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莆田八中2016-2017上学年高三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姓名: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12 H-1 O-16 Cl-35.5 P-31 S-32 K-39 Ag -108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项选择。(每题3分,共60分)
1、化学与环境、生活、材料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安装煤炭燃烧过程的“固硫”装置,主要是为了提高煤的利用率
B.二氧化氯和三氯化铁都常用于自来水的处理,二者的作用原理是相同的
C.通过有机合成,可以制造出比钢铁更强韧的新型材料
D.气溶胶和液溶胶的差别在于分散质的物质状态
2、实验室有五个药品柜,已经存放的药品如下表:
甲柜
乙柜
丙柜
丁柜
戊柜
盐酸、硫酸
烧碱、氢氧化钡
硫、红磷
铜、锌
碳酸钠、硝酸钾
现在新购进硝酸、苛性钾、碘和硝酸银溶液,下列对其保存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硝酸装进棕色细口瓶放在甲柜
B.苛性钾固体用磨口玻璃塞广口瓶放在乙柜
C. 碘单质用广口瓶装放在丙柜
D.硝酸银溶液用棕色磨口细口瓶放在戊柜
3、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16O→18O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B.冰醋酸、消石灰、明矾、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氧化物
C.SiO2既能与氢氟酸反应,也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属于两性氧化物
D.少量Cu将足量浓、稀硝酸分别还原为NO2和NO,其转移电子数之比为1:3
4、对中国古代著作涉及化学的叙述,下列解说错误的是( )
A.《汉书》中“高奴县有洧水可燃”,这里的“洧水”指的是石油
B.《黄白第十六》中“曾青涂铁,铁赤如铜”,其“曾青”是可溶性铜盐
C.《本草纲目》中“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中的碱是K2CO3
D.《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里的“石灰”指的是Ca(OH)2
5、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能跟强碱溶液反应的氧化物就是酸性氧化物
B.酸性氧化物都可以与水反应生成酸
C.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D.不能跟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能和碱反应
6、实验室中需要0.2 mol·L-1的CuSO4溶液950 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胆矾晶体(CuSO4·5H2O式量为250)的质量分别是( )
A.1000 mL 50.0 g B.950 mL 47.5g
C.950 mL 30.4 g D.1000 mL 32.0g
7、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乙烯分子中含有共用电子对数为6NA
B.常温常压下,32gO2、O3的混合物含有NA个氧原子
C.标准状况下,2.24 L CH2Cl2含有的分子数等于0.1 NA
D.7.1 g C1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0.2×6.02×1023个电子
8、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H2O2+Cl2═2HCl+O2反应中,每生成32 g氧气,则转移4NA个电子
B.17.4 g某硫化磷(如图)中含P﹣S键数目为0.6NA
C.1 mol含8个碳原子的某烃分子,最多形成7 mol碳碳单键
D.标准状况下,22.4 L SO2与O2混合气体,含有2NA个氧原子
9、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海市蜃楼”既是﹣种自然现象又是光学现象,也与胶体的知识有关
B.欲制备Fe(OH)3胶体,将Fe(OH)3溶于水,搅拌即可
C.利用渗析法可以分离除去淀粉溶液中的Na+和Cl﹣
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B.往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稀H2SO4时,开始时会出现沉淀,再继续滴加时,沉淀又会消失
C.Fe(OH)3胶体粒子在电场影响下将向阴极运动,说明Fe(OH)3胶体带正电
D.分离胶体和某盐溶液,可用过滤的方法
11、下列离子组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c(I-)=0.1 mol·L-1的溶液中: Na+、Fe3+、ClO-、SO42-
B.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0 mol·L-1的溶液中:Ba2+、K+、NO3-、Br-
C.0.2 mol·L-1NaHC2O4溶液中:Ca2+、Na+、OH-、Cl-
D.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K+、NH4+、NO3-、Cl-
12.在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
A.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Na+、Cl-、SO、Fe3+
B.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Fe2+、Mg2+、NO、Cl-
C.c(H+)=10-12 mol/L的溶液:K+、Ba2+、Cl-、Br-
D.碳酸氢钠溶液:K+、SO、Cl-、H+
13.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NaOH溶液后加热既有气体放出又有沉淀生成的一组是 ( )
A.Ba2+、NO、NH、Cl-
B.Ca2+、HCO、NH、AlO
C.K+、Ba2+、Cl-、HSO
D.Mg2+、NH、SO、K+
14、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Fe2O3溶于氢碘酸溶液中:Fe2O3 + 6H+ = 2Fe3+ + 3H2O
B.Al片溶于NaOH溶液中,产生气体:2Al+2OH-+2H2O =2AlO2-+3H2↑
C.Ca(HCO3)2溶液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HCO3- +Ca2++OH-=CaCO3↓+H2O
D.在Cu2O固体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Cu2O + 2H+=Cu + Cu2+ + H2O
15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氯气通入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2Cl2 + 2OH-= 3Cl-+ ClO-+ H2O
(B)碳酸钡中加入稀硫酸:BaCO3+2H+=Ba2++CO2↑+H2O
(C)在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 OH- +CO2=HCO3-
(D)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HCO3-+OH-=CO32-+H2O
16、亚硝酸盐中毒,又名乌鸦病、紫绀病、肠源性青紫病。亚硝酸盐可将正常的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血红蛋白中的铁元素由二价变为三价,失去携氧能力,使组织出现缺氧现象。美蓝是亚硝酸盐中毒的有效解毒剂。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中毒过程中血红蛋白被氧化
B.解毒时血红蛋白被还原
C.药品美蓝应具有还原性
D.中毒时亚硝酸盐发生氧化反应
17、三氟化氮(NF3,无色气体,其中F为-1价)是微电子工业中一种优良的等离子蚀刻气体。在潮湿的空气中能发生下列反应:3NF3+5H2O=2NO+HNO3+9HF。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
A.反应中NF 3是氧化剂,H 2O是还原剂
B.NF 3在潮湿空气中泄漏会产生无色气体
C.反应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若反应中生成0.1 mol HNO3,则反应共转移0.1 mol电子
