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2787276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学段考试 历史试卷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请考生按照地理、政治、历史的顺序把选择题涂在答题卡上) 61、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主要是因为王位世袭制: A.代表了先进阶级的利益      B.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和进步的要求  C.是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      D.是华夏族开始形成的标志 62、公元前782年,幽王继位,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隧大鼓,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材料表明了:  ①幽王荒淫无道   ②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 ③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 ④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各封国必须服从周王室的政令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3、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 ①周王室──周王室正妻所生之子     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  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     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64、陕西省长安县普渡村出土的编钟,是周朝贵族在举行祭祀、宴享等活动时使用的主要礼乐器。周朝制定各种礼乐制度的根本目的是: A.作为各级贵族的生活准则    B.作为维护宗法制、分封制的工具    C.作为惩罚违礼贵族的依据   D.作为统治阶级的娱乐享受 65、有人称赞秦始皇说“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曾有,五帝所不及”。晋朝有人指责他“无道”、“视杀人如狗彘”。明朝思想家李贽则说“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拆,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视”。但无可否认秦朝的统一,对后世所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A.结束了诸侯割据称雄的政治局面   B.使全国有了统一的法律制度 C.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奠定基础 D.拓展了疆域,使秦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 66、 “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制 67、秦朝建立了一整套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机构组织,不仅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统治,而且有利于统一局面的发展和巩固。这套机构的特点包括: ①分工明确  ②互相配合  ③互相牵制 ④皇权集中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8、 秦始皇的措施中对中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形成起作用最大的是:   A.统一法律   B.统一文字 C.统一货币和度量衡  D.统一车轨和驰道  69、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从其计。句中的“上”指:    A.汉文帝    B.汉景帝    C.汉武帝   D.汉元帝 70、图1是秦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比较两图最能说明的是:    图1  秦朝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   A.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   B.唐代以分散相权而保障君权独尊  C.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  D.太尉与御史大夫的权力分别下放到兵部与吏部 71、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 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 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 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 D.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 72、三省六部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以下有关表述错误的有: A.这一制度开始于隋朝     B.是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的产物    C.它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走向衰落  D.这一制度对隋唐以后很多朝代都有影响 73、中国古代吏治腐败时会出现以钱买官的现象。“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就是对这一现象的揭露。这句话所反映的情况发生在 A.秦代 B.汉代 C.唐代 D.宋代 74、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先后出现了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A.专制皇权 B.中央集权 C.监察权力 D.对农民的控制 75、“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的现象反映了: A.君主专制的削弱 B.宗法制的消亡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分封制的巩固 76、监察制度的存在,使中央权力不断得到加强。下列官职或机构不具有监察职权的是:   A.御史大夫    B.通判     C.按察司    D.军机处 77、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 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 C.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 D.用泥制陶的事实 78、图2和图3中,我国当时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       图2、3 A.郡国并行制、行省制      B.分封制、郡县制  C.郡县制、行省制          D.分封制、行省制 79、人才的选拔与官吏的任命直接关系到政权的巩固,历史上选官和用官制度的变化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下列选官和用官制度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科举制 ②察举制 ③九品中正制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②③① 80、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这句话意在强调: 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 B.选官须注重才学 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 D.选官应注重品行 81、合理的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下列制度促进了社会公平的是: A.世袭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82、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A.战国时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 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三省制 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利牵制体系 D.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83、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84、明成祖设内阁,作为其侍从顾问;康熙皇帝设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任职。