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射阳县高级中学高二物理(文)二轮复习(01)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一)
主备人:徐汉顺 审核人:申汉军
考纲要求:
1
质点
A表示在识记基础上能再认或回忆相关知识;能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能用语言、文字、图示或数学表达式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能直接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A
2
参考系
A
3
路程和位移
A
考点一:质点
1、质点:
(1)定义: (没有大小、形状但有质量的点)
(2)实物简化为质点的条件: 。
(3)质点是个 的物理模型,实际不存在(理想模型:抓住主要特征,忽略次要因素)
例1:下列物体或人可以看做质点的是 ( )
A.跳水运动员在跳水比赛中 B.研究汽车通过某一路标所用的时间
C.研究人在汽车上所处的位置 D.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
练习: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B. 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C. 不论物体的质量多大,只要物体的尺寸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不略不计,就可以看成质点
D. 只有低速运动的物体才可看成质点,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可看作质点
考点二:参考系
2、参考系:
(1)定义: 叫做参考系
(2)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运动,观察的结果往往会有 。
(3)选择的原则:观测方便和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
例2:指出以下描述的各运动的参考系分别是什么.
①太阳从东方升起, 向西方落下 ②月亮在云中穿行
③行驶的车里的人是静止的 ④小小竹排江中游, 巍巍青山两岸走
考点三:路程和位移
(1)路程是指 。与运动路径有关。
(2)位移是指 。与运动路径无关,只由初、末位置来决定。
例3:如图所示, 一个质点半径为R的圆圈运动了一周, 其位移大小是________, 路程是_______; 若质点运动了1周, 其位移大小是__________ , 路程是_________, 此运动过程中最大位移是___________ , 最大路程是_______
练习2、物体沿半径分别为r和R的半圆弧由A点经B点到达C点,
如图所示,则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 ( )
A. 2 (R + r) , π(R + r)
西
东
A
B
C
r
R
B. 2 (R + r) 向东,2πR向东
C. 2π(R + r) 向东,2π(R + r)
D. 2 (R + r) 向东,π(R + r)
5m
1m
位移
3 、一个皮球从5m高的地方落下,若碰到地面后又反弹起1m高,则皮球通过的路程是多少?皮球的位移又是如何?若皮球经过一系列碰撞后,最终停在地面上,则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皮球的位移又是多少?
4、以下数据中记录时刻的是( )
A.航班晚点20min
B.午休从12:30开始
C.一般人的反应时间约0.2s
D.火车离站已有3min
A
B
C
D
E
5、在如图所示的时间坐标轴上找到:①第3s末 ②第2s初 ③第3s初 ④3s内 ⑤第3s内。
t/s
5
4
3
2
1
0
高二物理(文)二轮复习作业(01)
班级 姓名 学号
1、关于人造地球通讯卫星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以地面卫星接收站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
B. 以太阳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
C. 以地面卫星接收站为参照物,卫星的轨迹是圆周。
D. 以太阳为参照物,卫星的轨迹是圆周。
2、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质点一定是体积、质量都极小的物体
B.当研究一列火车全部通过桥所需的时间时,因为火车上各点的运动状态相同,所以可以将火车视为质点
C.研究自行车的运动时,因为车轮在转动,所以无论研究哪方面,自行车都不能被视为质点
D,地球虽大,且有自转和公转,但有时可被视为质点
3、下列说法所指时刻的有( )
A. 学校每天上午8点钟上课 B. 学校每节课上45min钟
C. 数学考试考了120min钟 D. 考试9︰40结束
4、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为( )
A.船和山 B.山和船
C.地面和山 D.河岸和流水
φ
y
x
O
A
5、某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他在一个半径为R的圆形跑道上跑步,从O点沿圆形跑道逆时针方向跑了1 圈到达A点,求它通过的位移和路程。
错题整理
学后反思
高二物理(文)二轮复习达标练习(01)
班级 姓名 学号
1、下列情况中的物体,哪些可以看作质点? ( )
A.研究从温州开往杭州的一列火车的运行快慢
B.研究火车通过一座铁路桥所用的时间
C.孙海平教练员研究刘翔跨栏时的动作
D.研究地球自转时的地球
2、一个质点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运动一周回到原地时,它运动过程中路程、位移的最大值分别是 ( )
A. 2πR, 2πR B. 2R, 2R C. 2πR, 0 D. 2πR, 2R
射阳县高级中学高二物理(文)二轮复习(02)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二)
主备人:徐汉顺 审核人:申汉军
B在A基础上,明确物理概念及规律的内涵和外延;能把握知识的内在逻辑,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能运用相关知识对有关现象和问题进行解释、推断、区分和扩展;能从现象或条件中收集、整理信息,在简单分析的基础上提供证据;在解决问题时可以灵活运用相关公式进行计算。
考纲要求:
