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践理实一体化教学 建设建筑工程技术特色专业土木工程系 胡建琴二0一0年十二月实践理实一体化教学 建设建筑工程技术特色专业1.1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调研情况一、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调研的基本情况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建设成为服务方向明确、社会反映良好的骨干专业,为社会培养了1000多名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为了更好地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合理地规划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自本学期以来,采取多种形式与建筑行业的企业、协会和行业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实践专家,进行了交流、访谈,为更进一步把该专业建设成为培养深受建筑业企业欢迎的技能型人才的特色专业,制订适应企业用工需求的人才培养
2、方案,科学、准确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打好基础。(1)2010年以“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与甘肃省建筑科学院研究院、甘肃长城公司、华城公司、上海鲁班软件公司、励精科技有限等公司进行了深度沟通。通过面对面交流,进一步明确了用人单位对建筑工程技术等专业学生的能力需求,确定了相关专业核心能力标准,明确了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的方向,并聘请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作为工学结合核心课程建设的企业专家。(2)用电话、面谈等形式与部分往届和2010届顶岗毕业生进行了沟通,就其半年顶岗实习、就业方向、就业技能盲点等问题开展研讨,分析建筑业职业岗位群,以岗位群开展职业活动分析,确定核心能力,优化课程体系,确定核心课程。(3
3、)2010年3-6月和9-12月,分别组织实践了施工组织工程预算施工技术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课程改革成果。二、人才需求现状建设部在全国建设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科教兴业”战略,启动了以构建和实施人才培养为目标的“万千万工程”,即在“十一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中,造就万名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造就十万名建设技术业务骨干;培养百万名建设专门人才;培养千万名建设熟练技术工人和劳务人员。1技术类专业人才是建筑业招聘的主流,行业的高增长必将带来此类人才需求量的不断增加。2企业用工调研通过调研发现,以项目经理为主的中层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成为企业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人才需求重点,招聘人才的学历起点一般是
4、大专。中层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成为毕业生个人生涯的发展目标。(1)被调查毕业生中,在规模以上企业就业的比例还不是很高。建筑行业企业大部分是私营或者公转民营企业,就业保障机制与其他行业相比较还不很健全。(2)被调查的顶岗毕业生中,目前大多数从事以监理员、施工员和资料员为主的专业技术岗位,对现在顶岗工作比较满意,均认为顶岗实习工作时学到的技术比校内扎实,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工作竞争压力也大;同时也表明在学校学习期间由于不了解企业的情况,受学校客观环境的影响,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的主动性差,后悔没好好学;建议学校学习应加强工程项目内容的教学和实践性、实用性技术的学习,提高如测量、绘图等内容的针对性。
5、(3)被调查的往届毕业生中,认为顶岗单位是未来工作岗位的跳板,在顶岗实习单位就是学技术,不在乎工资,好好学本事,以准备今后跳槽。顶岗实习期间跳槽率达20%。(4)绝大部分被调查毕业生把以项目经理为主的中层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自己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学生的这一目标是其理性选择的结果,是在对行业与企业充分了解的情况上,在充分考虑职业收入水平、职业稳定性、可持续发展性的基础上做出的选择,这一选择对于我们确定人才定位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1.2 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分析图1是建筑施工企业岗位群职业分析。从中可看出施工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岗位设置。明确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就业岗位应定位为企业中层(或基层)
6、管理人才。在能力培养上应侧重施工管理员(会识图、懂预算、熟悉施工工艺)、质量员、安全员、资料员、预算员等岗位,形成了关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统一意见,构建了工学一体化的课程体系。预算员材料员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监理员资料员员级职业项目经理项目负责人工程师级职业混凝土班长钢筋班长工人级职业发展基础职业能力图1 建筑施工企业岗位群职业分析1.3系统化课程体系构建就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而言,应具备那些职业能力?应达到什么标准?能达到什么标准?其能力由那些技能和知识构成?1学科式课程与实践教学课程之间的关系。传统教育中,实践教学主要是为了印证理论,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实际应用能力,或者是职业
