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4福建南靖高考语文模拟卷附解析.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808194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82.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福建南靖高考语文模拟卷附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4福建南靖高考语文模拟卷附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4福建南靖高考语文模拟卷附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4福建南靖高考语文模拟卷附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4福建南靖高考语文模拟卷附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2014福建南靖高考语文模拟卷(附解析)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问150分钟。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 。集芙蓉以为裳。(屈原离骚) (2)于嗟鸠兮,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诗经氓) (3)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李白蜀道难) (4)移船相近邀相见, (白居易琵琶行) (5) ,托遗响于悲风。(苏轼赤壁赋) (6)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杜牧阿房宫赋)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4题。 新建预备仓记 (明)王阳明 仓廪以储国用。而民之不给亦于是乎取。故三代之时,上之人不必

2、其尽输之官府,下之人不 必其尽藏于私室。后世若常平、义仓,盖犹有所以为民者,而先王之意亦既衰矣。及其大敞,而仓廪之蓄遂邈然与民无复相关。其遇凶荒水旱,民饿莩相枕藉,苟上无赈贷之令,虽良有司亦坐守键闭,不敢发升合以拯其下;民之视其官廪如仇人之垒,无以事其刃为也。呜呼,仓廪之设,岂固如是也哉! 绍兴之仓目如坻。大有之属凡三四区,中所积亦不下数十万。然而民之饥馁,稍不稔即无免 焉。岁癸亥春,融风日作,星火宵陨。太守佟公日:“是旱征也,不可以无备。”既命民间积谷谨藏,则复鸠工度地得旧太积库地于郡治之东,而建以为预备仓。于是四月不雨;至于八月,农工大坏比室罄悬。民陆走数百里,转嘉、湖之粟以自疗。市火间作

3、,贸迁无所居。公帅僚吏遍祷于山川社稷乃八月己酉,大雨浃旬,禾槁复颖。民始有十一之望,渐用苏息。 公日:“呜呼!予所建今兹之旱虽诚无补于后患其将有裨。”乃益遂厥营。九月丁卯工毕。凡为廪三面,廿有六楹,约受谷十:h-)9千斛。前为厅事,以司出纳;而以其无事时,则凡宾客、部使之往来而无所寓者。又皆嘲馆之于是。极南阻民居,限以高垣;东折为门,出之大衢。并门为屋廿有八楹,自南亘北,以居商旅之贸迁者,而月取其值,以实廪粟;又于其间区画而综理之。盖积三岁而可以有一年之备矣。 二守钱君谓其僚日:“公之是举,其惠于民岂有穷乎!夫后之民食公之德而弗知其所自,是吾侪无以赞公于今日,而又以泯其绩于后也。”于是相率来属

4、某以记。某日:“唯唯。夫悯灾而恤患,庇民之仁也;未患而预防,先事之知也;已患而不怠,临事之勇也;创今以图后,敷德之诚也。行一事而四善备焉,是而可以无纪也乎?某虽不文也,愿以执笔而从事。” 注常平、义仓:仓库名。键闭:紧锁。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而民之不给亦于是乎取 给:充足 B稍不稔即无免焉 稔:庄稼成熟 C则复鸠工度地 鸠:召集 D于是相率来属某以记 属:隶属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太守佟公“惠于民”的一组是( )(3分) 后世若常平、义仓,盖犹有所以为民者 命民间积谷谨藏 鸠工度地,得旧太积 库地于郡治之东,而建以为预备仓 公帅僚吏遍祷于

5、山川社稷 月取其值,以实廪粟 夫悯灾而恤患,庇民之仁也 A 8 c D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民之视其官廪如仇人之垒,无以事其刃为也。(4分) 译文: (2)予所建,今兹之旱虽诚无补,于后患其将有裨。(5分) 译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5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叫答问题。(6分) 眼儿媚 朱淑真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 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1)“云锁朱楼”一句的诗眼是哪个?请分析这个字妙在何处。(2分) 答: (2)试析“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一句的作用。(4分) 答

