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龙洲风光互补一期30mw光伏发电项目环境评估报告表.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2785033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洲风光互补一期30mw光伏发电项目环境评估报告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龙洲风光互补一期30mw光伏发电项目环境评估报告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项目名称: 华能靖边龙洲风光互补一期30MW光伏发电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 华能陕西靖边电力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4年4月 环境保护部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议项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华能靖边龙洲风光互补一期30MW光伏发电项目 建设单位 华能陕西靖边电力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刘支援 联系人 吴祥元 通讯地址 榆林市靖边县乔沟湾乡华能龙洲风电场 联系电话 13399127186 传真 09124838013 邮政编码 718500 建设地点 靖边县龙洲乡华能陕西靖边风电场 立项审批部门 陕西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 批准文号 陕发改新能源 【2013】1875号 建设性质 新建 行业类别 及代码 D4419 其它能源发电 占地面积 (公顷) 67.96 绿化面积 (平方米) 680 总投资 (万元) 30456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189.5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0.62% 评价经费 (万元) / 预期投产日期 2014年10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项目由来 当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以常规能源(煤、石油和天然气)为主,由于常规能源的不可再生性,势必使能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开发新能源是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可再生能源发展“ 十二五” 规划》,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目标是:力争到2020年使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能源消费总量的15% 左右。光伏发电作为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的开发可以节约大量的燃料和水资源,改善地区能源结构。开发利用太阳能不仅可以提供新的电源,更重要的是能够减少二氧化碳和其它有害气体的排放,环境效益非常突出。风光互补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利用风电及太阳能发电互补的特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以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华能陕西靖边电力有限公司于2014年2月28日委托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进行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委托书见附件1。评价单位接受委托后,项目成员进行了详细的现场踏勘和资料收集,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规定,编制完成《华能靖边龙洲风光互补一期30MW光伏发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二、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靖边龙洲风光互补一期30MW光伏发电项目工程 2、建设单位:华能陕西靖边电力有限公司 3、建设地点:本项目位于榆林市靖边县华能陕西靖边风电场四期区域内,距靖边县约14km。