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云南杜鹃花景观资源分布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864493 上传时间:2024-06-0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5.0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杜鹃花景观资源分布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云南杜鹃花景观资源分布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云南杜鹃花景观资源分布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95-201.2024,44(2):自然科学)引文格式:田永丽,张智,郑春怡,等.云南杜鹃花景观资源分布研究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Mar.2024JOURNAL OF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2024年3月大Vol.44No.2南西报学学业林第2 期第44卷DOI:10.11929/j.swfu.202305031云南杜鹃花景观资源分布研究田永丽!张智!郑春怡!王秋华2(1.云南省气象服务中心,云南昆明6 50 0 34;2.西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 50 2 33)摘要:为了探究云南省杜鹃花景观资源分布状况,对省内分布面积10 0 0 0 m以上

2、的6 6 个杜鹃花海景观进行调查,利用地形DEM数据和土壤酸碱度pH值数据定量分析6 种本土常见优势杜鹃花品种的生长适宜区。结果表明:景观资源呈现出全省广泛分布、滇西北相对集中的区域特征,以及高海拔(平均海拔2 7 7 1m)、高落差(最大高差30 14m)的立体特征。基于土壤和地形条件,本土优势杜鹃花品种的泛生区和共生区的空间分布与景观资源的区域分布特征一致。为研究立体景观花期垂直变化,分析2 0 18 2 0 2 1年轿子山景区的垂直气温特征,基于积温理论对立体景观花期变率进行估算试验,得到在景区中高山温?地带,海拔每上升10 0 m花期约推迟3.4d;在高山寒?地带,海拔每上升10 0

3、m花期约推迟5.5d。关键词:云南杜鹃花;景观;资源;垂直气温;花期中图分类号:P4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 0 9 5-19 14(2 0 2 4)0 2-0 19 5-0 7Study on the Distribution AboutRhododendron Landscape Resources in YunnanTian Yongli,Zhang Zhi,Zheng Chunyi,Wang Qiuhua2(1.Yunnan Meteorological Service Center,Kunming Yunnan 650034,China;2.College of Civil En

4、gineering,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Kunming Yunnan 650233,China)Abstract:To explore the distribution of Rhododendron landscape resources in Yunnan Province,a surveywas conducted on 66 Rhododendron fields with an area of more than 10000 m?in the province,and the growthsuitable area of 6 common in

5、digenous dominant Rhododendron species was quantitatively analyzed using terrainDEM data and soil pH value data.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andscape resources exhibit a wide distributionthroughout the province,with a relatively concentrated region in the northwest of Yunnan.There are distinctivefea

6、tures of high elevation(average elevation of 2771 m)and significant relief(maximum height difference of 3014m).Based on soil and terrain conditions,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indigenous dominant Rhododendron variet-ies ecological and symbiotic zones align with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la

7、ndscape resources.In order to studythe vertical change of three-dimensional landscape flowering period,the vertical temperature characteristics ofJiaozi Mountain scenic spot from 2018 to 2021 were analyzed,and the variation rate of three-dimensional land-scape flowering period was estimated based on

8、 the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theory.It was found that in themiddle mountains in the scenic spot,the flowering period was delayed about 3.4 days per 100 meters;in the more收稿日期:2 0 2 3-0 5-12;修回日期:2 0 2 3-0 7-0 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 16 0 37 6,319 6 0 318)资助;云南省气象局青年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项目(2 0 2 0-0 2)资助。第1作者:田永丽(19

9、7 7 一),女,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天气气候变化及应用。Email:。通信作者:郑春怡(19 7 2 一),女,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气象应用服务。Email:39 541519 8 q q.c o m。196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第44卷colder and higher areas,the flowering period was delayed by about 5.5 days per 100 meters.Key words:Rhododendron;landscape;resource;vertical temperature;flowering period云南省是杜鹃属(Rhod

