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毕业实习报告关于企业如何有效运用成本控制方法的调查分析报告申请人:学科(专业):会计学指导教师:201X年XX月I 网络教育学院毕 业 实 习 报 告 任 务 书专业班级 会计学 层次 高起专 姓名 学号 一、报告题目 关于企业如何有效运用成本控制方法的调查分析报告 二、报告工作自年月日起至年 月 日止三、报告的基本要求: 1、作者应在毕业实习期间做好实习工作日记,记录实习过程。 2、在大量收集文献资料摘要、参观调研报告、思想收获体会等的基础,形成自己的实习报告写作思路。 3、报告作者应深入实习单位体验生活,感受工作的乐趣。 4、毕业实习报告要全面系统和深人细致,但又应有重点,切忌平淡浮浅,面
2、面俱到。 5、实习报告要详细地说明本人参与或承担工作的内容、过程和操作程序。 6、报告撰写时要有报告择要,对报告形成高度概括,字数不少于400字,且要注明35个关键词。 7、论文字数要不少于6000字。 8、报告必须按照学校规定的时间向老师交送初稿、二稿及三稿,由老师进行指导。 9、报告必须按照学校报告模版格式要求进行编辑。 指导教师: 网络教育学院毕业实习报告考核评议书指导教师评语:该同学选择“关于企业如何有效运用成本控制方法的调查分析报告”作为自己的毕业实习报告,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作者通过深入调查企业成本控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导致成本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并
3、在实施这些措施后缺德了明显的效果。综观全文,结构比较合理,层次较为分明,有一定的逻辑性,语句通顺,符合实习报告格式规范。建议成绩: 及格 指导教师签名: 201X年XX月XX日审查委员会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摘要题目:关于企业如何有效运用成本控制方法的调查分析报告学科(专业):会计学申请人:蒙陆军指导教师:柴学武 摘 要成本控制方法是企业为适应竞争性的市场环境和实现成本管理目标而自觉选用的。现代企业建立科学的成本控制制度需要科学的成本控制方法做基础,否则只能是不中用的花架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我们具有现代的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其中也包括成本控制的理论和方法没。企业实施成本控制方法,
4、要充分借鉴和吸收世界范围内的一切先进的成本控制手段和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的成本管理工作之中,以提高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关 键 词: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应用;方法目录目 录1 提出问题-11.1华美企业成本控制的现状-11.2华美企业成本控制中存在问题-11.2.1企业成本控制意识淡薄-11.2.2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的基础工作差-21.2.3不能实施有效的成本控制与监督-21.2.4难以实现及时有效的成本控制-22 成因分析-5 2.1对企业成本控制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成本失控-52.2对企业成本控制制度执行不利,导致成本失控-52.3 企业成本控制制度的内外部监督缺
5、乏,导致成本失控-63 成本控制的主要方法及其应用- 93.1作业成本法-9 3.1.1作业成本法的含义-9 3.1.2作业成本核算的应用-93.2目标成本法-10 3.2.1目标成本法的含义-10 3.2.2目标成本法的应用-113.3全面质量管理法-12 3.3.1质量成本的含义-12 3.3.2质量管理法应用-134实施效果- -17 5 致谢-18参考文献- 19提出问题1 提出问题1.1华美企业成本控制的现状传统的产品成本的含义一般只是指产品的制造成本,即包括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应分摊的制造费用,而将其他的费用放入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中,一律作为期间费用视为与产品生产完全
