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车间防火防爆区域安全作业统一标准.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2805964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3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车间防火防爆区域安全作业统一标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车间防火防爆区域安全作业统一标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车间防火防爆区域安全作业统一标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车间防火防爆区域安全作业统一标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车间防火防爆区域安全作业统一标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文 件 名 称文献编号HLZY37-162版本号E/0聚酯防火防爆区域安全作业原则页 次1/16受控状态1 目为了全面认知和执行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规定,为了避免粉尘、易燃易爆蒸汽、液体化学品燃烧、爆炸,以及氮气外漏窒息等事故发生,特制定聚酯部防火防爆区域安全作业原则,从而对安全生产进行有效控制。2 合用范畴聚酯部PTA投料岗位、煤(油)炉区操作岗位、酯化缩聚岗位、罐区岗位、SSP车间现场操作发生粉尘、易燃易爆蒸汽、液体化学品燃烧、爆炸,以及氮气外漏窒息等紧急状况时合用。3 安全原则3.1 PTA投料及五楼紧急投料间PTA粉尘3.1.1 PTA为易燃物质,遇高热、明火或与氧

2、化剂接触有燃烧危险,PTA粉尘具备爆炸性,爆炸极限为0.05g/L,因而,应防止扬尘和粉尘积聚。3.1.2安全操作注意事项:3.1.2.1对落地PTA及时进行清扫、回收,操作过程中注意金属工具使用避免产生火花引起爆炸事故。3.1.2.2在PTA投料间进行抖袋子,清扫灰尘等尽量避免大幅度、大范畴操作,减少扬尘。3.1.2.3应定期用水冲洗PTA地坑内积余PTA粉尘,电气、设备、平台应定期清扫擦拭PTA灰尘。3.1.2.4在PTA投料间、五楼紧急投料间、检修PTA输送链条时使用金属工具一定要编制安浩宇审核蒋丽波核准刘志立日期.03.01日期.03.01日期.03.01文 件 名 称文献编号HLZY

3、37-162版本号E/0聚酯防火防爆区域安全作业原则页 次2/16受控状态轻拿轻放(如割刀、剪刀、扳手等),避免敲击设备,管道等,能不使用铁制工具尽量不要使用。3.1.2.5用切割机进行切割链条作业时,按公司规定办好有关手续,将管口用湿抹布堵塞,周边清扫干净,将地面用拖布拖湿润并保证无扬尘状况下方可作业。3.1.2.6在PTA投料间内作业机动车排气口应装上阻火器,应定期检查车辆电路,打扫车内高温部位积余粉尘,机动车行走要慢、稳、准,避免碰擦现场金属护栏等产生火花。3.1.2.7在此区域动火作业必要对场合进行彻底打扫,并严格按公司规定办理有关手续。3.1.2.8电仪人员应定期检查区域内电路,有无

4、老化,过热现象。检查各设备接地与否完好。3.1.2.9设备人员应定期检查动设备润滑系统,有无润滑不良导致温度上升或滚动摩擦变滑动摩擦(PTA投料电动葫芦上面滑轮)产生火花等。3.1.2.10检查PTA投料间防火隔离门动作与否正常,应急电源切换等防火防爆应急设备与否完好。3.1.3定期作业检查表(见附页)文 件 名 称文献编号HLZY37-162版本号E/0聚酯防火防爆区域安全作业原则页 次3/16受控状态序号分类作业内容和规定负责人作业 频次备注1卫 生PTA投料吊车检修平台清扫、擦拭保全每班最后一种早班2地坑内PTA小料仓上部清扫、擦拭保全每班最后一种早班3输送管道表面擦拭工艺每班4链送和给