10、odendron)植物的起源和分布中心区域1-2 ,具有适宜的气候、土壤和地理优势,杜鹃花种类繁多,在高山、亚高山植被中占有重要位置 3-5。冯国帽 6-7 、张长芹 8 对云南杜鹃花分类及种质资源、资源利用与保护和开发等进行了大量分析,对云南杜鹃花的喜?爽、喜酸壤、海拔高等生长环境给出了全面描述;李佳静等 9 则对不同品种杜鹃花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更为细致的梳理;解玮佳等 10 ,陈婷等 从品种选育角度对云南高山杜鹃品种的生长和开花情况进行了观测记录,得到了18 种云南高山杜鹃开花性状数据,这些工作为研究杜鹃花景观资源分布提供依据。对林业资源的科学评估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工作 12-14,作为旅

11、游产业集群的组成部分,云南的高山杜鹃花海是极具地域特色的专项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对生态旅游发展有积极的贡献 15-16 。但现有研究主要聚焦杜鹃花物种本身,对是否形成规模化景观鲜有考虑,而且得到的杜鹃花分布特征多以文字表述为主,缺乏具体定量的空间图形表现形式,在产业实际应用中指示性不强。将通过搜集整理景区数据,利用网格化地形和土壤数据,定量分析杜鹃花海景观的空间分布状况及其成因,为物候景观类生态旅游规划布局提供依据。近年来科研工作者对气象要素对植物的影响及其驱动机制进行了相关研究 17-18,并利用物候模型对特定植物的物候规律进行预测,在植物花期预测和指导人工种植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研究进

12、展指出春季积温模型(SW模型)在植物物候模型中最为简便实用,更适合对春季物候的模拟 19-2 5。例如胡园春等 2 在枣庄石榴(Pu n i c a g r a n a t u m)花始花期预测中发现气温积温模型效果好于地温积温模型;张爱英等 2 5 对比发现在北京地区樱花(Prunus spp.)始花期预测中SW积温统计模型更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本研究基于SW积温模型理论,通过分析禄劝轿子山不同海拔观测站气温数据,寻找快速估算高山立体景观花期的客观方法,拓展旅游气象服务应用,为发展杜鹃花景观旅游提供参考。1研究材料和方法杜鹃花景观资料来自实地勘查、专家访谈、文献查阅和网络信息收集,其中网络信息

13、收集时段为2 0 10 2 0 2 1年的政府和旅游部门官方宣传平台。景观信息以景区管理部门或当地政府官方网站数据为主,判定条件为占地规模在10 0 0 0m以上,海拔高度按照官方数据或根据主要景观所在地经纬度从地形数据中提取获得。调查得到杜鹃花海景观7 2 个,其中天然群落景观6 6 个,人工培育景观6 个。地形数据来自地理国情监测云平台推出的2018年土地资源类数据产品集,9 0 m90m的高分辨率云南省DEM栅格数据。土壤酸碱度数据来自TPDC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的全球土壤数据GSDE(2 0 14)数据,共8 个垂直分层,最深为2.3m(即0 0.0 45,0.045 0.091,

14、0.091 0.166,0.166 0.289,0.2890.493,0.4930.829,0.8291.383,1.3832.296m),分辨率为10 km10km。日平均气温数据来自云南省气象局2 0 18 年2月2 0 日至2 0 2 1年12 月31日的雪山风景区自动站、大黑箐自动站和禄劝国家标准气象站日观测资料。使用的方法有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线性回归法和积温物候模型等2云南杜鹃花景观资源的分布特征与成因分析2.1云南杜鹃花景观的分布特征为了减小人工影响,仅对6 6 个天然群落构成的数据样本进行考察。如图1a所示,按照中低山(2 0 0 0 m 以下)、中高山(2 0 0 0 30

15、 0 0 m)和高山(30 0 0 m以上)划分,中低山杜鹃花景观有17个,占总数的2 5.7 6%,主要分布在滇中及以南区域,滇西边缘怒江峡谷也有分布;中高山杜鹃花景观2 4个,占总数的36.36%,主要分布在滇中以东、滇东南和滇西区域;高山杜鹃花景观25个,占总数的37.8 8%,主要集中在滇西北地区,哀牢山和乌蒙山区也有零星分布。云南省杜鹃花景观资源第1个主要特征为分布广泛,16 个地州均有分布,多则10 个(迪庆州),少则1个(德宏州);第2 个主要特征为滇西北景观资源集中度较高,样本分布密度偏大,三江并流的纵197田永丽等:云南杜鹃花景观资源分布研究第2 期向岭谷区域景观资源最为丰富

