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近二十年国外基础教育改革热点及未来趋势的研究图谱_李德明.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84169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1.9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二十年国外基础教育改革热点及未来趋势的研究图谱_李德明.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近二十年国外基础教育改革热点及未来趋势的研究图谱_李德明.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近二十年国外基础教育改革热点及未来趋势的研究图谱_李德明.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近二十年国外基础教育改革热点及近二十年国外基础教育改革热点及未来趋势的研究图谱未来趋势的研究图谱李 德 明 邢 玮 李 蕴 礞 钱 松 岭摘 要 基础教育改革历来是我国教育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更是我国教改的集中关注点。通过文献梳理对国外基础教育改革进行了探索性的描述研究,采用CiteSpace 分析软件基于 WOS 全球引文数据库绘制了国外在 20032022 年基础教育改革方面的研究图谱,并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相关热点词和聚类分析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热点进行了可视化整理,得出宏观层面、实施层面及结果层面国外基础教育改革的三个主要方向并对其聚类进行深度分析。本研究以基础教

2、育改革在国外相关领域的发展和未来趋势为主要研究目标,希望通过对国外基础教育改革方面经验的梳理为国内基础教育改革研究和实践提供启示。关键词 基础教育 教育改革 研究热点 发展趋势 CiteSpace作者简介 李德明,吉林外国语大学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长春 130117);邢玮,马来西亚国立大学博士研究生(班吉 43600);李蕴礞,吉林外国语大学(长春130117);钱松岭,吉林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长春 130117)。中图分类号 G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96(2023)02-0038-15 一、问题提出与文献综述21 世纪以来,随着人文科学的发展,越来越

3、多的国家重视由教育所带来的社会经济等效益。基础教育是整个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和培养社会所需专业人才的奠基性工程,基础教育不仅在个体的整个成长历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是各个国家和地区关注的重点内容。一方面,基础教育是个体接受教育、发展身心的起始环节,个体在基础教育阶段所养成的学习、生活等习惯对其未来的发展都会有较为深远的影响,同时,基础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等的不同对个体身心各方面的发展都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另一方面,基础教育作为社会民生涉及的内容,在保证受教育对象、内容及教育设施等公平的前提下实现普惠性、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对社会乃至国家未来的发展38也会产生积极的影

4、响。而基础教育改革则是对当前的教育进行调整完善的过程,包括基础教育理念、基础教育模式、基础教育内容等一系列直接或间接影响教师和学生教与学效果的因素,是真正实现教育优质公平发展的过程。基础教育改革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研究的重要关注点,各国教育改革的横向及纵向侧重点多有不同,但对教育改革热点常有交集。尤其是数字教育转型大背景下,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热点主要聚焦于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教师发展、教学质量评价等议题。基础教育课程方面,课程是学生以较为直接、便捷的方式接受人类现有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养成全面发展意识和能力的一种途径,国外较为注重基础教育课程中核心素养的培育,OECD 认为“人人都应具备核心素养

5、并能够真正落实到生活中各领域”。教育部最新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 年版)在对现有各门课程方案和标准修订完善的基础上,指出聚焦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整个基础教育领域关注并开展课程实施的重点与核心。同时为补齐“五育”和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劳动教育和创新意识,将劳动教育课程从总体课程指标中完全独立出来,印发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 年版)。基础教育教学模式方面,跨学科的教学方式是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模式,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大环境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教师、学生进行数字化、个性化、精准化的教与学,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当前促进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路径。教师发展方面,有研究在分析国外基础

6、教育教师培养体系及其创新中以新西兰 为研究主体,形成从师资培养、申请资格以及培训多层级教师发展系统,为基础教育教师构建全面发展体系。在基础教育改革方向及标准的引领下,综合考虑本区域内基础教育教学内容、教师队伍素质、基础课程模式等问题,提出各自具体的基础教育改革行动方案,组织引领本区域内基础教育改革,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同时,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也是当下研究热点,尤其关注教育数据驱动个性化学习服务体系,合理观测个性化学习服务效果、学习评价框架及自适应学习等。在 5G 物联网信息技术发展的大环境下,如近二十年国外基础教育改革热点及未来趋势的研究图谱 LI D.Explora

