。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开展对外援助,推动国际合作抗疫,持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2020 年 6 月,习近平向“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级别视频会议发表书面致辞,提出“把一带一路打造成团结应对挑战的合作之路、维护人民健康安全的健康之路、促进经济社会恢复的复苏之路、释放发展潜力的增长之路”,表达了同合作伙伴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24、”的坚定信心,增强了各国合作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信心。2021 年 4 月,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 2021 年年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提出“建设更紧密的卫生合作伙伴关系、互联互通伙伴关系、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开放包容伙伴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进展、贡献与展望,人民日报2019 年 4 月 23 日。新起点 新愿景 新征程,人民日报2019 年 4 月 29 日。习近平向“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级别视频会议发表书面致辞,人民日报2020 年 6 月19 日。10 当代中国史研究2023 年第 3 期关系”,为疫情形势下深化“一带一路”合作指明了方向。同年 11 月,习近平在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上

25、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巩固互联互通合作基础,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扎牢风险防控网络,努力实现更高合作水平、更高投入效益、更高供给质量、更高发展韧性,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擘画新时代新征程,2022 年 10 月,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了“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这些重要表述进一步坚定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信心。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追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同时,同共建各方共同努力,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搭建起了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平台,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彰显了言必信、行必果

26、的大国风范和担当。合作伙伴不断增多,合作共识持续扩大 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伙伴深度拓展,朋友圈越来越大。2018 年 8 月后,希腊、马耳他、葡萄牙等欧洲国家也陆续加入“一带一路”朋友圈。同年 9 月,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28 个非洲国家与中国签订了“一带一路”政府间谅解备忘录。2019 年 3 月,意大利成为七国集团成员国中首个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2022 年,中国与尼加拉瓜、叙利亚、阿根廷、马拉维、巴勒斯坦等国家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G作为中国为完善全球治理提供的重要公共产品,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及其共商共建共享的核心理念逐步成为全球治理的重

27、要共识,屡次被写入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以及其他区域组织等有关文件中。亚投行、丝路基金等多边开发机构和合作平台的设立,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合作领域不断拓展,中国贡献日益凸显 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高质量发展,不断拓展合作广度和深度,才能真正破除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可持续发展困境,有助于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砥砺前行,人民日报2021 年 6 月 24 日。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继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人民日报2021 年 11 月 20 日。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人民日报2022 年 10 月

28、 26 日。王毅同希腊外长科恰斯举行会谈,人民日报2018 年 8 月 28 日;王毅分别同马耳他外长和法国外长会谈,人民日报2018 年 9 月 14 日;习近平会见葡萄牙总理科斯塔,人民日报2018 年 12 月 6 日。携手打造新时代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人民日报2019 年 9 月 7 日。“一带一路”六周年大事记,“中国一带一路网”,https:/ 年 2 月 10 日。G 国纪平:为动荡的世界提供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人民日报2022 年 12 月 30 日。11 共建“一带一路”:发展历程、主要成果与重要经验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让“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倡议行稳致远。在国际商事调解领

29、域,2018 年 10 月,在罗马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调解论坛暨“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调解中心调解规则评议研讨会,签署并发布了针对“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调解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里程碑式文件罗马宣言。在新闻合作领域,2019 年 4 月,“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首届理事会议及配套活动在北京举行,标志着“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正式成立并启动运行。在智库合作领域,同年 4 月,由新华社研究院联合15 家中外智库共同发起的“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在北京宣告成立,标志着“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迈上了新台阶。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考验,中国在自身面临巨大困难的情况下,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始终全力

30、支持全球抗疫,推动合作抗疫。据相关统计,中欧班列发挥国际铁路联运独特优势,在 2020 年全年开行 12406列,同比增长 50%,是 2016 年开行量的 7.3 倍,通达 21 个国家的 92 个城市,较上年同期增长 67%。特别是西安、义乌、武汉等地创新开行了中欧班列“防疫物资专列”,得到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对助力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全球经济复苏和推动整个“一带一路”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21 年 6 月,中国同 28 个国家在“一带一路”亚太区域国际合作高级别会议上共同发起“一带一路”疫苗合作伙伴关系倡议,倡导加强疫苗援助、出口、联合生产等合作。这对于缺少疫苗