6、无关。然而,现在的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只考察产品的制造成本会造成企业投资、生产决策的严重失误。1.1.1 从成本动因的角度去考虑企业的任何一种产品从引进到获利,其成本绝不能仅仅理解为制造成本,而是贯穿产品生命周期的全部成本发生。一般的理解产品的生命周期是从第一件产品投产到最终停产(停止销售)的过程,这只是一种表层的认识。严格意义上的产品生命周期是企业引入该产品概念开始,到企业放弃与该产品相关的一切业务活动为止的全过程。这个过程,既包括进行产品生产的过程,还包括产品的开发设计过程;1.1.2 从顾客使用过程考虑顾客使用该产品的整个消费过程也应包括在内,因为,消费过程的各种情况也是产品竞
7、争力的部分。因此,广义的成本概念,既包括产品的制造成本,还包括产品的开发设计成本,同时也包括使用成本、维护保养成本和废弃成本等一系列与产品有关的所有企业资源的耗费。相应的,对于成本控制,就要控制这三个环节所发生的所有成本。1.2华美企业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建国以来,我国政府、企业和理论界在成本核算和控制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由于企业产权不清,企业内部的治理结构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因为成本管理不善而腐蚀经济效益的现象仍相当严重,以待纠正。另外,大部分企业中成本管理与控制的方法亦停留在传统阶段,会计核算混乱也是造成成本失控的一大原因。特别是我国国有企业普遍经济效益差、成本控制薄
8、弱,成本高居不下、亏损严重、甚至破产倒闭,其现状归结起来有以下几方面:1.2.1企业领导人的成本控制意识淡薄,企业成本管理薄弱1西安交通大学网络学院毕业论文企业领导不重视成本管理,单纯追求产值、产量和收入指标的完成。甚至有的领导还认为收入、成本、利润是财务算出来的,经常出现领导需要多少利润,财务就得算出多少利润,以达到被提升和多拿奖金的目的,无成本意识,也无节能降耗,增收节支的自觉性。由于没有成本的控制和考核,存在大量的“生产不计成本”、“工资侵蚀利润”、“总厂亏损分厂盈利”的现象,结果造成成本失控,企业虚盈实亏,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企业领导人的成本控制意识淡薄,这与领导人的思想素质有关,一位好
9、的领导能作到以企业为家,他会有责任有意识地降本增效,相反,思想素质差的领导就以己私利为重,自然就不顾企业职工的利益发展了,除了企业领导人思想素质之外,企业的所有制也一定程度上影响领导人管理企业的积极性。1.2.2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的基础工作差 许多企业没有建立健全的成本控制制度,也没有实施有效的成本控制,具体表现在:其一,企业没有原始记录制度,固定资产报废没有报废清单,材料出入库没有附相关的发票等原始单据,有的支付现金用白条作支付证明等。其二,在定额管理制度方面,由于企业没有指定先进而又可行的原材料、燃料、动力和工资等消耗定额,不能据以评价耗费是否合理、节约,不能据以控制生产耗费、降低产品成本
10、。其三,在计量验收制度方面,没有适当的计量手段和计量设施,难以保证各项实物计量的准确性。其四,没有企业内部价格制度,对于材料的领用、半成品转移等没有按计划价格结转,不能准确计算价格差异和产品的实际成本。其五,在存货的清查盘点制度方面,不能准确反映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消耗和支出。其六,管理费用等期间费用没有预算和控制指标,没有部门、个人的控制指标和限额,也没有超额和节约的奖罚造成管理费用严重超支和失控。1.2.3会计人员素质较差,不能实施有效的成本控制与监督 有的企业的财务经理没有相应的学历和专业职称,实际业务水平较差,对有的成本不会核算或者核算错误时有发生。有的企业的资产长期不入帐,甚至不能正
11、确核算成本,更谈不上成本管理。所以,会计人员素质一定要好,才能避免和减少成本核算不规范、不全面和不合理的现象。1.2.4会计信息和成本控制信息的严重失真,难以实现及时有效的成本控制2现代的成本动因的理解是企业战略高度上的,它不仅包括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有形的物料及人力的消耗,更应包括企业的规模、市场开拓、企业内部结构调整等无形的成本动因。要对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要求企业各个部门的协调和共同的努力。在市场经济的今天,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变,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方面给企业提供了更好的成本控制手段,另一方面,使得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同时,市场需求瞬息万变,竞争变得异常激烈,成本优势的取得对于一个企业的生存是至关重