场址中心地理位置约为东经108°57′4.02″、北纬37°32′13.73″,高程为1525~1571m。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 4、建设性质:新建。 5、建设规模:本工程装机容量为30MWp,建成后与华能靖边风电厂风电互补并入陕西电网。光伏电站年理论发电量4386.71万kW·h,系统效率为79.18%。运营期25年内的平均年发电量为3932.57万kW·h。 三、建设内容 本次评价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生产区和管理区,项目组成及建设内容详见表1。 表1 项目组成及建设内容一览表 项目组成 建设内容 本项目新建工程 主体工程 生产区 电池阵列 30个1MWp固定式多晶硅电池组件子方阵,安装 250Wp 多晶硅光伏组件126000块 逆变器室 30座逆变器室,每座逆变器室包含2台500kW的逆 变器,共60台逆变器。 箱式变 每个电池组件子方阵设置一座35kV箱式升压变,共30台 检修通道 4m宽泥结碎石道路9.29km 辅助工程 管理区 综合配电室:设置有35kV综合配电室、继电器室、低压及SVG配电室等 综合水泵房 公用工程 供电工程 双电源供电,一路由10kV施工电源(施工变)改造而来,引自附近变电站;一路引自本站35kV母线。 供热及制冷 远红外电热辐射器(电暖器)和空调 消防 配备一定数量的灭火器,布置地下式消火栓4套,室外设单独的消防管网,设置100m3的消防蓄水池 环保工程 固废 垃圾收集箱 绿化 绿化面积680m2 生态保护 限制施工作业带范围,不得超出项目占地范围,减少施工开挖面积和临时行占地,施工结束后恢复临时占地原有地貌 依托风电场工程 主体工程 110kV升压站 主变压器容量2×50MVA,集控中心综合楼、地下水泵房、油品库等 公用工程 供水工程 1口深600m的水井,1座水泵房 供电工程 生产、生活电源来自110kV升压变电所的厂用电源 供热及制冷 辐射式电加热器和空调 环保工程 噪声 选用低噪声设备,采取降噪、减振措施 废水 防渗化粪池、隔油池、地埋式污水处理器 固废 设置垃圾筒,建成主变事故油池和防渗防雨的危废临时贮存场所 生态保护 站场区域植被恢复,周边护坡、排水渠、站场绿化 1、光伏发电系统 一定容量的太阳电池方阵与1台容量匹配的逆变器直接连接后构成1个光伏发电单元,多个光伏发电单元通过连接构成大的光伏发电系统。本项目30MWp光伏发电系统由30个1MWp单晶硅光伏发电分系统组成;每个1MWp光伏发电分系统由2个500kWp光伏发电单元系统组成;每个光伏发电单元系统由1个500kWp太阳电池方阵和1台500kW逆变器组成。 太阳能电池组件经日光照射后,形成低压直流电,电池组并联后的直流电采用电缆送至汇流箱,经汇流箱汇流后采用电缆引至逆变器室,每两个500kW 的逆变器与1台35kV箱式升压变电站(分裂变压器)通过电缆连接,电压由交流0.27kV升至35kV。就地光伏发电子方阵经就地箱变升压至 35kV 后采用分段串接汇流方式(第一台箱变高压侧电缆汇集到第二台箱变,依次汇集到下一台的方式)接入光伏电站内 35kV 配电室,每5个1000kVA 箱式变压器汇流后接入35kV I段或II段母线,再经两回 35kV架空线后分别接入靖边风电场35kV 配电装置IA段和IIA段。 拟建电站输出交流电压为270V,拟采用270V/35kV升压变压器,本工程光伏发电系统主要包括太阳能电池板(组件)、逆变器及变配电系统三大部分。 (1)太阳能电池组件选型 本工程选用国产250Wp的多晶硅电池组件,拟建电站30MWp太阳电池方阵共有30个1MWp固定式多晶硅电池组件方阵,即30个光伏发电分系统。 (2)光伏阵列运行方式 ①光伏阵列支架选择 拟建电站的太阳电池方阵的运行方式采用固定式,即方阵支架采用固定支架,如图1所示。 图1 太阳能电池方阵固定式安装 ②光伏阵列最佳倾角 拟建工程光伏阵列的最佳倾角为35°。 (3)光伏阵列设计和布置方案 ①太阳能电池组件串并联设计 光伏方阵由太阳电池组件经串联和并联组成。拟建工程每个电池组串由20 块太阳电池组件串联组成。 204 路电池组串并联,配2台500kW逆变器组成一个1000kWp光伏子方阵,共计30个1000kWp光伏发电子方阵。按此设计,本项目30MWp光伏发电系统,共需要250Wp多晶硅太阳电池组件126000块,额定总容量为31.5MWp。 ②太阳能电池组串单元排列方式 20块组件串接方式有多种,为了接线简单,降低施工复杂程度,确定本工程电池组串排列方式为:20块组件分为10份,每份两块(立放),将每份中两块叠加后串接,然后将10份组件顺次连接。组件串接方式及相应1000kWp方阵布置方案如图2所示。 图2 电池组串连接方式 ③太阳电池阵列间距 阳光射线 前排太阳 电池方阵 后排太阳 电池方阵 地平线 太阳电池 方阵支架 对于固定式太阳能方阵,必须考虑前、后排的阴影遮挡问题。经过计算,本项目太阳能电池阵列间净距为4.98m。综合考虑本工程地形等因素,取间距为6.2m。太阳电池阵列间距计算如图3所示。 后排太阳 电池方阵 图3 太阳电池方阵间距计算图 ④光伏阵列布置方案 本工程装机容量为30MWp,推荐采用分块发电、集中并网方案。30MWp太阳能电池阵列由30个1MWp子方阵组成,每个1MWp太阳能电池方阵由太阳能电池组、汇流设备、逆变设备及升压设备构成。太阳能电池方阵大致呈7横5纵布置,各个电池板方阵区电池组件之间设置有检修道路。 ⑤逆变器布置 本工程共30个1MWp子方阵,每个子方阵设一间逆变器室,拟建电站按30座逆变器室设计,每个逆变器室需安装2台500kW逆变器,每个逆变器室外安装1台1000kVA箱式变压器。 逆变器室平面尺寸为10.5×4.5m,单层,建筑面积为47.25m2,采用砖混结构。逆变器室有2个直接对外的出口,满足规范要求。 ⑥35kV箱式升压变 每个逆变器室旁布置一个35kV箱式变,整个场址共有30个35kV箱式变。 (4)集电线路 ①电缆设施 本项目太阳能电池组件至汇流箱直流电缆沿电池组件背面的槽盒敷设;汇流箱至直流配电柜的直流电缆采用先沿电池组件背面的槽盒敷设,再直埋汇入逆变器室的主电缆沟;直流配电柜至逆变器的直流电缆采用电缆沟内敷设;逆变器至箱变的交流电缆采用直埋敷设;箱变之间互连交流电缆采用直埋敷设,最后汇入35kV配电室的主电缆沟。 工程电气设备基础均附带有电缆沟,配电室内设安装配电柜设备的部分采用电缆沟。配电柜设备基础及电缆沟均采用砼结构施工,所有预埋件及电缆支架要求镀锌处理。 考虑到直埋电缆沟的防冻要求,选择适宜低温条件的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 ②35kV架空线路 光伏站区的35kV配电室至华能陕西靖边风电场一期的35kV配电装置的35kV线路采用架空线路,为架空线路一;光伏站区的35kV配电室至风电场二期的35kV配电装置的35kV线路采用架空线路,为架空线路二;两条线路输送容量均为15MWp。 35kV 线路最大档距约180m,架空导线采用LGJ-185/30钢芯铝绞线,导线安全系数取值为3.0。3.5kV架空线路起点为光伏站区35kV配电室,终点为风电场110kV升压站35kV配电装置,共需架设约3.5km,线路需穿越明长城遗址,为保护文物古迹,线路自明长城遗址自然形成的豁口处穿越,线路走向示意图见附图4。两回集电线路同杆共架,采用铁塔架设,杆塔征地面积468.77m2,共需架设铁塔14基。 (5)接入电力系统方式 本30MWp并网光伏发电工程采用2回35kV线路接入项目西南侧约3.5km处的华能陕西靖边风电场110kV升压站中35kV配电装置,集中送出。最终接入系统、电气主接线及主设备参数应以电厂接入系统设计及其审查意见为准。 本次环评不涉及变电站电磁部分及输电电网的相关内容,由建设单位另行委托环评。 2、管理区 管理区主要布置有综合配电室和综合水泵房等建(构)筑物。综合配电室一层,设置有 35kV 综合配电室、继电器室、低压及 SVG 配电室等。 3、主要电气设备及选型 本项目主要设备清单见表2。 表2 主要电气设备 序号 名称 型号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一、光伏发电单元 1 太阳能电池板 250Wp 块 122400 2 直流防雷汇流箱 15A 16路输入 只 420 3 直流汇流柜 额定组串保险电流,160A,共8路输入 只 60 4 逆变器 500kW 台 60 5 箱式变压器 1000kVA 38.5%/P2×2.5%/0.27-0.27kV 台 30 二、35kV开关柜 1 35kV 开关柜(电源进线柜) 630A,31.5kA 面 6 2 35kV 开关柜(馈线柜) 630A,31.5kA 面 3 3 35kV 开关柜(出线柜) 630A,31.5kA 面 2 4 35kV开关柜(PT柜) 面 2 三、无功补偿装置设备 1 无功补偿装置 SVG 3Mvar 套 2 含保护、 控制柜 四、站用电系统设备 1 站用PC配电柜 抽屉柜 面 4 2 配电箱 面 10 3 站用变压器 干式变压器 35 kV /0.4kV 台 1 4 施工电源箱变 油浸变压器 35kV/0.4kV 台 1 五、电气二次设备 1 电站监控系统 包括网络通讯设备、 远动接口设备和I/O采集装置等,含操作员站 套 1 2 火灾报警装置 含烟感、温感探头及报警装置、 控制盘等 套 1 3 视频监控及安全警卫系统 