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工程教育认证下专业课教学中课程思政的实施_孟佳娜.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85959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2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教育认证下专业课教学中课程思政的实施_孟佳娜.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工程教育认证下专业课教学中课程思政的实施_孟佳娜.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工程教育认证下专业课教学中课程思政的实施_孟佳娜.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思 政 研 究高 教 学 刊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2023 年 18 期工程教育认证下专业课教学中课程思政的实施孟佳娜,薛明亮,李威(大连民族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 大连 116600)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思政教育要遵循规律,因课而异,应该把核心课程作为落实立德树人工作的关键课程和重要载体1-2。高校肩负的一大重任就是为国家培养人才,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管是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还是能力培养都要重视起来。如果能把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充分利用起来,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

2、过程中,以专业技能知识作为载体,将会比单纯的思政课程有更大的作用3。传统的人才培养指的是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而课程思政就是对人才培养与课程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和新目标,即由传统的人才培养转向“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升+价值引领”的更高目标四者之间有机结合,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素质和能力4。课程思政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专业课程思政,专业课本身潜藏着丰富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以专业课程为载体进行思政建设,可以充分发挥出专业课本身的特点和长处,实现知识建构、能力培养和精神塑造、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5。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以下简称“专业认证”)是指专业认证机构针对高等教育机构开设的工程类专业

3、教育实施的专门性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同时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我国在 2016 年成为 华盛顿协议 的正式成员,代表着我国工程教育质量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综合 华盛顿协议 成员实施的专业认证标准,工程专业毕业生要具备两类能力:与技术相关的能力,称为技术能力;与技术关联较弱,但对为了职业发展非常重要的能力,称为非技术能力。我国专业认证通用标准中的毕业要求(能力达成要求)共 12 条,具体为:5 条涉及技术能力(工程知识、问题分析、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研究和使用现代工具);4 条涉及非技术能力(职业规范、个人和团队、沟通、12?终身学习);3条

4、涉及技术与非技术能力的融合(工程与社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11?项目管理)6-7。由此可见,非技术能力与技术能力一样,同样也是工程专业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是国内外的行业/用人单位还是高等工程教育者,对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均有高度一致的认识:非技术能力与技术能力同样重要7-8。与此同时,在基金项目:国家民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及质量提升的探索与实践”(民委发2021113 号);2022 年度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以工程教育认证和产教融合为导向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辽教通2022166 号)第一作者简介:孟佳

5、娜(1972-),女,汉族,吉林四平人,博士,教授,副院长。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理论。摘要:课程思政融入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教学中,能有效发挥课程的立德育人功能,同时专业课在工程教育认证中也具有支撑必要要求指标点的作用。提出在计算机类专业课教学中,将课程思政结合工程教育认证理念,针对具体教学内容进行链条式课程思政教学。有效引导学生树立诚信原则,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刻苦钻研的科学观;同时培养学生在信息社会应该具备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养成良好的从业素质。关键词:课程思政;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计算机类专业;专业课;创新意识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00X(2023)18-01

6、77-04Abstract: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computer specialties course teaching can play effective function ofestablish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and professional courses have effective on support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index point ofengineering education accreditat

7、ion.This paper proposes a chain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method in the computer specialties courseteaching,combining with engineering education accreditation.We lead students to establish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We trainstudents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and assiduous study scientific concept,at

8、the same time,cultivating students legal consciousnessand professional ethics that they should have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and develop good professional quality.Keywords: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engineering education accreditation;computer specialties;professional courses;innovati

9、on awarenessDOI:10.19980/j.CN23-1593/G4.2023.18.042177-2023 年 18 期思 政 研 究高 教 学 刊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科技飞速进步的当下,更加注重技术教育而缺少人文社会教育的弊端越来越明显。而人文社会教育正是课程思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工科专业通过课程思政达成工程教育认证中要求的素质和能力,是合理且有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的工作。一课程思政和专业认证的一致性和融合性专业认证有三大核心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不同学科门类的专业认证要按照通用的标准来要求,强调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

10、系和课程的支撑关系。知识、能力和素质三点可以体现专业认证三大核心理念的课程目标,而这对于课程思政而言也是很重要的。对于课程思政和专业认证,二者不管是目标设置还是育人格局设计,都有极大的相似性和一致性9。专业认证的概念最早源于国外,其专业认证理念已受到国际认可且深入人心,课程思政是我国提出的符合中国国情的育人目标,不是专门为专业认证而设,但其符合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理念和要求,二者殊途同归,在培养什么样的人方面有较大的共通之处。在工程教育认证的背景下,为了满足非技术指标点的毕业要求,国内高校陆续增加通识教育环节增强学生经济、社会、人文和环境等方面的素质,对毕业要求指标点起到支撑作用

