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警犬技术专业是以培养能够系统掌握警犬技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在刑事侦查、安全防范和禁毒等警务工作中从事警犬技术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是我国警犬训练与使用人才培养的主阵地。2021年,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警犬技术学院被评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体现了警犬技术专业的巨大发展潜力及对公安工作的重要支撑价值。然而,受限于警犬技术行业长期以来存在的“重实践轻理论”倾向,加之警犬技术专业发展时间短,经费人员投入不够等原因,警犬技术专业的学科发展建设仍有诸多不足,其中以课程教材核心理论术语准确化程度不足尤为突出。目前警犬技术专业
2、各主要课程教材中,核心术语定义的模糊与混乱,已经严重影响了警犬技术专业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训练方法”定义了警犬训练涉及的所有相关方法,是训练手段运用正确与否的评判标准,是极其重要的基础理论和指导思想。因此明确“训练方法”的定义、准确界定“训练方法”的内涵有利于真正贯彻理论指导实践的原则,对警犬技术专业建设及我国警犬相关领域的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准确界定警犬技术专业课程教材核心理论术语的必要性,以及“训练方法”在专业基础理论的重要作用,以“训练方法”定义及内涵的准确化界定为突破口,以期迈出警犬技术专业课程教材核心理论术语准确化研究工作的第一步,进而促进警犬
3、技术专业理论体系的完善,推动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一、警犬技术专业课程教材核心理论术语的准确化概述(一)课程教材核心理论术语的发展现状警犬技术专业课程教材主要包括警犬训练学、警犬使用学、犬行为原理、警犬学概论、养犬学等,【教育教学研究】警犬技术专业课程教材核心理论术语的准确化研究以“训练方法”的定义及内涵为切入于汝清,徐澍(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辽宁沈阳110000)【摘要】通过对现有理论中“训练方法”的定义及内涵进行整理分析,并结合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成果,提出了将“训练方法”分成狭义和广义两个范畴进行研究,其内涵分别是“强化、惩罚”和“诱导、强迫、强化、惩罚”的界定新思路。以“训练方法”为切入点,迈
4、出了警犬技术专业课程教材核心理论术语准确化研究工作的第一步。【关键词】警犬技术;课程教材;核心术语;训练方法【doi】10.3969/j.issn.1672-1195.2023.01.011【中图分类号】D631.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95(2023)01-070-(06)【基金项目】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警犬技术基础理论与学科体系研究”(2022XKGA0110)【作者简介】于汝清(1971),男,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警犬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警犬技术;徐澍(1993),男,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警犬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警犬技术。2023年3月第43卷 第1期新疆警察
5、学院学报Journal of Xinjiang Police CollegeMar 2023Vol.43 NO.170涉及的专业术语种类庞杂丰富。2003年,警犬技术正式作为一个专业在我国高等教育本科学历层次出现,由此引发警犬技术专业课程教材的全面建设发展,但由于研究人员和经费投入不足、警犬技术行业长期存在的“重实践轻理论”等问题,致使警犬技术基础理论研究较为薄弱,课程教材建设缺乏统一的规范。目前,我国警犬技术专业课程教材体系仍不够系统,尤其是专业术语的界定普遍存在着不统一、不规范、不准确的问题。不同版本、不同课程的警犬技术专业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各自为战”从不同角度对术语加以解释,造成不同教材
