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在承担责任中成长活动教学建议.docx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2788366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6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承担责任中成长活动教学建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在承担责任中成长活动教学建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在承担责任中成长活动教学建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第二课在承担责任中成长活动教学建议第一框 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第一框教材共安排五个活动。 第一个活动,是联系所给的故事情景,让学生体会、思考和正确认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树立“我是集体一员”的意识。 设计本活动的意图,在于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感悟和体会良好的班集体对个人生活和发展的积极形响。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文字材料,重点思考一个已经毕业20年的初中班集体,为什么还要建立班级同学网页?为什么在很短的时间内绝大多数同学都上网交流,而且还能够感受到当初班集体的温暖?也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一下自己所在的班集体20年之后同学相聚可能发生的情形。 活动中教师宜引导学生

2、从个人与集体的深层次关系去思考问题,因为学生可能只从人际交往或者情感交流方面去回答问题。同时,宜注意让学生正确看待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的关系,防止学生对网络交往盲目“崇拜”。 第二个活动,通过对某校九年级3班不良班风的描述,让学生感受风气不好的班级对个体学习、生活带来的消极影响。 设计本活动的意图,在于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相互依存的关系,集体需要关心和维护个人权益。一个班风优良、团结友爱、文明向上的集体,对于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都是有益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学生从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心理健康和今后发展等方面,分析不良班风的班级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还可以结合情景补充

3、一些问题,例如,为什么会出现这样风气不好的斑级?班级的成员有没有责任?该不该承担相应的责任?引导学生反思自己所在的班集体存在哪些不好的现象,应该如何以实际行动来改变这种状况等。 活动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自己所在班集体进行评议,鼓励学生讲真话、实话,帮助学生正确对待班集体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激励学生为改变班级不良状况而共同努力,从一点一滴的细微之处着手。因为每一个人都是班集体大家庭中的一员,都应该为白己的“家庭”分忧解难。也可以把学生对本班的意见和建议加以整理,送给班主任和班委会,团支部,作为改进班级管理工作的参考。 第三个活动,通过介绍“管事大王”多管班级闲事的事例,说明人人要主动关心、爱护集体

4、,为班集体建设贡献自己的力最。 设计本活动的意图,在于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和理解班集体中一些热心肠的同学,向他们学习,自觉树立“我是集体的一员”的意识,努力为班集体的建设和发展作贡献。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启发学生思考: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需要像李泽群这样的“管事大王”吗?如果班集体的事情谁也不去管,没有人去过问,可能会是怎样的情形?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些多管闲事的“管事大王”?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应引导学生感悟和体会。对于思考深刻、发言积极的个人和小组,要及时表扬和鼓励。也可以安排几个同学,扮演其中的不同角色,在活动情境中加深体验和感悟。 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了解管事的方法和艺术,正确处理管理

5、班级事务和完成自己学习任务的关系,不要本末倒置,在社会生活中要学会保护自己,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防止因自己的热心和爱心被坏人利用而上当受骗。 第四个活动,是通过小铭同学的两难选择,引出作为班集体的成员应当以实际行动关爱班集体。 设计本活动的意图,在于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个人与集体之间存在的责任冲突,当两者发生冲突时,要能够理智处理,以实际行动努力维护集体的荣誉、利益。在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各小组推举一两名代表交流本组的主要观点,围绕“应该如何关爱班集体”这一主题,进行发散性思维,不要仅仅局限于教材上现有的结论。可以引导班级学生为小铭出注意、想办法,帮助小铭找出解决矛盾冲突的“两

6、全其美”的办法。 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要让学生理智对待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冲突,合情合理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五个活动,是联系同学比较熟悉的两句俗语,即“众人拾柴火焰高”和“三个和尚没水喝”,引领同学感悟团结的集体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这一道理。 设计本活动的意图,在于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关爱集体的其体要求,除了上面提及的两点外,还要善于团结别人,使集体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让学生提供反映团结力量大”的名言警句,齐唱团结就是力量等歌曲。教学的目的主要不在于要求学生记住一些结论性的知识,而是结合教学内容帮助

7、学生感悟和体验两句俗语中蕴涵的道理。 活动过程中,教师宜引导学生从多方面思考这些问题:为什么众人拾柴火焰高?为什么人多了反而没有水喝?众人拾柴一定火焰高吗?三个和尚一定没水喝吗?通过思考,引导学生加深对相关教学内容的理解。第二框 承担对社会的责任第二框教材共安排四个活动。 第一个活动,是通过介绍出租车司机、市民和学生关爱社会的不同做法,说明每一个公民都应当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设计本活动的意图,在于引导学生确立“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的意识,认识到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负有关爱社会的责任。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宜引导学生围绕活动材料后面的两个问题,鼓励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启发他们进一步思考:情境中的三位