7、tion of the teaching system of basic education in the era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J.BCP education&psychology,2022(5):182188.夏惠贤,苏衎,孔令帅.打造高质量的课堂:芬兰基础教育课堂形态变革研究 J.比较教育学报,2022(6):140-153.左明章,雷励华.协同视角下的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模式研究 J.电化教育研究,2016,37(7):19-26.程建平,张志勇.高质量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任务和路径 J.教育研究,2022,43(4):132-136.兰彧

8、,王祖浩,冯用军.美国基础教育循证学校问责制研究内布拉斯加州学校质量评价与提升新探索 J.比较教育研究,2022,44(5):86-95.廖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国经验与治理逻辑 J.中国教育学刊,2021,340(8):61-66.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 年版)的通知 EB/OL.(2022-03-25)2023-03-21.http:/ J.比较教育学报,2022(5):66-83.ALCORN N.Teacher education in New Zealand 1974-2014J.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teachering,2

9、014,40(5):447-460.赵瑞雪,靳玉乐,艾兴.国外基础教育监测体系的建构及启示 J.基础教育,2022,19(1):104-112.黄涛,赵媛,耿晶,等.数据驱动的精准化学习评价机制与方法 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1(1):3-12.李香勇,左明章,王志锋.数据驱动的自适应学习分析模型研究 J.现代教育技术,2017(10):19-25.39何将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现代化、信息化的技术相融合,实现基础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所考虑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完善教育信息化的政策支持,积极推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与传统教育模式的整合与利用是当前国家在宏观层面上给予的政策和环境上的支持。

10、我国 2022 年颁布的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进一步为中小学教师队伍灌输新力量。最后,在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方面,国外坚持“循证研究”的方式对基础教育课程质量、发展状态等各方面进行评价和体系的构建。2021 年,我国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提出从地方、学校和学生三个层面对义务教育实施评价,以多元视角评价的方式使得基础教育各方面发展得到较为客观的现实反馈,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当前基础教育进行深化改革,全面提升基础教育质量。综上,国外在基础教育改革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早,成果颇为丰富,国内近年来不断顺应时代潮流对基础教育各方面进行改革。由此可见,要实现基础教育改革不仅需要国家相应政策的引领和支持、各项基础教育规定

11、和制度的完善,以及人力、物力等资源上的合理有效分配,在落实到各地域各学区的过程中都需要学校、家庭和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合作,实现基础教育改革的成效。因此,如何通过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促进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从而实现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持续向前发展成为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重点关注并不断采取相应措施完善的教育热点话题。二、研究设计:样本分析及研究过程本研究是一个文献探索类的描述性研究,采用 CiteSpace 分析软件基于 WOS(Webof Science)全球引文数据库绘制了国外在基础教育改革方向的研究图谱,并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及相关热点词和聚类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热点进行了整理和深度分析。聚焦

12、分析了基础教育领域内的改革趋势和前沿方向,从而对国外在基础教育领域近二十年的改革趋势和前沿发展方向进行梳理和阐述,为我国基础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思路和国际视野。(一)研究样本研究样本数据源于 WOS 全球引文数据库,以“基础教育改革”作为主题词进行分拆与合并检索,选定的文献发表时间为 20032022 年,共获得初级有效文献 1 015 篇,剔除与主题研究领域相关度不高等无效数据,共得到有效文献 798 篇,删除重复文献、无任何主题关联文献、蜻蜓点水式文献,经过进一步的论文引用量调试及 SCI、SSCI 论文筛选后最终得到 455 篇高契合度论文样本数据。研究领域较多地集中在“教育理论研究”