含监控设备及摄像头、电子栏杆等 套 1 六、全厂电缆及敷设材料 1 35kV 阻燃交联铜芯 ZRC-YJY23-35kV-3*185 公里 0.8 2 35kV 阻燃交联铜芯 ZRC-YJY23-35kV-3*70 公里 9 3 35kV户内电缆终端 套 69 4 35kV户外电缆终端 套 5 5 阻燃交联铜芯电缆 ZRC-YJY23-1kV-3*185 公里 4.8 6 阻燃交联铜芯电缆 ZRC-YJY23-1kV-3*25+1*16 公里 1 7 阻燃交联铜芯电缆 ZRC-YJY23-1kV-3*10 公里 15 8 阻燃交联铜芯电缆 ZRC-YJY23-1kV-3*4 公里 5 9 光伏电缆 PV-F-2×4mm2 公里 180 10 阻燃交联铜芯电缆 ZRC-YJY23-1kV-2*70 公里 40 11 阻燃屏蔽电缆 公里 2 12 耐火电缆 公里 1 13 网线 公里 32 14 光缆 公里 20 15 电缆支架 镀锌角钢<50×50×5 吨 7.5 16 电缆槽盒 200×100 公里 0.8 17 电缆管接头 套 1500 18 电缆保护管 米 7500 七、架空线路 1 35kV 架空线路 LGJ-185 公里 7 八、其他设备 1 照明系统 项 1 4、道路 (1)进站道路 本项目进站道路位于站区南侧,共新建约220m,进站道路设计采用混凝土路面,7m宽,新建道路连接华能靖边风场已有道路。 (2)站内道路 ①硬化道路 管理区道路、站区大门至管理区道路皆为硬化道路,采用4.0m 宽混凝土路面,共布置0.67km。 ②检修道路 光伏电池板方阵区电池组件间检修道路,皆采用4.0m宽泥结碎石道路,站区大致为7横5纵,总长度约为9.29km,各逆变器室均可通过此道路到达。 电站内的道路组成一个交通网,方便大型设备运输,满足日常巡查和检修的要求。电池组件间的场地,稍作平整作为巡查和检修的道路,为场地原状土。 5、公用设施 (1)围栅及大门设计 本工程围栅沿电池阵列占地范围设置,采用1.8m高铁丝网围栅,长3543m。 由于光伏发电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电站运行期间不需要原料供运,也无污染物生产,同时考虑电站运行所需的人力、物力很少,所以电站对外设置一个出入口,出入口处设电站大门,位于站场南侧。 (2)给排水系统 施工期用水由风电场110kV升压站运至光伏站区。 电站运行时,生产人员仅在光伏区巡检,办公生活在已建成的风电厂升压站综合办公楼内。本电站光伏站区不设生产、生活及排水系统,站区内仅设简易旱厕。 (3)太阳能电池板清洗系统 项目所处环境的风沙较大,电池组件容易积尘,影响发电效率,为保证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正常工作,可通过人工清洗,减少灰尘、杂物对太阳电池组件发电的影响。本工程太阳电池组件共 126000 块,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及光伏电站特点,每年气温下降到 0℃ 以下时不得采用水洗,以免电池组件表面形成冰层,影响发电效率。根据类似光伏电站的电池组件清洁经验,工程暂定每年清洗2次,每次清洗用水量为100m3,则年用水量约200m3。清洗水由水车外运。 (4)供电工程 在光伏站区设一个低压配电室。站用电采用双电源供电,一路电源由10kV施工电源(施工变)改造而来,该电源规划引自附近变电站,经过10kV施工变降压接入0.4kV母线;另一路引自本站35kV母线,经干式降压变接入0.4kV母线。厂用电电压等级采用380V/220V三相四线制。 (5)消防 本工程消防给水系统为临时高压给水系统。在综合楼室外设一座容积为 100m3消防蓄水池及给水泵房(生活泵房与消防泵房合建),泵房内设有两台消防泵,1套消防稳压机组。综合楼室外布置SAI00/65-I.0型室外地下式消火栓四套,室外设置单独的消防管网。室外消火栓系统用水量10L/s,一次火灾延续时间按2h计算,消火栓一次灭火用水量为72m3。具体消防设施以消防设计为准。本工程各建筑物室内均配置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6、依托工程可行性分析 拟建光伏发电站工程采用2回35kV线路接入项目西南侧约3.5km处的华能陕西靖边风电场一、二期110kV升压站中35kV配电装置,集中送出,依托工程具体见表1。华能陕西靖边风电场一、二期110kV升压站均已通过竣工环保验收。目前,风电场一、二期运行正常。 110kV升压站主变容量2×50MVA,1条13.07km的110kV华能靖边风电场升压站~110kV杨桥畔变电站的单回输电线路,同时扩建了110kV杨桥畔变的1个出线间隔。升压站西部为办公生活区,东部为升变站工作区,站场总占地面积15504m2。 光伏电站工作人员办公、生活均依托华能陕西靖边风电场110kV升压站。