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继承与超越:义务教育生物学...育与遗传”到“遗传与进化”_张迪.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84608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31.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继承与超越:义务教育生物学...育与遗传”到“遗传与进化”_张迪.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继承与超越:义务教育生物学...育与遗传”到“遗传与进化”_张迪.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继承与超越: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的比较分析 从“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到“遗传与进化”张迪郝雪*(西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兰州730070)摘要本文对 2022 年版课标“遗传与进化”学习主题及 2011 年版课标“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主题的内容要求、教学提示、活动建议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为生物学教师开展教学实践提供参考。关键词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遗传与进化比较分析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较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以下简称“旧课标”)有显著变化。旧课标中“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主题、“生物圈中

2、的人”主题中“人类的起源和进化”部分以及“生物的多样性”主题中“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部分整合优化,构成了新课标的“遗传与进化”学习主题。本文将从内容要求、学业要求、教学提示三个方面对“遗传与进化”学习主题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1新旧课标内容要求对比旧课标在该主题中提出了重要概念及具体内容要求。新课标的内容要求以大概念、重要概念和次位概念的形式呈现出具体内容,建构了概念体系。故从具体内容及概念体系两方面比较分析该学习主题内容的变化。具体内容方面,新课标在继承旧课标知识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了以下变革。1 1调整内容旧课标“生物圈的绿色植物”与“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主题中都涉及了植物生殖,两主题内容

3、出现一定重复,故新课标将旧课标“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中“植物的生殖”内容调整到“植物的生活”学习主题,在“遗传与进化”主题中不再专门提出。原来“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主题中,也涉及了动物生殖。新课标调整了学习主题的顺序,将旧课标的第八个主题“生物的多样性”调整为第二个学习主题,该主题中概念 2 2 已提到各种动物的繁殖方式,所以新课标“遗传与进化”学习主题也不再重复动物8 HEMANN-ABELL CF,KOPPAL M,OSEMAN JE Towardhigh school biology:Helpi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understandchemica

4、l reactions and conservation of mass in nonliving and livingsystemsJ CBE Life Sciences Education,2016,15(4)9 FICK SJ What does three-dimensional teaching and learning looklike:Examining the potential for crosscutting concepts to support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knowledgeJ Science Education,2018,102

5、(1):535 的生殖。基于以上变化,新课标“遗传与进化”学习主题用概念 7 1“生物通过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产生后代”统一概括了人、动物、植物的生殖与发育1,同时仅以概念 7 1 1 补充表述了人的生殖方式。新课标对该主题着重强调生命的延续,对于生物的生殖与发育,则整合在各自所对应的学习主题中。新课标还将描述人体性激素功能的重要概念调整到学习主题(五)“人体生理与健康”,并以概念 5 5 6进行表述,与该学习主题中其他激素共同作为人体激素调节的具体内容,同时引出之后有关青春期的内容。1 2增加内容原来生物的进化被安排在“生物的多样性”主题中。而新课标将遗传与进化相关内容整合至“遗传与进化”学习

6、主题中,更好地体现了生物遗传与进化的联系和规律,突出学科逻辑主线。旧课标有关生物进化的重要概念仅简单举例了进化理论的证据和生物进化的原因,同时在具体内容部分用“描述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历程、认同生物进化”笼统概述2。新课标则以大概念重要概念次位概念构建起生命起源与生物进化的完整概念知识体系。同时原来“生物圈中的人”主题中“人类的起源与进化”也被整合到该学习主题中,以概念 8 2 3 进行表述,从而使进化内容更加系统、完整。此外,原来“生物技术”主题中的转基因技术,与杂交育种等内容一并整合到该学习主题中,便于学生结合具体知识内容,深刻理解生物技术相关内容。1 3修改内容旧课标对生物的遗传性状与基

7、因间的关系表述为“遗传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该表述是不准确的,新课标改正了这个错误,用概念 7 2“生物体的性状主要由基因控制”进行表述,并用概念 7 2 4强调了环境因素对生物性状的影响1。可见新课标打破了原课标中遗传与进化两者间的分隔,帮助学生构建起“遗传与进化”的知识结构体系,整体优化了课程内容。同时该学习主题实现了与高中生物学的连贯一致,可有效帮助学生实现学习进阶。在概念体系方面,新课标将有关遗传与进化的知识内容组织在两个大概念之中,围绕这两个大概念,分41生物学教学2023 年(第 48 卷)第 5 期别以重要概念和次位概念构建课程知识框架,最终形成了相互联系的三级概念层级结构。这样