13、“社会科学跨学科”“管理”“教育科学跨学科”“计算机科学”等方向;发文量较大的国家和地区是美国、英国、西班牙、德国、俄罗斯;大多数的文献资料主要集中在WOS 全球引文数据库。Journal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02Apr 2023 李杰,陈超美.CiteSapce: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视化 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7:122.40(二)研究过程WOS 数据库是研究信息的基础材料来源。本研究使用 WOS 核心合集进行高级搜索并将时间轴设置在了 20032022 年的数据范围内,进行了不同的初步测试,直到最终结果的特异性和不相关性取得相对平衡。首先将所筛选的

14、英文文献数据分别经过CiteSpace 自带的数据格式转换器进行预处理,再导入到 CiteSpace 中进行科学知识图谱生成,通过 CiteSpace 对研究文献的时间、作者、关键词、研究方向分布、技术发展、热点趋势等方面进行可视化的对比分析,希望从宏观上把握基础教育改革在全球范围内的脉络。CiteSpace 参数设置如下:时间段为 20032022 年,时间切片为一年,分析阈值为topN%=50%,并采用 Pathfinder 裁剪方法生成相关研究图谱。三、研究结果及分析评述(一)总体趋势研究:国外基础教育改革的年度发展对比研究相关领域的研究文献在不同时间段上的分布可以帮助我们洞察到该领域的

15、发展趋势,将国内外的数据进行对比,可以有助于本研究更宏观地了解全球范围内该领域的研究趋势和发展水平。使用 Pathfinder 算法以一年为切片生成关键词聚类网络图,将 20032022年各国总体发文量和被引用样本绘制成折线图(见图 1)可以看出,从 20032020 年该学术领域对研究出版物总量一直呈现出脉冲式上升趋势,其中 2009 年、2018 年、20212022 年分别出现了峰值;从 2021 年至今开始呈现爆发式的增长。从发文量的增长趋势来看,本文将相关领域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1.第一阶段:20032009 年第一脉冲期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孕育时期,这个时期发文量较多,相关领域的高引论

16、文 60504030201001212191919181813161615152727273545552225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0发文量图 1 20032022 年发文量柱状图近二十年国外基础教育改革热点及未来趋势的研究图谱41年发文量从 2003 年开始较为平均,高契合度研究论文年平均发文量约 17 篇。发展至2009 年出现了第一个小的峰值,高引论文达到 27 篇,这一时期的主要发文国家集中在美国、德国、英国。其中被引用最高的发表文献主要关注的研究方向

17、是参与改革的教师所面临的挑战和师资的培养问题,文章深入分析了教师培训和准备的两个基本原则:(1)需要为初级教师创造安全的场所和搭建方式,以尝试和发展他们作为具有改革思想的学科教师的身份,这可能包括利用校外实践教学的独特机会;(2)通过持续的、有组织的和有支持的反思学习,提供具有改革意识的教师的培养机会。2.第二阶段:20102019 年进入第二阶段开始,发文量呈现出波动式的递增,年均高契合度研究论文发文量约为 22 篇,相较于上一个波动期年均发文量有所提升,但是整体呈现出上下波动。2018 年出现了峰值,达到了年发文 35 篇,这一时期,主要发文国家和地区集中在美国、欧洲国家(主要是西班牙、英

18、国、德国、法国)的发文量总数较多,但是各国之间在这一时期的发文量较为分散。欧洲的研究方向开始关注一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形式下的具体细分领域和实操层面的相关探究,例如,课程设计、教育研究、课程理念和反思、基于一些案例的回顾和分析等。其中被引用最高的发表文献主要关注的研究方向是基于教育体系改革的课程再设计,文章提出教育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3.第三阶段:2020 年至今这个阶段发文量激增,高速发展。特别是在经过了 2020 的低谷时期之后,从 2021 年开始发文量大幅度提升,仅仅两年的年均高契合度研究论文发文量即达到了近 50 篇。其中美国、英国等国家贡献较大,另外在这个时期韩国、日本、新加坡

