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总复习资料(语文版).docx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2789878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73.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总复习资料(语文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总复习资料(语文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总复习资料(语文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总复习资料(语文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总复习资料(语文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总复习资料(语文版)第20课秋水 一、文学常识 庄子,名周,字,子休,战国时代哲学家、散文家。他继承并发扬了老子思想,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老庄”。庄子散文,想像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二、重点字词泾jn馈s渚zh崖1.通假字 不辩牛马: 通“辨”,分辨 泾流之大:通“径”,直流的水波2.词性活用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形容词作动词 认为少,认为轻,轻视顺流而东行: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秋水时至:名词作状语按时3古今异义 面目 古:面孔 今:相貌大方 古:深明大义的人或专通某种学问的人。今:不吝啬,自然,

2、不拘束。4一词多义望洋向若而叹海神名闻道百 听说若以为莫己若者比得上闻少仲尼之闻 见识若毒之乎你河伯始旋其面目才若使人之所欲假如 始吾弗信开始而顺流而下表修饰始髻鬟之始掠刚刚少仲尼而轻伯夷表并列未始无春 曾经5.特殊句式闻道百,以为莫己若宾语前置。应该是“莫若己”。属于宾语前置中的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这一类型。“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被动句:见于,见,被。 状语后置句(倒装句):“于大方之家”后置。“我必定会永远被修养极高的人所耻笑。”4.成语望洋向若而叹曰望洋兴叹:望洋,仰视的样子。仰望海神而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

3、可奈何。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贻笑大方:(见笑大方)贻笑,让人笑话;大方,原指懂得大道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指让内行人笑话。大方之家:指修养很高,明白道理的人。三、本文寓意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有限,小大是相对的,告诫人们不能囿于见闻而骄傲自满。其它:1.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贵自知之明; 2.谦受益,满招损; 3.自大由于无知;4.知耻近乎勇;5.克服主观主义,防止片面性; 6.有比较才能有鉴别。 7.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四、写作手法对比(见板书)五、课后思考题一、二第21课 愚公移山一、文学常识列子,又名列御寇,战国前期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愚公移山选自列子

4、汤问。这是一篇寓言(体裁)。他主张清静无为,我们曾学过杞人忧天杨布打狗两小儿辩日。二、重点字词1.通假字 甚矣,汝之不惠 惠慧 聪明始一反焉 反返 返回指通豫南指直一直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无 没有一厝朔东厝措放置无陇断焉陇垄高大的山2.特殊句式帝感其诚:天帝被他的诚心所感动。(被动句)如太行、王屋何:又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如何,把怎么样。)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甚矣,汝之不惠倒装句告之于帝3古今词义(1)虽我之死古:即使今:虽然(2)河阳之北古:山南水北今:太阳(3)聚室而谋古:家人今:房屋的内部(4)达于汉阴古:山北水南今:阴天(5)投诸渤海之尾古:边上边沿今:尾巴4一词多义且年且九十

5、将要其妻献疑他的且焉置土石况且其其如土石何放在“如何”前,表加强反问语气夫夫战,勇气也句首发语词、不译惧其不已也他们荷担者三夫人其真无马邪难道曾曾不若孀妻弱子加强否定语气其真不知马也恐怕曾益其所不能增加以以残年余力凭,靠之河阳之北的河曲智叟亡以应用来汝之不惠放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而何苦而不平表顺接跳往助之他们面山而居表修饰焉始一反焉呢而山不加增表转折且焉置土石哪里5词类活用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用簸箕和箩筐名词作状语毕力平险毕副词作动词用尽,平形容词作动词铲平,险形容词作名词险峻的大山惩山北之塞惩形容词作动词,意动用法以为苦三、文章内容愚公移山的原因:“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愚公认

6、为可以移山的原因:“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的目的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四、写法特色1神话结尾。以神话结尾更能突出愚公的精神惊天地、泣鬼神。充分显示了人类的伟大力量。这是对愚公精神的肯定,所反映的是古代劳动人民的一种美好愿望。这同一般的封建迷信是完全不同的。2愚公反驳。这段话是用“顶真(针)”的修辞手法写的,一句顶一句,层层紧扣,充分说明了子子孙孙绵延不绝的道理。3. 山大且高:为下文写移山的艰难埋下伏笔。4众人热情场面的描写,幼童的参与(烘托、对比)五、人物形象愚公:有远见 有毅力智叟 :鼠目寸光(结合课后思考题一2、3小题)六、本文寓意文

