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校英语教育的“大先生”:价值意蕴与培育路径_朱兵艳.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85853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6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英语教育的“大先生”:价值意蕴与培育路径_朱兵艳.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校英语教育的“大先生”:价值意蕴与培育路径_朱兵艳.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校英语教育的“大先生”:价值意蕴与培育路径_朱兵艳.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 年 18 期课 题 研 究高 教 学 刊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高校英语教育的“大先生”:价值意蕴与培育路径朱兵艳1,刘士祥1*,贺东建2(1.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国际教育与旅游学院,海南 琼海 571400;2.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南 琼海 571400)2019 年 2 月,国务院印发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2019 年 4 月,教育部等 13 个部门联合启动新文科、新工科、新农科和新医科建设。2020 年 5 月,教育部发布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围绕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三主”,着力构建“三全”育人格局。2020年

2、,教育部等 9 部门印发 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 年)。2021 年 4 月,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指委联合高等教育出版社、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联合开展 2021 年职业院校外语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征集与交流活动,以更好地发挥外语课程在立德树人方面的积极作用,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21年 8 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利用线上平台举办“外教社 2021 年暑期全国高校外语教师发展论坛”,论坛主题为高校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理论与实践、跨文化外语教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一高校公共英语教学现状2020 版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 进一步明确课程思政要求,充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凸显

3、人工智能新技术的运用;对高校公共英语教师提出育人、学科、教学、科研和信息五方面的素养,对推动高校公共英语教师发展提出指导性意见1。纵观高校英语教学、教材与考核评价现状,存在的问题归纳如下。1)高校公共英语教学内容以英语知识和英语技能为主,过分强调其工具性,人文性功能开发力度有待加强。公共英语课程是高校通识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但部分高校都强调其工具性,作为通用英语的公共英语主要培养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基金项目:2021 年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思政专项)“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价值意蕴、践行困境及对策路径研究”(hnsz2021-52);20212022 学年海南省

4、高等学校外语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产出导向法在高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实践探索”(Hnjgw2022-10)第一作者简介:朱兵艳(1983-),女,汉族,湖南双峰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语言与跨文化交际研究、英语教学与研究等。*通信作者:刘士祥(1980-),男,汉族,山东费县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二语习得、语言与跨文化交际、翻译理论与实践等。摘要:作为通识课程,高校公共英语课程在协同育人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厚植家国情怀的教师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调研发现,部分高校公共英语教材、教法及评价考核等有待完善,教师角色亟需从“教书匠”向

5、“大先生”转变。深刻领会“大先生”的价值意蕴,积极培育高校英语教育的“大先生”,不断探索高校英语课程思政育人模式,以“德”润心,以“文”化人,以“道”育人,有利于促进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有机融合,坚定“四个自信”,促进文化认同、民族复兴、国家崛起。关键词:英语教育;大先生;价值意蕴;培育路径;高校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00X(2023)18-0068-04Abstract:As a general course,College English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cultivating students.Tea

6、chers are decisive inimplementing the educational polic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China and realizing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cultivating students.It isfound that some College English textbooks,teaching methods and evaluation and assess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eed to beimproved,and the teach

7、ers need to be changed into great masters.Only through deeply understanding the value implication of greatmasters,actively cultivating great masters in College English education,constantly exploring the moral education teaching mode ofCollege English courses,moistening the heart with morality,humani

8、zing people with excellent culture and educating people inparticular ways,can the integration of knowledge transfer,ability training and value shaping be accelerated,the confidence in thepath,theory,system and culture be strengthened,and cultural identity,national rejuvenation and national rise be p

9、romoted.Keywords:English education;teachers as great masters;value implication;cultivation approach;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DOI:10.19980/j.CN23-1593/G4.2023.18.01668-课 题 研 究高 教 学 刊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2023 年 18 期能力,即使高年级的专门用途英语仍聚焦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公共英语评价与测试的内容及方法可见一斑。为了更好地满足大学生个人成长与时代发展需求,英语的

10、人文性亟待加强,因为“英语课程的人文性是工具性的升华1”。恰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公共英语应努力培养“具有世界眼光,国际意识和较强跨文化交际能力”且能够“提高我国参与全球治理能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复合型人才。文化的载体是语言,深入学习中外文化,有利于增强对不同文化的辨识度,进一步深刻理解和阐释中国特色的悠久历史和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讲好中国故事,助力中国文化对外传播。2)高校公共英语教材过分强调国际视野,源语文化严重“失语”,弱化家国情怀;思政元素挖掘以教师自身努力或小范围团队协作为主,系统性和全面性有待进一步验证。刘正光等2认为,高校公共英语教材普遍缺乏中国文化与科学技术相关内容

11、,对讲好新时代中国的传奇故事、传播中国灿烂的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等极为不利。以笔者所在学校使用的公共英语教材为例,每学期 8 个单元,单元内容包含教育、友谊、礼物、电影、地球、健康、节庆、兼职、环保、快餐、蓝领工人、感恩、现代交际、代沟、性别差异和找工作 16 个话题,均不含中国文化与新时代中国科学技术相关内容,源语文化内容匮乏,英语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受限于教师自身业务能力,即使有个别老师小范围团队协作,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及教学设计有待完善,以便于更好地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新时代科技发展状况,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践行“协同育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3)高校公共英语测试以英语知识和英语技能