31、的“一带一路”国家无异于一剂“强心针”,也为全球合作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树立了典范。与此同时,“一带一路”建设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响,持续推进相关项目,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2020 年,中国同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 1.35 万亿美元,对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达 177.9 亿美元。沿线国家企业同样看好中国发展机遇,在华新设企业 4200 多家,直接投资超过 80 亿美元。2021 年,从提出建设更紧密的卫生合作伙伴关系、更紧密的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更紧密的绿色发展伙伴关系、更紧密的开放包容伙伴关系,到强调深化政治互信、深化互联互通、深化贸易畅通、深化资金融通、深化人文交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32、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让中国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成为全球经济增长 多国签署罗马宣言指导“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调解,“中国一带一路网”,https:/ 年 2 月 11 日。“一带一路”六周年大事记,“中国一带一路网”,https:/ 年 2 月 10 日。我国有能力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人民日报2021 年 1 月 20 日。“一带一路”疫苗合作伙伴关系倡议,人民日报2021 年 6 月 24 日。郑归初:携手共建一带一路,合奏国际合作强音,人民日报2021 年 4 月 23 日。国纪平:在大潮流大格局大历史中把握前进方向,人民日报2021 年 12 月 29

33、日。12 当代中国史研究2023 年第 3 期的强大推动力和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沿线国家和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红利。二、共建“一带一路”取得的主要成果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十年来,我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一)深化政策沟通,国际共识持续扩大政策沟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保障和行动先导,旨在通过战略对接、制度规则互通和理念协调,达到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合作、贸易、投资等方面的合作清除障碍、保驾护航的目的。首先,共建“一带一路”注重与

34、沿线国家发展战略以及区域发展战略对接。中国积极同有关国家协调政策,如俄罗斯提出的“欧亚经济联盟”、哈萨克斯坦提出的“光明之路”、土耳其提出的“中间走廊”、蒙古提出的“发展之路”、越南提出的“两廊一圈”、波兰提出的“琥珀之路”等。中国同老挝、柬埔寨、缅甸、匈牙利等国的规划对接工作也全面展开。其次,中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有效沟通协调,建立双多边以及地区联合工作机制。截至 2022 年底,中国已与151 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 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涵盖基础设施建设、产能合作、经贸、金融、科技、社会、人文交流、生态环保、抗击疫情等领域,带动全球国际合作效应显著,充分体现了“一带一路

35、”倡议的共享性与开放性。再次,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积极深化同各国际组织间的合作,使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及其共商共建共享的核心理念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共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的“互联互通总体规划”、非盟的“2063 年议程”、亚太经合组织的“互联互通蓝图”、欧盟的“欧亚互联互通”、联合国的“2030 可持续发展倡议”等战略进行有效对接,达成促进互联互通、支持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重要共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文蔼洁认为,“这个倡议最出色的地方,也是联合国开发 习近平谈“一带一路”,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8 年版,第 180 页。共建“一带一路”朋友圈越来越大,人民日报202

36、3 年 1 月 12 日。“一带一路”建设成果丰硕 推动全面对外开放格局形成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七,国家统计局网,http:/ 年 2 月 21 日。13 共建“一带一路”:发展历程、主要成果与重要经验计划署所倡导的,在于它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这将加强这些国家之间以及它们与中国之间的对话,以便更好地达成共识,确定共同目标,促进共同繁荣与发展”。中国将共建“一带一路”打造成开放的合作平台,“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没有地缘政治目的,不针对谁也不排除谁,不会关起门来搞小圈子,不是有人说的这样那样的所谓陷阱,而是中国同世界共享机遇、共谋发展的阳光大道。”共建“一带

37、一路”,创新全球治理方式,既是中国的发展战略,又是全球发展的新合作倡议,打破了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的迷思,不断扩大全球合作共识,为解决世界性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二)加强设施联通,互通互联成效显著设施联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基础和优先领域。在基础设施实现互联互通基础上开展广泛合作,既能够促进沿线各国的发展,又增进各国间的相互联系,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强劲增长注入强大动能。世界银行 2019 年的研究报告显示,若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全部得以实施,到 2030 年每年有望为全球产生 1.6 万亿美元的收益,占全球经济总量的 1.3%。经过十年的发展,“六