19、也开始出现一些相关领域的研究,可以洞见除了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研究的中心已经往亚洲偏移。这一时期的文章因为发表时间比较新,被引用量都不高,但是研究方向和观点都比较新颖,与传统的研究方向有所不同,发展至今目前的文献资料和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改革的可持续性研究、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和多样性,以及基于 5G 物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与教育学科的结合研究。同时,这一时期也有文献讨论了教育改革和教育管理以及体系建设相关的冲突,并推出了体系研究和建设研究的范围。有相关论文关注到了教育的基础改革对于社会福祉、公共身心健康的深远影响,并就这一议题展开了进一步的探究。也有学者关注到了相关的政策支持和对于教师资源培养和进一

20、步提升的系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在基础教育的改革中,政策和人力资源的倾斜以及教育经济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二)关键词共现及图谱研究1.关键词共现图:核心内容研究讨论关键词共词分析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相应时期内该领域的研究主要方向和热点主题,是Journal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02Apr 2023 李德明,谢利民.欧洲幼儿园阅读与写作课程设置理念及对我国的教学启示 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3(1):60-64.LEI T,CAI Z,HUA L.5G-oriented IOT coverage enhancement and physical education re

21、source managementJ/OL.Microproc-essors and Microsystems,2021(80):https:/doi.org/10.1016/j.micpro.2020.103346.42内容分析法的一种,通常用来分析某个领域内不同专业词汇的共现情况,其共现频次和关联程度成正相关。本研究首先使用 CiteSpace 圆形节点显示,然后对 WOS 国外相关领域对文献数据关键词进行分析,得到 499 个节点,1 107 个链接,其中年轮环表示该词汇历年出现的频次,年轮环越大说明该关键词出现频次越高,属于热点词。图 2 中所述关键词依据主要如前文所述,由 CiteS

22、pace 软件对文献数据进行分析,抓取文献中的关键词,由其出现的频率和被引用的次数及中心值自动计算生成,在软件中调取“List Citing Papers to the Cluster”将文献进行聚类分析和列序功能,在排除重复性和偏差较大的数据后生成。图 3 聚类中所包含的排列前五的爆发词汇,国外研究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1)教育改革范畴范围相关,例如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学校、学生等;(2)教育改革内容相关,例如教育改革、改革公平、课程改革、改革成就等;(3)实施方法相关,例如科学、政策、表现、指导;(4)教育改革过程遇到的问题相关,例如公平、挑战、贫困、冲击、责任等。总的来看,由于本

23、研究国外文献选择使用的是 WOS 数据库,整体偏向科学和实验层面的文献资料较多,但从关键词聚类依然可以洞见国外的相关领域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的深度和广度,对我国教育改革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图 3 是在近二十年中相关高频词汇在文献中被采用的时间轴,加粗的线条表示该高频词汇爆发的年度,例如第一高频词“实施”高密度地出现在 20032010 年,说明在这个时间轴内,有很多文献资料都在研究基础教育的实操层面和具体的实施办法。到了20202022 年,文献材料的高爆发词汇变成了学生、健康、影响等相关词汇,说明研究 图 2 基础教育改革领域关键词共现图近二十年国外基础教育改革热点及未来趋势的研究图谱 FRE

24、EMAN L C.Centrality in social networks:conceptual clarification.social networksJ.1979(1):215-239.43者的关注度从早期的如何实施逐步发展到了关注学生本体。将图 2 和图 3 对比研究分析,综合看待这二十年间全球在基础教育改革领域的发展之路,关键词共现图谱可以宏观地了解相关研究的主要内容方向,而年度文献被引用爆发词汇图可以了解这些研究方向所集中的年份,以增进对整体研究趋势和脉络的了解。不难发现相关领域的关键词共现图的词汇和被引用的高爆发词汇略有一些出入,例如“医学教育”,主要原因是该爆发词汇维持时间较

25、短,集中在 20162017 年,因此没有形成一个趋势性效应,所以在关键词共现图中没有显示。2.聚类网络图:研究内容及具体分析使用 Pathfinder、Pruning Sliced Networks 和 Pruning the Merger Network 算法,G-Index 中 k 值=10;TopN 设置为 50。共得到基于 WOS 的数据节点 237 个链接 544 个;集群从#0 开始编号,集群#0#9 意味着集群内部的关键词数量,#0 是最大的,依此类推。时间轴为 20022022 年,以一年为时间切片,基于二十余年的文献数据整理出关键词聚类分析表(见表 1)。在经过一系列的数据