11、。但是,非专业性才是通识教育的本质,这使得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难以和学生专业特点进行融合,也导致同一课程支撑了不同专业的毕业要求指标点,造成一药治百病的现象。因此,有效地利用专业课支撑非技术指标点是非常必要和可行的。目前,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尽管有专业课能够强支撑一些非技术能力指标点、技术与非技术能力的融合指标点,但总体来看在很多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中,没有广泛设计支撑这些指标点的相应教学目标。在计算机实际工程问题中,运用非技术因素能力也是关键因素,通过专业课中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既能满足专业课的育人目标,又能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非技术能力培养模式,因此应深入挖掘。从工科专业课程的

12、本质出发,通过深化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学习评价等教学的各个方面有机融入思政元素,培养学生实事求是、治学严谨的科学态度;促进学生建立正确价值观;强化学生工程伦理观念和职业道德教育;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10,从而使课程内涵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相统一,达到课程思政和工程认证的有效融合,既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要求,又达到国际工程认证通用标准。二融合课程思政和专业认证的关键因素对于计算机相关专业来说,培养方案中专业课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如果课程思政在专业课中缺失,必然造成思政教育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的欠缺,而专业课也为工程教育认证中毕业要求的达成度提供重要支撑。专业教师需要根据本课程承担的毕业要求非技术指标点,

13、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深挖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在知识点中融入课程思政内容,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和研判。(一)课程教学目标与课程思政的关系课程教学目标主要可以分为三部分,知识目标、素质目标和能力目标。其中素质目标是专业课达到育人效果的关键。教师要将学生思想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在教学体系中合理地将思政因素融入其中,深入研讨课程思政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将思政内容贯穿课程内容中,从而融入专业的培养方案和毕业要求中。经过系统化设计,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元素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完成课程教学目标的同时,达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11。(二)课程教学目标与专业认证的关系教师是课程思政的第一责任人,因此要首先认识到

14、课程思政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要对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之间的关系有明确认知,围绕自己所讲授的专业课的课程目标,在课程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有明确意识地设计教学环节中的思政元素。在教学过程中不断通过“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加深对课程思政内涵与教学要求的理解。(三)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思政以学生为中心是工程教育认证的理念之一,同时课程思政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要以培养方案中的毕业要求和专业课的教学目标为基础,将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贯穿至课程思政教学中,课程思政的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工程教育认证的通用标准为目标,使得教学目标、思政目标和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能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对怎样将专业知识点与思政要点有

15、机结合进行深入思考,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三课程思政在专业课中的总体设计目前,课程思政改革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专业课中要及时发现、总结在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堂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索出一条符合专业特色的课程思政改革道路。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是计算机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基础课,教学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地浸润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同时还承担了专业认证毕业要求的相应指标点达成任务。表 1 展示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非技术能力 7项毕业要求及其详细描述。分析课程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中的素质目标,结合课程在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178-思 政 研 究高 教 学 刊Jo

16、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2023 年 18 期中,课程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关联度矩阵,从而确定素质目标对应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的毕业要求指标点。在确定教学目标后,将思政和专业认证有机结合,将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进行梳理,通过深入挖掘教学内容,将思政教育融合到重要知识点,引发学生思想共鸣共振。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的课程思政目标主要包括4 个目标,具体如下。课程思政目标 1:建立严谨的科学观和辩证思维的求知精神,培养系统观。课程思政目标 2:树立正确人生观和职业操守、明确 IT 工程师道德底线。课程思政目标 3: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家国情怀和使命感。课程思政目标 4:培养

17、学生团队合作、自主学习和沟通能力。表 2 是课程与课程思政和工程教育认证之间的关系表,通过该表能够形象地表达出三者的交叉和融合的关系。毕业要求具体描述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计算机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 IT 工程实践和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了解国家信息产业发展的宏观政策,了解民族文化、政策和形势,能够理解和评价计算机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及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在计算机领域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 IT 行业职业道德规范,履行

18、责任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人、团队成员及负责人的角色沟通能够就计算机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同行、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在跨文化背景下沟通、交流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计算机领域的工程实践中应用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表1非技术能力和技术与非技术能力的毕业要求表2思政目标与毕业要求之间的融合关系思政目标 毕业要求 工程与社会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职业规范 个人和团队 沟通 终身学习 建立严谨的科学观和辩证思维的求知精神,培养系统观 科学发

19、展观、系统观、全局观 树立正确人生观和职业操守、明确 IT 工程师道德底线 工程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和职业规范 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家国情怀和使命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使命感和民族自豪感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自主学习和沟通能力 团队合作开展工作、组织和协调能力 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 自主学习 同时,为达成工程教育认证下的课程目标,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合适的教学案例和对知识点的讲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具备 IT 工程师的职业素养和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这些同样是认证理念的有效实施。采用链条式方法进行课程设计,围绕“思政内容不断线、思政元素有区别、思政方法有衔接”的设计思路