6、定义的同一专业名词术语其涵义却大相径庭。除争议较大的“训练方法”外,“警犬”“警犬技术”“警犬训练”“强化”等极为重要的核心名词术语都存在类似的问题。(二)准确化界定课程教材核心理论术语的必要性从理论发展角度看,我国警犬技术专业中,基础理论术语长期存在的不统一、不规范、不准确等问题持续制约学科朝着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致使警犬技术基础理论不论在知识结构体系还是在科学严谨性上都比较薄弱。另一方面,基础理论术语,尤其是以“训练方法”为代表的核心术语的混乱模糊,导致了术语的使用,以及基于相关术语定义、内涵引申出的一系列理论研究的混乱甚至错误。课程教材,是专业发展进步的理论基础,其中的核心理论术语是
7、支撑教材的重要基石,对警犬技术专业课程教材核心理论术语做出全面系统准确界定,已经成为警犬技术专业理论发展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从实操实践角度看,实践离不开理论的指导,也需要理论的指导。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之一,尽管警犬技术具有很强的经验性、传承性以及操作性,但实操实践依然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对于课程教材核心理论术语的准确界定,能够极大程度地梳理、规范各种理论体系,进而规范、统一警犬实训、使用的方式方法,直接服务于全国公安警犬技术领域的实战部门和教育教学部门以及社会学习者,解释和发展各方向的警犬实践活动。从学科建设角度看,准确界定课程教材核心理论术语是警犬技术专业发
8、展的必经之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警犬技术教育实现了从中专、大专、本科、硕士研究生办学层次的飞跃。在2021年,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警犬技术学院更是被评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新时代警犬技术专业的新突破。然而,在喜人的成绩面前,警犬技术专业课程教材却缺乏体系化,核心术语界定模糊混乱,甚至不同教材界定相互矛盾,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较大矛盾,严重影响了警犬技术专业的教学效果,也成为了制约办学层次发展、办学规模发展和学科专业发展的瓶颈性问题。因此,系统地准确界定核心理论术语,成为了学科继续发展完善的必经之路,有助于警犬技术专业办学的广度和深度,对于一流专业建设产生积极作用。(三)以“训练方法
9、”为切入点的原因从理论发展角度看,“训练方法”是警犬技术专业的最为核心的理论术语之一。公安机关警犬技术工作规定 明确:“警犬技术工作是指警犬技术的组织管理、训练使用、警犬繁育、疾病防治、饲养管理、装备保障等工作。”尽管从规定上看,警犬技术研究范围涉及多个方面,但其核心逻辑是围绕警犬的训练与使用展开的,包括组织管理、繁育、疾病防治、饲养管理、装备保障等一系列工作都是为了围绕服务警犬的训练与使用。而警犬使用工作又要以警犬训练作为基础,因此,作为警犬训练学核心术语的“训练方法”是整个警犬技术专业理论体系中最为核心的理论术语之一。从实操实践角度看,“训练方法”是对警犬实践活动影响最深的核心理论术语。警
10、犬技术具有很强的实践属性,理论虽然从科学的角度上具备对实践的引领和指导作用,但警犬技术的实践活动中,实操经验仍然是决定工作成效的首要因素。警犬训练与警犬使用作为警犬技术的核心领域,受理论与实践的影响是不同的,警犬使用过程中,受侦查思维、案件性质、现场条件等多种影响,理论的指导作用有限,而警犬训练依据的是对动物心理、行为的研究结论,必须依托理论的指导,全部警犬训练于汝清,徐澍:警犬技术专业课程教材核心理论术语的准确化研究71活动都要依据“训练方法”界定的体系进行,是警犬训练领域最核心的名词术语,因此可以说“训练方法”是对警犬实践活动影响最深的核心理论术语。从学科建设角度看,“训练方法”是“承上启
11、下”的节点性术语。目前,警犬技术专业开设的核心必修课程有 犬行为原理 警犬训练学 警犬基础能力训练 警犬使用能力训练 以及 警犬使用学 5门课,其中 犬行为原理 是警犬训练的前导课,涉及“训练方法”定义及内涵的来源;警犬训练学 是研究警犬训练的条件、方法、原则、内容及相关理论的学科,“训练方法”是本课的核心内容;警犬基础能力训练 与 警犬使用能力训练 是“训练方法”的实操,也是这两门实训的核心理论指导;警犬使用学 则需要以训练为基础,“训练方法”界定科学与否,影响着警犬是否具备使用条件,同时根据使用,也往往需要回溯训练的要求和方式,同样涉及“训练方法”这一术语。因此,“训练方法”这一术语,在整
12、个警犬技术专业教学体系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关键的节点性术语。综上所述,无论是从理论发展角度、实操实践角度还是学科建设角度来看,“训练方法”都是极为关键的,贯穿全局的核心术语。因此,准确界定警犬技术专业课程教材中,丰富而庞杂的专业术语,应当首先从准确界定“训练方法”的定义及内涵开始。二、现有课程教材中的“训练方法”早在1961版的 警犬教材 中,就出现了“训练方法”的定义:“训练方法就是用一定的刺激物去影响犬的手段。”并指出了其内涵:“通常把主要训练方法分为四种:即机械训练法、口味奖励训练法、对比训练法和模仿训练法”。11982年沈阳、南京合编的 警犬工作教材(试用稿)将“训练方法”