26、分析之后,可以把研究范围分成三个主要方面:宏观层面,实施层面,结果层面。即教育改革的三个主要方向并对上述聚类进行具体分析。每个聚类细分组别以#表示,下属的内容均来自 CiteSpace 软件对文献数据的分析和自动分组,所属的内容均来自各个细分组内的文献资料热点关键词抓取。聚类分析结合研究分类的统一性将改革、教育、担忧划为宏观层面,将课程改革、教育解构、教学模式、高需课程划为实施层面,将学生成就、心理健康、健康教育划为结果层面。关键词开始 结尾实施课程改革课程政策科学表现教育改革中国医学教育高等教育影响政治学生健康20032006201220122013201420152015201620162

27、017201720182020202020102009201620192015201520192016201920172018202020182022202220022022教师图 3 文献被引用的爆发词汇情况Journal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02Apr 2023 CHIEN C C,TSENG Y D.Quality evaluation of product reviews using an information quality frameworksJ.Decision supportsystems,50(4):755-768.44(1)宏观层面:3 个聚类

28、改革:该聚类下主要的关键词包括教育基础改革、教育经济、教育研究、教师教育、教学干预、教育公平等。在教育改革方面,国外很多学者在其专项研究领域都有了相当广泛的研究,其中,Luehmann 采用教师身份认同感和职业发展研究的思路帮助学界更好地理解当前的教师培训项目,以及如何培养出能够实施教育改革愿景的教师。也有文献把关注点放在了发展中国家,例如在肯尼亚,长期以来,即使是国家级的项目并获得了国际专项资助,项目的执行效率依然不高,这些问题都直指宏观层面的系统设置和整体的管理问题;而 Turrent 的研究则关注了 52 个低收入国家的教育发展援助提供情况,他得出结论,尽管国际社会承诺普及初等教育,但有

29、选择地将援助分配给“良好表现”国家的普遍态度导致脆弱国家的教育成为社会边缘化。这些研究都提到了一些共同的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改革问题,包括政策扶持、专项援助、可持续和执行效率。也有研究者认为明确的教育政策是必要的,并且未来的教育体系将与科技挂钩,21 世纪的学校应当做好准备,学校需要大量提高科学和计算机技能的储备和应用能力。教育:该聚类下包含设计、政策、课程改革、课程质量、教学模型、农村教育等,主要侧重于教育领域宏观层面的讨论以及现行的教育问题。例如 Huang 提到了日本针对教育融资的基本机制和模式以及如何反作用于教育及改革,当改革效率或者执行力低下的情况出现,教育和政策、经济等相关机制对教育改

30、革的影响被重视起来。同时这个聚类下也有关于欠发达地区等教育改革问题的探讨,例如农村等低收入地区的教育改革和教学模型,有文献显示公共教育机制的配置以及相关的设施、教师人力资源的配置会影响这些地区的基础教育改革成效。有学者专注于教育改革的方式方法研究,采用对比实验的形式对表 1 基础教育改革聚类分析聚类名称WOS相关研究聚类包含关键词包含文献数量影响力值学生成就基础教育、质量、可持续性、未成年人早期教育、领导力、满足感与成就感490.828改革教育基础改革、教育经济、教育研究、教师教育、教学干预、教育公平470.841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常见心理问题、情绪问题干预、环境、留守儿童、特殊教育、正向引导

31、460.94教育设计、政策、课程改革、课程质量、教学模型、农村教育390.908健康教育基础支持、课程整合、知识体系、教学模式、身心健康、学生主体、实验研究380.843课程改革课程设置、课程评估、课程实施、深入追踪、课程模型、教学质量350.877教育解构课程模块、课程问题、解构、职业与发展、基础学科课程、课程干预等300.9担忧策略、缺陷、未成年、责任、教育公平、健康以及PISA(学生能力评估)、教学模型290.861教学模式课程模型、课程质量、教学模式、评估与追踪、慕课、多学科;270.884高需课程社会和人力资本、专业发展、教育组织、学习系统、系统工程、教育干预230.898近二十年国