4
速度平均速度
和瞬时速度
A
5
匀速直线运动
A
6
加速度
B
考点四:速度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1)速度是表示 物理量,它等于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用 表示。
(2)平均速度是指 。
(3)瞬时速度是指 。
例1:下列所说的速度中, 属于平均速度的是 属于瞬时速度是 。
①百米赛跑的运动员以9.5m/s的速度冲过终点线;②提速后列车的时速可达150km/h ;
③由于堵车,在隧道内的车速仅为1.2m/s ; ④子弹以撞击在墙上的速度为800m/s
练习:1、关于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 ( )
A.汽车速度计上显示70 km/h,指的是平均速度
B. 某高速公路上的限速为100 km/h,指的是平均速度
C. 子弹以900 m/s的速度从枪口射出,指的是瞬时速度
D. 火车从杭州到北京的速度约为120 km/h,指的是瞬时速度
2、一个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测得他50m处的瞬时速度是6m/s,16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是7.5m/s,则运动员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是 ( )
A.6m/s B.6.25m/s C.6.75m/s D.7.5m/s
考点五:匀速直线运动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约为 m/s。
例2:①1光年(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相当于多少米?
②比邻星距我们,它发出的光要多少时间才能到达地球?
练习3:有四个在一条直线上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它们的速度分别如下, 则其中速度最大的是 ( )
A. 10m/s B. 54km/h C. -20m/s D. 0.72km/min
考点六:加速度
加速度是描述 的物理量,用 表示。
例3: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运动速度改变越大, 加速度一定越大 B.物体的加速度为零, 它的速度也为零
C.物体运动速度改变越小, 加速度一定越小 D.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练习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加速度为零的物体, 其速度一定为零
B.加速度减小时, 速度一定减小
C. 2m/s2的加速度比-3m/s2的加速度大
D.在减速直线运动中, 速度不断减小
练习5:.做匀加速运动的火车,在40s内速度从10m/s增加到20m/s,求火车加速度的大小。汽车紧急刹车时做匀减速运动,在2s内速度从10m/s减小到零,求汽车的加速度。
高二物理(文)二轮复习作业(02)
班级 姓名 学号
1.下面列举的几种速度, 其中不是瞬时速度的是 ( )
A.火车以76km/h的速度经过“深圳到惠州”这一路段
B.汽车速度计指示着速度50km/h
C.城市繁华路口速度路标上标有“15km/h注意车速”字样
D.足球以12m/s的速度射向球门
2.一辆汽车以速度V1行驶了1/3的路程, 接着以速度V2=20km/跑完了其余2/3的路程, 如果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V=27km/h , 则V1的值为 ( )
A. 32km/h B. 35km/h C. 56km/h D. 90km/h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加速度就是物体增加的速度
B.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大小
C.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
D.加速度的方向不能由速度方向确定, 要由速度变化的方向来确定
错题整理
学后反思
4.某运动物体, 第1s内平均速度是3m/s , 第2、3s内的平均速度是6m/s, 第4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 , 则物体在最初两秒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 , 全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 .
5.一小车正以6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运动, 如果小车得到2m/s2的加速度而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当小车的速度增大到10m/s时, 经历的时间是多少? 再经5s , 小车的速度增加到多大?
高二物理(文)二轮复习达标练习 (02)
班级 姓名 学号
1、一质点在时间t内速度由v增大到2v , 其加速度大小为a1 ; 另一质点在时间t内速度由v增大到3v , 其加速度大小为a2 , 则 ( )
A. a2=2a1 B. a2=3a1 C. a2=4a1 D. a2=6a1
3、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 我国著名运动员刘翔在110米栏项目中, 以12.91s骄人成绩力压群雄, 一举夺得了金牌, 并打破了奥运会记录, 平了沉寂多年的世界纪录, 假定他在起跑后10m处的速度是8.0m/s, 到达终点时的速度是9.6m/s, 则他在全程中的平均速率约为
A. 8.0m/s B. 9.6m/s C. 8.8m/s D. 8.5m/s ( )
3、某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 若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1 , 后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2 , 求全程的平均速度, 若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V1 , 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V2 , 全程的平均速度又是多少?