5、料驱动电机擦拭电仪每天5链送和给料齿轮箱擦拭保全每天6PTA地坑内地面、爬梯和扶手栏杆用水冲洗、擦拭工艺每天7PTA投料间内和地坑内所有电缆管和槽架擦拭电仪每天8PTA投料间地面湿拖把拖地PTA投料组长每班9PTA投料斗机台和附属小平台擦拭PTA投料操作员随时10落地PTA及时清扫有关作业人员随时11隐 患 排 查检查电气,仪表线路有无破损和局部发热电仪每天12检查穿线镀锌管接口有无脱落松动电仪每天13检查所有设备接地与否良好,发现异常及时整治电仪每天14检查照明电和动力电开关与否可以正常使用,损坏及时更换电仪每天15检查所有安全警示照明与否完好,损坏及时更换电仪每天16检查校准PTA料仓和地

6、坑氧含量分析仪电仪每天17电动吊车常规检查时必要涉及所有滚动部件可以滚动自如,不得发生滑动摩擦电仪、保全每周18检查防火门可以完全关闭,如有异常及时联系有关部门维修工艺每周 定期作业检查表 R/HL 35-229文 件 名 称文献编号HLZY37-162版本号E/0聚酯防火防爆区域安全作业原则页 次4/16受控状态3.2 装置内和炉区液相热媒、装置内气相热媒3.2.1 液相热媒DOWTHERM RP,闪点194,自燃温度385;气相热媒联苯-联苯醚,闪点115,遇明火、高热可燃。3.2.2安全操作注意事项:3.2.2.1切换热媒泵、清洗热媒过滤器时戴好防护用品,防止高温烫伤。3.2.2.2在也

7、许接触到热媒或热媒气体操作时,应戴好防毒口罩;也许接触到大量热媒气体时(如高温热媒或气相热媒泄漏),应戴好车间配备自给式空气呼吸器。3.2.2.3准时巡检,特别是热媒漏点,依照漏点状况拟定隐患级别,拟定检查频次并做好相应排查记录。3.2.2.4加强热媒泵机封冷却水流量监测,定期清洗冷却水Y型过滤器。3.2.2.5如发现热媒泄漏,应穿好劳动保护用品,用不锈钢槽收集泄漏物,漏点消除后,清理设备及地面泄漏物,地面热媒用黄沙吸取,设备上油污用棉纱擦干净。清理地面油污或热媒后,将使用过黄沙和污棉纱定点放置。3.2.2.6如热媒泄漏并产生大量热媒蒸汽,或气相热媒泄漏,此时现场迅速消除泄漏源,开窗通风,有排

8、气风机将风机打开,以使现场热媒烟气迅速散尽,并此时禁止产生明火或火花作业。3.2.2.7 如热媒泄漏并起火,可用干粉灭火器、低压蒸汽、黄沙进行灭火。3.2.2.8 不论何种状况,一旦发生液(气)相热媒泄漏,手套、防毒口罩或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等劳保用品必要佩带,防止对人员伤害。3.2.3聚酯 D 区装置隐患巡检登记表(见附页)文 件 名 称文献编号HLZY37-162版本号E/0聚酯防火防爆区域安全作业原则页 次5/16受控状态 聚酯 区装置隐患巡检登记表 R/HL37-230编号缺陷位置和内容发现日期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文 件 名 称文献编号HLZY37

9、-162版本号E/0聚酯防火防爆区域安全作业原则页 次6/16受控状态 聚酯 D 区装置隐患巡检登记表 R/HL37-230日期 编号时间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签名0:308:3016:300:308:3016:300:308:3016:300:308:3016:300:308:3016:300:308:3016:30隐患状况填写:0、已消除;1、未恶化;2、有恶化趋势;3、已恶化。 文 件 名 称文献编号HLZY37-162版本号E/0聚酯防火防爆区域安全作业原则页 次7/16受控状态3.3 高温乙二醇和乙二醇蒸汽3.3.1乙二醇闪点116,遇明火、高

