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申论试题资料汇总1.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2831198 上传时间:2024-06-07 格式:DOC 页数:85 大小:35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申论试题资料汇总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申论试题资料汇总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申论试题资料汇总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申论试题资料汇总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申论试题资料汇总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0年申论备考指导:申论指导:申论考试的解题环节和方法申论考试的全部过程,可以归纳为阅读资料、概括主题、提出对策、进行论证四个主要的环节。阅读理解给定资料是申论考试最基础的环节。这个环节虽然不能用文字直接在答卷上反映出来,却是完成其他三个环节的前提条件,而且在时序上位在首要,不容滞后。申论考试的时间是150分钟,应该说是比较充足的,考生应该也完全有必要拿出一定的时间(一般需要40分钟左右)来仔细阅读给定资料,以求真正理解和掌握资料叙述思路和内容实质。只有读懂读通全部给定资料,才能把握资料所反映的事件的性质,也才能准确地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完成第二环节的要求。切不可匆匆忙忙浏览一

2、遍,不求甚解。概括主题是一个重要的承上启下的环节,一方面它是对前面阅读资料环节的一个小结,另一方面,又使提出的对策或可行性方案以及论证过程更具有针对性,是其据以立论和展开的基础。若是主题概括不准确或是不够全面,下面的程序也就很难进行了。提出对策是申论考试的关键环节,重点考查考生的思维开阔程度、探索创新意识、应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给考生提供了充分发挥的自由空间,考生可以根据各自的知识、阅历,对同一问题各抒己见,见仁见智。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环节中必须结合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范围和条件,才可能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方案。进行论证是申论考试最后一个环节,在一定意义上,它才算是申论的真正开始。它要求应试者

3、充分利用给定资料,切中主要问题,全面阐明、论证自己对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的基本看法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案。前面的三个环节尽管非常重要,不可或缺,不能有任何懈怠,但总的来说,还都只是积极有益的铺垫,此处的论证过程则需要浓墨重彩,淋漓尽致地书写。这不仅因为它的字数要求多,分值高于其他部分,更重要的是,论证才是申论考试的核心,能全面考查和衡量一个人的分析归纳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说理能力。论证部分的写作应该在深入思考、运筹帷幄地基础上进行,最好事先列一个扼要的提纲,做到胸有成竹,行文流畅,并要注意论题鲜明、重点突出、线索清晰、详略得当这些写作的基本要求和规范。2010年申论备考:申论明晰

4、文章结构的技巧对于一段材料而言,如何才能简洁、明朗、直接和全面的将其内容及其背后所反映的问题概括总结出来?其实,材料概括还是有章可循的。 一般而言,一个全面完整的概括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1. 总述(对材料所反映情况的一个概述);2. 分述(对材料中反映出来的内容进行并列式或递进式的陈述);3. 抽象概括(对材料的主旨和反映的深层次问题进行升华和发挥。 (一)如何提炼总括句:总括一句话,高度概括全文主要内容和主要问题。句式模型为:1“这篇材料谈到了一个的问题”,中间可以加的修饰语包括“社会各界都关注的”,“目前所面临的”。2“这是一篇关于主语+事件或行为的文体”。其中,主语是文章涉及的主要任务的

5、姓名或所涉主要单位名称。文体是指所给材料的文章体裁,如新闻报道、调查报告、工作总结、讲话、案例等,多数时候是案例。事件是指主语的动作或状态,也可理解为事件的某个阶段。对于个别文章会有一件核心事件,就只需要以该事件作为定语就够了,如“这是一篇关于纯净水广告论战的报道”。 (二)分述。就是要把总括句里涉及的内容,根据并列或递进关系分条分类地整理出来。1 递进式分析法。对于那些以纵向思路和结构写的给定材料,也就是以时间上的阶段渐进性为序或逻辑上深入为序的文章,可以使用这种方法。如对一篇反映医药行业药价虚高情况的报道:生产厂家自己定价,中间商层层加价,医生或医院为了自身利益给病人开高价药,病人购买高价