20、开展,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见表 3。结合社会热点事件,设置了对应的作业、思考题和实验题目,对应循环结构、字符串、文件、数据分析和可视化的教学内容。同时为了让学生从心底里接受思政课、走近并参与到课程中来,在专业课教学中,以新冠感染疫情为热点事件,及时将该事件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内容当中,既遵循了链条式设计原则,又具有时效性,使得思政元素能深入融合至课程内容,不突兀不反感,能够引起学生共鸣。四课程思政在专业课程中的实施围绕课程思政和专业认证的教学内容总体设计方案,需要进一步挖掘课程思政的具体案例,下面列举了几个在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中的具体实施案例。(一)正确科学观思政案例在“栈”的课程内容中,课堂讲授结

21、束后,给学生布置使用递归和非递归解决相同问题的实验内容。在实验课堂中,使用互动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进行对比、体验179-2023 年 18 期思 政 研 究高 教 学 刊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课程内容 教学内容 思政内容 支撑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 思政融入方式 绪论 姚期智和清华姚班 民族自豪感 工程与社会 讲授式 线性表 顺序和链式存储结构对比分析 辩证思维、正确科学观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互动式 栈 递归算法与非递归算法区别及优缺点 辩证思维、正确科学观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互动式 队列 排队、守序和礼让 道德规范、职业操守 职业规范 讲授式 栈和队列讨论课 设

22、置讨论课内容,学生分组汇报 团队合作、自主学习 个人与团队;沟通;终身学习 体验式 二叉树 最小生成树、哈夫曼编码 正确人生观;全局观 职业规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讲授式 图 最短路径、高铁建设 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工程与社会 讲授式 查找 折半查找、二叉排序树讨论课 全局观、系统意识;团队合作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个人与团队;沟通;终身学习 体验式 排序 各种排序算法比较 辩证思维、正确科学观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类比式 表3融入课程思政和专业认证的教学内容设计其区别,并让学生进行讲解,培养学生辩证思维方式,养成严谨的科学作风。该思政内容对应工程教育认证中的标准“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二)道

23、德规范思政案例在“队列”的课程内容,通过对队列逻辑结构的“先入先出”特点的讲授,使学生体会在日常生活中,比如,新冠感染疫情期间核酸检测等需要排队的事件中,要讲规则、守规矩。告诫学生不能做触碰法律红线的任何事情,从而培养学生在信息社会应该具备的法律意识、技术操守和道德底线。该思政内容对应工程教育认证中的标准“职业规范”。(三)团队合作课程思政案例在“查找”的课程内容中,教师准备教学资源并上传到慕课堂等教学平台上,提供参考文献、教学课件和教案、图片视频等预习素材布置学习任务,学生小组讨论完成自主学习,教师组织主题讨论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自主学习能力。思政内容对应工程教育认证中的标准“个人和团队

24、”。(四)民族自豪感课程思政案例在“绪论”的课程内容中,通过介绍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发展史,引出对 2000 年图灵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期智的介绍,再向学生介绍姚期智的事迹及其对中国计算机事业的贡献,让学生了解我国科学家为计算机学科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提高民族自豪感,激励学生为国家计算机学科发展作出努力。该思政内容对应工程教育认证中的标准“工程与社会”。五结束语课程思政是系统性、综合性和持续性的改革,是专业认证所提倡的,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持续改进,与课程思政的目标完全一致。同时,OBE 理念的工程教育育人模式明确提出,工科学生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团队合作能

25、力、工程伦理和职业道德、良好的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终身学习意识等,而这些素养和能力的获得可通过专业课课程思政环节获得有效支撑。课程思政是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系统性改革,与 OBE 理念一致的是,也要构建规划实施评估改进的质量循环,以推动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的螺旋式上升。参考文献: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9(01).2 吴钟鸣,陆慧,张素红,等.基于“双项融合”课程思政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1,7(35):170-173.3 丁智国.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J.

26、计算机教育,2020(5):82-85.4 吴朝晖努力构建以“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高教研究,2019(3):16,295 唐德海,李枭鹰,郭新伟.“课程思政”三问:本质、界域和实践J.现代教育管理,2020(10):52-58.6 蒋宗礼,姜守旭.发挥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新工科建设的推动作用J.中国大学教学,2018(1):41-45.7 刘立霞,陈洪芳,于贝.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工程技术人才非技术能力培养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8(12):78,93.8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20 版)Z.9 李剑光,王霞,孙双双,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课程思政的审视J.化工高等教育,2020,37(4):495310 刘洪丽,李婧,李亚静,等.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理念的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方法探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20,43(3):86-91.11 张莉.财务管理专业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8):55-56.18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