12、要的。而成本优势的取得绝对不限于成本本身,应从管理的高度去挖掘成本降低和获取效益的潜力。在我国,对成本控制的研究和应用更是迫在眉睫的任务,企业管理者要及时转变传统狭隘的成本观念,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充分运用现代的先进成本控制方法以加强企业的竞争力,迎接入世的挑战。34成因分析2成因分析确立成本控制目标是明确成本控制思想,建立成本控制方法与措施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由于成本控制理论与方法的研究还相对薄弱,到目前为止,成本控制目标还不是一个明确的主题。2.1对企业成本的控制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成本失控 确定成本控制目标要将成本控制放到与企业经营活动、管理措施与战略选择的相互关系中考察。成本不是孤
13、立的,不仅成本本身的发生受到企业各种因素的影响,成本同时又是企业作出各种管理措施与战略选择的核心因素之一。将成本控制的重心过分聚集于成本本身,有可能引发成本控制措施的实施和企业战略选择之间的冲突。企业战略的选择和管理措施的实施必须考虑成本的支撑力度和企业在成本方面的承受能力,而降低成本必须以不损害企业基本战略的选择和实施为前提,并要有利于企业管理措施的实施。传统的成本控制观念以是否节约为标准,片面强调降低成本,节省费用开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以“成本节省“为主导的成本控制,一方面会挫伤企业为未来绩效而支出某些短期看来是高昂的费用的积极性,从而影响企业的技术革新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另一方面还会
14、因顾及局部要求而损害企业的整体目标。市场是企业实现效益的场所,也是生产的导向,但是许多企业却脱离市场需求进行生产,片面强调产量。现在不少企业仅仅考虑通过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利用低成本形成的价格优势争取市场份额。但是这种做法没有很好地考虑市场的容量,一旦市场需求已饱和或者弹性不足,那么企业的产量越高,所造成的损失就越大,这好比一个人跑的方向错了,你跑得越快,离目标就越远,从而形成不断降价的恶性循环,这样企业的生存也会面临很大的障碍。成本控制意识淡化,成本控制管理弱化。成本控制主体“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企业成本控制缺乏内部动力机制。传统成本管理在控制上主要是以成本计划和各项定额为中
15、心去制约生产中的耗费情况。它具有很强的指令性和强制性,但却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2.2对企业成本控制制度执行不利,导致成本失控 我国企业在寻找走出困境的途径时,目前较多的考虑采用租赁、拍卖、兼并、破产、债转股等“外科手术“,尤其是国有企业一味寻求国家提供优惠政策来扶持,5西安交通大学网络学院毕业论文改制改组过程中“内部人控制“的现象严重,而较少考虑建立健全成本管理运行机制,真正从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入手。另外,宏观成本管理体制不完善,检测不力,也影响到企业健全内部成本控制机制的主动性。企业要善于运用财务手段进行对比考核, 监督指导目标成本运行。要对经理部进行财务服务, 通过检查工作, 考核目标成本
16、的运行情况, 查找不足, 寻找差距。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导, 提出改进措施和意见。可组织召集各类人员会议, 研究目标成本的运行情况, 及时查找问题, 确定控制重点。 同时对成本支出的单据的合法性、 合理性进行检查, 对不符合财务管理要求的要及时指出并纠正。通过严细的财务核算手续, 既满足了财务管理控制成本的作用, 又对保证材料和工程质量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要 协调好项目部各业务部门在成本控制系统中的运作, 强化全过程控制 。成本管理, 要经过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考评三个主要阶段, 只有把握好各个阶段, 才能有效控制成本。2.3 企业成本控制制度的内外部监督缺乏,也是成本失控的原因 企业成本控
