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美版第三册美术教学计划 全册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由偏重美术知识技能的传授转向关注学生整体人格的发展,强调在有趣的美术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鉴赏能力。由孤立的单科教学转向美术学科内部的融合以及美术与其他学科的沟通,以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由单纯的学校美术教学转向充分利用社会文化资源,延伸美术课堂。 过程与方法: 由以教师为主导的技能体系训练和知识传授转向以学生为主,体验性、探究性和反思性的理解和学习过程。 突出趣味性、游戏性、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参与。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现人文精神,将课程的学习过程转变成为学生人情感悟的基点,并在学习中得到升华。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贯彻新
2、课程理念的具体措施 根据本班学生实际与个人的目标,抓住新课程理念的一个点谈本学期的具体措施(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科实践活动、创造性的培养、电教辅助教学、评价的改革、减负手段等) 合作的学习方式: 分小组(或者自由结合成小组)进行讨论和研究。例如:戏剧表演时,可以让学生自由结合或按照已经分成的小组,各自分角色进行排练和表演。特别是本组所要表演的剧情,可以根据自己小组对内容的理解而改变,这就需要小组成员充分的协作,才能共同完成。 学科实践活动(每学期2次): 1、13课演电视 在学习了演电视之后,让学生们在家里与家长合作或在学校里与同学配合,进行一次“我给大家演一演”的实践活动。并将自己的作品能在课
3、堂上与大家共同分享。 2、19课过春节 学习之后,启发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搜集关于自己的家乡过春节的介绍和图片,并且将自己搜集的资料制成一幅精美的展示牌,在小组中展览或课堂展示。 创造性的培养: 在每个单元的学习之后,激励学生创造性的进行研究和探索。了解本单元的学习情况,同时设想自己在此方面进一步学习的方式、方法。 全册教学进度 周次 内 容 第一周 我和昆虫 第二周 奇妙的爬行 第三周 漂亮的小钟表 第四周 会变的小手套 第五周 小花饰 第六周 百变团花 第七周 我们身边的痕迹 第八周 大树的故事 第九周 新颖的泥名片 第十周 我们来跳舞 第十一周 泥条头像 第十二周 雄伟的塔 第十三周 演电视
4、 第十四周 小扇子 第十五周 会变的线条 第十六周 刷牙 第十七周 动物乐园 第十八周 节日的装饰 第十九周 过春节 第二十周我和昆虫 教材分析: 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中的昆虫,观察发现昆虫的形态美、色彩美、花纹图案美。简单了解有关昆虫的知识(昆虫的特点和种类)和渗透对称的知识。培养学生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好习惯,使人与大自然的距离贴的更近。通过观察,记忆昆虫的特征,学习昆虫的表现方法,在了解昆虫的种类和习性的基础上,大胆现象有关小朋友和昆虫的故事。启发、诱导学生的艺术创造潜力,用童心去观察自然、描绘自然。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了解自然界中昆虫的种类和特点,知
5、道表现主题的方法。认识对称的基本特点,发现昆虫的对称。应会:体验参与学习、主动学习的快乐,通过观察,学会抓住特点表现不同种类的昆虫。 (2)隐性内容与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观察、了解有趣的昆虫,大胆表现有情节的故事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教学,培养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难点:表现有情节的故事内容,充分发挥想象力。抓特点表现昆虫。训练组织画面的能力。 手段:昆虫标本、昆虫生活资料影碟。 教学方法:探究法,讨论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谜语导入。 “有个
6、姑娘真美丽,身穿一件花花衣,拍拍翅膀飞呀飞,百花丛中忙不停。” 1、揭开谜底。 2、说出除蝴蝶以外的一些昆虫,并讲一讲它们的样子。 二、重点、难点的解决方法: 1、引导学生观察书中的照片,了解大自然中各种昆虫的外形特征。 2、和学生一起看昆虫生活资料的影碟,了解昆虫。 3、讨论昆虫的特征。 特征:触角、翅膀。 4、看昆虫标本,比较昆虫翅膀上的图案。 5、揭示左右两边相同的图案叫对称图案。 三、实践操作的要点指导: 1、选定自己喜爱的昆虫,并确定它的形状。 2、拿作业纸并将它对折,然后画出你喜爱昆虫身体一边的图案。 3、用剪刀沿外轮廓线剪下对称形。 4、进行涂色,保持左右两边相同,使其成为对称图