高二文科物理11秋二轮复习教案(03)
主备人:申汉军 审核人:徐汉顺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
考点七: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速度公式 ; 位移公式 ;
速度与位移关系 ; 时间中点速度 。
例1:一辆小车以6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运动,如果小车获得了2m/s2的加速度而加速运动,求经过多长时间速度增加到10m/s ?
练习:
1、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1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前面有情况而刹车,若获得的加速度大小是2m/s2,则
(1)汽车经3s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m/s;
(2)经5s时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m/s;
(3)经10s时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__m/s。
2.一辆汽车匀速行驶,然后以1 m/s2的加速度加速行驶,从加速行驶开始,经12s行驶了
180m,问:汽车开始加速时的速度是多大?
3、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其位移为x时的速度为v,求位移为时的速度为多大?
4、在平直公路上,一汽车的速度为15m/s,从某时刻开始刹车,在阻力作用下,汽车以2m/s2的加速度运动,问刹车后10s末车离开始刹车点多远?
考点八: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像和v-t图像
(1)
(2)
例2:图(1)所示是甲、乙两物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 甲、乙两物体均做___________ , 它们运动的方向_________ ,Os时它们相距__________m , 它们在__________时刻相遇在___________位置处;图(2)所示是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 甲、乙两物体均做__________ ,它们运动的方向__________ ,运动较快的是________ ,5s末它们相距__________ m 。
考点九: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
例3:如图所示为四个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的V-t图像, 那么由图像可以看出,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 ( )
A B C D
练习:某物体沿直线运动, 其V-t图象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第3秒内和第5秒内速度方向相反
B.第3秒内和第5秒内加速度方向相反
C.第5秒内速度和加速度方向相反
D.第7秒内速度和加速度方向相反
高二文科物理11秋二轮复习作业(03)
班级 姓名 学号
1.一物体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s=6t-4t2,(t以 s为单位)则 ( )
A.这个物体的初速度为12 m/s B.这个物体的初速度为6 m/s
C.这个物体的加速度为8 m/s2 D.这个物体的加速度为-4 m/s2
2.一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m/s,加速度大小为1m/s2,则物体在停止运动前ls内的平均速度为 ( )
A.5.5 m/s B.5 m/s C.l m/s D.0.5 m/s
3.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 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 则错误的是 ( )
A.甲、乙两物体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甲物体的加速度比乙物体的加速度大
C.甲物体的初速度比乙物体的初速度大
D.在t1以后的任意时刻, 甲物体的速度大于同时刻乙物体的速度
4.在刚闭幕的21届温哥华冬奥会上,我国女子冰壶队取得了优异哦成绩,比赛中,冰壶在水平冰面上的运动可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设一质量m=20kg的冰壶从被运动员推出到静止共用时t=20s,运动的位移x=30m,取g=10m/s2,求:冰壶在此过程中
(1)所受重力的大小;(2)平均速度的大小;(3)加速度的大小。
5.因搬家要把一质量为300 kg钢琴从阳台上降落到地面。用一绳吊着钢琴先以0.5 m/s 匀速降落,当钢琴底部距地面高h 时,又以大小为1m/s2的加速度匀减速运动,钢琴落地时速度刚好为零。(g 取10 m/s2) 求:
(1)钢琴做匀减速运动的时间t;
(2)匀减速运动的距离h。
达标练习(03)
班级 姓名 学号
1.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s-t图像, 如图所示, 以甲的出发点为原点, 出发时为计时起点, 则正确说法是 ( )
A.甲比乙先出发
B.甲开始运动时,在乙的前面
C.甲、乙在同一点出发
D.甲在中间停了一段时间, 乙未停止, 一直向前运动
2.一辆汽车以10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6秒(汽车未停下),汽车行驶了102m。汽车开始减速时的速度是多少?
错题整理
学后反思
3.一个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第1s内的位移为2m , 那么它在头3s内通过的位移为多少?第5s内通过的位移为多少?
高二文科物理11秋二轮复习教案(04)
主备人:申汉军 审核人:徐汉顺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2)
考点十: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 ,计时周期是 ,频率为 ;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 ,计时周期是 ,频率为 。
例1:下图是“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 舍去前面比较密集的点, 从0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 0 , 1 , 2 , 3 , 4 , 5 , 6 , 量得s1=1.30cm , s2=1.80cm , s3=2.30cm , s4=2.80cm , s5=3.30cm , s6=3.80cm .
(1)v1=__________m/s , v2=__________m/s
(2)求出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___ .