17、制制度的内外部监督缺乏,也是成本失控的原因。在信息时代,以计算机技术为中心的信息管理手段已经成为降低成本的主要手段,其降低成本的作用是传统方法所无法比拟的。因此,企业应投入适当的财力、物力和人力,统筹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规划,建立ERP系统,减少企业各自为战,盲目投入,重复浪费的现象。在成本管理中,对企业成本产生影响的主观动因包括职工的成本管理意识、综合素质、集体意识、企业主人翁地位意识、监督意识淡薄、工作态度和责任感、工人之间以及工人与领导间的人际关系等。所以说企业成本控制制度的内外部监督缺乏,也是成本失控的一个重要原因人为的主观动因具有巨大的潜力,对其加以重视,可更有效地降低成本,改善企业成
18、本管理工作起很大的作用。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员工队伍,那么在成本控制中可以走出一条新路子。要在企业中培养全体职工的成本意识,企业应建立一个人人关心成本的文化氛围。企业在降低成本的过程中,应使人人都关心成本,形成一种良好的降低成本的机制。施工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过程中, 各业务部门要相互配合, 加强横向业务联系, 充分发挥成本管理部门的核算职能作用, 技术部门的龙头作用, 计划部门的基础作用。设备、 质检、 安全等部门的管理作用, 财务、审计部门的监控作用, 纪检部门的监督作用, 各级领导的带头作用等, 才能确保责6任成本控制系统不失灵, 成本管理运作能力不断完善和加强。从技术措施上降低成本,
19、 避免浪费。组织设计编制的优劣, 直接影响到工程成本的高低。因此对企业成本控制制度的内外部监督不够,也会造成成本的失控。 78成本控制的主要方法及其应用3成本控制的主要方法及其应用3.1作业成本法3.1.1作业成本法的含义 作业成本管理法(简称ABC法)是将间接成本和辅助资源更准确地分配到作业、生产经营过程、服务及客户中的一种成本计算与管理方法。它是基于在传统成本制度下间接费用或间接成本分配不真实而提出的。在传统成本制度下,间接费用或间接成本的分配标准一般采用直接人工小时或机器台时,这种分配方式在以前起过积极作用,即在产品品种少或间接费用数额不大的情况下比较适用,一般不会产生较大的成本水平波动
20、。但在现代企业组织形式下,由于企业生产产品品种较多,工时或机器台时在各产品间很难界定,又由于间接费用或间接成本较高,分配就难以做到合理。在作业成本制度下,成本归属从因果关系出发,对间接费用或间接成本不在各产品之间直接进行分配,而在各作业项目间进行分摊,这样就保持了费用分配的因果性,从而使作业成本乃至产品成本的计算较为准确。3.1.2作业成本核算的应用 作业成本核算是一种以“成本驱动因素”理论为基本依据,根据产品生产或企业经营过程中发生和形成的产品与作业、作业链和价值链的关系,对成本发生的动因加以分析,选择“作业”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经营费用的一种成本核算方式。 企业管理深入到作业水平
21、,有助于索本求源,尽可能消除不增加价值的作业,对可增加价值的作业,也要尽可能减少完成每一作业的资源消耗,同时,尽可能提高可从顾客收回价值,以此贯穿始终,就可促进企业全面提高作业完成的效率和质量水平,在所有环节上减少浪费并尽可能降低资源消耗,将企业置于不断改进的环境中,以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整个价值链的水平得以不断提高,由此而有效地促进企业经营目标-股东财富最大化的顺利实现。也正是在这里体现了先进的生产经营形式-作业管理的巨大威力;而作业管理的有效实施,又必须借助于作业成本计算提供的明细的、动态的信息来进行。这就意味着生产技术不管如何先进,如果没有相应的包括作业成本计算在内的先进的生产管理与之相结9
22、西安交通大学网络学院毕业论文合,技术上的先进性可能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将难于完全顺利实现。这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技术?管理?经济之间的相辅相成之处。综上所述,可见这一新经营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可概括为:以当代知识经济、创新经营与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为基础,以企业新的经营目标-股东财富最大化为核心,以服务于顾客使顾客满意为主旨,创造作业管理体系,并以作业成本计算贯穿始终。一方面作业成本计算系统把资源的消耗(成本)和作业联系起来,进而把作业和产品联系起来;另一方面,它把企业内部系列作业提供给顾客的累积的价值和企业的收入联系起来。而顾客愿意支付的价格(企业可取得的收入),又建立在顾客满意程度的基础上。而提