38、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已基本形成,一批标志性项目落地生根并取得实质性进展。如中老铁路全线通车,让老挝从“陆锁国”变成“陆联国”;蒙内铁路拉动了当地经济增长超过 2 个百分点;克罗地亚佩列沙茨大桥建成通车;雅万高铁、匈塞铁路、中泰铁路等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瓜达尔港、汉班托塔港等合作港口建设运营良好;电力、油气、新能源、煤炭等领域合作项目扎实推进。截至 2021 年末,中国与 100 多个国家签订双边政府间航空运输协定,与其中 54个国家保持定期客货运通航,与东盟、欧盟签订区域性航空运输协定。截至 2022 年末,健康、绿色、数字、创新丝绸之路建设加快推进,中国已与 16 个国家签署数字

39、 孙超:各国大使眼中的“一带一路”,北京:中信出版社 2020 年版,第 8、10 页。习近平主席在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时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8 年版,第 10 页。共建“一带一路”朋友圈越来越大,人民日报2023 年 1 月 12 日。“六廊”是指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和孟中印缅等六大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六路”是指铁路、公路、航运、航空、管道和空间综合信息网络。“多国”是指一批先期合作国家。“多港”是指若干保障海上运输大通道安全畅通的合作港口。参见“十四五”规划纲要名词解释之 216“六廊六路多国多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

40、,https:/ 年 2 月 11 日。“一带一路”建设成果丰硕 推动全面对外开放格局形成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七,国家统计局网,http:/ 年 2 月 21 日。14 当代中国史研究2023 年第 3 期丝绸之路建设合作谅解备忘录。作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通互惠互联的有效载体,中欧班列已发展成为中欧之间国际物流运输的首要选择,被誉为联通亚欧的“钢铁驼队”。截至 2022 年末,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超过 6.5 万列,运送货物超过 600 万标箱,通达欧洲 25 个国家的 200 多个城市。此外,中国海运服务亦已覆盖“一带一路”沿线所有沿海国家和地区,海运互联互通指

41、数全球第一。(三)提升贸易畅通,经贸合作不断拓展贸易畅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内容和促进开放包容发展、福利增长的重要途径,致力形成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为推动世界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十年来,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等多元贸易平台成功搭建,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跨境电商进出口保持高速增长,推动着贸易模式的不断创新,“丝路电商”异军突起,一批海外仓在沿线国家和地区建成投运,成为推动“一带一路”贸易畅通的新生力量。数据显示,20132022 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从 1.04 万亿美元扩大到 2.07 万亿美元,年均增长 8%。“一带一路

42、”建设促进了中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促进了国际产能合作,联通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促进了中国不断扩大对沿线发展中国家的进口规模,为沿线发展中国家扩大出口、促进产业发展和增加就业提供了新机遇。中国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额由 2015 年的 2.4 万亿元增长至 2022 年的 5.94 万亿元。中国自东盟进口额由 2012 年的 1958.2 亿美元增至 2022 年的 4080.5 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比重由 10.8%增至 15%,为东盟区域经济增长提供了动力。2022 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为 138339 亿元,比上年增长 19.4%。实践证

43、明,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科学使用多边贸易体制和区域贸易安排双轮驱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积极同沿线国家商建自由贸易区,使我国与沿线国 关于 2022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 2023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人民日报2023 年 3 月 16 日。关于 2022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 2023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人民日报2023 年 3 月 16 日。中国海运服务已覆盖“一带一路”沿线所有沿海国家海运互联互通指数全球第一,“中国一带一路网”,https:/ 年 3 月 23 日。胸怀天下 互通互鉴促进共同发展,光明日报2023 年

44、3 月 7 日。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经济日报2023 年 2 月 8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2022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政府网,http:/ 年 2 月 28 日。15 共建“一带一路”:发展历程、主要成果与重要经验家合作更加紧密、往来更加便利、利益更加融合。(四)扩大资金融通,金融体系不断完善资金融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这既是对贸易畅通和设施联通的有力保障,也是帮助贫困人口通过获得金融服务摆脱贫困、增加收入从而降低生活脆弱性的重要手段。在加速推进多边金融合作方面,“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发起创建了亚投行、设立了丝路基金等多边融资、投资平台。截至 2022 年