6、: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6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5分) A卡秋莎原是一个害羞的、情窦初开的、天真活泼的少女。她被青年贵族聂赫留朵夫诱奸并抛弃后离开了庄园,后来在走投无路之下沦落为妓女。因为过去的生活太痛苦,她整天浑浑噩噩地生活。后来,她遭诬陷进了监狱。(复活) B孙坚之弟孙策在周瑜等人的帮助下平定江东后遇刺身亡。继位的孙权联合刘备在赤壁 打败曹操。后来因为荆州问题与曹魏联合,设计捕杀关羽,并派陆逊大败来犯的刘备。不久孙权 称帝建立吴国。孙权死后,孙亮、孙休、孙皓相继继位,朝政动荡。孙皓暴虐无道,于280年为西晋所灭。

7、(三国演义) C弗比斯的未婚妻百合花对他很冷淡,对他的问话也爱答不答的,但在爱斯梅拉达出现,并对弗比斯充满了情意后,女人天生的嫉妒心以及占有欲使她对爱斯梅拉达产生了浓浓的怨恨之 情在爱斯梅拉达的山羊用字母拼出弗比斯的名字后,气愤地把爱斯梅拉达赶了出去。(巴黎圣母院) D查理知道自己的父亲开枪自杀后痛哭,葛朗台却感叹地说“可惜他年纪轻轻却没有出息, 只惦记死人不惦记钱!”这让欧也妮打了个寒颤,并开始评审起父亲的言行。(欧也妮葛朗台) E众人都打谅人到悲哭俱有这些言语,也不理会。到了辞灵之时,上上下下也有百十余人, 只鸳鸯不在。 贾母死了二更天后开始预备辞灵,鸳鸯已经哭晕了过去。待她醒来,想到老太

8、太死后自己 或者做妾或者配人,倒不如死了干净,于是走到老太太屋里,寻思怎么个死法,隐隐看见有个女 人拿着汗巾子好似要上吊的样子,认为是东府里的蓉大奶奶来教她死法,遂解下汗巾,上吊自尽 了。(红楼梦) 7简答题。(任选一题,每题100字左右)(5分) (1)阅读下面文字,谈谈鲁肃来吊丧,诸葛亮为什么说“大事济矣”。 正说间,人报江东孙权差鲁肃来吊丧,船已傍岸。孔明笑日:“大事济矣!”遂问刘琦日:“往日孙策亡时襄阳曾遣人去吊丧否?”琦日:“江东与我家有杀父之仇,安得通庆吊之礼!”孔明日:“然则鲁肃之来,非为吊丧乃来探听军情也。”遂谓玄德日:“鲁肃至,若问曹操动静,主公只推不知,再三问时,主公只说可

9、问诸葛亮。”计会已定,使人迎接鲁肃。(三国演义)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分析冯云卿为何看着女儿“满意似的松一口气”, 他叫女儿打听的“那件事”是什么。 冯云卿站在女儿身边,看着她的一头黑发,看着她的雪白后颈,看着她的半扭着的细腰,又看着她的斜伸在梳妆台脚边的一对浑圆的腿;末了,他满意似的松一口气,就轻声问道: “阿眉!那件事你打听明白了么?” “什么!” 眉卿突然抬起头来说。好像吃惊似的全身一跳;不,她实在当真吃惊了,为的直到此时经父 亲那么一问。她方才想起父亲屡次叮嘱过要她看机会打听的那件事,却一向忘记得干干净净了。 (子夜) 第( )题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8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

10、求答题。(6分)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日:“师也过,商也不及。”日:“然则师愈与?”子日:“过犹不及。” (论语先进第十一) 注师与商:师,颛孙师,即子张。商,卜商,即子夏。愈:胜过,强些。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在告诫过头、过分的人,做学问、为人应该把握一个“度”。 B孔子认为“不及”固然不好,但“过了”同样是有害的。 C孔子认为“过了”比“不及”要好一些,“不及”太令人失望。 D孔子认为师与商都不能算是贤者。 (2)结合上面的文段,联系下面文段孔子说的话,说说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3分) 子日:“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论语

11、雍也第六) 注中庸:这是孔子提倡的一种最高道德标准。中,折中,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庸,常,平常。鲜:少。 答:三、现代文阅读(9分) 阅读下文,完成9ll题。 魏晋至隋唐对外来民族文化的受容 唐代大批人移民南洋,声威与文化随之远播,因此海外诸国皆以“唐”称呼中国。 从中西交通史的观点来看。魏晋南北朝至隋唐的六七百年间是外来民族与外来文化大量涌 入中国的时期。这种现象汉末已略见端倪,五胡乱华加速了这种发展,隋唐对外来民族文化之兼 容并蓄、一视同仁的态度,更使这种发展达到顶峰。它不但为中国民族注入了异族的新血液,而 且也替中国文化加入了新的内容。隋唐盛世之所以盛,部分原因在此,魏晋南北朝在中西交