6、药品。这是按医药流通在时间和逻辑上的四个环节来分析的。 2 主体分析法。某个事件或行为可能有好几方的主体参与。在分述句里,我们可以从各方主体的角度进行分述答题。如2006年广东的申论题“汽车超载问题”就可以从各方主体的角度进行概括,包括治理部门、汽车车主、汽车制造商、修理商、地方政府等。 3 关系分析法。有时候,一则材料中所涉及的事件是一环扣一环的,各个事件之间有明显的关系,这时就适用关系分析法。如关于我国9家彩电企业结盟限价销售彩电的一组材料,可以在关系链条上进行归纳:九家彩电企业深圳结盟之后,国家有关部门对此提出了质疑,价格联盟是变相垄断,消费者对此无动于衷,结盟商家内部意见也不统一,最终

7、导致彩电限价失败。 4 分类分析法。对于一则材料所涉及的是不同类别的人事物,则可以进行分类表述。 5 关键词分析法。对于给定的材料,有时我们会感到无处下笔进行概括。这时可以将文中出现频率高的词语罗列出来,然后结合文中事实或观点把它们串联起来。 (三)抽象或升华。基本句式为”这个问题(这种情况)涉及需要在制度上(体制、宏观调控等较高层次上)2010年申论备考:申论提高分数的途径一是半月谈。这本刊物是中宣部委托新华社主办的一本综合性、“集半月于一日”的重要党刊,其发行量和影响力一直雄踞中国时政期刊之首,被誉为“中华第一刊”。半月谈具有语言朴实简练、内容贴近社会生活又和国家政策紧密相连的特点,因此半

8、月谈中对社会热点话题的剖析对大家复习申论有很大的帮助,很多老师都将其看作参加申论考试的必备资料。这里重点推荐大家阅读“半月评论”和“专题报道”,特别是“半月评论”中的文章大都可以作为申论范文来进行借鉴和模仿。如果半月谈不容易买到的话,大家可以登陆新华网的半月谈频道阅读电子版。二是理论热点面对面。理论热点面对面是中宣部一套系列通俗理论读物,从2003年开始推出,这本书就每年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通过通俗且准确的语言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回答,观点准确,说理透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说服力,自推出以来广受欢迎。该书因此也是我们进行申论复习的一本极好的参考资料。三是党和政府的重要文献。考

9、生须对我们党和政府在新时期下对今后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作深入的解读,并对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重要思想都进行一定了解。因此政府工作报告一定要阅读学习,以从根本上对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有所认识,提高申论考试中用语的准确度和对当前最受关注问题的了解。此外,如果经常上网,可以定期浏览一下新华网和人民网上的新闻和文章,这两个网站上的信息也比较权威和丰富。前些日子胡锦涛主席还在人民网上和网友聊天,可见网络信息也很值得我们关注。当然平时大家在看电视时也可以多看一些焦点访谈之类的新闻综合类节目,对我们了解社会热点,提高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都是有所帮助的。总之,“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在复习中能够持之以恒

10、,日积月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文字表达能力一定会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在申论考试中获得高分自然也就易如反掌了。2010年申论备考:概括“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的模式http:/www.sdgwy.org 2010-01-05 来源:山东公务员网 点击: 1746次【字体:大 中 小】在以往的申论试题中,对概括能力的考查,比较常见的题型是:要求概括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或给定资料反映的主要问题。近来,对概括能力的考查,出现了新的题型,即要求概括“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国家2009年申论试题第一题: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了巨大成绩,也面临许多问题。请概述“给定资料”反映的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如

11、果按照以往的出题习惯,该题可能要求:概述“给定资料”反映的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果该题是这样要求的话,其答案就应概述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遇到的种种问题,侧重在问题的诸种表现上面。但是,本次申论试题在要求上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要求概述“给定资料”反映的我国经济发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这里,关键是“要解决”三字。“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既包括在经济发展中业已存在的主要问题,也包括我们党和国家针对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所提出的任务、方针政策等对策。所以该题的答案,既包括给定资料中提到的“主要问题”,也包括给定资料中未提到的“问题”,但提到了“主要对策”的内容。它的基本模式是:主要问