13、一词改为“训练要领”,相关内容表述为:“训练员在整个训练过程中为使犬对所训科目迅速地形成条件反射,并能根据口令和手势顺利地做出动作,就必须始终正确地掌握和运用训练要领。”其内涵为:“强迫、禁止、奖励”。21983年修订版的 警犬教材 中在保留试用版对“训练要领”定义的基础上,改进了试用版对内涵的界定,首次出现了“诱导”方法。这一版 警犬教材 中对“训练要领”定义及内涵的界定在行业中得到长时间的认可,也因此形成了现有学科理论的雏形。31992年,警官教育出版社出版的 警犬学 教材中,又将“训练要领”一词用“训练手段”替代,但其内涵并未改变。直到2003年,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警犬训练
14、学 教材中,明确了“训练方法”这一专有名词,并界定其内涵为:“诱导、强迫、禁止和奖励”。4然而2008年出版的 警犬训练学 教材仅将该定义相关内容表述为“警犬训练中使用的主要刺激”,并将这种刺激定义为“是训导员和助训员为达到训练目的所采取的手段或方法”,但其内涵依旧是“诱导、强迫、禁止和奖励”。5随着我国警犬事业的发展,警犬技术专业基础理论也在不断完善和改进。结合业内专家和学者的多年理论和实践经验,2014年8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最新版 警犬训练学 教材,该教材一直延续使用至今,代表着警犬技术专业课程教材建设工作的最新成果。在该教材中,“训练方法”这一专有名词被重新明确,并对“训练
15、方法”的定义及内涵重新予以了表述和界定。三、现有课程教材中“训练方法”的定义及内涵的不足(一)“训练方法”定义的不足1.“训练方法”与“训练手段”难以准确区分2014版 警犬训练学 教材在定义“训练方法”时依旧没有明确“训练方法”与“训练手段”的区别,而是采用了训练方法是“手段和办法”6这一极其模糊的表述,加之在“训练手段”的相关章节时缺失了“训练手段”的定义并简单地用“刺激”的内容来替代“手段”,这就造成了警犬技术专业基础理论体系的混乱和模糊,产生了“训练手段”等同于“训练方法”的错误理解。2.“抑制”一词表达不准确被学术界广泛认可的2014版 警犬训练学 教材中,将“训练方法”的定义表述为
16、“在警犬训练中所采取的使犬产生、巩固或抑制某一行为的手段和于汝清,徐澍:警犬技术专业课程教材核心理论术语的准确化研究72办法”。不难看出,定义中的“抑制”一词与“巩固”一词相对应,是使犬的某一行为发生率减小的意思。但在警犬技术专业中,“抑制”是一个专有名词。动物行为学将“抑制”定义为:“有机体或活组织受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使活动状态减弱或变为静止的现象”。7在2015年7月,由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 警犬学概论 中指出:“接受刺激后,细胞或机体的反应表现为特殊功能活动的减弱或停止,称为抑制。”8在 犬行为学原理 教材中对“抑制”相关内容进一步补充为:“抑制过程是兴奋过程的对立面”。该教材还将抑
17、制分为“条件抑制”与“非条件抑制”,并对“条件抑制”做以详细说明:“条件抑制是在大脑皮层发生条件反射的相应中枢内,由原来的兴奋过程本身主动而逐渐地转化和发展起来的,因此也叫内抑制”。9可见,“抑制”在警犬技术专业中是一个具有重要价值的专有名词,且其涵义不同于现有 警犬训练学 教材认为的“减小行为发生率”。也就是说现有警犬训练学在定义“训练方法”时使用的“抑制”一词,与同为基础理论的 警犬学概论 犬行为学原理 并不相同,造成了定义上的混淆和模糊。(二)“训练方法”内涵的不足1.“奖励”作为训练方法的偏颇我国警犬训练学学科理论体系是建立在行为学的基础之上,并不断吸纳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成果而逐步形成的
18、,但无论是行为学还是心理学,对“奖励”都有明确的定位,即奖励是一种正强化方式。在行为学和心理学中,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就是给予机体喜爱刺激,负强化则是撤销机体的厌恶刺激,结果都是行为出现频率的增加。强化才是能够使行为发生率增加的方式,且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两种,奖励仅仅是其中的一种正强化方式,所以现有理论体系将奖励完全等同于增加行为发生率的方法是明显存在偏颇的。2.“训练方法”的内涵有所缺失被学术界目前广泛认可的2014版 警犬训练学 教材中,对“训练方法”定义的关键点在于“使犬产生、巩固或抑制某一行为”。而教材对其内涵的表述为“训练方法包括诱导、强迫、奖励”,也就是说现有教材认为