12、通史 上的重要意义也在此。 魏晋南北朝西域陆上交通远不如两汉。魏时虽然有龟兹等国来贡,盛况已大不如前。晋朝虽 似略有改善南渡后却几乎全为北朝隔绝。历宋齐梁陈末与西域交通。北魏虽然与西域有往来, 但因志在统一中国,亦无暇顾彼。东西魏与齐周皆忙于争战,亦不闻有事西域。然而,失之东隅, 收之桑榆,本时期中外陆上交通的没落。却在东南海上交通的发达上获得补偿。除了魏与北朝碍 于形势、陈之疆域过蹙以外,吴、东晋、宋、齐、梁都与南海诸国有往来。特别是吴帝孙权更曾主动派遣中郎康泰、宣化从事朱应出使扶南(即今柬埔寨),可能远至印度及师子国(锡兰)。而西方自罗马帝国灭亡后,印度洋海运中心逐渐由地中海、红海东移至波

13、斯湾,尤其在波斯萨珊王朝兴起以后,印度洋海上交通更为发达。-3波斯湾养珠业不景气以后,波斯商人更远向印度,东南亚发展使得魏晋南北朝东南海上交通盛过两汉。 由于武功强盛威震四邻,以及朝贡贸易制度与和亲外交政策的妥善运用,唐帝国成为亚洲 盟主,唐太宗也被尊称为天可汗。因此亚洲和平秩序得以维持,东西交通也可畅通无阻。大运河 的开凿更使军政中心的北方与财经中心的南方连成一气;国内南北交通密切联系。西北对外陆 上交通与东南海上交通也得以均衡发展。特别是海上交通的发展更远非两汉所能比拟。唐代海 上交通的发达除了上述原因以外安史之乱与西方海上贸易的发展也有关系。盖安史之乱以后 藩镇割据,西北交通大受阻碍,南

14、海交通乃乘机兴起。而阿拉伯人在西元651年灭亡波斯的萨珊 王朝以后,随着帝国的扩张,与波斯人共同建立了西自西班牙、非洲,东至印度、中国的海上交通线。中国由于海上贸易的发达。沿海贸易港逐渐兴起,广州、交趾、泉州、扬州为其尤著者。市舶司也在外人的要求下在重要贸易港设置起来。 海陆交通的发达使胡人之来华与国人之西去不绝于途。本来在南北朝时北方已是胡人世 界,隋唐时代西域各国胡人更大批东来,或由陆路或由海路进入中国。他们主要居住在长安、洛 阳、广州、洪州、扬州等大都会,有特定的居住地区,名日蕃巷或蕃坊。设有蕃长,由外族自相推选,再由政府任命。蕃长负责蕃坊所有外侨行政、法律与宗教事务。根据唐代法律规定,

15、诸化外人与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唐律论。可谓相当宽容。政府并允许外族子弟接受教育与汉族通婚。 来华胡人大多经商,以大食人与波斯人最有势力。波斯商人多经营珠宝生意,可能与波斯湾 的养珠业有关,也往往以此致富。故“波斯人”成为富人的代名词,“穷波斯”便与“瘦人相扑”、“先生不识字”一样成为不可思议的事情。胡人也有经营酒家而以胡姬陪酒者,长安西市最多,李白便是胡姬酒肆的常客。此外也有不少昆仑奴(黑人)来华从事家仆或奴隶等低级职业。 胡商以外宗教家僧侣东来者也很多。西域各国佛教高僧来华传教译经者不可胜数,中国高 僧西去求法也蔚为风气。唐代大批人移民南洋,声威与文化随之远播,因此海外诸

16、国皆以“唐”称呼中国。有如汉代声威远播西北,故西北诸国称呼中国为“汉”。“唐人”、“唐字”、“唐言”、“唐家”、“唐山”皆因此而流行至今。 (选自嘹望东方周刊) 9下列解释与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是( )(3分) A魏晋南北朝至隋唐的六七百年间外来民族与外来文化大量涌人中国,它不但为中国民族 注入了异族的新血液。而且也替中国文化加入了新的内容,这是隋唐盛世形成的原因所在。 B来华胡人大多经商,其中波斯商人多经营珠宝生意,往往以此致富。胡人也有经营酒家而 以胡姬陪酒者,李白便是胡姬酒肆的常客。 C海陆交通的发达使胡人之来华与国人之西去不绝于途。唐代法律规定,诸化外人与同类自 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

