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疆石河子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周测试题(11.12)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隐逸文化 岳国文隐逸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尽管西方国家偶或有之,但没有中国这样的连续性、稳固性和完整性。“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陶渊明的这一声清啸,引得林泉激荡,岩穴来风,千载之下尚令人追慕不已。其实,这并非陶渊明有卓异之处,而是因为隐逸文化实在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翼,它不仅存在于传统文化的深处,而且以一种潜隐的方式存在于现实生活的深处。如果从传说中的巢父、许由算起,中国的隐逸传统应与民族的文明史几乎同源,隐士亦不下万余人,有文献记载、事迹可考的就有几千人。中国隐逸文化的源头应当追溯到
2、孔子。孔子当然不是隐士,甚至还明确反对过隐逸,但他的思想里却隐含着许多隐逸成分,中国后来的许多隐逸思想就是由此发展来的。孔子终生都在宣扬、推行和维护代表儒家文化理想的“道”,但他还提倡“无道则隐”。不仅如此,他还进一步提出明哲保身、存身以成仁等观点,作为他隐居求志、待时而动的必要补充。庄子则是中国隐士的正牌祖先,他不仅本人是大隐士,而且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中国的隐逸理论。他否定一切世俗的功名利禄,使之不扰于心,并进一步卸除了一切社会责任,使自己成为一种纯粹的自我存在。这还不够,他不仅要隐身,更重要的是要隐心,通过艰苦的修炼,彻底荡除喜怒哀乐的情绪,即使“大浸稽天”,也不感到潮湿,“大旱金石流”也不
3、感到炎热,由纯粹的自我存在升华到了纯粹超然的精神存在。这样,庄子就什么也不依靠,做到了真正纯粹的“逍遥游”。庄子的隐逸思想是一种面对社会精神牢笼的觉醒,对封建政治意识形态一直起着强烈的破坏作用,经过封建士大夫和隐士的发扬,这一思想基本上是作为积极因素而发挥作用的。儒道两家的融合互补为传统的隐逸文化奠定了基础。到了汉代,由于政治意识形态的统一和强固,隐士几乎没有生存的空间,就出现了以东方朔为代表的朝隐,它体现了传统隐逸文化的初期特征:注重现实功利;魏晋时期,随着大一统政治意识形态的解体,出现了林泉之隐,它更多地体现出传统隐逸文化中精华的一面;由于唐代的包容性,反而使得隐逸文化很难找到自己的位置,
4、于是出现了具有浓厚的实用色彩的中隐;至宋代,整个传统文化走向内倾,注重精神超越的酒隐就应运而生了。明清时期的壶天之隐既是传统隐逸文化的总结,也是传统隐逸文化的衰落。纵观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隐逸思想有着浓厚的传统,而且涌现了许多关于隐逸思想的作品,也涌现出了众多的隐士,以及假隐士。而隐逸思想的核心,就是逍遥林泉,走访名山大川,走进自然,感受自由气息,远离政治事务,结交鸿儒名士,陶冶心情,旷达任性,摆脱世间万事万物的困扰和束缚,使自己的心身得到最大程度的自由。应当说,没有士人就没有中国的古代社会,而隐士则是士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其中最优秀的组成部分。在此必须指出的是,隐士是一个复杂的概念,绝
5、不仅仅指那些啸傲山林而不问世事的人,更重要的是指隐逸传统、隐逸文化,凡是具有浓郁的隐逸意味的人在此都应被当作隐士来看待,因为隐逸思想使他们升华了人格,丰富了社会价值。隐士人格的强劲的辐射力和隐逸文化的强劲的张力使任何板结顽固的社会土壤都不能不为之松动,从而为历史文化灌注新鲜的活力。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的隐逸传统应当与民族的文明史差不多同源,隐士人数相当多,著名的隐士也不少,其中巢父、许由这两位大隐士赫赫有名。B虽然孔子终生都在宣扬、推行和维护代表儒家文化理想的“道”,但是中国后来的隐逸思想都是由他的隐逸思想衍生而来,因此可以说中国隐逸文化的源头应当追溯到孔子。C因为隐
6、逸文化实在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翼,所以因归隐田园而成为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影响很大,千百年来一直令后人追思敬仰。D中国隐士的正牌祖先是庄子,原因有两个,一是庄子本身就是大隐士,二是他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中国隐逸理论。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隐身的含义就是使一切世俗的功名利禄不能干扰内心,并进一步卸除一切社会责任,使自己在天地间成为一种纯粹的自我存在。B隐心的含义是通过艰苦的修炼,彻底荡除了喜怒哀乐,升华到了纯粹超然的精神存在,什么也不依靠,做到了真正纯粹的“逍遥游”。C隐士人格有强劲的辐射力,隐逸文化有强劲的张力,这两种力量会使任何板结顽固的社会土壤变得松动,从而为历史文化注
7、入新鲜的活力。D隐士是士阶层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不只指啸傲山林而不问世事的人,从隐逸文化的角度看,凡是具有浓郁的隐逸意味的人都应当被看作隐士。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不仅提倡“无道则隐”,而且还进一步提出明哲保身、存身以成仁等观点来作为他隐居求志、待时而动的必要补充,这其实是孔子构建了一套积极入世者的处世策略。B传统隐逸文化以儒道文化的融合互补为基础,它不仅存在于传统文化的深处,而且以潜隐的方式存在于现实生活的深处,所以,分析本民族的隐逸文化传统对了解中国人的精神内核是必要的。C庄子的隐逸思想是一种面对社会精神牢笼的觉醒,他的目的就是要有力地反对封建政治意识形态,