练习:如图所示, 是“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 相邻计数点都有四个点未标出, 各标点到0点的距离(cm) , 依次是4.0 , 10.0 , 18.0 , 则小车运动的性质是__________ ,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m/s2 .
考点十一:自由落体运动是指 的运动,
其运动规律为: , , 。
例2: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空气中不考虑空气阻力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B、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不受任何力的作用
C、 质量大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落到地面时的速度也大
D、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练习:甲物体的重力是乙物体的3倍,它们在同一高度处同时自由下落,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比乙先着地 B.甲比乙的加速度大
C.甲、乙同时着地 D.无法确定谁先着地
例3:一个石子从高处释放做自由落体运动,求它在10s内和第2s内发生的位移分别为多少?
练习:.野外探险队为了测出一个竖直岩洞洞口到洞底的深度,将一个石块从洞口自由落下,经过3s钟后到石块落底的声音,则这个竖直岩洞洞口到洞底的深度约为多少?(不计声音传播时间)
高二文科物理11秋二轮复习作业(04)
班级 姓名 学号
错题整理
学后反思
1.甲物体的重量比乙物体大5倍,甲从H高处自由落下,乙从2H高处与甲物体同时自由落下,在它们落地之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两物体下落过程中,在同一时刻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B.下落1s末,它们的速度相同
C.各自下落1m时,它们的速度相同
D.下落过程中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大
2.一物体从H高处自由下落, 经过时间t落地, 则当它下落了t/2时离地的高度为 ( )
A. H B. H C. H D. H
3.月球上没有空气,若宇航员在月球上将羽毛和石块从同一高度处同时由静止释放则( )
A.羽毛先落地 B.石块先落地
C.它们同时落地 D.它们不可能同时落地
4.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 电磁打点计时器应接在低压__________(填“直流”或“交流”)电源上, 每隔___________s打一次点. 下图是某次实验的纸带,从O点开始, 每5个点取一计数点,则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__s , 各计数点与0计数点之间的距离依次为s1=3cm , s2==7.5cm , s3=13.5cm , 则物体通过1计数点的速度v1=______m/s , 通过2计数点的速度v2=_______m/s , 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_m/s2.
s1
s2
s3
0
1
2
3
5.从离地500m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取g= 10m/s2,求:
(1)经过多少时间落到地面;
(2)从开始落下的时刻起,在第1s内的位移、最后1s内的位移;
(3)落下一半时间的位移.
达标练习(04)
班级 姓名 学号
1.月球上没有空气,若宇航员在月球上将羽毛和石块从同一高度处同时由静止释放则( )
A.羽毛先落地 B.石块先落地
C.它们同时落地 D.它们不可能同时落地
2.小明拉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的一端运动,纸带上打出的点如图所示,由此判断纸带的运动情况是
A.先匀速后减速 B.先加速后匀速 C.先减速后加速 D.先加速后减速
3.一物体从45m高处自由下落,取g= 10m/s2,求:
(1)在最后1s通过的高度
(2)最后1s的初速度
(3)最后 1s内的平均速度
射阳县高级中学高二物理(文)二轮复习(05)
第三章 相互作用(1)
主备:申汉军 审核:徐汉顺
考纲要求:
1
力
A表示在识记基础上能再认或回忆相关知识;能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能用语言、文字、图示或数学表达式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能直接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A
2
重力
A
3
形变和弹力
A
考点一:力
1.力是________对_________的作用。
⑴力_______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 ⑵物体间的作用是_______的。
2.力的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力作用于物体产生的两个作用效果。
⑴使受力物体____________; ⑵使受力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1、重力的大小可用天平测量( )
2、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
3、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 )
4、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
考点二:重力
1.重力是__________________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⑴地球上的物体受到重力,施力物体是_______。
⑵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_____。
2.重心:物体的各个部分都受_____的作用,但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所受______的作用都集中于一点,这个点就是物体所受重力的______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① 质量均匀分布的有规则形状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在__________上。
② 一般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几何中心上,可以在物体____,也可以在物体____。一般采用悬挂法。
3.重力的大小:G=______。
填空:一辆汽车停在水平地面上, 汽车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________发生了形变;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________发生了形变。
考点三:形变和弹力
1.弹力
⑴发生_________的物体,会对_____________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⑵产生弹力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弹力的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
(1)轻绳只能产生拉力,方向沿绳子且指向 的方向;
(2)坚硬物体的面与面,点与面接触时,弹力方向 接触面(若是曲面则是指其切面),且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
(3)球面与球面之间的弹力沿 ,且指向 。
3.弹力的大小
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____.