17、类相犯者,以唐律论。法律相当宽容。 D海外诸国以“唐”称呼中国,是因为唐代大批移民南洋,声威与文化随之远播,“唐人”、“唐 字”、“唐言”、“唐家”、“唐山”也因此而流行至今。 10试述唐代海上交通发达的原因。(3分) 答: 1 1简述魏晋南北朝东南海上交通盛过两汉的原因。(3分) 答: 四、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本大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能全选。 甲:文学类阅读下文,完成1214题。(15分) 受戒(节选开头、结尾部分) 汪曾祺 明海出家已经四年了。 他是十三岁来的。 这个地方的地名有点怪,叫庵赵庄。赵,是因为庄上大都姓赵。叫做庄,可是人家住得很分 散,

18、这里两三家,那里两三家。一出门,远远可以看到,走起来得走一会,因为没有大路,都是弯弯曲曲的田埂。庵,是因为有一个庵。庵叫苦提庵,可是大家叫讹了,叫成荸荠庵。连庵里的和尚也这样叫。“宝刹何处?”“荸荠庵。”庵本来是住尼姑的。“和尚庙”、“尼姑庵”嘛。可是荸荠庵住的是和尚。也许因为荸荠庵不大,大者为庙,小者为庵。 明海在家叫小明子。他是从小就确定要出家的。他的家乡不叫“出家”,叫“当和尚”。他的家乡出和尚。就像有的地方出劁猪的,有的地方出织席子的,有的地方出箍桶的,有的地方出弹棉花的,有的地方出画匠,有的地方出婊子,他的家乡出和尚。人家弟兄多,就派一个出去当和尚。当和尚也要通过关系,也有帮。这地方

19、的和尚有的走得很远。有到杭州灵隐寺的、上海静安寺的、镇江金山寺的、扬州天宁寺的。一般的就在本县的寺庙。明海家田少,老大、老二、老三,就足够种的了。他是老四。他七岁那年,他当和尚的舅舅回家,他爹、他娘就和舅舅商议,决定叫他当和尚。他当时在旁边,觉得这实在是在情在理,没有理由反对。当和尚有很多好处。一是可以吃现成饭。哪个庙里都是管饭的。二是可以攒钱。只要学会了放瑜伽焰口,拜梁皇忏,可以按例分到辛苦钱。积攒起来,将来还俗娶亲也可以;不想还俗,买几亩田也可以。当和尚也不容易,一要面如朗月,二要声如钟磬,三要聪明记性好。他舅舅给他相了相面,叫他前走几步,后走几步,又叫他喊了一声赶牛打场的号子:“格当”,

20、说是“明子准能当个好和尚,我包了!”要当和尚,得下点本,念几年书。哪有不认字的和尚呢!于是明子就开蒙入学,读了三字经、百家姓、四言杂字、幼学琼林、上论、下论、上孟、下孟,每天还写一张仿。村里都夸他字写得好,很黑。 。 小英子把明海接上船。 小英子这天穿了一件细白夏布上衣,下边是黑洋纱的裤子,赤脚穿了一双龙须草的细草鞋, 头上一边插着一朵栀子花。一边插着一朵石榴花。她看见明子穿了新海青,里面露出短褂子的白 领子,就说:“把你那外面的一件脱了,你不热呀!” 他们一人一把桨。小英子在中舱,明子扳艄,在船尾。 她一路问了明子很多话,好像一年没有看见了。 她问,烧戒疤的时候,有人哭吗?喊吗? 明子说,没

21、有人哭,只是不住地念佛。有个山东和尚骂人:“俺日你奶奶!俺不烧了!” 她问善因寺的方丈石桥是相貌和声音都很出众吗?“是的。” “说他的方丈比小姐的绣房还讲究?”“讲究。什么东西都是绣花的。” “他屋里很香?”“很香。他烧的是伽楠香,贵得很。” “听说他会作诗。会画画,会写字?”“会。庙里走廊两头的砖额上,都刻着他写的大字。” “他是有个小老婆吗?”“有一个。” “才十九岁?”“听说。” “好看吗?”“都说好看。” , “你没看见?”“我怎么会看见?我关在庙里。” 明子告诉她。善因寺一个老和尚告诉他,寺里有意选他当沙弥尾,不过还没有定,要等主事 的和尚商议。 “什么叫沙弥尾?”“放一堂戒,要选出