12、题+主要对策。按照这一模式,该题的“参考答案”应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第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第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去30年主要是模仿国外早期的某种经济发展模式,“两头在外,中间加工”,应设法推动产业转型。第三,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变“粗放型”为“集约型”。第四,坚持自主创新,鼓励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第五,在改革发展中,把握农村改革这个重点。第六,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第七,近年随着农资价格大幅上涨,农民的生产成本不断提高,我国农民的种粮意愿在下降。要想方设法提高农民种田的积极性。一

13、方面要提高农民种田补贴,另一方面要通过技术手段调控好农业物资的价格。从“参考答案”中我们可以看出,该答案既包括从给定资料2、10等提炼出的“主要问题”,也包括从资料1、9中提炼出的主要任务、重大方针政策。而主要任务、重大方针政策的内容,也属于“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的范围,而这些内容占了答案的绝大部分,它们来自党和国家领导人和有关方面负责人的讲话、谈话等。2010年申论备考:申论实用技巧问答二http:/www.sdgwy.org 2010-01-04 来源:山东公务员网 点击: 1714次【字体:大 中 小】2010年山东公务员考试还剩下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了,策论型文章作为公务员考试申论中一种重要

14、的文章类型,广大考生一定要深入理解和把握。专家从多种角度为各位考生解读 这种文体,并为各种考生解析申论和策论的关系。一、申论与策论的关系在现行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的用语环境里,策论型文章基本等同于以对策为主、兼有论述的文章。从考试史和文章史上看,严格意义上的策论,是古代官吏选拔考试中的一个科目,正规名称是“策问”,是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预先拟制好书面问题,向通过会试等前几道考试程序的知识分子提出,出题叫做“问策”,考生作答叫做“对策”。其题目多为最高统治集团比较关心的治民、治官、治国方面的现实问题,如需要什么样的官员,官员怎样效忠帝王、修身为官、治理国家等。典型的试题如万历五年殿试策问,试题为“

15、习先王之术,于古今治理讲之预矣”,即要求考生阐述古今治理治国治民的原则和方法;下一次殿试万历八年的试题为“用思追古帝王之治,悉心敷对”,即阐述古人的治国方法。考生的答案名为“对策”,但与现代汉语中的“对策”意义完全不同,是对应“问策”的意思。可以看出,古代策问考试的内容偏重伦理、理念的导向,不涉及时政,不提具体问题,没有诸如“黄河水灾应当怎样治理,赈灾资金如何防止被贪污挪用”的问题,也不要求回答具体可行的措施,即制定现代意义上的“对策”,这与当代申论考试通过具体问题检测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根本的不同。策问考试的答案名为对策,内容实际以论为主,如万历八年张懋修的对策卷开篇写道:“臣闻帝王之道

16、,天道也。故必有合天之心法,以端化理之原;亦必有宪天之治法,以妙化裁之用。”随后的答卷主体为阐释理论,阐明考生对“古帝王之治”的理解,没有结合当前政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出具体措施建议,考试也不要求提出措施,而现行申论考试却要求以作答对策措施为主。策问考的是考生的理论、道德修养和书面表达能力,申论考试除上述项目之外还有拟定对策、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并且重点是实际工作能力;策问的试题包括字数较多的“材料”,内含出题者代表皇帝表达的关于待解问题的意见,对作答有一定的指向和提示作用,这与申论的给定资料有一定相似性,但策问的试题内容完全是理论性的,与申论给定资料的理论与事实混杂有本质的区别;更重要的

17、是,古代策问考试指导思想是儒家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出题者和作答者都不能违反儒家思想,不能脱离这一思想体系,这与申论考试依据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和现代科学精神命题根本不同。根据以上比较,可以得出结论,古代曾有过的策问考试与当前通行的申论考试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虽然两者有一定的渊源,也具备一定的可比性,但不宜将申论中的策论型文章与历史上的策问考试及其答卷等同起来。二、“策论型文章”的题材特点和写作思路策论文章在古代官员选拔考试中也有相对应的名词,是皇帝亲自主持的最高层次的科举考试科目制科考试的两种作答文章体裁,“策”与“论”是分开的,以对策措施为主的文章叫“策”,以论述阐发事理为主的文章叫“论”。宋