32、外基础教育改革热点及未来趋势的研究图谱 LUEHMANN A L.Identity development as a lens to science teacher preparationJ.Science education,2007(91):822-839.TURRENT V,OKETCH M.Financing universal primary education:an analysis of 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 in fragilestat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

33、t,2009(29):357-365.45专项领域的教学模型和改革进行了探索,例如 Kroesbergen 将新型的教学理论模型融入具体的学科教学中,并在过程中探索课程改革的可行性与科学性以及教学质量和可持续性。担忧:本聚类包含策略、缺陷、未成年、责任、教育公平、健康以及 PISA(学生能力评估)、教学模型等。大量的研究文献表明针对发展中国家和低收入地区的教育发展与改革问题无疑是全球学者担忧和希望重点解决的问题,在这个聚类下,有研究报告认为扫盲项目可以在改善来自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较低的少数族裔学生和青年的整体教育方面发挥作用进行了研讨,指出教师面临的关键问题不仅是基本技能的指导,而且还是围绕多

34、模态的、可持续的教学策略,提出大力强调对文化、社会和科学世界的实质性阅读积累。另外一个担忧是关于大规模的内部城乡迁移是否会成为缩小城乡教育不平等提供机会,或者仅仅是制造一个新的教育贫困陷阱。也有文章研究了智利的公共教育的不平等和质量问题,指出严重的预算限制和教师培训能力的缺乏促使发展中国家尝试各种各样的改革,包括使用兼职或助理教师、尝试薪酬激励、采用校本管理等,而此类情况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普遍性。(2)实施层面:4 个聚类课程改革:课程设置、课程评估、课程实施、深入追踪、课程模型、教学质量等。在这个聚类下大部分的文献资料都在讨论基于宏观改革层面下课程改革的实施,有的学者认为以考试为基础的教师评

35、价和促进竞争的教育体系的观念是被误导的,在描述或测量课程实施时,Marsh 和 Willis 建议使用关注阶段问卷(SOCQ),用于评估教师参与实施创新时的感受,从而使得教育课程改革更有成效。另外多领域的跨学科的课程模型研究也被学者大量的关注,越来越多的教育行业从业者开始不仅仅关注自己的研究领域,如何将更广泛的学习内容和课程模式纳入现行的教育体系并传递给学生成为当下热点的讨论部分,关于课程的改革和教学体系的不断创新与研究是当下从事教学实施的教师们都关心的话题之一。另外教学改革的深度也影响着课程改革的深度,课程效果的评估和长线的追踪是当前主流的教学质量评估的方案,但也有学者对此存疑并提出了混合型

36、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和跨学科领域以及教师胜任力等评估方案。教育解构:课程模块、课程问题、解构、职业与发展、基础学科课程、课程干预等。教育解构主要是指在实施层面如何把教育的各项要素进行拆解和重新构建,用实验的方式不断地探索改革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在学校层面,研究结果显示,在一线或重点学校、拥有学校图书馆、科普馆、计算机实验室、充足的教学设备、教师培训专项预算、科学设备Journal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02Apr 2023 CHIEN C C,TSENG Y D.Quality evaluation of product reviews using an informat

37、ion quality frameworksJ.Decision supportsystems,2011,50(4):755-768.TURRENT V,OKETCH M.Financing universal primary education:An analysis of 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 in fragilestat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2009,29(4):357-365.YU S,CHEN B W,LEVESQUE-BRISTOL C,VANSTEENKI

38、STE M.Chinese education examined via the lens of self-determinationJ.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2018(30):177-214.46专项预算、师生互信等显著预测得分较高。设立科技教室、开设科技兴趣俱乐部、科学课程开发专项预算、科学社会实践活动专项预算对得分有显著的作用,因此该文献认为良好的基础设施和“软件”“硬件”的支撑对于教育教学有着更积极的影响力,在有关文献中,从教师素质、学校领导、制度特点和教育改革等方面解释了新加坡教育改革成功的秘诀;也有研究认为实现变革立场的建议方法是为教学中质量度

