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隶属医院
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方案
一、目标
针对我院ICU高危人群、高发感染部位开展医院感染监测,建立有效医院感染监测和通报制度,立即诊疗医院感染病例,分析发生医院感染危险原因,立即采取针对性预防和控制方法,有效降低ICU住院病人医院感染发生。
二、监测方法和内容
1.监测对象:被监测病人必需是入住ICU48小时后进行观察、诊疗和诊疗病人;和ICU感染率计算相关感染必需是发生在ICU,即病人住进ICU时,该感染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病人转出ICU到其它病房后,应追踪观察48小时,此间确定感染仍属ICU感染。月底转出ICU病人,如48小时后发生感染,感染日期记在下一月;48小时内发生感染,则该感染日期为转出ICU日期,记入转出当月感染数。
2、监测部位:监测关键部位是由侵袭性操作所引发对应泌尿道感染、血液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
3.资料搜集:每个被监测ICU病人,天天填写“ICU病人日志”(见表1)。ICU病人发生感染时填写“医院感染病例记录表”。
监测连续时间连续6个月以上,ICU病人监测数量不少于50例。
三、资料分析
ICU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监测关键是分析医院感染发病率及各类危险原因如留置导尿管、动静脉插管、使用呼机机等相关医院感染发病率。计算指标及方法为:
1.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 × 100%
2.病人日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 = × 1000‰
3.和尿道插管相关泌尿道感染发病率(‰)=×1000‰
4.和动静脉插管相关血液感染发病率(‰) = ×1000‰
5.和呼机机相关肺部感染发病率(‰) = ×1000‰
6.感染率比较
为了比较多种ICU感染率,必需考虑住在ICU病人病情。只有依据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合适调正后,才能含有相同基础进行比较。
每七天根据“ICU监测病人临床病情分类标准及分值(表2)”对病人进行评定,评定结果记入“ICU月报表”中,然后计算ICU病人病情平均严重程度。
平均病情严重程度(分) =
调正率 =
7.器械使用率:ICU内留置导尿管、使用动静脉插管和呼吸机病人较多,所以对其引发对应泌尿道感染、血液感染和肺部感染也作对应监测。
一些医疗器械使用在确定感染危险原因强度中含相关键作用。病人使用一些高危器械百分比即器械使用率,通常定义为单位累计住院天数(如1000个住院日)中使用器械天数。
尿道插管应用率(‰)=×1000
动静脉插管应用率(‰) = ×1000
呼吸机应用率(‰) =×1000
总器械应用率(‰) =×1000
8.危险原因相关感染率:以住院日数和器械使用日数计算感染率
尿道插管相关泌尿道发病率(‰) =×1000
动静脉插管相管血流发病率(‰) =×1000
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 =×1000
9.病例感染率:以处于危险原因中ICU病人数计算感染率
病例感染率(%) =×100
10.平均住院时间:
平均住院时间=
四、总结和反馈
结合历史同期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提出监测中发觉问题,汇报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并向临床科室反馈监测结果和分析提议。
昆明医学院第一隶属医院ICU患者日志
监测月份: 年 月 日 汇报日期: 年 月 日
本月第1天患者数(a) : 下月第l天患者数(b):
日期
“新住进”
患者数(c)
在住
患者数(d)
留置导尿管
患者数(e)
动静脉插
管患者数(f)
使用呼吸
机患者数(g)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累计
注:一式两份,一份留底,一份于次月5日前交感染管理科
科室盖章
昆明医学院第一隶属医院月度ICU患者各危险等级人数表
临床病情等级(分)
第1周
第2周
第3周
第4周
A 1
B 2
C 3
D 4
E 5
附:ICU监测患者临床病情分类标准及分值
分类等级及分值 分 类 标 准
A类 1分 只需要常规观察,而不需加强护理和诊疗, (包含手术后只需观察患者)。这类患者常在48小时内从ICU中转出。
B级 2分 病情稳定,但需要预防性观察,而不需要加强护理和诊疗患者,比如一些患者因需要排除心肌炎、梗死和因需要服药而在ICU过夜观察。
C级 3分 病情稳定,但需要加强护理和/或监护患者,如昏迷患者或出现慢性肾衰患者。
D级 4分 病情不稳定,需要加强护理和诊疗,而且还需要常常评价和调整改疗方案患者。如心律不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但还未出现昏迷、休克、DIC)。
E级 5分 病情不稳定,而且处于昏迷或休克,需要心肺复苏或需要加强护理诊疗,而且需要常常评价护疗效果患者
注:一式两份,一份留底,一份于次月5日前交感染管理科
科室盖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