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减抗禁抗背景下鸡产气荚膜梭菌的防治.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894857 上传时间:2024-06-11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823.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减抗禁抗背景下鸡产气荚膜梭菌的防治.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减抗禁抗背景下鸡产气荚膜梭菌的防治.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山东畜牧兽医山东畜牧兽医山东畜牧兽医山东畜牧兽医 2023年第年第年第年第44卷卷卷卷 52 减抗禁抗背景下鸡产气荚膜梭菌的防治 杜 燕(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摘要:为更好地防治鸡的产气荚膜梭菌病,减少该病对养殖行业造成的损失,本文结合当前减抗禁抗的新形势,从生物安全防控、检测技术研究、科学免疫接种、合理规范使用抗菌药等方面对鸡产气荚膜梭菌病的防治进行了探讨,为养殖场有效防治鸡产气荚膜梭菌病提供了新思路。关键词:鸡;产气荚膜梭菌;减抗禁抗;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2.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1733(2023)09-0052-02 产气荚膜梭菌(Cl

2、ostridium perfringens)是可产芽孢的革兰阳性厌氧梭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于土壤、污水等环境中1,可引起人类食物中毒、气性坏疽以及其他毒害组织的传染病2-4。产气荚膜梭菌可产生多种外毒素及酶类,目前已发现的外毒素多达12种(、和),其中、和既是主要的致死性毒素又是分型毒素,根据这四种毒素,产气荚膜梭菌被分为A、B、C、D和E五个毒素型,每个毒素型均能引起人或畜禽特定的疾病。根据相关报道,A型产气荚膜梭菌在鸡群中是主要流行菌株5,是鸡坏死性肠炎的主要致病菌,以肠道严重出血,肠黏膜严重损伤、溃疡和坏死为特征,多发于26周龄的肉鸡,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病死率高可达50%,严重

3、危害家禽养殖业的发展。因此在当前减抗禁抗背景下,如何对鸡产气荚膜梭菌进行有效的防治成为必须思考的问题。1 加强生物安全防控 产气荚膜梭菌属于环境性致病菌,如果环境条件湿度较大、鸡舍清洁卫生差,均会大大增加产气荚膜梭菌的繁殖速度和存活数量,继而提高鸡坏死性肠炎的发病率。因此要加强生物安全措施,提升饲养环境,降低发病率。1.1 场址选择 养殖场场址的选择对疫病防控至关重要,养殖场的建设要有良好的规划,综合评估养殖场周围的环境,了解周围的生物安全风险,根据生物安全风险点的变化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同时做好禽舍规划,降低疫病发生和传播的风险。1.2 加强饲养管理 集约化的养殖加大了疫病防控的难度,在养殖

4、生产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饲养环境,适当的湿度和温度、适当的光照、合理的饲养密度、充足和卫生的饮水、避免或减轻应激,其中过热或过冷等应激因素均可引起家禽的抵抗力降低而诱发产气荚膜梭菌病的发生。建立合理的卫生消毒制度,做好预防消毒工作,提高鸡群的抵抗力,防止原发感染和继发感染。1.3 生物安全理念要落到实处 提高管理人员和从事养殖生产人员的生物安全意识,强化人员生物安全知识培训,制定人员管理措施,确保将生物安全知识传递到每一位养殖相关人员,切实将生物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发挥好防控疾病发生的作用。2 加快检测技术研究 发病急,死亡快是产气荚膜梭菌引发疾病的特征性症状,很多时候来不及对发病的家禽进行 资助

5、项目:潍坊市科技发展计划(2021GX027)2023年第年第年第年第9期期期期(总第总第总第总第314期期期期)疾病防治疾病防治疾病防治疾病防治 53 治疗。为了切实有效地控制本病的传播,必须要提高检测效率,及时发现,及时防治。现在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微生物学方法、免疫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技术6,这些方法存在检测时间长、检出效率低的问题,因此需加大对产气荚膜梭菌检测试剂盒、快速诊断试剂等快速检测技术的研发,提高检测效率,为产气荚膜梭菌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3 进行科学的免疫接种 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指导意见(2022-2025年)提到人病兽防、关口前移,做好鸡产气荚膜梭菌病的防治,对于预防人的产

6、气荚膜梭菌动物源性食品中毒意义重大。对易感鸡群进行免疫接种是当前减抗禁抗背景下防控产气荚膜梭菌病的重要措施。产气荚膜梭菌的致病性主要表现在其产生的外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引发的毒血症进而致病,疫苗研制的重点应当放在预防毒素所引起的毒血症上,制备产气荚膜梭菌类毒素疫苗。强化疫苗质量管理,合理的使用疫苗,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是控制疫病达到抗菌药使用减量化可能的途径。通过免疫接种增强人和动物对产气荚膜梭菌病的抵抗能力,减少发病率。4 合理规范使用抗菌药 以前防控鸡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坏死性肠炎主要措施是在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林可霉素、杆菌肽、青霉素、维吉尼霉素、阿伏帕星等抗生素。再加上临床中的不合理用药,导致

7、产气荚膜梭菌对多种抗生素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7-8,且有加剧的趋势。2016年8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展改革委等14部门联合制定了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2022年10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3部门又联合制定了遏制微生物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22-2025年),这对未来鸡产气荚膜梭菌病的防控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要做到精准用药,对于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坏死性肠炎,要进行药敏试验,尽量使用窄谱抗生素,同时要根据不同抗生素在机体内的残留时间,制定合理的停药期。此外,也可考虑使用微生态制剂、噬菌体、中药等进行此病的预防。畜牧业的减抗禁抗是大势所趋,为应对此背景下鸡产气荚膜梭菌病

8、防控难度加大的问题,养殖场必须要转变以往靠使用抗生素来防病的理念,通过构建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加快检测技术研究和储备、进行科学的免疫接种、合理规范的使用抗菌药等防控措施,有效降低抗生素的使用,减少鸡产气荚膜梭菌病的发生,促进家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 1 Shimizu T,Ohtani K,Hirakawa H,et al.Complete genome sequence of Clostridium perfringens,an anaerobic flesh-eaterJ.Proc Natl Acad Sci U S A,2002,99(2):996-1001.2 Mcclane

9、B A.The complex interactions between Clostridium perfringens enterotoxin and epithelial tight junctionsJ.Toxicon,2001,39(11):1781-1791.3 Bryant A E.B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thrombosis and procoagulant activity in invasive infections caused by group A streptococci and Clostridium perfringensJ.Clin

10、 Microbiol Rev,2003,16(3):451-462.4 Finsterer J,Hess B.Neuromuscular and central nervous system manifestations of Clostridium perfringens infectionsJ.Infection,2007,35(6):396-405.5 吴克,冯航,王娟,等.动物源产气荚膜梭菌的流行率与耐药性分析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22,43(1):37-41.6 王柏森,谷长勤,佟建南.产气荚膜梭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当代畜牧,2020(10):37-42.7 张汇宁.山东省泰安市不同来源的鸡产气荚膜梭菌分离鉴定、耐药性及基因分型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9.8 冯家伟,王湘如,赵月,等.鸡产气荚膜梭菌耐药研究进展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22,43(1):30-36.(收稿日期:2022-11-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