39、量的应用和传播提供背景,并采用一系列分层线性模型来测试问题教学和专业以及改革、发展之间的关系。教学模式:课程模型、课程质量、教学模式、评估与追踪、慕课、翻转课堂、多学科。在该聚类下,跨专业教育、翻转课堂、慕课被大量讨论,主要的研究目标是探索不同的学生群体在教育环境中的表现和教学效果,从而促进教育实践;另外也有大量的学者专注于这个聚类分析下的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随着经济体制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量发文资料集中在信息通信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上。目前各国政府正在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积极推动信息通信技术应用于教育中。但也有学者表示,鉴于城乡中小学信息通信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水平的差异,信息通信技

40、术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与促进在教育中的应用模式存在着差距,针对信息通信技术所派生出来的一些新型教学模式理念目前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此外,研究结果表明,课程的多学科及跨学科特征、学生参与互动讨论和作为总结性评估一部分的学习研究,都能促进教学改革的质量和影响。高需课程:社会和人力资本、专业发展、教育组织、学习系统、系统工程、教育干预,在该聚类下主要针对的是该领域里有较高需求的内容和研究领域方向。其中有较高比例的文章提到关于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升,以及该项目如何对基础教育产生深刻的影响;另外一些文章关注于计算机科学的进步以及如何综合辅助教学,对一些学习困难者(包含精神上的学习困难和肢体残疾导致的学习困难

41、)学习效率的影响。一篇会议报告显示,美国的教育从业者们讨论了他们实施的教育改革有关的干预策略以指导在学生实习期间加强基础科学教育。这些策略包括项目层面的干预措施(例如,在实习期间专门讲授基础科学的纵向课程,在实习期间穿插几周专门讲授基础科学的课程);实习层面的干预措施(例如,在线模块的案例学习,专门讲授应用科学的多学科实习);实操层面的干预措施(例如,基础科学教学脚本,自我指导学习);对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估的改变(例如,间隔式重复/利用考试增强学习,开发定制化考试)。当考虑到教师和学生的支持时,干预措施会更成功,课程委员会与教师合作的中央监督是关键,一些整合工作可能需要学校提供大量资源。相关研究

42、证明,将基础科学和改革策略介入实习和培养环节是可行且有帮助的,但挑战仍然存在。包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内的国家通过在选修课中加入一个多模态课程组来加强基础和高级教学,这个课程组很容易与垂直课程相衔接,以落实课程改革内容为核心并进行评估,得到了同学和老师的好评。这类课程组的形式使得学生很喜欢这些课堂活动,增强了他们的学习体验,这一理念将课程的灵活性与现代基础教育教学要求巧妙地近二十年国外基础教育改革热点及未来趋势的研究图谱 LADD H F.Education and poverty:confronting the evidenceJ.Journal of policy analysis and

43、managment,2012(31):203-227.47结合在一起。(3)结果层面:3 个聚类学生成就:基础教育、质量、可持续性、未成年人早期教育、领导力、满足感与成就感等。在该聚类下,有学者对 310 名高中生进行了定量评估,用以探索信念和科学学习动机的差异。结果表明,文化的作用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和信念,因此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生,其文化认同和满足感对学习成就感和胜任力的培养对整个教育体系的培养是有着持续性影响的。有文章基于量化数据分析提出了针对基础教育质量和可持续在现场教学部分实施的三个改进:(1)学习进度的标准化;(2)形式知识与实践经验的结合;(3)指导学生养成探究的习惯,并不断

44、进行自我完善,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另外也有文章提出通过使用投入产出模型研究学校综合改革项目的成就效应,其中社会责任项目类型是投入、学生成就是输出,深入探讨了学生成就与基础教育之间的关联度,以及社会、学校以及家庭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力。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常见心理问题、情绪问题干预、环境、留守儿童、特殊教育、正向引导,该聚类下主要研究的是教育改革在学生心理健康层面的长线影响力。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和指导都指向于教育应当发展出学生全面健康的人格,而不仅仅是学术成就。基本心理需求驱动的成长动机是人类发展的基础,教育的作用是为这些需求提供外部和内部环境支持,因此有关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也被关

