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矿区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遥感...——以广东省大宝山矿区为例_徐尚昭.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87218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5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区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遥感...——以广东省大宝山矿区为例_徐尚昭.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矿区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遥感...——以广东省大宝山矿区为例_徐尚昭.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矿区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遥感...——以广东省大宝山矿区为例_徐尚昭.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矿区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遥感监测研究 以广东省大宝山矿区为例徐尚昭,陈 斌,周阳阳,王晨光,(核工业二九研究所 广东省环境保护核辐射追踪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韶关;广东省放射性生态环境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韶关)摘要 以广东省大宝山矿区为研究对象,结合研究区 年 多时相遥感数据,采用归一化植被指数算法和地统计空间分析方法,对研究区 年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近 年大宝山矿区不同等级植被覆盖度变化时空差异显著,其中 年总体植被覆盖度最高,中等及以上植被覆盖度区域面积为 ,占比为;年中等及以上植被覆盖度区域面积达到最小值,仅为 ,占比。整体来看,中等以下植被覆盖度区域面积呈现

2、增加态势,中等及以上植被覆盖度面积逐渐减小,一定程度上表明矿区总体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有所下降。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多时相;遥感监测;大宝山矿区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基金项目 广东省海洋遥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基金项目();中核集团核工业二九研究所科研创新项目()。作者简介 徐尚昭(),男,福建古田人,高级工程师,从事矿山遥感监测研究。通信作者,工程师,从事矿山遥感监测研究。收稿日期 矿山生态环境监测是践行国家“生态文明思想”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矿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矿山开采活动对矿区周边生态环

3、境造成的破坏在短期内难以修复,因此如何在开采矿产自然资源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是建立绿色矿山和实现矿区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当前,基于卫星遥感数据开展矿山资源监测和生态环境评价的研究并不少见。如张焜等基于 年 期 遥感数据,对察尔汗盐湖区矿产地质环境及资源开发状况进行了监测研究;于博文等基于高分卫星数据,对京津矿山进行了遥感地质调查与监测研究;杨伟光等选用 遥感数据,对罗布莎矿山开发状况和矿山地质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并进一步揭示了矿山周边环境变化原因;何芳等利用 和 年 期高分影像,对木里煤矿区地质环境问题和承载力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矿区生态环境承载力进行了评价;等基 于 遥感

4、数据,对近 年来我国 个大城市植被覆盖变化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从研究内容上来看,现有研究多集中以矿山生态环境监测治理、矿山占地变化监测、矿山地质灾害、矿山生态修复与治理等研究为主;从研究方法上来看,现有研究以无人机技术、激光雷达技术、摄影测量等技术方法为主。年 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必须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绿色矿山是一种全新的矿山发展理念和模式,贯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大宝山矿位于广东省韶关市,始建于 年 月,年 月建成开始投入生产,由于长期开采,周围植被覆盖度急剧下降,生态环境质量遭受严峻挑战。基于上述思考,该研究结合 年 遥感影像,对大宝山矿区植被覆盖

5、度进行反演,并对矿区植被覆盖时空分异特征进行系统分析,以期为矿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研究和矿区植被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参考。资料与方法 研究区概况 大宝山矿区位于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与翁源县两县交界处(图),始建于 年,是广东省露天开采的大型多金属矿山,也是我国南方钢铁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的重要原料基地。大宝山矿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雨热同期,年均气温,年降水量在 以上。区域内矿产自然丰富多样,蕴含有铁、铜、硫、铅和锌等 种矿产资源。土壤类型以红壤为主,植被类型以典型常绿落叶林为 安徽农业科学,():主。自 年矿区建成投入生产以后,矿区生态环境质量急剧下降,矿区大量原生植被遭到破坏,随之带来