45、6 月,亚投行成员已扩大到 105 个,批准了 33 个成员的 181 个项目,金额超过 350 亿美元。亚投行还与其他多边开发银行、多边组织和区域金融机构合作,促进了亚洲及其他地区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同时,中国中东欧银联体、中国阿拉伯国家银行银联体等多边金融合作机制相继建立。在货币合作方面,截至 2022 年 7 月底,我国累计与 20 多个沿线国家建立双边本币互换安排,在 10 多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建立了人民币清算安排。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的业务量和影响力稳步提升,人民币国际化水平也得到不断推进。这些新型金融机制同世界银行等传统多边金融机构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形成层次清晰、

46、初具规模的“一带一路”金融合作网络。在双向投资方面,从 2013 年到 2022 年,中国与沿线国家双向投资累计超过2700 亿美元。其中,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建设的境外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达 571.3 亿美元,为当地创造了 42.1 万个就业岗位;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 209.7 亿美元,同比增长 3.3%,占同期总额的 17.9%;在沿线国家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 849.4 亿美元,新签合同额 1296.2 亿美元,分别占总额的 54.8%和51.2%,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做出积极贡献。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形成 3000 多个合作项目。

47、(五)促进民心相通,民意基础不断巩固民心相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社会根基,是最基础最结实最持久的互联互通。沿线各国文化积淀深厚,文化交流互鉴频繁。在人类几千年的发展史上,世界各族人民在不同的地域和时间,各自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文化和文明。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十年来,中国与沿线国家互办文化年、电影节、艺术节、音乐节、图书 携手应对全球挑战 合作促进世界发展,人民日报2022 年 7 月 9 日。孙壮志等: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经济日报 2022 年 10 月 13 日。胸怀天下 互通互鉴促进共同发展,光明日报2023 年 3 月 7 日。2022年我国对外投资平稳发展,“中国一带一路网

48、”,https:/ 年 2 月 21 日。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人民日报2023 年 3 月 8 日。16 当代中国史研究2023 年第 3 期展等活动,并开展了联合考古、联合申遗等项目,促进中华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和西方文明等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把世界的多样性和各国的差异性转化为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使文明之花成为增进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进步的纽带、维护世界和平的润滑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把建设“一带一路”健康之路作为重点目标,推动沿线国家疾病控制和公共卫生领域合作。中国先后派出多支眼科医疗队赴老挝、柬埔寨、缅甸等国开展“光明行”活动,帮助巴基

49、斯坦、阿富汗消灭脊髓灰质炎,派短期医疗队赴斐济、瓦努阿图等太平洋岛国开展“送医上岛”活动,帮助刚果(金)等非洲国家应对疟疾和埃博拉疫情。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重威胁和对世界经济造成的严重冲击,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坚持互利共赢,同合作伙伴一道把“一带一路”打造成团结应对挑战的合作之路、维护人民健康安全的健康之路、促进经济社会恢复的复苏之路、释放发展潜力的增长之路。截至 2022 年 4 月,中国秉持新冠肺炎疫苗全球公共产品的“第一属性”,向国际社会提供超过 21 亿剂疫苗,为弥合“免疫鸿沟”做出积极努力。沙特阿拉伯中国问题专家阿卜杜勒阿齐兹沙巴尼说,中国“积极向其他国家包括阿拉伯国家伸出援手

50、,共同抗疫、共克时艰,展现出大国担当”。此外,“一带一路”被视为世界上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黄金旅游之路。近年来,中国与沿线多国互办“旅游年”,创办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联盟、中蒙俄“万里茶道”国际旅游联盟等旅游合作机制,不断提高旅游便利化水平,推动沿线国家间旅游规模不断扩大。中国还大力援助沿线国家治穷减贫,提供各种专业技能培训,涵盖减贫、农业等多个领域。十年来,沿线各国间在文化、教育、旅游、智库、脱贫和抗疫合作上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民心相通项目,“一带一路”民意基础得到不断巩固。实践证明,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是解决全球文明发展面临的共同难题,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