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2873622 上传时间:2024-06-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语文园地五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观察生活和搜集资料,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2)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做到语句通顺。(3)自主发现词语的构词特点,通过观察图画与词语,初步了解十二生肖这一传统文化。(4)运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认识“搞、稿、编”等9个字。(5)能主动参与展示活动,乐于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才能,并善于与别人交流。过程与方法: 在交谈中、收集中、读背中、发现中提高语文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语言素养。 学会交际,学会评价,学会整理。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背积累成语、词语,体会反义词用法及农历年份编排。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笔讴歌中华传统文化。难

2、点: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评价能力。四、课前准备:课件(“日积月累”中的词语),十二生肖邮票挂图。五、教学课时:五课时六、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口语交际课时目标1、培养学生乐于交流的意识2、学会观察生活和搜集资料,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好,通过对第五组课文的学习,我们对祖国的传统文化有了一些了解,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前几天同学们去了解了(出示课件: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这节课就让我们来交流交流吧。 二拓展思路,展开话题。 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了解到哪些传统文化呢?能给大家展示一下吗? 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丰富多彩,你都知道我国有哪些

3、传统文化?(出示课件:剪、扎、编、织、绣、雕、塑、绘、刻云南十八怪、陕西十大怪、东北八大怪) 传统文化流传到今天,可谓博大精深、丰富多彩,而且它们就在我们身边,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传统文化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分若干类,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课件:清明祭祖,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赏月,重阳节登高等等,都属于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各少数民族也都保留着自己的传统节日,诸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苗族的跳花节等等。) 吃也是一种文化,你们了解到的地方小吃有哪些?(出示课件:有云南的过桥米线,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北京的冰糖葫芦,烤鸭,杭州的东坡肉,四川的回锅肉。) 你们

4、知道北方人过节还有一种什么风俗习惯吗?(出示课件:吃饺子,吃饺子就是一种过年的习俗,大家一定都在家里包过饺子吧。而且吃自己包的饺子,味道还特别好呢。) 我国人民过春节的时候都有贴春联的习俗。你们收集到的春联有哪些?(出示课件:收集的春联) 过年的时候有的地方还贴窗花呢,窗花是一种民间工艺,又叫作剪纸。你们收集到的窗花有哪些?(出示课件:收集的窗花) 你能先介绍窗花样子,再介绍窗花制作方法,最后再介绍窗花在生活中的用处,让我们谢谢他们的介绍。 我们中华民族有许多传统节日,各地都有不同的风俗,这方面的传统文化实在是太多了。 同学们,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五花八门:有地方小吃,有民间工艺,有节日习俗生活中

5、的传统文化真是无处不在啊。 三、讲评结合,促进交流。 现在请同学们小组交流你们从生活中了解到的传统文化。 同学们从生活中了解到那么多的传统文化,肯定付出不少的努力吧。你们了解到的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是怎么样的呢,来给大家介绍介绍吧。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有问题还可以提问。 四学习小结,指导实践。 五(出示课件:拓展活动) 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传统文化讲给家里的听教学反思:第 二 课 时习作指导一、激趣导入欣赏中国传统文化图片资料,说说图片的内容。设计意图:了解多种多样的传统文化,陶冶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操。为写作做情感铺垫。二、明确要求,开阔思路。1、出示习作要求。2、全班齐读和指名读,边读边思考,找出

6、本次习作有哪些要求。3、学生汇报。 (板书:传统文化,理一理,写成习作)4、回顾课本第70页和第76页的综合性学习要求,明确本次习作的内容。设计意图:再现生活,回忆近期开展的探寻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这一活动。三、讨论交流。1、拿出所收集的资料,小组讨论交流所收集的传统文化,哪些是你最想介绍的有什么特色?应该怎么介绍?2、拿出手抄报,小组讨论交流,手抄报的内容是不是按要求只介绍一种传统文化,所介绍和展示的内容,他人是否听清楚。3、师生总结,如何理清介绍一种传统文化的顺序。(板书:按一定顺序)4、指名学生作介绍,教师点拨,学生评价。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交流合作的氛围中,把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