23、供给顾客的最终价值的形成过程和通过作业成本计算所掌握的相应的资源消耗(体现在“价值链”中),又都纳入贯彻始终的作业管理体系,以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协调一致,共同为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做出最大的贡献。3.2目标成本法3.2.1目标成本法的含义目标成本管理法是一种以市场营销和市场竞争为基础的方法。它以具有竞争性的市场价格和目标利润倒推出产品的目标成本,体现了市场导向。“目标利润”则是企业持续发展目标的体现,因此,目标成本法是将企业经营战略与市场竞争有机结合起来的全面成本经营系统。目标成本是企业一项重要的经营管理目标。能够确保这种产品的开发并获取足够利润的手段就是采用目标成本规划。其做法就是首先确
24、定待开发产品的生命周期成本,或者对原有产品的功能或性质进行重新设计,使之更加具备市场竞争力。由企业在这个成本水平上开发生产拥有特定功能和质量的并且若以预计的价格出售就有足够盈利的产品。 成本管理的范围得向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扩张,每一阶段的成本都不能忽视,必须建立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核算体系,从全流程的角度实施成本跟踪与控制。而这种跟踪与控制恰好可从目标成本规划的第一个过程中所确定的产品的目标生命周期成本作为运作的起点。它突出了产品生命周期中成本发生比率的差异,有利于明确成本管理的重点。目标成本都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激烈竞争的市场,按照这种目标成本进行成本控制和业绩评价,明显有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地位。
25、103.2.2目标成本法的应用 首先指定公司销售和利润目标,其目的是确保产品能为企业的利润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因此,计划的可信度非常重要。这涉及到两个因素:其一,企业应通过仔细分析所有的的相关信息来制定长期销售和长期利润计划;其二,企业只应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对任何不切实际的考虑都要予以摒弃。目标成本是根据预计销售利润和目标利润计算出来的(即目标成本是预计销售利润扣减目标利润)。确定目标边际利润的目的是要确保企业长期利润计划的完成。设置边际利润的通常方式是紧紧依据旧产品的实际边际利润,然后根据市场的变化情况进行调整。根据事前制定的目标售价,反过来确定新产品的目标边际利润。这种详细分析的目的就在
26、于设置切实可行的边际利润,以保证企业长期利润计划的完成。要注意的是,如果生产某种产品需要大量的前期投资,或者预计某种产品的售价或成本在其生命周期内会有重大的变化,则企业就应对产品在生命周期内的获利能力进行谨慎分析,并相应调整目标边际利润。倘若没有这种调整,企业就要承担一定的决策风险,有可能生产在其生命周期内没有足够回报的产品。在目标成本规划中,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产品的目标成本和市场可允许成本的差距,企业不但常常把技术与生产程序推向一个极限的位置,还必须在其他方面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如与供货商进行零存货安排等等。 目标成本的可行性分析只是初步设想,是指对初步测算得出的目标成本是否切实可行作分析和
27、判断。分析时,主要是根据本企业实际成本的变化趋势、同类企业的成本水平,充分考虑本企业增产节约的潜力,对某一时期的成本总水平作预计,看其与目标成本的水平是否大体一致。目标成本亦有其限制,制订目标成本时,既要考虑本单位的设备条件,原材料的供应情况,原设计的生产能力和职工的素质及技术水平等,同时要重视企业的外部条件,例如,市场对本企业的产品的需求情况,国内外竞争对象的成本资料等等。目标成本管理是企业目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行目标成本管理可以促使企业加强成本核算,人人关心成本,更好地贯彻经济责任制,对于激励全体职工努力做好工作的积极性,促进成本进一步下降有重要意义。同时,目标成本也是进行有效成本比较