升压站已建成综合楼1座,建筑面积1957.66m2,共两层,可满足光伏电站、一期及二期共同管理与生活用房需要。升压站建筑取暖采用电暖气,餐饮能源为电和液化气等清洁能源,大气污染物排放较小。站场给水采用自建水井,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经雨水沟自流至厂外排水渠。生活污水经污水管网排入已建成的防渗化粪池,与经隔油池处理后的食堂餐饮废水一起进入地埋式污水处理器处理后,经管道流入站外的回用水集水池,作为站场和周边林地绿化用水。站场生活垃圾设置垃圾桶收集,并已于靖边县环卫所达成协议,由其定期清运填埋处理。升压站内设置主变压器事故污油池和符合环保要求的危废临时贮存场所,废变压器等废污油由有危废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规范处置。 本项目新增劳动定员3人,且与风电场属于同一建设单位,故依托可行。 四、电站总平面布置及项目选址 1、项目选址 本项目位于榆林市靖边县华能陕西靖边四期49.5MW风电场内,四期49.5MW风电场已于2011年取得榆林市环境保护局的批复(榆政环发[2011]333号)。本项目与龙洲风电场的位置关系见附图2。项目距靖边县约14km。场址中心地理位置约为东经108°57′4.02″、北纬37°32′13.73″。项目所在区域除南侧距明长城遗址最近距离约120m,无其他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目标,周围环境对项目建设无限制性条件。拟选场址区域地形开阔、平坦,扩容空间大,无自然高深陡坎,西南高东北低,地势上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坡度约为3~4%。 根据榆阳临时测光点相关资料分析选出,项目场址区域代表年总辐射量为5607.5MJ/m2。根据《太阳能资源评估方法》(QX/T 89-2008),项目所在地属于太阳能资源很丰富带,太阳能辐射等级为II地区,适宜建设并网发电电站。 综上所述,站场选址可行。 2、总平面布置 项目总占地面积67.96hm2(1019.3亩),约为方形布置,南北宽约770m,东西长约1015m。项目拟建地位于榆林市靖边县华能陕西靖边风电场内。 电站由管理区和光伏电池板方阵区(生产区)组成。管理区位于站区的南侧,占地面积约7975m2(12亩),呈矩形布置;管理区主要的建筑物有综合配电室、综合水泵房等。进站道路位于站区南侧,与管理区距离约309m;35kV线路出线位于管理区南侧。光伏电池板方阵区采用单元模块化布置,包括30个太阳能电池组件子方阵、逆变器室及通道等。每个子方阵设一座逆变器室及箱变,逆变器室及箱变位于每个子方阵的南部。项目平面布置图见附图3和附图4。 综上所述,电站布置紧凑,土地利用率高,电缆和场内道路长度相对较小,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降低场内线损。 3、工程占地 本期工程围栅内用地约67.96hm2,厂外塔杆征地约468m2。施工临时占地1.8hm2。 4、四邻关系 本项目拟建于华能陕西靖边四期49.5MW风电场范围内,项目北侧分布有3户冯家畔居民,与项目最近距离约325m;项目东北侧分布有4户轮则壕居民,与项目最近距离约280m;项目西侧分布有甘沟村3户居民,与项目最近距离约335m。另外,项目南侧与明长城遗址平行,距项目最近距离约120m。项目四邻关系见附图5。 五、施工组织和工序 1、施工条件 (1)交通运输条件 本工程位于榆林市靖边县华能陕西靖边四期49.5MW风电场范围内,北距靖边县城14km,交通便利。进场道路利用已有的风电场道路。 (2)供水供电 施工供水:施工高峰用水约为150m3/d,生活、施工用水均由风电场水源点汽车运输至现场。 施工供电:施工电源从附近已有电源点接入,现场设置1台变压器将10kV降至0.4kV等级,通过动力控制箱、照明箱和绝缘软线送到施工现场的用电设备上。 (3)施工场地 本工程施工期较短,施工区集中布置在与光伏组件相邻的较平坦位置,工程临时设施总占地1.8hm2,主要包括搅拌站、材料储存区、加工场和施工生活区等。 (4)施工材料供应 本工程所需的主要材料为砂石料、水泥、钢材、木材、油料等。水泥、钢材、木材、油料可从靖边县等地购进,通过公路运至施工现场。 2、主体工程施工 (1)太阳能电池组件基础施工及安装 ①支架基础 根据项目拟建地地形特点及施工工艺可行性分析,本项目采用混凝土独立基础,支架基础高度≥1m。光伏区只进行简单的场地平整,只针对支架基础位置进行开挖,其余位置尽量保持原地貌。 ②光伏组件安装 本工程光伏组件全部采用固定式安装,光伏组件的安装分为两部分:支架安装,光伏组件安装。 