22、一个沙弥头,一个沙弥尾。沙弥头要老成,要会念很多经。沙弥尾要年轻,聪明,相貌好。” “当了沙弥尾跟别的和尚有什么不同?”“沙弥头,沙弥尾,将来都能当方丈。现在的方丈退居了,就当。石桥原来就是沙弥尾。” “你当沙弥尾吗?”“还不一定呐。” “你当方丈管善因寺?管这么大一个庙?”“还早呐!” 划了一气,小英子说:“你不要当方丈!”“好,不当。” “你也不要当沙弥尾!”“好,不当。” 又划了一气看见那一片芦花荡子了。 小英子忽然把桨放下,走到船尾,趴在明子的耳朵旁边,小声地说: “我给你当老婆你要不要?”明子眼睛鼓得大大的。 “你说话呀!”明子说:“嗯。” “什么叫嗯呀!要不要,要不要?”明子大声地

23、说:“要!” “你喊什么!”明子小小声说:“要!” “快点划!” 英子跳到中舱,两只桨飞快地划起来,划进了芦花荡。芦花才吐新稳。紫灰色的芦穗,发着银光,软软的,滑溜溜的,像一串丝线。有的地方结了蒲棒,通红的,像一支一支小蜡烛。青浮萍,紫浮萍。长脚蚊子,水蜘蛛。野菱角开着四瓣的小白花。惊起一只青桩(一种水鸟),擦着芦穗,扑鲁鲁鲁飞远了。 。 一九八O年八月十二日,写四十三年前的一个梦 12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小说通过江南水乡佛门弟子世俗化的故事,描写了普通人的人生欢乐,表达了对淳朴的民 间日常生活的肯定与赞美,也含蓄地表现出对清规戒律的否定与嘲讽。 B小说描述

24、了一种独特的生存环境中奇异的人情风俗及其生活方式:和尚同“俗人”毫无二 致,他们过着“俗人”的生活,享受着人性、人情焕发出来的欢乐与愉悦。作品以此诠释人 性美。 C明子与小英子在一种亲密无间的关系里滋养起了一种最自然的相互依恋的情感。小英子 不让明子将来去当方丈,毫无顾忌地提出要给他做老婆,已受戒的明子都答应了。受戒的 宗教神圣性被戏谑,小说自始至终渲染的自然淳厚的民风得到了升华与深化。 D明子与小英子把船划进芦花荡,“惊起一只青桩(一种水鸟),擦着芦穗,扑鲁鲁鲁飞远了”。 这表明作家对“划进芦花荡”这一行为的否定。 E小说第三段提到“庵本来是住尼姑的”,“可是荸荠庵住的是和尚”,这表明当地风

25、俗不正,民风不淳。 13试分析小说的文体风格及语言特点。(4分) 答: 14试阐述小说末尾汪曾祺所述的“四十三年前的一个梦”的内蕴。(6分) 答: 乙:实用类阅读下文,完成l214题。(15分) 舒乙谈父亲老舍 作为一个父亲他对我们要求极其严格。首先他自己是个十分严肃的人,是个非常勤奋的作 家。他把写作当成终身事业。每次看到他房间里的灯光就会让我产生一种崇敬的心理。 他对创作十分严谨,每天只能写两千字,现在许多年轻作家每天能写上万字,对于他简直不 可想像。 他在生活中并不像他的作品那么幽默、风趣。老舍十分好客,有很多朋友,特别能与贫苦人 民友好相处。这些都给我们作出了榜样,使我们对下层人民都有

26、一种深厚的感情。 他的读者多,他去世之后(文革期间不算),他的书的出版呈上升趋势,这种情况在现代作家 中不是很多,有的作家是随着历史的推移而被忘却了。即使在文革期间,他的书有很多不能出 了,但国外还在大量翻译他的作品,而且掀起。了很大的老舍热。 对自己周围的知识分子的生活态度有所批判。在老舍的作品中的确是有的。在30年代,老 舍周围有很多人,包括他的一些朋友,他们一方面接受了新的思想观念,一方面又摆脱不了旧的 婚姻习俗。像那时候很伟大的作家鲁迅、郭沫若、胡适,都是屈从于父母的安排,娶了一个旧时女子,同时他们的思想又非常激进。一方面是围着他们的年轻貌美有学问的大学生,一方面是没知识、不识字的太太