7、案。 四、评价建议: 请我们的“昆虫朋友”一起在花丛中飞舞,互相看一看谁的翅膀上的图案最漂亮。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上课时内容。 1、作业表演。 2、观看昆虫生活资料的影碟。 3、说说昆虫的生活环境。 二、实践操作的要点指导: 1、根据已制作过的昆虫图案,为它们添加环境。 2、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做立体的环境或画出来都可以。 3、可以小组合作,将不同的昆虫朋友放置在一个环境中。 4、让学生模仿昆虫飞行,并想象他它们交流的语言,编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三、评价建议: 选画面完整或有立体环境的作业进行展示表演。 板书: 描绘自然自然是美好的,五颜六色的 课后记奇妙的爬行 教材分析: 本课设计的目
8、的是引导学生观察爬行动物的特点,体会其美感,能够大胆想象、创作,并充满画面作画。通过看一看、说一说、议一议、画一画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验细微之间蕴涵的美,培养学生细致认真的作画习惯,同时培养学生对未知世界勇于探究的精神。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A.观察、分析生活中爬行动物的特点并体会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创作能力。B.了解爬行动物特点,培养学生跨学科学习的能力。C.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2)隐性内容与目标:A.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B.培养学生细致认真、大胆作画的习惯。C.培养学生对未知世界勇于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9、(1)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爬行动物的习性,并发挥自己的现象能力,创作出富有情趣的、奇妙的爬行画面。(2)难点:如何抓住爬行动物的特点大胆表现,并充满画面。 教学手段: 关于奇妙的微观世界的音像、图片小动物(小昆虫)的标本,动画、作业纸。 教学方法:合作法,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1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有关爬行动物的资料、图片。 2观察、回忆不同种类爬行动物的外形特点。 欣赏爬虫及爬行动物的录像或图片以及教材中的内容。 思考: 你认识这些爬行动物吗? 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它长得什么样子吗? 它们给你们带来什么样的美感? 你能把你看到的爬行动物画下来吗? 3接龙游戏:各小组将你们观察到
10、的爬行动物的外貌特点画在黑板或纸上,比一比哪个组画得又大又美。 4如果你是一只小爬虫,你会爬到什么地方呢?怎么样爬才能到达目的地呢? (1)教师出示树叶、木头、石块等模型,请学生描述或表演爬行的情景动作。 (2)启发学生谈一谈爬行动物们还会碰到什么有趣的现象。 5作业要求: 每组设计爬行动物的头饰或服装以及爬行的背景,可以用彩纸、报纸、彩笔等多种材料进行绘制、剪贴制作,比一比谁画的爬行动物又大又美,设计的旅行又奇妙又有趣,最后表演爬虫一家的奇妙之旅。 6分工合作: 小组讨论:谁画头饰、谁画背景?每个人如何分工? 7小组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8课后小结: (1)以小组为单位表演,给同学们介绍奇妙
11、的爬行。 (2)学生自评、互评。 (3)教师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今后你还想了解哪方面的知识呢? 9课后拓展:你掌握了哪些知识?回家后观察身边的爬行动物,看一看它们是怎样生活的?如果你有兴趣还可以将它们写生下来。 板书: 奇妙的爬行 漂亮的小钟表 教材分析: 本课的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为孩子们所喜爱。通过这节“设计应用”领域的课业,能够给学生提供很大的创造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材中选择了中外不同形式的钟表,目的是引导学生感受不同形式的钟表给人的不同美感。教材中还展示了一些学生利用不同的材料设计、制作的钟表作品,目的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废弃物和多种材料设计、制作小钟表,帮助学生在设计制作
12、的过程中开阔思路。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A.通过欣赏,了解钟表的文化及造型特点。B.通过对不同钟表的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C.通过钟表的设计制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设计与制作能力。D.引导学生利用自己设计制作的钟表,认识表盘上的时间,进行跨学科的综合。(2)隐性内容与目标:A.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B.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不同种钟表的特点及其设计制作方法。(2)难点:如何巧用材料以及对表盘的设计。 教学时间:2课时 手段准备:刀、胶水、腊光纸、纸杯、圆盖等。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实物导入,揭示课题