12、为主,人格养成亟需重视;兼顾终结性与形成性评价,更强调结果导向,全局关切不够,“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评价考核有待优化。大学英语测试不仅包括终结性测试还包括形成性评价。虽然大部分高校公共英语教师已将课堂口语表达能力、完成课后作业、主动预习课文、课堂出勤和线上线下互动交流等纳入形成性评价,但以“口语+笔试”期末考试为主的做法仍普遍存在。形成性评价不仅包含以上常规内容,还应包括跨文化交际能力、思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统筹协调能力和责任担当等方面的评价测试。另一方面,作为数字时代的“原住民”,大学生学习英语、获取知识的方式与途径已发生颠覆性的变革。作为数字“移民”,教师如何利用移动学习终端网络学习平台

13、,引导作为“数字原住民”的学生综合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时监测或记录学生的学习行为,基于真实数据构建学习者个人成长档案袋,为学生量身定制学习方案,逐步优化“立德树人”评价考核内容,实现动态考核评价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富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充满中国味和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复合型人才而不懈努力。二“大先生”的价值意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2016 年 12 月 7 日至 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

14、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3”高校教师应坚持“四个统一”,真正做到以“德”立身、立学、施教,唯此方可称之为“大先生”。中国“先生”文化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至 诗经 大雅 生民 中的“诞弥厥月,先生如达4”,意为姜嫄十月怀胎,头胎顺产。此“先生”即“生第一胎孩子”。战国时期,“先生”意义发生变化,引申为对年长、有学问、有德者的统称,如 墨子 公孟 中的“乡者先生之言有可闻者焉,若先生之言,则是不誉禹,不毁桀纣也5”。秦汉时期,“先生”演变为对学识渊博、道德高尚的老师的敬称,如 管子 弟子职第五十九 中的“先生施教,弟子是则6”。在历史长河中,“先

15、生”的意义虽有延伸,如泛指男人雅称、旧时医生及风水先生等,但作为敬称的“先生”则是指在某些领域作出过特殊贡献的领袖、医生、文人和学者等,如宋庆龄先生、屠呦呦先生、杨绛先生和冰心先生等。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教师应深切领悟“大先生”的深层次含义。笔者认为,“大者,人加一横,天减一横”,含“敢于担当、胸怀天下”之意,“大先生”即敢于担当、胸怀天下、道德高尚、志存高远、学识渊博、能因材施教、受人敬仰和令人爱戴的好教师。党和国家领导人殷切期望教师立志完成“大先生”的角色转变,顺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趋势,有利于增强教师的荣誉感、责任感与使命感,激励教师逐步提升自我修养,不断锤炼自身业务能力,更好地践行

16、“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培养勇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三英语教育“大先生”培育路径高校公共英语教育是我们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组69-2023 年 18 期课 题 研 究高 教 学 刊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成部分,对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融通中外文化、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培育家国情怀和服务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等方面,均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高校英语教师从“教书匠”向“大先生”角色转变势在必行。高校英语教师如何顺应角色转变,践行“立德树人”根本目标,以下尝试可供借鉴。(一)加强理论学习,以“德”润心,培根铸魂加强理论学习,不仅要密切关注时政新闻,重视全球全切,而且

17、要广泛阅读学术书刊,夯实理论奠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广大教师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华夏文明 5 000 年以来,“德”文化源远流长,中华儿女笃信“德高为师”,先秦时期的“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是中华民族关于人生价值的核心观念;“立”字不仅强调实践,更注重效果;“德”字“双人一心”,意味深长:一则强调内心的品格、德性,含儒家“仁义礼智信”之“五常”,二则强调外化的基本操守、德行,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立德”者需克己修身,有责任担当,能维护公平正义,为后世树立榜样,人格方能不朽7。高校英语教师可综合利用“学习强国”APP 等线上线下平台加强理论学

18、习,培根铸魂,牢记初心。通过“学党史,明初心,知使命”系列专题,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真正做到“传道”先“明道、信道”,“传道者”自己先“立德”,以“德”润心,甘于奉献,勇于担当。2018 年,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8。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9。高校公共英语教师多阅读学术书刊,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才能明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立德树人的终极目标,才能细化理解“富强、民主、文明

19、、和谐(国家层次);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次);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个人层次)的内涵与意义,才能仔细品味在转型期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领域有特定影响的具体实例或全球发生的重大事件,如历时 5 年的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2021 年中国十大海洋科技进展,为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而实施的“三孩政策”,中国承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所用时间,全国医务工作者驰援湖北及上海抗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嫦娥五号登月成功带回月壤,神舟十三号飞船成功往返空间站,北斗导航组网运营,5G 技术和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等,才能更精确地提取课程思政元素,才能恰如其分地融入英语