19、“使犬产生、巩固或抑制某一行为”的方法为“诱导、强迫、奖励”。但实际上诱导和强迫是使犬产生行为的方法,奖励是巩固行为的方法,该内涵缺失了使犬抑制行为的方法。2014版教材对诱导、强迫、奖励的定义分别为:“诱导是训导员或助训员使用食物、物品、人的动作或利用其他犬的行为,诱发犬做出某种动作,使之与口令或手势结合,借以建立条件反射或增强训练效果的手段。”“强迫是训导员或助训员用机械刺激或威胁音调的口令迫使犬迅速、准确地做出某种动作的方法。”“奖励是训导员或助训员为加速培养巩固犬的能力,以及对犬服从指挥做出正确动作的正强化方式。”通过分析,现有理论认为诱导是诱发犬做出动作的方式,强迫是迫使犬做出某种动
20、作的方式,奖励则是正强化方式。即诱导和强迫是使犬产生行为的手段和办法,奖励是巩固行为的手段和办法,所以诱导、强迫和奖励都不是抑制行为的方法。但由于现有学科理论体系对“训练方法”的定义是“产生、巩固或抑制”,而其内涵中却不包括“抑制行为”的方法,因此现有理论对“训练方法”内涵的界定有所缺失。四、“训练方法”定义及内涵界定的新思路(一)“训练方法”的定义研究1.定义“训练方法”的研究方向要确切定义“训练方法”,首先要明确“方法”。现代汉语词典 中,对于“方法”的解释为:“关于解决思想、说话、行动等问题的门路、程序等”,方法就是解决问题的门路。2008年出版 警犬训练学 教材将“训练方法”的相关内容
21、表述为“是训导员和助训员为达到训练目的所采取的手段或方法”。由于训练目的就是使犬建立警用作业能力,而达到训练目的的标志是增大或减小犬特定行为发生率,因此也可以理解成“训练方法”解决的是如何达到训练目的、如何增大或减小犬特定行为发生率的问题。2014版 警犬训练学 教材对“训练方法”的定义为:“在警犬训练中所采取的使犬产生、巩固或抑制某一行为的手段和办法”。所以这一版本认为“训练方法”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使犬产生、巩固或抑于汝清,徐澍:警犬技术专业课程教材核心理论术语的准确化研究73制某一行为。该教材中对于“训练”的定义为“警犬训导员和助训员根据犬的生物学特性,对警犬施以有效的影响,开发、培养、巩固
22、和提高其警用作业能力的过程”。从这一定义来看,使犬产生、巩固或抑制某一行为概括了警犬训练的全部内容,因此2014版 警犬训练学 认为“训练方法”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进行警犬训练的整个过程。2.“训练方法”定义的新思路根据以上探讨,将“训练方法”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进行定义,这样有助于系统认知训练内涵,了解训练过程,同时也方便对“训练手段”的界定。狭义的“训练方法”是研究如何达到训练目的的方法,是训导员或助训员在警犬训练中根据训练要求,为增加或减小犬特定行为发生率所采取的方法。此范畴的“训练方法”是在犬特定行为产生后开始应用的。这一定义明确了“训练方法”研究的问题是如何达到训练目的,即增加行为发生
23、率的方法和减小行为发生率的方法。同时用“增大或减小特定行为发生率”来替换原有的“巩固或抑制某一行为”,既指出了“巩固或抑制”的本质,也避免了“抑制”一词带来的混乱。广义的“训练方法”是研究如何进行警犬训练的整个过程的方法,是训导员或助训员在警犬训练中根据训练要求,为使犬产生特定行为及增加或减小犬特定行为发生率所采取的方法。此范畴的“训练方法”是进入警犬训练过程后就已开始应用。广义的“训练方法”包括了三个方面:使犬产生特定行为的方法、增加犬行为发生率的方法、减小犬行为发生率的方法。(二)训练方法的内涵研究1.关于“训练方法”内涵的探讨通过分析,2014版 警犬训练学 教材为了对应“使犬产生、巩固
24、或抑制行为”的定义,将“训练方法”的内涵界定为“诱导、强迫、奖励”这三种方法,但诱导、强迫只是使犬产生行为的方法,奖励仅仅是巩固行为(增大行为发生率)的方法中的一部分,而抑制行为(减小行为发生率)则没有方法与之对应。由于我国警犬训练学的理论基础是行为学与心理学,所以对要找到增大和减小行为发生率的方法必须要充分尊重行为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从行为学角度研究,在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发现经典式条件反射后,心理学家桑代克认为动物往往会重复一些获得积极结果的行为,并称这种法则为“效果率”,他指出受到奖励的行为将会重复出现,受到惩罚的行为将会逐渐消失。随后斯金纳用著名的“斯金纳箱”发展了这一研究,明确提出了操
25、作式条件反射。斯金纳认为任何一种行为都可以通过适当的奖励与惩罚来塑造,强化行为的结果是机体重复该行为,惩罚则相反。在现代的学习心理学认为:凡是能够增加机体行为反应率的后果都可以称之为强化,强化的结果是引起行为出现频次的增加;凡是能够减小机体行为反应率的后果都可以称之为惩罚,惩罚的结果是引起行为出现频次的减小。现代心理学认为强化、惩罚在控制行为中起到重要作用,并把它作为行为矫正的有效技术。根据行为学、心理学的上述研究成果,可以认为使犬行为发生率增加的方法就是强化,使犬行为发生率减小的方法就是惩罚,而诱导和强迫能够使犬产生特定行为。2.“训练方法”内涵界定的新思路内涵界定的首要标准是定义,将“训练