13、。 1、出示一些漂亮的小钟表,并让学生说说时间。 2、揭示课题:漂亮的小钟表 二、重点、难点的解决: 1、选材。 引导学生按照自己所准备的材料来设计表盘和外形,并且找出做表针的材料,以及固定表心的图钉。 2、观察钟表的特征。 (1) 表的外形:各式各样。 (2) 表盘的形状:圆、方、三角、多角等。 (3) 表符的种类:数字、几何形、装饰形等。 (4) 表针的特点:时针粗短、分针稍长稍粗、秒针最粗最长。 (5) 表的装饰:剪、贴、画各种形象。 三、实践指导: 1、根据材料做出外形和表盘。 2、制作表符。引导学生分清大刻度和小刻度,并将他们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在表盘上。 3、制作表针。表针可以是各种各
14、样的,万变不离其宗,三根针的长短不变。 4、添加小装饰。 四、评价: 1、学生展示作品并自评。 2、评选出最漂亮的小钟表。 第 二 课 时 一、总结上节课学生作业情况。 二、拿出自制小钟表,认识钟表时间。 1、说说日常作息时间,并在钟表上拨一拨。 2、小组合作互相说时间,拨时间。 3、试想将小钟表的附件进行变化。 4、互相对对方的表针进行变换。 三、创设情景,体现小钟表的使用价值。 小组进行活动:同学们每到作息时刻就表演应做的事。 四、小结: 请同学们说说制作小钟表的感受 课后记 我一共制作了三个范作:白色纸盒盖上用绘画法制作的伽菲猫钟表、废旧光盘上粘贴的小熊钟表、将旧纸杯剪切改造的小兔子钟表
15、,三个范作材料和制作方法不同,表针的固定方法也不一样:有的用铅丝固定,有的用图钉穿过,背后用橡皮泥堵住。通过对三种范作的分析,学生在自行制作时也能充分利用各种材料,制作的小闹钟也各具特色,有的甚至可以说十分精美。 会变的小手套 教材分析: 本课作为一节“设计 应用”课程,目的是激发学生运用身边常见的材料进行有趣的创造,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本课以人们冬季常戴的手套作为艺术再创造的原材料,使学生在对手套形象感受联想的基础上,通过思维的发散性获得新的形象。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初步感受适形造物的艺术表现手法。应会:能大胆地创作,通过对手套进行简单的添加创作出某
16、种新形象。(2)隐性内容与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动手能力和创造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适形造物的方法,发散学生思维,创作出较生动的形象。(2)难点: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形象。 教学时间:2课时 手段准备:课件、小手套、橡皮筋、碎布头、彩纸等。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组织教学,安定学生情绪。 二、讲授新课。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出示几件手套包扎的小玩具,问小玩具里包着什么? 变魔术般打开手套口,露出废纸团,让学生吃惊。 总结:废旧的东西经过包扎修饰变成了有趣的艺术品。 板书课题 会变的小手套 (二)包扎材料的选择。 1、包裹
17、材料:小手套。 2、被包裹物:纸团、泥团、稍大一点的干果、各种形状的鹅卵石等。 (三)制作方法课件 1、构思。 2、包扎。一头扎,两头扎,长扎,短扎,留穗扎,圆头扎,多节扎等。 3、添加装饰。 方法:剪贴与描绘。 原则:包扎后的原形特点,突出事物形象特征,去掉不必要的环节,做到画龙点睛。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小结: 1、讲评保持原形特征、添加得当而生动的作品。并借此再重申突出事物的主体和特征。 2、布置下节课所带工具、材料。 第 二 课 时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习用具,安定学生情绪。 二、复习前次知识。 (一)提问回答: 1、你认为适合做被包裹物的材料有那些?你选择了什么材料? 2
18、、你准备用小手套做什么物体? 3、包扎的方法有那些? (二)教师概括小结。 (三)布置作业:每人继续制作一个小玩具,形象与上节课不同,必须突出特征。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辅导要点: 1、鼓励学生有所创新,可以多节包扎。 2、启发学生根据物象特征选择好包扎方法。 3、装饰要多样化。 四、小结: 1、分组欣赏作品。 2、请几位优秀的小设计师叙述一下自己的构思、制作过程。 3、教师小结,肯定成绩,指出不足。 课后记: 本节课的内容是很丰富多彩的,过程中设计的环节不是很多,没有多少悬念,是靠着内容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自己的制作,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没有