16、,共有样本2 7 个,占总数的40.9 0%。滇西北地区不仅形形色色的杜鹃花种类繁多,而且花海规模较大,景观呈现度佳,其中迪庆州小中甸杜鹃花长廊、普达措公园杜鹃花长廊、白马雪山杜鹃花长廊、大理苍山洗马塘杜鹃花海等景观在国内外均享有盛名。5000450040003500大理3000搬楚雄昆明2500玉溪20001500红河文山图例普洱1000州市名称5002000米西双版纳2.0003000米03000米161116 212653136414651 5661 66省界样本个数ab本图基于审图号为云S(2 0 2 2)6 号地图制作,边界无修改。图1云南省杜鹃花海空间分布散点图和海拔高度分布图Fi

17、g.1The spatial scatter plot(a)and altitude distribution(b)of Rhododendron field in Yunnan对6 6 个天然杜鹃花景观的海拔高度进行排序(图1b),发现花海景观整体海拔偏高,半数以上样本位于2 50 0 38 0 0 m之间。同时可见,不同景观之间海拔高差大,海拔最高的景观439 5m,位于迪庆州三坝岔路口一洛吉乡联办彝族村,海拔最低的景观仅137 9 m,位于建水官亭镇牛滚塘村,二者海拔高差达30 14m,呈现出明显的高落差特征。由于中低海拔地区交通相对便利,气温适宜,配套条件更加完善,所以更适合成为出游目

18、的地。而超过38 0 0 m的高海拔山区交通条件有极大的限制,天气适宜度相对较差,基础配套设施落后,还有高山反应的可能,对游客身体条件要求更高,因此可能还有更多高海拔杜鹃花海无法成为具有观赏条件的景观,所以实际上具有相应占地规模的杜鹃花景观数量应该大于本次调查得到的数量。2.2云南杜鹃花景观资源分布成因分析云南的杜鹃花珍稀品种数量众多,但具有大规模观赏性的景观一般以本土常见优势品种为主。选取马缨杜鹃(Rhododendrondelavayi)、红棕杜鹃(R.rubiginosum)、腋花杜鹃(R.race-mosum)、大白花杜鹃(R.decorum)、露珠杜鹃(R.i r r o r a t

19、 u m)和云南杜鹃(R.yunnanense)6 种常见本土品种 6.8 10 11,代表构成花海景观的优势杜鹃花品种2.2.16种优势杜鹃花的基本生长条件海拔和酸碱度分别是地形和土壤条件的主要表征因子,也是描述植物生长环境的基本因子,利用海拔高程数据和土壤pH值数据分析云南省优势杜鹃花的适宜生长区域,寻找环境因子与景观资源分布的可能关系。云南省主要土壤酸碱度类型属于中偏酸性土壤,pH值处于4.6 7.5 2 6-2 7 。杜鹃花生长对土壤要求较高,以弱酸性土壤为最佳,区智等 2 8 王金桃 2 9 在云南山区对不同海拔杜鹃花群落的土壤特征分析发现,杜鹃花群落土壤的平均pH值约为5.8,变异

20、系数基本在7%左右,据此统一选取6 种优势杜鹃花的土壤适宜酸碱度为5.3pH6.3。研究者对各种杜鹃花的适宜生长高度已有相对集中的描述 6-1,综合选取如下:马缨杜鹃的适宜海拔为12 0 0 32 0 0 m,红棕杜鹃为2 8 0 0 3500m,大白杜鹃为10 0 0 330 0 m,腋花杜鹃为15003500m,云南杜鹃为2 2 0 0 36 0 0 m,露珠杜鹃为17 0 0 32 0 0 m。2.26种优势杜鹃花的分布对花海景观形成的影响将6 种杜鹃花适宜生长海拔高度分布在云南省的空间集合记作A,i=1,2,3,6,将杜鹃花适宜生长的土壤酸碱度值pH分布在云南省的空间集合记作B。通过在