7、已有的知识被他人的所唤醒和激活,各自充实自己的知识,整个表达的过程就充满创造色彩。此设计让学生各抒己见,既加深了对内容的记忆及掌握,又训练了口头表达及思维能力。四、例文引路。1、出示例文中国传统文化之剪纸。2、指名学生读例文。思考:例文是按什么顺序介绍剪纸的?介绍了剪纸哪些内容?3、学例文,谈感受:如何选取资料?如何用自己的话表述?如何使文章的详细得当?教师明确:在介绍的过程中,不能完全照抄资料,要用自己的话来讲述。设计意图:用例文诠释如何进行材料的选取、如何按顺序介绍、如何处理详略。五、选定其中一个方面,与同桌交流,你准备写怎么。板书设计:传统文化,理一理 写成习作按一定顺序教学反思:第三课

8、时写作文一、构思草稿,动手写一写。二、出示选好的范文,让学生读一读。剪纸三、根据讨论交流,完善自己的构思,给习作起题目。四、出示习作要求:按一定顺序介绍一种传统文化;表达通顺,用上学过的好词好句。书写规整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五、习作方法指导:【出示课件:(1)确定好想写的内容:A可以介绍自己了解到的传统文化,以说明的形式展示出来。B、可以写开展活动时发生的事情,以叙述的形式展示出来。C、想一想打算按什么顺序写,想清楚怎么写才能让别人读明白。(2)把最想告诉大家的、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既可以介绍自己了解到的传统文化,也可以写开展活动时发生的事情。(3)不能完全照抄资料,要用自己的话来讲

9、述。】也许你有更多传统文化想介绍给大家,今天我们就选择你最想告诉大家的、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一篇习作。六、学生写,教师巡视指导。也许你有更多传统文化想介绍给大家,今天我们就选择你最想告诉大家的、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一篇习作。教学反思:第四课时讲评作文一、集体评议。1、师生共同评价一篇习作。2、择优拨差。二、同桌互改。1、同桌交换,参照评价标准欣赏伙伴的作文,标出写得好的地方,对不满意的地方提出修改建议。2、学生汇报:用修改后的言语与原稿进行对比。3、小结:强化“三分文章七分改”的意识。三、完善定稿。1、请同学再次读读自己的习作,参考同学的建议,修改自己的文章。2、请学生汇报一处自己觉得改得最得意的地方

10、。3、读后评议:4、完善初稿。四、教师小结。五、将优秀习作展示出来。教学反思;第 五 课 时学习目标1、运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认识“搞、稿、编”等9个字。2、能主动参与展示活动,乐于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才能,并善于与别人交流。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4、通过观察图画与词语,初步了解十二生肖这一传统文化。一、我的发现1、回忆旧知,明其特点。出示:“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学生说说这句话中意思相反的词。)2、出示词语远近闻名黑白相间轻重倒置舍近求远头重脚轻积少成多异口同声左邻右舍里应外合A、引导学生认读词语。B、引导学生留心加点的字的意思及在词语

11、中的位置,发现这些词语的构成特点。3、引导学生积累词语。A、鼓励学生把想到的具有上述特点的词语写在黑板上。B、学生读读记记这些词语。二、读读背背1、观察与认读。A、学生观察图片:这是什么?(邮票)上面画的又是什么?B、学生认读图片下面的词语,不认识的字看看拼音。2、了解十二生肖。A、让学生懂得邮票上画的是十二生肖,这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B、交流一些有关十二生的传说。C、交流生活中与十二生肖有联系的地方,如,人的属相、年份。D、学生说说自己属什么。3、读读与背背。A、学生读词语,注意按一定的顺序。B、学生试背十二生肖。三、读读认认1、学生自读并观察生字特点。2、学生说说发现的特点。(生字都是由熟字加上偏旁构成的,字音也与熟字相同或相近。)3、学生自由读、指名读。4、同座互相检查对生字的认读情况。四、展示台1、学生商议展示方式。2、自主或合作进行展示的准备工作,班长与组长负责进行分工,教师参与准备(注意不同传统文化的不同展示形式)。3、学生自主进行展示、交流(鼓励学生边展示边介绍)。4、教师总结,表扬表现突出的小组或个人。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