10、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危险;乙二醇蒸汽爆炸极限3.2-15.3(v/v%)。3.3.2容易泄漏高温乙二醇和乙二醇蒸汽部位重要是酯化釜、工艺塔系统、乙二醇蒸发器系统、塔底泵过滤器切换清洗时、系统开停机排熔体时,物料泵气蚀脱气时等。3.3.3安全操作注意事项:3.3.3.1切换塔底泵时戴好防护用品,防止高温烫伤。3.3.3.2清洗过滤器时,用淋水方式降温2小时后再排放过滤器内介质,排放时操作人员不要正对排放口方向站立;拆装过滤器螺栓时,人员要站稳,不要触碰过滤器入口阀或泵出口阀,防止高温乙二醇溅出烫伤。3.3.3.3准时巡检,特别是乙二醇漏点,依照漏点状况拟定隐患级别,拟定检查频次并做好

11、相应排查记录。3.3.3.4如发现高温乙二醇泄漏,应穿戴好石棉手套、防毒口罩或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等劳动保护用品,在保证人员安全状况下,用不锈钢槽收集泄漏物。3.3.3.5如高温乙二醇泄漏并产生大量乙二醇蒸汽,此时现场迅速开窗通风,有排气风机将风机打开,以使现场乙二醇蒸汽迅速散尽,并此时禁止产生明火或火花作业。3.3.3.6 如局部乙二醇起火,可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黄沙掩埋进行灭火。3.3.3.7 不论何种状况,一旦发生乙二醇蒸汽泄漏,此时有爆燃危险,应尽快消除泄漏源,通风排气,人员撤离至安全位置,等待乙二醇蒸汽散尽。3.3.4聚酯 区装置隐患巡检登记表(见附页)文 件 名 称文献编号H

12、LZY37-162版本号E/0聚酯防火防爆区域安全作业原则页 次8/16受控状态3.4 汽提塔尾气燃烧系统3.4.1 汽提塔尾气重要成分为乙醛,易燃,乙醛气体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4.0%57.0%(v/v%)。因此,汽提塔尾气燃烧时,不能产生尾气积聚。3.4.2一旦满足如下条件之一时,汽提塔尾气燃烧将切换至放空状态: 3.4.2.1当废水收集槽液位低于低报值时(如10%液位)。3.4.2.2当汽提塔液位高于高报值时(如95%液位)。3.4.2.3当汽提塔液位低于低报值时(如5%液位)。3.4.2.4当尾气压力不大于低报值(5KPA)或高于高报值(25KPA)时。3.4.2.5燃煤

13、加热炉突然停运。3.4.2.6鼓风机突然停运。3.4.2.7引风机突然停运。3.4.2.8炉膛温度不大于低报(450)时。3.4.2.9炉膛压力为正压时。3.4.2.10汽提塔底部压力高于50kPa时。3.4.3安全操作注意事项:3.4.3.1当燃煤锅炉或汽堤塔系统浮现以上异常故障报警时,燃烧切断阀自动关闭,放空阀自动打开,燃烧气动阀关闭,蒸汽调节阀关闭。3.4.3.2现场确认放空阀与否已打至放空状态(观测尾气压力、放空阀反馈信号),若状态不对,则打开放空旁通阀进行手动放空。3.4.3.3及时将蒸汽调节阀前截止阀手动关闭。3.4.3.4及时关闭尾气进燃煤加热炉前球阀,关闭助燃风机截止阀。3.4

14、.3.5现场确认报警因素后及时解决并恢复汽提塔系统运营,保持放空状态。3.4.3.6直至热媒炉完全恢复正常运营,方可使尾气重新进炉燃烧。尾气投入燃烧时,关放空阀、开燃烧阀,燃烧气动阀投“自动”,然后开助燃截止阀、开炉前手阀。文 件 名 称文献编号HLZY37-162版本号E/0聚酯防火防爆区域安全作业原则页 次9/16受控状态3.5 过滤器清洗间异丙醇3.5.1 异丙醇闪点12,易燃,异丙醇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 3.8 10.2%( v/v% )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会剧烈反映;在高热或火场中,受热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称远地方