光伏组件支架安装工艺为:前期准备工作→安装支架基础→安装斜支架→支架总体调整→支架螺栓紧固→安装光伏组件支架檩条→校正檩条和孔位→紧固所有螺栓→符合光伏组件孔位。 将光伏电池组件支架调整为35°倾角进行太阳组件安装。 (2)逆变器、开关柜及相关配电装置安装 逆变器和相关配套电气设备安装于逆变升压配电间内,基础为槽钢。基础槽钢固定在基础预埋件上,焊接固定,逆变器及开关柜采用螺栓固定在槽钢上。 (3)箱式变压器基础施工及安装 箱式变压器的基础采用混凝土基础。箱变具体安装方法应当按照厂商的要求和说明进行修正。安装完毕后,按国家有关试验规程进行试验。 (4)电缆支架安装与电缆敷设 电缆支架及电缆的使用规格、安装路径应严格按设计进行,电缆支架的安装层数应符合设计规定。 六、与产业政策的符合性及与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 (1)符合《可再生能源法》中的“国家鼓励和支持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的政策; (2)属于国家发改委《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可再生能源重点建设工程——太阳能电站基地建设:在甘肃、陕西、青海等太阳能资源丰富、具有荒漠化等闲置土地资源地区,建设一批大型光伏电站,结合水电、风电开发情况及电网接入条件,发展水光、风光互补系统,建设若干太阳能发电基地。 (3)符合国家发改委《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的“把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加快水能、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促进技术进步,增强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的指导思想; (4)符合2005年11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 (5)符合国家能源局《光伏电站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6)符合《靖边县“十二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清洁能源建设工程:依托光伏产业,大力发展太阳能发电”。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符合相关国家产业政策及相关规划要求。同时,本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鼓励类中第五类新能源中第一条“太阳能热发电集热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集成技术开发应用、逆变控制系统开发制造;项目符合国家能源局《光伏电站项目管理暂行办法》,陕西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已同意该项目备案(陕发改新能源[2013]1875号,详见附件2)。另外,拟建电站位于华能靖边风电场四期区域内,符合土地利用规划。 七、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 光伏电站项目不设管理人员,仅有运行人员3人,电站实行“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原则。生产人员仅在光伏区巡检,办公、生活在已建成的风电场生活区内。 八、总投资和环保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30456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89.5万元,占工程总投资的0.62%。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拟建光伏电站属新建项目,不存在原有污染问题。 项目依托华能靖边风电场110kV升压站升压后并网。风电场110kV升压站无大气污染源,对大气环境无影响。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和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供附近农民综合利用或用于绿化,不外排;油污水在检修及事故时排入事故油池,由有资质的单位运走处理,不外排,对水环境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生活垃圾定期用汽车运走,变压器报废后经收集交有资质单位回收处理,对环境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因此,升压站对环境基本无影响。 