28、分析的一种尺度,查明产生成本差异的原因。并有利实行例如管理原则,将成本管理的重点放在重大脱离目标成本的事项上。目标成本管理的实施也能促使企业上下各部门11和领导与职工之间的协调一致,相互配合,围绕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的。如果产品设计不能够实现市场所允许的成本,企业的长期利润就会下降,由此说明企业没有达到竞争环境所要求的效率水平。此时,若将现行成本与可允许成本之间的差额看作是成本降低的总目标,而把成本降低的总目表与可实现的成本降低目标之间的差额定义为成本降低目标的话,成本降低目标的规划不能过大,否则就表明新产品不值得开发。也不能过小,否则会使可实现的成本降低目标过大,从而有可能使得有关人员面对过
29、度的成本降低目标,导致生产力的崩溃,并最终使得目标成本规划系统失灵。预计目标利润的方法有: (1)、计算同行业平均利润率的方法 a、预计销售收入*同类企业平均销售利润; b、本企业净资产*同类企业平均净资产利润比率;c、本企业总资产*同类企业平均资产利润率;(2)、和上年利润基数法:目标利润=上年利润*利润增长率按上述方法计算出来的目标成本,分析问题的合乎需要性。采用目标利润率法,事由本企业使用同业先进水平利润率预计目标成本,其理由是:别人能办到的事情我们也应该能办到。或用上年利润基数法:因未来的变化(利润增长率),包括环境的改变和自身的进步。有时候,上级主管部门或董事会对利润增长率有明确要求
30、,也促使企业采用上年利润基数法。 目标成本的应用不单用在新产品的开发,也能够应用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其存在之所以能够控制成本,主要是其管理。目标成本控制以实现成本耗费最小化、资本增值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运用现代信息科学的基本原理,对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中发生的资本运动及其结果进行全员、全方位的控制。因而,目标成本控制可以促使企业用较少的耗费取得较大的经济效果,保证企业资本增值目标的实现。3.3全面质量管理法3.3.1质量成本的含义 质量成本是指:为保证和提高质量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及因质量保证和提高(包括开拓开发)质量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及因质量保证和提高(包括开发)12而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具体包
31、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故障处理成本、外部质量保证成本。 预防成本是为保证质量达到预定目标而采取的各种预防性措施所需要的全部费用。主要包括:质量工作费、质量教育培训费、质量奖励费、产品评审费,工序控制费用等。 鉴定成本是检查、评定产品质量、工作质量、工序质量、管理质量是否满足规定要求和标准所需的费用。 故障处理成本是对因质量问题而引起的故障进行分析处理而发生的费用。 外部质量保证成本是在合同环境下,由于质量保证的要求,顾客经常提出特殊的和附加的质量保证要求,为此,供方企业必须证明和验证其产品的质量保证能力,并向顾客提供客观依据所发生的费用。在TQM情况下,会计人员绩效衡量标准包括了产品的可靠度、
32、服务的及时性等促使管理人员努力提高产品质量的非货币性指标。另一方面,全球普遍存在的观点强调的则是全面品质控制。全面品质控制观点认为机能不全成本、评估成本和预防成本之间存在极大冲突。瑕疵品的实际最适水准是零缺点水准;企业必须致力于达到此一品质水准。虽然品质成本并不会因为达到最适水准而消失,却仍远低于传统观念里的最适水准品质成本。企业需要品质成本信息来控制品质绩效,并作为拟订决策是的参考依据。品质成本信息可以用于评估品质改善计划的整体绩效,同时亦可用于改善各种管理决策。顾客认为高产品质量即高价值,而高价值又值得企业可以据此提高产品价格或者扩大市场份额。高价值和市场份额带来高销售。质量改进减少了退货
33、率、生产成本并缩短了生产周期。退货率的降低减少了商品保修成本和维修费用。生产周期的缩短加速了商品的配送,快捷地送货使顾客满意,于是增加新的需求量,从而提高市场占有率。销售收入的增加和成本的降低增加了企业的净利润及投资回收率。企业以质量为中心可以拓展市场机会,降低竞争威胁。3.3.2质量管理法的应用 生产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成本目标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各职能部门用经济的手段生产出符合设计标准要求的产品,最大限度地降低制造成本。具体包括:3.3.2.1 “5M1E”经济性的确定13人(MAN)、设备(MACHINE)、材料(MATERGAL)、方法(METHOD)、检测(MEASUREMENT)和环
