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电压跟随器.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807301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3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压跟随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电压跟随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电压跟随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电压跟随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电压跟随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完整word版)电压跟随器电压跟随器的作用 电压跟随器是用一个三极管构成的共集电路,它的电压增益是一,所以叫做电压跟随器。那么电压跟随有什么作用呢?共集电路是输入高阻抗,输出低阻抗,这就使得它在电路中可以起到阻抗匹配的作用,能够使得后一级的放大电路更好的工作。你可以极端一点去理解,当输入阻抗很高时,就相当于对前级电路开路,当输出阻抗很低时,对后级电路就相当于一个恒压源,即输出电压不受后级电路阻抗影响。一个对前级电路相当于开路,输出电压又不受后级阻抗影响的电路当然具备隔离作用,即使前、后级电路之间互不影响。所以,电压跟随器常用作中间级,以“隔离”前后级之间的影响,此时也称之为缓冲级。基本原理还

2、是利用它的输入阻抗高和输出阻抗低之特点,在电路中起阻抗匹配的作用。 举一个应用的例子:电吉他的信号输出属于高阻,接入录音设备或者音箱时,在音色处理电路之前加入这个电压跟随器,会使得阻抗配匹,音色更加完美。很多电吉他效果器的输入部分设计都用到了这个电路。电压跟随器电压跟随器,顾名思义,就是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是相同的,就是说,电压跟随器的电压放大倍数恒小于且接近1。电压跟随器的显著特点就是,输入阻抗高,而输出阻抗低,一般来说,输入阻抗要达到几兆欧姆是很容易做到的。输出阻抗低,通常可以到几欧姆,甚至更低。在电路中,电压跟随器一般做缓冲级及隔离级。因为,电压放大器的输出阻抗一般比较高,通常在几千欧到几

3、十千欧,如果后级的输入阻抗比较小,那么信号就会有相当的部分损耗在前级的输出电阻中。在这个时候,就需要电压跟随器来从中进行缓冲。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应用电压跟随器的另外一个好处就是,提高了输入阻抗,这样,输入电容的容量可以大幅度减小,为应用高品质的电容提供了前提保证。电压跟随器的另外一个作用就是隔离,在HI-FI-(高保真),电路中,关于负反馈的争议已经很久了,其实,如果真的没有负反馈的作用,相信绝大多数的放大电路是不能很好的工作的。但是由于引入了大环路负反馈电路,扬声器的反电动势就会通过反馈电路,与输入信号叠加。造成音质模糊,清晰度下降,所以,有一部分功放的末级采用了无大环路负反馈的电路,试图

4、通过断开负反馈回路来消除大环路负反馈的带来的弊端。但是,由于放大器的末级的工作电流变化很大,其失真度很难保证。在这里,电压跟随器的作用正好达到应用,把电路置于前级和功放之间,可以切断呀扬声器的反电动势对前级的干扰作用,使音质的清晰度得到大幅度提高。电压隔离器输出电压近似输入电压幅度,并对前级电路呈高阻状态,对后级电路呈低阻状态,因而对前后级电路起到“隔离”作用。 一、前言作为一名在读本科生,自己不能奢望从课堂上学到太多实践的知识。但我还是看到身边有很多热衷于电子设计的同学,虽然自己在电子线路设计的学习过程中一路磕磕绊绊,但一直有很多热心的学长老师帮助,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也总结了一些学习方法,希望

5、能给热爱电子线路设计的同学们一点点启发。二、完成一项电子设计作品07年的暑假,我观看了学长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全过程,当时的A题“音频信号分析”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经过一年的学习自己的知识也差不多可已完成这个任务了,于是开始着手设计和制作。下面将详细介绍自己制作的全过程。2.1 任务分析题目的任务是计、制作一个可分析音频信号频率成分,并可测量正弦信号失真度的仪器。模拟部分的要求是:(1)输入阻抗:50 (2)输入信号电压范围(峰-峰值):100mV5V;(3)输入信号包含的频率成分范围:200Hz10kHz。数字部分的要求是:(1)20Hz分辨力的频谱分析;(2)信号各分量功率测量

