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普通班)
一、选择题(每题2分)
1.下面的例子中属于生命系统种群层次的是( )
A.一棵月季 B.一片花园内的月季、蝴蝶等生物
C.栽有月季的一片花园 D.一片花园内的所有月季
2.下列各项不对应于生命系统某一层次的是
A.池塘中的一只青蛙
B.池塘中的水、阳光等因素以及在池塘中生活的青蛙等各种生物
C.表皮细胞中的水和蛋白质分子
D.青蛙的表皮细胞
3.19世纪建立的细胞学说揭示了
A.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B.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C.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 D.细胞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单位
4.关于高倍显微镜使用步骤的叙述,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将目标移到视野中央 ②低倍镜观察,找到目标 ③观察并用细准焦螺旋调焦 ④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③①④ D.②④①③
5.下列有关细胞物质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人体活细胞中氢原子的数目最多
B.DNA和RNA分子的碱基组成相同
C.多糖在细胞中不与其他分子相结合
D.蛋白质区别于脂质的特有元素是氮
6.下列哪种物质的合成过程需要供给氮元素( )
A.糖原 B.淀粉 C.脂肪 D.胰岛素
7.下列关于DNA和RNA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构成DNA与RNA的核苷酸只是五碳糖不同
B.构成DNA与RNA的磷酸不相同
C.参与组成生物体中核酸的含氮碱基有8种
D.绝大多数细胞中,DNA是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构成,RNA是由一条核糖核苷酸链构成
8.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有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
B.有些氨基酸不能在人体细胞中合成
C.食盐作用下析出的蛋白质发生了变性
D.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9.在观察水绵细胞时,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物像大小、细胞数目和视野亮度的变化是( )
A.变大、变多、变亮 B.变大、变少、变暗
C.变小、变多、变亮 D.变小、变多、变暗
10.下列关于组成细胞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时,其特定功能并未发生改变
B.RNA与DNA的分子结构相似,均由四种核苷酸组成,可以储存遗传信息
C.DNA分子碱基排列顺序的多样性,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D.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11.已知20种氨基酸的相对平均分子质量是128,现有一蛋白质分子由两条多肽链组成,共有肽键98个,此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最接近于 ( )
A.12800 B.12548 C.11036 D.12588
12.根据概念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A表示的碱基有5种 B.B表示的是核糖
C.D表示的核糖核苷酸 D.D表示脱氧核糖核苷酸
13.下图是两种二糖的组成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M、N指代的物质分别是葡萄糖、半乳糖
B.M代表的物质也是组成纤维素和糖原的基本单位
C.因葡萄糖和果糖都是还原糖,故麦芽糖和蔗糖也是还原糖
D.麦芽糖、蔗糖可以直接被细胞吸收
14.人体内某高分子化合物含有C、H、O、N、S等元素,该物质一定不具备下列哪项功能( )
A.信息传递 B.催化
C.主要能源物质 D.载体
15.下列物质中能与斐林试剂产生砖红色沉淀的是 ( )
A.淀粉 B.载体蛋白 C.脂肪 D.麦芽糖
16.脂质不具有的生物学功能是( )
A.构成生物膜 B.携带遗传信息
C.储存能量 D.促进生殖器官发育
17.双缩脲试剂可以鉴定蛋白质,是由于蛋白质有( )
A.肽键 B.氨基酸 C.羧基 D.氨基
18.实验中用同一显微镜观察了同一装片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下面各图。请问其中视野最亮的是( )
19.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多聚体水解后可以得到它的单体
B、脂肪彻底氧化分解后的产物是CO2和H2O,所以CO2和H2O是脂肪的单体
C、淀粉和纤维素的单体都是单糖
D、DNA和RNA单体的分子组成不同
20.在光照明亮的实验室里,用白色洋葱表皮细胞观察失水之后的细胞,在显微镜视野中能清晰地看到细胞壁,但看不清楚细胞膜是否与细胞壁发生质壁分离,为便于判断,此时应( )
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B.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C.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D.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21.生物DNA分子的特异性是DNA指纹检测的最主要依据,DNA特异性的根本原因是因为DNA分子具有特定的( )
