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告基于职业技能培养的“中文+纺织服装”专业融合发展研究 纺织服装作为我国传统支柱产业,在国际上具有强劲的影响力与竞争力。现阶段,我国纺织服装类专业包含现代纺织技术、纺织工程技术、新型染整技术、纺织材料与应用、纺织品设计、服装设计与工艺、针织技术与服装、服装陈列与展示、纺织品检验与贸易等相关专业。部分高校纺织或服装学院相继承担了一批国家及地方的科技攻关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企业合作项目等,依据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助力学生的培养与专业发展。例如广东职业技术学院纺织专业带头人李竹君老师团队,以广东职业技术学院该专业发展及学生学习就业情况为依托,对该校纺织专业多年来的培养情况进行了总结与著论,现代
2、纺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标准由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该书结合当地传统特色现代纺织技术产业,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形成了独具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书中所介绍的课程体系积极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改革,从职业技能角度出发,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探索了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深受启发。一、国内外纺织服装专业学生培养现状 国内外纺织服装专业发展与学生培养存在着诸多不同之处。国内以纺织工程专业和轻化工程专业为例:当前纺织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具备纺织材料、纺织工程、非制造技术、计算机技术、现代纺织技术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初步管理能力的学生;轻化工程专业
3、主要培养在纺织品染整工艺设计、染料化工、化学纤维、高分子材料等行业,能够从事质量控制、生产管理、新产品开发等工作的人才。虽然每个高校的专业课程会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略有不同,但大纺织体系下核心课程基本保持一致。在课程设置与实习实践方面,学生应掌握的知识与达到的能力标准较为传统,学习流程长、工艺原理知识较为抽象,课程安排上存在部分冲突,高校纺织服装专业的大型实验设备普遍缺乏,这些因素造成学生们专业参与积极度不高、兴趣不足等问题。由于纺织工程与轻化工程专业培养的是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因此除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外,学校应更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现在许多高校已经注意到相关问题,多比例安排了纺织材料学实验
4、、纺织品加工与测试实验等实验课程。结合该专业就业情况来看,我国纺织服装类专业毕业生多数工作在企业、商检、科教、海关、技术监督等单位,从事着纺织生产质量控制、新产品开发与研制、纺织工艺设计生产技术改造、纺织前沿科学研究、纺织品贸易商检测试等工作,集中服务于纺织、化工、印染、化学纤维、染料、塑料等企业、科研院所、对外贸易公司等。这些纺织服装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的选择地主要分布在沿海经济较为发达地区,比如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国外以伦敦时装学院印染专业为例:该学院较为知名的是印染印花专业,学院着重培养与提升学生在研究、绘画、设计、展示、时尚面料开发、3D 意识以及时尚趋势市场分析等方面的专业技能,该
5、专业特地开设了绘图技术课程,将插画这一类艺术基础与时尚纺织品相结合,使传统工艺与现代数字印刷有效结合,以培养学生全方位的综合能力。其中在服装设计剪裁方面,学校将女装设计、男装设计类的课程纳入学生培养方案,用来提高学生多方位的实践专业技能,旨在帮助其更好地在时尚纺织品领域继续发展,不断激发学生勇于尝试与创新的能力。由于该专业毕业生多数倾向于在完成本科阶段学习后立刻投身工作,致使该专业毕业生在相关领域内具有广阔的就业面和较高就业率。近年来,该学院毕业生在 Louis Vuitton、Fyodor Golan、Mary Katrantzou,Adidas and DKN 等热门品牌公司有很好的工作表
6、现和评价,应届毕业生有机会在毕业设计展示会上向合作公司展示自身的设计才能,有不少学生还未毕业就能被直接聘用,相比国内,该学院学生对专业的热情度较高,不少学生会继续选择相关专业的深造。二、纺织服装专业发展新趋势吐故纳新、相互借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中文纳入诸多国家教育体系,纺织服装专业发展也注入了新的元素。来华留学生教育水平不断提升,“中文+”逐渐形成系统化、规模化、产业化的教育体系,国内外联合办学已成为国际间的教育常态。在这种情况下,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推出了“中文+职业技能”培养学习模式,将专业技能课程与中文学习相结合,受到了海内外汉语学习爱好者、来华留学生及诸多行业培训人员的