7、技能训练等。一般条件下理论课与实践课分开实施,但通过对学生调查我们了解到,学生面对如课程设计、综合训练任务时,往往感到手足无措,觉得理论课学的知识不能有效转换为实际能力。这就说明我们耗费了时间但教学效果却很差,特别是力学、结构、施工组织与管理等课程,这是传统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2目前课程改革与建设面临的问题一是传统理论课被解构,进入行动导向课程后,理论知识的标准及深浅程度不好掌握。二是传授知识与训练职业技能的比重有争议,目前课程在专业能力培养上考虑的多,但方法能力培养上还很欠缺。三是想每次课都理论和实践结合,模拟工作场景比较难,教学资源不能满足教学需要。现在许多教师对课程建设与改革思想上是抵触
8、的,这涉及到教师的利益,所以形成了课程改革建设难,上课更难的局面。因此应改变思路,扬长避短,走一条适合国情,符合本校校情的改革之路。提出“新的学科式+行动导向的课程体系”的建设方法,供广大教师参考。3.调整建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建立四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如图2所示。第一阶段:专业入门基本理论基础 第1-2学期,以理论和岗位体验实习为主;第二阶段:专业基本职业能力 (既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训练)第3-4学期第三阶段:专业技能培养 (既工学结合的方式训练关键能力)第5学期第四阶段:综合职业素质 (既顶岗实习训练关键能力)第6学期1.4课改实施试点与成效12010年我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被命名
9、为省级特色专业。2在2009年推行的核心课程建设的基础上,2010年3-6月和9-12月,我系分别就可改成果,选择了施工组织工程预算施工技术理实一体化课程进行实施和考试改革的试点工作,目前正处于总结阶段。立项建设房屋建筑学精品课程1门。3主编出版理实一体化课程改革课程钢结构施工技术与实训教材一部。另1门装饰构造正在编写中。编写建筑CAD钢结构识图2门实训课改课程实训教材。1.5 专业发展建设“十二五”规划u 专业建设规划。专业结构优化原则:发展大土木工程的概念、依据建筑和石油化工三大行业背景、按照学院优势资源共享共建原则,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工程建设事业的需要,适时、结合实际调整专业。建筑工
10、程类专业群建设框架图如图3所示。图3 建设工程类专业群框图优化专业结构思路:专业建设的目标是以建筑工程技术和建筑工程管理为核心带动相关专业的发展。实现建筑工技术专业做“强”、 安装工程技术专业做“稳”,建筑工程管理做“优”, 钢结构工程做“特”,发展水利水电工程技术、装饰工程技术等多方向专业的发展目标。专业群结构主线:两个“技术”、一个“管理”,多方向错峰发展,见表1。表1 专业群建设发展规划专业群多方向专业备注两个“技术”建筑工程技术房屋建筑工程技术建筑钢结构技术(主流)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省特色专业主干专业安装工程技术工业钢结构技术(石化方向、专业特色)工业设备工程技术(9个方向)n 建筑设备
11、工程技术(通风空调工程方向)n 建筑电气技术(楼宇智能化、建筑电气方向)工程管理、监理、造价电子系优化组合n 建筑通信技术信控系优化组合n 工业管道工程技术、管道工程施工机械系优化组合n 防腐、保温等工程技术一个“管理”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造价建筑工程监理建筑工程管理安装工程技术安装工程造价安装工程监理安装工程管理专业共享专业优化拓展共享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已有专业资源共享共建室内设计技术艺术设计(动漫)广告设计印刷系水利水电工程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水利水电施工技术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水校招生、专业已有工程测量技术以上各专业均需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共享,同时衍生工程测量技术、工程测量与监理2个新专业方向专业
12、共享u 按照建筑工程管理企业“造价员或预算员”、“监理员”、“资料员”“施工员”等关键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在以下6个方面进行专业建设改革,根据专业需求优化师资结构。u 积极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推广重技能的教学理念,全面推行现场实训制和顶岗实习,实现校内实训室开放和校外实训基地深度融合,依托本地建筑行业,建立一个教学条件优良,有可持续发展能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办学效益显著的建筑工程类专业群。u 建设总体目标如表2。表2 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目标表项目建设内容实训场地面积(m2)投资(万元)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建筑工程技术砌筑与装饰工程实训项目1508.00基础与混凝土工程实训项
13、目10010.00屋面及钢结构工程实训项目30021.00工程监理造价招投标模拟实训实训项目1508.00建筑技术资料实训项目502.50测量实训项目10023.50小 计85073.00建筑装饰技术建筑装饰基本技能实训室120/建筑装饰设计技术实训室12016.00建筑装饰施工组织实训室902.00建筑装饰施工实训室30010.00建筑装饰施工工艺样板实训室1009.00室内环境质量检测室10030.00室内陈设设计实训室10010.00小 计60067.00水利水电工程技术水利水电工程仿真实训中心建设20015.00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实训中心建设20015.00水利综合实训基地场馆建设(45