20、课程思政教学,讲好中国故事,凝聚社会力量,弘扬新时代的中国精神。(二)扎根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人,传承中华文脉,厚植家国情怀起初,中国的“文”和“化”并非一词。“文”通“纹”,指“各色交错的纹理”,也含“修饰”之意10;“化”指“改易、生成、造化”。西汉刘向 说苑 指武 曰:“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文化”二字被当作一词联用,含“以文教化,以德治国”之意。直到近代,中国的“文化”才被赋予新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所理解和使用的“文化”1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华夏各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精神食粮”,有利于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促进民族文化认同,为炎黄子孙自强不息、不断开拓创新提供不竭的精

21、神支撑和智力支持。然而,目前高校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参差不齐,亟需建设一支国学功底扎实、政治和业务素质良好、勇于开拓创新的高水平师资队伍12。儒家道家文化享誉中外,大多数高校教师耳熟能详,但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并非仅限于此。由于学科专业、研究方向、课时安排等因素制约,很多高校公共英语教师涉猎传统文化的范围极其有限,短期内大幅提升传统文化素养实属空话,有些教师不知从何入手。新文科背景下,高校教师从宏观着眼,从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入手十分必要。赵东海等11将传统文化分为科学技艺和伦理价值两大类,前者包括发明创造的科学探索精神、武术健身气功养生等体育文化及中医药理论等,后者含仁义礼智信“

22、五常”文化、廉耻文化、尚贤文化、谋略文化和人道主义精神等。中国传统文化属于以“家国同构”为社会范式,强调“文以载道”的伦理政治型人文文化,构建了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文化和以“义利关系”为中心的文化价值体系13。反复阅读传统经典的“四书五经”黄帝内经 说文解字 等,结合个人专业研究方向,观看 百家讲坛 中国诗词大会 经典咏流传 和 典籍里的中国 等电视节目,按照专业需求分门别类、有的放矢,饱享中国传统文化浸润,有利于可持续提升高校英语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充分发挥高校作为传承中华文脉“主阵地”的作用,理解并讲好中国故事,为国家和民族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三)夯

23、实专业技能,以“道”育人,传“道”启智,践行责任担当韩愈师说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最早见于甲骨文,本意为“道路”,引申为“方法、技70-课 题 研 究高 教 学 刊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2023 年 18 期艺、学说”等。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公共英语教师均为文科背景,而教授的学生大多为理工农医科背景,基于授课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融入大国工匠精神、劳动教育、科技伦理、文化自信和使命担当等多元思政文化元素,实现高校公共英语的普世性人文价值与特定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目标深度融合,践行协同育人。然而,高校公共英语教材、内容及教法几年甚至十几年保持不变的

24、现象时有所见,教师“惯性思维”泛滥,应及时接受新的英语教育理念、学习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自己专业技能,才能适应新形势下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的迫切需要。随着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 版)相继发布,高校部分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在如何更好地提取思政元素、如何组织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如何完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如何构建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和如何运营课程思政教学平台等方面不知所措,除了参加线上学习培训、阅读专业文献、借鉴成功实践范例,教师还可适当参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指南、清华大学出版社的 课程思政:我们这样设计、旅游教育出版社的 北京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报告

25、、浙江大学出版社的 课程思政经典案例选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 产出导向法理论与实践研究丛书 移动互联时代,高校公共英语教师应在充分考虑学情基础上,综合利用中国大学MOOC(慕课)、学习通、智慧树、蓝墨云班课、微课、英语趣配音、每日英语、词达人、灯塔阅读、批改网和 WElearn 等线上教学 APP 或教学资源,构建基于虚拟或真实情景的移动互联智慧教学平台,培养高校学生自互学习能力,以“道”育人。为培养有“自信心、自豪感、自主性”的中国气派青年,高校公共英语教师应不断学习借鉴能产生“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的“道”,才能更好地掌握育人“利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做一名高校英语教育的

26、“大先生”。四结束语从古至今,中国一直延续“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周书 列传 卷四十五 中的“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充分体现了前辈对道德高尚、坚持育人优先且学术造诣深厚的“大先生”的敬仰与珍惜。陶行知先生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优秀的“大先生”不仅“学高”而且“身正”。正所谓“育人必先育己”,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表面是课程,实际是教师,教师直接关系课程思政改革的成效、决定“立德树人”根本目标能否顺利实现。高校公共英语教师不仅要锤炼自己的业务能力,更要志存高远、胸怀天下、与时俱进,立志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与现代教育理念完美融合的“大先生”。参考文献:1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指导委员会.大

27、学英语教学指南M2020 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42 刘正光,岳曼曼.转变理念、重构内容,落实外语课程思政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20,43(5):21-29.3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http:/ 唐松波诗经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3125 方勇墨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5:4376 管仲管子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160.7 刘娜,杨士泰.立德树人理念的历史渊源与内涵J.教育评论,2014(5):141-143.8 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EB/OL.http:/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8.10 曾仕强易经的智慧 3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66.11 赵东海,梁伟.中国传统文化精髓述略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3(1):61-66.12 沈晴.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J.教育探索,2008(2):25-26.13 邹顺康.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111-114.7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