18、代嘉祐六年,仁宗皇帝举行不定期的制科考试,苏轼应试,作“进策”25篇,教战守是其中一篇“策”;作“进论”25篇,包括留侯论、晁错论。这里的对策,同现行汉语中的同名词语基本是同义的。对策与论述内容在文章中可以统一起来,但古代考试或文章写作的历史上并没有出现过“策论文章”或“策论型文章”这一名称,现代申论考试作答要求中的“策论型文章”是从其字面本义来定义的,笼统地说,就是把对策与论述内容统一起来、融为一体的文章。从文章的内容来看,申论所称的“策论型文章”接近于古代政论文体中的“策”,这是以皇帝为对象的,就国家政治事务中的某一实际问题陈述见解、提出谋略和对策性建议的文章体裁。其基本套路是篇首提出问题

19、,如“当今生民不知安危,如何使百姓居安思危”;然后就问题的各个方面展开分析,如不知安危的危害何在,居安思危的意义何在,采取措施促使百姓居安思危的必要性;主体部分是阐述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一般比较具体,如开展国防教育、组织民众参加民兵训练、对优秀典型给予表彰奖励等。我们可以看出,由论述引入对策的“策”这种政论文体,是从古代绵延至今、一直都在使用的,其撰述内容、基本结构与当今的“对策建议”、“策论型文章”本质上是相通的,形式上也有近似性。可以认为,符合兼有问题分析、理论阐述与对策措施条件的文章,即为策论型文章。借鉴古代的“策论文章”,像历代名臣就时政问题进献给皇帝的奏议,参考其中的安排结构、组织材

20、料、阐述论点的方法,乃至一些至今仍有价值的观点,摘引一些名言警句,作为一种知识积累和参考范例,是有积极意义的。对于申论作答者,理解“策论型文章”一词,最实用的还是头脑中要牢牢记住文章必须有对策内容,并以对策为主。有多种方式可以提高对策提炼、形成和表述能力,阅读学习古代的“策论型文章”就是可行途径之一。2010年申论备考:申论实用技巧问答一http:/www.sdgwy.org 2009-12-31 来源:山东公务员网 点击: 1901次【字体:大 中 小】一、申论是什么?1. 申论是考试科目,也是文体名称。作为考试科目,2010版国考大纲即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0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

21、考试大纲指出“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这表明申论是应用于公务员录用考试之中,具有规范作答要求、相对固定程式的笔试科目,是测查阅读理解、解决问题等具体能力的科目;作为试题,是以给定资料为依据,按照规定要求作答,就特定问题展开分析论证,表达应试者的思想认识,说明事物的道理、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的主观试题;作为文章体裁,申论的答案主体是以论说为主要表达方式,具有相对完整意思和篇章结构的书面语言形态,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机关常用文书规范的议论文体裁。“申论”作为动词,有申述、论述、引申论述的意思,在申论考试的语境中,是指依据给定资料,对材料反映的事实、蕴含的观点展开引申论述,阐

22、明并论证作答者的观点。以给定材料为依据,是申论考试的最本质特点,也是最基本的作答要求。2. “申论”考试的具体内涵和要求。对于“申论”考试的具体内涵和要求,有的省级公务员录用考试大纲做出了比较明确和细致的解读,对于准确认识“申论”、指导作答实践较有意义:“从字面上理解,申可以理解为申述、申辩、申明,论则是议论、论说、论证。所谓申论就是对某个问题阐述观点、论述理由、合理地推论材料与材料,以及观点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申论主要通过应试人员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等,测试应试人员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申论给定的材料通常涉及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

23、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要求应试人员能够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全面分析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并能在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形成和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或解决方案,用文字形式准确流畅地表达。”从词语释义、作答要求、测查目标、材料内容、作答方法等几个层面,对“申论”做出了较为明晰的解释,其中“准确理解材料”和“合理地推论材料与材料,以及观点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有针对性地形成和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或解决方案”这三个关键句,既是有条件关系的,又对把握申论要求具有特别实用的意义。二、申论命题的题材涉及哪些领域?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体五面”,即:经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