19、比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了。 小 花 饰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就是以“小花饰”为课业,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懂得小花饰这种装饰形式的多种用途,自己能够尝试做有用途的小花饰,并能够说出各种小花饰的特点。在这个过程种,学习制作小花饰的方法,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审美感受能力。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A.通过对小花饰用途的分析、制作方法的学习,了解小花饰的装饰功能,掌握小花饰最简单的制作方法。B.在展示小花饰、讨论其特点的过程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从中体验到造型活动的乐趣。(2)隐性内容与目标:A.在说小花饰用途、学做小花饰、分析小花饰特点的
20、活动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用语言表达自己设计意图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小花饰的制作方法。(2)难点:了解小花饰的用途,感受小花饰的审美特征。 教学时间 2课时 手段准备 范作、剪刀、胶水、腊光纸。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两份范作,观察这些小花饰是如何制作的? 2、让学生了解把彩纸当颜料,剪刀当笔,剪剪贴贴,也能做美丽的小花饰。 3、揭示课题:小花饰 二、发散思维,创设形象。 1、试着剪出自己想象的花。 2、多媒体演示花的构造和剪贴顺序。 (1)花瓣、花蕊、花叶的形状。 (2)先剪出花的外形,然后剪贴花蕊,最后添加花瓣和花叶。 三
21、、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1、提示制作过程:折起稿剪外形加装饰。 2、强调色彩搭配。 3、互相交流:鼓励学生创造出不同形象的花饰。 四、作业讲评,欣赏小结。 1、评选教室里最漂亮的小花饰。 2、花可以美化居室,渗透爱护花草树木、注意环境保护的教育。 第二课时 一、讲评上节课作业。 二、集体制作练习。 1、全班分成若干组,教师给每组发一张大白纸。 2、教师引导:我们每人都有一个美丽的小花饰,我们把它们合在一起,变成一个大花篮或者一个大花园,好吗? 3、小组合作进行实践活动。 (1)、拼摆练习,注意花饰的前后关系。 (2)、画面组合,设计创作。 (3)、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摆出各种姿态的花朵,
22、注意贴的先后顺序。 (4)、贴好整体外形后,再粘贴相关的装饰物。 三、展示作业,进行讲评。 1、创设情景展示作品,进行评选:整个画面的构图、色彩、前后关系等。 2、完成的作业可直接用于教室、墙报等的美化工作,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后记 学生能充分利用自己身边的材料,不同质感和色彩、不同材质的材料都应用了起来。缺点是有的学生选择材料太多,作品繁杂却不美观。 百 变 团 花 教学时间:2课时 教材分析: 剪纸作为一种民间手工艺,有着工具简单、制作简便和便于少儿接受的特点,对启发少儿的想象力、锻炼心灵手巧和胆大心细的品格,有着得天独厚的作用。本课所讲授的内容为剪纸团花,是由折纸和剪纸相结合的艺
23、术,装饰性和艺术性都很强。通过巧妙的构思和不同的折叠方法,便可剪出不同图案,给欣赏者以美的感受。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A.了解团花的基本特点。B.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制作团花的过程种,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感知、思考、探索和发散思维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动手的能力。(2)隐性内容与目标:通过欣赏与学习制作团花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团花的特点及设计制作方法。(2)难点:纹样的设计及镂空的面积大小。 手段准备:剪刀、胶水、腊光纸。录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录像,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 欣赏剪纸作品在生活中运用的录像,如
24、:过年、结婚时人们用剪纸作品布置环境以增加节日气氛。让学生了解剪纸艺术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二、欣赏剪纸作品,认知剪纸作品的图案的特点。 1、教师出示剪纸作品,介绍不同剪纸作品的不同特点。 2、介绍剪纸的有关知识。 多面剪纸其实就是民间所称的“团花” ,它利用纸的重复折叠,剪出中心对称的图案。团花的历史极为悠久,对称原理在剪纸中的灵活运用,更使着古老的艺术充满迷人的魅力。 3、揭示课题:百变团花 三、制作五面对称剪纸。 1、五面对称折纸。 教师用较大的纸,带领学生边折边讲解。 2、画五面对称剪纸。 (1)、教师示范两种不同的画剪方法,分别剪出分散和连接的两种图案,请学生找出图案分散的原因。 (