6、;(3)信号失真度测量。经过分析,模拟部分需要制作一个AGC(自动增益控制)放大器电路,而数字部分主要是进行FFT(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和功率、失真度算法的实现。对于数字部分,由于作者手上有eZDSP2812的开发板,所以作者决定采用TI公司的DSP TMS320F2812作为整机运算控制核心。对于模拟部分,经过分析他只要由一下几部分构成:点击看原图由于TMS320F2812的片上ADC动态输入范围为03V,而题目要求的输入范围为100mV5V交流信号,因此需要对输入信号峰值进行检测,然后根据结果对判断信号进行放大或衰减,并将信号电平由0V提升到1.5V。为了防止高频信号被采样,在ADC前增加

7、滤波器,考虑到频谱分析的缘故,应采用具有带内最大平坦度的巴特沃思滤波器。经过以上分析,已经可以得到如下放大电路的整体框图。点击看原图细心的朋友可能会问,为什么峰值检测放在程放之后呢,是否可以直接接在信号输入端。这个问题作者在方案确定时经过了一番细致考虑,理论上两种方法都可以,但是要注意到,峰值检测电路对毫伏级的输入信号检测精度很有限,实测误差会大于10%,而经过放大后再进行峰值检测有利于提高峰值检测精度,从而更有效的选择程放的放大倍数。2.2 借助TI网上选型工具确定各部分方案记得TI模拟器械技术部首席科学家TimKalthoff先生在武汉大学的湖北省电赛颁奖典礼上说过:“TI的网站是一所很好

8、的模拟大学。”确实如此,TI的网站有许多帮助设计人员完成选型、方案设计、方案验证的工具和向导,这对于想作者一样的初学者是很有帮助的。2.2.1 程控增益放大器作者决定从程控增益放大器部分开始确定设计方案,对于本部分,和很多人一样,作者一开始想到两种方案:1OPA + 模拟多路复用器;2集成程控增益放大器。怀着这两种方案,作者像往常一样,先登陆TI中国的官方网站 to ?95.5dB,供电电压最大为 15V ,输入输出范围接近供电电压。于是我很兴奋地登陆TI中国样片中心的网站开始申请教育样片(TI公司有大学合作计划)。令人感到沮丧的是,样片缺货。于是,作者选择了第一种方案,这种方案的优点是OPA

9、较容易获得,另外作者手上有MAXIM公司的一款性能很不错的多路复用器MAX308。2.2.2 电平提升电路对于这部分,作者也想到了两种方案:1直流电平取自电源电压。这种方法优点是无需增加额外电路,缺点是电源纹波会影响频谱分析的精度。2通过电压基准源+电压加法器。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噪声纹波小,缺点是需要增加电路复杂度。考虑到采用电阻分压的方法会在信号中引入电源的纹波,影响频谱分析精度,所以作者选择了第二种方案,并决定采用手上的低噪声电压基准源AD780提供3V直流电平,并通过OPA228衰减0.5倍得到1.5V直流电平。2.2.3 峰值检测电路作者记得模电课上老师说过峰值检测电路(PKD)的大致结

10、构,由二极管和低漏电容组成。在实际应用中,PKD输入输出需要加缓冲,作者这部分的设计参考了AD公司OP177和TI公司OPA128的数据手册中提供的电路图:这两种方案本质上是一样的思路,输入为理想二极管接法,输出为电压跟随器,特别的地方是采用场效应管或晶体管代替二极管,这样的好处是方向漏电流小,因为他们的方向漏电流都在pA级别,而二极管方向漏电流是nA级的。另外,电容的选择也尤为重要,低漏电流是首要考虑,作者手上有低漏的CBB电容,故选择CBB作为储存电荷的电容器。输出的运放最好选用偏置电流小的运放,FET输入型的是首选。总体而言,TI的方案是AD方案的改进型,场效应管前的二极管可以进一步防止