27、,可想而知他们的痛苦。这些旧时女子有的虽然也是出生于地主家庭的女儿或其他,但与丈夫却往往没有共同语言。老舍的作品就是对当时现实的写照。婚姻生活的确是令人痛苦和无奈的。老舍基本上抱独身主义,直到30多岁后才自由恋爱娶了一位大学生,他是享受到自由恋爱的幸福的。有些人认为老舍在前期的作品里表现了对于爱情、婚姻的美好渴望,而在他结婚后却产生出了不满和失望。现在有一些关于作家情感的说法。我想他们那时候也是很复杂的。 多数评论家喜欢把老舍的死同四世同堂里祁天佑的死当成一类。祁天佑是一个没有政治 信仰的人,他在他熟悉的环境里尊严扫地,老舍不一样。如果发生在国民党时期,老舍就不会去 死。一个知识分子对国家没有

28、信心,无论如何的打击他都能经受。老舍已经虔诚地皈依了这一套 意识形态,完全是以它的褒贬为褒贬,以它的荣辱为荣辱,这时候突然给他一个打击,这对于心 理纯朴的老舍来说肯定是接受不了的。老舍基本上没有什么理论水平,他从小没读过多少书,他 对政体不是清晰的。他的一切是为人民好。他并不是单纯为个人尊严。所以当这种巨大的心理 落差出现,他感到一种失去,这种失去是他不可以理解的。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文革期间,老舍的书在国内不能出了,但国外还在大量翻译他的作品,掀起了很大的老 舍热。 B老舍每天只能写两千字,而现在有些年轻的作家每天能写上万字,通过对比,更突出了老 舍创作态度的严谨。

29、 C老舍婚后对婚姻生活产生了不满和失望,表明他后来也意识到了自己对周围知识分子生活 态度的批判有不妥当的地方。 D老舍对政体的认识是不清晰的,他之所以虔诚地皈依了一套意识形态,是因为他认为“这 一套”意识形态是“为人民好”的。 E老舍是因为政治信仰的失落而自杀的,并不是单纯为个人尊严而死的。 13作者说老舍是个“十分严肃的人”,从全文看,他的“严肃”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答: 14老舍有着浓厚的“平民意识”,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这一点?(6分) 答:五、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5依据上下文,补全下面一首小诗。要求句式一致,修辞得当。(3分) 时间好像一把尺子它能衡量奋斗者前进的进程。 ,

30、时间犹如一面战鼓。它能激励我们加快前进的脚步。 16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0分) 材料:据新华社消息 铁道部日前下发了关于调整儿童票身高的通知,从2008年12月 21日起,对符合购买半价条件的儿童身高做出调整,由原来11米l4米的标准,调整为l1米15米,以儿童实际身高(脱鞋)为准,新标高上限放宽了10厘米。按照新规,身高l1米l5米的儿童乘火车时应随同大人购买座别相同的半价票、加快票及相应的空调票。 (1)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要求字数在50字以内)。(3分) 答: (2)针对上述材料,写一则短评(要求字数在150字左右)。(7分) 答: 六、作文(70分) 17阅读下面的文字

31、,根据要求作文。(70分) 乞丐为填饱肚子四处奔波,风餐露宿。一富商对乞丐的遭遇深表同情,就把乞丐养了起来, 让他住上舒适的房子,过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谁知,好日子没过几天,乞丐便不辞而 别,重新开始了四处乞讨的生活。有人问乞丐:“为何如此不识好歹?”乞丐答日:“过去我白天讨饭,夜里睡在破庙里,但梦的是山珍海味、绫罗绸缎;后来我吃的是大米白面,睡的是暖被热炕,梦的却是讨吃要饭。无功受禄,靠别人施舍,总不如自己讨要来的心里踏实!”(选自杂文月刊2008年11月下) 读了上面的材料,请你选择一个角度、一个侧面立意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800字。语文高考模拟卷 一、l(1