25、2)、教师示范,要求学生画时注意:先定大,再画细部,剪时且慢要细心。 3、学生开始画剪五面剪纸。 四、引导小朋友制作自己设计的图案,剪出五面对称剪纸作品。 五、作业展示、欣赏。 1、教师引导学生分别用自己的剪纸作品布置教室的玻璃窗,教师适当指导作品之间的排列。 2、欣赏作品,体会剪纸作品给教室带来的欢乐气氛。 第二课时 一、回忆、欣赏、比较。 1、请学生回忆上节课内容,陈述制作五面对称剪纸的过程。 2、欣赏书上的剪纸作品,找出各个异同点。 二、学习制作六面对称剪纸。 1、教师示范单独对称图案的剪纸作品在对折以后起的变化,指导学生怎样把对折的图案设计到对折以后的纸上。 2、提醒学生画剪时要注意图
26、案的简洁明快,图案与图案之间要有连接点。 三、装裱剪纸作品。 四、作业讲评(欣赏、游戏)。 1、展示学生制作的剪纸作品,欣赏、互赠。 2、欣赏用剪纸手法创作的儿童作品。 3、总结:剪纸作品的内容源于生活,鼓励学生热爱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 课后记 本课不仅引导学生接触到了剪纸的艺术魅力而且让他们实践了纸团花剪制的多种方法。这么熟悉的团花可以有许多有趣的变化,学生很感兴趣。 我们身边的痕迹 教学时间:2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是“造型 表现”领域里的一课内容,是“版画系列”种的一节。严格地讲,它还不属于常规意义上的版画课,只是使学生认识身边的肌理美感、学习简单的拓印技巧和版画起始课。本课引导学生从
27、自己身边的环境种发现凹凸不同的材料的质感,并能用工具采集下来,体会整个过程的经历,提出或总结一些问题和经验,并利用采集到的肌理效果,展开想象,做添加,制成新的作品。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能够发现、采集不同肌理的材料,并利用材料再创作。(2)隐性内容与目标:学会观察,学会体验,发现问题,渗透学生对生活美、环境美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在感知种采集不同材质的肌理。(2)难点:拓印的技巧。 手段准备铅笔、油画棒和蜡笔、树叶等实物。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组织纪律,将材料和工具摆放有序。 二、讲解拓印。 教师演示与学生体验同步进行
28、。 学生与教师演示做法相同:将薄纸蒙在有纹理的实物上。拓印时,左手伸开,手指用力按住薄纸。右手指按遍薄纸,使纹理凹凸分明。任用一色蜡笔,轻轻均匀磨画,印出纹理为止。 三、组合实物。 1、看实物的形状,想这些形状的实物能组合成什么形象呢? 2、试着拓印一些纹理。 四、学生作业。 1、摆实物 。 2、蒙纸。 3、拓印。 五、小结。 整理用具,材料。展示较优秀的作品。鼓励学生下课寻找事物拓拓,玩玩。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讲评上节课作业。 展示拓印纹理清晰、完整的作业。 三、学生继续作业。 提出要求:选与上节课纹理不同的实物进行拓印,并且添加背景、装饰。 拓印:根据上节课的经验,用不同色的油
29、画棒一部分地一部分地拓印纸下面的实物的花纹。每一部分都拓的花纹清晰。 添画:在拓印完的画面上,用油画棒加几笔使画面中的形象完整,画面形成一体,并富有个人特色。 四、展示优秀作品,鼓励学生尝试多种绘画方法。 课后记 学生自己搜集的拓印资料非常充实,而且能充分利用它们的纹理特点添加入画面。每一种物品不同的肌理效果能引起孩子们很大的兴趣。 大树的故事 教学时间2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是“造型 表现”领域的一个内容。由于孩子们从小就喜欢在大树底下玩耍、乘凉,因此,这个课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可以为学生提供很大的想象空间。通过引导学生对各种情景进行丰富的联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造型表现能力。使学生初
30、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打到教学目标的多元化。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A.通过回忆、观察,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树根、树干、树枝、树杈、树叶等)。B.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儿童画创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2)隐性内容与目标:A.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氛围种,相互交流,资源共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B.通过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围绕大树的特点进行充分的想象和表现。(2)难点:画面构思和组织。 手段准备多媒体课件、水彩笔、蜡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感受环境,揭示课题。 1、