7、中着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愚公移山的成功,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的道理。七、课后思考题你如何看待愚公和智叟的?请写出你的真实想法,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有理。我认为愚公不愚,智叟不智。愚公移山目的明确,有勇于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在移山的过程中站得高,看得远,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考虑问题周密;而智叟以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实质上是鼠目寸光,逃避困难。(这得与文章的主题联系着来看待)八、拓展:在你所熟知的古代寓言、神话故事中,还有哪些与愚公移山的意义相同?请写出故事的题目,不得少于两则: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第22课 扁鹊见蔡

8、桓公一、 文学常识韩非,战国末期重要的思想家,法家学派代表人。作品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选自韩非子喻老。韩非子是先秦法家的代表著作。书中保存了不少寓言故事,如:“守株待兔、滥竽充数、买椟还珠、自相矛盾、老马识途、郑人买履”等。二、重点字词1. 通假字: 火齐之所及也齐剂一种清火治肠胃的汤剂汤熨之所及也汤烫 用热水焐 扁鹊见桓侯而还走还旋掉转2. 古今异义:故:特意 ,故意。/索:寻找 ,线索。/属:管、掌管,属于。/疾:小病,疾病/请:询问邀请3.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之,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4. 成语:讳疾忌医: 怕人知道有病而不肯医治,比喻掩饰缺点,不思改正。防微杜渐:防:

9、提防,防止;微:事物的苗头;杜:杜绝,堵塞;渐:事物的起始、发展。在不良事物刚露头时就加以防止,杜绝其发展。三、人物形象扁鹊医术高超,尽职尽责,机警果断蔡桓公刚愎自用,讳疾忌医四、道理启示 桓公因讳疾忌医致死的故事具有明显的劝喻色彩,它告诫人们: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别人的批评帮助。 启示:1、如有病须早治,切勿讳疾忌医;2、对待缺点错误,应该防微杜渐;3、不可主观猜忌,切勿拒绝忠告;4、要避免祸患,必须见微知著,及早加以提防;5、不能凭经验办事(不带有色眼镜看人),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五、课后思考题一、二六、拓展: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中医四诊:望闻问切第23课 捕蛇者说一

10、、 文学常识1柳宗元,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和散文家,与韩愈,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世称“柳河东”或“柳柳州”。我们曾学过他的文章有小石潭记、黔之驴。2“说”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跟现在的杂文大体近似,是议论文的分支)即借代一件事或一种现象来表述作者对某些事物或问题的见解。常见有以小见大的特点,形式上则表现在叙议结合,或先叙后议,或先议后叙,或边叙边议,而基本原则是叙为议设,议由叙生,所以核心是议。二、重点字词1注音:啮ni 腊x饵r挛llun wn瘘lu疠l募m莅l蹙c殚dn徙x踣

11、b相藉ji曩nn馈xio隳hu突恂恂xn缶fu哗hu然骇hi熙熙x赋f敛lin俟s2.实词为 作,制成“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做,干“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写“故为之说”。 岁 每年“岁赋其二”。年“积于今六十岁矣”。 甚 很“貌若甚戚者”。厉害“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超过“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若 好像“貌若甚戚者”。你“若毒之乎?” 毒 怨恨“若毒之乎?”有毒的“呼嘘毒疠”。 毒害“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生 活,使存活“君将哀而生之乎?”生活“而乡邻之生日蹙”。 食 吃“退而甘食其土之有”。,喂养“谨食之”。 3.虚词 而 表并列“黑质而白章”。表承接“退而甘食其土之有”。表并列“君将