8、主人公完全可以不这样做,他们为什么还要这样做?他们这样做,对社会有什么影响?如果不这样做,又会有什么影响?生活中有哪些人从哪些方面在为“我”服务?我应该为别人做些什么? 活动中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理解情境中的三位主人公的具体做法不一样,但蕴含着共同的行为目标和价值追求,都是为了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氛围而自觉尽职尽责。 第二个活动,通过一些在某外企工作的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因抵制制作美化侵略战争的电脑游戏软件而愤然辞职的事例,说明维护国家的尊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设计该活动的意图,在于让学生理解在事关国家尊严和民族感情的问题上,来不得半点含糊,维护国家和民族尊严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

9、的责任。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在课前可以让学生查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资料,或者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史料。结合这些材料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这些刚刚大学毕业的学生作出这一选择所包含的积极价值观。可以分小组进行讨论交流,推举小组代表交流,集思广益。也可以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模拟故事情境,这样的体验效果会更好。另外可以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当我们在玩游戏中发现这样的电脑软件该怎样做?活动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民族尊严感,可以联系当前国际形势作一些分析,引导学生学会自觉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另外,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电脑游戏的娱乐功能,不要过分沉溺于游戏之中而玩物丧志,荒废自己的学业。 第三个活动

10、,通过一位环保志愿者的付出与收获,说明社会需要互助、需要彼此关爱。 设计本活动的意图,在于引导学生理解,建设和谐社会需要每一位公民树立自觉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意识,并付诸行动。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组织学生讨论,对于这份没有物质报酬“兼职工作”,小石为什么乐此不疲?引导学生提升看问题的角度,从社会价值和社会贡献的角度进一步理解小石的行为。可以让班级每一个学生就小石的行为写一句评语并相互交流。在活动的过程中,还可以引导学生理解环境恶化给人们的生活、健康和社会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帮助学生理解,在社会生活中一个人只想获得,不愿意付出,对他人而言是不公平的。只有彼此关爱,人人都献出自己的一份爱,社

11、会才会更加和谐、美好。 第四个活动,通过介绍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自费做艾滋病预防和救治工作的感人故事,启发学生明白,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是一种无偿的付出,但是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会,有利于提升白己的道德境界;公民应该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社会。 在活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自己知道哪些社会公益活动?这些公益活动对自己的生活有何影响?我们可以参加哪些社会公益活动?还可以动员班级所有学生在校园内或者学校附近,开展一次人人参加的、别开生面的社会公益活动,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与这位老人同行。第三框 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第三框 共安排五个活动。 第一个活动,通过一位同学

12、面临责任选择的冲突情境,启发学生理解:诺言意味着责任,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是中学生成熟和负责任的表现。 设计本活动的意图,在于帮助学生理解承诺是一种责任,履行承诺是一种能力,要做到慎重承诺,做到“言心行,行必果”。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宜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活动文字材料,思考材料后面的三个问题。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处理责任冲突,如何理智而对责任选择的矛盾冲突。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谈自己解决冲突的做法和经验。教师可以在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小结,重点讲清楚这些问题。同时引导学生讨论应该如何对待身边不信守诺言的同学、朋友。 活动中教师宜注意引导学生懂得,信守承诺意味着承担责任,但

13、不要刻板化地理解,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灵活处理,当自己没有履行诺言时可以实事求是地向他人说明情况、解释原因,得到别人的谅解,同时要正确对待别人的“自食其言”,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第二个活动,通过一名初中生在打工过程中丢失公司宣传画后陷人的矛盾,引发学生思考,应该如何面对自己的过错。 设计本活动的意图,在于让学生理解,能够承认错误是负责任的行为表现,能够承担错误所造成的后果更需要胆量和勇气。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宜启发学生思考材料后面的问题,吴小玉应该怎样做?如果我是主人公,我将如何处理此事?引导学生帮助出主意、想办法,为深陷矛盾的“主人公”提供解决矛盾的方法。也可以让学生想象,把故事的后

14、续情节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向公司汇报了,另一种情况是没有向公司汇报,要求学生把故事情节续编下去,最好是幽默式的、喜剧式的结局。 活动中教师宜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尽可能避免一些意外过错的发生。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过错,不要因为害怕出错就不愿意承担责任。 第三个活动,进一步引导学生反思,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自己的过错,应该如何主动承担责任。 设计本活动的意图,在于让学生在自我反思的体验和坦诚交流中进一步理解,能够勇于承认错误是中学生学会负责任的行为表现。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你是如何对待自己的错误的?是勇敢认错,还是逃避责任?请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这有利于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认识到,生活中出现错误不可怕,有了错误不敢承认、逃避承担责任,才是可怕的。只有敢于正视自己的错误,才能在通往明天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勇敢认错的经历,讨论“勇敢认错”、“逃避责任”分别给自己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也可以引导学生设想,如果当时采取了另一种处理方式,会带来怎样的结果。 第四个活动,通过一位初中生在日记中反思自己承担责任的消极感受,说明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承担责任。 设计本活动的意图,在于使学生理解,承担责任1 2 下一页20 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