18、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①17.6g丙烷中所含的共价键数为4NA个
②常温下,21gC3H6和C4H8的混合物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1.5NA
③电解饱和食盐水,当阴极产生2.24L H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④2gD216O中含有的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均为NA
⑤常温下,1.0LpH=13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的OH﹣离子数目为0.1NA
⑥将100mL0.1mol·L﹣1的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制得Fe(OH)3胶粒0.01NA.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④⑤⑥ D.①⑥
19、以下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等体积硫酸铁、硫酸铜、硫酸钾溶液分别与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反应,若生成的硫酸钡沉淀的质量比为1:2:3,则三种硫酸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比为1:2:3
B.150 mL 1mol·L﹣1的氯化钾溶液中的c(Cl﹣)与50 mL 1 mol·L﹣1的氯化铝溶液中的c(Cl﹣) 相等
C.20℃时,饱和KCl溶液的密度为1.174g·cm﹣3,物质的量浓度为4.0 mol·L﹣1,则此溶液中KCl 的质量分数为25.38%
D.20℃时,100 g水可溶解34.2g KCl,此时KCl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4.2%
20、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是比Cl2、O3、ClO2、KMnO4氧化性更强,无二次污染的绿色水处理剂。工业制高铁酸钠的方法有如下两种:
①湿法制备的主要反应方程式为:Fe(OH)3+ ClO—+ OH— → FeO42—+ Cl—+ H2O
②干法制备的主要反应方程式为: FeSO4+ Na2O2 → Na2FeO4+ Na2O+ Na2SO4 + O2↑
(均未配平)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高铁酸钠中铁显+6价
B.湿法制备的反应方程式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C.干法中每生成1 mol Na2FeO4转移4 mol电子
D.K2FeO4处理水时,不仅能消毒杀菌,还能除去水体中的H2S、NH3等,生成的Fe(OH)3还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共40分)
21(6分)学习化学要准确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是某同学对有关物质进行分类的列表:
找出上述三组分类中的错误,错误物质的化学式为 。
(2)下列2个反应,按要求填写相关量。
① 2Na2O2+ 2H2O=4NaOH+O2反应中,每消耗lmol Na2O2生成 g O2;
② 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的Na2SO4杂质,要判断所加BaCl2溶液是否过量,可向滤液中加入X溶液,X可以是 (填代号)
A. NaOH B.AgNO3 C.HCl D.Na2SO4
22(16分)、实验室需要0.80 mol·L-1 NaOH溶液475 mL 和0.40 mol·L-1硫酸500 mL。根据这两种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的仪器中配制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配制上述溶液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2)容量瓶所不具备的功能有__________。
A.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
B.测量容量瓶规格以下的任意体积的液体
C.贮存溶液
D.用来加热溶解固体溶质
(3)根据计算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的质量为__________g。在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若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未干燥,则所得溶液浓度_______0.80 mol·L-1(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下同)。若还未等溶液冷却就定容了,则所得溶液浓度__________0.80 mol·L-1。
(4)根据计算得知,所需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__mL(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如果实验室有10 mL、15 mL、20 mL、50 mL的量筒,应选用__________mL的量筒最好。
23(8分)、MnO2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功能材料,蕴藏在海底的丰富的锰结核矿的主要成分是MnO2,工业上从锰结核矿中制取纯净的MnO2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为提高硫酸淋洗效果,需要对富集后的矿石进行粉碎处理,其目的是 .步骤Ⅰ中,试剂甲必须具有的性质是 .
a.氧化性 b.还原性 c.酸性
(2)步骤Ⅱ中,以NaClO3为氧化剂,当生成0.05mol MnO2时,消耗0.10mol·L﹣1的NaClO3溶液200mL,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已知溶液B中的物质之一NaClO3可循环用于上述生产,试写出A与NaOH反应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 .
24(10分)某溶液可能含有Na+、K+、Mg2+、Cu2+等阳离子及MnO4-、SiO32-、AlO2-、CO32-、HCO3-、SO42-、Cl-等阴离子,已知:①该溶液呈无色;②经测定溶液的pH=12;③取少量溶液,加入100 mL 2 mol·L-1稀盐酸进行酸化,有白色沉淀生成,还得到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该气体使澄清石灰水(足量)变浑浊。对酸化后的溶液过滤,得到滤液甲。
(1)由①②③可判断: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一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滤液甲分成两等份,一份中逐滴加入氨水,刚开始加入氨水时,没有沉淀产生,最终有白色胶状沉淀,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另一份中加入足量的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过滤得到滤液乙。
(3)往滤液乙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过滤、洗涤、干燥得固体26.5 g,则原溶液中是否有Cl-?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是”或“否”)。
高三化学月考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答案
1-5 D B B D C 6-10 A A D B B
11-15 B C B A A 16-20 D C A C C
21 (6分)(1) Na2CO3;Al2O3;
(2)① 16;② D;
22(16分) (1)A、C 烧杯、玻璃棒 (2)B、C、D
(3)16.0 g 等于 大于
(4)10.9 mL 15
23 (8分)(1)加快硫酸的浸取速率;b;
(2)2ClO3﹣+5Mn2++4H2O=5MnO2+Cl2↑+8H+;
3Cl2+6NaOH=5NaCl+NaClO3+3H2O
24 (10分) (1)MnO4-、Cu2+、Mg2+、HCO3-; CO32-、SiO32-
(2)AlO2-; SO42-
(3)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