32、)制芰荷以为衣兮(2)无食桑葚(3) 猿猱欲度愁攀援(4)添酒回灯重开宴 (5)知不可乎骤得(6)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6 2D(属:嘱托。)3c(是说前朝旧事;是作者的褒扬之辞。)4(1)百姓看着官家的粮仓,就像面对仇人的堡垒一样,只是无法用武器来攻打罢了。 (2)我想建造的预备粮仓,对今年的旱灾诚然没有作用对以后将出现的灾荒大概还是有用处的。 参考译文 粮仓是用来储存国家公粮的,百姓遇到饥荒,也从这里取食。所以在夏、商、周时代,治理国家的人不一定要人民把应缴的粮食都缴纳给官府老百姓也不一定要把自家的粮食都藏在家中。后世设立的常平仓、历代地方上所设的义仓,都还保留着为民考虑的成分但古代圣王的

33、美意已衰微了。等到政治制度的弊病越来越严重,公家粮仓里所积存的粮食便变得与百姓的生计 毫不相关了。每当遇到荒年或水旱灾害,即使饿死的人堆积于道路,彼此枕卧,如果没有接到上级的救济命令,即使是关心百姓的官员,也只得坐守粮仓,紧锁仓门,不敢向饥民发放哪怕是极少量的粮食以拯救他们的生命;百姓看着官家的粮仓,就像面对仇人的堡垒一样只是无法用武器来攻打罢了。唉!设置粮仓的目的,难道本来就是这样的吗? 绍兴府的粮仓看起来像小山,大型的共三四座,仓中储藏的粮食不下数十万斛。但是每年的收成稍爱影响,百姓就不能免除受饥挨饿。癸亥年的春天,白天刮着东北风,晚上则有流星从天空坠落。知府佟公说:“这是天将大旱的征兆,

34、不能不预作准备。”既下令民间积聍粮食谨固收藏,又召集工匠选址,选择了府台衙门东面以前太积库的土地,来开建预备粮仓。接下来,整 整四个月天未下雨;到了八月份,农业生产全垮了,家家户户都空无所有。人们从陆上长途跋涉数百里,到湖州、嘉兴地区去购运粮食以自救。市镇上又隔些天就发生火灾,商贩们没有可供贸易的场所。佟知府率领下属,四处向掌管山川、土地、谷物的神祗祷告总算在八月十五日开始,下了十天大雨,使田里稻禾复苏,抽出穗来。农民们这才有了点收成的指望,民生稍微得到恢复、 佟知府说:“唉!我想建造的预备粮仓,对今年的旱灾诚然没有作用,对以后将出现的灾荒大概还是有用处的。”于是加紧完成他的营建。到了九月初四

35、终于完工了。在三个方向共建成仓房二十六间,约可藏谷十万几千斛。粮仓的前面建有厅堂,可供出纳粮米之用;没事的时候,凡是宾客及上级派来出差的人找不到住处的,也可以在这里居住。粮仓南面靠近民房的地方,筑起 高墙;围墙向东转弯的地方开大门,出门就是大街。从靠近门的地方起,叉造了二十八间屋子,自南向北排列,供做生意的商人居住每月的房租用来购买粮食,藏入仓库;所有的房屋又划为几片,进行综合管理。预计每经过三年的积累,就可有对付一年灾荒的储备了。 佟知府的副守钱君对同僚说:“佟公建造预备粮仓的举动,给百姓的恩惠,哪有穷尽呢?日后百姓享受佟公的恩德,而不知它的来历那就是由于我们不但现在没有留下赞美的记载,而且

36、使佟公的政绩在以后也被湮没了。”于是相随而来看我嘱托我作文记述。我回答说:“是!是!怜悯人民遭到灾害而赈救受害的人,这是庇护民众的仁德;祸患没有发生而加以预防,这是谋虑 深远的智慧;面对灾害而不怠惰,这是临事果断的勇毅;以今天的创建造福于将来,这是布行德惠的真诚。佟知府做了这一件事,而同时具有仁、智、勇、诚四种美德,这样的事难道可以不加以记述么?我的文章虽然作得不好,也愿意同各位一起来完成此事:” 5(1)这一句的诗眼是“锁”:“锁”字含义丰富,除了给我们云雾压楼的阴霾感觉以外,还具有锁在深闺的女子不得自由的意味。 (2)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句话表面上是写景,实则抒情。这句话描写了一幅鸟语花香的