弹簧弹力:F = ________(x为_______或________量,K为________。)
4.相互接触的物体是否存在弹力的判断方法
如果物体间存在微小形变,不易觉察,这时可用假设法进行判定.
判断:1、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和绳子的拉力都是弹力( )
2、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一定与接触面垂直( )
3、轻绳上产生的弹力的方向总是在绳所在的直线上( )
填空:一辆汽车停在水平地面上, 汽车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________发生了形变;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________发生了形变。
例题分析
例1.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和绳子拉力都是弹力
B.轻绳或轻杆上产生的弹力,其方向总是在沿绳或杆的直线上
C.两物体相互接触可能有弹力产生
D.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
例2.在图中,A、B两小球相互间一定有弹力作用的图是 ( )
例3.作出下列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弹力:
①光滑但质量分布不均匀的小球的球心在O点,重心在P点,静止在竖直墙和桌边之间;
②重力不可忽略的均匀细杆被细绳拉住而静止。
A
A
P
B
B
高二物理(文)二轮复习作业(05)
班级 姓名 学号
1.放在水平桌面的书,它对桌面的压力和它所受的重力之间的关系是( )
A.压力就是重力 B.压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压力的施力物体是重力的受力物体 D.压力的受力物体是重力的施力物体
2.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在弹性限度内,悬挂15N重物时,弹簧长度为0.16m;悬挂20N重物时,弹簧长度为0.18m,则弹簧的原长L原和劲度系统k分别为( )
A.L原=0.02m k=500N/m B.L原=0.10m k=500N/m
C.L原=0.02m k=250N/m D.L原=0.10m k=250N/m
3.如图所示,为一轻质弹簧的长度和弹力大小的关系.根据图象判断,正确的结论是( )
A.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 N/m
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 N/m
C.弹簧的原长为4cm
D.弹簧伸长0.2 m时,弹力的大小为4 N
4.如图所示,在用横截面为椭圆形的墨水瓶演示坚硬物体微小弹性形变的演示实验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
A.沿椭圆长轴方向压瓶壁,管中水面上升;沿椭圆短轴方向压瓶壁,管中水面下降
B.沿椭圆长轴或短轴方向压瓶壁,管中水面均下降
C.沿椭圆长轴或短轴方向压瓶壁,管中水面均上升
D.沿椭圆长轴方向压瓶壁,管中水面下降;沿椭圆短轴方向压瓶壁,管中水面上升
5. 如图所示,一根弹性杆的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00斜面上,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重为2N的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时,弹性杆对小球的弹力 ( )
A.大小为2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
B.大小为1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
C.大小为2N,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
D.大小为2N,方向竖直向上
6.一根弹簧的伸长量()和所受的外力F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试按图分析:
①若弹簧原长L0=50cm,要使弹簧伸长到60cm,需要多大的外力?
②如果用900N的拉力时(仍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长度为多少?
高二物理(文)二轮复习达标练习(05)
班级 姓名 学号
1.(08年省测试)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的作用
B.只有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才受到重力的作用
C.重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休的运动方向相同
D.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2.(09年省测试题)在轻质弹簧下端悬挂一质量为0.1kg的物体,当物体静止后,弹簧伸长了0.01m,取g=10m/s2。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
A.1N/m B.10N/m C.100N/m D.1000N/m
错题整理
学后反思
射阳县高级中学高二物理(文)二轮复习(06)
第四章 相互作用(2)
主备:申汉军 审核:徐汉顺
考纲要求:
1
摩擦力
A表示在识记基础上能再认或回忆相关知识;能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能用语言、文字、图示或数学表达式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能直接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A
2
重力
A
3
形变和弹力
A
考点四:摩擦力
1.滑动摩擦力
(1) 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3)说明 :
a、FN为接触面间的_____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b、为____________,只与接触面______和_________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 以及正压力FN无关。
2.静摩擦力:
(1) 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静摩擦力的大小: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____关。
(3) 大小范围: O < f静 fm (fm为___________,与正压力_____关)
(4)说明:
a、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定夹角。
b、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判断:1、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的运动( )
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
3、静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成正比( )
4、有摩擦力必有弹力( )
例题分析
一、摩擦力有无的确定
例1物体与竖直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的质量为M。当物体沿着墙壁自由下落时,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多少?
例2如图所示,长5m的水平传送带以2m/s的速度匀速运动,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现将物体轻轻地放到传送带的A端,那么,物体从A端到B端的过程中,摩擦力存在的时间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