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题一 选择题 (20分) 1 某校历史学习小组要考察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生活的遗址,他们应去( )。 A 北京周口店 B云南元谋 C 浙江余姚 D 陕西西安 2 标志着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的事件是( )。 A禹建立夏朝 B涿鹿之战打败蚩尤 C 汤战胜桀 D盘庚迁殷都。 3“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孔子周游列国”,与“诸侯”、“列国”的产生相关的制度是( ) A.世袭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 4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每年清明节,为了纪念中华民族的这位人文初祖,数万华夏子孙会聚在他的陵前,以“九
2、鼎八簋”的传统礼制及浩大乐舞举行祭祀活动。你知道这位“人文初祖”是( )。 A 尧 B 舜 C 禹 D 黄帝 5 一位新同学自我介绍说,我的姓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名称是一样的,试判断他姓( )。 A秦 B 夏 C 宋 D 唐 6 在南非召开的第十九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河南殷墟遗址被列为2006年第三十届世界大会上我国的审议题目。你认为殷墟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它向人们展示了我国古代哪个王朝的社会风貌( )。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东周。 7 齐桓公首先称霸有诸多原因,最主要原因在于( )。 A以尊王攘夷为口号。 B管仲改革,壮大了齐国力量。 C齐桓公本人的威信和能
3、力。 D 齐国经济富庶。 8 下列关于春秋时期争霸和兼并战争的评价,正确的有( )。 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了种种灾难。 (2)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了,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3)在争霸过程中,许多国家都以改革加强了自身力量。 (4)华夏族和其他各族频繁接触,促进了民族融合。 A (1)(2)(4) B (2)(3)(4) C (1)(3)(4) D(1)(2)(3)(4) 9 我们说春秋战国是大变革时期,是因为( )。 A战争频繁。 B 诸侯争霸。 C新旧制度更替 。D 百家争鸣。 10 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 )。 A铁农具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推
4、广。 B 中原市场的繁荣。 C肥料的使用和适时的耕种。 D大兴水利工程。 11 商鞅变法成功的最根本原因是( ) A 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 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C得到了国君秦孝公的支持。 D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 12 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请你指出商鞅变法的哪项内容,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 )。 A承认土地私有。 B 奖励耕战。 C 废除旧贵族的特权。 D 建立县制。 13 有一天,小明同学去参观某一历史博物馆,其中有一件刻有文字的商代文物深深地吸引了他,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此文字是( )。 A金文 B 甲骨文。 C 大篆 D
5、 隶书。 14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把天府之国带人了极大的灾难,一切生命财产安全牵动着国人的心。一个学生问道:成都平原上举世瞩目、造福千秋的防洪灌溉工程,是否幸存?这项巨大工程是( )。 A灵渠 B 白渠 C 都江堰 D大运河。 15民以食为天,you我国先民最先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 A 粟、小麦。 B 水稻、玉米。 C 水稻、粟。 D 水稻、小麦。 16 近几年各地发生的“黑砖窑事件”经新闻媒体报道后,震惊了全国,惊动了党中央和国务院,中央领导作出批示要求依法严肃查处。你认为应该采取下列哪一家思想处理。( ) A 儒家 B 道家 C 墨家 D 法家 17 追求与建立和谐、稳
6、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特点的主张是( ) A“福兮,祸之所依,祸兮,福之所伏”。 B “兼爱”、“非攻。 C “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D “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18 史料记载:孔子朝罢归来,家人报告:“马厩失火!”孔子听后,问:“伤人呼?”这则故事体现出孔子倡导并实践了他的思想( )。 A “仁”。 B 因材施教 C “兼爱”,“非攻”。 D “无为而治”。 19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学说的共同点是( ) A提出社会变革的主张。 B 反对掠夺战争。 C 主张实行法制。 D 主张放宽刑法、减轻赋税。 2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非子是战
7、国时期法家的代表。 B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C 孙武的著作是孙子兵法。 D庄子提出“仁的”学说。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30分) 21.连线搭配题:(连对一处得1分,共4分) 春秋战国时期,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相互辩驳,又相互影响,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 展。请将下列思想家与其主要思想主张连接起来。(4分) 墨子 法治,加强中央集权 孟子 兼爱、非攻 庄子 施仁政于民,民贵、君轻 韩非子 顺其自然,无 为而治 22 .材料解析题:(共14分) 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颁布法令,努力从事农业,耕种和纺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可以免除徭
8、役和赋税;从事工商业或因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罚作奴婢;贵族没有军功,不能享受世袭特权;集中小乡镇为县,设置县令、县丞管理,共三十一个县。 (1)材料一是商鞅在哪一国推行的改革措施?(2分)(2)其中最受农民欢迎的是哪一项措施?(2分)(3)最有利于秦国新兴地主阶级确立封建制度的是哪一项措施?(2分)(4)最受旧贵族反对的是哪一项措施?(2分)(5)对后世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影响最深远的是哪一项措施?(2分)(6)商鞅变法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材料二 商鞅一方面极力否认道德教化对人的劝导意义,主张唯有重刑才是禁奸止过的最好办法。另一方面又背离了罪刑相应的原则,主张轻罪重刑,甚至罪及无辜。他的这种
9、重刑思想被其后的韩非继承并发展,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刑法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商鞅刑法思想及变法实践 (7 ) 结合材料二,说说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诸子百家中哪一派别的思想?(2分)23 百家争鸣是指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据此回答下列问题:(5分) 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现象的原因是什么?(1分)在治理国家问题上,孟子、庄子、韩非各自的观点是什么?(3分)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有什么影响?(1分)2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7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由!诲汝知之呼!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材料中的“子”是谁?这些言行被他的弟子整理在什么书中?(2分)他在教育方面的最大贡献是什么?(1分)上述材料包含了哪些有益的教育思想?他的学说在历史上有何影响?(3分)(4)战国时期继承和发扬了该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谁?(1分)20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