15、,遇明火会引着回燃。3.5.2安全操作注意事项:3.5.2.1 异丙醇应密封于阴凉干燥处避光保存。远离热源。控制储存温度不超过30;当环境温度超过30时,应进行冷却降温。3.5.2.2储存时防止剧烈撞击,搬运时轻拿轻放。3.5.2.3操作防护办法:将通风橱风机启动,戴乳胶手套,以免直接接触。3.5.2.4移取时防止淌洒到地面上,防止火花和明火;小量泄漏时,用黄沙吸取,然后用水冲洗。3.5.2.5车间存储量不适当过多,以不超过一桶为宜。3.5.2.6灭火办法,少量燃烧可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黄沙进行灭火;异丙醇容器大量喷水冷却降温 ,若容器已处在高温状态下一段时间,此时相称危险了,人员必

16、要立即远离。3.5.3按“易燃易爆化学品巡检表”(见附页)每日进行巡检记录。文 件 名 称文献编号HLZY37-162版本号E/0聚酯防火防爆区域安全作业原则页 次10/16受控状态R/HL37-231文 件 名 称文献编号HLZY37-162版本号E/0聚酯防火防爆区域安全作业原则页 次11/16受控状态3.6 燃油炉点火用液化石油气气瓶3.6.1 液化石油气沸点低,在常温常压下极易汽化;液化石油气气态比空气重,能飘浮在地面或在低洼处沉积,而不易扩散;液化石油气爆炸下限低,当液化石油气在空气中浓度达到1.5%时,就能形成爆炸性气体;液化石油气点火能量小(不大于0.4mJ),只要有极微小火星就

17、可引燃引爆;液化石油气电阻率高,高速从容器中喷出时能产生数千伏以上静电电压,其放电火花足以引起着火爆炸。3.6.2安全操作注意事项:3.6.2.1 搬运时,轻拿轻卸,不得撞击。同步应戴好钢瓶上安全帽。钢瓶阀门应旋紧,不得泄漏。3.6.2.2储存时,阴凉通风,防止日光曝晒,禁止受热,与室内暖气相隔不少于1米;钢瓶阀门应旋紧,不得泄漏。3.6.2.3定期检查钢瓶角阀、减压阀、管线阀门与否完好关闭,定期用肥皂水在气路及各接头处检漏,以检查与否有漏气、裂纹、老化、松脱等现象。3.6.2.4更换钢瓶时,不要随意将钢瓶内残液倾倒或排放。3.6.2.5钢瓶摆放时应直立,禁止倾斜、卧放或倒立。3.6.2.6由

18、于油炉长时间备用,液化气钢瓶存储达到3年进行更换,将更换下来钢瓶内液化气消耗后,钢瓶进行效验。3.6.2.7一旦泄漏时,一方面应严格控制一切火源,迅速关闭容器、管线阀门,确认不再泄漏后,将房门打开,加强通风换气,此时应禁止人员进入房间内。3.6.2.8发生液化气泄漏,并且在泄漏处燃烧时,应及时关闭泄漏点,同步将棉布或石棉布用水浸湿后盖住将火扑灭,或使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3.6.2.9定期检查气压,压力低时需进行更换,以免影响点火使用,点炉时,监控液化气压力,炉膛大风吹扫60秒程序与否正常运营。3.6.3按“易燃易爆化学品巡检表”(见附页)每日进行巡检记录。文 件 名 称文献编号H

19、LZY37-162版本号E/0聚酯防火防爆区域安全作业原则页 次12/16受控状态3.7 罐区和煤炉区柴油3.7.1.柴油卸车前检查和卸车程序安全注意事项:3.7.1.1运送柴油车辆停靠在指定区域,并熄火,若没有熄火,应当规定司机熄火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3.7.1.2防静电接地装置与否完好,确认完好后,连接到柴油运送车上。3.7.1.3检查管道、阀门、接头与否完好无破损。3.7.1.4卸油过程注意周边状况,遇到紧急状况,及时停止卸油,采用相应应急办法,或及时制止不安全行为。3.7.2柴油储存安全注意事项:3.7.2.1煤炉区少量存储柴油时,柴油储罐应有放空管线,放空管线加装阻火器或浸入到水