37、欢快景象,运用了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用鸟语花香来衬托词人自己的惆怅。 二、6BC(B孙策是孙坚的儿子;C百合花是因为弗比斯对她很冷漠,所以语气不是太好;最后是她的母亲把爱斯梅拉达赶出去,而她本人当时已昏了过去。)7(1)鲁肃表面上是来吊丧,实际上是来探听情况的;这样诸葛亮就有机会和鲁肃商谈双方联合抗击曹操的事。 (2)他看着女儿,觉得自己的女儿够漂亮,猜想她一定能够从赵伯韬那里打听到准确消息,所以他满意 似的松了一口气。“那件事”是指打听赵伯韬买公债是做“多头”还是“空头”。 8(1)C(孔子认为“过了”与“不及”同样不好。) 参考译文 子贡问:“颛孙师(子张)和卜商(子夏),哪一个好一些?”孔

38、子说:“子张办事过分了。子夏办事不足。”子贡说:“既然这样,那么是子张好一些了?”孔子说:“过分和不足同样不好。”(论语先进第十一) (2)“过犹不及”即是对中庸思想的具体说明。为人办事都要做到恰到好处,物极必反,真理再前进一步就成了谬误无所作为也是永远不会进步的。 参考译文 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可算是顶高的啊!但人们缺少这种道德已经很久了。”(论语雍也第六) 三、9AB(A是部分原因,不是全部原因;8南海交通乘机兴起。) 10唐帝国成为亚洲盟主,因此亚洲和平秩序得以维持,东西交通也可畅通无阻;大运河的开凿使国内南北交通密切联系,西北对外陆上交通与东南海上交通也得以均衡发展:安史之乱与

39、西方海上贸易的发展也有关系,因为安史之乱以后藩镇割据,西北交通大受阻碍,南海交通于是乘机兴起。 11这时期中外陆上交通的没落,却在东南海上交通的发达上获得补偿。吴、东晋宋、齐、梁都与南海诸国有往来:而西方自罗马帝国灭亡后,印度洋海运中心逐渐由地中海、红海东移至波斯湾,波斯商人更远向印度、东南亚发展,使得魏晋南北朝东南海上交通盛过两汉。 1 四、甲:l2DE(D“否定”错;E“风俗不正,民风不淳”错。) 13在文体风格上追求小说与散文、诗歌的融合,淡化情节和人物性格心理,注重气氛的描摹,将散文笔调和诗歌的意境营造手法引入小说创作,以淳朴淡雅简洁准确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原始淳朴的南方水乡生活的诗意化

40、图景形成了一种淡中有味飘而不散,清新独特的田园抒情风格。如结尾那段自然环境描写可谓诗情画意跃然纸上。 l4末尾这一“注脚”意味着:本文所表述的可能只是一场梦觉,只是作者心目中的一种“理想境界”。这个清新明丽的梦境传递着这样一种文化信息:佛教的世俗化其实就是佛教的人情化。人世间一切美好的情感应该不受清规戒律的禁铟。 乙:l2AC(A“老舍的书在国内不能出了”错,原文是“他的书有很多不能出了”:c应是有些人认为“老舍婚后对婚姻生活产生了不满和失望”;得出的结论在原文中缺少依据。)13生活中,他并不是像他的作品那么幽默,风趣;对孩子,他的要求极其严格;对创作,他十分严谨、勤奋,把写作当成自己的终身事

41、业;对自己周围的知识分子的不良生活态度老舍在作品中有所批判。 14老舍有很多贫苦朋友;批判自己周围的知识分子屈从旧的婚姻习俗,同情因此受到损害的l目时女子;(当他认为一套意识形态是为人民好时,就虔诚地皈依;当他感到这种意识形态发生变化时他就不能理解和接受,以死相抗。 五、l5时间如同一架天平,它能称量奋斗者成果的重量。(或:时间就像一条皮鞭,它能鞭策我们追赶人生的目标。) 16(1)铁道部下发的关于调整儿童票身高的通知称,对符合购买半价条件的儿童身高做出调整,由14米提高到了15米。 (2)儿童购票标准上限放宽了l0厘米,对于儿童群体的权利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扩展,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变革与进步。但另一方面,这一变革还尚不彻底。对一部分发育较早较快儿童的权益来说,还是不够公平与公正。因此,从社会发展趋势看,以年龄作为儿童购票标准比身高更为科学。 六、l7略20 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