A.氨基酸排列顺序 B.磷酸排列顺序
C.碱基排列顺序 D.五碳糖排列顺序
22.小轩没有吃早餐,第四节课时因饥饿而晕倒,此时最好给他喝( )
A.纯净水 B.矿泉水 C.葡萄糖水 D.生理盐水
23.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键时需要脱掉水,脱掉的水中的O来自氨基酸的( )
A.—COOH B.—NH2 C.—R D.—COOH和—NH2
24.下列对生物体中有关化合物的鉴定实验不正确的是( )
选项
鉴定对象
试剂
颜色
水浴加热
生物材料
A
淀粉
碘液
蓝色
无
土豆汁
B
还原糖
斐林试剂
砖红色
需要
含还原糖量高的白色植物组织
C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紫色
不需要
豆浆、牛奶、鸡蛋清
D
脂肪
苏丹Ⅲ染液
红色
不需要
花生
25.胰岛素分子由两条肽链构成,共含有51个氨基酸,则胰岛素分子中游离的氨基数至少为 ( )
A.1 B.49 C.2 D.51
二、综合题
26.(20分)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A表示 (写中文名称), D表示 (写中文名称)。
(2)该化合物是由 个氨基酸分子失去 个分子的水而形成的,这种反应叫做 ,在这个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 。该化合物称为 。
(3)图中表示 R 基的字母是 ,表示肽键的字母是 。
(4)图中有 个氨基和 个羧基。
27.(10分)如图的分子结构为某种核苷酸,已知分子结构式的右上角部分为腺嘌呤碱基C5H4N5.请仔细观察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该核苷酸的含有的碳原子数是 .
(2)该核苷酸的名称为 .
(3)该核苷酸是构成哪一类核酸的基本原料? .
(4)请在图中哪一个位置上去掉氧便可成为主要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在图中画虚框。
(5)核苷酸结构的模式图请在答题卡方框内画出来。
28.(10分)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又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据图回答:
(1)真、原核细胞的最主要区别是看其有无__________。以上4个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填字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蓝藻是______(填字母),其能进行光合作用原因是其具有________、_________两种色素和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
(2)B细胞与D细胞结构中无明显差异的结构是____________(具有控制物质进出作用的一神结构)、___________(原核生物中唯一的一种细胞器)。
(3)C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__________区域,A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____________中。
29.(10分)下图为大豆种子在25℃、黑暗、无菌、潮湿的条件下萌发和生长过程中糖类和蛋白质的含量变化,请据图回答:
(1)在观察时间内,图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上述定量测定之前,进行了蛋白质含量变化的预测实验,请填充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
①实验原理:蛋白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颜色深浅与其含量成正比。
②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三份等量大豆种子分别萌发1、5、9天后取出,各加入适量蒸馏水,研碎、提取、定容后离心得到蛋白质制备液;
第二步:取3支试管,编号l、2、3,分别加入等量的萌发l、5、9天的蛋白质制备液;
第三步:向3支试管中均先加入1mL_____________,振荡均匀后,再加入
_______________,观察3支试管中溶液颜色变化。
③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答案
1~25.D C ABC D D C B A C D B C D BADBC C C A D C
26.(20分)
氨基、羧基、(2)3、2、脱水缩合 、36、三肽
(3)B C G ,E F (4) 1 、 2
27.(10分)
(1) 10 。
(2) 核糖核苷酸 或 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
(3) 核糖核酸 或 RNA 。
(4) (5)
28.(10分)
(1)核膜(成形的细胞核) C、D A、D D 叶绿素 藻蓝素
(2)细胞膜 核糖体
(3)拟核 细胞核
29.(10分)
(1) 根据图中曲线可知,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是先增加,然后保持相对稳定 。
(2) ① 用双缩脲试剂检验呈紫色 ,
② 双缩脲试剂A液 , 双缩脲试剂B液 ,
③ 种子萌发过程中蛋白质的含量逐渐增加,因此三只试管的颜色逐渐加深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