6、一系列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制约了矿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为解决大宝山矿区周边环境污染问题,年按照省政府批示,当地相关主管部门开始对矿区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工作。图 大宝山矿区位置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为最大程度上减少云量干扰后续植被覆盖度反演结果,该研究选取 年 月份天气晴朗无云或者云量较少的 卫星影像,用于后续植被覆盖度反演提取研究。通过筛选对比分析,最终选取研究区、和 年 景 遥感影像,空间分辨率为 。影像数据来源于地理空间数据云平台(:),然后通过几何校正配准等预处理工作,裁剪得到研究区多时段遥感影像。分析方法 归一化植被指数。植被指数是用来表征地表绿色植被覆盖度高低的一项量化指标,通常

7、由搭载热红外和近红外的卫星遥感数据反演计算得到,由于它仅依赖影像像元光谱信息,因此应用较为广泛。归一化植被指数是将植被指数进行归一化,它可以在统一阈值范围内表征植被覆盖度大小,通常在,具体计算公式如下:()式中,为归一化植被指数,为传感器的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为热红外波段的反射率。通常绿色植被覆盖区 在,值越大表示地表植被覆盖度越高。植被覆盖度。为更加直观反映出研究区周边植被覆盖度变化特征,该研究采用像元二分法来计算研究区植被覆盖度大小。像元二分法是将地表植被看成是由植被和裸土 种土地利用类型组成,即研究区内地物像元均可以用植被或者裸土之一来表示,具体计算公式如下:()式中,表示植被覆盖区域的

8、,为无植被覆盖的裸土地表。()()式中,、分别表示研究区植被覆盖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值通常在。该研究采用植被覆盖度均值来表示研究区植被覆盖度的年际和空间变化特征,具体计算公式如下:()式中,为研究区第 年植被覆盖度的均值;表示第 年中第 个像元的植被覆盖度;表示研究区像元总数。参照已有研究并结合研究区实际,将植被覆盖度划分成 个等级,具体如表 所示。结果与分析 时空变化特征 在 中,通过公式()计算得到研究区各时期 空间分布图(图),研究发现大宝山矿区 高值区域主要分布在东部的林地区域,卷 期 徐尚昭等 矿区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遥感监测研究表 植被覆盖度等级分布 序号植被覆盖度等级说明低覆盖度

9、植被覆盖极少,地表接近于裸土地 中低覆盖度植被覆盖较少 中覆盖度植被覆盖度占比 左右 中高覆盖度植被覆盖度较高,在 以上高覆盖度植被覆盖全部的区域低值区域主要分布在西北部矿山开发核心区的裸土区域。年研究区 最大值和平均值均呈现逐渐下降趋势,其中 年 最大值、平均值均达到最大,分别为 、,年 最大值、平均值均最小,分别为 、,这表明研究区植被 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反映出研究区植被覆盖度呈现下降趋势。植被覆盖度时间变化特征 通过 进一步计算得到研究区植被覆盖度,总体来看,大宝山矿区不同等级植被覆盖度变化差异明显(表),各时期中等及以上植被覆盖度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以上。其中年总体植被覆图 年大宝山矿

10、区 变化特征 表 年大宝山矿区植被覆盖度面积变化 年份低覆盖度 面积比例中低覆盖度 面积比例中覆盖度 面积比例中高覆盖度 面积比例高覆盖度 面积比例盖度最高,中等及以上植被覆盖度区域面积为,占比为;年中等及以上植被覆盖度区域面积达到最小值,仅为 ,占比。年研究区低和中低植被覆盖度区域面积均呈逐渐增加态势,年面积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中等覆盖度区域面积呈现先增加后减小态势,年面积达到最大值,为.,年面积最小,仅为 。而中高覆盖度和高覆盖度区域面积均呈现减小态势,年中高和高覆盖度面积均达到最小值,分别为、,占比分别为.、。这表明矿区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有所下降。安徽农业科学 年 植被覆盖度空间变化特