45、注起来,针对现有的学生心理素质情况的研究涵盖了教育理论的拓展、教育理念的延伸、教学模式的变化、教育质量评价等多个方面,学者们的关注重点也从普通学生群体转向了特殊教育,研究结果对特殊教育中的传统教学方法,以及普惠与通识教育改革所带来的教学生态的变化和对学生的期望进行了解释和讨论。有文章结合新型的技术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对轻度和中度残疾学生学习的影响进行了深度研究;也有文献资料通过比较和分析芬兰四组(1991 年、1996 年、2001 年和 2006 年)安置在户外心理中心的居民的数据与一般人群的数据,认为接受家庭外心理疏导的青少年受教育程度低于一般人群中的同龄人,文章提出了这一领域的相关教育水

46、平可能存在的差异,并且也是教育改革领域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而在另外一篇文献中描述了儿童的心智和理解力发展为小学等基础教育的干预和改革措施,对全国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影响。健康教育:基础支持、课程整合、知识体系、教学模式、身心健康、学生主体、实验研究,该聚类下的数据显示,研究者们普遍认可健康教育不只是身体上的健康,针对学生为主体有文章认为健康教育应当包含身体上的健康发展和心理上的健康发展。从教师层面来说,健康教育不仅仅针对学生主体,对教师自身的健康发展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Journal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02Apr 2023 LU C,TSAI C C,WU D.

47、The role of ICT infrastructure in its application to classrooms:a large scale survey for middle andprimary schools in ChinaJ.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society,2015(18):249-261.LI D M.Machine learning based preschool education quality assessment systemJ/OL.Mobile information systems,Volume 20

48、22,https:/doi.org/10.1155/2022/2862518.48教学模式和知识体系的方面来说,健康教育是一种更宏观的概念,主张体系和管理模式的“健康”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另外良好的基础支撑,包括基础设施、基础体系制度、基础教育模式的设立等都应当遵循“健康教育”的基本理念,从而对基础教育改革起到良性的、长效的作用,形成和建立健全教育健康的新模式。3.热点时区图:研究热点与未来趋势热点时区图能够展现该领域的关键词及其在不同时间段上的研究分布和变化状况,帮助研究者从时间维度上把握基础改革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主题以及分析未来的趋势。观察近二十年基础教育改革热点研究时区分析图(见图

49、4)发现:整体的基础教育改革趋势不断从教学方式向学生本位变化,从宏观设计向区域变革转移,教育实验与科研创新领域研究不断出现。21 世纪初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改革的基础设施、教学效果、课堂设置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上。而随着这一研究领域的逐步发展,到了 2010 年前后,也就是前文提到的第二阶段,研究方向明显向社会价值和人文关怀方向倾斜,教育改革的成果和政策、评估的体系、面对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学生、未成年人、留守儿童、底层劳动力等人群的身心健康教育被该领域的研究者们大量地研究。发展到近两年来,教育师资的培养、胜任力、学术成就及整个教育体系和制度的改革实施办法成为新的研究趋势。通过上述研究数据我们可以

50、看见,基础教育改革的研究趋势在近二十年内从改革的政策、实施方向逐步向更加具有社会效益的研究方向偏移,从具体的落地实操向系统化的体系研究发展。从最初的研究课程,到第二阶段研究学生和教师的需求逐步转向了教师的培养和改革的深入,从传统授课方式向信息化、科学化、可持续性方向转变,从课程落实的技术上的创新向健全的、多模态体系的创新转变。图 4 20032022 年基础教育改革热点研究趋势分析近二十年国外基础教育改革热点及未来趋势的研究图谱49四、研究讨论与启示(一)研究讨论21 世纪以来国外在基础教育改革方面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20032009 年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第一个阶段,主要集中在英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