拟建项目属黄土高原梁峁涧壑地形,地表植被为人工种植的沙柳、柠条等耐旱植物,生态环境脆弱,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壤风蚀、盐渍化。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一、地形地貌 靖边县地处鄂尔多斯地台南缘与黄土高原北部过度地带,白于山横亘于南,毛乌素沙漠绵延于北,靖边平原呈东西走向居中。全县总体地势南高北低,西南部水路畔乡的大墩山海拔1823m,是最高点,北部红墩涧乡的白城子海拔1123m,是最低点,相对高差700m。全县地貌大致可分3个大的类型区,即北部风沙滩地区、中部梁峁涧地区、南部丘陵沟壑地区。 项目区地处靖边县中部梁峁涧地区,海拔1300~1600m,相对切割深度100~200m,地表为厚层黄土及更新世洪积、坡积、冲积物覆盖,基底为白垩系砂页岩,出露较少。地表形态以黄土梁峁为主,梁缓涧宽,梁涧相间。 拟建场址区域地形开阔,无自然高深陡坎和深切沟谷, 西南高东北低,地势上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坡度2°~5°,为较理想的光伏电站建站场址。 二、地质构造 1、工程地质条件 地质构造上属于华北台地鄂尔多斯台坳西部,横跨陕北斜坡与天池—环县坳陷两个构造单元,中生代属陕甘宁盆地的一部分,区内地形平缓,褶皱断裂极不发育,现代地貌属于黄土高原和沙漠区,受中生代以来的构造运动影响,以面状倾斜隆起为特征,但上升幅度不均衡,有一定程度的差异,整个盆地地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本区所处的陕北地区为长期稳定的地块,黄土高原拱起地块新构造运动整体表现为间歇性缓慢上升。中、新生代地壳垂直变形不明显,地震活动水平低,区内断裂也较为稀少。靖边县区域地质构造简单,褶皱及断层稀少,属稳定区域,历史上无破坏性地震记录,地质活动微弱。项目沿线不良地质现象不发育,该区仍然保持其完整性和稳定性,为新构造运动极不活跃的地区。 2、区域地层岩性 场址区地层以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为主, 主要由风积的黄土状粉土、粉细砂及粉质粘土层组成。 三、气候气象 该区属于半干旱内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变化较大,冬季主要受西伯利亚冷气团影响,严寒而少雪。春季因冷暖气团交替频繁出现,气温日差较大;寒署霜冻不时发生,并多有大风,间以沙尘暴,夏季暑热,雨量增多,并多以暴雨出现,同时常有夏旱和伏旱;秋季多雨,降温迅速,早霜冻频繁,靖边县气象资料见表3。 表3 靖边县气象资料表 气温(℃) 标准冻结深度 平均地温(℃) 相对湿度 (%) 降雨量(mm) 平均 极端高温 极端低温 平均 最大 最小 7.8 35.9 -28.5 106 10.4 54 395.4 744.6 205.0 平均蒸发量(mm) (自然植被蒸发量) 最大积雪 (cm) 平均无霜期(天) 风速 平均大风日数 平均沙暴日数 平均雪累日数 平均日照 (时) 平均风速(m/s) 最多 风向 891.7 9 157 3.1 S、WN 15.2 30 22.2 2777.4 四、水文 1、地表水 靖边县水资源较丰富,境内有大小河流、水支沟648条,均属黄河水系。 评价区属于芦河水系,芦河位于场地以北约11km,流向大致自西向东;主源于白于山北麓的新城乡柴崾毗村,有芦西和芦东两大支流汇流于镇靖,经新农村乡折东过杨桥畔乡出境入横山县。流域面积1670km2,占全县总面积的32.8%,年径流量2366万m3。 2、地下水 项目所在区域内广泛分布有第四系黄土层潜水含水层和白垩系碎屑岩孔隙裂隙承压水含水层。 第四系黄土层含水系统主要为中下更新统黄土。因沟谷深切,含水层三面临谷,地下水系统呈现形成片状、带状不连续分布、彼此间相互独立的特征。地下水主要接受降水入渗补给,以泉水形式向沟谷排泄,临谷侧为排泄边界。黄土含水层的分布和厚度取决于地形切割程度。沙盖黄土区、黄土斜坡区、黄土残塬区黄土分布较连续、面积较大,切割弱,含水层厚度相对较大,一般在30~50m,易接受降水入渗补给和储存地下水,地下水位埋深一般70~150m;黄土梁峁区、黄土丘陵区沟谷切割深,地形破碎,含水层厚度薄,地下水径流排泄通畅,近沟谷地带的黄土层中一般不含地下水。 白垩系碎屑岩孔隙裂隙含水系统为环河组砂泥岩、洛河组砂岩,整体厚度由西向东逐渐减小,在横山县波罗镇—艾好峁—石湾镇一线尖灭。