11、征 从图 可以看出,研究区不同时期内不同覆盖度等级之间变化存在明显差异。从空间分布上来看,植被覆盖度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东部的林地区域,这里位于矿区开采周边,林地较多;而西北部位于采矿核心区,地表因长期采矿,多形成裸土地,因此植被覆盖度较低。年研究区东北部出现植被覆盖度低值区,这是由于为了处理尾矿残渣,凡洞村建立了尾矿库,形成大面积水库水面,从而产生植被覆盖度低值区。为进一步揭示研究区不同等级植被覆盖度之间的转移变化特征,采用转移矩阵计算 年大宝山矿区各植被覆盖度等级面积变化转移特征(表)。研究发现 年除各等级自身转移面积较 大 外,高 覆 盖 度中 高 覆 盖 度 转 移 面 积 最 大,为,其

12、次为中高覆盖度中覆盖度、高覆盖度中覆盖度和中高覆盖度中低覆盖度区域,转移面积分别为.、和 。低覆盖度高覆盖度区域转移面积最小,其次为中低覆盖度高覆盖度和低覆盖度中高覆盖度区,转移面积分别为、。综上所述,研究区植被覆盖中高及高植被覆盖度区域转出面积大于转入面积,表明研究区生态环境状况呈现下降趋势。图 年大宝山矿区不同等级植被覆盖度变化 表 年大宝山矿区不同等级植被覆盖度面积转移矩阵 单位:植被覆盖度等级 低覆盖度 中低覆盖度 中覆盖度 中高覆盖度 高覆盖度 低覆盖度 中低覆盖度 中覆盖度 中高覆盖度 高覆盖度 结论与讨论该研究基于、和 年 期 卫星影像,对广东省大宝山矿区植被覆盖度进行了反演,并

13、对矿区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进行定性和定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年大宝山矿区整体植被覆盖度较低,整体呈现“采矿核心区低,周边高”的分布态势,且各时段中等及以上植被覆盖度面积占比均在 以上。()年大宝山矿区 最大值和平均值均呈现逐渐下降趋势,其中 年 最大值和平均值均最大,分别为 、,年 最大值和平均值均 卷 期 徐尚昭等 矿区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遥感监测研究最小,分别为 、,表明矿区生态环境质量有所下降。()年研究区低和中低覆盖度面积均呈现逐渐增加态势,年面积达到最大值,分别为 和,这与矿区 年后开始实施矿区保护修复工作密切相关。中等覆盖度区域面积呈现先增加后减小态势,年面积达到最大值,为 。而中高和高

14、覆盖度区域面积均呈现减小态势,年面积达到最小值,分别为、.,占比分别达、。()年除各等级自身转移面积较大外,高覆盖度中高覆盖度转移面积最大,达 ,其次为中高覆盖度中覆盖度、高覆盖度中覆盖度和中高覆盖度中低覆盖度区域,转移面积分别为、和 。低覆盖度高覆盖度区域转移面积最小,其次为中低覆盖度高覆盖度和低覆盖度中高覆盖度区,转移面积分别为.、。该研究基于广东省大宝山矿区 年 期 遥感影像,采用归一化植被指数算法和地统计空间分析方法,对研究区植被覆盖度时空分异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能为矿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矿区生态修复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和理论参考。但是不可否认,该研究基于 遥感数据,通过植被覆盖

15、度对研究区植被变化特征进行了遥感监测研究,该结果是建立在单一植被覆盖度量化指标因子之上的,而矿区水环境、土壤环境、动植物以及空气质量等均与矿区生态环境状况密切相关,如何借助多源自然和社会经济数据对矿区生态环境开展综合性和交叉性研究,将是今后矿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研究的重要方向。参考文献 张焜,马世斌,刘丽萍基于 数据的盐湖矿产开发及矿山环境遥感监测国土资源遥感,():于博文,田淑芳,赵永超,等高分一号卫星在京津矿山遥感监测中的应用现代地质,():杨伟光,郑有业,刘婷,等 卫星矿山遥感监测:以西藏罗布莎地区为例现代地质,():何芳,刘瑞平,徐友宁,等基于遥感的木里煤矿区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及评价地质通