31、看图片,认识校园里的树。 2、看校外的树,如:松树、柳树、椰树等。 3、说说平时见过那些树? 4、每棵树都有各自不同的样子、千姿百态,它们也都有不同的故事。 揭示课题:大树的故事 二、观察树、学画树。 1、让小朋友回忆以前画过的树,怎样画的?在黑板上板示。 2、多媒体出示“各类树木”录象,让小朋友找自己画的是哪些树,学生找不到那些模式化的树,让他们发现自己画的树与观察到的树有差距。 3、指导观察树: (1)树的整体外形。 (2)树干:主干上粗下细,挺拔或弯曲;树皮光滑或粗糙;树叉排列各异。 (3)树叶:形状各不相同。 4、一棵自己喜欢的树画下来。讨论画树的步骤、运用的材料。 5、学生动手画树,
32、教师巡视,注意个别指导。 三、作业交流、评讲,课堂小结。 1、作业交流评讲可分步进行。 (1)画树干、树枝中途评讲。 (2)画树叶中途评讲。 (3)图色中途评讲。 (4)画树完成后评讲。 2、表扬鼓励,特别是有特色的作业。 3、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看图编故事。 1、实物投影仪出示书上学生作品“以树为主的图画”,或课外儿童画中以树为主带有故事性的绘画作品。 2、学生看图编故事讲故事。 3、让学生拿出自己第一课时完成的作业编故事。然后讨论:哪幅画编的故事更生动?怎样使自己的画能编出生动的故事? 二、添画。 1、引导讨论:怎样在上次的基础上添加? (1)、添加内容:花草、房屋、汽车、小鸟、蝴蝶
33、、活动的人 (2)、添加方法:可以树为主体添加背景,房屋等可与树重叠。 (3)、图色要鲜艳。 三、学生画一幅以树为主的图画。学生练习、教师个别辅导。 四、作业展示、评讲、课堂小结。 课后记 学生在画面上主要利用各种贝壳装饰,同时使用扣子、电线、丝带、彩纸等。粘贴不是很方便但视觉效果很好。 新颖的泥名片 教材分析: 成年人用名片与他人沟通,本课教学力图让学生用简单的浅浮雕的表现方法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爱好。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A.应知:生活种有许多需要展示和介绍的东西,如动物园里的动物、商店中的各种商品,至于对人们自己的介绍,就要靠名片了。动物、植物、商品标牌、说明卡都需要用
34、美术技法进行装饰和设计,名片也不例外,泥名片是儿童们介绍自我的一种尝试。B.应会:用泥设计、制作文字和图形,用以表达自己的兴趣、爱好。(2)隐性内容与目标:初步尝试用美术语言表现生活、表现自我,激发学生个性化的创造,增强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了解美术在生活中的作用,学习用简单的图形和文字装饰、美化自己的名片。(2)难点:制作得新颖、生动,作品美观,富于个性。 教学时间:12课时 手段准备:泥、录像、垫板、现有的压印工具。 教学过程: 一、体会泥工制作的基本技法。 1.教师出示及发给学生泥,学生拿出垫板熟悉泥的性能练习泥工的基本制作方法。 2.做一做、比一比游戏。团个
35、汤圆、搓根面条、捏个方块、压个大饼,看谁做的又快又好。 二、观看录像、揭示课题。 1.看录像,观察录像中的名片,说说名片的形状和花纹、内容,选出造型及设计最美的名片。 2.观看录像,欣赏做泥名片的工艺过程。说说泥名片的色彩、形状、及装饰。 3.结实课题:作泥名片。 4.说说名片与泥名片的相同与不同。 三、练习做泥名片。 1.讨论:想做什么形状与花纹的泥名片? 2.说说:泥名片的制作方法与步骤。 (1) 捏出或团出名片外形的面块。 (2)压平成薄片。 (3)借助各类工具装饰花纹。 3.找找身边的学具,可做什么样的花纹。 (1)铅笔尖头一端可画线,平头一端可压点,笔帽、瓶盖可压大小不同的圆圈等。
36、(2)用工具在泥上试着装饰,后录像演示。 4.学生做做泥名片,教师巡视,对学生的想象加以鼓励指导。 四、泥名片演示、讲评、课堂小结。 1.展示学生的作品,并讲评。 2.请制作有创意的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及做法。 3.鼓励学生成功,进行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对泥产生兴趣。 课后记 许多学生根据前面学习的拓印方法用不同的物品在橡皮泥上印花纹,效果好而且简单。 我们来跳舞 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让学生欣赏以舞蹈为题材得艺术品,使学生了解舞蹈有着悠久得历史,是人类源远流长得一种艺术形式,它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从而欣赏艺术作品中舞蹈人物造型特征,学习从不同艺术形式作品中发现艺术家独特的表现方法。 教学内