21、区域空间内求交集AnB,198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第44卷即可得到同时满足2 种因子要求的杜鹃花空间分布集合。具体方法如下:首先从云南省DEM数据中提取海拔高度数据,将云南省9 0 m分辨率海拔高度栅格数据A,记为mn的矩阵,A,=(a)mn,a j 为栅格点海拔高度;令杜鹃花的空间分布矩阵为A=(ad),其中d,=999aijaminaijamaxaijamax(1)不同种类杜鹃花的海拔高度的取值范围见前文。其次对酸碱度数据进行处理,先将8 个垂直层的pH值进行算术平均,再通过降尺度插值变换将土壤酸碱度的空间尺度转换为9 0 m分辨率,然后利用栅格化土壤酸碱度数据构建1个大小与A,相同的空间掩膜

22、矩阵B05.5bj6.5bu;6.5(2)最后在区域空间内求交集AnB,即为矩阵A,和B的和矩阵AB,i=1,2,3,6AB,=(qi.)mn,其中qij=qiqi;0(3)0qij0由此得到表示6 种杜鹃花适宜生长区域的二维矩阵,可知其栅格点数值等于海拔高度值。在水平空间绘制栅格值,就可以得到每种杜鹃花适宜生长的区域结论显示6 种常见品种中大白花杜鹃在云南省分布区域最大,全省16 个地州皆有适宜生长区域;然后依次为马缨杜鹃、腋花杜鹃和露珠杜鹃。云南杜鹃在滇中以北地区分布较为广泛,但在滇中以南地区分布非常稀少。红棕杜鹃是6 种优势杜鹃品种中分布范围最小的1个,主要生长在滇西北迪庆、丽江、怒江、

23、大理北部区域。同样的方法也可以得到6 种杜鹃花分布的空间并集和空间交集,分别代表具备杜鹃花基本生长条件的泛生长区和兼具多种杜鹃花生长条件的共生区。从泛生长区图(图2 a)可见,云南省绝大部分地区的土壤和海拔条件至少适宜1种本土优势杜鹃花生长,具有形成花海景观的基本条件,少量不适宜区域仅分布在滇西北北部的超高海拔山区,滇南、滇东南的低海拔盆地,元江、金沙江下游、怒江下游等处的深切河谷地带,以及西双版纳、普洱西部和临沧南部的强酸性壤区和滇东南文山、曲靖南部等地的碱性壤区。从兼具多品种生长条件的共生区图(图2 b)可见,滇西北横断山脉纵向岭谷地区和昭通、昆明和曲靖交界处的乌蒙山区海拔偏高且起伏多变,

24、土壤酸度相对较弱,能够兼容多品种共同生长,因此区域内杜鹃花种类丰富,优质杜鹃花景观资源多分布在该区域内图例杜鹏花海云南省地州市行政区划海拔/m1000120012001600图例16002.000杜鹏花海2.0002.400云南省地州市行政区划2.4002800海拔/m2800320012.800320032003.600a.泛生区b.共生区本图基于审图号为云S(2 0 2 2)6 号地图制作,边界无修改。图2云南省6 种常见杜鹃花适宜生长区域分布图Fig.2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uitable growth areas of common Rhododen

25、drons in Yunnan Province提取6 6 个景观的pH值,统计显示(表1)有54个样本的土壤酸碱度pH取值范围内,约占总数的8 1.8%;小于5.3的样本有6 个,且主要位于2000m以下的中低山区;大于6.3的也有6 个,主要分布在2 0 0 0 m以上的中高山区和高山区据统计可见,高山区景观的土壤酸度相对略低,2000m以上的样本在pH取值范围内的集中度明显高于2 0 0 0 m以下的样本。199田永丽等:南杜鹃花景观资源分布研究第2 期表1杜鹃花景观的海拔和酸碱度分布统计Table1Altitude and pH distribution statistics ofRh

