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82019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复习测试卷共4套有答案.docx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2818400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70.73KB 下载积分:6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复习测试卷共4套有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2019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复习测试卷共4套有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鸦片俗称大烟,又叫福寿膏,是一种麻醉毒品。每年6月26日是世界禁毒日。八年级某班准备出版一期禁毒黑板报,在收集清朝禁烟运动的课程资源时,点击率最高的历史人物是(  ) A.魏源 B.林则徐 C.严复 D.邓世昌 2.从2017年12月1日起,中国187项消费品进口税下调,海关称创历年之最。关税收入是一个国家财政收入的来源之一,中国近代史上,失去关税自主权开始于哪一条约的签订(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随着外国侵略的加剧,国人的反抗也越来越激烈,从虎门到慈溪,从广州到北京,凡是有外国侵略者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民的反抗!李秀成率太平军抗击过的侵略军头目是(  ) A.义律 B.华尔 C.瓦德西 D.李鸿章 4.某小组确定的学习主题是“洋务运动”。下列选项与该主题直接相关的是(  ) ①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 ②废除科举制,创办京师大学堂 ③代表人物有曾国藩、李鸿章 ④建成了北洋水师等近代海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民国成立后的二十年是一段令人愁丧的开始……旧体制既已拆卸,新的尚未产生,只有私人军事力量可以在青黄不接之际维持短期团结。”其中的“旧体制既已拆卸”指的是(  ) A.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 B.辛亥革命后建立了中华民国 C.辛亥革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D.辛亥革命后产生的军阀割据的局面 6.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流行语,如现在的网络流行语“蓝瘦香菇”“洪荒之力”等。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与它紧密相关的流行语是(  ) A.民主共和 B.实业救国 C.民主科学 D.维新变法 7.“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与这副写于1919年的对联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北伐战争 8.“少帅张学良的部队冲入委员长的行营,要求他停止对共产党的‘围剿’,以便一致对日抗战。这兵变的目的既达,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此处“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可以解读为(  ) A.国民政府统一全国 B.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C.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D.中国开始局部抗战 9.南京大屠杀是震惊中外的惨案,但日本右翼势力极力否认这一事实。以下关于“南京大屠杀”最有力的证据是(  ) A.当时拍摄的新闻照片 B.当年幸存者的控诉材料 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D.历史著作的记述 10.“给力”是近年来出现的网络流行语之一,意为特别有力支持、有利于促进事物朝着充满希望的方向发展等。纵观中国近代一百多年来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下列最令中华民族“给力”的时间是(  ) A.1911年10月10日 B.1937年7月7日 C.1945年8月15日 D.1949年4月23日 11.历史图片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资料,它能够再现历史。下图反映出抗战胜利后人民的愿望是(  )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C.“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D.“要求和平、反对内战,要求民主、反对独裁” 12.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1947年年中似乎标志着战争形势的一个转折点,取得了充分胜利的政府军队出现了问题,部分原因是越来越多的部队担任起守戍其占领地区的职责,实际作战部队便相应地减少了。”由此可见,“转折点”指的是(  ) 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B.国统区人民厌倦了战争 C.中国共产党军队人数超过了国民党军队人数 D.国民党军队的实际作战部队从此减少 13.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人民解放军举行入城仪式,受阅部队与群众游行队伍从东交民巷旧使馆区穿过以宣誓主权,宣告旧时代的结束。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南京条约》、渡江战役 B.《马关条约》、淮海战役 C.《辛丑条约》、平津战役 D.《辛丑条约》、辽沈战役 14.1915年,张小泉剪刀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奖,并远销南洋、欧美一带,门市平均每月销售大小各种剪刀计1万余把,获利颇丰。这一时期张小泉剪刀发展良好的客观原因是(  ) A.西方列强忙于一战,放松对华经济掠夺 B.在万国博览会上获奖,声名远扬 C.引进外国机器,生产设备先进 D.剪刀质量好,使用方便 15.现在电视剧中,经常出现与事实不符的“穿帮”镜头。下列情景属于“穿帮”的是(  ) A.光绪皇帝下诏建立京师大学堂 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布废止科举考试 C.慈禧太后在拍摄照片 D.1912年3月,南京街头一群年轻人拿着剪刀寻找留长辫的男人 二、辨析改错题 16.下面是某同学写的一篇《我的1912年》短文中的片段,请你将文中违背基本史实的错误逐一指出来,并简要说明理由。(8分) 我的1912年: 前几天,我在家中通过《申报》知道了孙中山先生在上海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终于结束。不久,我收到在北京做生意的表哥来信,邀请我去参加科举考试。考试结束后,表哥陪我在北京街头游览一番。我们还听到一些群众的议论,听说皇帝宣布退位,清朝结束了。在回家的途中,我顺便买了一本《新青年》杂志,接受新思想的洗礼。 (1) 错误:____________, 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错误:____________, 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错误:____________, 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错误:____________, 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材料解析题 17.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抗争史。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寻求救国之路,进行着民主革命的伟大实践。请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问题。(14分) 材料一:1840至1901年短短几十年间,中国屡遭西方欺凌,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逐步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1)1840至1901年,列强对中国发动了哪几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写出起止时间、名称)(4分) 材料二: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的历程……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进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 (2)结合所学知识,答出材料二中说的“自强”“变法”“革命”所对应的历史事件的名称及代表人物。