37、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A.应知:初步了解古今中外有不同形式的舞蹈,各个时代、民族的服饰各有特色,艺术家们表现的形式也有多种多样。B.应会:学习从艺术品中认识了解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文化,学习分析、描述作品中线条、色彩的表现力以及对人物动态、造型的描绘。(2)隐性内容与目标:在学习中,对学生小组合作意识的培养,培养学生对古今中外各民族文化的尊重,激发学生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培养学生感受、分析、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认识舞蹈是人类源远流长的一种艺术形式,指导学生分析作品,学习作品造型、线条的表现。(2)难点:观察分析作品,体会不同艺术品给人们带来的不同感受。 教学时
38、间:2课时 手段准备:舞蹈录像带、动态范图。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组织教学。 二、1.看录像,欣赏美丽的舞姿,感受人物动态的变化。 2.请同学们进行舞蹈表演。 3.揭示课题:我们来跳舞 三、讲授新课: 1.观察与分析。请一位同学面向大家伸平臂站直。教师板演简化了的骨式人:头是圆的,颈和躯体呈直线。用这种方法我们可以画出各种生动的动态。 2.体会人的动态规律。 带领全班同学做健康操。体会:(1)颈、腰的活动可以表现出人体的大动势。(2)肘关节只能前曲,不能后曲。膝关节只能后曲,不能前曲。 3.示范与演示。请一位同学做简单舞蹈动作,教师演示相应骨式动态。 4.联想与回忆。 想想、说说、
39、做做有趣的舞蹈动作。 四、学生作业。 记忆与实践相结合,用单色彩笔自由表现人物生动的姿态。最好能画成群的人物。人物各部分要舒展,不要求按比例画准。 五、作业展评。 1.同桌互评。 2.表扬鼓励画的较认真的同学。 第 二 课 时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上节课内容。 展示人物姿态丰富多样的画面。请学生展示上节课优秀作业。 三、讲授新课。 如何更具体的画出生动的舞蹈动态? 教师对骨式动态小人用基本形加以概括与演示。 在人的骨式上画出各部分的基本形,表现出具体的头,身躯(服装)、手、足、四肢。 四、学生作画: 1.定骨式动态。 2.勾画基本形。 五、整理画面,收拾用具。 课后记 把各种舞蹈动作用绘画
40、的形式来表现,对学生来说并不容易.但他们丰富的想 象力和细心的观察感受给画面创造了很大空间,质朴又不失生动. 泥条头像 教材分析: 本课是“设计 应用”领域的课程。借助瓶子,引导学生进行立体雕塑的初步尝试。由于采用了搓泥条缠绕瓶子形成立体造型的方法,化解了难度,产生了情趣。通过本课学习,学生丰富了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激发了创造精神,同时发展了美术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A.应知:了解立体雕塑头型的基本常识基本形与附属形。用瓶子和泥条组合成的头像为基本形,五官和头发为附属形。B.应会:掌握搓泥条,用泥条缠绕瓶子,并采用捏、揉、粘、抹等技法进行头像的造型创作。(2)隐
41、性内容与目标:感受美术创作的乐趣,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学习立体雕塑的基本知识。(2)难点:作品新颖、生动、富有美感。 教学时间:1课时 手段准备:电脑课件、橡皮泥、衬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揭示课题。 1.复习橡皮泥的捏法。 师问:我们以前学过那些捏橡皮泥的方法? 生答:揉、捏、压、搓、团、切 2.比赛导入: 师:“我们用搓的方法来进行一个小比赛,比一比在规定时间内谁搓的橡皮泥又长又均匀,好不好啊?”(可选自己喜欢的颜色的橡皮泥去搓) 同学老师之间互相比较,选出搓的最好的同学进行鼓励。 3.揭示课题: 现在我们要用这长长的泥
42、条来做什么呢?出示泥条头像让学生回答。 (泥条头像) 二、新授,解决重、难点。 1.出示电脑课件:泥人对话。 (甲:“大鼻头,我要去上课,你去吗?”乙:“诶,去哪儿上课啊?”甲:“去和小朋友们一起去上课,你去吗?”) 师问:“小朋友门欢迎他们吗?”(欢迎) 2.那我们再认识几位新朋友,继续课件出示一组泥条头像。 分析它们的头部特征: (1)大鼻头:头部瘦长、鼻头大、 (2)大嘴巴:脸形较方、嘴巴大、 (3)小胡子:头顶尖、嘴巴扁、还有一缕小胡子、 3.师总结:这些泥条头像都各具特征,就像小朋友的长相一样各不相同。所以老师要求同学们在做泥条头像时一定要求新、求异,要做出与众不同的泥条头像作为新朋
43、友来介绍给大家。 4.出示课件: (1)搓泥条图。 (2)缠绕泥条图。 (3)分别出示缠绕泥条的三种方法:斜、竖、横。(板式) (4)加五官。注意与头部底色的色彩搭配。 三、实践操作。 1.学生组内自由结合,或个人制作。 2.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四、评价展示,综合扩展。 1.出示课件,师问:“这两位小朋友拿着泥条头像在做什么?” 2.请同学自己展示、介绍所制作的头像。 3.提出希望:以后多动手、多动脑,制作出更多更好的小手工作品来。 课后记 孩子们带到学校里来的瓶子的外形对他们的创作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便于他们携带,我让他们准备轻瓶子,所以外形大同小异,基本上是饮料瓶或易拉罐