24、、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所有的申论题材都没有超出这五个方面。具体的切入角度不同、方式不同,表现为不同的层次高度、不同的门类领域。第一, 层次高度来看申论考试题材内容有高与低、抽象与具体、宏观与微观、根本的战略方针和指导思想与具体的工作原则和操作方法之分。高层次、宏观层面、根本的战略方针和指导思想:2006年下半年天津市申论主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2009年国考申论主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保障粮食安全(多主题复合型试题)。具体的工作原则和操作方法:2006年国考申论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2007年北京社会在职申论城市摊贩管理,2008年上海申论政府绩效评估

25、,2009年江西申论金融危机下改善民生。第二,从门类领域来看申论考试题材有综合与专门、全面与局部、跨越多个领域与涉及单一领域的区别。典型的综合性、跨领域题材:2008年浙江申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专门性、单一性题材:2007年湖北申论保证食品安全,2008年江苏申论推进自主创新,提升中国制造业,2008年陕西申论治理行业不正之风。第三,从出现的频率来考察申论试题以具体性微观题材、专门性单一题材居多,其中涉及具体的专门领域主要有:经济管理:2006年浙江申论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追求公平与效率的统一,2007年甘肃申论消除垄断,维护公平,2008年北京申论行业自律与政府监管结合,规范市场秩序,200

26、8年辽宁申论改革招商引资体制,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确履行政府职责、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服务型政府密切相关。政治文明:2007年北京申论听证会制度的发展,2007年上海树立公务员精神,2007重庆遏制政府浪费,2008江西预防职务犯罪,2008福建强化突发事件中的政府责任,2009年黑龙江省申论A类、B类促进地方政府决策科学化、强化政府在产品质量检验中的责任,杜绝权力寻租,2009年春季福建申论正确处理政府与媒体的关系,与加强和改善政府自身建设密切相关。文化建设:2009年北京申论道德建设与社会管理并重,提高国民文明素质,2008年山东申论弘扬感恩精神,促进社会和谐,2008年山东军转申

27、论弘扬抗震精神,保持机关干部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2008年山西申论阅读经典,传承文明,与弘扬主旋律、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国家软实力相关。社会管理:2007年山东申论规范网络捐助,2008年吉林申论甲类规范管理民间互助基金,2007年江苏、2008年广东申论社会救助,2008重庆申论发展养老事业,2008年吉林申论乙类规范发展社会养老服务,2008年湖南申论完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2007年安徽申论规范考研辅导市场,2008年黑龙江申论规范群租房管理,2008年天津申论加强公共安全管理,与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相关。生态文明:2008年国考怒江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2007年山

28、西申论经济发展与文化遗产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相关。2010年申论备考:新手对申论的三大疑问http:/www.sdgwy.org 2009-12-30 来源:山东公务员网 点击: 1480次【字体:大 中 小】相信很多考生在进行“国考”复习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感觉:行政能力测试训练起来比较顺手,申论就不知道如何下手了。每年的大纲下来,都是那几句话,考的是四个方面的能力,根本不会对当年的材料、题型有所涉及。当新手买了一些有关申论的书看过之后,更加不自信,原因来源于如下四个方面: 一、我语文很差,最怕的就是写作文,我还能考好申论吗? 申论测试的一种很重要

29、的能力就是书面表达能力,很多学生看到这一表述就开始发抖,因为他语文水平很差,从小就怕写作文,中学时候800字的作文可以整上一天,还不知道开头的第一句话怎么写。 申论最后一部分肯定会有一篇文章要写,而且分值很重,如果写不好的话,肯定没戏。而且想当然地认为,怕写作文和不会写作文是从小就有的,想让我在短期内就不怕、就会写,而且写得很好,根本不可能。 我认为,这种怕虽然可以理解,但是不能让自己失去信心。申论考试发展到了今天,出题人在努力地求变,试图让考生和辅导机构无法准确地形成某种固定的套路,从而准确地测定出考生的能力,但是还是有不少规律可循。 只要我们掌握住其中的规律,形成“类公务员的思维”模式,掌

