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52016铜矿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有答案.docx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2818405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72.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铜矿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有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52016铜矿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有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52016铜矿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有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52016铜矿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有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52016铜矿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有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铜矿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高二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命题:高二历史备课组主审卷:郑永平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 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 A.注重以人为本 B.重视研究社会现实 C.注重探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D.重视人的前生未来 2孔子认为作为社会性的人要“克己复礼”,因而其本质思想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它就是 A.追求天下为公 B.崇尚秩序 C.主张仁政 D.天人感应 3王阳明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下列诗词中能体现这一

2、意境的是 A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B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C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D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4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 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 C“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 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 5在促进思想解放方面,宗教改革比文艺复兴又有了重大进步,主要表现在它将思想解放扩展到 A人民群众 B上流社会 C骑士阶层 D知识阶层 6.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这主要是基于他们 A对先秦诸子学说的阐释 B对宋

3、明理学的批判与继承 C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 D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叛逆 7.一天,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师徒在一起边走边讨论,你推测他们讨论的话题可能涉及 人是否应该理性思考 人类是否是自然界中最高级的 “人”和“有思想力的人”,哪一个才是真正的“万物尺度” 是否实施“分权与制衡”,保护雅典民主政治 A B C D 8有人说:“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禁本能。”下列说法最能证明上述观点的是 A.“人文主义”“民贵君轻”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D.“因信称义”“致良知”9.一位西方思想家曾说:“中国的儒教是令人钦佩的。毫无迷信,毫无

4、荒诞不经的传说,更没有那种蔑视理性和自然的教条。”这位思想家可能属于 A.古希腊思想家 B.文艺复兴倡导者 C.宗教改革家 D.启蒙思想家 10.法国大革命中沦为阶下囚的国王路易十六读完伏尔泰和卢梭的著作后,不禁喟然长叹:“这两个人毁了法国。”这说明了启蒙思想 A.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彻底解放 B.导致了法国的政教分离 C.对法国大革命起到了动员作用 D.否定了法国的等级制度 11.历史学家们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科学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精神层面现代化的进程。这四场运动的共同之处是 A彻底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锁 B促进人类自立、自主意识的形成 C使宗教宽容主张被人们广泛

5、接受 D使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逐步建立 12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 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13.在一次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对选手提问:“牛顿和达尔文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共同作用是什么?”同时给出下列四个选项,如果你是选手,你认为错误的一项是 A他们的科研成果解决了许多人类未知的问题 B为宇宙空间技术的发展奠定基础 C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发展提

6、供了科学依据 D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14. 与前代相比,宋代藏书家的人数大增,藏书数量最多者超过十万卷。与之相关的因素是 A小说在社会上流行 B造纸术的发明 C对外文化交流频繁 D印刷术的进步 15. 1919年英国泰晤士报曾刊登标题文章“科学革命”, 两个副标题是“宇宙新理论”、“牛顿观念的破产”。具有“科学革命”意义的理论是 A日心说 B量子论 C经典力学 D相对论 16. “无论对它们的理解正确与否,启蒙运动的整个纲领,尤其是在法国,是有意识地以牛顿的原理和方法为基础的”该论述反映了科学 A.改变了人们的宗教信仰 B.完全摆脱了宗教的影响 C.影响了人类的思想观念 D.提高了人类的物质

7、生活 17.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到:“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这说明 A康梁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 B戊戌变法没有借鉴外国经验 C康梁认为变法不能依靠朝廷 D戊戌变法是发自民众的运动18.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19. 三

8、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下列对三民主义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民族主义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的愿望 B民权主义是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民生主义是要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D三民主义是西方政治思想与中国民主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20之所以说邓小平“南方谈话”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主要是因为这次谈话 A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B发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伟大号召 C重新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D表达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 21.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方针内涵的是 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 B“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致” C“让样板戏占领

9、革命舞台” D“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 22.“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下列有关中国教育的表述按出现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面向工农开门 ,开办工农学校 恢复高考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A B C D 23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文学的主流着力于表现社会生活、关注社会问题、揭示社会矛盾、批判社会罪恶。属于这一文学主流的名著是 A大卫科波菲尔 B老人与海 C巴黎圣母院 D等待戈多 24以下是对某艺术家的评价:“他没有固定的主意,而且花样繁多,激昂或狂躁,可亲可憎,诚挚或装假,让人喜欢又招人讨厌,变化无常不可捉摸”。下列作品属于该艺术家的是 A最后的晚餐 B

10、自由引导人民 C向日葵 D格尔尼卡 25贝多芬用人们难以忘怀的音调全力颂扬“人有权决定自身命运”这一时代信念。据此判断贝多芬音乐的主旋律是 A古典主义的悲剧情结 B文艺复兴的人文关怀 C现代主义的批判意识 D启蒙时代的理性精神 第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26(20分)某中学为活跃校园文化,举办了中外文化展览。现摘录其中的部分展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展览一:中外思想集锦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卢梭社会契约论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 息也”