26、ododendron scenic spots酸碱度/个中低山区中高山区高山区合计/个占比/%5.36.312369.1pH集中度/%64.787.588.081.8综上可见,土壤和地形条件是天然景观形成的重要基础,优势杜鹃花泛生长区覆盖云南省绝大多数地区,与花海资源分布广泛特征一致;而多品种共生区的空间位置与滇西北景观密集区位置也基本一致。3立体景观的气温变化与花期估算位于云南省中北部昆明市禄劝县的轿子山风景区是著名的杜鹃花海景区,从山脚到山巅,不同高度均有大规模的杜鹃花天然群落分布,具有典型的立体景观特征。目前云南旅游气象观测数据普遍匮乏,而轿子山景区周边除了有禄劝县国家一般气象站(海拔1

27、6 7 6 m)观测数据外,2018年在景区内还启动了雪山风景区自动气象站(海拔2 6 12 m)和大黑箐自动气象站(海拔3790m)2 个山区气象站的观测,3个气象站的数据可分别代表中低山暖热区、中高山温?区和高山寒?区3种垂直高度的气温状况。为了研究立体景观花期的垂直变化,为发展杜鹃花景观旅游提供依据,以轿子山为例进行气温变化分析和花期变化估算。3.1轿子山景区的垂直气温特征对2 0 18 年2 月2 0 日至2 0 2 1年12 月31日期间禄劝气象观测站、雪山风景区自动站和大黑箐自动站3个测站的逐日平均气温随时间的演变进行分析,可以发现3站的日气温序列具有非常一致的变化趋势,且不同高度

28、气温数据之间存在较为稳定的整体差异,符合气温随海拔变化的线性关系。禄劝站与2 个山区测站的气温序列相关系数分别为0.9 31和0.9 2 1,均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0.01的信度检验,大黑箐和雪山风景区2 站之间的气温相关性为0.8 9 2,也超过了0.0 5显著性的信度检验,表明3个不同海拔的测站温度具有极好的正相关关系。利用年内日平均气温和海拔做线性回归拟合,计算可得禄劝站到雪山风景区自动站的垂直气温直减率为0.38/10 0 m,禄劝站到大黑箐自动站的垂直气温直减率为0.6 1/10 0 m。在日平均气温时序演变图(图3)中可见,冬季和夏季的气温序列较为平稳,变化以季节内短期振荡为主,没有

29、明显线性变化。而春秋季则不同,春季气温序列呈现出明显的线性上升趋势,秋季气温序列呈现明显的线性下降趋势。用最小二乘法做线性回归拟合,得到禄劝站、雪山风景区和大黑箐的春季气温日变率分别为0.11/d,0.09/d 和0.11/d,景区内不同海拔气温日变幅基本一致。202715221017125702-5-3-10-8111-20-012001010202-190303-1103-03-04-0405-a.冬季b.春季35333028252320181513108530一25豆02801E-01-01-1101-11-21-0106-06-06-0808080808-31010-1110-2111

30、-20日期日期c.夏季d.秋季大黑箐雪山风景区禄劝图320182020年大黑箐、雪山风景区和禄劝站平均气温日值序列Fig.3Daily average temperature series of Daheiqing,Xueshan scenic and Luquan station inJiaozi Mountain scenic area from 2018 to 2020200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第44卷3.2立体景观花期的估算试验对大多数具有立体海拔特征的花海景观来说,山下低海拔地带的花期一般易有较明确的认知,而山上高海拔地带的花期则比较模糊,因此需要一种用少量参数就能够估算出不同海拔高度花

31、期的简便方法。积温值是生物生长能量消耗的体现,同一植物在同一生长发育阶段内需要的热量下限是相对确定的 30 ,据此可以在已知某个固定海拔杜鹃花期的情况下,根据气温与热量累积的关系对山区不同高度的花期进行估算。由于活动积温在实际应用中效果优于有效积温,且计算更简便,因此选取活动积温来估算花期变化。根据SW春季积温模型,特定物候期的活动积温满足式(4)XGG;D(x)(4)Xt,1=10D(x)是高于界限温度的活动温度,代表了植物发育进程,y是预测的物候期(日序),这里为花期首日,简称初花期;x是第t天的日平均气温;T,为界限温度,t为积温开始累积的时间,G为植物开花所需的积温阈值。设T是山下低海