34、境(ENVIROMENT)结合的有效程度,决定着工序能力水平,而综合的经济性如何,则直接体现在制造成本的高低上。成本管理人员必须从经济角度,在保证和提高工序能力的前提下,对“5M1E”的费用投入进行评估。3.3.2.2 参与生产制造过程中有关事项的成本决策 在生产制造阶段,有很多质量管理项目需要成本管理的大力协助,才能得以最经济、有效地确定。具体包括:(1)最佳品质率的确定。(2)质量改进突破的决策。(3)质量改进程度决策。(4)工序控制分析。(5)故障损失分析。3.3.2.3加强生产技术准备的质量控制,降低质量成本 生产技术准备阶段是从审查产品的工艺性开始到产品投入批量生产并能有效控制为止的
35、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据设计图纸和工艺技术要求,结合工厂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生产技术准备质量控制计划,使生产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具体包括: (1)、审查产品设计,其中重点是产品图纸和技术规格的工艺性,能否满足质量特性形成过程的需要,是否经济合理。 (2)、加强与生产过程有关的各类人员的培训,对计量、检验、化验和特殊操作、特种工艺人员都应该通过严格考核并取得资格证明,使其适应质量成本控制的需要。 (3)、建立生产过程质量管理机构,明确各分厂、职能处室的质量成本责任,建立各级人员的质量成本目标管理责任制度和奖惩制度,并建立质量成本数据收集、整理、传递、处理和反馈系统,保证质量目标成本控制
36、计划的实施。 (4)、选择合理的加工设备和工艺装备,使之既能满足产品生产制造过程的质量要求,又能保证产品的制造成本控制在目标范围之内。14(5)、加强采购供应的质量控制,建立严格的材料入库检验制度。对关键的、重要的原材料、半成品、外购件、外协件应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 (6)、加强生产的现场环境管理,保证文明的生产环境和良好的工作气氛,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质量成本。3.3.2.4 加强工序质量管理,保证不良品率控制在较低的水平 工序质量是指操作者、设备、材料、检验和环境等因素在工序中对产品质量综合作用的结果,工序质量控制就是要保证工序能稳定地生产合格品,并使工序质量的波动处于允许的范围内。工序质
37、量管理的目的就是在不合格品发生之前,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不合格品的发生,控制不良品率在较低的水平,从而控制质量成本。3.3.2.5 组织好技术检验工作,保证检验费用的合理性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必须根据技术标准,对原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以至工艺过程质量进行检验,严格把关,不合格的原材料不投产,不合格的零部件不转序,不合格的半成品不使用,不合格的产成品不出厂。并根据技术检验过程中取得的质量状况数据,进行分析、整理,为改进质量,加强质量管理,控制质量成本提供信息。 (1)正确规定技术检验的范围和设置专职检验点。质量检验一般包括材料入库检验、工序间检验和出厂检验。零件在加工、装配过程中设置
38、专职检验点,即按工艺过程的需要设立检验工序并设专职检验人员进行检验,其任务就是及时控制,提出生产过程总发生的废、次品。 (2)选择合理的工序检验方式。按照检验方式的特点和不同作用,工序检验方式分为预先检验、中间检验和最后检验,固定检验和流动检验,全数检验和抽样检验,选择合理的工序检验方式,不仅可以正确得反映质量,还能减少检验费用,缩短检验周期。因此,选择工序检验方式的原则应是既要保证质量,又要便利生产,还要尽可能减少检验工作量,降低检验成本。 (3)建立一支专群结合的检验队伍、实行自检、互检、专检相结合。从而节约检验费用,减少质量损失,降低质量成本。3.3.2.6 加强不合格品管理,降低厂内厂
39、外损失 (1)做好不合格品的统计工作。不合格品发生后,应及时做好原始记录,并15西安交通大学网络学院毕业论文 按不合格品的情况进行分类统计。还应对废品种类、数量、生产废品所消耗的人工和材料、产生废品的原因和责任等情况,分门别类地加以统计、分析,并将各种数据资料汇总编制成表,以便进一步进行单项分析和综合分析。(2)不合格品的处理。不合格品经专人审核确定后,应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对于废品应查明原因,予以报废或回收;对于返修品应采取积极措施予以修复;对于回用品和代用品应经过有关部门的特许程序。不合格品的处理还应包括正在制造过程中的产品应立即采取切实可行的补救措施,对已完工存入库房,或正在云输甚至现场