11、。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 君而已矣。 我们就会发现社会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展览一中的两位思想家最主要的共同之处是什么?(2分)从阶级属性和历史作用两方面谈谈这两种思想的不同之处。(4分)(2)下表是展览中体现当时中西文明重要成果的两部著作的介绍,请参考已填充的文字,完成空白部分。(4分) 展览二:中外文学荟萃 书名项目 清朝红楼梦 意大利十日谈 时代特征 明清时期封建制度渐趋衰落,政治黑暗;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思想文化上的专制统治。主要思想抨击了封建道德和

12、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班级姓名得分选择题答题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26.(1)共同之处:(2分)不同之处:阶级属性(2分):作用(2分):(2)时代特征(2分):主要思想(2分):展览三:中外名画欣赏 (3)法国艺术评论家丹纳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艺术鉴赏的基本要求,请你欣赏展览三中两幅名画,写出解说词。(内容必须包括:作者、时代特征、艺术风格或流派)(6分)(4)通过以上对人类不

13、同文明的探究,我们从中能得到哪些结论?(4分)27.(1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中国人所创造的科学技术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独到的体系,构成统一独特的科技体系的有农、医、天、算四大学科,以及陶瓷、丝织和建筑三大技术。这四大学科和三大技术是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材料二 近代科学技术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的,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现代科学的发展更是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采取措施,加大科技和教育的投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布局未来发展,培养新的竞争优势。 摘

14、编自中国科学院2010科学发展报告等 材料三 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摘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突出特点。(2分)简析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取得的“独特建树”的主要原因。(3分)(2)指出材料二中“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2分)分析世界主要经济体为何要加大科技投入?(3分)(3)怎样理解科学“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2分)如何应对这种“潜在的危险”?

15、(3分)28(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从秦朝铸造“半两”钱开始,铜币主要以重量为名,汉代的“五铢”钱,“重如其文”,直到隋代,都被视为标准性的钱币。由于盗铸,剪凿良币以取铜等原因,钱币实际重量与钱币上铭文不符的现象时常发生。隋末,劣币盛行,“千钱初重二斤,其后愈轻,不及一斤”。币值混乱,影响流通。针对这种情况,武德四年(621)唐高祖下诏铸“开元通宝”钱,即在钱币上铸“开元通宝”字样(或识读成“开通元宝”),大小仿汉“五铢”,称作一文,亦称一钱,每十钱重一两,“新钱轻重大小最为折衷,远近甚便之”,这成为衡法由十六进位制变为十进位制的关键。“钱”取代“铢”成为“两”以下的重量单位。此后

16、历代钱币均称“通宝”或“元宝”,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宋代以后,使用皇帝的年号作为钱名逐渐成为常制,如“熙宁通宝”“光绪元宝”等。 摘编自彭信威中国贷币史等 (1)根据材料,指出唐代币制改革的主要内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代币制改革的意义。(9分)高二历史郑永平月考试卷2参考答案 1-10 BBCBA BACDC 11-20 BCBDD CADCC 21-25 DBADD26.(1)共同之处:批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不同程度地主张实行民主政治。(2分) 不同之处:阶级属性:法国的卢梭等人属于资产阶级思想家;中国的黄宗羲等人仍属于地主阶级知识分子。(2分) 作用:法国的启蒙运

17、动解放了人民的思想,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动员;中国的早期启蒙思想并没有打破儒家思想的统治,也没能引发一场社会革命。但对后来中国近代民主革命产生影响。(2分)(2)时代特征: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宗教束缚。(2分) 主要思想:描写了封建贵族大家庭的兴衰变化,对明清社会展开深入地揭露和批判。(2分)(3)图1:北宋画家张择端,宋代城市经济发展,现实主义,城市风俗画。(3分) 图2:意大利画家达芬奇,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勃兴作品,重表现人的美及人的丰富思想感情,体现出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3分)(4)结论:东西方文明相互启发与合作促进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在对待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的问题上,要坚持民族

18、文化的独立性和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性;在对待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问题上,要坚持传承与创新的态度;要把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吸纳优秀的外来文化相结合等。(4分,只要言之有理,写出其中2点即可)27.(1)实用性,继承性。(2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统治阶级重视农业生产;农耕经济的需要。 (3分)(2)人类先后进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2分)科技为引领经济及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当代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摆脱经济危机。(3分)(3)科技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环境、社会、伦理等问题。(2分)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下进一步提高科

19、技水平;加强国际合作;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3分) 28(15分) (1)推动了衡法向十进位制转变;不再直接以钱币重量体现币值。(6分) (2)终止了五铢钱长期流通的历史,开启了新的货币体系;币值与钱币重量脱钩,为非金属货币产生创造了条件;方便了流通,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年号钱的出现奠定了基础。(9分) 命题报告 在这份试卷中,试题为网上精选改编而来。命制试题过程本着以高考为指向,以考查学生整体能力为目的。试卷考查内容主要以必修3为主,部分内容涉及到必修1及必修2内容。因为是高二文科生,难度以2015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卷为标准,让学生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测验中,感受高考,适应高考。20 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