26、方法”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进行定义的思路,讨论“训练方法”的内涵。狭义的“训练方法”的内涵只局限于强化和惩罚两个方面。狭义的“训练方法”的定义为“是训导员或助训员在警犬训练中根据训练要求,为增加或减小犬特定行为发生率所采取的方法”,而增、减行为发生率的方法只有强化与惩罚,因此狭义的“训练方法”的内涵只包括强化和惩罚。由于诱导、强迫是为了使犬产生特定行为而采取的具体措施,因此这一定义标准下的诱导与强迫属于“训练手段”的范畴,应归纳为“训练手段”的内涵。广义的“训练方法”的内涵则包括诱导、强迫、强化和惩罚四个方面。“训练方法”的定义为“训导员或助训员在警犬训练中根据训练要求,为使犬产于汝清,徐澍
27、:警犬技术专业课程教材核心理论术语的准确化研究74生特定行为及增加或减小犬特定行为发生率所采取的方法”。能使犬增、减行为发生率的方法是强化与惩罚;能使犬产生行为的方法是诱导和强迫。因此广义的“训练方法”的内涵包括诱导、强迫、强化和惩罚。在广义的定义标准下,“训练手段”应是为实现某一具体目的而采取的具体措施。例如在训练犬某些作业科目时,可以采取食物诱导、动作诱导等训练手段完成使犬“前来”的诱导;又如采取提拉脖圈、按压腰角等训练手段完成使犬“坐”的强迫;再如采取给予诱导物的训练手段完成对犬“卧”的强化;同时也可以采取猛拉牵引带的训练手段完成对犬“随地捡食”的惩罚。以“训练方法”这一课程教材中的核心
28、理论术语为切入,研究了警犬技术专业课程教材中“训练方法”这一核心术语的现有定义、内涵及其历史沿革,并对现有理论中“训练方法”定义及内涵的不足之处进行了详细分析,重点阐述了定义“训练方法”、界定其内涵的新方式。完善了警犬技术专业基础理论体系,为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持。参考文献1公安部南昌警犬基地翻印.警犬教材M.莫斯科国立农业出版社,1961.2公安部南京警犬研究所、沈阳警犬繁殖训练基地合编.警犬工作教材(试用稿)M.1982.3王双,张大男.警犬训练方法和原则辨析J.中国工作犬业,2015,(07):36-37.4董种行.警犬学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2.5李玉森.警犬训练学M
29、.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6周士兵,陈建峰.警犬训练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4.7车文博.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8隋国旗.警犬学概论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9南会林.犬行为学原理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11.Research on the Accuracy of Core Theoretical Terminology in the CourseMaterials of Police Dog Technology MajorStarting from the definition and connota
30、tion of“training methods”Yu Ruqing,Xu Shu(China Criminal Police College,Shenyang 110000,Liaoning)Abstract:By organizing and analyzing the definition and connotation of“training methods”in existing theories,and combining with research results in relevant fields at home and abroad,a new approach is pr
31、oposed todivide“training methods”into narrow and broad categories for research.The connotations are“reinforcement,punishment”and“induction,coercion,reinforcement,punishment”.Taking“training methods”as the startingpoint,we have taken the first step in the research on the accuracy of core theoretical terms in the teaching materials of police dog technology.Keywords:Police Dog Technology;Course Materials;Core Terminology;Training Method编辑:梁琛于汝清,徐澍:警犬技术专业课程教材核心理论术语的准确化研究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