12、哀而生之乎?”表转折,却“而吾以捕蛇独存”。表修饰“号呼而转徙”。 以 如果“以啮人,无御之者”。用,拿“太医以王命聚之”。依靠、因为“而吾以捕蛇独存”。根据,从,拿“今以蒋氏观之”。表目的,用来“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焉 兼词,于此,从这里“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词它“时而献焉”。语气词了“今其室十无一焉”。 乎 吗“君将哀而生之乎?”呢“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句中)于,在。“叫嚣乎东西”。 于 在吾祖死于是。给、向余将告于莅事者。到“积于今六十岁矣”。比“苛政猛于虎也”。之的永州之野产异蛇它无御之者我君将哀而生之乎主谓间悍吏之来吾乡4通假字:非死则徙尔 尔通耳,罢了5古今

13、异义:汪然出涕曰古:眼泪今:鼻涕可以已大风 古:可以用来今:能够则久已病矣古:困苦不堪今:疾病以尽吾齿古:年龄今:牙齿6词类活用:殚出,竭入殚、竭:形作动,使动用法,使用尽;出、入:动作名,生产的东西、收入的财物乡邻之生日蹙生:动作名,生活;日:名作状,一天天以尽吾齿尽:形作动,过完余悲之形作动,意动用法认为很悲伤然得而腊之以为饵腊:名作动把晾干君将哀而生之乎生:动词,使动用法,使生存时而献焉时:名作状,按时,到时候7重点句翻译(1)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我做这件差事的不幸,还比不上恢复我赋税的不幸那么厉害啊。(2)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他们)到处吵嚷叫喊,到处冲撞,破坏。

14、(3)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谁能想到这赋税的祸害比这种毒蛇还要厉害呢!(4)苛政猛于虎也。残酷的统治比老虎还要凶猛啊!(5)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所以,我为此事写了这篇“说”,以期待那些考察民情的人从这里得到一点百姓的实情。三、中心思想通过蒋氏三代人宁肯冒死捕蛇不愿受苛政之害的事情,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下赋税的苛酷,揭示了广大人民遭受的苦难不幸,表现了作者对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对残暴统治的强烈愤恨。四、文章内容1本文的主旨句: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2第四段的中心句: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五、写作特色1、 使用衬托突出重点。 本文写毒蛇之害以衬托重赋苛政之害。捕蛇以

15、抵赋,蒋氏之祖、父死在这上头,而蒋氏却甘愿干此差事,这就令人心悸地看到“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2、使用对比表现主题。 文章以其乡邻60年来由于苛赋之迫而“非死则徙”的遭遇与蒋氏“以捕蛇独存”的状况作对比,触目惊心地表明“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3句式灵活,骈散结合。4卒章显志,在文末点明主旨。六、课后思考题一、二、三(附文)第24课 诗词五首一、谋篇立意1.使至塞上这首诗叙述了作者出使塞上的艰难历程,通过描绘塞外奇特、优美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抑郁孤寂之情。2.泊秦淮诗人通过夜泊秦淮河,目睹灯红酒绿,触景生情,借古讽今,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愤。3.无题这首诗大约是以一个女子的口吻写两个有

16、情人不忍分别,分别后彼此思念的心情。4.浣溪沙这首小令,通过惜春表达了作者感伤年华飞逝,好景不长的惆怅思绪。5.水调歌头全诗借中秋之夜的月下欢饮和对弟弟子由的怀念,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襟。二、名句赏析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此对仗句,对仗工整。既是写诗人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又是写诗人那种苍凉孤寂的情感。2.“商女不知亡国恨”。此句表面上是批评歌女,实际上讽刺纵情声色、醉生梦死的颓靡世风以及沉溺于歌舞升平境界而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谐音的方法,借用春蚕到死才停止吐丝,蜡烛烧尽时才停止流泪,来比喻男女之间的爱情至死不渝。

17、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包含着一切美好的东西都会消逝,但新的事物总是以新的面貌在不断地出现,生活不因消逝而变得虚无的道理。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表达了词人由心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情怀和对亲人的良好祝愿。三、提示默写1.王维的使至塞上诗中写塞外奇特美丽风光(千古壮观)的千古名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2.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了作者旷达胸襟,表现了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词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3.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表现词人对世事迷茫的诗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4无题中以凄凉景象衬托分别时的凄苦心情的句子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运用双关表达至死不渝情感的诗句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运用神话传说表示希望有人传递信息的诗句是: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20 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