30、握住阅卷老师的心理特点和可能的倾向,我们就可以取得高分。所以,新手不要害怕,语文水平不等于申论水平,申论也不仅仅是写作文,说到底申论是政府行为的书面表达,我们理解了政府行为,也就理解了申论,理解了如何成为申论高手。 二、申论考的是能力,短期内很难大幅度地提高自己的能力,我还能考好申论吗? 申论主要通过报考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书面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基础,它的培养过程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就是要通过大量的阅读、积累,当看到某些语言文字的时候,自然地就会想到它的字面意思和深层含义,而且随着自己阅读量的增加,阅读的

31、速度可能自如地改变,在申论材料的略读和精读时可以很好地把握时间; 综合分析能力是近三年来申论所突出考查的能力,它要求考生平时多关心时事,多评论时事,就自己所看到的一些社会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果一个考生是处于封闭状态,这一能力不可能很强;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是很多考生所担心的,因为所要提出和解决的问题不是一般的问题,而是政府机关所面临的问题,自己一天都没有在政府机关工作过,怎么可能会解决这些问题呢,而且这些问题往往是很专业的问题,根本不可能解决好;书面表达能力更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看到这里,很多考生可能会深受打击,对于申论的信心丧失殆尽。事实上,这里有一个误区,就是考生把申论想测定的这些能力

32、当成了实际测定的能力。在现实的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中,很难把这四种能力很好地测定。我坚定地认为,如果一个考生掌握了正确的复习方法,用50天左右的时间进行强化训练,在应对申论考试时绝对可以应付自如。 强化训练的内容包括:根据不同的材料采取“点线”式审读、叠加式审读、“扒皮抽筋”式审读训练;材料运用技巧;如何在陌生领域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而非“意识、体制、机制、落实、法制”等所谓的“能条”;分析问题的三大思路;如何放宽自己的视野;论证的策略和套路(绝对有效);阅卷老师的心理分析和应对思路等。 三、我不是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缺乏“类公务员思维”,我还能考好申论吗? 每到要参加公务员考试的时候,总有不少

33、的学生开始羡慕起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来。他们想当然的认为,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具有天然的公务员考试优势,老师上课所讲的内容、自己平时所关注的问题、新闻媒体关于国家大事的报道等都与其有密切的关系,这些人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中形成了“类公务员思维”模式,当参加公务员考试的时候,很容易能够按照出题人的意图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所使用的语言也显得十分的专业,所提出的对策像极了政府机关的政策措施,很自然他们可以得到很高的分数。 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固然存在这样的优势,但这一优势本身并不必然成为他们的胜势。其原因在于: 考试大收集整理首先,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职位是有一定的专业限制的,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的竞争对手也极有可

34、能是这一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家都是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没有哪个考生必然存在专业上的优势; 其次,大学生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而应该是一个关注国家大事、思考国家大事、评论国家大事的群体,对于申论所考的社会热点问题的了解不应该是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专利,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有所了解,只是所了解的侧重点和深度不同而已; 再次,即使碰到了自己不熟悉的某一个热点问题,也不应该成为考不好的理由,这是因为在出题的时候,命题人都会考虑到不同专业领域同学的知识结构和答题状况,尽可能地不让因为专业问题而造成“命题歧视”,这时就要求考生学会运用材料、分析材料。如果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平时有较好的训

35、练,同样可以取得高分。 总之,申论并没有大家直觉感知的那么悬乎,它是一种有规律可循的考试形式,只要大家理解了其中的规律,并能在平时锲而不舍地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我相信大家一定能够取得不错的申论成绩。我将在以后的公务员考试新手入门系列网文和授课过程中,就这些问题展开分析和讲解,敬请大家关注。2010年申论备考:合理有效利用申论给定材料突破公考樊篱http:/www.sdgwy.org 2009-12-29 来源:山东公务员网 点击: 1266次【字体:大 中 小】公务员考试中申论题目的重心是多达8000字的给定资料,快速的阅读资料无疑是成功作答的基本保障。而在阅读给定材料的过程中,考生除了需要掌握