20、中。柴油储罐要做好防雷接地,并做好防泄漏围堰和防撞护栏。3.7.2.2 柴油储罐25米周边内禁止动火作业。3.7.3船或叉车柴油加油安全注意事项:3.7.3.1船加油:加油结束后,打开氮气球阀,用氮气将流量计至码头供油管内柴油所有送入船上油仓。供油结束后,关闭罐区码头球阀,用盲板将球阀与软管连接法兰封闭。3.7.3.2叉车加油:3.7.3.2.1对叉车加油时,加油枪橡胶油管不能打折,应顺着油管方向拉出,不能与地面摩擦,轻拿轻放。3.7.3.2.2注意叉车油箱容量,关注叉车油表指针和柴油罐液位,快加满时必要采用手动控制油枪阀门方式直至加油完毕。3.7.3.2.3加油过程注意周边状况,遇到紧急状况

21、,及时停止加油,采用相应应急办法,或及时制止不安全行为。3.7.4柴油防静电安全注意事项: 3.7.4.1不准在雷雨天进行装卸作业。文 件 名 称文献编号HLZY37-162版本号E/0聚酯防火防爆区域安全作业原则页 次13/16受控状态3.7.4.2装卸时要接好地线。3.7.4.3操作人员要穿好工作服。3.7.5防止柴油泄漏引起火灾安全注意事项:3.7.5.1在柴油罐区禁止烟火,禁止火种进入油罐区。3.7.5.2禁止在油罐区和操作卸油、加油时打手机。3.7.5.3柴油泄漏导致环境污染,在柴油罐周边砌好围堰。3.7.5.4柴油罐区应配有相应消防沙、干粉灭火器等消防器材。3.7.5.5柴油罐附近

22、不得堆放杂物,应保持地面干净和整洁。3.7.6柴油泄漏火灾应急办法:3.7.6.1泄漏办法:小量泄漏:用黄沙吸取;大量泄漏: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尽量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等限制性空间。3.7.6.2火灾应急办法:灭火办法:用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黄沙灭火,火势判断无法控制必要立即撤离,告知或警示人员禁止进入火灾区域。3.7.6.3灭火注意事项: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火势判断无法控制拨打119。及时告知有关领导。3.7.7按“易燃易爆化学品巡检表”(见附页)每日进行巡检记录。文 件 名 称文献编号HLZY37-162版本号E/0聚酯防火防爆

23、区域安全作业原则页 次14/16受控状态3.8 重油3.8.1重油闪点(开口)不不大于130度;重油比较粘稠,难挥发。因此污染到物体上,很难清除;重油重要安全防范就是泄漏和储罐安全。3.8.2安全操作注意事项:3.8.2.1罐区内禁止任何火种,如遇须有动火作业时,严格履行公司动火审批手续,并确认安全后方可实行。3.8.2.2重油槽车卸油时,接管至地下卸油池卸料口,缓慢打开槽车卸料阀,将重油放入卸油池。开槽车卸料阀门时缓慢进行,以免重油喷溅到外面,罐区卸重油附近10米内不得有动火作业。3.8.2.3每次重油切水操作要注意:排放阀门启动不适当过大,避免油水混合物飞溅,溢出而污染地面,切水量异常,要

24、及时报告并积极查找因素,切水结束后及时关闭排放阀门,由第二人确认排放阀门关闭后,方可离开现场。3.8.2.4每月清洗一次重油罐阻火器;防止重油储罐压力升高。3.8.2.5该系统正常运营时,加强重油输送泵和重油增压泵运营检查,防止机封泄漏或泵前过滤器堵塞。3.8.2.6罐区消防泡沫灭火系统定期试运营,保证系统完好可以正常工作。3.8.3一旦重油发生泄漏,应做如下解决:3.8.3.1及时确认泄漏量多少,确认泄漏到地面还是排水系统中。3.8.3.2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泄漏区,控制火源进入。3.8.3.3清理泄漏重油,防止污染水系统和地面。文 件 名 称文献编号HLZY37-162版本号E/0聚酯防火防爆