32、拔地带的日平均气温,T是山上高海拔地带的日平均气温,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下降,即T=T-yh,是垂直气温直减率,h是海拔高差;在多年平均气候态下,可将同一区域内春季气温的上升视为单调递增的线性函数,即按照日变率T稳定回暖,TO;根据式(4)可知,若山下景观累计活动积温从日平均气温从T=-1=T,开始计算,n天后活动积温达到阈值,则山下景观初花期的累计活动积温可简化表示为:Z T=nT,=C,T,T,(5)同样山上景观从T-=T,开始累加,则山上景观初花期的累计活动积温为:ZT,=Z(T,-Ah)=n(T,-Ah)=G,T/T.(6)根据式(5)(6)可知,T,=T,-yAh,(7)设T较T落后k

33、天达到界限温度,即j=计k,则有T,=T,+kT(8)将式(7)带入式(8),得到hK=h(9)ATT因此基于积温理论,在积温阈值G和界限温度T,不变的条件下,只要已知参数、h和T,就可以估算出山上花期落后于山下花期的日数k,其中是海拔差异引起的花期变率。垂直气T温直减率和海拔高差h可通过简单观测方便获得,春季气温变率T可通过景区附近参证气象站长序列观测数据得到。在轿子山景区,将气温特征分析得到的相关参数带人式(9)计算,可得到雪山风景区测站附近杜鹃花期较低山区偏晚32 d,花期变率约为3.4d/100m;大黑箐测站附近花期较低山区偏晚117d,花期变率约为5.5d/100m。已知轿子山暖区杜

34、鹃花常年平均在2 月下旬开放,因此可知中高山温?区的杜鹃花大约在3月下旬开放,高山寒?区的杜鹃花大约在6 月中旬开放。估算结果与在景点调研得到的杜鹃花常年平均花期基本吻合。云南省其他具有立体特征的花海景观在得到本地气温参数的基础上,亦可据此对不同海拔花期的差异进行快速估算。但考虑到需满足界限温度和活动积温阈值随高度变化不大的条件,在实际应用中应尽量用于花海景观主要品种相对稳定的立体区域4结论与讨论云南省杜鹃花景观资源丰富,占地10 0 0 0 m以上的花海景观在省内各地均有分布,滇西北地区相对集中。本次调查得到的样本统计显示,云南天然杜鹃花景观平均海拔高度2 7 7 1m,主要分布在中高山区和

35、高山区,景点间最大高差30 14m。地形和土壤条件是花海景观形成的重要基础,云南大部分地区的海拔高度和土壤酸碱度能基本满足至少1种本土常见杜鹃花品种生长,是省内杜鹃花景观分布广泛的基础条件;而滇西北地区具有更好的海拔兼容性和土壤酸碱度,能同时满足多种杜鹃花品种的生长条件,所以区域内景观资源相对密集在花海景观主要构成品种相对稳定的立体区域,可利用垂直气温直减率、春季气温日变率和海拔高差快速估算景区内不同高度的花期变化。在轿子山景区的试验表明,中高山地带海拔每升高10 0 m杜鹃花海花期推迟约3.4d;高山地带每升高10 0 m花期推迟约5.5d。由于资料限制,研究中仅考察了海拔高度和冯雪(责任编

36、辑201田永丽等:云南杜鹃花景观资源分布研究第2 期土壤酸碱度对杜鹃花景观的分布影响,没有考虑坡度、坡向、土壤成分和生物学差异等更多因素的作用,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应继续完善其他要素的定量影响分析。此外,立体花期估算试验主要提供了一种计算思路,没有定量分析物种生物学特性、垂直气候带变化等因素带来的适用限制,随着行业观测数据的积累和完善,还应通过更多景点数据对花期估算方法进行验证和优化。参考文献1Hutchinson J.The distribution of rhododendrons J.The Rhododendron Year Book,1947,2:87-98.2Cox K.Rhodode