16、报,():,():汪洁,殷亚秋,于航,等基于 和 的浙江省矿山地质环境遥感监测国土资源遥感,():杨显华,黄洁,田立,等基于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矿山环境综合治理研究:以冕宁牦牛坪稀土矿为例国土资源遥感,():陈伟涛,张志,王焰新矿山开发及矿山环境遥感探测研究进展国土资源遥感,():武慧智,何姝珺,马骁基于遥感数据的河南省栾川矿山占地动态变化世界地质,():刘立,高俊华,余德清基于遥感的湖南省矿山占地监测与分析地理空间信息,():,吴蔚,李婧玥,王诜卫星遥感数据在矿山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应用资源信息与工程,():王少林基于遥感影像的矿山地质灾害形成机理分析世界有色金属,():,黄皓中,陈建平,郑彦威基

17、于无人机遥感的矿山地质灾害解译地质学刊,():廖振威遥感技术在云南省矿山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应用低碳世界,():马晓勇,赵娜,刘树敏浅谈山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以矿山生态修复为例环境生态学,():陈敏,张大超,朱清江,等离子型稀土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研究进展中国稀土学报,():武强,刘宏磊,陈奇,等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模式理论与实践煤炭学报,():关军洪,郝培尧,董丽,等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研究进展生态科学,():夏明强废弃铅锌矿区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技术研究安徽农业科学,():王昆,杨鹏,吕文生,等无人机遥感在矿业领域应用现状及发展态势工程科学学报,():杨青山,范彬彬,魏显龙,等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在新疆矿

18、山储量动态监测中的应用测绘通报,():杜甘霖,叶茂,刘玉珠,等露天矿山监管中的无人机测绘技术应用研究中国矿业,():廉旭刚,蔡音飞,胡海峰我国矿山测量领域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金属矿山,():吕国屏,廖承锐,高媛赟,等激光雷达技术在矿山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徐坤,屈莹,王宝山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矿产资源监测中的应用测绘工程,():谭清梅,刘红玉,张华兵,等基于遥感的江苏省滨海湿地景观植被覆盖度分级研究遥感技术与应用,():(上接第 页)直径 打孔器打孔(栽后 填土半封井窖)的各性状表现最优;填土封口时间以栽后 填土半封井窖(常规打孔器打孔)的各性状表现最优。

19、因此,井窖式移栽技术应采用直径 打孔器打孔、栽后 填土半封井窖,这有利于湖北烟区烟苗根系发育,促进烟株早生快发、烟株生长发育及烟叶产质量形成。参考文献 赵辉,刘国权,王川不同规格育苗盘对烤烟井窖式移栽漂浮育苗烟苗生长发育的影响江苏农业科学,():陈煌,罗维,王峰吉,等不同井窖移栽深度对烤烟生长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江西农业学报,():,杨占伟,何跃兴,李名荣,等不同移栽方式对烤烟生长发育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江西农业学报,():,王峥嵘,刘毅,彭耀东,申昌优,等不同移栽方式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江西农业学报,():曾昭松,吴才源,龙立汪,等烤烟井窖式移栽技术的研究进展贵州农业科学,():程亚东,贾孟,孔明

20、,等不同井窖式移栽方式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江西农业学报,():姚荣坤烤烟井窖式移栽适栽烟苗标准研究作物研究,():张小花,陈维林,罗贤,等烤烟膜下井窖式小苗移栽技术及优势分析现代农业科技,():杨成翠,史普酉,贾孟,等烤烟井窖式移栽不同理墒方式与覆膜时间对烟株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江西农业学报,():向必坤,施河丽,黄军平,等恩施烟区小苗移栽时间对烤烟发育及产量和质量的影响湖北农业科学,():,蔡秋燕,阳显斌,孟祥,等井窖式移栽对烤烟前期温湿度及生产发育的影响安徽农业科学,():时宏书,吴雨明,何玉安,等地膜井窖式移栽适宜烟苗素质研究湖北农业科学,():李茜,贾春雷,胡晨浩,等井窖式小苗移栽方式对重庆地区烤烟生长和产质量的影响南方农业学报,():邵雪莲,申昌优,肖先仪,等井窖式移栽方式不同井窖规格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农业与技术,():安徽农业科学 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