40、使用的产品,应考虑安全、产品责任和用户满意与否等,决定是否需要追问。3.3.2.7 加强辅助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控制质量成本 辅助生产部门主要是为生产第一线提供服务保障的供应、工具、设备、动力、运输等部门。制造过程中的很多质量问题都直接与这些部门的工作质量有关,辅助生产过程中的工作质量还直接影响产品的成本,因此,应加强辅助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控制质量成本。 (1)物资供应的质量管理。主要是对进厂的材料、外购件、外协件进行质量控制。物资供应质量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保证所供应的物资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其次,还要做到供应及时、方便、物美价廉。物资进厂入库应严格按质量标准检查验收,同时应在储存、隔离、
41、搬运、发放和保管中确保质量,防止损坏、锈蚀、变质和混乱。所有材料、外购件、外协件都必须经过检验认定筛选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 (2)设备、工艺装备的质量管理。所有生产设备、工艺装备,包括机器、工装夹具、卡具、工具、样板、量规、仪器等,在使用前必须验证其准确度,并在使用中做好维护、保养、定期检验和校准工作,控制设备、工具检验费用的支出。16实施效果4 实施效果 成本控制方法是企业为适应竞争性的市场环境和实现成本管理目标而自觉选用的。现代企业建立科学的成本控制制度需要科学的成本控制方法做基础,否则只能是不中用的花架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我们具有现代的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其中也包括成本控制的理论和
42、方法没。企业实施成本控制方法,要充分借鉴和吸收世界范围内的一切先进的成本控制手段和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的成本管理工作之中,以提高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一般而言,企业采用何种成本控制方法,与其行业情况、企业规模、经营状况、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等因素是密切相关的,并没有固定的模式。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采用一定的成本控制方法。总之,企业应从竞争战略高度去看待成本问题,解决成本问题,根据自己的技术和设备的先进程度,以及管理者的素质和水平,建立适合自身管理实际的成本管理方法体系。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17致谢致谢 本论文是在导师柴学武的精心指导下完成的,从选题到撰写以至修改等阶
43、段,自始至终都凝聚了导师的大量心血,导师在学业上严格要求,循循善诱,使我不仅增长了专业知识,还掌握了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衷心感谢柴学武老师对论文给予的指点,令我受益匪浅。感谢我的家人和所有帮助我完成学业的老师和学友!18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 雷纯雄,彭勇. 成本控制与决策.海天出版社. 1998-10.2 陈柯. 论国有成本管理制度的创新. 载北京商学院学报. 1999.3 周朝琦. 成本控制.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9-08.4 陈胜群. 现代成本管理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02.5 美布洛切等著. 成本管理计划与决策. 华夏出版社. 2003-04. 6 赵权. 企业成本控制技术. 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3-07.7 陈立群. 企业成本管理战略. 立信出版社.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