8、经过封建士大夫和隐士的发扬,他的思想基本上是作为积极因素而发挥作用的。D因为不同的时期有特定的社会环境,所以不同时期的隐逸文化会呈现出各自的独特之处,汉代的朝隐注重现实功利,唐代的中隐具有浓厚的实用色彩,宋代的酒隐则更注重精神的超越。二、文言文阅读(19分)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监丰下,破之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哙
9、,哙直撞入,立帐下。项羽目之,问为谁。张良曰:“沛公参乘樊哙。”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肩。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默然。沛公如厕,麾樊哙去。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先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
10、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太史公曰:“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及其素,异哉所闻!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选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B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C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
11、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D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5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舍人始于先秦,战国及汉初指王公贵族家里的门客,亦指官名。B沛公指汉高祖刘邦,起兵于沛,故称“沛公”。公,对人物的敬辞,尊称男子。公,有时也指封建制度五等爵位中的最高爵位,这五等爵位依次是“公、侯、伯、子、男”。C参乘,亦作“骖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D禁中,古时指帝王居住的皇宫之内,也说“禁内”。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12、,不正确的一项是( )A樊哙是刘邦手下的一员猛将,屠狗出身,既有政治头脑,又勇敢豪爽。当刘邦处于危险境地时,樊哙不顾个人安危,闯入营帐,义正词严地谴责项羽背信弃义,帮助刘邦脱离险境。B课本鸿门宴也有樊哙闯帐一节,写了樊哙撞倒守门卫士入帐,怒视项羽这一细节,本文言辞比鸿门宴委婉,人物形象不及鸿门宴的生动传神。C刘邦晚年,因患病独卧宫中,不见朝臣,表现出意志消沉、精神疲惫的神情。樊哙直入宫内,以赵高篡权的教训,说服刘邦,使刘邦精神振作起来。D司马迁在最后的议论中,对原为普通平民的樊哙等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名垂汉廷,恩德惠及子孙表示惊叹,表达了作者对这些人物的赞叹之情。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
13、代汉语.(10分)(1)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2)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三、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列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节选片段,回答问题。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8这里的一、二句诗起到怎样的作用?简要赏析。(5分)9这里的三、四句诗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简要赏析。(6分)四、名句默写(8分)10(1)论语中体现实事求是的精神,倡导谦虚态度的两句话是: , 。(2)十则中,含有“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之意的句子是: , 。(3)李煜的相见欢中以神态与动作的描写揭示了词人内心深处隐藏的多
14、少不能倾诉的孤寂与凄婉的词句是_ _,_ _。(4)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_,_。五、语言文字运用(13分)11.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即使得了冠军,也不能对同伴侧目而视,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他们差强人意的服务质量,不仅给社区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有损职能部门在公众中的形象。英国工党新领袖之争已经尘埃落定,埃德战胜自己的哥哥戴维成为工党新党首。当今社会,有些自以为聪明的人利用政策和法律的漏洞长袖善舞,却最终受到了法律的严惩,这也是对那些投机钻营的不法分子的一种警告。张炜创作的450万字的鸿篇巨制你在高原,长