36、一定的阅读技巧和方法外,还要理解相关的材料的含义,摸清出题者的意图,分析材料里面包含的意义,才能真正做到高效、实效、快速作答。 一、理解给定材料 在阅读过程中对相关文字的认知仅仅是第一步,阅读的关键还在于对相关材料的理解上,这种所谓的理解是对材料内容的抽象理解,是全面、深刻的理性认识,这就要求考生必须有一个对材料从形式到内容、从外表到内部、从部分到整体的悟意明理的过程。那么如何理解给定材料呢? 1理清给定材料的逻辑关系 理清给定材料的逻辑关系对于考生理解给定材料的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考生对材料组合的逻辑理解不清,无法掌握材料的总体框架,往往就无法全面理解材料的内容,无法掌

37、握给定材料的所包含的意义。 无论申论的给定资料多么复杂,总是围绕一定的社会现象或热点问题拼合而成的,所以它们之间必定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完全有必要也有可能通过一定的方法来理清这种逻辑关系并对它们进行分类。只有理清材料的逻辑关系,才能够分清层次,明确对象,正确分类,从而为进一步分析问题打下基础。 一般而言,考生应该利用第一遍阅读的机会,通过快速阅读全文掌握给定材料的总体框架和逻辑关系。学一手教育公务员考试专家认真整理历年真题后,理清给定材料的逻辑关系的方法有三种: 一是可按事件发展时间顺序来梳理材料内容。如2000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申论试卷中,其给定材料的中心事件是“一桩复杂的噪音

38、扰民诉讼案”。对这些给定材料,可以按出现的时间按顺序排列如下:1997年2月1997年6月1998年9月1998年10月1998年12月1999年6月1999年10月。从时间上把握给定材料里面所反映的问题,就容易理解材料在时间上的逻辑关系,对其包含的内容的理解也就不难把握了。 二是可按“现象问题危害原因已做的工作未来对策”的逻辑来梳理材料内容。比如2005年上半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的申论试卷的主题是“食品安全问题”,对其给定材料的理解就可以按照下列的逻辑来理清关系了:(1)现象:近年来,“苏丹红”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再一次给人们敲响了警钟;(2)问题:一些不法商贩为谋取暴利,对食品进行

39、有毒加工,将各类有毒食品销售给消费者;(3)危害:食品安全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给社会经济和政治稳定造成严重危害。(4)原因:食品问题之所以严重:一是由于相关部门的执法检查流于形式;二是由于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不健全,内容不配套;三是由于部门职责分工不明,执法监督体系混乱;(5)已做的工作:针对上述情况,国务院下发了相关文件,加大了对食品行业的监管力度;(6)未来对策:相关人士指出,政府部门应统一立法,并加大监管力度,出台新的安全标准,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 三是可按对立的逻辑来梳理材料内容。如按照正面和负面、积极和消极、经验和教训等逻辑关系来理清关系。例如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

40、务员录用考试的申论试卷中,给定材料的1-8就可以按照“主张开发怒江”和“反对开发怒江”两方面来理清逻辑:(1)主张开发的主要观点:我国水电利用率,水电又属于可再生、可循环利用的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好,能带来巨大的财政收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开发是解决当地贫困问题的主要途径,开发能够解决当地人的贫困问题,改善人民的生活,促进社会稳定;开发之后将有资金进行生态移民,避免人为破坏植被。(2)反对开发的主要观点为:根据云南省“十一五”规划应对怒江等生态系统进行保护的要求,开发不具有政策上的合理性;开发在经济上将得不偿失;如此大规模的开发必将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民俗文化,对国家队生态安全

41、构成威胁,给人类文明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开发之后能否带动地方经济的增长、能否解决好移民的生活、能否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都没有一个系统的规范和保障;在解决当地的贫困问题上,开发水电并不是唯一的办法,贫困问题其实可以通过发展旅游等其它途径来解决。 2区分材料的主次关系 如前所述,公务员申论材料包含着十分庞杂的文字,给定材料中除重要材料和有用材料外,也包含着许多干扰考生阅读的次要材料或无用材料。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全面把握给定材料,考生就必须区分材料的主次关系,区分哪些是重要材料和有用材料,哪些是次要材料和无用材料。一般而言,考生必须首先弄清楚给定材料的主题,哪些与主题及命题意图关系紧密的材料,是主要