(人物各一位即可)(6分) ①“自强”指____________,代表人物:____________; ②“变法”指____________,代表人物:____________; ③“革命”指____________,代表人物:____________。 (3)民主革命时期(1840―1949年),中国的社会性质是怎样的?(2分)从上述材料中你得到了哪些认识?(2分) 18.今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7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望风而起”喻指武昌起义后各地纷纷响应,形成了席卷全国的革命浪潮。 (1)武昌起义发生在哪一年?(2分)武昌起义是在哪一思想的指导下取得胜利的?(2分) 材料二: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长征途中哪次会议成为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2分)这次会议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2分) 材料三:“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黄河大合唱》以气势磅礴的旋律和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鼓舞中华儿女奔赴前线,奋勇杀敌。 (3)抗战期间中国军队在华北地区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是什么?(2分)请你为同学们推荐一幅反映抗日主题的画作。(2分) 材料四:   人民海军诞生地――泰州白马庙 (4)图中的标语是“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此时集结在泰州的人民解放军正在准备什么战役?(2分)这次战役在中国革命史上有何重大意义?(2分) 四、探究题 19.泉州市各中学八年级开展“走进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17分) 【歌词识史】 《松花江上》: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 (1)歌词描述的是哪一年的哪一历史事件?(4分) 【角色扮演】 某中学八年级(1)班将编排《西安事变》课本剧,同学们搜集到以下歌曲:《义勇军进行曲》(1935年创作)、《松花江上》(1936年创作)、《大刀进行曲》(1937年创作)。 (2)假如你是生活在1936年12月西安的爱国文艺青年,要用歌声向张学良的东北军将士宣传抗日,你会选择上述歌曲中的哪一首?(2分)请分别从词、曲的角度,说明你选择该歌曲的理由。(4分) 【学习分享】 1931―1945年,一首首抗日救亡歌曲在中华大地上广为传唱。 (3)请写出你搜集的一首创作于上述时期的抗日救亡歌曲的名称。(不得重复前面的三首歌曲)(2分) 【问题探究】 近年来,日本国内右翼势力否认发动侵略战争的历史,认为南京大屠杀与广岛、长崎核爆炸导致平民伤亡是一回事,日本也是二战的“受害者”。 (4)你认为南京大屠杀与广岛、长崎核爆炸导致平民伤亡是一回事吗?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5分) 参考答案 1.B 2.A 3.B 4.D 点拨:据所学可知,科举制废除于1905年,京师大学堂设立于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与洋务运动没有直接关系,排除②。故选D。 5.A 6.C 7.B 点拨:从题干中提炼的关键信息有“1919年”“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结合选项中事件及教材知识可知,1919年爆发五四运动,提出了“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的口号,运动的结果是罢免了曹汝霖等三个卖国贼的职务。故选B。 8.B 点拨:从题干“少帅张学良的部队冲入委员长的行营,要求他停止对共产党的‘围剿’,以便一致对日抗战”,可看出这是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故选B。 9.A 10.C 点拨:联系所学知识,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这是中国近代一百多年来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伟大胜利,洗刷了中国百年屈辱,所以“1945年8月15日”是最令中华民族“给力”的时间。故选C。 11.D 点拨: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抗战胜利后”,A项是五四运动时期的口号;B项是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C项是一•二九运动时北平学生们高呼的口号。排除A、B、C三项。故选D。 12.D 点拨:从题干中“实际作战部队便相应地减少了”可看出国民党军队的实际作战部队在减少;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造成“转折”的重要军事行动,但从材料中不能直接获取。故选D。 13.C 点拨:将东交民巷划为使馆界的条约是《辛丑条约》,北平的和平解放是在平津战役中实现的。故选C。 14.A 点拨:根据题干强调的时间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进入黄金时代,A符合题意;D反映的是主观原因。故选A。 15.B 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把握京师大学堂创建、科举废除、照相传入、剪辫子这些历史事物出现的时间,因为科举考试宣布废止是在1905年,属于清末,由此判断B项“穿帮”。故选B。 16.(1)上海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 (2)封建制度 结束的是封建帝制 (3)科举考试 1905年已废除 (4)《新青年》 《新青年》于1915年创办  17.(1)1840至1842年,鸦片战争;1856至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94至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900至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①洋务运动 李鸿章(或奕��、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 ②戊戌变法 康有为(或梁启超、谭嗣同) ③辛亥革命 孙中山 (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落后就要挨打,我国应增强综合国力,努力提高国际地位;由于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阶级局限性,没有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在发展的道路上,要不断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等;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言之有理即可) 18.(1)1911年。三民主义。(2)遵义会议。毛泽东。(3)百团大战。徐悲鸿的《愚公移山》。(4)渡江战役。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19.(1)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2)会选择《松花江上》或《义勇军进行曲》。选择《松花江上》的理由:《松花江上》的词揭露了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给当地人民带来的灾难,反映民族危机以及东北人民盼望收复故土、重建家园的愿望;《松花江上》的曲调凄凉悲怆,如哭如泣,体现国破家亡的悲伤和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慨。选择《义勇军进行曲》的理由:《义勇军进行曲》的词反映了日本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揭示民族危机,号召全民族团结抗击日本侵略;《义勇军进行曲》的曲调慷慨激昂,震撼人心,催人奋进。(任意一首,理由充分即可) (3)《黄河大合唱》等。(4)二者不是一回事。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华民族犯下的严重暴行之一;广岛和长崎的核爆炸是对日本法西斯的严惩,加速了二战的结束,平民伤亡是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的结果。(言之有理即可) 20 × 20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