44、。如果瓶子的种类丰富一些,孩子们的创作效果会更好。 雄 伟 的 塔 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让学生欣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塔,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塔这一建筑形式,启发学生关注自己家乡的塔。在欣赏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画下记忆中的塔或设计出既漂亮又有新意的塔,从而拓宽学生的创作领域,写生、记忆画、设计,均可完成此课内容。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A.应知: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塔,不同国家(地区)的塔造型不尽相同,还有各种各样的纪念意义。B.应会:学习比较、分析、描述塔的特征,能将自己记忆中的塔或设计的塔画下来,并可以进行简单的装饰。(2)隐性内容与目标:让学生了解更多塔的知识,认识古今中外的塔,并
45、对自己家乡的塔进行考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古迹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把自己见过的塔画下来,或设计一座既漂亮又有新意的塔。(2)难点:根据塔的特点,进行表现或设计。 教学时间:1课时 手段准备:关于塔建筑的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二、新授: 1.看图片课件,找找塔建筑都有什么相同点? 2.总结:塔身上小下大,单层,中心对称。 3.师介绍绘画步骤。 (1)在画面上端画出最上层塔顶和塔身墙。 (2)接着一一往下画,直到你画完为止。 (3)添加宝塔上的门、风铃和塔檐上的瓦片等。 (4)画好宝塔的通道台阶和周围的环境,最后涂上颜色。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46、1.及时纠正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添加背景。 2.引导学生画出各种各样不同形状的宝塔。 3.注意塔身的对称。 四、展示作业、进行讲评。 1.学生互评、 2.教师评讲。(选构图适当,造型独特,色彩鲜艳的画幅来进行讲评。) 课后记 这一课给了孩子们很大的想象空间。从塔的功能到塔的外形孩子们都有独到的见解。如果把这一课用手工制作的形式呈现一定也会收到好的效果。 演 电 视 教材分析: 本课意图是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学习合理巧妙地利用材料,训练动手制作能力,初步了解连环画的绘画方法,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力,编故事、大胆细心画故事、集体合作演故事。结合教学活动让学生简单了解电
47、视片的制作过程,了解电视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在活动中训练学生的设计能力。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A.应知:了解电视的发展,简单知道有关电视片的拍摄过程。学习如何把一个复杂的故事概括成连环画。B.应会:利用废旧物设计和制作电视机外壳,会画简单的连环画,会合作完成作品、表演作品。(2)隐性内容与目标:渗透设计意识,合理利用材料。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学习利用废旧物品设计制作电视机壳,学习连环画的基本绘画方法。(2)难点:新颖的设计,连环画的内容有趣,合作协调,表演生动。 教学时间2课时 手段准备纸盒、纸、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观察实物,揭示课题。 组织教学:师生
48、互相问好;请学生按常规坐好。 二、复习旧教材 1展评温暖的阳光优秀作业,评论画面中哪种颜色最多。 2辨别颜色。教师摆12色色卡请同学从色卡中拿走暖色。在剩下的颜色中,教师挑出蓝色、偏蓝的绿色,请大家看颜色、谈感觉。 二、讲授新课 l、认识冷色。蓝色、青、偏蓝的绿是冰雪。夜晚、植物、湖水、海洋的额色,给人宁静。寂寞(没有声音、清静)、寒冷的感觉我仍称这类颜色为冷色。 2、介绍海洋:(看地图或地球仪)我们生活的地球,面积最大的是蓝色,这里是广阔的海。在这蓝色量界的下面,到处生活着丰富的动物、植物,它们美丽、奇特。请看录像片海中生物(或看课本第12页)。我国就有很长的海岸线,生活着近2000种鱼类。
49、让我们想象并描绘一下海底世界。 如果能潜入海底看看各种生物,将看到什么景象呢?如同进入一个梦幻世界:海水闪烁着朦陇的蓝光,成群的小鱼和慢悠悠的大鱼游来游去,温柔美丽的色和凶猛怪诞的鱼在水中共存。海底有地壳裂缝,有乎坦的沙滩,生长着美丽的珊瑚、硕长的海草、海菜,飘动着游离的海藻。我们认识的螃蟹贻贝、龟等动物上下出没,也有从未见过的怪物,活像陆地上的蒲公英。 3演示;用基本形圆、半圆、椭圆、半椭回、方、三角、梯形、扇形等,想象组合海中生物的形态。 海中生物有大有小,在海水中上下左右到处游动。假如我们穿上潜水服或乘潜水艇到海下游玩,并在海下开发建设多有意思啊!设计组织画面图例: 四、学生作画:参看课本学生作业。 1定位构图。用铅笔轻轻画出海中生物的基本形,用基本形组织画面,表现出幻想的海底物象。 2画具体形象用单色彩笔将基本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