15、篇累牍地描绘了广阔的社会风貌,获得了第八届“茅盾文学奖”。面对近期海外又一波关于人民币即将升值的鼓噪声,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明确表态:中国汇率改革不会因为外部压力而作城下之盟。A B C D1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有效的改正错误提高思想水平的方法。B那位失主在电视台昨天为表谢意又诚挚地为小赵点了一首歌。C近期一些地方出现重度雾霾,部分城市启动红色预警,一些中小学相继采取“停课不停学”的应急措施,通过在线教学系统为孩子进行课业辅导。D这篇文章介绍了传统相声所用的押韵、谐音、摹声等方面的详细的语音技巧和表达效果,内容丰富,饶有趣味。1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
16、,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无论什么景物,在太阳的强烈光线下,总有几分太清晰,太现实, 。简单地说,日光下的景物是散文,只能使我们兴奋;月下的景象是诗,它能使我们遐想、幽思。给我们视觉的刺激太强。而在晚间,一切景物的色调都暗淡了,轮廓也迷离了。这只能使人由疲倦而厌恶。物我都冥合了,诗化了。在这种外静内闲的境地,我们喜悦,悠然,怡然。我们的心弦便弛缓下去。A B C D14.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语句,并分析其艺术效果。(4分)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六、作文(40分)人生,总有一些事让我们后悔。而这些事,如果我们之前考虑周全些,是可以避免的。但这些不该发生的事
17、却发生了请你以“不该发生的事”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要求:记叙文 立意自定 书写规范 不得抄袭语文第八周周测参考答案1B 【解析】B项,“中国后来的隐逸思想都是由他的隐逸思想衍生而来”,“都”有误。该项源自第二段,文章里的表述是“孔子当然不是隐士,甚至还明确反对过隐逸,但他的思想里却隐含着许多隐逸成分,中国后来的许多隐逸思想就是由此发展来的”,文中说的是“就是”,选项说成“都是”,过于绝对。 2D【解析】D项,“隐士是士阶层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说法错误。原文第五节“应当说,没有士人就没有中国的古代社会,而隐士则是士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其中最优秀的组成部分”并没有说是最重要的部
18、分,选项曲解文意。3C 【解析】C项,他的目的就是要有力地反对封建政治意识形态,依据原文,“有力地反对封建政治意识形态”是一种客观效果,而非主观目的。4C【解析】“且陛下病甚”有句意可知,“甚”应该修饰“病”,可以排除BD。“顾”是只是的意思,应该放句首,所以选C项。5A【解析】A项,宋元后才指官名。6D【解析】选项D只是感到惊异,“赞叹之情”无中生有。7(1)这一天如果不是樊哙闯进大营讥诮责备项羽,沛公的事业几乎就完(接近危险)了。(“是日”1分,“微”1分,“让”1分,“几殆”1分,大意正确1分)(说明:课文中有“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太子言”句。)(2)当他们操刀杀狗或贩卖丝绢的时候,难
19、道自己知道日后能附人骥尾,垂名汉室,德泽传及子孙后代吗?” (当时候1分,缯:丝绢1分,岂知1分,附人骥尾1分,大意正确1分)8.(5分)第一二句描绘了一幅仲秋八月,北风呼啸,白草枯折,胡地风雪的场景,表现边地环境的荒寒,反衬将士们的达观精神,从而让诗歌洋溢着盛唐之气。9.(6分)比喻,把雪挂树木想象为梨花盛开,表达出将士们的超然心态和乐观的情怀。10.(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3)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4)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11. D【解析】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不合语境。差强人意:勉强使人满意。望文生义。比喻事情
20、经过许多变化,终于有了结果;或经过一阵混乱后将结果确定下来。使用正确。长袖善舞:衣服的袖子越长,跳舞就容易跳得好看。原指有所依靠,事情就容易成功。后形容有财势会耍手段的人,善于钻营取巧,会走门路。使用正确。长篇累牍:指篇幅冗长的文章,多含贬义。用在这里褒贬误用。城下之盟:因敌军兵临城下而被迫签订的屈辱性的和约。使用正确。12. A 将“有效的”调整到“ 改正错误提高思想水平的方法”后,多项定语排列时动词短语放在形容词前。B将“在电视台昨天为表谢意”改为“为表谢意昨天在电视台”,多项状语排列时应遵循“表目的+表时间+表处所+表范围+表情态+表对象”的顺序。D将“详细的”调整到“介绍了”之前,属于
21、定语状语错位。13. B【解析】试题分析:解答该题,可以结合前后语境考虑,语段起句写日光下景物,结尾处总结句先后写“日光下的景物”和“月下的景象”,行文层次分明。五个句子中,写“视觉刺激”,属于“日光下景物”层次;根据中“这”指代作用,两者顺序应是。属于“月下的景象”的层次。“而在晚间”标明进入第二个层次叙写;句中的“便”承句的色调变化,“这种外静内闲的境地”指代中的描写;承句,由“我”到“物我”。14. 此句写荷香用了通感手法,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时断时续、若有若无、清淡飘渺、沁人心脾方面有相似之处。但“渺茫的歌声”不是单纯的陈述说明,“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两个优美的意象叠加在一起,扩大了意境的内涵,使意境变得更加优美。而且将“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也烘托出环境的幽雅与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