42、材料,是阅读的重点;哪些与主题及命题意图有一定关系但不是很密切的材料,是次要材料,对其应作一般了解;哪些与主题及命题意图没有关系的材料,是无用材料,阅读时应一眼带过。 3正确领会主题及出题意图 正确领会出题意图是确保申论答题高分的关键。一些考生由于对材料中所透露的出题意图理解不清,把握不好,导致在答题中出现观点上偏差,可能会使其答卷大大失分。领会出题意图方面一般有几个方法: 第一,认真阅读给定材料后面的题目及作答要求。一般而言,题目及作答要求大致透露了出题者的意图,考生需要认真加以研究其中所包含的含义,并从中猜测材料的主题及出题意图。 第二,认真研读给定材料的语气及正反逻辑。一般而言,材料里面

43、所持的肯定语气表明出题者对某些个问题或做法持肯定看法;而否定的语气或给定材料里所提出的负面材料较多,则表明出题者对于某个问题和做法的否定态度。 第三,认真研读给定材料里面的经验与教训。给定材料里面所给出的典型经验往往透露着出题者对于解决某些问题做法的所持的赞成性的意见;而给定材料里面所给出的教训则往往透露着出题者对于解决某个问题做法所持的否定态度。采集者退散 二、给定材料的分析与利用 1、案例的分析与利用 一般而言,给定材料中提供的案例、事例本身并没有多大的涵义,但必须明白,出题者给出这些事例、案例是有目的的,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这些具体的事例来说明某种社会问题、某种社会现象或某种原因,等等。也

44、就是说,出题者给出这些事例、案例所说明的东西是有用的,是有意义的。考生必须充分利用这些事例、案例,通过对这些事例及案例的分析,深究其中的意义,为后面的答题服务。例如,2006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中就首先列举了一系列事例: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快速发展,一些突发性的公共事件也时有发生,如2003年非典爆发、重庆开县井喷事故,2004年禽流感事件、北京密云虹桥踩踏事故,2005年江苏淮安氨气泄漏、安徽疫苗事件、四川链球菌事件,今年一次比一次强劲的台风的侵袭,一次又一次的矿难,等等。这些问题的积累已经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这一系列的事例其实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即当前我国的

45、突发性公共事件发生的频率非常高,因而提高政府预防和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能力十分重要。 2、数据的分析与利用 与具体案例和事例一样,数据本身可能没有多大的涵义,但数据所说明的信息却是非常有意义的,比如给定材料中列举的消极数据可能说明某种情况很糟糕,积极的数据可能说明某些方面的情况非常好,而某些差距较大的数据可能说明某件事情往好的方面的进展非常快,或者某件事情往坏的方面发展非常快,等等。例如:2006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的申论考试材料中就提供了很多数据,其中有如下几个数据:本文来源:考试大网 仅6月22日一天就群发短信88万之多,一个江苏用户,一次就发了18万条。发一条短信只挣一分七,那么十万条就是

46、1700元,100万条就是17000元。 上述数据“一个江苏用户,一次就发了18万条”说明现在手机短信泛滥,也反映了运营商对手机垃圾短信基本上没有限制;而“发一条短信只挣一分七,那么十万条就是1700元,100万条就是17000元”,则说明非法短信广告的利润可观。 3、某人观点的分析与利用 申论试题的给定材料中经常出现一些他人的观点,如“某某指出”;“某某认为”。对于这样的他人的观点,要高度重视,并进行分析利用。一般而言,出自专家或政府官员的观点,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一定要充分阅读和理解这些人的观点,并借助对这些观点的理解来分析材料中所反映问题产生的原因、根源及解决问题的对策。如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申论试卷中就列举了如下观点: 云南大学E教授说:“怒江中下游水电开发的确不是解决当地群众贫困和经济发展的唯一途径,但是,怒江州可供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十分有限,怒江地区生存条件的恶劣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水电开发,至少是迄今为止一条可实现的对怒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途径。” 某经济研究所F所长认为,只有开发怒江才能有资金进行生态移民,也才有可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公务员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