7、欢迎。例如:天津部分高校率先主导推动实施的职业教育国际品牌“鲁班工坊”,该项目不仅形成了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合作新支点,而且成为了中国优质广告产品技术出口的桥梁,是用创新方式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的现实典范,得到了当地政府与广大师生的热议与关注。随着“鲁班工坊”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先后举办了东盟院校高峰论坛、EPIP 国际教育联盟论坛、“鲁班工坊”与产教融合国际论坛等国际性会议,向国内外介绍“鲁班工坊”项目,极大地提升了品牌影响力,进一步促进了优质双语教学资源的运用和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软实力的提升。专业发展的新趋势下,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职业技能教育课程开发理念与对接企业人才需求和行业标准就显得尤为重
8、要,而“中文+职业技能”的融合式专业发展恰恰可以建立连接,并且已取得了良好效果,这不仅加速了我国教育现代化步伐,也成为了解决中资企业海外人力资源瓶颈的有效手段,能够有力协助打造海外本土人才培养体系,打造国际通用教材以及积极推进人文交流及技术合作。在合作交流中,中外双方的孔子学院、孔子课堂等机构可以与当地大学尝试采用订单班制度、嵌入式课程、专业选修课、学分互换等灵活的方式,开展“中文+职业技能”的语言及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将职业技能培训内容融入中文语言能力、中国文化、中国企业文化、沟通与交际能力等,使受训人员在学习过程中理解和认可中国企业与文化,加深中外合作关系,形成系统化、常态化的创新型教学模式
9、。三、“中文+纺织服装”专业融合发展在中文纳入多国国民教育体系的大背景下,我们从职业技能培养视角出发,将“中文+纺织服装”专业融合发展作为新的研究方向,是我国现代化国际纺织服装专业发展走向,而以职业技能培养与语言学习相结合的新型培养模式也正在世界各地探索式实践着。例如:2023年 1月,“中文+数字化服装设计与应用技术”汉语桥项目在线开营仪式顺利举办,借助中泰双方加强交流的良好契机,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搭建起了中泰“中文+技能”学习平台,中方与泰方学生不仅可以提升语言学习能力,还可以学到先进服装设计与应用技术,更深入地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厚重底蕴,真正体验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国服装设计技能的精湛
10、卓越,该项目取得了圆满成功。除此之外,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纺织服装与艺术设计类相关专业学生中开展的“时尚霓裳中国纺织服装文化体验之旅”项目也产生了积极影响,该项目通过开展汉语基础知识、中国服装史、纺织服装智能化设备与生产技术、服装数字化制版技术等课程学习,推进了我国高校纺织服装专业与“一带一路”国家、地区学校间的交流与合作,将汉语教学与文化体验紧密结合,传播中国纺织服装文化。目前,类似“鲁班工坊”“数字化服装设计与应用技术汉语桥”“时尚霓裳中国纺织服装文化体验之旅”的“中文+纺织服装”实践类课程还有很多,这些项目与课程的推广为纺织服装专业走向国际化舞台奠定了坚实基础,加快推动了国际中文教育与
11、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的融合,助力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中外民心民意相通。当然,“中文+”发展背景下,纺织服装专业教学虽然取得了一定经验和成效,但未来之路还有很长,如何进一步完善“中文+纺织服装”教学内容,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还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地探索、思考、总结。作者简介作者简介:李闪(1988),女,河南新乡人,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中原工学院外国语学院,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国际中文教育,教育管理。郭梦(2001),女,河南长垣人,中原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本科,科研助理,研究方向:英语翻译。基金项目基金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时代国 际 中 文 教 育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研 究”,编 号:2021BJY470;河南省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软科学研究)项目“河南海外形象提升视域下汉语国际推广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222400410499;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航空特色下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与实践”,编号:2021SJGLX144Y;邵阳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国际学生教育教学中地域文化融入教学的实践研究”,编号:2022SZJG43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