25、区域安全作业原则页 次15/16受控状态3.9 煤粉尘防护3.9.1煤粉尘产生来源,一是煤在皮带传播过程中落煤点产生煤粉尘,二是贮煤场合产生煤粉尘。3.9.2煤粉尘容易燃烧,煤粉尘是煤微小颗粒,它表面积与同量煤块比较要大得多,与空气接触后比煤块更易氧化,也容易自燃。煤粉尘悬浮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爆炸极限,就形成爆炸混合物,无论是封闭空间,还是敞开空间,遇到明火,都会引起燃烧爆炸。3.9.3安全操作注意事项:3.9.3.1结合咱们实际状况,可行抑尘方式是喷水抑尘,喷水抑尘是一种最简朴降尘方式。之因此扬尘是由于煤水份低,如果煤水份达到一定限度,那么,在堆放和运送过程中产生粉尘就很少。喷水抑尘就是向煤

26、喷水,使其增长湿度;增长湿度以不影响正常燃烧为限。3.9.3.2控制粉尘量,场地、设备清扫干净,防止煤粉尘汇集。3.9.3.3在输送煤时,会有扬尘浮现,禁止在周边进行动火作业,如电焊、切割机等。3.9.3.4风力较强时,如台风期间或风力较大时,不进行输煤作业。3.9.3.5在向煤炉上煤时,由于由于燃烧需要,煤自身有一定湿度,不会浮现扬尘。文 件 名 称文献编号HLZY37-162版本号E/0聚酯防火防爆区域安全作业原则页 次16/16受控状态3.10 氮气窒息防护3.10.1氮气是无色、无味、无嗅、无毒惰性气体。氮气在空气中比例约为78,其自身是不会对人体导致损伤。氮气危险性在于由于氮气存在,

27、环境中氧气含量达不到人体呼吸应有安全范畴,导致缺氧事故发生。工作场合环境中氧气含量必要不不大于19,若低于这一原则,就会产生窒息。3.10.2聚酯部由于氮气泄漏,产生缺氧窒息场合重要有PTA输送地坑,SSP楼内部。此外,聚酯装置大修时,进行进设备作业时,存在缺氧窒息也许性。3.10.3安全操作注意事项:3.10.3.1 PTA输送地坑、SSP楼内各楼层,相应安装氧含量检测报警系统,当浮现氧含量报警时,禁止人员进入该区域。3.10.3.2相应区域做好“氧含量报警,禁止进入”警示标示。3.10.3.3加强该区域操作人员安全培训,让所有操作人员清晰氮气危害。3.10.3.4加强该区域通风检查,如引风

28、风机与否正常,楼内排气扇有必要需要启动。3.10.3.5定期检查、效验氧含量报警系统,使之可以保证正常工作。3.10.3.6一旦浮现氮气泄漏,尽快查找漏源,消除漏源,然后通风、排风,当环境氧含量正常时(氧含量报警可以消除),人员方可进入。3.10.3.7为防止缺氧窒息隐患发生,当有进设备作业时,按公司规定,办理“进设备作业允许证”,检测确认结束后,相应负责人签字确认。3.10.3.8与设备连接氮气管线加盲板断开。3.10.3.9氧气检测在19.5%-23.5%为合格,当超过此范畴时,禁止进入。3.10.3.10进入设备内作业,外面须有专人监护,监护人员不得兼职其他工作,并拟定互相联系办法和信号。3.10.3.11设备出入口内外无障碍物,保证畅通无阻;设备有自然通气口,必要时采用强制通风或佩戴长管式呼吸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行业标准/行业规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