8、的变化强化了知识间的内在关联,凸显了学科本质,也避免了知识的碎片化和割裂。通过用概念体系构建课程内容,也淡化了内容的细枝末节,如删去了旧课标具体内容中的“解释人的性别决定”和“认同优生优育”,将这两部分内容在情境素材与学习活动建议中体现。同时,旧课标对具体内容的描述采用“行为动词+生物学术语”的方式3,如“概述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而新课标对内容要求的描述采用的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的概念命题式描述,明确陈述出学生可以理解的生物学观点3。2新旧课标学业要求对比新课标在内容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学生的学习成就提出了更高的学业要求。旧课标并没有专门提出学业要求,只是从其具体内容中体现出来,如“描

9、述受精过程、列举植物无性生殖等”。旧课标对学生的要求是具体到每个知识点的掌握。而新课标则是围绕教学内容要求,并结合发展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提出 5 个具有综合性的学业要求,强调学生在完成整个学习主题时应达到的相应水平与核心素养。这一变化,承接了新课标内容要求中所构建的三级概念体系,强调教师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整体性、系统性,帮助学生搭建知识框架,有效培养核心素养。3新旧课标教学提示对比新课标的教学提示由教学策略建议、情境素材建议、学习活动建议构成,更精细、更具指导性。3 1增加内容遗传信息、性状以及它们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旧课标对该部分并没有相关活动建议,新课标则结合学生

10、认知规律,为教师教学提供了学生能够接触到的生活现象作为教学提示,并建议以合理的教学方式去引导学生学习探究,如教学策略建议的第 2 条及学习活动建议等都是围绕该内容开展的。新课标在教学提示中还增加了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作为遗传学的经典实验,该实验是高中生物学“遗传与进化”模块的重要学习内容,其在旧课标中并没有提及,新课标的情境素材中被放在首位提出,提示教师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该实验帮助学生理解相关遗传现象与规律,同时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此外,生物进化论作为生物学的重要学说,在旧课标中的活动建议仅为参观自然历史博物馆和利用生物进化历程开展拼图竞赛2,且这两项活动建议及其对应内容是割裂的,分别在“生物圈

11、中的人”和“生物的多样性”主题中。新课标将其进行了整合,使其更加符合生物进化的规律与逻辑,并且新增了许多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提示,如教学策略建议的第 3 条,以及情境素材建议增加物种起源 和自然选择学说、金鱼品种培育过程、生物化石图片或影像资料等1。3 2删除内容由于新课标的内容要求将“人、动物、植物的生殖和发育”统一用重要概念 7 1 来概述,与之对应的多条旧课标活动建议,如观察鸡卵孵化、参观生产基地、饲养昆虫等2,也统一概述为教学策略建议“通过资料分析和实验观察等活动,帮助学生认识不同生物的繁殖和发育方式”1。此外,由于调整了进化的顺序,同时新增许多教学活动与素材,新课标还删除了利用“生

12、物进化主要历程”开展拼图竞赛活动。3 3修改内容旧课标活动建议中收集和交流人类基因组计划报道、近亲结婚危害的资料、我国遗传育种成果等2,都可在新课标情境素材建议中找到对应内容。不过新课标更具参考价值,通过提供给学生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情境素材,使教学活动更具时代性、前沿性与情境性,例如从我国人口普查中调查关于性别比例的资料,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关于近亲结婚的条款,以及学习袁隆平杂交水稻研究和科学精神等1。借助这些情境素材,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内容,构建相关概念体系,还能够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大事、了解社会热点,以及向我国卓越功勋学习的家国情怀。4小结课程内容是落实学科课程理念的重要

13、阵地,从“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到“遗传与进化”学习主题的变化明确体现出了生物学学科的课程理念。“内容要求”通过构建“遗传与进化”概念知识体系,体现出“学习主题为框架”“内容聚焦大概念”以及“课程设计重衔接”的理念。“学业要求”通过提出相关素养发展目标,着重体现了“核心素养为宗旨”的理念。“教学提示”通过提供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情境与活动,有效体现了“教育过程重实践”理念。作为生物学教育工作者需精研课标,比较新旧课标异同,从而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信作者)主要参考文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 刘恩山 核心素养为准绳主动学习少而精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解读J 基础教育课程,2022(10):6166 51生物学教学2023 年(第 48 卷)第 5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生物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