环河组在区内一般厚300~400m,在白于山以南子午岭以东地区厚度最大可达550m;洛河组厚度200~300m,在靖边北部厚度达350m左右,是白垩系地下水较丰富的区域。白垩系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有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地表水线状入渗补给、农田灌溉水入渗补给等;地下水径流主要受地表分水岭和地表水文系统控制。 五、植被与生物多样性 1、土壤 项目区主要土壤类型为黄土性土壤,主要为绵沙土。 绵沙土根据地形可分为坡绵沙土和台沟绵沙土两个土属。本区主要为坡绵沙土,它是黄土母质上耕种的土壤,由于成土年龄短,剖面层次不明显,表层为耕作层,其下为心土层,再下为深厚的黄土母质。各层之间过渡不明显。全剖面呈强石灰反应,质地为沙壤。根据土地类型及利用现状可分为坡绵沙土、梯绵沙土、草灌绵沙土3个土种。 2、动植物 植被:项目所在区域处于干草原植被带,由于气候干旱波动,植被呈退化趋势;覆盖率约为32.8%,地表植被主要为人工种植的沙柳、柠条等耐旱植物。 动物:靖边县动物资源相对丰富,但项目周边常见的动物有野兔、獾、鼠类、野鸽、喜鹊、麻雀、猫头鹰等。 3、水土流失 靖边县水土流失面积4618.6km2,占全县总面积的94.9%,侵蚀程度由北向南逐渐加剧,主要以风力侵蚀为主,北部风沙区侵蚀模数3340t/km2·a,为中度侵蚀区;中部梁峁区侵蚀模数8374t/km2·a;南部丘陵侵蚀模数16800t/km2·a,为极强度侵蚀区。评价区地处靖边县中部,为极强度侵蚀区。 六、太阳能资源 拟建太阳能电站位于榆林靖边县,气候属暖温带和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较差大,无霜期短,年平均气温8.8℃,平均降水384.5mm 左右。日照强烈,海拔较高、阴雨天气少、日照时间长,年日照时数为 2600h~2800h,年平均日照百分率为60%~64%。 距离拟建电站最近的气象站为靖边气象站,根据靖边气象站观测统计,该地区累年各月的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变化情况如表4所示。 表4 靖边气象站累年各月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统计表 气象 要素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日照时数(h) 209.8 189.4 213.2 237.4 265.1 257.7 249.4 238.1 218.0 214.7 205.2 200.3 2698.3 日照百分率(%) 69 62 58 60 60 59 56 57 59 62 68 68 61 从表4可以看出,靖边日照时数最大为 5 月份,日照时数约为265.1h,最小为2 月份,日照时数仅为189.4h。日照百分率的月际变化较小,数值在56%~69%之间;月均值 1月最大,7 月最小。就月际变化的趋势来看,冬季日照百分率比较大。 靖边气象站没有太阳辐射实测资料,但距离拟建站址北方直线距离约为150km处有一个临时测光点,该测光点已有连续一年的辐射量实测资料。经过综合分析,选用该测光点与NASA太阳能观测数据对拟选场址的太阳辐射量进行分析。通过对临时测光点2011 年 5 月 1 日~2012 年4 月30 日时段的实测辐射量资料分析,测光点实测的年总辐射量为5784.7MJ/m2,结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NASA数据进行修正,分析得出本工程代表年总辐射量为5607.5MJ/m2。 按照太阳能资源评估标准,本工程拟建站址区域属于太阳能“资源很丰富”地区,从太阳能资源利用的角度来说,在拟建站址处建设光伏电站是可行的。 七、地震 按照《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附录A《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中划分的我国地震烈度分布,靖边县地震裂度为≤Ⅵ度。 八、特殊保护 本次项目南侧分布有明长城遗址(距项目最近距离约120m),项目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长城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禁止任何破坏长城的行为。项目东南侧约6000m处有龙州丹霞地貌自然景区,距离较远。除此之外,评价区范围内无国家、省、市、县确定的自然保护区,调查未见珍稀、濒危和保护物种。 社会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