11、方向漏电流。由于经验不足,作者当时决定留到仿真时才决定二者中选择哪一种。2.2.4 抗混叠滤波器对于滤波器的设计,作者一直采用查表法设计,这一次决定尝试使用TI网上推荐的FilterPro滤波器设计软件。作者很快从网上获得了免费的设计软件,并在自己的电脑安装了软件。但让我感到很遗憾的是,软件在作者的电脑上运行不一会儿就弹出警告窗口报错,于是作者到TI网上下载了该软件的应用报告FilterProTM MFB及Sallen-Key低通滤波器设计程序,可是按照文章的方法操作还是无法让软件工作。直到现在为止还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因为个人水平问题,希望有用过该软件的朋友交流交流。最后,作者使用常规方法,

12、查表得出了截止频率为17kHz(足够的余量)的四阶巴特沃思低通滤波器的电容电阻参数。三、使用TINA-TI 7.0进行方案验证到此为止,本题的模拟电路部分方案设计已经初步完成了。下面的工作就是仿真验证了。作者采用了TI公司免费提供的仿真软件TINA TI对设计方案进行仿真验证,作者选择TINA的原因是,它比PSPICE更适合初学者,并且TI的官方网站有大量的文档使用该软件进行仿真测试。作者首先对个单元电路进行仿真,通过对峰值检测部分的仿真,作者发现两种方案的精度都足够满足本题要求。于是作者选择了ADI公司的电路图并对其进行了一些修改,作者将晶体管和二极管统一换成二极管1N4148,放大器采用T

13、I公司经典FET输入运放TL082。使用TINA 7.0仿真后发现结果还是很令人满意,经过参数微调后决定了一下电路。接着作者采用相同的方法完成了各部分电路及总体电路的仿真测试,期间发现了一些错误和修改了一些参数,如加法器误采用了同相加法器。最后得到整体电路图和幅频响应特性:四、动手制作电路板考虑到PCB制作周期较长,而学校快放假了,作者决定手工焊接,于是在学校实验室里过了一晚,第二天早上终于全部测试通过。下面是作者手工焊接的电路板:五、测试仪器及测试数据5.1 测试仪器从上至下是:泰克TDS 1002B、新联EE1643C函数信号发生器、FLUKE 五位半台式万用表、 新联EE1461 DDS

14、信号发生器(没有使用)、MATRIX 实验室用直流稳压电源。5.2.1 幅频特性测试 -3dB点,输入信号峰峰值为1V,16.95kHz。从结果看,测试结果和TINA的仿真结果相当接近。5.2.2 峰值检测误差测试峰值检测电路整体误差小于10%,信号幅值在1V以上时有较高的精度。如果将输入信号放大到该区间,则可进一步提高峰值检测精度。输入信号幅值256mV、10.10kHz,峰值检测结果244mV。压跟随器是共集电极电路,信号从基极输入,射极输出,故又称射极输出器。基极电压与集电极电压相位相同,即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同相。这一电路的主要特点是:高输入电阻、低输出电阻、电压增益近似为1,所以叫做电

15、压跟随器。 那么电压跟随有什么作用呢?概括地讲,电压跟随器起缓冲、隔离、提高带载能力的作用。 共集电路的输入高阻抗,输出低阻抗的特性,使得它在电路中可以起到阻抗匹配的作用,能够使得后一级的放大电路更好的工作。举一个应用的典型例子:电吉他的信号输出属于高阻,接入录音设备或者音箱时,在音色处理电路之前加入这个电压跟随器,会使得阻抗匹配,音色更加完美。很多电吉他效果器的输入部分设计都用到了这个电路。 电压隔离器输出电压近似输入电压幅度,并对前级电路呈高阻状态,对后级电路呈低阻状态,因而对前后级电路起到“隔离”作用。 电压跟随器常用作中间级,以“隔离”前后级之间的影响,此时称之为缓冲级。基本原理还是利用它的输入阻抗高和输出阻抗低之特点。 电压跟随器的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特点,可以极端一点去理解,当输入阻抗很高时,就相当于对前级电路开路;当输出阻抗很低时,对后级电路就相当于一个恒压源,即输出电压不受后级电路阻抗影响。一个对前级电路相当于开路,输出电压又不受后级阻抗影响的电路当然具备隔离作用,即使前、后级电路之间互不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