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A.明成祖和康熙帝处于危机境地  B.明清重视翰林院学士 C.翰林院学士享有特权   D.二者都是强化专制皇权的产物 85、反映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趋势的先后顺序是:①参知政事的设置②丞相制度的废除③军机处的设立④三省六部制的创立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C.②④①③ D.④①②③ 86、 “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记亿万千。……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下列对材料的主旨的理解正确的是: A.揭示了鸦片输入的危害     B.说明中国人民勇敢,不怕刀枪火炮      C.刀枪火炮都有较大危害   D.因吸烟,中国死亡亿万千人 87、毛泽东曾经总结道:“自1840年起,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侵略过我们,每一次战争几乎都以中国战败、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终。”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其根本原因是:   A.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 B.中国政府的软弱可欺 C.中国近代化尚未起步 D.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 88、南京静海寺陈列馆最独特的陈列品——警世钟,钟体的正面“警世钟”三个大字赫然醒目;钟的背面镌有钟的灵魂千古训条“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香港回归之夜,155下的奋力撞击,震荡着古老的南京城。下列与该警世钟有关的信息,表述错误的是: A.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B.1842年的《南京条约》割香港地区给英国 C.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南京见证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屈辱 89、在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与侵略者先后签订了《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其中共同涉及的内容是:   A.协定关税   B.公使驻京    C.割让土地   D.开放口岸 90、某班小组讨论“为什么说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结果出现以下四种理由,你认为最恰当的理由是 A.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B.规模大、时间长、影响深远 C.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D.担负起了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 91、下列关于太平天国的事件中,能够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洪仁玕的《资政新篇》 C.严惩外国侵略者 D.反对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 92、柳亚子在《题太平天国战史》诗中说:“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漫天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诗中的“煮豆燃萁”是指:    A.金田起义    B.天京变乱   C.定都天京  D.湘军攻陷天京 93、中英《南京条约》中最能反映英国侵略的本质意图是: A、割香港岛 B、赔款 C、五口通商 D、协定关税 94、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 A .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要求与愿望  B .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 .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D. 是太平天国的反帝革命纲领 95、洪秀全宣称:“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这实质上反映了: A .平等思想 B.大同思想 C .平均思想 D.反对封建剥削和压迫的思想 二、材料分析题:(第36题18分,第37题12分,共3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1、(18分)中央集权制度作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国体与政体、官僚政治与行政管理,以至文化教育传统,无不与此有着密切的关系。 回答下列问题: (1)中央集权制度含中央行政制度和地方行政制度两个系统。简述秦、唐、明、清四个朝代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情况。(8分) (2)在地方行政制度中,秦朝全面推行的郡县制和元朝创立的行省制度对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各有怎样 的开创性贡献?(4分)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认识? (6分) 2、(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1840年春,英国议会在辩论对中国出兵是否合理的问题时,“反对派以拒绝为支持一种恶毒的、有伤道德的交易而进行战争的理由反对政府的政策”。 ——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材料二1840年3月,英国对华棉制品出口商,曼彻斯特商会主席莫克·维卡在致英国外相巴麦尊的信中说:“是他们自己陷入了错误的处境,逼得我们不得不走上为国家所受的侮辱,为个人所受的委屈要求补偿的地步。如果曲解自由与正义的观念,现在我们不去为我们和他们之间商务关系上的合理利益而采取被迫采取的态度,这种想法就太堂吉诃德了。” 材料三 莫克·维卡在信中还说:“当前局势,可能提供机会,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随着关系的改善,我们输出(棉制品)的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 ——《英国纺织利益集团与两次鸦片战争资料》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二,分别概括 “反对派”和莫克·维卡表达的主要观点。 (不得摘抄材料原文)(4分) (2)据材料三指出“当前局势,可能提供机会,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这句话的真实含义。(4分) (3)综合以上材料,说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4分)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第一学段考试 历史试卷答题卡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题2分,共7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B C B C C D B C B A C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D A C D C A D D C D C D 题号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D A D B D D B B D A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 ,共30分。) 36、(1)秦朝首创皇帝制度,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中央政权组织(三公九卿制); 唐朝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明朝废除丞相、设立阁; 清初设立军机处。(8分) (2)秦朝通过郡县制对地方实行直接有效(或垂直)的管理; 元朝行省制度是中国省制的开端。(4分) (3)认识:积极方面: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任答出2点4分) 消极方面:在封建社会后期,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专制极易造成政治的腐败;严重扼杀了社会创造力和思想的发展。(任答出1点2分) 37、(1)“反对派”认为这场战争是为了保护鸦片走私,是不道德的。 莫克·维卡认为战争的责任是中国损害了英国的利益;为道德观念而放弃利益是不明智的。(4分)   (2)以中国禁烟为借口发动战争,迫使中国屈服。(4分)    (3)保护鸦片走私并为英国工业品打开中国市场。(4分)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