14、0)小计400+45030.00合计1850+(450)170.00师资队伍建设1. 培养专业带头人(6人)/6.002培养专业骨干教师(15人)/7.503专业教师技能培养(10人)/5.004从企业聘请兼职教师(26人)/2.50小 计/21.00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1教学模式与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建设(含教学评价体系研究)/3.002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建设(7门,含考核内容和方法、教学评价体系研究)/3.003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7.004教材建设(4门,含教学课件)/6.00小 计/22.00合 计1850+(450)140.001.6顶岗实习彰显成效,促进毕业生就业1我系学生顶岗实习从
15、事本专业岗位的技术工作对口率较高,且能得到一定的薪酬。顶岗实习毕业生普遍受到企业、学生的广泛好评,企业调查满意度达100%。目前2011届毕业生顶岗率80%。2. 组织完成了2010届企业、毕业生问卷调查工作以顶岗实习中“学生和企业”反馈的信息为依据,拓宽了课程改革的思路,加大了课程改革的力度。顶岗实习的调查分析工作结果,有效推进了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计划、课程改革和建设内容。(1)在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中,今年完成房屋建筑学精品课程立项和建筑CAD钢结构识图等2门核心课程建设,编写实训讲义2门。(2)邀请企业“能工巧匠”指导学生技能,特色选修课模块聘请企业技术、管理骨干来校开展知识讲座,传授新知
16、识新技能,训练学生职业素养,陶冶学生情操。1.7. “双师”队伍的建设建设具有双师素质、双师机构的教学团队。我们继续采取“引、聘、送、下、带”和专任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互兼互聘,双向交流”等措施,加强“双师”队伍建设。通过顶岗实习中的“双导师”制及其他方式建立“企业兼职教师资源库”;引入企业“能工巧匠”、技师,担当课内实践课指导和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实行进修培训与项目开发并举,通过企业工作锻炼、承担项目开发、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等方式,使专职教师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积累实践经验,提升职业技能。今年有1名教师评为学科带头人,3名教师准备晋升副教授职称,9名教师参加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其中2名教师取得注册监
17、理工程师和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2名教师进行了总监培训。签订校企合作协议1份,聘请企业兼职教师2名,1名教师校内兼课。主编出版教材1部,正在编著1门,发表论文7篇,其中核心刊物2篇。1.8.实训基地建设按照“学校与企业相结合、新建与挖潜相结合、特色与共享相结合、硬件与软件相结合、理论与实训相结合、近期与未来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建设规划。实训场地、建设资金问题严重阻碍建设的进度,这是我们难以破冰解决的问题,恳请学院支持。实训建设方案时考虑:(1)首先解决好课程设计建设问题,主要是“工学导向”式课程(2)按课程教学目标中核心能力目标要求,科学合理的设计实验实训项目(3)按项目要求进行实验实训过程设
18、计(4)依据过程设计结果,综合考虑项目实际消耗、利用率高低、专业规模、建设成本等因素,优化整合项目再进行实验实训室建设。 1.9校企合作1.完成西固区二建职工培训工作。2.完成与全国监理教育协会共同完成全国监理员首次培训和施工员、预算员取证工作。3.社会合作培训规划,见表3。 培训层次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合计在岗培训(人)0205050100220岗前培训(人)100100100150200650合 计100120150200300870表3 社会合作培训规划1.10机制创新1.推进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改革。创新用人机制,优化岗位设置,强化岗位职责目标管理。将日常管
19、理项目化,与岗位职责相贯通,实行岗酬优劣考核结合的“项目化”分配机制,不断完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2.制度保障。出台的土木工程系津贴考核兑现管理办法土木工程系奖励办法,形成了在注册资格证书考试、科研、著作、教材、技能竞赛、毕业生就业推荐等各方面的奖励机制,推动了大家比学争先、力争上游、注重工作成效的工作劲头。3.关心教师的发展,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所以,以人为本要不断地提供教师进修发展、实践锻炼的机会。4.打造“工程型”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要求,以抓“项目”为起点,以专业带头人负责制,打造“校企互通、专兼结合”的工程型专业教学团队。1.11针对行业特点加强学生职业
20、素养教育1. 德育是培养学生做人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但其成效显现的滞后性以及实施过程的长期性、艰巨性,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重视加强“做人”与“做事”的教育工作。2.坚持从严管理,确保安全稳定发展。从严管理,推动学风、校风建设。认真总结上年度学生管理的经验,狠刹学生迟到、早退、旷课、上网包夜、夜不归宿等歪风,引导学生进教室、进图书馆、进实验、实训室。学生违纪率控制在3%以内。3.突现主题教育,建设体现建筑人特征和学院及系部特色的校园文化。实行学生班级、学生宿舍争先创优,严格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落实班级学生工作的考核评估。在学生中深入开展“立志成才、奉献社会”主题教育活动。4.抓好学生工作专兼职管理人员队伍,即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学生干部队伍三支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和目标,奖罚分明,充分带动和发挥“精、细、严、实”的工作作风,把学生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