37、ndrons and azaleas J.Soil Science,1961,92(3):216.3Yu F Y,Wang T J,Groen T A,et al.Climate and landuse changes will degrade the distribution of Rhododen-drons in China J.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19,659:515-528.4闵天禄,方瑞征.杜鹃属(RhododendronL.)的地理分布及其起源问题的探讨 J.云南植物研究,19 7 9,1(2):17-28.5苏楷淇,陈雅琦,杨惠

38、敏.杜鹃属植物与杜鹃灌丛群落的研究进展 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 0 2 0,2 8(5):527-536.6冯国帽.云南杜鹃花 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7冯国帽.中国杜鹃花 M.北京:科学出版社,19 9 2.8张长芹.云南杜鹃花 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8.9李佳静,陈亮明.杜鹃花的育种研究进展 1.绿色科技,2 0 2 2,2 4(7):110-112,115.10解玮佳,李世峰.云南高山杜鹃花种质资源与开发利用 J.园林,2 0 17(4):2 0-2 5.11陈婷,李世峰,瞿素萍,等.18 个高山杜鹃品种在滇中地区的生长适应性 .西南农业学报,2 0 19,32

39、(3):609-614.12李巧玉,陈媳,余正玺,等.贵州省森林康养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 0 2 3,43(3):17 5-18 2.13竺永金,潘启强,陈健鑫,等.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调查研究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 0 2 2,37(4):6 11-6 2 2.14陆子婧,张喆,王锦,等.云南省菌子山景观色彩质量评价与提升策略 J.西部林业科学,2 0 2 2,51(3):152-158,179.15龙勤,孟利清.云南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前景分析 .西南林学院学报,2 0 0 8,2 8(4):149-

40、152.16王林琳,翟印礼.我国森林生态旅游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 .西南林学院学报,2 0 0 8(4):146-148,16 0.17代武君,金慧颖,张玉红,等.植物物候学研究进展.生态学报,2 0 2 0,40(19):6 7 0 5-6 7 19.18宋富强,张一平.动态物候模型发展及其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生态学杂志,2 0 0 7,2 6(1):115-12 0.19杨扬,罗贤,李荣平,等.气象要素对植物物候影响及其驱动机制研究进展 J.气象与环境学报,2 0 16,32(5):154-159.20于裴洋,同小娟,李俊,等.中国东部暖温带刺槐物候模型比较 J.中国农业气象,2 0

41、2 0,41(10):6 0 9-6 2 1.21张爱英,王焕炯,戴君虎,等.物候模型在北京观赏植物开花期预测中的适用性 .应用气象学报,2 0 14,25(4):483-492.22胡园春,安广池,张越,等.基于积温的枣庄地区石榴始花期预测模型初探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 0 2 1,52(4):56 7-57 0.23陈晴,孙忠富.基于作物积温理论的温室节能控制策略探讨 J.农业工程学报,2 0 0 5,2 1(3):158-16 1.24董海涛,谭丽静,刘洪林,等.基于积温模型丹东地区桃树盛花期预测研究 .气象与环境学报,2 0 18,34(1):99-105.25张爱英,

42、张建华,高迎新,等.SW物候模型在北京樱花始花期预测中的应用 .气象科技,2 0 15,43(2):309-313.26朱齐超.区域尺度中国土壤酸化定量研究及模型分析 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 0 17.27李娅娟,何晓滨.云南省主要土壤类型养分状况及变化特征 J.中国农技推广,2 0 14,30(8):35-37.28区智,解璞,巩合德,等.云南杜鹃群落不同海拔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J.广西植物,2 0 14,34(5):6 51-6 56,650.29王金桃.关于云南杜鹃群落不同海拔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J.农村科学实验,2 0 19(7):8 9-9 0.30姜晓艳,张菁,高杰,等.沈阳地区农作物生长季热量资源变化特征 J.气象与环境学报,2 0 11,2 7(2):19-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